完整版壶口瀑布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壶口瀑布》教案

教材解读

《壶口瀑布》出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这个单元都是游记。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 “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一是巧妙地将情志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巧妙联想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文章挟雷裹电,震撼人心,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们对山水风光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可利用学生的心理及已有的散文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游记,学习本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借景抒情的写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欣赏文中精妙的语句。

3.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4. 继承和发扬坚忍顽强、柔中有刚、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重难点突破

重点: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在黄河精神品质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教学与学法

教法:

1. 情境导入法:用壶口瀑布的视频创设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增强直观性,体现人文性。

3. 诵读法: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壶口瀑布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法:

1. 圈点勾画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2. 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问题探究” 的教学途径,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的过程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 诵读法:反复诵读精彩片段,在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与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阶段:激情导入,学情诊断

l. 情境导入。

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学生欣赏。师:壶口瀑布给你带来的最强烈的感觉是什么?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对壶口瀑布的感觉几乎是一致的:气势宏伟,声如震天,犹如万马奔腾,震撼人心。同学们看到这震撼人心的景观后,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呢?生抢答。

师:大家的联想很丰富哦。散文家梁衡曾两次来到壶口瀑布,他和大家一样,震撼于壶口瀑布之壮美,回去后写了一篇游记《壶口瀑布》(板书课题:壶口瀑布)。他笔下的壶口瀑布是怎样的呢?他由这前赴后继的惊涛骇浪联想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作品。

1/ 6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目的是以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壶口瀑布的初步认识,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 作家作品。(多媒体出示)

梁衡(1946—),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3. 积累生字词。

(1)读准下面加线字的读音。

铸成(zh 0 推搡(s Eg)寒噤(j in)潺潺(ch印)汩沮(g耳出轧(zh①

告诫(ji e)霎时(sh Q 驰骋(ch和g)迂回(y⑪怒不可遏(0

(2)解释下列词语。

寒噤:寒战。

迂回:曲折回旋的;环绕的。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第二阶段:自主探究【活动任务】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边听边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1. 读懂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题,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段):描写雨季时,壶口瀑布震撼人心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3〜5段):具体描写枯水季节时,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象和作者的感受。

第四部分(第6段):赞美黄河精神,揭示象征意义。

2. 听完课文,请大家用几个词语概括黄河的壶口瀑布给你留下的印象。

3. 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

4. 壶口瀑布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的特征又是怎样的?

【交流明确】

1. 危险、雄伟、壮阔、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

2. 第一次是雨季,在第二自然段;第二次是枯水季节,在第三、四自然段。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试比较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并完成下面表格。(请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并做

讨论、明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课文,通过圈点勾画,把握景物的特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第四阶段:检测小结

I•作者去过两次壶口瀑布,为什么略写第一次?

2. 旱季时壶口瀑布有怎样的特点?

3. 作者写这篇课文是为了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美,他为什么要借助赞美黄河来达到其写作目的,而不直接赞美民族精神呢?

检测小结答案

1. 略写雨季时的壶口瀑布,表现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为后文写旱季的壶口瀑布蓄势。

2. 刚柔相济、气势磅礴、凝重猛烈、雄伟壮阔、撼人心魄。

3. 作者借赞美黄河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更表现出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礼赞,用的是象征的写法,意蕴深厚,耐人寻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