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症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横纹肌溶解症

物理治疗
如按摩、温热疗法等,可 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和恢复 。
心理支持
对于因肌肉疼痛和担忧病 情的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和疏导。
03
横纹肌溶解症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适度的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 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降低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 。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 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肌 肉健康。
负担。
补液治疗
由于横纹肌溶解症可能 导致肾功能损伤,因此 需要大量补液以促进肌
红蛋白排出。
饮食调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避免高热量、高蛋白食 物,以减轻肾脏负担。
疼痛控制
对于肌肉疼痛和炎症反 应,可适当使用非处方
止痛药或抗炎药。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利尿剂
在补液治疗的同时,可适当使 用利尿剂以促进肌红蛋白的排
出。
碱性药物
如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防 止肌红蛋白在肾脏中沉积。
抗凝药物
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适当 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其他药物
如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根据 病情需要可适当选用。
其他治疗手段
01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血液净化治疗
对于严重肾功能损伤或高 血钾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血液净化技术清除肌红蛋 白和其他毒素。
诊断技巧
提高对横纹肌溶解症的认识,及时诊断和治疗。
3
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定期检查与筛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通过常规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横 纹肌溶解症的迹象,及时采取措
病案讨论(横纹肌溶解)课件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冷热敷等,能够缓解肌肉疼痛、促进肌肉恢复。适当的物理治疗能够 减轻患者的症状,加速康复进程。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康复锻炼、理疗等,能够促进肌肉功能恢复、预防肌肉萎缩。对于长期卧床 的患者,康复治疗尤为重要。
最新研究与展望
01
新型药物研究
目前正在研究一些新型药物,如抗炎药、抗氧化剂等,以期在治疗横纹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过度运动、肌肉挤压 伤、感染、药物或毒素等。
发病机制
当横纹肌受损时,肌细胞内的物质如 肌红蛋白、钾离子等释放入血,引起 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肌肉疼痛、肿胀、无力,尿液呈茶色或红棕色,可伴有全身症状 如发热、恶心、呕吐等。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肌酶谱升高、尿液中有肌红蛋白等可作出诊 断。
02
病案介绍
Chapter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职业:办公室职员 籍贯:中国
年龄:35岁 性别:男
病情发展与治疗过程
01
02
03
初始症状
肌肉疼痛、无力、尿液颜 色异常
就诊经过
患者因上述症状就诊,医 生初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
鉴别诊断
与急性肾衰竭、多发性肌炎等相鉴别,依据病史、临床表现 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治疗方案选择与效果评估
治疗方案
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停止剧烈运动、解 除肌肉挤压伤、停用相关药物等;给予补液、利尿 、碱化尿液等对症治疗;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效果评估
定期监测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指标,观察病情变 化;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如肌痛减轻、尿量恢 复正常等。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冷热敷等,能够缓解肌肉疼痛、促进肌肉恢复。适当的物理治疗能够 减轻患者的症状,加速康复进程。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康复锻炼、理疗等,能够促进肌肉功能恢复、预防肌肉萎缩。对于长期卧床 的患者,康复治疗尤为重要。
最新研究与展望
01
新型药物研究
目前正在研究一些新型药物,如抗炎药、抗氧化剂等,以期在治疗横纹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过度运动、肌肉挤压 伤、感染、药物或毒素等。
发病机制
当横纹肌受损时,肌细胞内的物质如 肌红蛋白、钾离子等释放入血,引起 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肌肉疼痛、肿胀、无力,尿液呈茶色或红棕色,可伴有全身症状 如发热、恶心、呕吐等。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肌酶谱升高、尿液中有肌红蛋白等可作出诊 断。
02
病案介绍
Chapter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职业:办公室职员 籍贯:中国
年龄:35岁 性别:男
病情发展与治疗过程
01
02
03
初始症状
肌肉疼痛、无力、尿液颜 色异常
就诊经过
患者因上述症状就诊,医 生初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
鉴别诊断
与急性肾衰竭、多发性肌炎等相鉴别,依据病史、临床表现 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治疗方案选择与效果评估
治疗方案
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停止剧烈运动、解 除肌肉挤压伤、停用相关药物等;给予补液、利尿 、碱化尿液等对症治疗;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效果评估
定期监测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指标,观察病情变 化;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如肌痛减轻、尿量恢 复正常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PPT

01
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可发现肌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等特 征性改变,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诊断
。 02
鉴别诊断
应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以避免误诊。
02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充分休息以减轻肌肉负担。
02 补液
及时补充体液,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预防电 解质紊乱。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关键是尽早识 别并去除病因,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 补液、碱化尿液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 室检查,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指标 升高。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因多样,包括过 度运动、药物副作用、感染、电解质紊 乱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肌肉 疼痛、肿胀、无力、棕色尿等,严重时 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高温会导致肌肉温度升高 ,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
详细描述
一名建筑工人因连续多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出现了全身性肌肉疼痛、肿胀和无 力等症状。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高温环境下工作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 过及时治疗,患者逐渐康复。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肌肉损 伤疾病,可导致肌肉坏死、肾功能衰竭 和死亡等严重后果。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概述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治疗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预防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细胞 坏死,使肌细胞内的物质释放进入血液,进而引发的一 系列临床病理生理改变。
横纹肌溶解症培训课件

▪ 丹曲洛林(Dantrolene)是治疗恶性高热的特效药物。治 疗的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肌质网内钙离子释放,在骨骼肌 兴奋-收缩耦联水平上发挥作用,使骨骼肌松弛。
▪
在使用丹曲洛林治疗时,应尽早静脉注射丹曲洛林,
以免循环衰竭后,因骨骼肌血流灌注不足,导致丹曲洛林
不能到达作用部位而充分发挥肌松作用。
横纹肌溶解症
▪ 血、尿肌红蛋白测定 肌红蛋白释放入血造成肌红蛋白血 症。当血肌红蛋白>1.5 mg/dl 时经肾脏排出,形成肌红蛋 白尿。肌红蛋白尿是诊断RM 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尿肌红 蛋白阴性不能排除RM。
▪ 血生化监测 可以及时发现电解质及肾功能异常,肌肉破 坏释放的大量肌酸在血液中转变为肌酐,故RM 时肌酐的 增加常大于尿素氮的增加,BUN/CRE 比值降低,有助于 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肾衰鉴别。
横纹肌溶解症
3
急诊抢救经过(二)
▪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5CM,对光反射迟钝,无尿。血压 在多巴胺维持下已上升至120/80mmHg左右,予甘露醇 125ml+速尿20mg+地塞米松10mg脱水减轻脑水肿、利尿。
▪ 仍持续性肌颤,改丙泊酚持续泵入。
▪ 心率仍较慢,濒发室性早搏,大动脉搏动较前增强。追查 化验结果:CHE 149U/L,立即予阿托品10mg静推, Q10min,解磷定1.5静推+1.5肌注。
横纹肌溶解症
34
并发症
▪ 低血容量症 ▪ 高钾血症 ▪ 代谢性酸中毒 ▪ 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 ▪ ARF 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RM
的晚期并发症 ▪ 筋膜间隔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症
35
实验室检查
▪ 血清肌酸激酶(CK) 是诊断RM 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指 标,血清CK 水平在肌肉损伤后2~12 h 开始升高,1~3 d 达高峰,3~5 d 后逐渐下降。CK 水平并不直接反映病 情的严重程度。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PPT幻灯片课件

31
治疗原则
争取早期液体复苏治疗(非常关键) ➢ 等渗生理盐水 ➢ 避免使用含钾和乳酸液体 密切监测出入液体量 ➢ 6-12L/天 ➢ 入量>出量 ➢ 根据病程及CVP决定液体量
32
治疗原则
纠正电解质紊乱 ➢ 积极纠正高钾血症 ➢ 纠正低钙血症? 透析 ➢ 指征:少尿或无尿、容量负荷过多、
27
RM并发症
筋膜室综合征 ➢ 初次打击后48-72h后CK水平持续升高或反弹 ➢ 严重者发生Volkmann挛缩(缺血性肌挛缩)
筋膜切开术: ➢ 肌内压超过50mmHg ➢ 肌内压在30-50mmHg持续6小时,无下降趋势
28
RM并发症
高分解代谢
29
RM-AKI的危险因素
30
RM-AKI的危险因素
敏感性不高
18
血CPK峰值
血CPK清除较慢,半衰期1.5天 能正确反映肌肉受损情况,诊断RM较血
尿Mb更敏感 血CPK峰值>1000IU/L方可考虑诊断 血CPK峰值与RM-AKI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正相关 6000-10000IU/L并发AKI的高度易感性
19
临床特点
病史 ➢ 肌肉损伤、感染、药物、饮酒史、昏
21
RM-AKI的鉴别诊断
22
临床分型
轻型 ➢ 短暂少尿或无尿 ➢ 血肌酐、尿素氮轻度↑ ➢ 很快恢复排尿,肾功能恢复正常 重型 ➢ 典型ATN表现,少尿7-14天 ➢ 需血透2-3周,经治疗后肾功能可恢复正常 ➢ 少数转为慢性,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
23
RM危险因素
剧烈的运动如马拉松或体操等 缺血(可能并发有动脉栓塞,深度静脉
36
手术减压治疗
手术切开受损肌肉组织,肌肉内减压 (肌内压>50mmHg)
治疗原则
争取早期液体复苏治疗(非常关键) ➢ 等渗生理盐水 ➢ 避免使用含钾和乳酸液体 密切监测出入液体量 ➢ 6-12L/天 ➢ 入量>出量 ➢ 根据病程及CVP决定液体量
32
治疗原则
纠正电解质紊乱 ➢ 积极纠正高钾血症 ➢ 纠正低钙血症? 透析 ➢ 指征:少尿或无尿、容量负荷过多、
27
RM并发症
筋膜室综合征 ➢ 初次打击后48-72h后CK水平持续升高或反弹 ➢ 严重者发生Volkmann挛缩(缺血性肌挛缩)
筋膜切开术: ➢ 肌内压超过50mmHg ➢ 肌内压在30-50mmHg持续6小时,无下降趋势
28
RM并发症
高分解代谢
29
RM-AKI的危险因素
30
RM-AKI的危险因素
敏感性不高
18
血CPK峰值
血CPK清除较慢,半衰期1.5天 能正确反映肌肉受损情况,诊断RM较血
尿Mb更敏感 血CPK峰值>1000IU/L方可考虑诊断 血CPK峰值与RM-AKI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正相关 6000-10000IU/L并发AKI的高度易感性
19
临床特点
病史 ➢ 肌肉损伤、感染、药物、饮酒史、昏
21
RM-AKI的鉴别诊断
22
临床分型
轻型 ➢ 短暂少尿或无尿 ➢ 血肌酐、尿素氮轻度↑ ➢ 很快恢复排尿,肾功能恢复正常 重型 ➢ 典型ATN表现,少尿7-14天 ➢ 需血透2-3周,经治疗后肾功能可恢复正常 ➢ 少数转为慢性,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
23
RM危险因素
剧烈的运动如马拉松或体操等 缺血(可能并发有动脉栓塞,深度静脉
36
手术减压治疗
手术切开受损肌肉组织,肌肉内减压 (肌内压>50mmHg)
《横纹肌溶解症》课件

发病机制
横纹肌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 质释放到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引 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实验室检查
肌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电解 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
分级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 度、中度和重度横纹肌溶解症 。
临床表现
肌肉疼痛、肌无力、茶色尿、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腰 痛等。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可以使用利尿剂来促进尿 液排出,减轻肾脏负担。
抗氧化剂
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 、维生素C等可以促进肌 肉恢复,减少肌肉损伤。
其他药物
对于特定的病因,如过度 运动、药物副作用等,可 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进行 治疗。
03
横纹肌溶解症的预防
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总结词
过度运动和劳累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 免。
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和毒物
总结词
某些药物和毒物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应尽量避免或谨慎使用。
详细描述
一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某些抗生素和化疗药物等,以及一些毒物如蛇毒、蜂毒等,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在使用这些药物或接触毒物前,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同时,对于已经出现横纹 肌溶解症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或接触的毒物。
主要特征包括肌肉疼痛、肌无力、茶色尿以及肾功能不全等。
横纹肌溶解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剧烈运动、肌肉受压、创伤、感染、中毒、药物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病理生理
过度运动、肌肉受压、创伤、感染、 中毒、药物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横纹 肌溶解症。
肌肉损伤后,肌红蛋白、钾离子、钙 离子等物质释放入血,导致肾脏损伤 和急性肾功能不全。
横纹肌溶解症PPT课件【30页】

4
病因学:创伤性病因
➢ 直接肌肉损伤 ➢ 挤压综合征 ➢ 过度活动:马拉松或者体操 ➢ 强体力活动 ➢ 肌肉缺血、烧伤 ➢ 骨骼肌坏疽(可能并发有动脉栓塞、深静
脉栓塞或其它病症) ➢ 癫痫发作
5
病因学:非创伤性病因
➢ 药物:降脂药(他丁类、贝特类),糖皮质激素,酒精 ➢ 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中毒 ➢ 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感染 ➢ 内分泌及代谢性紊乱:低钾、低钙、高钠血症、糖尿病酮
2
HAFF病
• 据介绍,迄今报道的HAFF病多为食用水产品 在24小时之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 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肌肉酸痛并伴有血清肌 酸磷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 酱油色尿,大部分预后良好,个别严重者会 出现急性肾衰竭。HAFF病在波罗的海地区、 地中海地区、美国巴西和中国北京均有过报 道,多有食用水牛鱼、银鲳鱼或小龙虾等水 产品史,怀疑其中含有某种致病生物毒素。
28
预后及预防
➢ 预后:RL可导致ARF、死亡。预后主要因肌 细胞受损伤的程度和诊断治疗水平不 同而不同。
➢ 预防:在任何可能损伤到骨骼肌的情况下 均应该补充足够的液体来冲淡肾小 管的MYO。
早期识别,早期液体复苏,恰当治疗,预后良 好。
29
谢谢聆听!
30
9
RM引起ARF的机制
肌损伤后大量液体积聚于损伤的肌肉组织中,使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肾缺血
肌损伤后细胞坏死,释放其内容物如钾、磷酸、 乳酸、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经静脉回吸收进入 血液循环造成高钾血症、酸中毒
肌红蛋白可阻塞肾小管,肌红蛋白中的高铁血红 素可直接损伤肾小管;来自血红蛋白的自由铁和 氧化应激对肾小管的细胞毒性是重要的发病机制
病因学:创伤性病因
➢ 直接肌肉损伤 ➢ 挤压综合征 ➢ 过度活动:马拉松或者体操 ➢ 强体力活动 ➢ 肌肉缺血、烧伤 ➢ 骨骼肌坏疽(可能并发有动脉栓塞、深静
脉栓塞或其它病症) ➢ 癫痫发作
5
病因学:非创伤性病因
➢ 药物:降脂药(他丁类、贝特类),糖皮质激素,酒精 ➢ 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中毒 ➢ 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感染 ➢ 内分泌及代谢性紊乱:低钾、低钙、高钠血症、糖尿病酮
2
HAFF病
• 据介绍,迄今报道的HAFF病多为食用水产品 在24小时之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 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肌肉酸痛并伴有血清肌 酸磷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 酱油色尿,大部分预后良好,个别严重者会 出现急性肾衰竭。HAFF病在波罗的海地区、 地中海地区、美国巴西和中国北京均有过报 道,多有食用水牛鱼、银鲳鱼或小龙虾等水 产品史,怀疑其中含有某种致病生物毒素。
28
预后及预防
➢ 预后:RL可导致ARF、死亡。预后主要因肌 细胞受损伤的程度和诊断治疗水平不 同而不同。
➢ 预防:在任何可能损伤到骨骼肌的情况下 均应该补充足够的液体来冲淡肾小 管的MYO。
早期识别,早期液体复苏,恰当治疗,预后良 好。
29
谢谢聆听!
30
9
RM引起ARF的机制
肌损伤后大量液体积聚于损伤的肌肉组织中,使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肾缺血
肌损伤后细胞坏死,释放其内容物如钾、磷酸、 乳酸、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经静脉回吸收进入 血液循环造成高钾血症、酸中毒
肌红蛋白可阻塞肾小管,肌红蛋白中的高铁血红 素可直接损伤肾小管;来自血红蛋白的自由铁和 氧化应激对肾小管的细胞毒性是重要的发病机制
横纹肌溶解症ppt课件

的复发。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横纹 肌溶解症的预防和护理 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
能力。
05 横纹肌溶解症的 案例分析
案例一:病因与发病机制分析
病因总结
本案例中,患者因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详细描述
剧烈运动时,肌肉受到过度负荷,导致肌细胞膜破裂,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液循 环,引发一系列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ppt课件
目录
• 横纹肌溶解症概述 • 横纹肌溶解症的并发症 • 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方法 • 横纹肌溶解症的预防与护理 • 横纹肌溶解症的案例分析
01 横纹肌溶解症概 述
定义与特征
横纹肌溶解症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横纹肌细 胞受损,细胞内物质释放到血液 中,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 改变。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护理方法
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尿 液颜色、量及性状,及时发现
并处理病情变化。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高脂、高糖、高盐、辛 辣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患者,减轻其焦虑 、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
包括少尿、无尿、水肿、高血压、恶 心呕吐、电解质紊乱等。
高血钾症
01
02
03
高血钾症
由于横纹肌溶解症导致大 量钾离子释放入血,引发 高血钾症。
高血钾症的症状
包括心悸、心律失常、呼 吸困难、肌肉无力、麻木 等。
高血钾症的治疗
需要紧急处理,包括降血 钾、利尿、血液透析等, 以清除体内多余的钾离子 ,维持电解质平衡。
避免剧烈运动,尽量卧床休息, 以减轻肌肉负担。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横纹 肌溶解症的预防和护理 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
能力。
05 横纹肌溶解症的 案例分析
案例一:病因与发病机制分析
病因总结
本案例中,患者因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详细描述
剧烈运动时,肌肉受到过度负荷,导致肌细胞膜破裂,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液循 环,引发一系列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ppt课件
目录
• 横纹肌溶解症概述 • 横纹肌溶解症的并发症 • 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方法 • 横纹肌溶解症的预防与护理 • 横纹肌溶解症的案例分析
01 横纹肌溶解症概 述
定义与特征
横纹肌溶解症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横纹肌细 胞受损,细胞内物质释放到血液 中,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 改变。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护理方法
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尿 液颜色、量及性状,及时发现
并处理病情变化。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高脂、高糖、高盐、辛 辣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患者,减轻其焦虑 、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
包括少尿、无尿、水肿、高血压、恶 心呕吐、电解质紊乱等。
高血钾症
01
02
03
高血钾症
由于横纹肌溶解症导致大 量钾离子释放入血,引发 高血钾症。
高血钾症的症状
包括心悸、心律失常、呼 吸困难、肌肉无力、麻木 等。
高血钾症的治疗
需要紧急处理,包括降血 钾、利尿、血液透析等, 以清除体内多余的钾离子 ,维持电解质平衡。
避免剧烈运动,尽量卧床休息, 以减轻肌肉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6
物理性原因--高热
气温或体温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肌肉损伤,诱发 横纹肌溶解。
劳力型热射病,高温和运动(体力劳动)叠加在 一起,更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
学习交流PPT
7
非物理性原因--药物
抗组胺剂 苯海拉明
镇静催眠药 巴比妥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奋乃静、氯丙嗪
其他:如利尿剂、 抗生素、免疫抑
横纹肌溶解症
学习交流PPT
1
概念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由于挤压、运 动、药物等原因所致横纹肌破坏和崩解,导致肌 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肌细胞内的成分进入细胞外 液及血循环,引起内环境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组 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学习交流PPT
2
背景
➢最早报道的一份横纹肌溶解症案例。 1881年,欧洲发生的一场战争中,5个士兵被瓦砾 长久压在战壕中,获救后出现受压部位肿胀、酱 油色尿、无尿等症状,不久就都死亡了
睡、脑血管意外等所致的肢体长期受
压。
各种肌肉创伤,包括拷打和外伤。
学习交流PPT
5
物理性原因—过度运动
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不运动后的突然运动,如马拉 松赛跑、登山、举重、新兵训练等,均可导致横 纹肌溶解。 肌肉过度活动状态所致的横纹肌溶解,常见于癫 痫持续状态以及服用“摇头丸”等毒品后过度兴 奋、持续运动。
学习交流PPT
19
病例报告
横纹肌溶解症患者肌酸激酶的动态变化
CK(U/L)
生存组 死亡组
7例治疗后好转的病例, 入院48小时后CK开始下
18000
降;而4例死亡的病例入
16000 14000
院后48、60、72小时持
12000
续增高,提示血清CK不
10000
800
仅作为诊断,还可判断
600 400
有机磷农药、重金属、昆虫的毒液以及蛇 毒等常见。
小龙虾事件.ppt
学习交流PPT
14
学习交流PPT
15
病理生理
任何原因所致 的横纹肌溶解
肌细胞内的物 质进入细胞外 液和血循环
一系列病理 生理学变化
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尿酸、 钾和磷增高,影响内环境的稳定,导致急性肾衰 竭。严重患者可出现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肝损害、呼吸窘迫综合征、循环衰竭等多 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非物理性原因--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有横 纹肌溶解,包括皮肌炎重叠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 继发干燥综合征的患者。
学习交流PPT
11
非物理性原因-感染
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 病毒感染:流感病毒A和B感染。
细菌感染:肺炎球菌和军团菌 感染所致的细菌性肺炎。
学习交流PPT
• 全身表现:全身乏力、发热、心动过速、恶心、 呕吐等。
• 急性肾衰竭表现:深色尿(肌红蛋白尿)、尿色 素管型、少尿、无尿等。
• 典型的“三联征”:肌痛、乏力和深色 尿
学习交流PPT
18
辅助检查--血肌酸激酶增高
肌酸激酶(CK)是反映肌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 CK在发生肌肉损伤后12小时内开始升高,1-3天达 到高峰,3-5天后开始下降,如下降速度缓慢则提 示可能存在进行性的肌肉损伤。 • CK超过正常峰值5倍以上对横纹肌溶解有诊断意义, • ★ CK﹥1000U/L, 提示肌肉损伤 • ★ CK﹥20000U/L,出现肌红蛋白尿
学习交流PPT
25
治疗
1
病因治疗
2
横纹肌溶解本身的治疗
3
并发症或合并症的防治
学习交流PPT
26
病因治疗
学习交流PPT
16
横纹肌溶解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机制
• 大量骨骼肌细胞破坏
肌细胞内肌红蛋白入血
肌红蛋白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内浓度升高
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
管腔内压力增高
肾小球滤过受阻 急性肾衰竭
学习交流PPT
17
临床表现
• 局部表现:受累肌群疼痛、肿胀、压痛、肌无力, 如昏睡所致单侧肢体受压,表现为受压肢体比对 侧明显肿胀、疼痛,甚至出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 征的表现。
■ 肌活检
◆ 50%的RM无肌肉损伤症状
◆ 肌活检并非诊断非创伤性RM的必要手段
◆ 病理可见,横纹肌组织部分肌纤维消失,间质炎细胞 浸润
■ 影像学检查
◆ MR和CT检查上可表现为受损伤部位均质性改变和信号 加强
学习交流PPT
24
诊断
1 明确的病因 2 典型表现、辅助检查(CK) 3 合并症 急性肾衰竭等
学习交流PPT
3
病因
物理性原因
挤压 与 创伤 运动及肌肉过度活动
电击 高热
非物理性原因
药物、毒物、感染 电解质紊乱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学习交流PPT
4
物理性原因--挤压与创伤
地震、塌方、战争、交通事故等灾
害引起的以横纹肌溶解为主要表现的
挤压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一氧化碳中毒、药 他汀类 贝特类
学习交流PPT
8
他汀类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 的危险因素
大剂量给药 高龄 女性 肾脏或肝脏功能不全、糖尿病 合用贝特类、环孢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华法令、地高辛等药物
学习交流PPT
9
非物理性原因--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 低磷血症 低钠血症 低钙血症
学习交流PPT
10
预后的指标。
2000
000h 12h 24h 36h 48h 60h 72h 时间(h)
学习交流PPT
20
辅助检查--血、尿肌红蛋白增高
血肌红蛋白阳性率为50% 正常情况下,血清肌红蛋白含量很少。当大量肌肉 组织破坏时,肌红蛋白从细胞中释放入血并从肾脏 滤过,使血、尿肌红蛋白浓度明显升高,出现深红 棕色的肌红蛋白尿,尿隐血试验阳性而镜检可无明 显红细胞,尿沉渣检查可见棕色色素管型和肾小管 上皮细胞。
学习交流PPT
21
尿沉渣检查可见色素管型
多种色素管型
肌红蛋白免疫染色阳性
学习交流PPT
22
辅助检查—血生化
■ 肾功能异常
◆ 血尿素氮/肌酐比率低 。
■ 内环境紊乱
◆ 高钾血症、高磷酸血症、低钙血症 ◆ 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 ◆ 低容量性休克
■ 血小板减少或DIC
学习交流PPT
23
辅助检查—肌活检
12
非物理性原因--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疾病
内分泌疾病
✓ 甲状腺危象 ✓ 嗜铬细胞瘤 ✓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遗传代谢疾病
✓ 遗传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
✓ 肌肉磷酸化酶缺乏症 ✓ 先天性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症 ✓ 磷酸甘油酸转换酶缺乏症 ✓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缺乏症
学习交流PPT
13
非物理性原因--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