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瓜蒌(瓜蒌皮、瓜蒌子)炮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徐何方

合集下载

瓜蒌的主要化学成分

瓜蒌的主要化学成分

瓜蒌的主要化学成分咱今儿个就来唠唠瓜蒌这玩意儿,瓜蒌的主要化学成分,别看它名字土里土气,里头可藏着不少宝贝呢。

老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话用在瓜蒌上可是一点儿也不假。

瓜蒌这个东西,外头看着不起眼,里头却藏着不少好东西。

咱先说说瓜蒌素,这可是瓜蒌的明星成分。

瓜蒌素就像是瓜蒌的“心脏”,它能帮你降血脂、降血糖,忙得像陀螺似的。

我记得有一回,老李头儿得了糖尿病,医生给他说得吃瓜蒌。

老李头儿一听,立马就乐了:“瓜蒌?那不就是我们家院子里长的那玩意儿吗?”他赶紧回家,挖了一大堆瓜蒌,堆得像小山似的,开始熬汤。

喝了没几天,老李头儿的血糖就开始往下掉,高兴得他天天在院子里跳舞,乐得像个孩子。

除了瓜蒌素,瓜蒌里头还有个叫葫芦素的玩意儿。

这东西就像是瓜蒌的“护卫队”,专门保护你的心血管。

有一回,我在茶馆里听老张头儿聊天,他说自己心脏不好,医生建议他吃瓜蒌。

老张头儿一听,立马就跑到市场,买了一大堆瓜蒌,回家后就开始研究怎么吃。

他说:“这瓜蒌啊,不光能吃,还能泡茶,泡出来的茶水,颜色像琥珀,味道香醇得不得了。

”瓜蒌里头还有个叫甾醇的成分,这玩意儿就像是瓜蒌的“美容师”,能帮你美容养颜。

记得那年,我有个朋友小丽,她皮肤特别差,总是抱怨自己脸上长痘痘。

后来她听人说瓜蒌有美容效果,就开始每天吃瓜蒌。

结果呢,过了一段时间,她的脸蛋儿变得白里透红,亮得像灯泡似的。

瓜蒌不光是这些成分,还有多糖、氨基酸、维生素C等。

这些成分就像瓜蒌的“营养团队”,给你的身体提供全方位的营养支持。

我有个邻居大妈,她身体一直不太好,医生给她开了不少药。

后来她听说了瓜蒌的好处,就开始每天吃一点儿。

结果呢,她说自己感觉像年轻了十岁,精神头儿足得不得了。

瓜蒌的这些成分,真是让它成了一个“宝库”。

老王头儿他家种了不少瓜蒌,每年都卖得特别好。

他说:“这瓜蒌啊,不光好吃,还能治病,真是神奇。

”他还特意在院子里搭了个小棚子,专门用来晒瓜蒌,说是晒干了更好吃,营养也更足。

瓜蒌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瓜蒌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瓜蒌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瓜蒌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药理及临床应用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瓜蒌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瓜蒌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多糖和苯丙素类化合物等。

挥发油是瓜蒌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主要成分包括香叶酮、香雪酮和香叶醇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瓜蒌中另一个重要的成分,如异染料苷、菊苣皂苷和邻苯二酚等。

三萜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瓜蒌叶里酮和瓜蒌皂苷等。

多糖是瓜蒌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苯丙素类化合物是瓜蒌中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成分。

其次,瓜蒌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瓜蒌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

抗菌作用是瓜蒌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瓜蒌还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瓜蒌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瓜蒌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最后,瓜蒌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瓜蒌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支气管炎和哮喘等。

瓜蒌具有镇咳、祛痰和抗菌作用,可有效缓解呼吸道症状。

瓜蒌还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消化不良、胃炎和胃溃疡等。

瓜蒌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抗炎和抗溃疡作用,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和缓解炎症反应。

此外,瓜蒌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如乳腺癌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瓜蒌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瓜蒌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药材。

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

瓜蒌在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然而,由于瓜蒌的药理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尚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对瓜蒌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栝楼皮(瓜蒌皮)的作用

栝楼皮(瓜蒌皮)的作用

栝楼皮(瓜蒌皮)的作用【药理作用】1.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瓜蒌皮及其制剂瓜蒌注射液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缺血心肌,提高耐缺氧能力,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微血管,延缓微循环障碍的发生,能明显缩小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梗塞范围,对再灌注后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能减轻血栓形成和再灌注出血,尚能保护实验性心肌梗塞,具有抗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1.1.降压作用:静脉注射瓜蒌注射液20g/kg,5分钟内正常麻醉家兔动脉血压降低幅度在57.15%左右,脉压增加,差异显着,5-15分钟内逐渐恢复。

而用药后30分钟内心率无明显改变。

静脉注射瓜蒌注射液对正常家兔的这种降压作用发生在心率无显着增快、血容量无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因此它主要反应了体内外周阻力的降低。

1.2.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瓜蒌皮的水溶醇溶部位0.1g 剂量可使离体豚鼠冠脉流量增加125%。

瓜篓注射液亦能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

1.3.保护缺血心肌,提高耐缺氧能力:瓜篓注射液能增加小鼠对常压、低压缺氧的耐受力,也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能够明显缩小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梗塞范围,对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梗塞有保护效应。

1.4.扩张微血管,延缓循环障碍的发生:静脉用药前后对肠系膜微动脉、微静脉进行直接观察的结果证明,瓜篓注射液(2ml/kg,5g/ml)具有扩张微动脉的作用,用药后即刻开始,5-10分钟达到高峰,15分钟逐渐恢复,随剂量加大扩张作用明显,恢复延迟。

瓜蒌对微静脉扩张作用不明显。

瓜蒌的这种扩张微血管的作用可能与它引起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增加、耐缺氧能力提高和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心肌缺血的机理有关。

瓜篓注射液静脉注射2g/kg,对急性缺氧家兔球结膜微循环微血管模糊,微血管总数下降、有血流微血管数下降、粒流、渗出、出血等障碍出现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推迟,表明瓜蒌注射液能明显延缓缺氧家兔微循环障碍的发生。

1.5.抗心律失常作用:在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上发现瓜蒌皮水煎剂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栝楼不同药用部位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栝楼不同药用部位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栝楼不同药用部位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穆向荣; 林林; 焦阳; 林永强【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9(038)007【总页数】5页(P419-423)【关键词】瓜蒌子; 瓜蒌皮; 瓜蒌; 天花粉; 安全性; 有效性【作者】穆向荣; 林林; 焦阳; 林永强【作者单位】[1]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天花粉分别来源于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Harms)的干燥成熟种子、果皮、果实和根。

瓜蒌子具有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的功效;瓜蒌皮具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的功效;瓜蒌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效;天花粉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功效。

在二母宁嗽丸、止咳橘红丸、乙肝益气解郁颗粒和降甲糖片等中成药中用量很大。

这4味药材的质量标准均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质量标准的控制项目少,不能有效地控制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约了该类饮片和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

当前,有文献对其外源性污染物进行报道,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天花粉有效组分的种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文献也常见,但都片面地反映了药材的安全有效。

本文首次围绕栝楼不同药用部位的内源性、外源性污染物含量测定,有效组分的化学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含量测定等研究展开综述,为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和天花粉质量标准的完善奠定理论基础。

1 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和天花粉安全性的研究中药安全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包括中药自身有毒有害成分、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污染、二氧化硫、有机污染物以及中药掺假等。

瓜蒌和天花粉的安全性研究报道较多。

据报道,天花粉中的葫芦素B虽然具有明确的抗肝炎、抗肿瘤活性[1],但也有较大毒性,且其毒性反应与剂量密切相关[2]。

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的作用与区别...

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的作用与区别...

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的作用与区别...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的作用与区别栝楼的不同部位皆可入药,分别为瓜蒌(果实)、瓜蒌皮(果皮)、瓜蒌子(种子)和天花粉(根)。

栝楼的不同药用部位的功效存在差异。

那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功效和区别吗?1. 药物来源:栝楼或双边栝楼为葫芦科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瓜蒌)、果皮(瓜蒌皮)、种子(瓜蒌子)、根(天花粉)。

2.性味归经:瓜蒌: 味甘、微苦,性寒。

归肺、胃、大肠经。

瓜蒌皮: 味甘,性寒。

归肺、胃经。

瓜蒌子:味甘,性寒。

归肺、胃、大肠经。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肺、胃经。

3.功效: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瓜蒌皮:清热化痰、利气宽胸。

瓜蒌子:润肺化痰、滑肠通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4.临床应用:瓜蒌: 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大便秘结。

瓜蒌皮: 用于痰热咳嗽、胸痹胁痛。

瓜蒌子: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

天花粉: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5.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大便不实、有寒痰、湿痰者不宜服用。

不宜与乌头类药同用。

6.总结:栝楼不同部位的药性相似,均味甘、性寒,瓜蒌和天花粉微苦。

栝楼各药用部位都有较为明显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都具有清热作用,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具有清热化痰,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瓜蒌皮具有理气宽胸。

而瓜蒌跟瓜蒌子还有润肠通便作用。

@快问中医 #快问中医超能团# #中药#。

瓜蒌、瓜蒌皮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瓜蒌、瓜蒌皮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瓜蒌、瓜蒌皮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瓜蒌来源于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Maxim)和双边栝楼(T.rosthornii Harms),入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果实、果皮、种子和块根分别称作全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等功效近年来,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瓜蒌资源,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展了瓜蒌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

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油脂、有机酸类,甾醇、三萜及其苷类,蛋白质、氨基酸类及微量元素等。

近年来,对瓜蒌的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瓜蒌的药理作用及应用作一综述。

1药理作用1.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心脏的作用:瓜蒌皮提取液经离子交换所得物质(注射液),具有扩张豚鼠离体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灌流液中含生药2.5mg/ml冠脉流量比用药前增加55%。

以瓜蒌提取物对小鼠灌胃可延长异丙肾上腺素作用的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性心肌缺血作用,并能显著保护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大鼠。

1.2对血管的作用瓜蒌提取物能舒张已被氯化钙、高钾和去甲肾上腺素收缩的离体兔主动脉条,其扩血管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滞钙通道实现的,与阻滞!受体和兴奋"受体无关。

1.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对血小板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瓜蒌(皮)注射液能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或花生四稀酸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且效应与剂量相关。

瓜蒌仁的主要成分栝楼酸在试管对胶原、肾上腺素刺激的人血小板聚集有浓度依存性抑制作用。

1.4对血清胆固醇、血糖的作用动物实验显示瓜蒌有降低日本大耳兔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

其水提物可使血糖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复原;对肝糖原、肌糖原无影响。

对饥饿家兔的升血糖作用较正常家兔为大,且肝糖原量未见有大的变化。

2瓜蒌皮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瓜蒌皮注射液是较早上市的中成药之一。

是瓜蒌皮经提取纯化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使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等特点。

中药炮制方法瓜蒌子的配方及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方法瓜蒌子的配方及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方法瓜蒌子的配方及炮制方法
不一样的中药材和不一样的中药材搭配,进而使全部的中药材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今天要说的就是瓜蒌子的配方及瓜蒌子的炮制方法;瓜蒌子又叫栝楼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及中华栝楼的种子;栝楼分布于华北、中南、华东及辽宁、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中华栝楼分布于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云南东北部;具有清肺化痰,滑肠通便之功效。

常用于痰热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痈疮肿毒。

瓜蒌子的相关配方:1、治伤寒热盛发黄:用栝楼霜五钱,白汤调服。

2、治大便燥结:栝楼子、火麻仁9g。

水煎服。

3、治小便不通,因伤火酒炙:并秽垢败精不行,胀闭溺窍:用栝楼霜五钱,川牛膝一两(微炒)。

共为极细末和匀。

每服三钱,白汤调送。

脾胃虚冷作泄者禁服。

反乌头。

1、《本草经集注》:“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2、《本草正》:“气味悍劣,善动恶心呕吐,中气虚者不宜用。


瓜蒌子的炮制方法:1、栝楼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干瘪的种子,洗净,干燥。

2、炒栝楼子:取净栝楼子,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取出,放凉。

炒后寒性减弱,长于润肺化痰。

3、蜜栝楼子: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捣碎的栝楼子拌匀,闷透,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每栝楼子100kg,用炼蜜5kg。

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4、栝楼子霜:取净栝楼子,碾成泥状,用布包严后蒸至上气,压去油脂,碾细。

制霜后滑肠作用显著减弱,且可除去恶心呕吐作用。

瓜蒌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瓜蒌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瓜蒌子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导语:瓜蒌子是一个治疗疾病不错之选,它在使用上,也是有着很多方式,而且使用的过程中,对人体健康也是没有任何损害,但是对它的选择,并不是随瓜蒌子是一个治疗疾病不错之选,它在使用上,也是有着很多方式,而且使用的过程中,对人体健康也是没有任何损害,但是对它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就可以,这也是因为瓜蒌子的功效与作用有着很多,同时对治疗人体疾病的种类上,也是有着很多方面,因此随意之选,不利于身体健康发展。

那瓜蒌子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想要能够很好的选择它,就需要对它进行一些认识,这样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一些其他问题,使得身体健康发展。

药用价值:果实入药称全栝楼、栝楼皮,种子入药称栝楼仁,块根入药称天花粉。

果实含皂甙、有机酸、脂肪油等。

味甘、性寒。

有润肺祛痰、利气宽胸作用。

治疗咳嗽痰粘,胸闷作痛。

栝楼制剂治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散结,润肠。

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

治疗冠心病。

每日用瓜蒌五钱,薤白四钱,制成片剂,三次分服。

治疗25例,观察2~8周,22例有不同程度症状改善。

16例心电图复查,14例示V5T被改善,2例恶化;12例服药前示S-T段压低者,10例改善,1例不变,1例恶化;服药前平均V5T波振幅为0.96毫米,服药后平均T波振幅增至2.7毫米;服药前平均S-T段下降0.84毫米,服药后S-T段平均下降0.27毫米。

改变最明显1例在服药前二月发现有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V2-V4QS波,T波倒置,服药后11月病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蒌(瓜蒌皮、瓜蒌子)炮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徐何方,杨颂,李向日*1,李莎莎,李亭亭,徐新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系,北京 100102)摘要:瓜蒌药材来源于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属于常用中药,瓜蒌皮是其干燥成熟果皮,瓜蒌子是其干燥成熟种子。

瓜蒌炮制历史悠久,含有油脂类、三萜类、甾醇类、氨基酸、糖类、微量元素及蛋白质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等功效;瓜蒌皮具有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祛痰止咳、抗肿瘤、抗菌、抗氧化及抗溃疡等药理活性,而瓜蒌子长于润肺化痰,润肠通便,主要用于燥咳痰粘,肠燥便秘等。

本文主要对瓜蒌皮、瓜蒌子的炮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其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瓜蒌皮;瓜蒌子;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瓜蒌皮药材来源于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皮,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栝楼果皮单用入药最早见于《雷公炮炙论》,御药院方治咽喉肿痛、危氏得效方治牙齿疼痛皆用栝楼皮。

本品性寒、味甘,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强胸痞满,乳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具有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微血管、延缓微循环障碍的发生等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

同时瓜蒌皮也是中医治疗胸痹之要药,瓜蒌皮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解除或改善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对喘息型气管炎、肺心病哮喘有较好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

瓜蒌子为葫芦科植物瓜蒌(Trichosanthes ririlowii Maxim.)或双边瓜蒌(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种子,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栝楼子单用入药最早见于《本草经集注》,明代后期的《滇南本草》、《品汇精要》只用其仁,《广群芳谱》则分别记载了子、实的功效。

本品性寒、味甘,具有润肺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燥咳痰粘,肠燥便秘,为治热痰燥痰之要药。

现在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缺血心肌,抗炎,抗肿瘤和泻下等活性。

栝楼属植物全世界80 余种,我国有40 余种,主要分布于安徽、山东、河南等地[1]。

近年来,随着对瓜蒌皮、瓜蒌子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技术、提取工艺的改进及各活性成分药理研究的逐渐开展,其相关制品(瓜蒌皮注射液)临床试验的成功,使用量逐年增大。

本文对瓜蒌皮、瓜蒌子的炮制历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药用功效的考证栝楼,栝楼,《名医别录》曰:“主胸痹,悦泽人面”。

《本草图经》:“主消渴”。

《本草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利大肠,消痈肿疮毒。

瓜蒌清肺润燥,又能涤痰宽胸,可用于痰热阻肺、肺气壅遏之咳嗽胸闷,或咳痰黄稠不易咯出,胸膈痞满。

瓜蒌利气开郁,涤痰散结,可[基金项目]:香港中药材瓜蒌皮标准的研究(SHK 2012-19)[作者简介]:徐何方,女,1991 年,在读硕士生,中药质量控制与中药炮制,E-mail:xuhefang123@,北京,100102[通讯作者]: *李向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药活性物质基础、质量控制及中药炮制相关研究,电话:(010)84738616,E-mail: lixiangri@ 用于痰浊壅塞胸膈,胸阳痹阻,胸背疼痛,不得安卧的胸痹证,如《金匮要略》栝楼薤白半夏汤,现代临床仍用于治疗冠心病。

瓜蒌清热消肿散结,可用于乳痈及各种痈肿疮毒。

对痈肿初起未成脓者尤为适宜。

古方有单用本品服用取其效者,或配以活血散瘀的当归、乳香、没药治乳痈,如《妇人良方》神效瓜蒌散等。

瓜蒌皮,张秉成《本草便读》曰:“甘寒润肺”。

《施今墨对药》曰:“清肺化痰,宽中利气。

痰热咳嗽,胸闷胀痛者,主取栝楼皮,佐以瓜蒌子;若见大便秘结者,则主取瓜蒌子,少佐瓜蒌皮”。

因此,瓜蒌皮长于清肺化痰,利气宽胸,主用于肺热咳嗽,如刘河间宣明方治小儿痰喘。

对于痰热壅结不甚之一般胸胁疼痛,或大便不实而不宜于栝楼仁之滑润者,用栝楼皮亦效。

瓜蒌亦可食用,《救荒本草》曰:“采栝楼穰,煮粥食,极甘。

取子炒干捣烂,用水熬油亦可”[2-3]。

瓜蒌子甘寒清润,化痰泻热,为治热痰燥痰之要药。

《日华子本草》:“味苦,冷,无毒。

补虚劳,口干,润心肺。

疗手面皲,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

用于热痰内结,咳嗽喘急,痰黄稠黏。

与半夏为伍,如《济生方》中治肺热痰咳、胸膈塞满的半夏丸。

《丹溪心法》中治酒痰咳嗽。

由于其质润多脂,滑肠通便,还可用于肠燥便秘,古方单用或与火麻仁、郁李仁同用。

还能化痰消肿,用于痈疽恶疮。

2.炮制历史的沿革瓜蒌的炮制,始于南朝刘宋时期的《雷公炮炙论》,书中记载“栝楼凡使,皮子、茎、根效别,若修事,去上壳皮革膜并油了”。

由此可见,敩已经认识到了瓜蒌的皮、子、茎、根作用不同,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提出“去油”的瓜蒌子炮制方法,理论沿用至今。

净制:宋《圣惠方》去子留瓤;宋《证类本草》、清《金鉴》淘洗。

《雷公炮炙论》曰:“去壳皮革膜及脂”。

《本草蒙荃》曰:“用子剥壳,用仁渗油,重纸包裹砖壁渗之。

只一度免人恶心;毋多次,失药润性”。

切制:汉《金匮要略》捣;梁《本草经集注》擘破;宋《洪氏》用砂盆研细如粉;宋《背疽方》去皮,取肉,并仁捣研。

元《世医》剉碎;明《景岳》杵碎。

炒制:宋《三因》去瓤取子,炒香熟留皮与瓤别用;宋《背疽方》去皮,取肉,并仁捣研,炒黄;明《普济方》新瓦炒香,炒紫色;明《本草纲目》大瓜蒌,去瓤取子,炒熟,和壳研末。

《本草衍义》曰:“实九月十月间取穰以干葛粉拌焙干银器熳火炒熟为末”。

童便制:宋《圣惠方》、明《证治准绳》熟去仁,以童子小便一升相和,研绞取汁。

制炭:宋《证类》炒令香熟,瓦上令白色,为末;宋《三因》急火烧存性;朱氏》以炭火煅存性;明《必读》黄色者炭火煨存性盖地下一宿;清《握灵》煅存性,出火毒为末。

蛤粉炒:宋《总录》取瓤仁,蛤粉一匙同炒黄。

焙制:宋《总病论》、《朱氏》去皮焙干,明《普济方》不去皮,瓦上焙干。

制霜:明《本草蒙筌》蛤粉制霜、明矾制霜。

《本草蒙荃》曰:“囫囵捣烂或煅粉和或研明矾末掺,各以新瓦贮盛,置于风日处所,待甚干燥复研细霜”。

制饼:明《粹言》用黄熟栝楼,取瓤和子,置石臼中,用蛤蜊砚壳,煅如粉,和入栝楼瓤中得所,连子捣成饼,晒半干细切过,复捣匀作饼子,晒干收用。

3.现代炮制工艺瓜蒌于秋季果实成熟时剪下悬挂晾干之方法从古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自然晾干的过程中大约需要近半年时间, 受外界气候影响大, 使瓜蒌在干燥加工过程中损耗太大,王学秋等[4]采用高温烘后直接切条的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瓜蒌皮炮制方法沿用至近代,继承了净制、切制,增加了炒制、蜜炙。

自1963年以来的《中国药典》(一部)均对瓜蒌皮的炮制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瓜蒌皮均要求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丝,干燥,此外各省市炮制规范也均要求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丝,干燥。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中收载了全国各地的炮制方法, 如炒法有炒黄、炒香等炒制程度的不同, 蜜炙法有先拌蜜后炒药和先炒药后拌蜜的区别且各地的用蜜量也不同。

瓜蒌皮现代炮制方法中的炒法可使瓜蒌皮质地酥脆, 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从而增强疗效;蜜炙后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但蜜炙品仅在部分地区使用。

瓜蒌子炮制方法沿用至近代, 继承了炒法和去油制霜法, 增加了蜜炙法, 摒弃了干葛粉炒法和蛤粉炒法。

自1963 年版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均对瓜蒌子的炮制作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生瓜蒌子均要求除去杂质及干瘪的种子, 洗净, 晒干, 用时捣碎。

196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曾收载瓜蒌子霜, 其余版本均收载生品和炒品两种规格。

1998 年版的《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收载瓜蒌子、炒瓜蒌子、蜜瓜蒌子和瓜蒌子霜。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中收载了全国各地的炮制方法, 如炒法有炒黄、炒香、炒焦等炒制程度的不同, 麸炒法, 蜜炙法有先拌蜜后炒药和先炒药后拌蜜的区别且各地的用蜜量也不同, 制霜法有(蒸热) 压榨去油、日光晒去油等不同的方法。

4.化学成分的研究4.1脂肪酸类巢志茂等[5]在栝楼属5 种瓜蒌果皮挥发油中发现了15 种挥发性有机酸,主要是由9~18 个碳原子组成的长链脂肪酸,其中长链脂肪酸甲酯有壬酸甲酯、葵酸甲酯、月桂酸甲酯、歧链十四烷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歧链十五烷酸甲酯等,饱和支链脂肪酸甲酯有棕榈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其中以棕榈酸含量最高,其次是亚麻酸和亚油酸。

同时,巢志茂等[6]还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研究了双边栝楼果皮中挥发油中性部分的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6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榈酸甲酯、菲、萤蒽和3-甲基菲,鉴定出的成分占挥发油中性部分的80.17%。

瓜蒌种仁脂肪油含量较高,达26%,瓜蒌籽油中19种脂肪酸:10种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8.019%;9种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瓜蒌酸为主,占总量的91.603%,其中以瓜蒌酸含量最高。

彭书明等[7]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四川回春堂瓜蒌种植示范基地和当地药农的瓜蒌子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

结果两地瓜蒌子中油脂含量较高,分别达40.5%和37.8%。

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7%以上,必需脂肪酸含量达47%,比菜籽油高,接近玉米油和大豆油。

4.2氨基酸贡瑞生等[8]运用氨基酸分析仪对瓜萎皮药材进行氨基酸分析,发现其中有苏氨酸、撷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门冬氨酸等10种非必须氨基酸。

韩琳娜等[9]发现瓜蒌中的氨基酸多达19 种,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 种,非必需氨基酸有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门冬氨酸、羟脯氨酸、鸟氨酸等12 种,必需氨基酸中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含量较高,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鸟氨酸含量较高。

此外,本课题组还研究了瓜蒌皮、炒瓜蒌皮、蜜炙瓜蒌皮三种炮制品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比较,结果表明炒瓜蒌皮和蜜炙瓜蒌皮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都较生品含量低。

4.3微量元素巢志茂等[10]对瓜蒌皮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发现瓜萎皮中含有钾、钠、钙、镁、铁、锌、铜、锰、钻、镍、铭等11种微量元素。

贡瑞生等[8]研究发现瓜蒌皮和去皮后的瓜蒌微量元素比较结果显示,去皮后的瓜蒌没有锶,且二者所含总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16682. 87 mg /kg、10612. 31 mg /kg生药,提示果皮中分布有更多的微量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