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籽与天花粉的区别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一一天花粉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一一天花粉雪花飘飘,轻舞飞扬,今天的天津下起了大雪,像极了天花从空中而降。
应此情景要说的这味中药就是天花粉,大家对它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说起瓜蒌大家就不会陌生,它俩同属一种植物。
栝楼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茎。
全国多地均产,以河南安阳一带产者质量最好,秋冬二季采挖,鲜用或者干燥用!栝楼大家可能疑惑这位药为什么叫天花粉?!天花粉本名栝楼根,唐宋时期多加水捣磨过滤后澄粉入药,所以改名天花粉。
目前完全以块根直接入药,已无天花粉之意。
天花粉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肺经和胃经!与上篇讲的芦根一样,也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不同的是它还可以消肿排脓!天花粉由于本品具有甘寒性质,又入肺胃经,可以泻肺胃二经之实火,及生津止渴,多用来治疗一些热病烦渴者。
天花粉我们平时上火咳嗽了,都知道来点麦冬、生地的,现在也可以加上天花粉,以清肺热、润肺燥,同时配伍天门冬、桔梗等对干咳少痰有很好的疗效!天花粉其中的一个功效就是以滋阴为主,常与芦根,人参等治疗气阴两伤造成的内热消渴,比如很有名的玉壶丸!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常用方剂!天花粉除上述功能外,天花粉还具有清热泻火以解毒、消肿排脓以疗疮的作用,与金银花、白芷、穿山甲等配伍组成(仙方活命饮)治疗疮疡肿毒有很好的效果!天花粉“十八反”有明文规定,天花粉与瓜蒌一样,不能与乌头、附子同用,以免产生毒副作用。
本品由于苦寒滋腻,凡是脾胃虚寒、大便滑泻者应忌用。
天花粉也不可过量使用,否则对肝、肾、心脏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古籍摘要:1.《本草纲目》:“栝楼根,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润枯,微苦降火,甘不伤胃,昔人只言其苦寒,似未深察。
”2.《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
瓜蒌根是天花粉吗

天花粉是瓜蒌的根,瓜蒌是果实,它们是母子关系。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
下面就让惠农瓜蒌合作社联合社为您简单介绍一下瓜蒌根。
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草正义》:药肆之所谓天花粉者,即以萎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无粉之实。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是一种中药,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
主治: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痿。
对于治疗糖尿病,常用它与滋阴药配合使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本草纲目》:“栝楼根,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润枯,微苦降火,甘不伤胃,昔人只言其苦寒,似未深察。
”
岳西县惠农瓜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集专业瓜萎种植、种苗培育及推广,收购生瓜萎籽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性组织,我社拥有20000余亩瓜萎种植基地,年产鲜瓜萎籽2000多吨,瓜萎皮500吨,产品畅销全国,深受广大客户客户喜爱。
我社于2015年11月28日通过安徽省农科院专家评审会评审,荣获“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目前已推广到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四川、河南、山东等地区】,深受种植户的热捧.并得到了省、市、县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鼓励我社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做好岳西瓜萎产业绿色、优质、规模、高效发展和品牌提升的领路人。
【天花粉、瓜蒌根:治渴圣药,消渴要药】

【天花粉、瓜蒌根:治渴圣药,消渴要药】天花粉、栝楼根,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主产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等省。
双边栝楼根主产于四川省。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苦、微甘,寒。
归肺、胃经。
本品苦寒清泄,微甘而润,且兼行散,入肺、胃经,为清润消肿排脓之品。
既善清肺胃之热而生津液、润肺燥,又能消肿痛、排疮服而疗疮治伤。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
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
4)制成注射液又能引产。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水或醋调敷。
疮肿未脓可消,已脓可溃,脓多促排,脓尽不用。
用注射剂需作皮试。
本品性寒而润,故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
孕妇忌服。
反乌头,不宜与乌头、草乌、附子同用。
治渴圣药,消渴要药天花粉味甘带一点点酸,酸甘能养阴生津。
天花粉微苦寒,苦寒能降火,使火不伤阴,渴自减轻,还有微苦能坚阴,能令津液坚固,不至于被火蒸发耗散掉,所以天花粉之苦可以生津液,润枯燥。
天花粉乃瓜蒌根,其根系发达,大者如人,善于通行津液,令津液流通,有余不足相互对流调济,渴亦得解。
《神农本草经》曰: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本草汇言》曰:天花粉,退五脏郁热,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肿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齿肿,痰火盛而咳嗽不宁。
若肝火之胁胀走注,肾火之骨蒸烦热,或痈疽已溃未溃,而热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黄,而小水若淋若涩,是皆火热郁结所致,惟此剂能开郁结,降痰火,并能治之。
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
《药征续编》上说,凡渴有二证,烦渴者,石膏主之,但渴者,天花粉主之。
也就是说一般的火热作渴,心中没有大烦,单味天花粉即有效,如果心中大烦渴,就可以把生石膏加进来。
1、生气烦躁后,气郁化火,伤的是人体的津液,口中干渴,你不把气郁解除,这燥渴喝水也解不了,气郁化火,这种肝气郁结之渴,可以用天花粉配蒲公英,既能清热解渴,也能疏肝散结,还可以加牡蛎。
药象品悟:金气药-天花粉

药象品悟:金气药-天花粉先尝天花粉吧,这个最凉。
天花粉就是瓜蒌的根,我们知道全瓜蒌,瓜蒌的根叫天花粉,什么叫天花?就是雪花呀!雪花就是天上的花,天花粉就是雪花粉的意思。
为什么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呢?叫天花粉?因为这个药非常的寒,大寒之药。
我给大家用的量比较小,你也能感受到这股气是凉凉的往下走的,已经凉到肚脐了,没敢给大家用太大的量,这个药太凉了,用的量比较少一些。
大家看一下它的花,天花粉的花就是瓜蒌的花,它的花很有特色,白色的,花瓣的边缘都是细细的丝状,它长的就是这样,不是被破坏了,本身长的就是这个样子。
这是它结的果实瓜蒌,我们都比较熟悉都见过。
瓜蒌的根长的很大,瓜蒌种一棵能爬好大一片,所以它的根系很发达,能结很多。
它的根切成片之后有点像山药或者像茯苓,实际上跟它们都有区别,山药是非常细腻的纯白色,天花粉是比较粗糙的白色,里面点缀着一点杂色,它比较粗糙,质地比较粗糙没有那么细腻,然后里面点缀着星星点点杂质一样的东西,纤维束好像是,颜色不是纯白色。
天花粉本身是非常苦寒的一个药,我们喝的药液比较清淡一些,如果你直接尝饮片的话,非常的苦。
所以古人给一个药命名,是非常恰如其分的,冬天这个雪花是冰凉冰凉的,用雪花来给它命名,跟它这个药性不谋而合。
我尝过这几个苦寒的药,我对比过,像黄连呀栀子呀黄芩呀这些药,这些药的苦味呢比较浓厚,或者说比较厚重一些,这个苦味沿着肠胃在走。
天花粉的这个苦味它很特别,它是一个很清淡的苦味,它直接就入了你的内脏了,直接入脏器,所以它的苦真是苦到骨髓里了,这样说有点夸张。
它这种苦味这股凉气直入内脏,一般苦味的药,因为苦味本身比较厚重,它可能走的是六腑,因为它气没有那么清透。
只有天花粉这个药很特别,它即使苦也没有明显的味道,你闻一闻没有明显的气味,你尝也是淡淡的苦味,还不是特别特别苦,这个苦味比较淡,但实际上凉气很重,这股凉气直接就进内脏了,它是这么一个特点,所以它是清透冰凉的一种苦。
这个东西进的比较深,能抑制肾阳的生发,肾气生发不上来,这个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天花粉有小毒,有毒性的一个药,所以怀孕的时候不能用这个药,所以这个药是可以打胎的,原因就在于它很凉又很清透直接入肾入脏腑,入得比较深,就是这个药的一个特性。
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的作用与区别...

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的作用与区别...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的作用与区别栝楼的不同部位皆可入药,分别为瓜蒌(果实)、瓜蒌皮(果皮)、瓜蒌子(种子)和天花粉(根)。
栝楼的不同药用部位的功效存在差异。
那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功效和区别吗?1. 药物来源:栝楼或双边栝楼为葫芦科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瓜蒌)、果皮(瓜蒌皮)、种子(瓜蒌子)、根(天花粉)。
2.性味归经:瓜蒌: 味甘、微苦,性寒。
归肺、胃、大肠经。
瓜蒌皮: 味甘,性寒。
归肺、胃经。
瓜蒌子:味甘,性寒。
归肺、胃、大肠经。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肺、胃经。
3.功效: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瓜蒌皮:清热化痰、利气宽胸。
瓜蒌子:润肺化痰、滑肠通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4.临床应用:瓜蒌: 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大便秘结。
瓜蒌皮: 用于痰热咳嗽、胸痹胁痛。
瓜蒌子: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
天花粉: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5.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大便不实、有寒痰、湿痰者不宜服用。
不宜与乌头类药同用。
6.总结:栝楼不同部位的药性相似,均味甘、性寒,瓜蒌和天花粉微苦。
栝楼各药用部位都有较为明显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都具有清热作用,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具有清热化痰,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瓜蒌皮具有理气宽胸。
而瓜蒌跟瓜蒌子还有润肠通便作用。
@快问中医 #快问中医超能团# #中药#。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天花粉与瓜蒌瓜蒌子瓜蒌皮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天花粉与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
又名:白药、花粉、蒌粉、楼根、天瓜粉、屎瓜根、栝楼根、栝楼粉。
原植物栝楼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及辽宁、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贵州、云南,野生或栽培;双边栝楼又名川贵栝楼、中华栝楼、日本栝楼、华中栝楼、尖果栝楼,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本品药材性状: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cm,直径1.5~5.5cm。
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
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
气无,味微苦。
本品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中医临床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花粉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变型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均较弱。
天花粉蛋白有致流产和抗早孕作用。
天花粉提取液可使血糖上升,但近年来亦有天花粉有降血糖的研究报道。
天花粉对脾脏免疫细胞的形成和分化有促进作用。
天花粉蛋白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另外,天花粉还有抗病毒,抗爱滋病毒,凝血等作用。
其它药用部位:(1)瓜蒌:为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吊瓜、杜瓜、药瓜、栝楼、大肚瓜、大圆瓜、山金匏、狗使瓜、野苦瓜;本品药材性状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本品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中医临床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大便秘结;(2)瓜蒌子:为其干燥成熟种子,又名瓜蒌仁、栝楼子、栝楼仁;本品药材性状呈扁平椭圆形,长12~15mm,宽6~10mm,厚约3.5m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平滑,沿边缘有1圈沟纹,顶端较尖,有种脐,基部钝圆或较狭,种皮坚硬,内种皮膜质,灰绿色,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双边栝楼种子较大而扁,长15~19mm,宽8~10mm,厚约2.5mm,表面棕褐色,沟纹明显而环边较宽,顶端平截;本品味甘,性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润肺化痰,滑肠通便,中医临床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3)瓜蒌皮:为其干燥成熟果皮,又名瓜壳、栝楼皮、栝楼壳;本品药材性状常切成2至数瓣,边缘向内卷曲,长6~12cm,外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有的有残存果梗,内表面黄白色,质较脆,易折断,具焦糖气,味淡,微酸;本品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功能清化热痰,利气宽胸,中医临床用于痰热咳嗽,胸闷胁痛。
一味天花粉退五脏烦热、解消渴干咳之要药,清热泻火,消肿排脓

一味天花粉退五脏烦热、解消渴干咳之要药,清热泻火,消肿排脓中华道地药材 2021-12-21 20:30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天花粉。
瓜萎根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瓜葵子、全瓜萎的根部,又叫天花粉。
它能够清热泻火,消肿排脓,以降其浊,又可以生津止渴,以养其真,看来也是两栖药物。
既可以空降,也可以在陆地上行走。
怎么说呢?天花粉,像上天洒花下雨一样,从天而降,它降的是人体的热火烦扰。
所以肺热燥咳经常用到它。
病人秋天时,天干地燥,嘴唇都裂了,身体缺乏水分、阴液濡养。
一旦伤了风燥,咳声清脆,像瓦罐裂开一样,这种干咳少痰的状态,甚至痰中带血,中医称之为肺热燥咳。
好比一辆自行车,你骑的时间长了,就会发出各种摩擦音,转动没那么滑利了。
原来机器轮轴之间,没有充足的油去滋润,变干燥了。
故而古人说,凡物燥则破绽百出,润则密合无间。
这是说世间的物品,如大地、木柴,干燥后就会裂开,所以脏腑肺部干燥后就会干咳,发出燥裂之声,这时该怎么办?燥者,润之,滋之!你要用滋润的药,养其真,然后还要用清热的药,以去其燥,这两方面同时结合,燥咳可治。
而大家看,天花粉不就专为这两方面而设吗?人体天干物燥,脏腑津液失养,身体最渴望的是降一场甘霖露雨,这样热退身凉,肺燥得润。
所以天花粉以它从天而降、清热泻火之功,又以它能生津止渴、养阴润燥之力,两方面相结合,正是肺中燥咳良药也。
所以在孙思邈《千金方》里就记载有一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除烦止渴的汤饮,最适合肺热燥渴,干咳少痰,热病津伤的病人。
这个汤饮说白了,就叫天花粉粥。
你可以直接用天花粉20克左右熬汤,用这汤水煮稀粥,也可以把天花粉加到稀粥里面煮。
可见一味天花粉,乃退五脏烦热、解消渴干咳之要药也。
为什么呢?因为五脏之华盖在肺,肺为水之上源,法象天幕。
周身的水都是从口咽、胸肺这里顺降下去的,所以天中布雨充沛,那地下灌溉就足。
只要摸到病人脉象上亢偏数,这病人身体就像处于水深火热的干旱状态,这时久旱盼云霓,都想要肺中布雨。
每天学一味中药:天花粉,常用于糖尿病导致的口渴

每天学一味中药:天花粉,常用于糖尿病导致的口渴有时医生在药方里,会写到一种叫花粉的药材,其实不是花的花粉,它是中药天花粉的简称,是植物栝楼的根。
栝楼,也写作瓜蒌,它的果实是瓜蒌(图1),根是天花粉(图2),果皮是瓜蒌皮(图3),种子是瓜蒌仁,都是中药材。
有人可能认为,口渴我就喝水,干嘛还要喝中药?但其实,之所以有的人口渴喝完水之后还想喝,正是因为他们喝的水,没有转化为身体需要的部分,大部分都排泄掉了,比如糖尿病人的“三多”除了喝得多,还有尿得多,他没有吸收这部分水。
而有的人没有喝多少水,却也能解渴,是因为喝水并不直接解渴,只有水生成体内的津液才能止渴。
只要能生津,不喝水也能解渴。
而天花粉就是一味生津的良药。
一、功效与作用1、各种原因导致的口渴多饮(1)热盛烦渴。
感冒、流感、温病等内热非常厉害,就像锅下面的火烧得十分旺盛一样,锅里的水就蒸干得非常快,人也是一样,身体热盛则渴,同时伴有心烦。
(2)阴虚消渴。
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表现之一就是经常口渴,中医认为这是由于阴虚导致内热引起的。
常配伍麦冬、知母、生地、山药、黄芪、生地等补气滋阴生津的药材,治疗糖尿病及口渴多饮的情况。
(3)其他口渴的情况,天花粉也适用。
如《金匮要略》等书记载,天花粉配伍其他药材,治疗百合病(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导致的口渴、产后虚渴、疟疾发渴等。
2、咳嗽:肺热痰咳,阴虚燥咳两种类型(1)肺热咳嗽:特点是咳痰,尤其是黄痰,有时还伴有血丝。
(2)阴虚燥咳:特点是干咳,或痰少而粘连,不容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口、唇、鼻干。
3、各类疮肿(1)可以消除皮肤肿疮,咽喉痈肿,舌部囊肿的肿毒,同时促进排脓,生长新肉。
(2)关于生肌长肉,《仙拈集》曾记载天花粉的“美容功能”,与白附子、白僵蚕等药同用,治面上生斑。
(3)瘰疬。
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颈部淋巴结核。
可与消痰散结,行气活血药配伍。
(4)跌打肿痛。
《肘后备急方》曾记载用鲜品天花粉捣烂,敷于患处,治疗折伤肿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蒌籽与天花粉的区别
瓜蒌籽与天花粉均来源于胡葫芦科植物瓜蒌籽,那么瓜蒌籽与天花粉的区别是什么呢?主要是瓜蒌的成熟果实称为瓜蒌籽,其根称为天花粉。
一、瓜蒌籽
瓜蒌籽亦名栝楼实、地楼,性寒,味甘苦,具有润肺化痰、宽胸散结、滑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热咳喘、肺痿咳血、胸痹心痛、肠痈、乳痈、肠燥便秘、消渴、黄疸等症。
《本草纲目》载:“张仲景治胸痹痛冰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结胸满痛,皆用栝楼实,乃取其甘寒不犯胃气,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也。
”注意:凡脾胃虚寒、大便不实、有寒痰、湿痰者不宜服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瓜蒌籽还有抗菌、抗癌的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某些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近年,将瓜蒌籽和薤白制成片剂,治疗冠心病、喘息型气管炎、肺心病哮喘亦显效。
二、天花粉
天花粉虽名为“花粉”,但与花粉毫无关系。
天花粉又名栝楼根、蒌根,实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
其性凉,味甘苦酸,具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瘘等症。
《本草汇言》载:“天花粉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
”《本经》亦曰:天花粉“主消渴”,故现治疗糖尿病(消渴)的方中常会用到天花粉。
注意: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不宜与乌头类药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天花粉制成的注射液可促进子宫收缩,有抗早孕的作用,孕妇忌用,还可用于治疗癌性腹水;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天花粉蛋白还可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潜山县天宝瓜蒌籽公司坐落在中国瓜蒌籽之乡-安徽潜山,是一家专业从事瓜蒌籽基地建设,瓜蒌籽种苗销售,种植技术指导,瓜蒌籽产品收售的公司,专业生产瓜蒌籽种苗、瓜蒌籽籽、瓜蒌籽皮、天花粉。
了解更多请进入右方官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