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方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瓜蒌的配伍应用经验

瓜蒌的配伍应用经验

瓜蒌的配伍应用经验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

栝楼一般7月进入始花期,雄花比雌花先开,一般八月后开的花不会结果,多在霜降前后成熟时采收,成熟时金黄圆润,分批成熟应分批采摘。

将采下的瓜蒌悬挂通风处晾干,即得全瓜蒌。

为除去梗及泥沙,压扁,切丝即为常见的瓜蒌丝。

将果实从果蒂处剖开,取出内瓤和种子后晒干,即成瓜蒌皮。

内瓤和种子加草木灰,用手反复搓揉,并在水中淘净瓤,捞出种子晒干即得瓜蒌仁。

瓜蒌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微苦而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于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主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本草汇言》谓一切燥热郁热逆于气分,食痰积垢滞于中脘,凡属有形无形,服瓜蒌在上者可降,在下者可行之,可谓经验之谈,重用瓜蒌治疗噎膈、胃脘痛、呕胆、久泻等脾胃疾病均获效。

瓜蒌性降而润,能降实热痰涎,开郁结气闭。

若郁痰浊,老痰胶借其滑润之力,以涤膈间垢腻,则痰消气降。

噎膈初起为气郁痰阻,及久治无效、反复迁延,及郁热伤津、痰气未散者,应首选瓜蒌,惟大剂量才能发挥其凉润通降之力。

仲景以瓜蒌为主治疗心下痞满,张锡纯写有瓜蒌能开胸间及胃口热痰,用瓜蒌可治疗痰热蕴结、痰瘀化热所致的胃脘痞满疼痛,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每有显效。

惟其量大方有尽其开散之力。

经方中瓜蒌被称为“瓜蒌实”,主要取其消痰热、理气宽胸的功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用其配伍半夏、黄连组成小陷胸汤治疗小结胸病,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结胸病是结胸证的一种,热炼水饮为痰留于心下,故“脉浮滑”,结滞不通阻碍气机,则“按之痛”。

瓜蒌“能开胸间及胃口热痰”,又可宽胸理气,当为君药。

《金匮要略·辨胸痹病脉证并治》中以瓜蒌与薤白配伍治疗胸痹,如“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痹的关键病机是“阳微阴弦”,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认为阳微为上焦阳虚,故“寸口脉沉而迟”,阴弦为下焦阴盛,阳虚而水饮阴寒干之,则“关上小紧数”。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用于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中的效果分析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用于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中的效果分析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用于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中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的背景介绍瓜蒌薤白半夏汤,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方剂,由瓜蒌、薤白、半夏等药材组成。

瓜蒌为瓜实,性寒味苦,有清热利湿、化痰止咳的作用;薤白为韭薤,性味辛温,具有温中祛湿、理气化痰的功效;半夏为半夏,性味辛温,能够降逆散结、止呕化痰。

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具有清热化痰、理气通窍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痰浊闭阻型疾病,尤其是胸痹心痛等疾病。

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常见于中医疾病分类中,是由内蕴痰浊、气滞闭阻所致的胸痛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心胸胀满、气逆痞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这类病症,其疗效显著,深受患者信赖和喜爱。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加减运用这一汤剂,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背景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汤剂的起源、药物组成及功效,为研究其在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概述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是中医常见的心脏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其病机在于痰浊内闭,气机阻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发胸痹心痛。

痰浊闭阻型的胸痹心痛多见于体质虚弱、肝肾功能失调、日久情志郁结等情况下。

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痰浊阻碍心脏的气血循环,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胸痹心痛的症状。

痰浊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病邪,它可以是由不良饮食习惯、情绪失调、外邪侵袭等因素导致的。

当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心脏就会受到影响,出现胸痹心痛的症状。

针对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中医药常常采用疏通气机、化痰通络的方法进行治疗。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具有化痰开窍、行气通络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的症状。

通过调理气机、清除痰浊,疏通心脉,可以有效缓解胸痹心痛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

瓜蒌散的功效与作用

瓜蒌散的功效与作用

瓜蒌散的功效与作用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瓜蒌散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别名】栝楼散【处方】瓜蒌根2钱,白僵蚕1钱。

【制法】慢火同炒老黄色,为末。

【功能主治】痘,热极生风,发搐。

【用法用量】栝楼散(《准绳·幼科》卷五)。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处方】瓜蒌1个(半生半炒),粉草1寸(半生半炙),生姜1块(半生半煨)。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令败乳自退。

主乳初结胀不消。

【用法用量】用酒2碗煎服。

少顷,痛不可忍,即搜去败乳,临卧再1服,顺所患处乳侧,卧于床上,令其药行故也,无生姜,用麦芽。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四【处方】大瓜蒌(连皮捣烂)1枚,粉甘草2钱,红花7分。

肝气燥急而胁痛,或发水泡。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瓜蒌为物,甘缓而润,于郁不逆,又如油之洗物,滑而不滞,此其所以奏功也。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别名】栝楼散、乳香散、瓜蒌乳散【处方】瓜蒌末1两,乳香1钱。

【制法】上为末。

产后骨节、肌肤热痛,乳痈,产后吹奶【用法用量】栝楼散(《卫济宝书》),乳香散(《医方类聚》卷二三六引《徐氏胎产方》),瓜蒌乳香散(《医医偶录》卷一)【摘录】《鸡峰》卷十六【别名】瓜萎乳没散、瓜蒌乳香散【处方】瓜蒌1个(连皮捣烂),生甘草5分,当归3钱,乳香5分(灯芯炒),没药5分(灯芯炒),金银花3钱,白芷1钱,青皮5分。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乳痈。

【用法用量】瓜萎乳没散(《胎产新书·女科秘要》卷七)、瓜蒌乳香散(《胎产秘书》)。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处方】瓜蒌根、薄荷干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乳汁少。

【用法用量】酒调服。

先吃羊骨汁1碗,次服药后再吃葱丝羊羹,少时微汗出。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徐氏胎产方》【别名】栝楼散【处方】白茯苓(去皮)、天花粉、宣连白扁豆、人参(去芦)、石膏、甘草节、寒水石、白术(去芦)、猪芩各等分。

新编医药常识瓜蒌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新编医药常识瓜蒌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瓜蒌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药名:瓜蒌别名:栝楼壳、瓜壳、天撤、苦瓜、山金匏、药瓜皮性味:味甘、性寒归经:肺经、胃经功效: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主治:肺热咳嗽、咽痛、便秘、痈疮肿毒、痰浊黄稠、胸痛、吐血、衄血、消渴、乳痈、肺痈、肠痈肿痛、胸痹心痛、结胸痞满、大便秘结用法与用量: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内服:煎汤,3--4钱;或入散剂。

药材基源: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与作用1、瓜蒌治咽喉语声不出:瓜蒌皮(细锉,慢火炒赤黄)、白僵蚕(去头,微炒黄)、甘草(锉,炒黄色)各等分。

上为细末。

每服一、二钱,用温酒调下,或浓生姜汤调服;更用半钱绵裹,噙化咽津亦得,并不计时候,日三、两服。

(《御药院方》发声散)2、瓜蒌清肺,敛肺,宁嗽,定喘。

《医学衷中参西录》3、瓜蒌润肺降气,止咳祛痰。

治咽喉疼痛,大便燥结及乳痈。

《四川中药志》4、瓜蒌治温病初起,热重咳嗽:栝楼皮、杏仁、前胡、蝉衣、大力子、甘草。

煎汤服。

(《四川中药志》)5、瓜蒌润肺,止消渴,消肿疮毒。

《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6、瓜蒌治乳痈肿痛:瓜蒌皮四钱,蒲公英五钱。

煎汤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7、瓜蒌治吐、衄,燥渴,咽痛,便结。

《广东中药》8、瓜蒌治肺热咳嗽、咳吐黄痰或浓痰,肺痈:瓜蒌皮二至四钱,大青叶三钱,冬瓜子四钱,生苡仁五钱,前胡一钱五分。

煎汤服。

9、瓜蒌涤痰结,舒肝郁。

治痰热咳嗽,胸胁作痛。

《中药志》10、瓜蒌宽胸痹,化热痰,生津润肺。

《饮片新参》11、瓜蒌治胸痛、肋痛:瓜蒌皮四钱(胸痛配薤白头五钱,肋痛配丝瓜络三钱,枳壳一钱五分)。

煎汤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12、瓜蒌治牙齿痛疼:瓜蒌皮、露蜂房,烧灰擦牙;以乌臼根、荆柴根、葱根煎汤漱之。

(《世医得效方》)13、瓜蒌清肺。

《本草便读》食用方法瓜蒌饼材料:瓜蒌200克、面粉600克、白糖75克、清水适量。

做法:瓜蒌去籽,放在锅内,加水少许,加白糖100克,以小火煨熬,拌成馅。

瓜蒌牛蒡汤方剂配方

瓜蒌牛蒡汤方剂配方

瓜蒌牛蒡汤方剂配方瓜蒌牛蒡汤【方剂名】瓜蒌牛蒡汤,出自清·《医宗金鉴》。

【组成】瓜蒌仁一钱(3克)、牛蒡子一钱(3克)、花粉钱(3克)、黄芩一钱(3克)、生栀子一钱(3克)、连翘一钱(3克)、皂刺一钱(3克)、金银花一钱(3克)、生甘草一钱(3克)、陈皮一钱(3克)、青皮一钱(3克)、柴胡五分(1.5克)。

【用法】水煎,入煮酒一杯和匀,食远服(远离吃饭时间服用)。

【功效】清热疏肝,通乳散结。

【主治】主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或身发寒热。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等病症,急性乳腺炎:以本方加减治疗42例,与青霉素静滴治疗30例对照:疗程为10日,以乳房部的红肿疼痛及乳汁的通畅等症状为疗效评价标准一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9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国临床医生》2002年第1期)【方解】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职,脾胃失和,胃热壅滞,致使经络阻隔,营气不和而发病。

本方具有清阳明胃热,疏厥阴之气的功效。

方中全瓜蒌、牛蒡子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柴胡、青皮、陈皮疏肝理气、化痰解郁;金银花、连翘、炒山栀、黄芩、甘草清热解毒消肿;皂角刺托毒排脓、活血消肿: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理气消肿之功。

临床如见哺乳期乳汁痈滞者,加鹿角霜、漏芦、留行子、路路通;产妇不哺乳或断乳后乳汁壅胀者,加焦山楂、生麦芽;有肿块者,加当归、赤芍;即将化脓者,加炙山甲;热甚者,加石膏、鲜生地黄;气郁甚者,加川楝子、合欢花;新产妇恶露未净者,加当归、川芎、益母草,并减少凉药。

【方歌】乳痈初起需金银,连翘花草山栀芩,青陈柴胡皂角刺,瓜蒌牛蒡汤最神。

中药瓜蒌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瓜蒌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瓜蒌的功效与作用瓜蒌的功效和作用治痰嗽黄熟瓜蒌一个。

取出子若干枚照还去皮杏仁于内,火烧存性,醋糊为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临卧时,白萝卜汤送下。

(《鲁府禁方》)治喘瓜蒌二个,明矾一块,如枣子大,入瓜蒌内,烧煅存性,为末。

将萝卜煮烂,蘸药末服之,汁过口。

(《普济方》:栝蒌散) 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黄连50克,半夏(洗)250克,栝楼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论》:小陷胸汤)治酒癖,痰吐不止,两胁胀痛,气喘上奔,不下饮食栝楼瓤50克,神曲末25克(微炒)。

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服,以葱白酒调下10克。

(《圣惠方》治肺燥热渴,大肠秘九月、十月间熟栝楼取瓤,以干葛粉拌,焙干,慢火炒热,为末。

食后、夜卧,以沸汤点三钱服。

(《本草衍义》) 瓜蒌的实用选方⑴治小儿膈热咳嗽痰喘甚久不瘥:瓜蒌实一枚。

去子,为末,以面和作饼子,炙黄为末。

每服一钱,温水化乳糖下,日三服,效乃止。

(《宣明论方》:润肺散)⑵治痰嗽:黄熟瓜蒌一个。

取出子若干枚照还去皮杏仁于内,火烧存性,醋糊为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临卧时,白萝卜汤送下。

(《鲁府禁方》)⑶治喘:瓜蒌二个,明矾一块,如枣子大,入瓜蒌内,烧煅存性,为末。

将萝卜煮烂,蘸药末服之,汁过口。

(《普济方》:栝蒌散)⑷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黄连50克,半夏(洗)250克,栝楼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论》:小陷胸汤)⑸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两升,分温再服。

(《金匮要略》:栝楼薤白白酒汤)⑹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楼实一枚(捣),薤白150克,半夏250克,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金匮要略》:栝楼薤白半夏汤)⑺治肺痿咳血不止:栝楼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个,为末。

瓜蒌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瓜蒌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瓜蒌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别名〕栝楼、地楼、泽巨、泽姑、黄瓜、天圆子、柿瓜、野苦瓜、杜瓜。

单用壳称“瓜蒌壳”;单用仁称“瓜蒌仁”。

〔来源〕为葫芦科栝蒌属植物栝楼Trichoanthes kirilowii Maxim和双边栝楼T.uniflora Hao.的果实。

此外,大栝楼的种子也供药用。

〔成分〕果实含三萜皂甙、有机酸及其盐类、树脂、糖、色素及脂肪油等。

其醇及醚提取物含抗癌成分,以60%醇提取物最佳,皮的提取物中得一种抗癌成分。

为白色结晶的惰性物。

种子含脂肪油约2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6.5%,饱和脂肪酸占30%。

果实还含蛋白质,但与根(天花粉)所含的蛋白质不同。

〔作用〕一、历代经验1.化痰止咳:《本草品汇精要》:“消结痰,散痈毒”。

《本草纲目》:“润肺燥,降火。

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

2.散结止痛:《名医别录》:“主胸痹”。

《本草纲目》:“张仲景治胸痹痛引心背,也用瓜蒌实……”。

《本草思辨录》:“栝楼之长,在导痰浊下行,故结胸胸痹,非此不治”。

3.消痈肿疮毒:《本草便读》:“一切肺痈,肠痈,乳痈之属火者,尤为相宜。

”二、近代研究1.抑菌作用:果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有抑菌作用〔1〕。

2.对血糖的影响:瓜蒌水提取物可使血糖先升高,后降低,然后恢复正常,肝糖元增量,肌糖元不变〔2〕。

3.抗癌作用:瓜蒌提取物有抗癌作用,对肉瘤的作用比腹水瘤强,对腹水癌细胞有致死作用,醚浸出液的抗癌作用比种子强〔3〕。

4.导泻作用:瓜萎含有强烈的致泻物质,临床观察有导泻作用。

〔性味〕甘、微苦,寒。

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化痰止咳,散结止痛,消痈解毒。

〔主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痈,胁痛,吐衄、乳痈,消渴,黄疸,便秘等。

〔临床应用〕1.痰热咳嗽:咳嗽,痰黄而稠,不易咯出,胸闷胸痛,或见喘急者。

全瓜蒌炮制方法

全瓜蒌炮制方法

全瓜蒌炮制方法全瓜蒌炮制方法简介全瓜蒌,又被称为白僵蒌、白芨蒌,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它常被用来治疗各种热病、毒疮和痈肿等疾病。

全瓜蒌的药效主要来源于其炮制过程,炮制方法的不同会影响到其药性和功效。

本文将深入探讨全瓜蒌的炮制方法,包括材料准备、炮制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一、材料准备进行全瓜蒌的炮制,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1. 生全瓜蒌:选用鲜活、无虫蛀、无霉变的全瓜蒌,越新鲜的药材炮制后功效越好。

2. 生姜:切成薄片备用。

3. 食盐:适量。

二、炮制步骤1. 清洗:将全瓜蒌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泥沙和杂质。

2. 晾干:将洗净的全瓜蒌放置在通风阴凉处晾干,直至水分蒸发。

3. 切割:将晾干的全瓜蒌切成薄片,厚度约为2-3毫米。

4. 盐渍:将切割好的全瓜蒌片均匀撒上食盐,轻轻揉搓,让食盐均匀渗入药材表面。

5. 加姜:将适量的姜片撒在盐渍的全瓜蒌片上,稍微拍打使姜片固定在瓜蒌片上。

6. 风干:将加姜的全瓜蒌片放置在通风阴凉处风干,直至水分蒸发。

7. 晾凉:将风干的全瓜蒌片放置在干燥通风处晾凉,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的时间。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全瓜蒌的炮制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1. 防潮:全瓜蒌在炮制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受潮,以免影响其药性和质量。

2. 温度控制:炮制时的环境温度最好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药材损失药效。

3. 排气通风:炮制过程中需保持通风,避免霉变和异味产生。

4. 储存保存:炮制完成后的全瓜蒌应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全瓜蒌炮制方法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全瓜蒌的炮制过程是将生药材经过晾干、切割、盐渍、加姜、风干和晾凉等多个步骤进行加工而成。

炮制后的全瓜蒌具有更好的药性和疗效,常被用于中医药治疗与各种热病、毒疮和痈肿等疾病。

五、个人观点作为文章写手,我认为全瓜蒌的炮制方法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炮制过程,可以提高全瓜蒌的药效和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蒌方的功效与作用
瓜蒌方,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吧,都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点。

但是你真的了解瓜蒌方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不妨浏览一下本篇文章哦。

【处方】
瓜蒌(大者)1个(大者,开一盖子),阿胶1分,沙糖半两。

【功能主治】
小儿伤冷,气喘涎多。

【用法用量】
2味入瓜蒌内,以盖子依旧封着,白纸都糊,入饭甑蒸两遍,倾出,随儿大小约多少,冷服。

【摘录】
方出《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吉氏家传》,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二三
如今的人们生活压力在不断的加大,使得我们的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的情况,瓜蒌方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身体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