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舒适护理在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外阴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外阴癌多发生在中老年女性,且病情进展较快,因此治疗的及时性和综合性尤为重要。
在外阴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外阴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恢复期的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我们重视。
本文将探讨舒适护理在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一、外阴癌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意义外阴癌手术是外阴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包括局部切除、放射治疗、化疗等。
而手术治疗对于外阴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的康复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舒适护理在外阴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则能够通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疼痛感,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术后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舒适护理的应用可以通过提供疼痛缓解措施,如热敷、按摩、药物镇痛等,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 伤口护理外阴癌手术的术后伤口护理对于术后的康复情况至关重要。
舒适护理可以通过合理的伤口护理措施,如定期更换敷料、注重伤口清洁、保持伤口通风等,减少感染的发生,促进伤口的愈合。
3. 心理护理外阴癌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重大打击,伴随着术后的疼痛感及不适,患者的心理状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舒适护理除了提供身体上的舒适护理之外,还需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的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
4. 营养支持术后的患者需要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以帮助身体更快地康复。
舒适护理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安排、营养咨询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体力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5. 定期随访外阴癌患者的手术后康复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需要定期进行随访。
舒适护理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估及精神状态的关怀,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舒适护理在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引言外阴癌是指发生于阴道开口之外的任何外阴部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大阴唇、小阴唇、阴蒂等部位。
外阴癌常常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手术是常规的治疗方式之一,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较为关键。
舒适护理是一种重视患者需求、尊重患者选择、提供整体照顾的护理模式。
本文将探讨舒适护理在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的概念和原则舒适护理(comfort care)强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舒适和尊严的关怀。
它包括身体上的舒适、心理上的舒适、社交上的舒适和文化上的舒适。
舒适护理的核心原则是尊重和关心患者的需求,尽力满足患者的期望。
在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1. 舒适物理环境的营造在外阴癌患者的病房内,护理人员应尽量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保持室内的凉爽和通风。
床位要保持干燥,床单要干净整洁。
患者的个人物品要放置整齐,并提供必要的隐私保护,如合适的窗帘和隔断。
2. 舒适的体位和活动外阴癌患者术后往往会有排尿困难、排便困难等问题,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体位来缓解不适感。
适当的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体位和活动方案,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3.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外阴癌患者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类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疼痛管理。
常用的疼痛管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静脉、口服或贴敷等方式进行,常用的药物有止痛药、镇静药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冷敷、热敷、按摩等,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4. 情绪和心理支持外阴癌患者术后常常会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向患者传递温暖和希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可以通过与患者聊天、开展有益的娱乐活动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提升患者的情绪。
外阴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进展研究

外阴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进展研究发布时间:2022-12-26T01:52:51.24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6期作者:刘蓓梁琼华[导读] 外阴癌在临床上是女性外阴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外阴恶性肿瘤发病率的90%刘蓓梁琼华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省乐山市614000外阴癌在临床上是女性外阴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外阴恶性肿瘤发病率的90%,高发于中老年女性,此种疾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瘙痒,因为瘙痒难耐导致大部分患者会经常抓挠,从而对病患部位造成反复的刺激,病情进一步进展后外阴部位会出现白斑,这也是导致发展为癌症的主要诱因[1]。
临床上针对外阴癌主要采用外阴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对外阴癌患者来说,此疾病的发病部位较为特殊,术后较难护理,再加上手术所造成的创面较大,患者术中出血多、术后渗血严重等,很容易导致术后感染。
本文就外阴癌患者行根治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1 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外阴癌患者往往存在较复杂的心理情绪,比如对外阴癌根治术存在恐惧感、担忧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焦虑术后疾病复发、预感性悲哀术后性能力等。
患者在接受外阴癌根治术治疗的同时,还面临着很大程度的负面情绪。
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应当在围手术期的术前,根据患者的年龄特点、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实际导致负面心理的原因,然后采取疏导、支持、保证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心理障碍,让其积极面对疾病、面对手术治疗,从而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2]。
1.2术前检查术前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协助患者做好常规检查,比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胸透、盆腔B超、阴道分泌物检查等,全面了解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重点排出血液系统疾病。
重点做好宫颈刮片及诊断性刮宫,以此排除1.3术前准备外阴癌患者行外阴癌根治术治疗前,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1.皮肤准备:术前按照外阴根治术手术准备,常规备皮;2.肠道准备:术前2d开始给予患者进食半流质食物,术前1d改为纯流质食物,并嘱咐患者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豆类、牛奶等。
外阴癌的围术期护理

周, 以防敷 料被 尿液浸湿 。保 持尿管 引流通畅 , 鼓励患者 多饮 手术是一种强烈 的应 激源 ,术前患者 由 水 , 日更换尿袋 1 , 每 次 并用碘伏棉球 擦洗会阴 2次 /. d拔尿管 前行膀胱功能训练 , 时夹管 , 定 避免尿潴 留发生。
1 心理 干预 . 1
于环境 、 角色 、 情绪处 于调整状 态 , 加之对手术 的信息不 了解 , 常导致 患者产 生以焦虑为 主的心理应激 反应[ 当反 应过 于强 3 1 , 烈时会影响手术 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 。 加之躯体疾病 导致
■勰
自嘧国
外 阴癌 的 围术期 护 理
丁翠梅
( 蚌埠市第一人 民医院, 安徽 蚌埠 2 3 0 ) 3 0 0
【 摘要 】外阴癌是 源于外 阴部 皮肤 、黏膜及其 附属 器官和
前 庭 大腺 的 恶性 肿 瘤 , 占 生殖 系肿 瘤 的 5 % . 3
者, 给予患者鼓励 、 支持 , 使其明 白患者不仅是 日常生活需要照
料, 性的需要对 健康 也十分重要。护士主动为患者及家属提供
仿纱条 , 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外 阴 2次 , 每 及时清除分泌物 , 尤其
是尿管周 围、 臀部垫消毒产垫 , 有污染时须及 时更换预 防感染。 2 皮肤护理 . 3 患者 术后 需平卧 1 , 周 卧床 2周 , 故应做 好预防压疮护理 , 协助患者两腿屈 曲, 用软枕放 在膝下 , 以减轻 伤 口张力 , 防止活动 时过度 牵拉引起 出血 , 定时做受压 皮肤按 摩。 协助患者翻身 , 2h翻身 1 , 次 减少肺部并发症 , 翻身 时动作 应协调 , 避免引流管脱 出。
1 术 前 护理
21 一般护理 .
注意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 ,持续心 电监
外阴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与优化

外阴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与优化摘要:外阴癌手术治疗是外阴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
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并不断优化护理策略至关重要。
关键词:外阴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引言外阴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的一种,其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疼痛管理、感染预防、心理支持等方面。
通过优化护理实践,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外阴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与优化的相关问题。
1外阴癌的定义外阴癌是指发生在女性外阴组织中的恶性肿瘤。
外阴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部部分,包括阴唇、阴蒂、阴道前庭等区域。
外阴癌通常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类型,其中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
外阴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其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一些危险因素与其发生相关,包括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吸烟、免疫功能异常以及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
此外,年龄、性行为、营养状况等因素也可能与外阴癌的发病风险相关。
外阴癌的主要症状包括肿块、溃疡、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和阴道瘙痒等。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多通过生物组织检查和病理学分析确定癌细胞的存在。
外阴癌的治疗主要依赖于病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
常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手术切除是外阴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可通过切除局部肿瘤和淋巴结清扫来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对于晚期或复发的病例,放射治疗和化疗可能会被应用。
2外阴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2.1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包括经过详细询问和体检,了解患者的疾病史、手术风险因素和相关并发症。
外阴癌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因此,提供情感支持和积极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
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一)腹部手术护理Ⅰ.手术前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焦虑与害怕丧失器官、术后疼痛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有关。
2.知识缺乏与缺乏与自身疾病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有关。
3.体液不足与术前和手术当天饮食控制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改变及担心手术有关。
【护理要点】1.心理护理护士应深入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宣教。
2.认真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术前各项化验检查是否完备、正常,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
3.术前1日为手术病人监测3次体温,并观察病人有无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4.遵照医嘱认真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并做好相应的宣教。
5.手术当天,病房护士应与接手术的护士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手术方式及所携带入手术室的物品和药物,并送病人离开病房。
Ⅱ.手术后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手术伤口有关。
2.潜在的并发症——出血与手术创伤有关。
3.排尿异常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4.潜在的并发症——感染与手术伤口及留置导尿管、引流管有关。
5.舒适的改变——恶心、呕吐、腹胀、肩痛与手术、术中麻醉及术中体位有关。
6.部分生活自理缺陷——如厕与手术及术后卧床输液有关。
【护理要点】1.病室及物品的准备术后病人宜安置于安静舒适的病房内。
将病人送出病室后,护理人员应进行床单位及护理用具的准备。
同时,病室内应备有随时可以应用的抢救物品及药品。
2.护士应向手术或麻醉医生了解病人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有无特殊护理要求和注意事项。
3.生命体征的观察病人返回病室后应及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做好记录,应每15~30分钟监测1次血压、脉搏、呼吸直至平稳,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
4.护理人员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的征象,观察腹部伤口有无渗血及阴道出血情况。
病人如果有引流应密切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如病人出现口唇苍白、烦躁不安、出冷汗等症状,且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应警惕发生内出血或休克。
一例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个案

一例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个案摘要:目的:总结一例外阴癌围手术期有预见性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护理个案。
方法:回顾本案例临床治疗、护理及其预后情况,总结其中护理优势及重点。
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及多学科协作式优质护理,患者外阴癌术后生理、心理均恢复良好且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外阴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外阴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外阴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其每年影响约45000名妇女,占妇科恶性肿瘤的5%[1]。
外阴鳞癌常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女性,手术为其常用的治疗方式,一般采用外阴根治术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加上局部晚期或复发性疾病的放疗和/或化疗[2]。
研究[3]表明,虽然近年来手术方式在不断改进,但手术创新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而不是提高生存结果,这些相关进展促进了患者康复,缩短了其住院时间,减少了心理功能障碍。
尽管有这些变化,外阴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
具体可表现为由于皮损范围大、张力高,导致切口难愈合且易感染;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后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外阴及下肢水肿;患者卧床时间较长,从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4]。
目前,由于外阴癌的罕见性,导致关于此类患者系统性、预防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案例报告较少。
2021年6月4日,我科收治了1例外阴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且于我院行外阴广泛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经多学科协作式于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于住院55天后出院。
现将具体案例分享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因“外阴白色病变伴瘙痒10余年,溃疡伴流液3月余”,2021年6月2日于我院就诊,自诉已绝经20年,10+年前发现外阴小阴唇内侧白色样变,伴瘙痒,间断性予药物外涂治疗,症状仍有反复发作。
3月前左侧大阴唇肿胀,出现溃烂、伴渗液、触痛,考虑外阴癌可能,建议入院治疗。
外阴癌手术护理常规

外阴癌手术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病史,了解患者有无不明原因的外因瘙痒史,外阴赘生物史等,并仔细评估患者各系统的健康状况。
2.评估患者外阴部是否有瘙痒、烧灼感。
疼痛等症状。
3.了解辅助检查结果如阴道镜检查、活组织细胞学检查等。
4.评估患者身心状况,是否有自卑低下、自我形象紊乱、恐惧等方面的护理问题。
(二)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术前三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
2.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治疗内科疾病。
3.加强心理护理,鼓励、安慰患者,减轻焦虑、恐惧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和治疗。
术后护理
1.术后取外展屈膝体位,抬高下肢。
2.积极止痛,保持引流管的畅通,注意伤口渗血及引流液的量和形状。
观察伤口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的征象。
3.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5%聚维酮碘溶液擦洗2次,大便后及时擦洗消毒。
会阴部、腹股沟部可用红外线照射,每天2次。
4.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切口出血。
5.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
(三)健康指导
1.交待患者按时复诊;外阴根治术后3月返院复诊;外阴癌在放疗后1、3、6个月个1次,以后每半年1次,2年以后每年1次,随访5年。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阴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丁东云马丽娟林丽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探讨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从心理护理、术前、术后及原有疾病方面同时护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
结果:全部患者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治愈率达90%。
结论:由于外阴癌患者年龄比较大,手术范围较广泛,非常容易受到污染,相比之下,老年人抵抗力比年轻人差,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护理有助于治疗。
【关键词】外阴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95-01
外阴癌是外阴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发生于绝经后6O岁以上,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仅此于宫颈癌、宫体癌和卵巢癌之后,约占3%~5%,以外阴鳞状细胞癌为主,约占80%,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1-2]。
常见手术方式有外阴切除术或外阴根治术加腹股沟淋巴结、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由于手术范围广、创面大,相邻部位如外阴和尿道、肛门、直肠都极易感染,常常引起皮瓣坏死和延期愈合等并发现象,因此,手术前后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外阴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年龄36~75岁。
其中恶性黑色素瘤有3例,1例为外阴佩吉特,其他的为外阴鳞状细胞癌。
16例行单纯外阴切除术,12例行广泛外阴根治术加腹股沟淋巴清扫术,2例放弃治疗。
术后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其他的伤口都是一级愈合。
2 心理护理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础和关键。
因此我们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做好宣教工作,护理人员对患者应热情对待,用温和的语气、鼓励的话语和女性特有的气质给患者一种亲近的感觉,减轻患者的心里压力,消除紧张、恐惧和焦虑的心理。
给予相应的关心和帮助,对患者提出来的问题耐心解释,针对性地介绍治疗目的、过程、效果、优点、注意事项,以便取得病人合作。
还应当尊重病患,保护其隐私,平易近人的处处为他们着想,以便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感。
2.2 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
患者由于年龄大,医学知识缺乏,对癌症的恐惧心理以及对手术的知识信息的不了解常常使得患者产生许多不同的复杂心理,如恐惧,焦虑,自卑,羞怯等心理应激反应,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反应. 护理人员应该在手术前认真查阅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相关治疗,向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手术目的和必要
性,手术的大致过程和注意事项,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大致情况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麻醉方式等,以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2.3 稳定情绪,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术前晚患者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可口服镇静剂,病情需保持安静,光线柔和,这样有利于第二天手术顺利进行。
3 术前护理
术前协助患者做好与手术相关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胸透、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以及肥功能以及心电图等,以排除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外阴癌患者年龄偏大,常常患有慢性疾病。
因此,术前要积极采取措施以纠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
术前应进行充分训练,以适应手术中手术卧位、为适应手术卧位、术后体位及卧床后生活习惯的改变。
训练时应充分练习加强咳嗽、咯痰和平卧排便等。
术前3 d开始,,癌肿局部用水温38~40℃的1:5 000高锰酸钾液坐浴,2次/d,30 min/次。
术前1周内应避免多纤维饮食,术前2 d进食流质,同时口服替硝唑或灭滴灵和庆大霉素口服作肠道灭菌准备。
术前晚及术晨行清洁灌肠。
4 术后护理
4.1 生命体征观察: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护理常规,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8 h,禁食水6 h,头偏向一侧,全身放松,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律等。
4.2 伤口护理:手术后外阴及腹股沟伤口加压包扎24小时,压沙袋4~8小时以防出血,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外阴及腹股沟伤口拆除敷料后,用5%碘伏清洗伤口每日两次,局部红外线光浴30分钟每日两次以差距伤口愈合。
局部组织红肿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
为预防阴道粘连,阴道内放置碘仿纱条,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外阴,及时清除分泌物,尤其是尿管周围,臀部垫清洁中单,有污染及时更换。
病人大便后及时擦洗外阴部。
4.3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区清洁和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换气,应控制探视患者人数。
床铺每周更换,保持清洁,用温水为患者床上擦浴,使皮肤清洁。
术后体力恢复较慢,患者术后需平卧1周,卧床2周,故应做预防压疮护理,协助患者两腿屈曲,用软枕放在膝部下,以减轻伤口张力,防止活动时过度牵拉引起出血,应鼓励患者床上四肢活动,2 h协助变换体位1次,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翻身时应注意避免引流管的脱出。
4.4 引流管的护理:取腹股沟持续负压吸引器,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无弯折,注意引流液性状、颜色、气味和流液量。
负压吸引不但能及时清除渗血渗液,也能使皮片与创面紧密贴合,防止坏死,有助于伤口快速愈合。
观察中如发现伤口敷料出现渗血渗液时,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更换,创面应经常保持负压,使得皮片与创面紧贴,通常术后4~6 天保持负压通畅。
4.5 尿管护理:术后常规留置尿管约2周,导尿管留置期间每天常规擦洗尿道口2次,使得会阴部保持清洁,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并做记录。
告知患者下床活动时,使尿管低
于膀胱部位以防止尿液倒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拔尿管前2天训练膀胱功。
拔管后鼓励患者尽量多饮水和尽早小便,防止尿潴留。
4.6 饮食及肠道护理:外阴癌手术范围大,术后过早排会使得患者腹压增加,增大了伤口张力,且容易使创面受到污染和感染,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手术后应控制首次排便时间,避免过早排便。
一般以5~7 d为宜,手术后7 d给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患者便秘。
同时患者术后应以无渣或少渣,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为主,以迅速恢复良好的营养状态。
4.7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患者因手术切除大量组织,手术创面大,容易导致切口瘢痕或挛缩引起阴道口狭窄,因此,术后7~10 d后尽可能指导患者进行功能练习,如双腿合拢、分开、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坚持每天练习2次,每次时间应控制在10~20 分钟左右,动作应轻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病情的患者进行不同程度外阴肌肉锻炼,即屏气收缩尿道、直肠和阴道括约肌,然后放松,反复几次,以提高性兴奋性及性功能。
如发现淋巴循环障碍下肢水肿,嘱抬高患肢或用理疗改善肢体循环。
与此同时,手术使女性的第一性征遭到破坏,患者常常产生不安与困惑,承受很大的心里压力。
护理人员应给予积极和耐心的心理开导。
4.8 出院指导注意休息和饮食;禁止性生活半年;3个月后复查;如有异常随时就诊。
5 小结
外阴癌术后的护理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显得十分重要,护理工作也十分繁重,主要原因是手术切除的范围大,术后易感染,同时常常伴有并发症,且创面愈合后常易形成瘢痕增生和挛缩,在影响患者生理功能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
我们通过以上方式对30例外阴癌患者实施护理,使患者受到全面的,高质量的身心护理,避免了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术后问题,提高了外阴癌术后一期愈合率,收到了良好的医疗效果,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蔡晓娟.外阴癌11例围手术期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11(1):68.
[2] 黄宝珠,廖秀芳,吴芬霞,等.外阴癌3例的手术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0(1):39.
[3] 范惠萍.外阴癌根治术1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8(1):29.
[4] 邱洁华,郑静云.外阴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北医学,2010,2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