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普知识主题班会展主题班会
暑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夏季防暑降温知识科普》PPT班会课件

先兆:体温在38℃以内的中暑
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 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 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处理: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 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度中暑的表现
体温在39℃左右,伴有面色潮红、皮肤 灼热、呼吸急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 状者为轻度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 38℃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 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 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 搏增快等表现。
第三部分
注意事项
夏季室外工作者应避开10:00-15:00高温时段,行人应做好防 护措施,涂抹防晒霜,使用遮阳伞。
遮阳帽等,尽量选用棉、麻、丝织物,不穿化纤类衣服,以利 于大量出汗时散热。
防暑药品
藿香正气水、仁丹、 风油精等。每天多喝 水,每天保证1。5-2 升的饮水量,不要等 到口渴时才喝水,出 汗多时及时补充淡盐 水。
养成良好的饮水 习惯,通常最佳 饮水时间是晨起 后、上午10时、 下午3—4时、晚 上就寝前。蔬菜 和水果亦可补充
水分。
如何预防中暑
01
喝的时候要慢慢喝要喝温开水要定时饮水。
02
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03
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
04
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第五部分
中暑急救
中暑急救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 以利呼吸和散热。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 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 的人中、合谷等穴位。
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 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
主题班会: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中小学)-科普常识PPT课件

ppt课件
46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燃气泄露时: 用湿毛巾后住口、鼻,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 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
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 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 逆风而进。
很具体的传闻是谣传;跨国地震预报是谣传;地震 小道消息是谣传;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离奇古怪 传说的地震传闻更是谣传。
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不相信、不传播、及
时报告。
ppt课件
24
三、家庭防震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一)
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 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 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发现异常要报告
自然界的变化很复杂,种种反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 并非都是地震前兆。因此,观察宏观地震前兆时,一定要 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
ppt课件
21
地震预报及其发布
ppt课件
22
我国地震预报水平
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 完全认识;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序的预报 ,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我们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 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 低。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 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 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建筑物的晃动等。
地光明亮而恐怖。
地声强烈而怪异。
地面和房屋的上 下颠动及水平晃动。
健康科普知识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校于2022年3月15日下午2点在多功能厅召开了“健康科普知识”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邀请了校医和健康教育专家为同学们讲解健康知识,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健康保健方法。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健康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到班会中来。
2. 健康知识讲座(1)校医讲座校医针对同学们常见的健康问题,如近视、肥胖、呼吸道疾病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她提醒同学们要注意用眼卫生,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健康教育专家讲座健康教育专家以“健康生活,快乐成长”为主题,为同学们讲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她从饮食、运动、心理、社交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专家还现场演示了正确的洗手、坐姿、站姿等,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3. 互动环节(1)健康知识问答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健康知识问答环节,现场气氛活跃。
专家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使同学们对健康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健康操表演为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班会还安排了健康操表演。
同学们跟随音乐节奏,认真练习,充分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班会总结本次“健康科普知识”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同学们在讲座和互动环节中,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健康知识,还提高了自身的健康意识。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几点收获:1. 增强了同学们的健康意识,认识到健康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 掌握了基本的健康保健方法,如正确的洗手、坐姿、站姿等。
3. 学习了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社交等方面。
上头的电子烟的秘密+禁毒系列知识科普之-—依托咪酯主题班会

据2021年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小白鼠活体实验结果表明,依托咪醋 诱导后30-60秒内就会快速引起意识丧失,在8μmol/L灌流浓度下,神经 元放电频率下降幅度可达94.5±4.38%,并且可能影响内侧前额叶皮层和 海马通路功能,进而损伤记忆功能。
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依托咪酯的麻醉效果,将其作为毒品替代品滥用, 主要通过地下渠道非法制造和贩卖。目前,吸毒人员滥用依托咪酯,主要 是把依托咪酯添加在香烟的烟丝中,或者是添加在电子烟油中,以电子烟 的形式来吸食。
四、相关法律法规
2023年10月1日起,依托咪酯正式列管! 非法吸食、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依托咪酯, 一律按涉毒违法犯罪处理。以下是部分法律法 规摘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七条: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 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 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 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 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予以刑事处罚。
“上头”电子烟的秘密
禁毒系列知识科普之——依托咪酯
目录
CONTENTS
01. 什么是依托咪酯?
02. 滥用依托咪酯的危害 03. 打击依托咪酯滥用案例 04. 相关法律法规 05. 如何预防毒品侵害
在 游 灰色地带的
走 电子烟
主要成分:有机溶剂、尼古丁、香味物质以及少量添加剂
近年来,随着电子烟逐渐流行,一些类似电子 烟的“上头电子烟”已成为重要的涉毒工具,以在 “比普通香烟有劲”“越吸越上头”“感觉像高空 飞行”等标签的蛊惑诱导年轻人。这种“上头电子 烟”外观与普通电子烟不易区分,但犯罪分子在电 子烟油中添加了合成大麻素、依托咪酯等成分,实 际上是一种新型毒品。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班会课件

- 1 -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班会课件
我们有这样的课件
我们有这样的课件,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避震常识。“地动
山摇”:当地面上发生强烈振动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波,传到地下
深处时,由于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模量成反比,所以在重力作用下,
便会产生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形成地震。另外,如果发生在海底或者
水库等处的地震也叫海啸,那么就应该这样记忆“海底摇身一变巨浪
滔天”,即当海底突然剧烈摇晃并带来巨大声响和水花,甚至翻滚冒
泡后,还可能引起海啸。“飞石走沙”、“火球腾空”:由于地震时地面
剧烈摇晃,造成建筑物出现歪斜甚至倒塌,使得大楼外墙开裂、玻璃
破碎、碎石掉落等情况。因此人们看见窗户上、门框上的玻璃被震碎
了;屋顶上的吊灯、广告牌等也会从高空坠落下来。不过值得注意的
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把容易脱落的东西收拾好,不要随手乱
扔东西。而当自己受伤后,除了找医院治疗之外,千万别忘记去通知
自己的亲朋好友,告诉他们避难场所等相关信息,才算尽到了我们应
尽的责任。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你我共创美好未来!地震对人类危害
极大,但只要掌握必要的地震知识,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地震将不再
可怕!如何正确躲藏呢?首先,无论住宅楼或教学楼,如果教室在三
层以下,可以迅速跑进教室或藏到课桌下、讲台旁、坚固物体旁;其
次,若在二层,要远离窗户和外墙,选择楼梯间等开间小的房间躲避;
第三,切勿跳楼,要冷静判断周围环境后选择最安全的方式躲避;最
后,远离危险区域。希望这个小小的科普视频能帮助你快速了解防震
- 2 -
减灾知识,加入抗震救灾行列中!相信世界各国的科技工作者一定会
早日研制出更多的抗震救灾设备,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防溺水安全知识科普班会教案(10篇精选)

防溺水安全知识科普班会教案(10篇精选)防溺水安全知识科普班会教案(精选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汛期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2、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灾害事故的前兆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预防能力;3、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面对灾害的自救及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二、参与人员:班主任与全班同学。
三、活动时间:3月18日第5节班会课四、活动流程:(一)主题导入(二)雷电及汛期灾害前兆班主任: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我们要了解一些灾害到来的前兆。
在这儿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由雷雨天气导致的雷电灾害及其他各种汛期灾害。
因此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雷雨天气的前兆:(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有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
(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
(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
(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不断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班主任: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
(三)雷电及汛期灾害事故预防措施主持人:刚才我们讲解了一些雷雨天气到来之前的预兆,这样我们能够雷雨到来之前做好充足的预防工作。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呢?【头脑风暴】让同学们自己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知道的预防措施。
学生A:很简单啊,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雷雨要到来了,躲在家里不出门就可以了嘛。
学生B:我觉得就算呆在家里也可能会有危险,我就听说过有人在家里被雷打死了的。
在家里还不能使用各种电器,比如电视、电话、电脑等。
主持人:同学们都说的很有道理,也说得很不错。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呢?看看我的防雷秘诀是什么。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增强法律知识科普主题班会PPT

1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此次调整“小大人”的门槛,意味着8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 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 应的民事活动,也得负法律责任了。就 是说做了错事,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一定代价。
2017年10月23日,民法总则将限制民 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 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 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 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指违德(社会公德)、 违纪(校规校纪)、违法等越轨行为,也就是 说,轻微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02
违法和犯罪的关联?
2 违法和犯罪的关联
第三十四条: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
1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4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
2 违法和犯罪的关联?
5 什么是犯罪?
3 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 6 我们要怎么做?
01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1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在我们身边,未成年人犯罪的实例并不少见。 海南 “龙虎帮”犯罪团伙中有2名成员未满 18周岁!年龄不大的孩子,为什么会走上犯 罪的道路呢? 不懂违法和犯罪
04
什么是犯罪?
4 什么是犯罪?
区别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处罚的方式不同
联系
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承 违法行为
担
敦煌文化宣传知识科普主题班会课件(共20张PPT)

敦煌丝绸之路
➢ 千百年来,以敦煌为中心的丝绸之路上,上演着一幕幕大戏。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 先民们,没有这般快捷,他们只能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这种极为缓慢的步伐征服世 界。然而,任何的艰难险阻,任何的高山大河,都挡不住先民们的脚步。
宗教信仰
风俗文化
艺术文化
敦煌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 家园,各民族在此长期和平共处、 友好往来,共同塑造了丰富多彩、 绚烂多姿的文化。
敦煌剪纸
敦煌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在藏经洞就有唐代时 期剪纸作品的发现。这项技艺的特色在于它作品 的式样、构图、创新、以及工艺的完成过程。我们 平常会看到春节时候剪窗花、灯花、婚庆场合用 到的喜花,都是来自传统敦煌民间剪纸艺术。敦 煌民间剪纸艺人可谓心灵手巧,且创作形式追 求创新,结合敦煌浓厚的壁画历史文化内涵, 剪纸艺人们巧妙地将壁画里的飞天等形象融合 在方寸间的纸张上。
各族人民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 生息,如繁星点缀在广袤大地之 上,他们的宗教信仰、风俗文化保 留了下来。
各民族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乃至战 争,但和平共处、友好往来是主流, 诸民族、部落间的流动、贸易、交流、 融合,使得中西文明得以交汇。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02
敦煌彩塑
敦煌彩塑技艺是甘肃省古老的地方传统雕塑工 艺。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的主体。因敦煌石窟是 开凿在砾岩上,因此多为木架结构。在人工制作 成的木架上束以苇草,草外敷粗泥,再敷细泥, 压紧抹光,再施白粉,最后彩绘。始自十六国, 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 夏、元直到清代,尚存彩塑3000多身,其中圆 雕2000多身,浮塑1000余身。其保存古代彩 塑之多,历时之长,技艺之精,为世界所罕见。
4
人、于阗人、回鹘人、西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