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 第5章 锚锭基础

合集下载

基础工程学 第5章 桩基础设计ppt课件

基础工程学 第5章 桩基础设计ppt课件

Q 〔Z〕
由该微分段的静力平衡条件: dz微分段外表积
Q (z ) d(z Q ) q s(z )u Q (z )
那么可得到: qs(z)u1ddQ(zz)
由桩身轴力和紧缩变形关系:
Q〔Z〕 +dQ〔z〕
ds(z)Q(z) dz 桩身紧缩模量
桩身紧缩变形
AEp
桩身截面积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单桩任务性状
按桩周土的支承才干确定竖向承载力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20〕对不同设计等级桩基规定了单桩设计 极限承载力规范值确实定方法:
设计等级
单桩设计极限承载力规范值确定方法
甲级 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乙级 丙级
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一样地质条件试桩资料,结合静探等原位 测试或经历参数综合确定,其余由载荷试验确定
桩根底设计
概述 建筑桩基设计的根本规定 桩的分类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单桩任务性状 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承载力确实定方法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单桩沉降计算 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任务性状 群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 群桩的沉降计算 程度荷载作用下桩基的承载力和变位 桩根底设计
概述
桩根底的开展历史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单桩任务性状
桩侧负摩阻力问题
桩侧负摩阻力如何分布? 中性点的深度ln与桩周土的紧缩性和变形条件,以及桩和持力层土的刚度等要素
有关,但实践上准确确定中性点的位置比较困难。桩尖沉降sp越小,ln越大,对于支 承在岩层上的端承桩〔sp=0〕 ,负摩擦力可分布于全桩身。
桩侧负摩阻力如何计算?
另外:P121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单桩任务性状
桩侧负摩阻力问题
什么是负摩阻力? 在此之前的分析以为,桩侧摩阻力的产生是由于桩身紧缩向下位移,故土体阻止 桩身向下位移而作用于桩侧的向上阻力。这可了解为正的桩侧摩阻力;倘假设桩身向上 位移,即土体相对桩身向下位移,此时,土体欲“下拉〞桩身,那么此时摩阻力方向向 下, 故称什其么为情“负况摩下阻会力产〞生。负负摩摩阻阻力力?对桩基稳定具有“负面效应〞:加大桩身荷载和沉降。

地基基础规范5章

地基基础规范5章

5.1 基础埋置深度
5.1.4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 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 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 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8。
5.1.5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 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 不受扰动的措施。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 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 。
Md
1.00 1.12 1.25 1.39 1.55 1.73 1.94 2.17 2.43 2.72 3.06 3.44 3.87 4.37 4.93 5.59 6.35 7.21 8.25 9.44 10.84
Mc
3.14 3.32 3.51 3.71 3.93 4.17 4.42 4.69 5.00 5.31 5.66 6.04 6.45 6.90 7.40 7.95 8.55 9.22 9.97 10.80 11.73
承载力系数Mb、Md、Mc
表5.2.5
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ψk(°)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Mb
0 0.03 0.06 0.10 0.14 0.18 0.23 0.29 0.36 0.43 0.51 0.61 0.80 1.10 1.40 1.90 2.60 3.40 4.20 5.00 5.80
5.2 承载力计算
式中:f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可 按本规范附录J 确定;
ψr——折减系数。根据岩体完整程度以及结构面的 间距、宽度、产状和组合,由地方经验确定。无 经验时,对完整岩体可取0.5;对较完整岩体可取 0.2~0.5;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1~0.2。

基础工程5章

基础工程5章

二)、按土对桩旳支承力 拟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按土对桩旳支承力拟定单桩承载力旳措施主要有:现场旳静 载荷试验法、静力触探法、经验参数法、原位测试成果旳 经验措施及静力分析计算法等。下列主要简介:静载荷试 验措施、静力触探法、经验参数法。
1. 按静载荷试验拟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原则值
静载荷试验法是最为直观和可靠旳措施,这种措施不但 考虑了地基土旳支承能力,还考虑了桩身材料强度对单 桩承载力旳影响。
⑴ 一般旳预制桩及中小直径旳灌注桩
Qu k Qs k Q p k μ qs i k li q p k AP
式中
Qu k ──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原则值(kN); Qs k ── 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原则值(kN); Qp k ── 单桩总极限端阻力原则值(kN);
经验参数公式阐明
qs i k
ξ5-2 桩基础和桩旳分类
1桩基础旳分类:桩基础按桩旳数量可分为单桩基础、 群桩基础;按承台位置分:低承台及高承台桩基础
2 桩旳分类

1)端承桩 1.按承载性状可分 2)摩擦桩
2.施工措施可分 3.使用功能可分
1)预制桩
2)灌注桩 1)抗压桩、抗拔桩
2)水平受荷桩、复合受荷桩
4.按成桩措施可分
1)非挤土桩 2)部分挤土桩 3)挤土桩
1.按承载性分 ⑴ 摩擦型桩 指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顶荷 载全部或大部分由桩侧摩阻力承担旳桩。
软弱土层
Q
软弱土层
中等强度土层
Q
摩擦桩
桩端阻力 可忽略不 计
桩侧摩 阻力是 承载力 的主要 部分
a)
软弱土层
桩侧摩阻 力承担大 部分竖向 荷载
桩端摩阻力 承担小部分 荷载 中等强度土层

第五章-沉井基础

第五章-沉井基础

图5-5 沉井构造图
5-2 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第五章 沉井基础
(三)浮运沉井的构造 1.不带气筒的浮运沉井 不带气筒的浮式沉井适应于水深较浅、流速不大、河 床较平、冲刷较小的自然条件。一般在岸边制造,通过滑 道拖拉下水,浮运到墩位,再接高下沉到河床。这种沉井 可用钢、木、钢筋混凝土、钢丝网及水泥等材料组合。 钢丝网水泥薄壁沉井是由内、外壁组成的空心井壁沉 井,这是制造浮运沉井较好的方法,具有施工方便、节省 钢材等优点。沉井的内壁、外壁及横隔板都是钢筋钢丝网 水泥制成。做法是将若干层钢丝网均匀地铺设在钢筋网的 两侧,外面涂抹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使它充满钢筋网 和钢丝网之间的间隙并形成厚1~3mm的保护层。
沉井的平面形状:
决定于墩(台)底部的形状。对矩形或圆端形墩,可采 用相应形状的沉井,当墩的长宽比较为接近时,可采用方 形或圆形沉井。 沉井顶面尺寸为墩(台)身底部尺寸加襟边宽度。 沉井的入土深度: 根据上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及各土层的承载力等确 定。
5-2 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第五章 沉井基础
(二) 沉井的一般构造 一般沉井构造上主要由 井壁、刃脚、隔墙、井孔、 凹槽、射水管、封底和盖 板等组成。
5-2 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第五章 沉井基础
第二节 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一、沉井的分类
一般沉井 按沉井的施工方法分类 浮运沉井 混凝土沉井 按沉井的建筑材料分类 钢筋混凝土沉井 竹筋混凝土沉井
5-2 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第五章 沉井基础
沉井的平面形状 按沉井形状分类 沉井的立面形状
圆形 圆端形 矩形
柱形 阶梯形 锥形
5-2 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第五章 沉井基础
2.带钢气筒的浮运沉井
带钢气筒的浮运 沉井适用于水深流急 的巨型沉井。它主要 由双壁的沉井底节、 单壁钢壳、钢气筒等 组成。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件 第5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件 第5章

5.1 地下水类型及运动规律
5.1.1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是赋存在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 气降水、冰雪融水、地面流水、湖水及海水等,经土壤渗入地 下形成的。根据埋藏条件,可以把地下水划分为包气带水、潜 水和承压水三类(见上图);根据含水层空隙性质不同,可以 将地下水划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类。按这两种分类, 可以组合成九种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如表5-1所示。
4.孔隙水
❖ 孔隙水广泛分布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其分布规律主要受 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控制。孔隙水最主要的特点是其水量在空 间分布上连续性好,相对均匀。孔隙水一般呈层状分布,同 一含水层中的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具有统一的地下水面, 一般在天然条件下呈层流运动。
5.裂隙水
❖ 埋藏于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称裂隙水。裂隙的密集程度、张 开程度、连通情况和充填情况等直接影响裂隙水的分布、运 动和富集。由于岩石中裂隙大小悬殊,分布不均匀,所以裂 隙水的埋藏、分布和水动力性质都不均习。在某些方向上裂 隙的张开程度和连通性较好,那么这些方向上的裂隙导水性 强,水力联系好,常成为裂隙水径流的主要通道。在另一些 方向上裂隙闭合,导水性差,水力联系也差,径流不畅。所 以裂隙岩石的导水性呈现明显的各间异性。裂隙水的不均匀 性是其同孔隙水的主要区别。裂隙水根据裂隙成因不同,可 分为风化裂隙水、成岩裂隙水与构造裂隙水。
【技能目标】掌握地下水控制方法选用;掌握轻型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管井井点降水方法的选用、设 计要点、施工。
❖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当开挖的基坑底面低于地下水 位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如果没有采取降水 措施,会恶化施工条件。为了保持基坑干燥,创造 良好的施工条件,防止由于水的浸泡发生边坡塌方 和地基承载力下降,必须做好基坑的排水、降水工 作。

第五章 基础

第五章 基础
下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就可以 忽略不计。直接承受荷载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 卧层,如图5-1所示。 ❖ 如建筑物的全部荷载用N表示。地基在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每平方米 所能承受的最大垂直压力称为地基的承载力,用R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地基与基础概述
❖ (6)化学加固法:将化学溶液或胶粘剂灌入土中,使土胶结以提高地基 强度、减少沉降量或防渗的地基处理方法。其方法有高压喷射注浆法、 深层搅拌法、水泥土搅拌法等。
❖ 三、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 地基与基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一)对地基的要求 ❖ (1)地基应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和较小的压缩性。 ❖ (2)地基的承载力应分布均匀。在一定的承载条件下,地基应有一定的深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基础的分类
❖ 大放脚的砌法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两种,两皮一收是每砌两皮砖, 收进1/4砖长;而二一间隔收是砌两皮砖,收进1/4砖长,再砌一皮砖,收 进1/4砖长,如此反复。在相同底宽的情况下,二一间隔收可减少基础高 度,但为了保证基础的强度,底层需用两皮一收砌筑,如图5-11所示。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基础的分类
❖ 基础的种类较多,在选择基础时,须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 、地基状况等因素。
❖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 基础所用的材料一般有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合
土、钢筋混凝土等,其中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 合土等制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称为无筋扩展基础;由钢筋混 凝土制成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 (一)砖基础 ❖ 砖基础取材容易,构造简单,造价低廉,但其强度低,耐久性和抗冻 性较差,只宜用于等级较低的小型建筑中。 ❖ 砖基础的剖面为阶梯形,称为大放脚。每一阶梯挑出的长度为砖长的 1/4(即60 mm)。砖基础有两种形式,即等高式和间隔式,砌筑时应先铺 设砂、混凝土或灰土垫层。

土木基础工程课件--第五章地基处理第三讲

土木基础工程课件--第五章地基处理第三讲
1.沉降问题:使地基的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大部 分或基本完成,使建筑物在使用期间不致产生较大的 沉降。
原理:在建筑场地上先加一个和上部结构相同 的压力进行加载预压使土层固结,然后卸除荷载, 再施工建筑物,可以使地基沉降减少,如进行超 载预压(预压荷载大于建筑物荷载)效果将更好,但 预压荷载不应大于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19.11.2020
基础工程课件
3)砂井排列:
砂井的平面布置可采取正方形或梅花形,在大面积 荷载作用下,认为每个砂井均起独立排水作用。为了 简化计算,将每个砂井平面上的排水影响面积以等面 积的圆来代替,可得一根砂井的有效排水圆柱体的直
径de和砂井间距l的关系按下式考虑:
梅花形布置
de
2 3l 1.05l
19.11.2020
基础工程课件
袋装砂井
(二)塑料排水板预压法 塑料排水板预压法是将塑料排水板用插板机插入
加固的软土中,然后在地面加载预压,使土中水沿 塑料板的通道逸出,经砂垫层排除,从而使地基加 速固结。
塑料板排水与砂井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塑料板由工厂生产,材料质地均匀可靠,排 水效果稳定; 2.塑料板重量轻,便于施工操作; 3.施工机械轻便,能在超软弱地基上施工;施 工速度快,工程费用便宜。
基础工程课件
土层的排水固结效果和它的排水边界条件有 关,粘性土固结所需的时间与排水距离的平方成 正比,土层越厚,加固延续的时间越长。为加速 土层的固结,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增加土层的排水 途径,缩短排水距离。然后分级加载预压(也可 利用建筑物本身重),使软土中孔隙加快排出水, 地基土固结沉降加快完成,强度也得到相应提高, 当土质条件较好时,也可在天然地基上直接加载 预压。
正方形布置
19.11.2020

基础工程知识点-第五章

基础工程知识点-第五章

基础工程-知识点第五章1.桩基计算2.低承台与高承台的区别(baidu)根据桩基承台底面位置的不同可将桩基础分为高桩承台基础和低桩承台基础(简称高桩承台和低桩承台)。

高桩承台的承台底面位于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上,基桩部分桩身沉人土中,可避免或减少水下作业,减少墩台的圬工数量,施工较为方便,在桥梁工程中应用较广。

低桩承台的承台底面位于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基桩全部沉入土中,其受力性能好,能承受较大的水平外力,多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3.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先于桩端摩阻力,桩身荷载通过所发挥出来的桩侧摩阻力传递至桩周土层中,致使桩身荷载和压缩变形随深度递减。

随着作用荷载的增加,桩身压缩量和位移量增大,桩身下部的摩阻力随之逐步调动起来,如果桩侧摩阻力不足以抵抗竖向荷载,一部分竖向荷载会传递到桩底,桩底持力层也会产生压缩变形,桩底土也会对桩端产生阻力。

而桩端土层的压缩加大了桩土相对位移,从而使桩身摩阻力进一步发挥出来。

当桩身摩阻力全部发挥出来达到极限后,若继续增加荷载,荷载增量将全部由桩端阻力承担4.K——单桩竖向承载力安全系数,一般可取2.0。

5.桩的破坏模式,及解释(P212)1)压屈破坏2)整体剪切破坏3)刺入破坏6.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则明确规定:安全等级为一级(表5一1)的建筑桩基,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桩的承载力;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7.经验公式(做题会用)p2168.各值都属于什么规范:P220.222.224.225.2269.《公桥基规》的几个经验公式计算的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Ra],应根据桩的受荷阶段及受荷情况乘以规定的抗力系数。

记住取1情况,其余都是1.2510.③计算桩身轴心抗压强度时,一般不考虑压曲的影响,即取稳定系数φ=1.0,但对桩的自由长度较大的高承台桩、桩周为可液化土及地基极限承载力小于50 kPa或(cu <10 kPa)的地基土时应考虑压曲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