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合集下载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中国八大传统节日是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七夕节和腊八节。

这八个节日分别分布在一年的不同时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

它是许多中国家庭团圆的时候,人们会在这一天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放爆竹,拜年,并进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

这一天也是迎春、敬祖、祈福和驱邪的重要时刻。

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它通常是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之际,也就是每年的4月4日或5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到祖先的坟墓前祭拜和掃墓,并将食物和鲜花献上,同时祈求祖先在天堂里得到安宁和快乐。

端午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是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日子。

这一天是纪念中国著名诗人屈原逝世的日子,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鼓铙声,以纪念屈原和寓意驱邪。

中秋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

在这一天,家庭会吃月饼和其他传统食品,赏月,同时也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寓意着祈求和家人团圆、幸福与美好的未来。

重阳节通常在农历九月九日,是一个庆祝长寿和喜庆的节日。

人们会登高、祭祀、饮菊花酒、赏菊花、遥想故乡等,也可以加深亲情和友情,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同前行。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

在这一天,人们会放烟火、吃元宵、猜灯谜、观赏花灯和舞龙舞狮等各种活动,寓意着欢庆和吉祥。

七夕节通常在农历七月七日,也叫“乞巧节”,是庆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

人们会送月饼、情人花和珠宝首饰,以表示对亲人、好友的爱和祝福。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农历的腊月八日,也是一个庆祝丰收和喜庆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腊八粥、糍粑、豆腐脑、炸糕等传统食品,并举行祭祀活动。

腊八节也是庆祝新年来临的前夕,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开始。

总的来说,中国的八大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寓意着团圆和幸福,也象征着欢庆和祈福。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春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习俗:熬年守岁【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习俗:赏月。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

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

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

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
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以下是其中16个的介绍: 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农历新年。

家人团聚,吃团年饭,放烟花,贴春联等是春节的传统活动。

2.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

3.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纪念屈原的节日。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4.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赏月、吃月饼、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

5.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敬老、登高、赏菊花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6. 清明节:农历四月初四日前后,祭祖、扫墓、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传统活动。

7.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日,祭祖、踏青、赛龙舟是端阳节的传统活动。

8.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挂蒜、喝腊八茶是腊八节的传统活动。

9. 元旦节:1月1日,西方的新年传统节日,中国也逐渐庆祝。

10. 情人节: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中国也逐渐庆祝。

11. 妇女节:3月8日,庆祝女性权利和成就的节日。

12. 劳动节:5月1日,庆祝劳动者权利的节日。

13. 父亲节:6月第三个周日,庆祝父亲的节日。

14. 母亲节:5月第二个周日,庆祝母亲的节日。

15. 教师节:9月10日,庆祝教师的节日。

16. 国庆节: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节日。

阅兵、焰火、升旗等是国庆节的传统活动。

这些传统节日和民俗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和家庭和睦的象征。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一、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便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也是过去姑娘小伙最喜欢的日子之一。

三、清明节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左右。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之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功不言禄,与母隐迹绵山。

晋文公求之不出,抱树而死。

后来晋文公为悼他,禁止国人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这一天定为“寒食禁火节”。

寒食节最初确定在寒冷的冬季,后来“随时之宜,唯变所适”,逐渐演变确定在了清明节令期间。

鉴于寒食节活动内容长期在清明节日期间进行,久而久之,寒食节名称渐渐被“清明”所替代。

一般风俗是在清明前一天或两禁火禁烟,吃冷食。

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有着许多传统文化节日。

这些节日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特殊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中国新年。

与西方的新年庆祝方式不同,中国的春节是一个为期15天的庆祝活动。

庆祝活动的开始是除夕夜,人们会整个家庭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同时欢迎新年的到来。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人们还会放鞭炮和观看烟花表演,以驱散邪灵,并迎来幸福和好运。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互相赠送红包,这是一种象征着好运的钱袋。

其他传统庆祝活动还包括舞狮和舞龙表演,以及观看花灯展。

清明节是中国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去墓地祭拜祖先,同时也是悼念逝去的亲人的时刻。

一些人还会扫墓并献上花束和食品作为祭品。

这个节日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新的生机。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通常会享受春游,欣赏春天的美景,以及品尝特色的清明食品,如寿面和清明粥。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被称为龙舟节。

这个节日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人们会参加龙舟比赛和吃粽子。

龙舟比赛是一项古老的传统运动,人们划着精美装饰的龙舟在河流或湖泊上竞速。

吃粽子是这个节日的一个重要传统。

粽子是一种以糯米为主料制成的三角形食品,其中包裹着肉馅、豆沙或其他馅料。

人们相信吃粽子可以驱邪和避灾。

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月饼节。

这个节日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

中秋节的主要庆祝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

人们会围坐在一起赏月,同时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内陷可以是蛋黄、豆沙、核桃或其他馅料,象征着团圆和富饶。

中秋节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人们会回家和亲人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另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庆节,这是中国的国家节日。

国庆节庆祝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纪念日,也是对国家独立和自由的庆祝。

国庆节一般在每年的10月1日举行,为期7天。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中zh ōng 国gu ï传chu án 统t ǒng 节ji ã日r ì1.新x īn 年ni án 春ch ūn 节ji ã:(农n ïng 历l ì)一y ī月yu â初ch ū一y ī贴ti ē春ch ūn 联li án贴ti ē窗chu āng 花hu ā放f àng 爆b ào 竹zh ú拜b ài 年ni án收sh ōu 红h ïng 包b āo2.元yu án 宵xi āo 节ji ã:(农n ïng 历l ì) 一y ī月yu â十sh í五w ǔ赏sh ǎng 花hu ā灯d ēng吃ch ī元yu án 宵xi āo3.清q īng 明m íng 节ji ã:(公g ōng 历l ì)4月yu â5日r ì扫s ǎo 墓m ù祭j ì祖z ǔ4.端du ān 午w ǔ节ji ã:(农n ïng 历l ì)五w ǔ月yu â初ch ū五w ǔ赛s ài 龙l ïng 舟zh ōu吃ch ī粽z îng 子z ǐ纪j ì念ni àn 屈q ū原yu án挂gu à艾ài 蒿h āo戴d ài 香xi āng 包b āo5.七q ī夕x ī节ji ã:(农n ïng 历l ì)七q ī月yu â初ch ū七q ī拜b ài 织zh ī女n ǚ求qi ú姻y īn 缘yu án 美m ěi 满m ǎn6.中zh ōng 秋qi ū节ji ã:(农n ïng 历l ì)八b ā月yu â十sh í五w ǔ吃ch ī月yu â饼b ǐng玩w án 灯d ēng 笼long赏sh ǎng 月yu â7.重ch ïng 阳y áng 节ji ã:(农n ïng 历l ì)九ji ǔ月yu â初ch ū九ji ǔ登d ēng 高g āo赏sh ǎng 菊j ú敬j ìng 老l ǎo吃ch ī重ch ïng 阳y áng 糕g āo中zh ōng 国gu ï一y ī年ni án 中zh ōng 其q í它t ā节ji ã日r ì有y ǒu:● 元yu án 旦d àn:(公g ōng 历l ì)1月yu â1日r ì● 国gu ï际j ì劳l áo 动d îng 妇f ù女n ǚ节ji ã:(公g ōng 历l ì)3月yu â8日r ì● 中zh ōng 国gu ï植zh í树sh ù节ji ã:(公g ōng 历l ì)3月yu â12日r ì● 国gu ï际j ì劳l áo 动d îng 节ji ã:(公g ōng 历l ì)5月yu â1日r ì● 中zh ōng 国gu ï青q īng 年ni án 节ji ã:(公g ōng 历l ì)5月yu â4日r ì● 国gu ï际j ì儿ãr 童t ïng 节ji ã:(公g ōng 历l ì)6月yu â1日r ì● 中zh ōng 国gu ï共g îng 产ch ǎn 党d ǎng 诞d àn 生sh ēng 纪j ì念ni àn 日r ì:(公g ōng 历l ì)7月yu â1日r ì● 中zh ōng 国gu ï人r ãn 民m ín 解ji ě放f àng 军j ūn 建ji àn 军j ūn 纪j ì念ni àn 日r ì:(公g ōng 历l ì)8月yu â1日r ì● 国gu ï庆q ìng 节ji ã:(公g ōng 历l ì)10月yu â1日r ì中zh ōng 国gu ï传chu án 统t ǒng 节ji ã日r ì小xi ǎo 孩h ái 小xi ǎo 孩h ái 你n ǐ别bi ã馋ch án,过gu î了le 腊l à八b ā,就ji ù是sh ì年ni án。

列举中国的传统节日

列举中国的传统节日

列举中国的传统节日
以下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
1. 春节: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庆祝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五。

2. 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会放花灯、猜灯谜以及吃汤圆来庆祝。

3.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节日,人们会划龙舟、食粽子以及挂菖蒲。

4.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庆祝丰收和月亮圆满的节日,人们会团聚家人、赏月、吃月饼。

5. 清明节:农历四月四或五,是祭拜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人们会去祭拜坟墓、扫墓、植树、踏青。

6.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是一个寄托敬老之情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花、喝菊花酒。

7.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人们会吃腊八粥,这是为了纪念佛陀的出生和成道。

8. 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人们会进行祭祀活动,准备迎接春节。

9. 儿童节:每年的六月一日,是庆祝儿童的节日,人们会给孩子们买礼物和玩具。

10. 立夏:农历五月初二,标志着夏季开始,人们会赏樱桃、
吃羊肉等。

这些节日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意义,以及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食品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这一节日通常在公历一月或二月底之间庆祝。

春节的庆祝活动包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和舞龙舞狮等。

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第一个月圆节。

元宵节的传统活动有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和舞狮子等。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重要的祭扫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4日前后。

在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奠祖先,并展示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敬意。

此外,一些人也会游山玩水来迎接春天。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通常在公历6月初五。

这一节日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闻名,也是一个庆祝丰收和驱邪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菖蒲等。

七夕节七夕节,也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公历7月7日。

这一节日源自中国古代的牛郎织女传说,象征着爱情和浪漫。

人们会庆祝这一节日,放飞孔明灯、写情书和赏乞巧等。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通常在公历8月15日左右。

这一节日庆祝秋季的丰收和家庭团聚。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赏灯笼和传统舞龙舞狮等。

重阳节重阳节,也称为老人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公历9月初九。

这一节日重视对长者的尊敬与孝顺,人们会登高远足、饮菊花酒,并向长者赠送礼物和照顾照顾。

国庆节国庆节是中国最重要的公众节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一节日通常在公历10月1日。

庆祝活动包括观看盛大的阅兵仪式、赏花灯和烟火,以及进行各种文艺表演。

除夕夜除夕夜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春节之夜,通常在公历12月的最后一天。

人们会家人团聚共度除夕,守夜、贴对联、吃年夜饭、放烟花和红包等成为庆祝除夕夜的传统习俗。

小结: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意义。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和希望。

无论是春节还是中秋节,每个节日都代表着团圆、繁荣和祥和。

这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久违的家庭温暖和浓浓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成为了世代相传的宝贵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元会诗(魏)曹植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磐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家荣贵,寿考无疆。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中华传统节日组诗 陈志岁 春节 暂解城区烟火禁,兆丰雪霁在年前。 街街饰彩家家掸,扫尽桃符换对联。 清明 乍温复凊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迹加。 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 端午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中秋 合家匀饼庆嘉辰,携向中庭望月轮。 二十四桥谁独立,鸳鸯双宿水如银。 元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七夕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评论(27)|26 2012-11-01 21:45飞翔吧战魂|二级 元宵节 夏历正月十五日赏灯,吃元宵 清明节 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祭祖、扫墓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 七夕 夏历七月初七 又称星期,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 中元节 夏历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 夏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登高 评论(2)|7 2006-06-19 12:13xjlwwxx|二级 回历10月1日 开斋节 又称“肉孜节”,斋月结束,伊斯兰教节日 不放假 (伊斯兰教徒放假一天) 回历12月10日 宰牲节 又称“古尔邦节”,朝圣次日,伊斯兰教节日 不放假 (伊斯兰教徒放假三天) 评论(4)|12 2013-03-21 20:29快乐女孩的老巢|三级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评论(2)|3 2013-03-02 14:34绚色730618|一级 中国传统节日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元会诗(魏)曹植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磐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家荣贵,寿考无疆。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中华传统节日组诗 陈志岁 春节 暂解城区烟火禁,兆丰雪霁在年前。 街街饰彩家家掸,扫尽桃符换对联。 清明 乍温复凊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迹加。 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 端午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中秋 合家匀饼庆嘉辰,携向中庭望月轮。 二十四桥谁独立,鸳鸯双宿水如银。 元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七夕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评论(1)|2 2013-05-04 20:40碧云幽天|二级 春节(正月初一) 上元节(即元宵节,正月十五)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下元节(十月十五)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这是中国传统的十二个节日。 评论|2 2012-11-19 19:49wlzx406|二级 zhu gvdkybtrvfwe7ibtrv86wrtn6t4riOQYVWU7ENOQCW7YE7YHWUWYIEUYUEYUWYEUWYEUYWEYEUWYEUYWUEYWUEYUWEYUYWUEYUWYEUWYEUWYEUWYEUYIAY8QFGO976F9WF9GFGQOEF7987F8W7FOQ7FOA7GFO87FGOWQRFFARFEWGEAGAWG45H45H454545454554DTFETERERERERERERRERRREREERERREREREEERRERE 评论(2)|0 2013-04-07 21:32iamapigname|一级 有新年(1月1日,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国庆节(10月1日,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日)。 评论(1)|2 2012-12-03 19:56ghmsg|四级 国庆节 十月一日

评论|0 2013-04-07 20:14麻雀赛貂蝉|一级

 春节: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 元宵节: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  迎财神日:正月初五,此日亦是道路神生日。  春龙节:头次作牙,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青龙节  花朝节:二月十五  上巳节:三月初三,传说中玄天上帝生日,西王母开蟠桃会之日  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  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一般在阳历4月5日,闰年在4月4日  佛诞日:四月初八,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 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 夏至节:夏至当天  姑姑节:六月初六, 又称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  七夕:七月初七,又叫七月七,乞巧节,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 中元节:七月十五,又称鬼节、盂兰盆节,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