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而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1. 良好的田地选择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因此在选择水稻田地时,需要选择充足的阳光照射和水源充足的田地。
要选择酸碱适中的土壤,避免过于酸性或碱性的土壤。
2. 良好的土壤肥力在水稻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施肥,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充裕。
特别是需要注意提高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水稻的生长。
3. 合理的播种密度水稻的播种密度会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在播种时需要进行合理的密度控制,一般每亩播种量在150-200公斤左右为宜。
4. 适时的灌溉管理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时的灌溉管理,避免出现干旱或者过湿的情况。
5. 有效的除草技术杂草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除草技术,可以选择化学除草剂或者机械除草。
6. 合理的施肥管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进行合理的追肥,特别是要注意增加氮肥的施用,以促进水稻的茎叶生长和坐果结果。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水稻的病害主要包括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等,针对这些病害,首先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
定期对水稻田地进行药剂喷洒,预防病害的发生。
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毒植株,避免病害扩散。
2. 虫害防治水稻的虫害主要包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稻飞虫等,为了防治这些虫害,首先需要加强水稻田地的清洁卫生工作,避免杂草杂草,同时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
3. 农药合理使用在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农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水稻质量问题。
4.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手段,可以通过引进天敌昆虫,或者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对水稻的病虫害进行控制,达到防治的效果。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知识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是文山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水稻栽培面积在90万亩左右,在我州发生的病虫害主要种类有稻瘟病、水稻胡麻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恶苗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粘虫等。
一、稻瘟病(一)识别:由于病菌侵入的时间和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因此,有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区别。
1.苗瘟三叶期前,芽、芽鞘出现水渍状斑点,秧苗接近地面上的部位变黑,有灰色霉层。
三叶期后在叶片上产生短纺锤形至梭形病斑,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灰绿色或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生有灰绿色的霉层。
严重时,可使秧苗成片枯死。
2.叶瘟三叶期后的秧苗及成株的叶片上都可发生,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很快扩大。
一般在分蘖盛期盛发,严重发生时,远望发病田块如火烧过似的。
病斑有四种类型。
(1)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水渍状,无光泽,多而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型,叶片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的灰色霉层。
多在阴雨多湿,氮肥施过多,种植感病品种的田块发生。
急性型病斑的出现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
条件不适转化成慢性型。
(2)慢性型最初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或褐色小点,以后形成梭形病斑,病斑褐色,中心灰白色,外有黄色晕圈,褐色环死线穿过病斑向两头延伸。
天气潮湿时,病斑边缘或背面也常有灰色霉层。
(3)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局限在叶脉间。
多在抗病品种中下部叶片出现。
条件适合时,有的会转化成慢性病斑。
(4)白点型在气温很高的情况下,在感病品种的叶片上产生近圆形或短梭形的白色小斑。
条件适合时可以转成急性型。
3.节瘟一般发生在剑叶下第一、二节,节上生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成环状扩展,最后使整个节部变成黑色,造成茎杆节部弯曲或折断。
4.穗颈瘟初期在穗颈上出现小的淡褐色斑点,边缘有水渍状的褪绿现象。
以后病部向上、下扩展,颜色加深,最后变黑枯死或折断,造成瘪谷甚至白穗。
5.谷粒瘟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形,中部灰白色,以后使整个谷粒变成暗灰色的秕谷。
辽宁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辽宁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辽宁省是中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水稻的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介绍辽宁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对策。
一、水稻主要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的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秧苗期和抽穗期。
高温多雨是稻瘟
病的主要发生条件。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密植、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病害发生初期及时
喷洒药剂。
2.稻纹枯病:稻纹枯病主要发生在水稻抽穗至成熟期间,气温偏高时容易发病。
防治
措施包括深埋稻草、喷洒除草剂、及时消毒田地、定期旋耕等措施。
二、水稻主要虫害:
1.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主要危害稻草。
该虫以吸食水稻汁液为主,导致稻叶弯曲,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喷洒杀虫剂、增加
天敌数量等。
2.稻虱:稻虱主要危害水稻的茎部,幼虫吸食水稻茎液,导致水稻叶片枯黄。
防治措
施包括及时清理田间秽物、增加天敌数量、合理施肥等。
总结:辽宁省水稻的主要病虫害主要包括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穗发黑病、稻瘟病、
稻飞虱、稻虱、稻飞虱和稻螟等。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采取合理密植、选用抗病虫性强
的品种、喷洒杀虫剂、增加天敌数量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保证水稻生长的健康和高产。
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课件

02
水稻育苗与移栽
Chapter
苗床准备
01
02
03
苗床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阳光充足的地块作为苗 床,以利于水稻的生长。
整地施肥
对苗床进行精细整地,施 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复合肥 ,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苗床管理
加强苗床的水分管理,保 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防 治苗期病害,如立枯病、 绵腐病等。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保障水稻 的健康生长。
04
水稻病虫害防治
Chapter
病害防治
稻瘟病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叶片、茎秆和穗 部,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 间管理、合理施肥等。
纹枯病
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叶片和 穗部。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喷洒杀菌 剂等。
测,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
信息化技术应用
02
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对水稻病虫
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指导农民防治
03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采取科学
有效的防治措施。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减少化学 农药的使用量。
播种与育苗
选种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 ,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进行播种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如晒
种、消毒等。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 合理的种植密度,以保证群体结
构合理,个体生长健壮。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距离迁飞 习性 , 在本地不能越冬 , 迁入 的成虫趋集于嫩绿的
稻 田, 集中于稻株基部 吸食并产 卵于叶鞘组织内 , 产卵痕初
为暗绿色 , 后 由褐色变 为暗褐色 , 孵出的若虫仍在稻株基部 栖息为害 , 并 扩散 到附近稻丛上 。从稻 田分布上看 , 呈成 团
发生和为害 。 稻飞虱的发生为害具有 隐蔽性 , 从 为害前期表
稻有虫 1 0 0头 以上时开始施药。用 l O %p E 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克庙 ; 或 5 %锐劲特胶悬剂 3 0 — 4 0毫 升厂 亩; 或 2 5 % ̄ b 虱 灵粉剂 5 0克/ 亩对水 4 0 公 斤喷雾 。 一般发生年在主害代用
l %灭虫清 ( 阿维 菌素 ) 悬浮剂 4 0 — 5 0毫升/ 亩 防治 , 防治适 期为பைடு நூலகம்龄若虫盛期 。
倒伏 , 俗称“ 冒穿 ” 导致严重减产或失收 。 防治 方法 : 由于稻飞虱 的发 生面积大 , 为害程度重 , 做
种 中发生严重 、 水稻后期灌浆结实期雨水较多 的年份严重 , 造成 秕谷增加 , 结实率下 降而减产 。 尤其是产生的墨绿色的 粉末不但使稻谷品质下降 ,而且收获时使 谷粒颜色被染成 墨绿 色 , 十分难 看。病 菌侵染后 , 首先在颖 壳合 缝处露 出淡 黄色 菌块 , 后膨 大如球 , 包裹全颖壳成墨绿 色 , 最后龟裂 , 散
发出墨绿 色粉末 。 防治方法 :在孕穗末期至破 口期前 2 —3 天喷药一次 , 间隔 7天喷第 二次药 。用 药种类及用量 为 1 6 %“ 仙耙稻 丰 收”可湿性 粉剂每 亩 1 0 0克或 1 5 %三 唑酮 1 0 0克兑水 5 0
好虫情调查 ,适时开展药剂防治 ,仍是 当前 防治的主要措 施。 害虫大发生年采用“ 压三控 四” 的防治策略 , 在每百丛水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培训讲稿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培训讲稿第一篇: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培训讲稿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培训讲稿长胜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杨林生1.水稻纹枯病对水稻生长有哪些危害?答:水稻稻纹枯病是长江流域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
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其次危害叶片,严重时病菌可侵入到茎杆内部,造成贴地倒伏。
孕穗期受害严重时常不能抽穗,造成“胎里死”;受害较轻时,出现部分黑褐色秕谷。
蔓延至穗部,造成秕谷,有时形成白穗,甚至引起植株枯死,对水稻的产量与米质影响很大。
2、如何识别水稻纹枯病?答:水稻纹枯病发生时,先在近水面叶鞘处发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楚的小病斑,病斑中央呈灰绿色至灰褐色;最后,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
常常是几个病斑连合成云状大块斑。
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
稻穗受害,初为墨绿色,后变灰褐色。
3、水稻纹枯病有哪些综防措施?答:防治水稻纹枯病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采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密植,采用健身栽培技术;(2)湿润灌溉,适时搁田。
做到浅水发棵,薄水养胎,湿润长穗,分蘖末期适度搁田。
(3)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料和BB肥,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使水稻达到前期不披叶,后期不贪青,收割时秆青穗黄。
(4)选用抗病品种。
(5)适时用药防治。
4、如何开展水稻纹枯病的药剂防治?答: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药剂有真灵和井冈霉素二种,是目前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为理想的药剂,这二种农药均为生物农药,对水稻安全和人畜比较安全,对病害具有治疗作用。
用药适期,第一次用药时间通常在水稻搁田结束后复水时,防治指标为发病穴率15~20%,以后的防治,视病情发展而定。
因该病害发生在水稻的中下部,用药防治时应注意将药液尽量喷在水稻的中下部,提高防治效果。
5、稻瘟病对水稻有哪些危害?答:稻瘟病是危害最重的水稻病害之一。
秧苗上发病,降低秧田素质,甚至发生烧苗铲田的现象;分蘖期发病,影响稻田分蘖,降低有效穗数;孕穗、抽穗后发病,重者造成白穗、半白穗,轻者造成秕谷。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前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过程易感染病虫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灌溉管理、土壤处理、气候条件和病虫害防治等水稻种植方面的技术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关于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增强农民的经济收益,保障人民的口粮需求。
二、病虫害种类及危害1.水稻病害生产中常见的水稻病害主要有白叶枯病、锈病、纹枯病、扁平糯米糠病、稻瘟病、水稻猝倒病、叶枯病、灰霉病等。
水稻病害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病原菌或病毒的侵染和感染,使水稻生长发育异常,减少光合作用和生长素的合成,降低产量和品质,威胁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水稻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草象、水稻灰飞虱、水稻螟虎等。
水稻虫害的危害主要是通过虫口的刺吸、蛀食等对水稻叶片、根系、花穗等部位造成危害,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严重时会造成滞育死亡和逐年减产。
三、病虫害防治的方法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控制病原菌、病毒、昆虫等有害生物的方法,具有环保、维持生态平衡的优点。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一些天敌如锡纸娃娃、细腰蜂等,寄生虫如拟花天牛等,以及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等)等进行防治。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具有效果快、持续时间长的优点,但同时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一些农药如敌草快、硫酸亚铁、三唑酮等,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控制。
但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该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不要超量使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控制病虫害的方法,比较环保,不会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往往需要对土壤、气温等因素进行精细管理。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支撑剪枝、灭虫灯、肥料病虫防治等。
4.农艺防治农艺防治是通过加强农业管理、科学施肥、基本农田管理、合理灌溉等方法,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轻病虫害造成的危害。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方案水稻主要害虫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
不同时期要针对不同的主要害虫进行防治。
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有:(1)明确当地水稻不同生育期的主要害虫;(2)创造不利于害虫滋生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力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3)向稻田生态系引入生防物及其产物;(4)培育选用抗虫耐害的优质高产良种;(5)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一)稻飞虱:稻飞虱是近年来连续严重爆发的水稻害虫,随着杂交稻面积的扩大以及稻飞虱的迁飞危害,防治需采用“狠治一代,控制二代”的策略,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
穗前治虫保苗,压低虫口基数,防后期上穗为害的防治策略。
1.农业防治措施: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重抓田间管理,消灭越冬虫源,适当提早栽培节令栽插,避开稻飞虱危害代的高峰期,水稻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选育抗虫品种,合理密植,规范化栽培。
可采用旱育稀植、抛秧、水直播等方式改善田间小气候,使水稻提早分蘖,在稻飞虱混发高峰前水稻分蘖结束,从而可减轻危害;同时控制氮肥,增施磷肥、硅钙肥,巧施追肥,使水稻早生快发,加快分蘖,增加株体硬度以避开稻飞虱的趋嫩性而减轻其危害;通过合理灌溉,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苗够晒田、深水孕穗、湿润灌浆”,促使水稻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
2.生物防治措施:调控稻田块周围的小生态环境,在田埂上撒施可引诱稻飞虱天敌的有益杂草,增加天敌的数量,充分发挥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害作用。
3.化学防治措施:撒种时稻谷用5%锐劲特悬浮剂加水拌种预防稻飞虱的发生。
大田防治,在水稻分蘖期加强测报及田间调查,监测稻飞虱的发生情况,在主害代的低龄若虫盛期,以1%灭虫清(阿维菌素)悬浮剂(40—50)ml/亩喷雾防治,在田间虫量达到百丛稻株虫口>1000头时开始选用吡虫啉、阿克泰、艾美乐、速灭威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例如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亩兑水37.5kg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