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四大病害
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生长周期长、生态环境复杂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稻田中常常发生各种病虫害。
这些病虫害对稻穗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保障稻米的质量和产量,必须加强对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 稻瘟病:稻瘟病是稻田中最常见的病害,主要由水稻瘟病菌引起。
该病在稻田中发生迅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其特点是在高湿和高温的环境下发病较为严重。
2. 稻纹枯病:稻纹枯病是由稻纹枯病病毒引起的病害,能够导致水稻的叶片变黄、凋萎和死亡。
该病在稻田中发病较快,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病害,降低稻米的产量。
3. 稻螟:稻螟是稻田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幼虫以稻叶为食,重度为害时会导致稻米的产量大幅下降。
稻螟发生季节较长,每年可发生多代,因此其防治工作需要持续进行,以保护稻米的正常生长。
4. 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取食水稻的汁液,导致稻叶逐渐变黄和凋落,严重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品质。
稻飞虱在稻田中发生较早,数量较多,容易引起大面积的虫害。
针对以上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来保护稻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1. 遴选抗病虫品种:选择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是预防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育种和选育工作,开发出抗病虫害的稻品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害对稻米的危害。
2. 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料,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和养分吸收能力,促进稻米的生长发育。
3. 调整种植密度:合理调整稻田的种植密度,避免水稻过于拥挤,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4. 定期清洗和消毒稻田:定期清洗和消毒稻田,除去病虫菌源和虫卵,减少病虫害在稻田中的生长和繁殖。
5. 进行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和益虫来控制稻田中的害虫数量,如放养鱼类来吃稻苗中的稻螟;利用昆虫种类对抗稻飞虱的滋生等。
6.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必要时,根据农药的剂量和使用时间来进行施药,用于控制稻田中的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保证稻米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四大病害农药防治技巧

水稻四大病害农药防治技巧
水稻四大病害农药防治技巧有下面几点介绍:
稻瘟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是水稻上重要的四种病害,生产上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控。
稻瘟病根据水稻生育期和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预防稻瘟病,可在水稻分蘖初期每亩用3%壳寡糖水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
分蘖盛期遇连阴雨天气,稻田出现病株时,可每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30克,或25%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50毫升,或3%壳寡糖水剂7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
纹枯病分蘖盛期开始发生,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其次是叶片,形成云纹状病斑。
可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350毫升,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20毫升,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15~20毫升,或3%壳寡糖水剂50毫升,加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
条纹叶枯病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发病初期可喷施病毒钝化剂,如每亩用2%宁南霉素水剂250毫升,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克,或1%香菇多糖水剂6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连续喷施2~3次。
显症初期还要配合防治灰飞虱,适用药有吡蚜酮、烯啶虫胺、异丙威等。
黑条矮缩病也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
防控的主要措施是防治灰飞虱,配合应用病毒钝化剂。
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宁南霉素水剂250毫升,或1%香菇多糖水剂60毫升,或3%壳寡糖水剂50~75克,加水30~45公斤喷雾。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
目前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等,现就其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稻瘟病:发病由老叶开始,病叶有麻斑,严重的稻株明显比正常稻株矮,防治药剂有富士一号、稻瘟灵、春雷霉素、三环唑。
2、白叶枯病:发病也是由老叶开始,病叶由叶尖、叶缘向全叶扩展、枯黄,枯死后叶片不卷,防治药剂有唯它灵。
稻纵卷叶螟主要症状幼虫将叶片卷苞,二化螟则将心叶咬断造成抽心死、防治药剂有螟捷、良臣、毒死蜱、杀虫双等,稻飞虱主要为害秧苗基部,严重造成秧苗早衰枯死,防治药剂上述药剂均可,较重时可在上述药剂中加入大功臣。
喷药时间一般以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为宜,尽量避免中午高温喷药,喷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4-5天。
防治病害宜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虫害应在害虫幼龄期喷药,严重田块可在一星期后进行第二次用药,用药时一定要按农药说明书规定的药量,每亩兑水量不少于四喷雾器水。
1。
水稻四大病害

水稻四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以及白叶枯病是水稻的四大病害。
1、稻瘟病:水稻苗发病后,其基部变黑,上部变褐且卷缩而死,通常可以在病菌浸染前期,亩用三环唑50-75g兑水稀释1000倍喷洒防治。
2、纹枯病:在叶片上会出现云纹状的病斑,若发病速度快,叶片会很快腐烂,通常可以用戊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
3、稻曲病:该病一般会对部分谷粒造成伤害,通常可以用5%井冈霉素水剂400-500ml 兑水37.5kg喷雾防治一、稻瘟病1、症状(1)在水稻苗上发病后,病苗的基部变成灰黑色,上部变成褐色并卷缩而死,而在湿度大的情况下,病部会出现大量灰黑色的霉层。
(2)在水稻叶片上发病后,叶片上会出现暗绿色的小斑,随后逐渐扩大为梭形斑,病斑的中央为灰白色,边缘为褐色,外有淡黄色的晕圈,在潮湿的情况下,叶背有灰色的霉层。
2、如何防治(1)可以在病菌浸染前期,亩用三环唑50-75g兑水稀释1000倍喷洒防治。
(2)在叶瘟初发期以及进行早期预防的时候,每亩可以用富士一号乳油60-75ml兑水稀释1000倍喷洒防治。
二、纹枯病1、症状(1)叶片染病之后,会出现云纹状的病斑,边缘褪黄,若发病速度快,那么病斑呈污绿色且叶片很快就会腐烂。
(2)当穗颈部受害之后,颜色会变成污绿色,然后就会变成灰褐色且不能抽穗,秕谷量增多,千粒重下降。
2、如何防治(1)一般可以用己唑醇、井冈己唑醇、井冈蜡芽菌、戊唑醇等药剂防治纹枯病。
(2)平时需要加强栽培管理,应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能施氮肥并合理的增施磷钾肥,以此来减轻病害。
三、稻曲病1、症状(1)稻曲病一般只发生穗部,会危害部分谷粒,在受害的谷粒内会形成菌丝块并日渐膨大,随后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的块状物,即孢子座。
(2)然后又包在内外颖的两侧,颜色呈黑绿色,在初期时,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膜,然后破裂并散生墨绿色的粉末。
2、如何防治(1)在南方地区,一般可以选择汕优36等抗病品种,而在北方地区,一般可以选择辽粳10号等发病轻的品种。
水稻四大病害

水稻四大病害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病毒病一、水稻稻瘟病1、苗瘟:发生在苗期三叶前芽,芽鞘水渍状斑、病苗基部变褐、上部变黄褐、枯死、温度大时长灰褐色霉层。
2、叶瘟:秧田、本田发生最严重3、节瘟:多发生于穗以下的第1、2节位上,褐点→环节扩展,失水干缩易折断→白穗。
4、穗颈瘟:发生于穗梗至第1枝梗分枝的穗颈部呈褐或墨绿色→白穗5、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大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谷粒不饱满黑色。
发病原因(气候因素):温、湿、雨、光、24-28℃有利发病,此温度范围内湿度越大,病害越重,强光可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
防治方法:①种:a、抗病品种,b、种子处理②秧:a、培育无病壮秧,b、药防保护③密:合理密植,通风透光④肥:配方施肥,增强P、K肥⑤水:科学管水,适时晒田,介绍沟垄栽培、育秧栽培技术⑥药(化学药剂防治):a、40%的富士一号,150ML/亩,b、用75%三环唑,30克/亩,兑水45KG喷雾,连房三次,隔5-7天一次。
二、水稻白叶枯病1、普通型:即典型的叶枯症状。
一般在分蘖后期才较明显,发病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现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加长而扩展成条斑,可达叶片基部或整个叶片,最后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易见黄色珠状菌脓。
2、急性型:叶片病斑暗绿色,扩展迅速,几天内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最后变为白色,像开水烫过似的,病部有蜜黄色珠状菌脓。
3、雕萎型:多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呈现失水青卷而后枯萎的症状。
4、叶黄型:病株较老的叶片颜色正常,新叶呈均匀褪绿或黄色或黄绿色宽条斑,以后病株生长受到抑制(此型目前国内仅在广东省发现)。
发病原因:①气候条件:温度25-30℃,相对湿度90%,暴风雨有利白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②栽培管理:与水肥关系十分密切,串灌、漫灌加重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追施过早、过迟,有利病害发生。
③水稻品种:粳稻比籼稻抗病,糯稻比粳稻抗病,窄叶比阔叶抗病,在分蘖末期后抗病率下降,抽穗期最易感病。
中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中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种植密度高、生育期长、作物连续性栽培等特点,容易造成很多病虫害问题。
为了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农业部门和农民常常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一、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谷瘿蚊、稻飞虱、稻虱等。
1.白叶枯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黄化,随后扩展至全叶片,最终使整片叶片干枯脱落。
2.纹枯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茎,叶片出现轻度病斑和并行的纹理W型纹理。
3.稻瘟病:是水稻的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茎,病叶出现水浸样斑点,病斑表面出现白色霉层。
4.稻谷瘿蚊: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半隐性害虫,以种子、幼苗、叶片为害,一般以危害幼苗为主。
5.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叶片为主要危害对象,吸食叶汁后造成水稻叶片发黄、枯黄、萎缩,叶缘逐渐卷曲,引起白叶枯死。
6.稻虱: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可导致叶片变黄、干瘪甚至枯死。
1.良种选育:选用抗病虫害的优质品种,如抗稻瘟病、抗纹枯病和抗稻飞虱等品种,以减轻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2.合理的田间管理:实施轮作、间作,合理调整种植密度,综合利用光、温、水和肥等农业生态要素,充分发挥利用的优势,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3.清除病虫源:及时清除田间的农田秸秆、杂草和野生害虫,减少病虫源,防止病虫害的大面积流行。
4.生物防治:如利用天敌和寄生菌控制病虫害,如放飞寄生蜂对稻谷瘿蚊进行控制,利用丽金小蜂对稻虱进行控制等。
5.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增加水稻抗病虫害的能力。
同时,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有机体外施肥,增强水稻的免疫力。
6.化学防治: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上,化学防制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但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防止过量使用和误用导致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总之,为了防治水稻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育抗病虫优质品种、合理的田间管理、清除病虫源、生物防治、合理施肥和化学防治等。
水稻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水稻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那么,水稻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一、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
叶片出现灰绿色水浸斑,后变为褐色,最终整片叶子枯死。
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进行轮作,减少病害发生。
防治初期病情,可选用药剂进行喷雾。
加强排水,保持田间通风,减少病原菌滋生环境。
2、稻纹枯病稻纹枯病又称白叶枯,主要在稻田中后期发生。
叶片出现黄色纹路,逐渐扩大形成枯死斑。
防治措施:合理施肥,提高植物免疫力。
防治间套作,减少病害传播。
及时割除病株,避免病菌扩散。
3、稻瘿蚊病稻瘿蚊是稻田中的重要害虫,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水稻生长受阻,叶片弯曲畸形,严重时可导致减产。
防治措施:采用黄色黏虫板诱捕瘿蚊,减少虫口密度。
使用合适的昆虫杀虫剂,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清洁,减少虫源滋生。
二、虫害1、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上的常见害虫,吸食水稻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卷曲,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防治措施:选择抗虫品种,进行合理密植,减少虫害发生。
采用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蜘蛛、捕食性昆虫等。
使用昆虫杀虫剂时,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防止虫害产生抗药性。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幼虫以叶片为食,将叶片卷曲,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防治措施:采用黄色性信息素阵列诱捕成虫,减少虫源。
在虫害高发期使用昆虫杀虫剂,注意喷药时机。
增加田间蜘蛛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3、水稻螟虫水稻螟虫主要为稻纵卷叶螟、稻纵卷螟等,它们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损伤、叶缘烧焦等现象。
防治措施:实施合理田间管理,清除螟虫的越冬栖息地。
使用昆虫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
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进行针对性防治。
总结: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应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生物特性和田间情况,采取综合性的防治策略。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它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正确的病虫害防治对策是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下面是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稻瘟病菌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稻瘟病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病害监测和适时的药剂防治。
2.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由纹枯病菌引起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水和适时药剂防治。
3.稻瘿蚊:稻瘿蚊是水稻主要的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稻苗营养生长不良、植株发育受阻等。
防治措施有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定期换水、清除杂草等。
4.稻飞虱:稻飞虱喜欢吸食水稻的汁液,会造成水稻叶片黄化、叶尖卷曲等。
防治措施包括科学施肥、及时田间管理、灌水与机械防治等。
4.稻蝗:稻蝗是水稻的严重害虫之一,会大量群聚并摧毁水稻农田。
防治措施包括早期防治、围田灌溉、深翻田地等。
5.稻芽飞虱:稻芽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吸食水稻芽、幼苗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措施有合理施肥、及时田间管理、适时的药剂防治等。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及时田间管理、病虫害监测、选用抗病虫品种和适时的药剂防治等措施。
农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四大病害
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病毒病
一、水稻稻瘟病
1、苗瘟:发生在苗期三叶前芽,芽鞘水渍状斑、病苗基部变褐、上部变黄
褐、枯死、温度大时长灰褐色霉层。
2、叶瘟:秧田、本田发生最严重
3、节瘟:多发生于穗以下的第1、2节位上,褐点→环节扩展,失水干缩易
折断→白穗。
4、穗颈瘟:发生于穗梗至第1枝梗分枝的穗颈部呈褐或墨绿色→白穗
5、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大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
→谷粒不饱满黑色。
发病原因(气候因素):温、湿、雨、光、24-28℃有利发病,此温度范围内湿度越大,病害越重,强光可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
防治方法:
①种:a、抗病品种,b、种子处理
②秧:a、培育无病壮秧,b、药防保护
③密:合理密植,通风透光
④肥:配方施肥,增强P、K肥
⑤水:科学管水,适时晒田,介绍沟垄栽培、育秧栽培技术
⑥药(化学药剂防治):a、40%的富士一号,150ML/亩,b、用75%三环
唑,30克/亩,兑水45KG喷雾,连房三次,隔5-7天一次。
二、水稻白叶枯病
1、普通型:即典型的叶枯症状。
一般在分蘖后期才较明显,发病从叶尖或
叶缘开始,初现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加长
而扩展成条斑,可达叶片基部或整个叶片,最后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
易见黄色珠状菌脓。
2、急性型:叶片病斑暗绿色,扩展迅速,几天内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
最后变为白色,像开水烫过似的,病部有蜜黄色珠状菌脓。
3、雕萎型:多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呈
现失水青卷而后枯萎的症状。
4、叶黄型:病株较老的叶片颜色正常,新叶呈均匀褪绿或黄色或黄绿色宽
条斑,以后病株生长受到抑制(此型目前国内仅在广东省发现)。
发病原因:
①气候条件:温度25-30℃,相对湿度90%,暴风雨有利白叶枯病的发生和
流行。
②栽培管理:与水肥关系十分密切,串灌、漫灌加重发生和流行,偏施氮
肥,追施过早、过迟,有利病害发生。
③水稻品种:粳稻比籼稻抗病,糯稻比粳稻抗病,窄叶比阔叶抗病,在分
蘖末期后抗病率下降,抽穗期最易感病。
④菌源因素:病虫、病草、再生稻是本病的主要初级染源。
农业防治: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晒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
药剂防治:用叶枯净或农用链霉素2包,兑水45KG,喷雾防治。
三、水稻纹枯病(各稻区,无论什么品种均可发病,因氮肥增加,P、K肥减少)
1、发生危害:俗称“烂脚病”,居“三大病害”之后。
2、症状:水稻纹枯病从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抽穗前后为盛发期,主要
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
叶鞘:近水面处叶鞘水渍状→病斑愈合,呈水纹状斑块→枯黄→
菌核→倒伏。
叶片:叶片上菌丝垂直扩展症状与叶鞘相似,病斑不规则形,中
部灰白,边缘暗黑,叶枯死。
3、细菌分布:维管末组织使条管堵塞,水分输送受阻,从而使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合理施肥
③科学灌水,前浅,中搁,后湿润
④合理密植
药剂防治:“三准确”:时间、次数、种类
药剂:防治最佳时期为孕穗期
①井冈霉素2包,兑水45KG/亩
②75%稻曲纹枯灵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45KG/亩
注:本病从茎部发病,打药时应压低喷口,使药液尽可能接触下部叶鞘。
栽培原则:
薄水插秧,浅水分蘖,够苗露田,晒田重晒,湿润长穗,不提前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