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选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荀子选讲ppt

[11]儀,儀錶,態度。其儀一,態度始終不變。 [12]如結,像東西凝結在一起不散,比喻專心。 [13]這是說君子爲學或做工作都應當把精神集中在一點上 。
[3]神,是指精神修養。道,嗄聖賢之道。化,變化,起變化。化道,等 於說“化於道”。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1],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 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2]。
[1]跂,提起腳後跟。 [2]彰,清楚。這裏指聽得清楚。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 ;假檝舟 者,非能水也[4] ,而絕江河[5] 。君子生非 異也,善假於物也。
“漸之於滫。 [5]遊,有目的的旅行。就,接近,這裏指結交。士,賢士。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 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 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1];邪穢在身, 怨之所構[2]。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 一,水就濕也。
[1]剛強的東西自己導致著段,柔弱的東西自己導致約束。柱,通“祝”, 這裏當“斷”講(從王引之說,見《讀書雜誌》)。
[7]金,指金屬製成的刀劍等。礪,磨刀石。利,銳利。 [8]谿,谷。
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 位[1],好是正直。神之聽之[2],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3],福莫長於無禍。
[1]安心地供奉你的職位。靖,通“靜”(依朱熹說)。共,供,供職 (依朱駿聲說)。後來寫作“供”。
[2]神,指天神。第一個“之”是介詞,第二個“之”是代詞,指“靖共 爾位,好是正直”。聽,等於說“察”。
[1]等於說系的處所使它這樣。 [2]涅,黑泥。
蘭槐之根是為芷[3],其漸之滫[4],君子 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 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5], 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3]神,是指精神修養。道,嗄聖賢之道。化,變化,起變化。化道,等 於說“化於道”。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1],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 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2]。
[1]跂,提起腳後跟。 [2]彰,清楚。這裏指聽得清楚。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 ;假檝舟 者,非能水也[4] ,而絕江河[5] 。君子生非 異也,善假於物也。
“漸之於滫。 [5]遊,有目的的旅行。就,接近,這裏指結交。士,賢士。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 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 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1];邪穢在身, 怨之所構[2]。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 一,水就濕也。
[1]剛強的東西自己導致著段,柔弱的東西自己導致約束。柱,通“祝”, 這裏當“斷”講(從王引之說,見《讀書雜誌》)。
[7]金,指金屬製成的刀劍等。礪,磨刀石。利,銳利。 [8]谿,谷。
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 位[1],好是正直。神之聽之[2],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3],福莫長於無禍。
[1]安心地供奉你的職位。靖,通“靜”(依朱熹說)。共,供,供職 (依朱駿聲說)。後來寫作“供”。
[2]神,指天神。第一個“之”是介詞,第二個“之”是代詞,指“靖共 爾位,好是正直”。聽,等於說“察”。
[1]等於說系的處所使它這樣。 [2]涅,黑泥。
蘭槐之根是為芷[3],其漸之滫[4],君子 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 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5], 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荀子的文章《荀子》 论点明确,层次分明。比喻层出不穷,而且擅长运用排比句来增加文章的气势。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 ,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 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来自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李斯作品《谏逐客书》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李斯篆书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1、 一 如 既 往 倡导 “幼儿 语言教 育活动 化”的 口号, 巩固并 提高幼 儿说新 闻、学 广告、 讲述故 事、信 息发布 等活动 的水平 。 2、 创 新 幼 儿 活动 内容, 重点提 高幼儿 语言交 往能力 。创造 性地设 计一些 语言交 往活动 ,突出 开展好 “小导 游”的 活动。 3、 不 断 完 善 幼儿 语言智 能培养 机制, 推陈出 新,做 实做好 。例: 脱口秀 、睡前 故事、 每周登 台秀、 小小电 视台等 。 4、 坚 持 每 月 一次 年级组 为单位 的幼儿 活动; 每月一 次全园 性的幼 儿综合 素质展 示活动 ,促进 幼儿表 演能力 、交往 能力、 口语表 达力等 综合素 质的提 高。 5 、 赫 获 伯 格 的研 究方法 有损于 他的研 究成果 的效度 。从心 理学上 分析, 人们一 般会把 满意的 结果归 功于自 己的努 力和工 作中所 取得的 成就, 而把不 满意的 结果归 于他人 或客观 环境。 6 、 有 人 认 为 赫茨 伯格调 查的对 象主要 是工程 师、会 计师等 专业人 员,他 们的心 理因素 并不能 概括为 其他类 型员工 的心理 因素。 7 、 有 人 指 出 赫茨 伯格的 研究方 法过于 简单化 ,有时 不采用 这种方 法时, 往往会 得出与 双因素 理论不 一致的 结果, 对其研 究的可 信度提 出了怀 疑。 8 、 双 因 素 理 论尽 管受到 多方面 非议, 但这种 理论还 是具有 一定的 科学性 。 9 、 企 业 管 理 者要 重视调 动和保 持员工 的积极 性,注 意对员 工提供 保健因 素,以 消除员 工的不 满情绪 。 10 、 成 就 需 要 理论 的贡献 在于具 有广泛 而有益 的社会 影响。 该理论 对员工 的高层 次需要 作了全 面的概 括,提 出不同 需要的 人的心 理和行 为特点 ,对企 业组织 如何选 拔和激 励人员 有一定 的指导 意义。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 ,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 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来自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李斯作品《谏逐客书》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李斯篆书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荀 子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推荐】
1、 一 如 既 往 倡导 “幼儿 语言教 育活动 化”的 口号, 巩固并 提高幼 儿说新 闻、学 广告、 讲述故 事、信 息发布 等活动 的水平 。 2、 创 新 幼 儿 活动 内容, 重点提 高幼儿 语言交 往能力 。创造 性地设 计一些 语言交 往活动 ,突出 开展好 “小导 游”的 活动。 3、 不 断 完 善 幼儿 语言智 能培养 机制, 推陈出 新,做 实做好 。例: 脱口秀 、睡前 故事、 每周登 台秀、 小小电 视台等 。 4、 坚 持 每 月 一次 年级组 为单位 的幼儿 活动; 每月一 次全园 性的幼 儿综合 素质展 示活动 ,促进 幼儿表 演能力 、交往 能力、 口语表 达力等 综合素 质的提 高。 5 、 赫 获 伯 格 的研 究方法 有损于 他的研 究成果 的效度 。从心 理学上 分析, 人们一 般会把 满意的 结果归 功于自 己的努 力和工 作中所 取得的 成就, 而把不 满意的 结果归 于他人 或客观 环境。 6 、 有 人 认 为 赫茨 伯格调 查的对 象主要 是工程 师、会 计师等 专业人 员,他 们的心 理因素 并不能 概括为 其他类 型员工 的心理 因素。 7 、 有 人 指 出 赫茨 伯格的 研究方 法过于 简单化 ,有时 不采用 这种方 法时, 往往会 得出与 双因素 理论不 一致的 结果, 对其研 究的可 信度提 出了怀 疑。 8 、 双 因 素 理 论尽 管受到 多方面 非议, 但这种 理论还 是具有 一定的 科学性 。 9 、 企 业 管 理 者要 重视调 动和保 持员工 的积极 性,注 意对员 工提供 保健因 素,以 消除员 工的不 满情绪 。 10 、 成 就 需 要 理论 的贡献 在于具 有广泛 而有益 的社会 影响。 该理论 对员工 的高层 次需要 作了全 面的概 括,提 出不同 需要的 人的心 理和行 为特点 ,对企 业组织 如何选 拔和激 励人员 有一定 的指导 意义。
六年级下册古典文学知识:荀子 全国通用 ppt精美课件

7.谈 禅 说 理 诗 ,是 诗人把 自己类 似禅宗 的顿悟 或事理 的体察 诉之于 诗句中 ,这类 诗往往 有不食 人间烟 火之空 灵境界 ; 8.尾 联 指 出 人 世间 的是非 贤愚随 着时间 的流逝 .终将 化为杂 草丛生 的坟墓 里的一 杯土, 运用的 是以景 结情的 手法。
4. 王 文 通 是 一位 才华横 溢、贫 贱自守 、远离 官场、 愤世嫉 俗之人 ,诗人 与他遭 际相似 ,品格 相类, 他正是 诗人的 自我写 照。 5.这 两 句 咏 赞 了精 卫坚忍 不拔的 壮志、 奋斗到 底的毅 力,表 达了作 者的赞 扬和崇 敬。6.这 两句 诗的意 思是, 移山填 海的事 业尚未 完成, 我愿牺 牲自我 之身, 成全精 卫之志 。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详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
下次再见
1. “何 意 陆 沈 黄 绶间”, 这一 句以疑 问形式 出之, 它是慨 叹,也 是责问 ,表现 出对执 政者的 无可奈 何之情 。 2. 诗 人 一 反 律诗 中间二 联装点 景物的 传统, 额联以 “头白 眼花”对 “儿 婚女嫁 ”;在 上下相 对中, 每句又 自成对 偶,有 着往复 回环的 效果。 3. 本 诗 步 步 曲折 ,首联 将高才 与不遇 相对比 ,一是 “凌云 ”,一 是“陆 沉”, 有转折 跌宕之 势;颈 联抒发 了豪兴 犹在、 盛年不 再的感 慨,又 是一个 转跌, 在豪放 旷达中 含无限 感慨。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 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后为赵高所忌, 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李斯作品《谏逐客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王 文 通 是 一位 才华横 溢、贫 贱自守 、远离 官场、 愤世嫉 俗之人 ,诗人 与他遭 际相似 ,品格 相类, 他正是 诗人的 自我写 照。 5.这 两 句 咏 赞 了精 卫坚忍 不拔的 壮志、 奋斗到 底的毅 力,表 达了作 者的赞 扬和崇 敬。6.这 两句 诗的意 思是, 移山填 海的事 业尚未 完成, 我愿牺 牲自我 之身, 成全精 卫之志 。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详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
下次再见
1. “何 意 陆 沈 黄 绶间”, 这一 句以疑 问形式 出之, 它是慨 叹,也 是责问 ,表现 出对执 政者的 无可奈 何之情 。 2. 诗 人 一 反 律诗 中间二 联装点 景物的 传统, 额联以 “头白 眼花”对 “儿 婚女嫁 ”;在 上下相 对中, 每句又 自成对 偶,有 着往复 回环的 效果。 3. 本 诗 步 步 曲折 ,首联 将高才 与不遇 相对比 ,一是 “凌云 ”,一 是“陆 沉”, 有转折 跌宕之 势;颈 联抒发 了豪兴 犹在、 盛年不 再的感 慨,又 是一个 转跌, 在豪放 旷达中 含无限 感慨。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 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后为赵高所忌, 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李斯作品《谏逐客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荀子》选读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课件

三、一词多义
四、词类活用 1. 彼作矣, 文王康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君子道 其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怪 之, 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是以日 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大 天而思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因物而多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 荀子认为怪异的现象是不可怕的, 要抓住“怪 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这一句进行理解。
答案: 这段文字说明了自然界的怪异现象是经常发生 的,感到奇怪可以,但不该害怕。荀子对自然界中星队、 木鸣等现象虽不能作出具体科学的解释,但是他指出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并进一步 强调日食、月食的发生,刮风下雨不合时宜,怪星偶然 出现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关键在于君主是否圣明,政 治是否清平,有力地否定了鬼神的存在,极大地解放了 人们的思想。
五、古今异义 1.地有常数 矣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常量的数。 2. 政令不明, 举错不时, 本事 不理 .. 今义:本领。 3.勉力 不时,则牛马相生 .. 今义:努力,尽力。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义: _____________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7.诚者,君子之所守业,而政事之本也。 ——《不苟》 8.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 志。 ——《荣辱》 9.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 能,不耻不见用。 ——《非十二子》
荀子(课堂PPT)

无乐。”
《乐论》
❖ “……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 得接焉。” 《乐论》
❖ “……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 《乐论》
❖ “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
9
荀子思想的评价
❖ “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
法式表仪。”
《尧问》
❖ 儒家礼治主义得荀子而大成,至荀子而渐生
流弊。
——梁启超
❖ 首提“性恶论”
10
法
❖ “法者,治之端也。”《君道》 ❖ “至道之大形,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君
道》 ❖ “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
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 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性恶》
7
❖ 人不能无乐 ❖ “乐”的意义
乐论
8
乐
❖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
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 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 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性恶》
4
礼法并重思想
❖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5
礼
❖ “礼者,
《王制》
❖ “隆礼重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 《议兵》
❖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 《礼论》
6
❖ 荀子生平 ❖ 人性论 ❖ 礼、法并重思想 ❖ 乐论 ❖ 荀子思想的评价
荀子1Βιβλιοθήκη 荀子生平❖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名况,尊称“荀卿”,赵国人。
❖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 “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 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 ❖ 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令。 ❖ 晚年从事教学与著述,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高中语文全一册课件荀子:《荀子》选读共50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高中语文全一册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课件荀子:《荀子》选读
《成才之路 人教》高中语文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 第3单元《荀子》选读

内容提要 本单元内容只有一节,主要涉及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荀
子认为,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与混乱没有决定作用, 星坠木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祅 ”,也就是由人事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他提出人最应该 执著的东西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在天 面前,应该“错天而思人”,也就是说不应该放弃自己应 该付出的努力,而沉溺于对天的思慕当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单元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等,准确翻译选文。 2.学习和借鉴荀子散文中运用铺排和比喻进行论述的手法。 3.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理解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 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 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 ,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 要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 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 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 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 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 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 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 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子认为,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与混乱没有决定作用, 星坠木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祅 ”,也就是由人事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他提出人最应该 执著的东西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在天 面前,应该“错天而思人”,也就是说不应该放弃自己应 该付出的努力,而沉溺于对天的思慕当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单元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等,准确翻译选文。 2.学习和借鉴荀子散文中运用铺排和比喻进行论述的手法。 3.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理解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 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 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 ,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 要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 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 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 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 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 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 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 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高中语文3荀子选读课件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共58页PPT

高中语文荀子选读课件新人教选修先 秦诸子散文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