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盛源生态生猪养殖场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生态理念下猪的健康养殖技术

生态理念下猪的健康养殖技术

1、养殖形式 譹 訛生态放养 放养农户按照猪爱拱地、 喜杂草的特性开辟荒山闲地来用 于养殖。 养殖过程中让猪在圈定的固定范围内活动,为它们搭建 大小合理,牢固稳定的棚户区,定时投喂农产品的残渣和鲜草。 猪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可再利用, 用于农作物生态放养技 术的合理之处在于, 回归自然的同时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为猪 创造一个合适的靠近自然的生存环境,使其降低养殖密度,猪瘟 的传染概率。 此养殖技术不足在于,生产效率被压缩,提高了生 产时间成本,不利于当地植被的保护。 譺 訛沼气技术利用 生产养殖过程中,废物循环利用达到最大化是当务之急,猪 产生的废物若随意投放必将产生周围环境污染。 利用沼气将这 些废物收集起来可起到废物循环利用的价值。 沼气池的选取最 好是选择在高度通风的环境为宜, 废物投入后所产生的沼气可 用于种植桑树的等农作物肥料,增加农户农产品的经济收入。 譻 訛林区养殖 林区养殖将林地与猪舍相结合,作为要 设置好栅栏,圈好养殖区域,作为绿色养殖技术要考虑养殖范围 内的污染程度。 同时考虑养殖范围内的温度、采光、通风效果等。 养殖范围内,由于猪的饲养活动范围较大难以适应林区养殖。 猪 幼崽免疫能力差难以适应林区生存, 饲养人员要控制种猪的个 体大小。 槽中饲料调配要按照季节变化变动,饮水要及时更换, 以免影响种猪的健康。 林区饲养的种猪与外界接触范围大易感 染病毒,生长过程中易受到感染威胁,饲养员要及时对种猪进行 疫苗接种。 日常要添加驱虫药,增强种猪的免疫力,保证其健康 养殖。 2、猪舍主要设施及设备采用 在猪舍三面样式的后坡顶部建一个天窗, 在周围安无动力 风机,距离大约 40cm,主要用于猪舍通风。 电地热设置主要用于 保育猪和哺乳猪,育肥猪繁殖,铺设 100cm 的地热垫。 设置合理 的地窗,地窗与地面距离设置 20cm,高度 40cm,宽度 60cm。 设 置在猪舍最重要位置用于通风,保持空气正常流通。 除此之外, 所需设备还很多,包括卷帘机、卷帘被、正压通风设备、喷淋设备 等。 综上所述,畜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种植生态 养殖理念已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多次提及, 但其发展模式还在更 新。 大力度推广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才能让养殖业奔向高效率的 发展阶段,才能让养殖业步入可靠的发展方向。 此文对高效养殖 技术做了简单的阐述, 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也随科技的发展水平 提高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334512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动物防疫 检疫站)

生猪适度规模生态健康养殖综合技术

生猪适度规模生态健康养殖综合技术

382018/13优化养殖品种,创新养殖方式。

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 ·主推技术·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成必然趋势。

推广生猪适度规模生态健康养殖综合技术,可使专门化苗猪繁育场平均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增加1头,达到23头;使专门化育肥场猪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料重比低于3.2∶1。

一、核心技术1.适度规模生态型猪场建设技术 主要涉及适度规模生态型猪场的类别确定、规模确定、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工艺流程和节能节水型设施设备选型技术。

2.安全生态精细管理技术 主要包括母猪生产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技术或生长育肥猪安全高效生产精细化管理技术等。

3.粪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生猪适度规模生态健康养殖综合技术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牧结合等方式,对粪污进行合理处理利用,防止规模养猪场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二、配套技术1.舍内生态环境控制技术 专门化苗猪繁育场与专门化肉猪养殖场温湿度调控技术、通风换气控制技术、节能型粪污清理工艺及技术,以及有害气体减排工艺与技术等。

2.生态安全饲料生产技术 与适度规模专门化苗猪繁育场、专门化育肥猪养殖场配套的生物饲料生产、流通与使用的质量控制与工艺配套技术等。

3.专门化苗猪繁育场安全生产技术 基于适度规模专门化苗猪繁育场的技术规程与管理规程研发,配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4.专门化肉猪饲养场生产技术基于适度规模专门化肉猪饲养场的技术规程与管理规程研发,配合提高肉猪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5.粪污室外发酵集中处理技术对适度规模猪场粪污收集池建设及室外发酵场地建设进行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

(苏 科)。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要点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商品市场化和国际贸易日渐紧密的结合以及人们对猪肉产品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当前我国养猪业面临着极大挑战。

猪病日渐复杂,疫情的净化和控制难度不断增大;养猪业污染严重,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据业内人士测算:一个存栏万头的肉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量达100多吨,相当于1个5~8万人的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

猪场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超过国家标准的10几倍至几十倍;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制约国际和国内消费市场,当今的消费者要求高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健康食品,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生猪健康养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实现养猪业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势在必行。

健康养殖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因此必须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加强饲料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

加大动物疫病防控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健全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健康养殖即是在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猪肉产品安全卫生,猪场排泄物达标,保持当地生态平衡和猪场的持续发展。

健康养殖生产的产品首先必须为社会接受,是质量安全可靠、无公害的畜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其次,健康养殖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同时,健康养殖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良性的,其生产模式应该是可持续的,其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体现了现代畜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1 猪场布局科学合理猪舍场址应选择地势高、通风良好的地方,交通应便利,水电应充足;应远离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远离村庄、集市、屠宰加工厂,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应具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以免污染环境;生产区、生活区、饲料加工车间、病畜隔离间要分开建设,留有一定距离的缓冲带;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生猪养殖标准

生猪养殖标准

生猪养殖标准
生猪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生猪养殖行为,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制定了一系列的生猪养殖标准,以确保生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首先,生猪养殖场的选址应该远离居民区和水源保护区,避免污染环境。

养殖场的场地应该选择在地势高、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积水和污染。

养殖场的建筑物应该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保证生猪有充足的生存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生猪的饲养管理也是生猪养殖标准的重要内容。

生猪的饲料应该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营养均衡,避免使用过量的抗生素和激素。

饮水设施也应该保证生猪有充足的清洁饮用水。

定期对生猪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

另外,生猪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也是生猪养殖标准的重要内容。

养殖场应该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避免污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定期清理生猪粪便,保持养殖场的卫生整洁。

加强病媒生物的防治,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最后,生猪养殖标准还包括了生猪的屠宰和肉品质量的要求。

屠宰场应该符合卫生标准,保证生猪的屠宰过程卫生无污染。

肉品质量应该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肉类安全、健康。

总的来说,生猪养殖标准是为了保证生猪养殖的安全、健康和高效。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保证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安全的肉类产品。

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重视生猪养殖标准,做到规范养殖,提高生猪养殖效益,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随着 我 国 养 猪 业 规 模 化 和
产业 化 的发 展 、 品市 场 化和 国 商
加 强基 层 兽 医 队伍 建 设 ,健 全
重 大动 物 疫 情 监 测 和 应 急 处 置 机 制 ,建 立 和 完 善 动 物 标 识 及
环境 ; 生产 区、 活 区 、 料  ̄ - 生 饲 or - 车 间 、病 畜 隔离 间要 分 开建 设 , 留 有一 定距 离 的缓 冲 带 i 生产 区
供 给不 同 的配 合饲 料。 科学 使用
无 公害 高效添 加 剂 , 如微 生态 制
泄 物达 标 , 持 当地 生态 平衡 和 保
以上 ;装猪 台必须 在 围墙 外 , 避 免场 外 车辆 入场 ; 舍 走 向应 以 猪
越 大 , 业 内人 士测 算 : 个 存 据 一 栏 万 头 的 肉猪 场 , 日排 粪尿 、 污 水 量 达 10多 吨 ,相 当于 1个 0
5 8万 人 的城 镇 生 活 废 弃 物 排 ~
的 ,其 对 于 环 境 的影 响是 有 限 的 ,体 现 了现代 畜 牧业 的经 济 、 生态和 社 会效 益 的高度 统 一。
1 猪 场布 局科 学合 理
东西 走 向 向东 南 方 向偏 离 1。 5建 造, 这样 才 能保 证 夏天 太 阳不 会
直射 舍 内猪 体 , 天不 会 受西 北 冬 风 的侵 袭 ; 舍 内净 空 高度 至 少 猪 35 以上 , 长 不 超 过 5 为 .m 最 0m
用 紫外 灯 照 射 5 1 mi , ~ 0 n 并经 消
此, 人们 逐 渐认 识 到生 猪健 康 养
殖 的 紧 迫 性 和 必 要 性 ,实 现 养
猪 会 场址 应 选择 地 势高 、 通 风 良好 的地 方 ,交通 应 便利 , 水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篇一: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生猪产业向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准化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五大内容:品种优良化:主要指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的生猪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性能良好、检疫合格。

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主要是注意外购种猪时务必要从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正规的种猪场引种,同时,引种时要求其提供“种猪合格证”或“种猪档案证明”。

合格证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内容:种猪的耳号标记方法、种猪三代以上的系谱和生产性能测定结果。

有了这些资料和数据,说明所购买的种猪来源正规,种猪质量相对有保证。

养殖设施化:主要指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猪场选址应选在当地政府划定的可养区内;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道,其它畜禽养殖场及屠宰、加工交易场所1000米以上。

猪场布局合理,有一定规模的应将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分开;生产区中的母猪区、保育区、肥育区同样要分开,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并有50米以上的距离,最好设置有隔离带;生产区中设有净道和污道,不交叉、不污染,猪流、物流科学、顺畅,有利防疫。

猪场的占地面积符合生猪养殖需要,总的要求每头能繁母猪占地40㎡以上,如存栏300头能繁母猪规模的猪场建筑占地面积至少要12000㎡(18亩)。

饲养和环境控制等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需要,主要指母猪分娩舍、保育区应采用高床漏缝地板,猪舍配备通风换气与温控等设备,有自动饮水器,有能控制的饮水加药系统等。

饲料、药物、疫苗等不同类型的投入品分类、分开储藏且储藏设备完善。

场区入口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更衣消毒室等,防疫设施齐全。

有一定规模的场还可以安装自动送料系统,配备B超用于妊娠检查以及信息化管理设施等。

生产规范化:主要指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解读生态猪的健康养殖与疾病预防技术

解读生态猪的健康养殖与疾病预防技术

解读生态猪的健康养殖与疾病预防技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生态猪的健康养殖以及疾病预防技术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生态猪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预防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疾病预防以及合理的营养配给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解析生态猪的健康养殖与疾病预防技术。

一、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影响猪的健康状况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在生态猪的养殖过程中,饲养环境的管理和日常饲养管理都需要严格执行,以确保猪的健康与安全。

对于饲养环境的管理,需要合理规划猪舍的位置和建设,保证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并且周围没有污染源。

猪舍内部的卫生管理也至关重要,保持猪舍内干燥清洁,每天定时清理猪舍的粪便以及更换垫料等,避免因为猪舍卫生不到位导致疾病的传播。

日常饲养管理包括饲料供给、饲料质量检查、水源卫生等。

合理的饲料供给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来确定饲料的配给量,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饲料的质量也至关重要,需要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变质或受污染的饲料。

保证饮水源的卫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干净的饮水能有效预防猪的多种疾病。

二、环境卫生生态猪的养殖环境卫生是保障猪健康的重要保障。

环境卫生的管理包括猪舍内部和周边环境,需要保持干净、整洁以及避免猪舍周围的污染源。

在猪舍内部,定期清理粪便、更换垫料、保持猪舍内的干燥清洁是必须的,这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

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猪舍周边,需要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保证通风良好,避免周边环境的噪音、污染等对猪的影响。

还需要防止野生动物和害虫的侵扰,避免它们成为病原携带者,传播疾病。

三、疾病预防生态猪的养殖中,疾病预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疾病预防涉及猪的免疫接种、定期体检、疫病监测等多个方面。

对于猪的免疫接种,需要根据不同的猪种、生长阶段和养殖地区,合理选择并进行接种。

猪的免疫接种将有效提高猪的免疫力,预防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第二版)

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第二版)
这是《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第二 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控制
生产
养殖
技术
控制
养殖
环境
技术
生态
猪场 生态
原理
生猪
猪场
投入品
管理
前景
技术
肉猪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首先介绍了生态养猪的概念、原理与前景,然后分别从生态猪场的规划设计,生态猪场环境控制技术, 生态猪场投入品管理,生态猪场生产与饲养管理,生态猪场疫病防控体系构建,生态猪场环境污染的控制等几大 部分,阐述了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全书彩色图文并茂,直观明了,是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新技术推广的优秀指 导用书。
目录分析
第二节生态养猪的 由来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生态养猪的 概念、原理与前景
第三节生态养猪的 基本模式
第二节猪舍建设与 设计
第一节生态猪场的 规划与设计
第三节生态猪场常 用设施、设备
第一节猪场外 部环境控制
第二节猪舍环 境控制
第二节饲料的采购 与管理
第一节品种的选择 与利用
第三节兽药的采购 与管理
第一节猪的生 活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 安乡盛源生态生猪养殖场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1 后备母猪及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60kg以前按生长猪饲养充分饲喂→60kg后至发情,用后备猪料或怀孕母猪料限制饲喂,限料幅度在80%左右→对达到配种年龄≥7-8月龄,体重100-110kg以上,1-2次发情后的后备母猪作卡并在背上做记号,移入配种舍,单栏饲喂或群饲→在同批最小体重的后备猪配种前一个月完成免疫计划所需注射的各种疫苗。 配种期间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于配种前15-21天对体重达到110-115kg用泌乳料充分饲喂,小于120kg的后备母猪不参与配种→断奶期母猪用泌乳期母猪料自由采食至配种,特别是初产1-2胎母猪一定要自由采食,饲料控制在2-2.5kg/日/头→母猪断奶后三天内,每天用试情公猪与母猪密切接触→鉴定发情母猪并人工辅助配种→做好配种记录。 怀孕期饲养管理 配种后的1-30天内改用怀孕母猪料,喂量减至-1.8kg/日/头→配种后31-90天,供应怀孕母猪料—2.5kg/日.头,控制母猪在90天时的膘情按五级评定在—3分→怀孕91-100天,日供应哺乳母猪料—3.0kg,体况五级评分为分→怀孕100天至临产前4天,日供应哺乳母猪料—3.5kg→产前4天减料,每天减料25% ,分娩当天不喂料。 妊娠期管理的重点工作是检测出返情母猪和假孕母猪,防止流产死胎及饲料霉变。返情2次以上的母猪一般都有生殖系统疾病,排除季节因素、公猪因素后应予以淘汰。 产前准备工作包括产前3周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和产前一周清洗消毒体表后进产房→每2个月采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药物全群保健一次。 分娩及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产前一周清洗产房及产栏,检修设备→准备接产工具和保温设施→分娩前清洗母猪乳房和阴门→观察临产征兆(阴门红肿,尾根两侧下陷;频频排尿,精神不安;乳房外张。挤压有乳汁排出,出现初乳后约12-24小时内即分娩。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乳汁,多在6小时内产仔)→助产(如胎水破了半小时后产不下仔,阴门有血色分泌物和胎粪,但无努责,或有强力努责10-20分钟而不能产仔或产下一头或几头后停止分娩1小时以上,即须助产处理)→在母猪产仔第5头后及产仔第2-3天,每天肌注催产素30单位;在产仔前后8小时内注射长效土霉素15-20毫升,分二点肌肉注射→作好分娩记录(包括总产仔猪数,产活仔数,木乃伊数,死胎数,弱仔猪数,寄入仔猪数和寄出仔猪数及去向,初生窝重)。 母猪分娩后,每日饲喂三餐,产后日增-0.8kg,一周后达到自由采食(经产母猪每日供料3.0kg+0.25kg/仔,初产母猪每日供料2.0kg+0.25kg/仔)→产房温度不要超过25℃→逐步增量;日喂3餐,每周进行1-2次带猪喷雾消毒。 断奶后母猪乏情处理 采用催情中药和激素相结合的办处理法处理。 种公猪的饲养与调教 使用公猪料饲喂种公猪→在120kg体重时,供应约2.4kg/日,在300kg体重时,供应约2.8kg/日,配种高峰日均增加-0.2kg→调教9月龄以上、体重130kg以上的后备公猪→本交每头公猪最好一天使用一次,每周使用不超过4次,人工授精每周不宜超过2次,青年公猪应适当降低次数→每天让公猪在配种怀孕舍走道中来回走动,以促进母猪发情→每周给公猪增加一次强精中药→每周给公猪体表清洗或刷拭二至三次,每年用中药驱除内外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 寄生虫二至三次。 2 肉猪(三元杂交商品猪)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和哺乳母猪管理 抹干口、鼻体表附着的粘液→剪掉脐带→吃足初乳→做好保温工作→打补铁针→剪齿、断尾 →固定奶头与寄养→调教补料→适时去势→早期断奶→转保育栏。 清洁产房,保持栏舍干燥→消毒母猪躯体→房内保持20-27℃温度→母猪产后消炎(用中药催乳和防子宫炎)→仔猪3针保健及疫苗免疫。 保育猪饲养管理 仔猪舍消毒→舍温22℃且干燥、通风换气→合理分群→每日健康检查→转保育舍当天在饲料中添加中药保健或用支原净加四环素,保育结束前二天至转群后三天在饲料中添加10%氟苯尼考1kg/吨。 保育阶段仔猪注意:栏舍日温差变动小于4℃→断奶前加强补料,100g以上/头/日→断奶后继续使用教槽料人工乳料至10kg体重或36日龄逐步更换为保育料。 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70kg前充分饲喂,70kg后适当限食。对75kg以后所阉公猪严格限饲,-2.7kg日/头→合理分群→训练 “三点定位”→提供充足饮用水和舒适卫生环境→在13 -14周龄,17-18周龄段分别用中药保健,用药控制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

3 猪病控制 掌握猪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饲养管理不当→良好生活环境→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从消除病原体(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易感动物)→人员、场舍、车辆、饮水、带猪消毒。 猪场免疫程序 3.2.1 商品猪免疫程序 疫苗名称 免疫日龄 免疫剂量 支原体疫苗 7日龄 1头份 猪蓝耳病疫苗 14-15日龄 1头份 副猪嗜血杆菌苗 14-15日龄 1头份 猪链球菌苗 19-20日龄 2头份 猪瘟疫苗 25-30日龄 2头份 传染性胸膜肺炎苗 35-40日龄 2头份 猪口蹄疫疫苗 45-50日龄 2头份 猪伪狂犬病疫苗 55-60日龄 2头份 猪瘟 62-67日龄 2头份 猪口蹄疫疫苗 69-74日龄 2头份 传染性胸膜肺炎苗 75-80日龄 2头份 猪口蹄疫疫苗 95-100日龄 2头份 以上商品猪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各猪场应根据猪场本身情况结合周边疫病,请专家或本场兽医量身订制免疫程序。 3.2.2 种猪免疫程序 疫苗名称 免 疫 方 案 猪瘟疫苗 种公母猪全群普防,间隔5个月一次,或跟胎免疫,后备猪配种前免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 疫1次 猪伪狂犬病疫苗 种公猪种母猪采取每4个月全群普免一次,后备猪配种前免疫2次

细小病毒疫苗 种公猪每年3月、9月各免疫1次,种母猪配种前免疫;后备猪配种前免疫2次 乙脑疫苗 种公猪、种母猪每年3月、8月份各免疫1次,后备猪配种前免疫2次 口蹄疫疫苗 种公猪、种母猪每四个月普免一次,后备猪配种前免疫二次

猪蓝耳病疫苗 种公猪每4-5个月间隔分批次免疫1次;种母猪配件前免疫1次;后备猪配种前免疫2次

猪圆环病毒疫苗 种公猪每年3月份、9月份各免疫1次;种母猪产前5周-6周免疫1次;后备猪配种前免疫两次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种公猪每年10月、11月份各免疫1次

种母猪每年10月普免一次,然后产前四周免疫至次年3月份

制订单位:安乡盛源生态生猪养殖场 制订人: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王京仁

制订日期: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王京仁简介 男,1963年3月生,汉族,硕士,中共党员,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肉牛体系中心肉牛疾病控制功能研究室科学家团队成员;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湖南省畜牧兽医学会会员;常德市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常德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梯队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4 成员;市级农业特派员。2007-2010先后在石门三圣乡、安乡正旺养猪场、湖南九峰实业有限公司猪场、安乡盛源生态生猪养殖场担任养猪技术指导,长期担任市科技局12396专家团成员及市政府畜牧兽医方向技术指导专家。 1987年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牧医系兽医专业(学士),2003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曾参加湖南省种畜(禽、蜂)场场长技术培训、内蒙古旭日生物高技培训中心第 8 期 IVF-BT 技术培训,华中农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跟师国内猪病专家陈焕春院士、郭玉珍教授。曾任湖南新邵县种畜场任技术员、副场长、场长,湖南邵阳市农业学校任动物科学专业讲师、高级讲师,常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动物科学专业副教授。 担任动物科学专业《动物诊断技术》、《动物疾病学》、《动物繁殖学》;生物科学专业、农学、动物科学专业《网络及多媒体技术训练》等课程。近年来参与国家肉牛疾病控制子项目,主持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市科技局《草食猪疾病防控技术规范研究与示范》《原种猪场疾病防控技术规范研究与示范》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不断研究动物常发病,出版《特种野猪养殖与疾病防治》专著1本,编写相关专业户养猪实用技术手册(常德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从书)和畜禽养殖技术规范;在《湖北农业科学》《粮食与饲料工业》《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上发表动物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先进事迹多次得到省市相关媒体的报道。

中草药添加剂在母猪繁殖生产中的研究与示范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中草药添加剂在母猪繁殖生产中的研究与示范 项目主持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项目协作单位:安乡县科技局 项目实施单位:安乡盛源生态生猪养殖场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 项目来源: 2012年常德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专项

项目参与人员 湖南文理学院 王京仁 李淑红 成钢 黄春红 安乡盛源生态生猪养殖场 彭晋强

项目实施年限

研究目标与内容 ⑴研究目标 筛选出具有泌乳、保胎、清宫效果明显的中草药,按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组合成中草药方剂,按现代制剂工艺要求,生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试验场经确定效果,并推广示范。 ⑵研究内容 ①筛选泌乳、保胎、清宫效果明显的中草药; ②泌乳、保胎、清宫效果明显的中草药制剂的组方及筛选; ③中草药制剂的使用效果确定和示范。

项目预期技术成果 ⑴中草药添加剂组方研究 ⑵中草药添加剂加工方法研究 ⑶饲养试验确定不同阶段母猪的组方和饲喂量 ⑷发表研究论文1~2篇或相关研究示范总结或相关技术指导手册一部 ⑸为下一步在常德市区广大养殖场、户推广中草药添加剂在母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生产指导,提高常德市母猪生产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