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的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性的描述

在原始资料的检查审核过程中,发现一些术语、组词等方面存在一些偏差,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再学习,进一步提高原始资料质量,提交优质地质报告。

一、岩石的分类

主要划分为三大类岩石,在岩性描述时要抓住各类岩石的分类,以及它们的特征。

(一)沉积岩

主要分三大类,即陆源沉积岩、内源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

1、陆源沉积岩

(1)碎屑岩:主要有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

(2)泥质岩:主要有泥岩、页岩和粘土岩,粘土岩以含主要粘土矿物,又分为高岭石粘土岩,水云母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等。

2、内源沉积岩

(1)蒸发岩:主要有石膏、硬石膏、石盐岩、钾镁盐岩。

(2)非蒸发岩:主要有镁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质岩、硅质岩。

(3)可燃有机岩:煤、油页岩。

3、火山碎屑岩主要有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二)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两大类。

以S i O2百分比含量划分为:

★1、酸性岩类即花岗岩——流纹岩类。S i O2含量高,一般为65~70%以上。

2、中酸性岩类即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S i O2含量达62%以上。

★3、中性岩类即闪长岩——安山岩类。S i O2含量52——62%。

正长岩——粗面岩类。S i O2含量同上,碱质高,N a2O含量达4.6%,K2O达5%。粗面岩为斑状结构,基质为粗面结构,即长条状碱性长石斑晶和微晶成近平行的流状分布。

4、碱性岩类即霞石正长石——响岩类。S i O2一般<56%,碱性含量高,N a2O达5—11%,K2O达4—12%,习惯上称碱性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碱性长石和似长石,似长石多是含钠的种属,以霞石为最常见。(镁铁矿物)。响岩——斑状或无斑隐晶质。

★5、基性岩类即辉长岩——玄武岩类。S i O2含量45—52%,镁铁增加(40%),主要为辉石、橄榄石、黑云母,角闪石。玄武岩常见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6、超基性岩类即橄榄岩——苦橄榄岩类。S i O2含量<45%,以镁铁矿物为主,苦橄岩呈黑色、灰绿色,致密块状,有气孔和杏仁构造。

另外还有:

1、脉岩类:作脉状或岩墙产出,煌斑岩是一种含云母的脉岩。

2、伟晶岩:巨粒脉状,岩脉产出,纯长石或石英。

3、火山碎屑岩:主要指火山熔岩类。

4、碳酸盐:S i O2含量<20%,有碳酸盐。

岩浆岩分类主要分四类、为“★”号的。即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四类。其余各类可细分或不分。

(三)变质岩

1、基本概念

变质岩是岩石在新的物理、化学环境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果。变质作用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以及具有化学活动的流体。

又分正变岩和副变岩。

(1)正变岩:原岩为岩浆岩经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2)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经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2、变质作用类型

(1)动力变质作用:是在构造运动产生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所产生的变质作用,一般温度不高,重结晶作用不强烈,往往与断层带有关,具碎裂结构。

(2)热变质作用:是由岩浆体散发的热量,使接触围岩发生变化,

主要是重结晶和变质反应,而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3)气热变质作用:是具有化学性质的气态和液态溶液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当溶液来自于岩浆体,使接触带围岩发生交代作用,称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如矽卡岩)

(4)区域变质作用:指大面积分布,作用因素复杂的一种变质作用,也是主要变质作用。

①埋藏区域变质作用:随埋藏深度变化,在负荷压力和地热增温的影响下,使岩石发生重结晶的变质作用。特点是基本上无变化,不具定向构造。

②区域动热变质作用:由温度、均向压力、定向压力和具化学活动性液体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变质作用。常以形成定向构造为特征,主要分布在古老的结晶地块和造山带中,与构造运动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5)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继续升高,产生深部热液和局部重熔岩浆的渗透交代,贯于变质岩中,形成混合岩。

(6)复变质作用:指岩石经受不同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又称多期变质作用。原来较高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被较低温度的矿物组合所取代,称退化变质作用,(也有称负变质作用)。反之称进化变质作用(正变质作用)。

(7)洋底变质作用:大洋中脊处的基性、超基性火山堆积物,由于较高的热流所发生的变质重结晶作用。

二、沉积岩描述的内容

(一)颜色:主要描述原生色,即沉积岩碎屑本身的颜色,用复合名称描述,如泥岩、粉砂岩描述为灰黑色、黑灰色、深灰色;砂岩描述为深灰色、灰色、浅灰色、灰白色等。其次描述次生色,即指后生作用和风化作用形成的颜色。并在原生色后表述为:风化后呈浅灰色、灰白色或紫灰色等(粉砂岩、泥岩);或为土黄色、黄褐色、灰褐色、杂色等(砂岩)。钻孔岩芯主要描述原生色,地质点一般以描述次生色(风化后颜色)为主。

(二)构造和层理:描述为薄、中、厚层状,具水平、波状、交错层理等。

(三)碎屑物成分:1、砂岩:描述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白云母,或由石英、长石、白云母、岩屑等组成。二叠纪煤系砂岩,一般为细砂岩,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白云母和燧石等,一般石英含量90%以上,为石英砂岩。上三叠统和侏罗系砂岩成分较复杂,有长石砂岩(石英含量<75%,长石>25%,岩屑<10%);含长石石英砂岩(石英含量>75%,长石10-25%,岩屑<10%);岩屑砂岩又称硬砂岩、杂砂岩(岩屑含量>25%,长石<10%,石英<75%)。若定为石英砂岩,描述为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或以石英为主;若定为长石石英砂岩,描述为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长石和少量岩屑。

2、砾岩:包括角砾岩。

按砾石成分可分为单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占75%以上)和复成分砾岩(各种成分含量都不超过50%,分选、磨圆度差,且抗风化能力不强,多沿山麓分布。如剑溪的复成分砾岩。

砾岩要先描述砾石成分,再描述填隙物(胶结构)成分。

(四)结构:分碎屑本身结构和填隙物结构

1、碎屑本身结构:分砾状结构(粒径大于2mm以上);砂粒结构(2-0.05mm);粉砂粒结构(0.05-0.005mm);泥质结构(<0.005mm)。

因在岩石名称中已经定为砾岩(角砾岩)、砂砾岩、粗-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等,所以在岩性描述中其碎屑结构可以不再描述。

2、填隙物结构:位于碎屑颗粒之间,对碎屑物起胶结作用或充填作用的物质,称填隙物,广义为胶结物。它包括杂基结构(粘土和<0.03mm 的细粒碎屑物)、化学胶结物、砂质充填物(对砾岩、角砾岩而言)。因此砂岩描述以泥质、化学胶结物为主,如泥质胶结、(混有细小颗粒为杂基胶结),硅质胶结、铁质胶结、钙质胶结等;砾岩描述为砂质充填胶结、砂质充填硅质胶结、砂质充填泥质胶结等。化学胶结要细分可分非晶质胶结(硅质、铁质);隐晶质胶结;微晶质胶结(微晶碳酸盐);结晶粒状胶结(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