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描述-详细讲解岩性描述基本方法
岩屑鉴定及描述方法

岩屑鉴定及描述方法1、碎屑岩的描述方法岩屑鉴定要有专人负责,现场鉴定除用肉眼观察外,须使用放大镜、双目镜、各种试齐及简易鉴定方法。
鉴定过程中应剔去泥皮、掉块等假屑,目估各种岩屑百分含量变化,遵循逐包鉴定,上下对比,大套观察,分层描述的原则。
岩性描述的内容包括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含油气性、化石、含有物、孔洞裂隙(缝)发育情况、次生变化等。
要求定名准确,条理清楚,文字简练。
颜色描述观察描述颜色时,要以干燥、新鲜面为准,要求采用“复合色”的描述方法(主要颜色在前,次要颜色在后)。
不用实物类比描述方法,如砖红色、猪肝色等。
要注意局部变化情况,如均不均匀,色斑及条带的分布规律等。
碎屑岩粒度分级及定名粒级划分标准(见表1)砂岩结构定名方法a.优势粒级定名法:岩石中某个粒级的含量>50%,其它种粒级含量均<20%,则以>50%的那种粒级命名。
b.主、次粒级定名法:岩石中两种粒级的含量均<50%,又都≥35%,则分主次联合命名,次要粒级(量少者)放在前面,主要粒级(量多者)放在后面。
c.不等粒砂岩的命名:岩石中有三种粒级相近,每个粒级含量都<50%,但都>20%,任何两种粒级的含量之和又<70%时,则称为不等粒砂岩。
d.砂、泥岩过渡型岩石分类定名(见表2)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及命名粒度分类a.砾石含量≥50%者称砾岩;b.砾石含量在30-50%之间者称砂砾岩;c.砾石含量占10-30%为砾质砂(泥)岩;d.砾石含量≤10%为含砾砂(泥)岩圆度分类:砾石:圆状、次圆状砾石≥50%;角砾岩:次棱角状、棱角状砾石含量超过砾石总量的50%成分分类:a.单成分砾(角砾)岩:成分单一,某成分砾石占75%以上,叫××砾(角砾)岩b.复成分砾(角砾)岩:砾石成分复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岩石成分组成,亦统称砾(角砾)岩碎屑岩成分命名现场鉴定除用肉眼观察外,须使用放大镜、双目镜、各种试齐及简易鉴定方法,对能够识别的矿物成分,岩石碎屑成分及指相矿物(如海绿石、菱铁矿、黄铁矿等)进行描述,并目估重要矿物的百分含量。
勘察现场编录地层岩性描述分析

勘察现场编录地层岩性描述分析[摘要]勘察现场编录是地质工作中基础性工作,在进行勘察现场编录地层岩性描述时,应对各种地层岩性构造、成分、发育状况及其他特征进行描述。
以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硅质岩为重点,对勘察现场编录工作中地层岩性描述工作进行分析,并对土及溶洞等描述进行简单探讨。
保证勘察现场编录地层岩性描述质量,是实现地质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勘察现场编录地层岩性描述1勘察现场编录地层岩性描述分析1.1勘察现场编录灰岩岩性描述1.1.1强风化灰岩强风化灰岩,主要包括泥灰岩,粉砂质灰岩及燧石灰岩,其年代可以划分为三叠纪、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系、奥陶纪,在强风化灰岩勘察现场编录中,其灰岩岩性描述重点在于:表现为什么颜色,具体晶质结构,强风化灰岩度多表现为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包括粉砂质、燧石、方解石,呈现节理裂隙发育,裂隙是否存在充填,方解石脉是否发育,灰岩是否存在溶蚀现象等均应在描述中体现,此外,灰岩岩芯多表现为什么形状,锤击声如何,灰岩岩心采取率是多少,回次RQD在哪个范围内,均应一一说明。
1.1.2弱风化灰岩弱风化灰岩主要包括泥灰岩,粉砂质灰岩及燧石灰岩,其年代可以划分为三叠纪、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系、奥陶纪,在勘察现场编录地层岩性描述中,应说明呈现颜色,显晶质结构或隐晶质结构,表现是薄-中厚层状构造,分析矿物成分,如灰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燧石、粉砂质等,弱风化灰岩是否存在节理裂隙,查看其是否存在方解石脉发育,是否存在溶蚀现象,溶蚀表现形式,弱风化灰岩多表现为长柱状,测量其节长度,记录岩芯采取率是多少及回次范围等。
1.1.3微风化灰岩进行勘察现场编录微风化灰岩地层岩性描述,其编录内容与弱风化灰岩描述内容一致。
1.2勘察现场编录白云岩岩性描述1.2.1强风化白云岩白云岩主要包括粉砂质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其年代划分为三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奥陶纪,在勘察现场编录白云岩岩性描述中,应说明强风化白云岩为什么颜色,为隐性或显性晶质结构,其构造表现如何,如薄-中厚构造,研究白云岩矿物成分,一般白云岩矿物成分主要以白云石及方解石为主,查看其是否存在节理裂隙发育,裂隙是否存在充填,方解石有没有发育等,强风化白云岩呈现为什么形状,其岩芯采取率是多少,回次范围等。
4.岩石描述

侵入岩为块状,喷出岩质块状外,还有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等,有时岩体内发现俘虏体。
风化后岩石表面有杂色斑点,硬度和比重都较大,常造成陡峭的地形。
全风化:物理力学性质与砂土类似。手捏易碎,矿物全部成次生矿物,原岩组织结构完全破坏,颜色光与土相似。
划分主要依据区域地质资料来确定。
软化性、崩解性、膨胀性、溶解性、断层泥、岩溶中的充填情况等。
胶结程度、铁质、钙质、硅质等。
沉积岩
砾石、砂岩、泥岩、灰岩、页岩、泥灰岩
颜色单一,例如:灰黑、青灰、黑色
长石、石英较多,白云母次之,且长石多呈酸性
结构特征混杂,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生物结构、结晶粒状结构,颗粒间多有胶结物充填。
具层理构造,如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硬度一般比较小,风化后较松散一般易成平缓、低矮的地形。
强风化:半岩半土状,碎石状。锤击声哑,轻打击即散落,长石云母等风化成次生矿物;仅在个别岩块中心还保持原有颜色。
二叠纪、燕山期、徐庄组等
变质岩
大理岩、片麻岩、千枝岩、片岩、板岩等
颜色较杂,例如:杂色、灰黑色、紫红色
长石,石英、云母,辉石、普通角内石,绿泥石、绢云母等
岩石描述的内容与顺序:风化程度、名称、颜色、矿物成份、结构、构造、风化程度成份
结构
构造
外在特征
风化程度鉴定
RQD
地质年代
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与结构类型
其它特殊性
岩浆岩
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正长岩、辉岩等。
颜色较杂,例如:杂色、肉红色
长石、石英、黑云母较多,橄榄石、辉石、角内石次之,石榴石少见
1、结构面的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岩土描述

1岩石的鉴定与描述岩石描述的内容有:地质年代、风化程度、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表注:1.波速比K 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风化系数K f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花岗岩类岩石可用标贯击数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岩石质量指标RQD:用75mm口径金刚石钻头,每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或等于10cm 的岩芯段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该项指标在现场取芯后用尺实际量测计算得出,量测时必须严格区别岩石自然断裂和由钻进及取芯操作引起的断裂,新鲜的不规则的断裂面应忽略不计,断块纳入完整岩芯的长度中计数。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
2碎石土1、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为碎石土。
碎石土分类2、碎石土野外描述:颜色、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碎石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类型、充填程度和密实度。
注:探井中,尚应描述碎石土的结构、构造。
3、颜色:碎石土由于岩性不一,充填物成分混杂,有时往往不容易确定出特征颜色。
如果颜色杂乱难以分辨,可描述为杂色。
4、密实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初判:现场鉴别可从可钻性(可挖性)和样品骨架颗粒总质量两方面判断。
注:N63.5和N120均为修正后的击数。
原位测试判定:如果钻探过程中同时进行重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应结合打击击数综合确定。
3.2.5颗粒级配:碎石土的颗粒级配是指其构成的粒径大小及各种粒径土的搭配关系。
野外描述可划分为:级配良好,级配一般,级配不良三个档次。
在钻探中对取得的样品颗粒构成进行目测,(在探井中可直接观察井壁上土中各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当粒径大小极不均匀,颗粒尺寸的范围很大且存在大量中间尺寸的颗粒时,鉴定为级配良好;当在观察对象中某一尺寸的颗粒占绝对优势(级配均匀),或颗粒尺寸在一个范围内,但缺少某些尺寸的颗粒(不连续级配),可定为级配不良;介于二者之间时,描述为级配一般。
岩性的识别

第一节 地质遥感 第二节 水体遥感 第三节 植被遥感 第四节 土壤遥感 第五节 高光谱遥感 的应用
第一节 地质遥感
一、岩性的识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
与岩石本身的矿物成分和颜色密切相关
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和表面粗糙度的 影响 岩石表面湿度的影响。
一、岩性的识别
2、沉积岩的影像特征及其识别
三、植物生长状况的解译
健康的绿色植 物具有典型的 光谱特征。遭 受病虫害的植 物其反射光谱 曲线的波状特 征被拉平。
四、大面积农作物的遥感估产
1、根据作物的色调、图形结构等差异大的物候期 的遥感时相和特定的地理位置等的特征,将其 与其他植被分开。 获得植被分布图。 2、利用高时相分辨率的卫星影象对作物生长的全 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得到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归一植被指数、 差值植被指数、正交植被指数。 3、建立农作物估产模式 用选定的植物灌浆期植被指数与某一作物的单 产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一、植被的光谱特 征
1、健康植物的反射光
谱特征:有两个反 射峰、五个吸收谷。
第三节 植被遥感
一、植被的光谱特征
2、影响植物光谱的因素
植物叶子的颜色
叶子的组织结构 叶子的含水量 植物的覆盖度
二、不同植物类型的区分
1、不同植物由于叶子的组
织结构和所含色素不同, 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 在近红外光区,草本植 物的反射高于阔叶树, 阔叶树高于针叶树。 2、利用植物的物候期差异 来区分植物。 3、根据植物的生态条件区 别植物类型。
5、活动断层的确定
除了具备断层的影像特征外,还具有以下 特征: 山形、沟谷的明显错位和变形; 山形走向突然中断; 山前现代或近代洪积扇错开; 震中呈线形排列,活动频繁。
岩石描述

粘土岩由于粘土矿物非常细小,故要在手标本中肉眼鉴定其成分是困难的。
主要观察描写粘土岩的颜色和物理性质。
(l)颜色:一般的粘土岩往往为浅色,混入有机质则显黑色,混入氧化铁呈褐色,含绿泥石、海绿石等为绿色。
(2)物理性质:观察岩面断口、硬度、可塑性,在水中可否被泡软,吸水性强弱等。
(3)构造:观察岩石中有无层理、泥裂等。
(4)其它:如是否含有生物化石等。
粘土岩几乎不用描述,颗粒细小野外只能看到颜色。
碎屑岩类砾岩粒径大于2mm的碎屑占50%以上,具砾状结构,层理发育差.砾石一般为圆或次圆状者称砾岩,呈棱角和次棱角状者称角砾岩。
单成分砾岩一般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好。
如石英砾岩。
复成分砾岩一般分选不好,圆度变化也大。
砾岩的胶结物中,硅质、钙质、铁质和泥质均有。
一般描述为颜色,构造,结构及成分见图1图1 砾岩描述(春哥你仅仅描述颜色,构造,结构及成分即可)砂岩粒径介于2~0.05mm之间的砂粒占50%以上,各类层理均可发育。
按砂粒大小可进一步分为粗砂岩(粒径2~0.5mm)、中砂岩(粒径0.5~0.25 mm)和细砂岩(粒径0.25~0.05mm)。
石英砂岩中石英含量占75%以上,甚至95%以上,一般磨圆度高,分选好,颜色浅。
长石砂岩中石英含量<75%,长石含量>25%.浅红色到浅灰色。
圆度较差,分选中等或差。
岩屑砂岩中石英含量<75%,岩屑含量>25%,颜色深,圆度和分选都很差.砂岩一般就两种,一种石英砂岩,一种普通砂岩。
图2 石英砂岩描述(描述名称、结构、成分,胶结物)图3 砂岩描述粉砂岩粒径介于0.05~0.005mm的碎屑颗粒占50%以上,多呈阶薄层状,平行或微波状层理。
颗粒细小,肉眼难以辨认;放大镜下可识别石英颗粒或有少量白云母.岩石断面粗糙,无滑感,可以此与粘土岩区别。
图4 粉砂岩描述碳酸盐岩灰岩(颜色,结构(内碎屑结构一般))1)颜色:灰—灰白色居多,但往往随混入物而变化。
(2)构造:应注意有无微细层理和层面构造,有无化石等。
岩性描述镜

火山岩英安岩结构构造:斑状结构基质微晶结构块状构造描述:岩石由斑晶、基质以及不透明矿物等组成。
斑晶为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粒径为0.5mm±。
基质由微晶-隐晶状的长英质组成。
不透明矿物零星分布在各矿物之间。
成分及含量:斑晶:斜长石5%±;基质:长英质95%—;不透明矿物:少量。
杏仁状英安岩结构构造:斑状结构基质微晶结构杏仁状构造描述:岩石由斑晶、基质、杏仁体以及不透明矿物等组成。
斑晶为斜长石,呈半自形板条状,粒径为0.3-1mm±,具聚片双晶,中度高岭土化。
基质为斜长石、石英,呈微晶粒状,粒径为0.01-0.1mm±,石英具波状消光。
杏仁体呈不规则状,粒径为0.5-7mm±,由绿泥石、铁质等充填。
不透明矿物呈他形,零星分布。
成分及含量:斑晶:斜长石5%±;基质:斜长石50%±;石英35%±;杏仁体:10%±;不透明矿物:少量;流纹岩结构构造:斑状结构基质微晶结构块状构造描述:岩石由斑晶、基质以及不透明矿物等组成。
斑晶由斜长石、钾长石以及黑云母组成,斜长石呈自形-半自形,粒径为0.3-2mm±,具聚片双晶,中度绢云母化;钾长石呈半自形,粒径为0.3-5mm±,具简单双晶,中度高岭土化;黑云母呈片状,片径为0.2-2.2mm±,具轻微暗化。
基质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斜长石呈微板条状,0.1-0.2mm±;钾长石呈他形粒状,粒径为0.1-0.2mm ±;石英呈他形粒状,粒径为0.1mm±,具波状消光。
部分石英与钾长石呈显微文象状交生。
不透明矿物零星分布。
成分及含量:斑晶:斜长石5%±;钾长石15%±;黑云母5%±;基质:斜长石10%±;钾长石40%±;黑云母25%±;不透明矿物:少量。
杏仁状安山岩结构构造:斑状结构基质玻晶交织结构块状构造描述:岩石由斑晶、基质以及杏仁体等组成。
《岩性分析》课件

岩石的化学性质
酸碱性
岩石的酸碱性是指岩石中是否含有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以及这 些离子的浓度。
氧化还原性
氧化还原性是指岩石在氧化或还原条件下稳定的能力,对于油气藏 的形成和保存具有重要影响。
活性与反应性
活性与反应性是指岩石与水、酸、碱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和 速度。
岩石的矿物组成
01
02
03
主要矿物
岩石物理性质测试
01
测定岩石的密度、硬度、抗压强度等物理参数。
02
通过这些参数了解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如稳定性、渗透性等
。
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评价和工程地质勘察等领域提供依据。
03
岩石化学分析
1
对岩石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定各种元素的 含量。
2
分析岩石的成因和演化历史,了解地球化学过程 和地质作用。
《岩性分析》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岩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岩性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 岩性分析的实践应用 • 岩性分析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引言
岩性分析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岩性分析是指对岩石的物理、化学和矿物学性质进行分析,以了解岩石的组成 、结构和成因。
重要性
岩性分析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对于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 勘察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性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地壳物质组成和演化 历史,为地质学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聚集。
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岩性分析
总结词
矿产资源勘探中,岩性分析是寻找和鉴别矿产资源的关键手段,通过对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确定 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品位。
详细描述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岩性分析是确定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硬度、比重、磁性等)和 化学性质(如成分、含量等)的分析,可以了解岩石的形成环境和演化过程,进而确定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品位。 岩性分析对于指导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构造
在手标本上构造特点, 在手标本上构造特点,是均匀的块状构 条带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 造,条带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 气孔、杏仁构造、枕状构造、变余构造、 气孔、杏仁构造、枕状构造、变余构造、 变成构造(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 变成构造(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千 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 带构造、眼球状构造、块状构造)等等。 带构造、眼球状构造、块状构造)等等。
千枚岩类
特点 岩石基本上全部重结晶,但颗粒小,通常<0.1mm 岩石基本上全部重结晶,但颗粒小,通常 矿物成分以绢云母、石英、绿泥石为主,少量钠 矿物成分以绢云母、石英、绿泥石为主, 长石,有时见黑云母、硬绿泥石、 长石,有时见黑云母、硬绿泥石、锰铝榴石变斑 晶 典型的千枚状构造, 典型的千枚状构造,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原岩成分同板岩 形成条件 低级变质,低温、 低级变质,低温、强应力作用下形成
Hale Waihona Puke 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板岩类
特点 致密, 致密,发育板状劈理 重结晶或变质结晶作用很弱, 重结晶或变质结晶作用很弱,隐晶质 具板状构造,变余泥质、 具板状构造,变余泥质、粉砂质结构 原岩通常为泥质岩、粉砂岩、中酸性火山岩、 原岩通常为泥质岩、粉砂岩、中酸性火山岩、 凝灰岩 形成条件 低级变质,低温、 低级变质,低温、应力作用下形成 命名:颜色+杂质成分 杂质成分+板岩 命名:颜色 杂质成分 板岩 例:钙质板岩,黑色碳质板岩 钙质板岩,
岩石描述范例
手标本描述: 手标本描述: 岩石呈灰黑色,具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呈灰黑色,具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 物成分为辉石和斜长石, 物成分为辉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少量角闪石和橄 榄石。 榄石。 辉石呈灰黑色,短柱状,可见解理, 辉石呈灰黑色,短柱状,可见解理,断面为八边 颗粒大小在2mm左右,含量约55% 2mm左右 55%。 形, 颗粒大小在2mm左右,含量约55%。 斜长石为细条板状,灰白色,大小1 3mm, 斜长石为细条板状,灰白色,大小1×3mm,含量 25%。 约25%。 橄榄石浅绿色,粒状,颗粒大小2 3mm,含量约15% 15%, 橄榄石浅绿色,粒状,颗粒大小2-3mm,含量约15%, 角闪石为灰绿色,短柱状,断面六边形,含量约5%。 角闪石为灰绿色,短柱状,断面六边形,含量约5%。 5% 定名: 定名:橄榄辉长岩
石英岩 主要由石英组成的浅色粒状岩石,是 石英含量大子85%的变质岩。因杂质引起 的其他变质矿物、黑云母、绢云母、帘石、 闪石、榍石等,一般为块状构造,有时可 具条带状构造。粒状变晶结构。由砂岩和 硅质岩经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形成。
动力变质岩 糜棱岩
是动力变质岩中最主要类型之一。 是动力变质岩中最主要类型之一。碎基含量 50一90%之间,具显著的定向性构造, 在50一90%之间,具显著的定向性构造,出现页 条带等韧性流所造成的流动现象。 理、条带等韧性流所造成的流动现象。从外观上 糜棱岩是一种细粒乃至隐晶质的岩石, 说,糜棱岩是一种细粒乃至隐晶质的岩石,多数 糜棱岩、原岩的碎块或碎斑是透镜体, 糜棱岩、原岩的碎块或碎斑是透镜体,眼球体平 行或近平行于糜棱面理排列, 行或近平行于糜棱面理排列,面理围绕这些残留 体旋转。 体旋转。
命名:颜色+杂质成分 特征变质矿物+主要矿物 千枚岩 命名:颜色 杂质成分+特征变质矿物 主要矿物+千枚岩 杂质成分 特征变质矿物 主要矿物
例:灰色硬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
片岩类
特点 1、主要由片状矿物、柱状矿物和粒状矿物组成, 、主要由片状矿物、柱状矿物和粒状矿物组成, 及特征变质矿物。片柱状矿物> %, %,粒状矿物 及特征变质矿物。片柱状矿物>30%,粒状矿物 中长石含量< %。片状构造, %。片状构造 中长石含量<25%。片状构造,鳞片变晶结构或 斑状变晶结构,粒度>1mm 。 斑状变晶结构,粒度 命名原则: 命名原则: 特征变质矿物十片柱状矿物十片岩
5、岩石的次生变化 蛇纹石化、绿泥石化、钠黝帘石化、 如:蛇纹石化、绿泥石化、钠黝帘石化、 高岭石化,以及破碎情况、裂隙、孔洞、 高岭石化,以及破碎情况、裂隙、孔洞、 矿化现象等都应注意观察和描述。 矿化现象等都应注意观察和描述。
6、命名 在上述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 在上述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按岩石 的分类命名原则,对岩石进行正确的命名。 的分类命名原则,对岩石进行正确的命名。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矿物种类及含量。 主要矿物种类及含量。 次要矿物类型。 次要矿物类型。 结构。 结构。
4、矿物成分的种类和百分含量 • 主要矿物的种类、特点和含量 主要矿物的种类、 如:矿物名称,颜色、形状 矿物名称,颜色、 和自形程度、晶形、解理、 和自形程度、晶形、解理、 光泽、硬度和断口,含量。 光泽、硬度和断口,含量。 • 次要矿物的种类、特点和含量 次要矿物的种类、 副矿物的种类、特点和含量。 副矿物的种类、 特点和含量。 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 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 , 要斑晶和基 质分别描述其种类、特点和含量。 质分别描述其种类、特点和含量。
2、结构
• 对全晶质的岩石,注意描述:颗粒大小、 对全晶质的岩石,注意描述:颗粒大小、 自形程度和交代关系。 自形程度和交代关系。以及一些特征结 辉长结构、辉绿结构、花岗结构、 构:辉长结构、辉绿结构、花岗结构、 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等。 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等。 • 对具斑状结构的岩石,要先说明“岩石具 对具斑状结构的岩石,要先说明“ 有斑状结构” 有斑状结构”,然后要分别描述斑晶的结 构和基质的结构。 构和基质的结构。
命名 特征变质矿物+主要暗色矿物 长石种类+基本名称 主要暗色矿物+长石种类 特征变质矿物 主要暗色矿物 长石种类 基本名称 例:矽线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
斜长角闪岩
特点 粒状或柱状变晶结构为主,粒度变化大,块状、 粒状或柱状变晶结构为主,粒度变化大,块状、 片麻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矿物成分以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 矿物成分以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角闪石等暗色 矿物大于50%,石英含量较少或无。 矿物大于 ,石英含量较少或无。 原岩为基性岩浆岩,基性凝灰岩, 原岩为基性岩浆岩,基性凝灰岩,白云质泥灰岩 形成的温压条件范围较大, 形成的温压条件范围较大,一般为中高级变质 命名:构造 特征变质矿物 特征变质矿物+斜长角闪岩 命名:构造+特征变质矿物 斜长角闪岩 例:片麻状绿帘斜长角闪岩
岩石观察和描述内容 一、手标本上描述的内容
1、颜色 当岩石颜色单一时可直接命名,如红色、黄色等。 当岩石颜色单一时可直接命名,如红色、黄色等。 若岩石的颜色呈多种色调,用复合颜色命名, 若岩石的颜色呈多种色调,用复合颜色命名,如 黄绿色、灰紫色等,此时,岩石的主要颜色放后, 黄绿色、灰紫色等,此时,岩石的主要颜色放后, 如主要颜色为绿色,次要颜色为黄色, 如主要颜色为绿色,次要颜色为黄色,称为黄绿 色。 对岩浆岩要估计色率。 对岩浆岩要估计色率。 观察岩石的颜色时,应尽可能观察新鲜的、干 观察岩石的颜色时,应尽可能观察新鲜的、 燥的岩石颜色。 燥的岩石颜色。如果岩石遭受了风化则应指出 其风化后的颜色。 其风化后的颜色。
岩石观察和描述内容
手标本观察描述的内容: 手标本观察描述的内容: 颜色、结构、 颜色、结构、构造 主要矿物:名称、颜色、晶形、自形程度、 主要矿物:名称、颜色、晶形、自形程度、颗 粒大小、次生变化、 粒大小、次生变化、含量 次要矿物:名称、颜色、晶形、自形程度、 次要矿物:名称、颜色、晶形、自形程度、颗 粒大小、次生变化、 粒大小、次生变化、含量 副矿物:名称、颜色、晶形、自形程度、 副矿物:名称、颜色、晶形、自形程度、颗粒 大小、 大小、含量 次生变化 、 矿化 命名
碎裂岩
碎裂岩是指具有碎裂结构和碎斑结构的岩 石。 在粒度较大的刚性原岩中发育较好,在长 英质岩石中常见(如花岗岩和砂岩)。 片状矿物和柱状矿物弯曲扭转,石英呈压 扁透镜体,并被细粒的碎基围绕。
片麻岩类
特点 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为主,粒度 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为主,粒度>1mm,片 , 麻状构造。 麻状构造。 暗色矿物含量一般<30%,粒状矿物为长石和石英, ,粒状矿物为长石和石英, 暗色矿物含量一般 长石含量一般>25%,长石为钾长石和斜长石,暗 长石含量一般 ,长石为钾长石和斜长石, 色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辉石。 色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辉石。 特征变质矿物如Ky、 、 、 特征变质矿物如 、Sil、Ga、Cord等 等 原岩类型复杂, 原岩类型复杂,不同类型原岩变质都可以形 成片岩 中高级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高角闪岩相) 中高级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高角闪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