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常见错误
【精品】设计电路板时常见的错误

设计电路板时常见的错误设计电路板时常见的错误1.原理图常见错误:(1)ERC报告管脚没有接入信号a.创建封装时给管脚定义了I/O属性b.创建元件或放置元件时修改了不一致的grid属性,管脚与线没有连上c.创建元件时pin 方向反向,必须非pinname端连线。
(2)元件跑到图纸界外:没有在元件库图表纸中心创建元件。
(3)创建的工程文件网络表只能部分调入pcb:生成netlist时没有选择为global。
(4)当使用自己创建的多部分组成的元件时,千万不要使用annotate.2.PCB中常见错误:(1)网络载入时报告NODE没有找到:a.原理图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库中没有的封装;b.原理图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库中名称不一致的封装;c.原理图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库中pinnumber不一致的封装。
如三极管:sch中pinnumber为e,b,c,而pcb中为1,2,3。
(2)打印时总是不能打印到一页纸上:a.创建pcb库时没有在原点;b.多次移动和旋转了元件,pcb板界外有隐藏的字符。
选择显示所有隐藏的字符,缩小pcb,然后移动字符到边界内。
(3)DRC报告网络被分成几个部分:表示这个网络没有连通,看报告文件,使用选择CONNECTEDCOPPER查找。
另外提醒朋友尽量使用WIN2000,减少蓝屏的机会;多几次导出文件,做成新的DDB文件,减少文件尺寸和PROTEL僵死的机会。
如果作较复杂得设计,尽量不要使用自动布线。
在PCB设计中,布线是完成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前面的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在整个PCB中,以布线的设计过程限定最高,技巧最细、工作量最大。
PCB布线有单面布线、双面布线及多层布线。
布线的方式也有两种:自动布线及交互式布线,在自动布线之前,可以用交互式预先对要求比较严格的线进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以免产生反射干扰。
必要时应加地线隔离,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产生寄生耦合。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doc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五)【问题17: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部位不当或设计参数有误】评析:目前相当多的设计,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部位不当或不明确,仅笼统交待在变配电所设置一级SPD,层配电箱及弱电机房配电箱内设置二级SPD、三级SPDo根据新《民规》11.9.4,低压配电系统及电子信息系统传输线路在穿过各防雷区界面处,宜采用电涌保护器(SPD)保护。
为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引起的过电流和过电压,通常应在下列部位装设电涌保护器(SPD)o(1)在变压器低压侧装一组SPD,当SPD的安装位置距离变压器沿线长度不大于10m时,可装在低压主进线断路器负载侧的母线上,SPD支线上应设置短路保护电器,并且与主进断路器之间应有选择性。
(2)在向重要设备供电的设备末端配电箱的各相母线上,应装设SPD,上述重要设备是指重要的计算机、监控设备、电话交换设备、网络设备、UPS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梯的集中控制装置、集中空调系统的中央控制设备,以及对人身安全要求较高的或贵重的电气设备等。
(3)对重要的信息设备、电子设备、控制设备的订货,均提出装设SPD的要求。
(4)由室外引入或由室内引至室外的电力线路、信号线路、控制线路、信息线路等在其入口处的配电箱、控制箱、前端箱等的引入处应装设SPDo注意:一级或二级SPD要分别设置4P-50A或、2P-10A的短路保护开关对SPD加以保护,且此开关应与电源主进开关之间有选择性,其分断能力要满足此处短路电流的需要。
同时,SPD 的接地问题亦不容忽视。
【问题18:对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没有做重复接地】评析:《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9.1.4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必须与由接地装置直接引来的接地干线相连接,做重复接地。
此为强制性规范条文,设计说明应予强调。
设计人需理解此举的目的在于:遏制中心点漂移,使三相电压均衡度提高。
电气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精选文档

电气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电气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一、设计说明(一)只有通用说明部分,缺专用说明部分的内容,应补充说明建筑概况(包括楼层数、建筑高度、各层用途、建筑定性等),工业类建筑还应说明厂房或库房的生产性质及危险性等级(通用厂房应注明现设计按丙类厂房,且未考虑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若今后生产性质确定,需增加进一步消防设计,应由业主另行委托,并报消防部门审核),设计任务范围以及本建筑设计电源引入电压等级、电缆电线敷设方式等。
(二)高层民用建筑的用电负荷等级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9。
1。
1条(强制性条文)确定,其它类建筑的负荷等级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10。
1.1条(强制性条文)确定.二、配电系统(一)配电系统中的电线电缆截面设计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 4—95(以下简称《低压》)第2。
2.2条的规定(强制性条文).(二)配电系统采取接地故障保护时,应根据《低压》条(强制性条文)进行总等电位联结设计,应设计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的平面布置和结线示意图,或详细说明总等电位联结措施的具体施工做法,标准图应选用新版(02D502-1)。
(三)配电系统的中性线截面选型应按《低压》2。
2。
6条设计,保护线(P E线)的截面选型应按《低压》2.2.9条设计.(四)电源由室外引入时,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以下简称《供配电》)第条的规定,在建筑物引入处应设隔离电器。
(五)配电系统中,配电线路采用的上下级保护电器,根据《低压》4。
1。
2条的规定,其动作应具有选择性。
(六)配电系统中,正常电源与应急电源按《供配电》3。
0.2条(强制性条文)在设计图纸上应注明防止并列运行措施。
(七)住宅(宿舍)类建筑的配电系统应按《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以下简称《住宅》)第6。
电气设计13个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电气设计13个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1、常见疑难问题之接地电阻防雷接地与其它工作及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该最小值在图纸中如何表达?答:接地通常分为两大类:功能性接地及保护性接地。
功能性接地主要包括工作接地、直流接地、屏蔽接地、信号接地等;保护接地主要包括防电击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防电化学腐蚀接地等。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培训设计者应充分知晓上述接地分类及其对于接地电阻的不同要求,从而在设计图纸中提出具体要求。
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11、12、22及23章的相关规定,在常规情况下:(1)低压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2)配电变压器位于建筑物外部时,低压电缆在引入该建筑物处,对于TN-S或TN-C-S系统,PE线或PEN线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对于TT系统,PE线单独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3)对于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当专引人工防雷引下线时(该情形极少),每根引下线的冲击电阻分别不宜大于10Ω、30Ω; 当利用自然防雷引下线时,每根引下线的冲击电阻数值可不做规定;(4)除另有规定外,电子、信息及计算机设备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4Ω; 5)当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时,其接地电阻应以诸种接地系统中要求接地电阻最小的数值作为依据。
除另有规定外,诸种接地系统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培训另须特别注意:判断建筑物内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设备的存在与否,一般是以其设备机房及主机设备的存在与否作为重要衡量标志的。
2、常见疑难问题之SPDTN制式下,三相电源系统中SPD只数如何确定?其前端是否一定加设保护电器?保护电器的大小及极数?答:(1)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第6.4.5条中的图6.4.5-2之注:“当采用TN-C-S或TN-S系统时,在N与PE线连接处电涌保护器用三个,在其后N与PE线分开处安装电涌保护器时,用四个,即在N与PE线间增加一个。
电气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气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 设计需求不清晰:在开始设计之前,如果设计需求没有明确的表述,会导致设计
方向不明确,浪费时间和资源。
对策是在开始设计之前,与客户充分沟通,明确设计目标
和要求,并制定详细的设计任务书。
2. 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在电气工程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
可靠性至关重要。
如果选用的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可能导致电气设备异常或损坏。
对策
是在选材之前,进行充分的材料调研,确保选材符合设计要求,并对选用的材料进行性能
测试和验证。
3. 设计过程中的误差:人为和计算误差在设计中时常发生,可能导致设计计算有误,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对策是在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反复校验和验证,使用专业设计软件
和工具进行计算,减少误差的发生。
4. 安全风险考虑不足:电气工程设计中,安全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
果安全风险考虑不足,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电流过大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策是在设计
过程中,充分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能,选用符合标准的安全设备和安全控制措施,并进行安
全性能测试和验证。
电气工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需要设计人员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通过明确设计需求、优化选材、减少误差、加强安全和环境考虑等对策,能够有效
降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提升电气工程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二)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二)【问题5:变压器外壳防护等级选用不当】评析:当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贴邻安装时,变压器外壳防护等级应当改选为或IP40。
根据《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第4.1.3条“具有符合IP3X防护等级外壳的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当环境允许时,可相互靠近布置在车间内。
”对具有符合IP3X防护等级且断路器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在环境允许时可相互靠近布置在车间内,不仅可减少占地面积,也有利于高压深入负荷中心。
根据《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4208-84)规定,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IP3X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直径大于1.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配电室面积允许,最好不要将变压器与开关柜贴邻布置,而间隔0.8m—1.0m的距离以利于变压器的散热(此时变压器外壳等级可为IP20),若贴邻布置(IP30或IP40外壳),则不利于变压器散热,影响其供电容量的发挥。
【问题6:“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时,需增加一根PE线”的技术要求有误】评析:提出“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时,需增加一根PE线”的要求,这是设计极易犯的错误。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当采用Ⅰ类灯具时,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2.3.1亦有此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灯具按防触电保护分类,分为Ⅰ、Ⅱ、Ⅲ类。
其中Ⅰ类灯具: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还有附加安全措施,即应把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线;Ⅱ类灯具:依靠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保证安全,不需要连接PE线;Ⅲ类灯具:采用安全超低压SELV供电,电压不超过50V,经隔离变压器供电,二次侧导线和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允许连接PE线,以避免一次侧故障时的接触电压通过PE线导入二次侧(注:0类灯具仅有基本绝缘、不连接PE线,已被取消)。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四)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四)【问题13:不经过计算就随意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评析:相当多的设计,没有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就随意将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定为第一、第二或第三类。
应当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及年预计雷击次数N的计算结果,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2.0.2条、第2.0.3条、第条,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确定: Ng Ae=k 0.024 Td1.3 式中N-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a):-年平均雷暴日,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d/a)。
【问题14:防侧击和等电位联结的防雷措施不完善】评析:对二类(三类)防雷建筑物,将45m(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等防侧击和等电位联结的防雷措施,多数设计都注意到了。
【问题15: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表述不完整】评析:一般设计都能做到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金属管道等就近与防雷接地网连接,以实现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但易疏漏的问题是,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还应有:屋面的配线管应采用钢管;钢管的一端应与配电箱金属外壳相连,另一端应与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相连,并应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新《民规》)。
【问题16:对通常建筑物,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多此一举】评析:不少防雷设计说明中述及:本工程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并采取等电位连接。
此种描述不当,因为对通常建筑物,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属多此一举,相关说明应予取消。
可见,本条规定仅对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和爆炸危险环境采取防雷电感应。
其它防雷建筑物可以不防雷电感应。
雷电感应可能感应出相当高的电压而发生火花放电引发事故。
但在一般性建筑物内,在不带电的金属物上雷电感应所产生的火花放电,由于其能量小、时间极短,通常不会引发火灾危险。
探讨电气设计中常见问题及纠正措施

探讨电气设计中常见问题及纠正措施现如今,在建筑工程中电气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建筑在用电方面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针对电气设计过程中所常见的一些问题,是值得被详细分析的,那么在本文就和工程的实践有效的结合,细致的研究了电气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而言,讲解了能够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措施。
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纠正,能够让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所产生的常见问题得到改善。
标签电气设计;常见问题;纠正措施一、建筑电气在设计的过程中所具备的原则建筑电气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一些的原则合理遵守:1、建筑的电气设计对其使用功能方面要细致考虑。
具体要满足一部分特殊单位的用电要求,以及通风、照明等一些正常的要求。
2、电气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设计方案是否和经济效益相符。
设计在考虑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经济效益,以实际的工作效率为参照,一些过高的运行费用和投资要避免产生。
同时节能的措施要在短时间内运用,以这样的方式将运行费用减少。
首先,要将和建筑物发挥功能不相關的电气设备找出,接着考虑其节能措施的有效采用。
例如: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功损,要正确的使用节能技术降低其能耗。
3、进行电气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建筑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考虑在内。
二、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建筑工程中的电气设计与质量、投资与工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建筑用电中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是被电气设计制约着的。
根据详细的统计得出,工程的事故是因为电气设计问题而产生的比例,在我国电气工程整体质量的事故中针具着40%左右。
通过整理,建筑电气设计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基本上有一个方面,分别为:1、在户内进行弱电布置的时候,对技术的发展没有考虑到户内的弱电接口一般都是按照家居的布置来设置。
例如:在书房和沙发的位置上设置数据的接口和电话接口,在摆放电视机的电视柜上将有线电视接口有效的布置。
可是,在我国科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设置的界限上变得不是特别清晰,绝大部分的用户在收看网络电视的时候选取电信的方式,还会利用有线电视系统,在利用电信方式收看网络电视的时候,会在有电视机的位置将网络接口有效设置,在利用有线电视的时候可能在电视接口的设置方面要多方面考虑其使用的方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设计常见错误
施工设计图纸是建筑施工稳定安全的前提保障,是防患于未然的至关重要措施。
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其重要性也在不断加强。
正是由于施工图审查的严格把关,才使建筑施工质量保持稳定,有效地避免了安全隐患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广大社会公众利益。
本篇内容,从电气施工图审图中的几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涉及了供配电系统审图问题、消防设备配电问题、防雷接地设计问题、照明设计问题。
一、高压系统图审图通病
1、高压一次接线图是否合理;是否已征得供电局的同意。
2、有无计量专用柜。
3、选用标准图是否正确。
4、继电保护方式是否合理;整定计算和选择性是否正确。
5、进线、出线、联络、电压互感器、及计量等回路之联接是否正确。
6、二次接线图是否正确,端子接线图是否齐全、进线、联络等有无安全闭锁装置。
7、高压电缆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是否考虑了热稳定问题,有无计算。
8、高压母线的规格型号选择是否正确;高压电器的选择与开关柜是否符合。
9、仪表配备是否齐全,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等规格型号是否正确。
10、电压互感器,断路器等规格型号与高压开关柜的成套性是否符合。
二、低压系统图审图通病
1、主开关及配出回路开关断流能力是否能满足要求。
2、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是否合适,与电流表、电度表是否配合。
3、低压母线安装是否合理,进入开关柜有无问题。
4、变压器容量计算是否正确,电容补偿是否适当。
5、配出回路是否都有计算,导线规格型号有无错误。
6、保护开关的选择与导线的配合是否正确,上下级之间选择性如何。
7、保护和计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供电部门的规定。
三、事故电源系统图审图通病
1、发电机是否自动起动及自动切换。
2、发电机室的布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发电机室有无通风排烟设备,油箱的安装如何处理,是否满足要求;贮油量是否符合当地消防部门的要求;油库如何解决。
4、变电所消防报警以及灭火如何解决,有无气体灭火设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5、地下室发电机的排烟如何解决,能否满足排烟、排风的要求。
6、发电机的噪声,隔振如何解决,是否采取了措施。
四、电力系统图审图通病
1、电力系统的保护是否正确,导线规格是否配合。
2、每一支路,每一段线(即由配电箱至配电箱一段)其导线规格及管径是否均已标注清楚。
3、大干线小开关及干线并接问题如何解决。
4、配电箱支路的开关,熔断器等规格容量是否均已标注清楚。
5、配电箱支路出线开关容量是否已标注清楚。
6、回路编号,管线规格是否已注明。
7、导线与管径配合是否正确。
五、防雷接地设计说明相关问题
1、防雷等级划分是否正确,图纸有无说明。
2、接地电阻要求值是多少,有无说明。
3、材料防腐,镀锌是否有所要求,有无说明。
4、导体(包括钢筋)连接是否采用焊接,有无说明。
六、接闪器设计问题
1、避雷带的材料,如为圆钢或扁钢规格是否合适。
2、避雷针的高度和支承安装是否可靠。
3、避雷带在女儿墙、檐口、屋脊上的安装是否可靠。
4、避雷带跨越沉降缝,伸缩缝等做法是否得当。
5、利用钢屋架及铁皮屋等做接闪器是否可靠。
6、高出屋面的金属部份,如通风帽、旗杆、天线杆、灯杆、水箱、冷却塔是否与防雷装置做了可靠联接。
7、与节日彩灯并行时,避雷带的高度是否高于节日彩灯。
七、引下线规范做法
1、引下线的根数和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利用柱子纵向主钢筋做引下线时,钢筋的连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焊接长度是否有要求。
3、明敷引下线与其他并行金属管道如落水管,透气管等是否做了可靠连接。
4、明装引下线根部是否做了穿管保护。
5、明装或暗装引下线是否做了断线卡子,是否影响建筑外观。
6、利用柱子钢筋做引下线是否做了测试卡子,位置数量是否合理。
7、防侧向雷击是否做了笼式避雷网措施。
八、接地装置设计安装问题汇总
1、接地与接零是否已全盘考虑,进户线是否有重复接地。
2、程控电话,程控电梯,计算机房,消防中心,控制中心,音响中心等,是否需要独立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3、在同一电气系统中是否有接零又接地的混杂现象。
4、灯具、开关设备、用电设备等外皮,安全保护接地是否可靠,接地连接是否满足要求。
5、所有管子、柜、箱、盒等电气设备之金属外壳是否都做了可靠接地。
6、有无防静电措施,是否可靠。
7、人工接地体的材料及规格是否满足要求,防腐处理是否可靠。
8、人工接地体的数量是否满足要求,高电阻率土壤如何处理,是否可靠。
9、附近有无自然接地体,是否充分的进行了利用。
10、利用基础底板,梁等做接地体时主筋是否都采用了焊接。
11、外引钢筋的标高,部位是否合适;有无穿过防水层的现象,如何处理,是否可靠,有无说明。
12、大门口是否设有均压或绝缘措施。
13、接地体的埋入深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九、照明平面图审图通病
1、电源方向、位置是否合理,相数是否得当,图上是否已注明。
2、是否设有进线总开关,回路编号及导线规格是否均已注明。
3、架空进线高度是否能满足规范要求,电力、照明是否分开装表。
4、配电箱的位置是否合适,明装暗装是否得当,留调位置及大小是否已经提出要求。
5、各相负荷是否平衡,单路容量是否合适,每支路灯头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6、支路长度是否合适,电压降能否满足规范要求,有无计算。
7、导线根数是否有误,导线根数与管径配合是否合理。
8、管线的敷设方式是否合理,明配线及暗配线与结构形式是否相符。
9、事故照明是否满足要求,电源如何解决,灯头线、开关线是否有遗漏现象。
10、局部照明的安装高度,使用电压,导线截面等是否合理。
11、灯具的规格型号,安装方式,安装高度及灯泡数量是否标注清楚。
12、非标灯具的安装详图是否齐全,有装修要求的灯具是否已有注明。
13、照度选择是否合适,有无计算,是否满足要求。
十、照明系统图审图通病
1、配电箱的型号、编号、代号、容量是否标注清楚。
2、配电箱进线电缆的编号、代号、截面、管径,是否已标注清楚。
3、由配电箱至配电箱各段电缆或导线规格、管径是否已注明。
4、配电箱分支回路的开关(或溶断器)导线管径是否已标注清楚。
5、大截面电缆与DE6型开关的接线如何解决。
6、各级开关保护的选择性如何,是否满足要求。
十一、事故照明审图通病
1、事故照明电源是否可靠,自动切换装置是否在末端。
2、走廊及疏散口是否设有疏散指示标志灯。
3、疏散灯的位置距离以及安装高度是否合适。
4、内装电池型灯具其照度是否满足要求。
十二、照明控制系统审图通病
1、照明开关的位置是否恰当,开灯、关灯是否方便。
2、走廊、楼梯是否是双控开关,控制线根数是否有误。
3、灯具的控制是分散还是集中控制,是否合理。
4、有无调光和变光要求,控制原理图是否合理。
十三、消防设备未采用单独供电回路设计通病
将消设和非消设共用配电线路和配电箱。
如:
1、各类风机名称混淆,线路混接。
2、消控室与弱电中心合用时,电源也合用。
3、将屋顶消防稳压泵接在照明箱上。
4、将消梯底坑排水泵接在生活泵配电箱上。
5、将消泵房的排水泵接在非消防电源上。
6、将小容量的排风机接在防排烟风机配电箱上(勿以利小而不为,勿以弊小而为之)。
7、将火警装置电源接在靠近的照明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