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装阀讲义
液压知识培训-插装阀

§4-5插装阀1)主阀结构简单,通流能力大,qymax=10000L/min2)主阀相同,一阀多能,便于标准化、集成化、微型化.3)密封性好,泄漏小,便于无管连接,先导阀功率小,具有明显节能效果。
一.插装阀的组成插装件盖板二.插装单元的工作原理(a)电磁铁断电,阀关闭,A与B不通(F>Fo)(b)电磁铁通电,阀打开,A与B连通(F<Fo)插装件的面积比插装件中的三个面积A A、A B、A C(A X)的大小选择对插装阀性能影响很大,尤其面积比值的选择更影响到插装阀的开关性能,为此方向控制、压力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插装件中,采用着合适的不同的面积比。
德国力±乐公司采用的面积比为A A:A B,设A A为100﹪,若A B取7﹪或50﹪,则面积比A A:A B为14.3:1和2:1两种,对应A X=A A﹢A B为107﹪与5﹪。
而美国Vickers公司采用的面积比为A A:A X,该公司用于方向阀插装件的面积比有1:1.05(用于充液阀)、1:1、1:1.6、1:1.2等;用于流量阀的有1:1.6、1:1.2;用于压力阀的有1:1、1:1.05.内供与外供、内排与外排插装件常闭与常开式插装件用得最多的为常闭插件,所谓“常闭”是指在零位(未通入控制油)时依靠弹簧力将A与B之间的通路关闭;所谓“常开”是指在零位时依靠弹簧力使A与B之间保持流通状态,当有压力控制油时才予以关闭。
三.插装阀的方向、流量和压力控制1.方向控制①单向阀②液控单向阀用电磁阀或梭阀作先导阀,可构成插装式液控单向阀。
.电磁式液控单向阀如果过渡板内右边的①孔被堵住,其控制原理的图形符号为下图;如果过渡板内左边的①孔被堵住,则图形符号为上图.两种情况A→B的油液均可自由通过.图中代号1在初始位置,油液反向(B→A)被截止,即电磁铁不通电时,行使单向阀的功能;而当电磁铁通电时,主阀上腔控制油经阻尼①→电磁阀右位→油口T→油口Y→油箱,因而可实现B→A的油液也可流动.即不通电为单向阀功能,通电为液控单向阀功能.图中代号0的情况则与上述相反,不通电时油液正反方向都可流动,为液控单向阀功能,而通电则只能是单向阀功能.③电液换向阀2.压力控制①溢流阀功能②.电磁溢流阀功能电磁溢流阀③.卸荷阀功能3流量控制四.插装阀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1:丧失“开”或“关”的逻辑功能,阀不动作1. 先导控制阀与控制盖板来的控制腔油的输入有故障;2.油中污物楔入插装阀芯与阀套之间的配合间隙,将主阀芯卡死在“开”或“关”的位置;3.阀芯或阀套棱边处有毛刺;4阀芯外圆与阀套内孔几何精度超差,产生液压卡紧;5.阀套嵌入集成块体内,因外径配合过紧而招致内孔变形;或者因阀芯与阀套配合间隙过小而卡住阀芯。
液压与气压传动 插装阀ppt实用资料

▪ 插装阀的应用
▪ 单向阀
将方向阀组件的控制口通过阀块和盖板上的通道与油 口A或B直接沟通,可组成单向阀。
▪ 二通阀
由一个二位三通电磁滑阀控制方向阀组件控制腔的通 油方式,可组成二位二通阀。
▪ 插装阀的应用
▪ 三通阀 由两个方向阀组件并联而成,对外形成一个压
力油口、一个工作油口和一个回油口。三通插装阀的工 作状态数取决于先导换向阀的工作位置数。
插装阀基本组件作用面积分别为AA、AB、Ax,
阀芯上端复位弹簧力为F , 方向阀组件的先导阀可以是电磁滑阀,也可以是电磁球阀。
t 阀1、2、3、4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组成三位四通换向回路,用于液压缸的换向。
同一通径的三种组件安装尺寸相同,但阀芯的结构形式和阀套座直径不同。
当 p A + F >p A + p A 时 阀口关 改变油口通油方式的阀称为先导阀。
▪ 插装阀基本组件
▪ 组件由阀芯、阀套、弹簧
和密封圈组成。根据用途 不同分为方向阀组件、压 力阀组件和流量阀组件。 同一通径的三种组件安装 尺寸相同,但阀芯的结构 形式和阀套座直径不同。 三种组件均有两个主油口
A 和B、一个控制口x 。
▪ 插装阀单元的工作状态
记油口A、B、x的压力分别为pA、pB、px,
▪ 四通阀由两个三通阀并联而成来自先导阀可以是一个三位四通换向阀,见动画。 先导阀也可以是两个二位四通换向阀或四个二位三通
换向阀,见动画。 四通插装阀的工作状态数取决于先导换向阀的工作位
置数。
▪ 插装阀的应用——复合控制阀
▪ 阀1、2、3、4与三位四通电磁阀
实组际件工 由组作阀成时芯,、三阀阀芯套位的、四受弹力簧通状和况密换是封通圈向过组回油成口。路x的,通油用方于式控液制的压。
液压控制阀介绍——插装阀

液压控制阀介绍——插装阀一、概述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二通插装阀的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2、二通插装阀的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图1 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
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和中心孔a(见图2 )。
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的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的作用。
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看清、记牢盖板的安装方法。
图2 盖板控制油孔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是小通径的电磁换向阀。
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 )。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口。
阀芯开启,A 口和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和B口之间中断。
因而插装阀的功能等同于2 位2 通阀。
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图 3 插装元件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方向阀组件、压力阀组件和流量阀组件。
同一通径的三种组件安装尺寸相同,但阀芯的结构形式和阀套座直径不同。
三种组件均有两个主油口 A 和 B、一个控制口 x ,如图 4 所示。
第13讲--插装阀与叠加阀--电液伺服阀--电液比例控制阀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工作原理
永久磁体将导磁体磁化为N极和S极 无电流输入时:力矩马达无输出,衔铁中立 有电流输入时:衔铁被磁化,若左端为N极, 右
端为S极则由同性相斥,异性 相吸旳原理,衔铁逆 时针 方 向偏转,同步弹簧弯管变形, 产生反力矩,直到电磁力矩与 弹簧弯管反力矩相平衡为止。 电流越大,产生旳电磁力矩越 大衔 铁偏转旳角度大。 θ∝I
构成 构造 工作原理
组成
控制盖板 插装主阀(阀套、弹簧、阀
芯及密封件构成) 插装块体 先导元件(装在控制盖板上)
阀芯
*锥形:锥端可开阻尼孔 或节流三角槽
圆柱形
工作原理
控制盖板将锥阀组件封装在插 装块体内,而且沟通先导阀和 主阀,经过锥阀启闭对主油路 通断起控制作用。
动画演示
实质
相当于一种液控单向 阀或二位二通液动阀。
二 方向控制插装阀
1) 单向阀 2)二位二通换向阀 3) 二位三通换向阀 4) 二位四通换向阀 5) 十六位四通换向阀
插装方向阀
十六位四通换向阀
四个24先导阀 十六位四通换向阀 四个锥阀 (一般阀无法做到)
压力控制插装阀
构成:在压力阀主阀单元配以不同先导 阀,则可构成多种压力阀。 溢流阀 卸荷阀 顺序阀
输入一I,产生一电磁力,作
用于阀芯上,得到一控制压力,
其p∝I,I变化,p也变化。
百分比溢流阀特点
1 百分比电磁铁与其他压力阀组合, 百分比溢流阀
可简朴构成〈 百分比顺序阀 百分比减压阀
2 用一种百分比阀可实现多级压力控制, 简化油路,如:三级调压回路举例。
5、6、2 百分比换向阀
构成 工作原理
3) 密封性好,泄漏小,便于无管连接, 先导阀功率小,具有明显节能效果。
液压系统及插装阀知识讲座

液压系统及插装阀知识讲座通裕集团公司的12.5MN与31.5MN锻造液压机均为全液压(油压)传动的锻造机械。
电气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这两台机器的传动与控制都是比较先进的。
一台机器能否长期可靠的使用,除了主机的制造质量,安装的水平之外,还要看液压系统及电控系统的质量、可靠性。
当然及时地良好地维护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帮助使用及维修人员更好地了解这两台机器,这里对压机的液压系统及其主要液压元件进行简单地介绍,并对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许多问题还要靠使用人员在现场观察,总结出实用的经验。
这里只想起到基础性的普及教育作用。
1、系统压力。
12.5MN压机的系统压力为25Mpa,31.5MN 压机的系统压力为21Mpa。
这种压力属高压,密封应可靠,工作中泄漏是可能发生的,因此工作时,人员应避开可能发生泄漏的地点,注意防止人身伤害。
2、系统介质。
系统介质采用的是矿物油,具体牌号为YN46。
对任何一个液压系统而言,对油液都有如下要求。
2.1 油液一定要干净,对液压系统来讲,油液越干净,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少,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就越长。
各种不同的液压系统对油液的清洁度有不同的要求。
油液的清洁度有专门的国家标准。
我们这个系统应用10—15μ的过滤器过滤。
2.2 油液的温度。
机器频繁的工作,加压。
液压系统必然会发热,当自然散热能力小于发热能力时,油液温度会不断升高。
液压系统油液的工作温度应当小于摄氏55度。
高于这个温度就应该强制进行冷却。
温度过高会使油液变质,粘度降低,泄漏增加,液压系统效率也会降低。
简单的检查办法就是用手去触摸油箱表面温度,如果烫手,就必须强制冷却,当手摸时,虽然热,但不烫手,就没有问题。
当然油液温度过低也不行。
当油温低于摄氏15℃甚至更低时,油泵起动就困难。
这时最好先开一台小泵,空转若干时间,油温就会慢慢上升。
必要时油箱应设加热器。
对北方的工厂来说,这一点也很重要。
3、油泵。
这两台锻造压机的主要动力源,采用的都是轴向柱塞泵,国内的叫CY泵。
插装阀的介绍与应用Word版

插装阀的介绍与应用1 插装阀概述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
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 二通插装阀的特点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 二通插装阀的组成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
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图1 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
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
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和中心孔a(见图2)。
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
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的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的作用。
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看清、记牢盖板的安装方法。
图2 盖板控制油孔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是小通径的电磁换向阀。
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 口。
阀芯开启,A口和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和B口之间中断。
因而插装阀的功能等同于2位2通阀。
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图3 插装元件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方向阀组件、压力阀组件和流量阀组件。
同一通径的三种组件安装尺寸相同,但阀芯的结构形式和阀套座直径不同。
三种组件均有两个主油口A和B、一个控制口x,如图4所示。
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插装阀

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插装阀文章目录[隐藏]∙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插装阀∙ 4.5插装阀∙ 4.5.1插装阀的结构∙ 4.5.2插装阀的动作原理∙ 4.5.3插装阀用作方向控制阀∙ 4.5.4插装阀用作方向、流量控制阀∙ 4.5.5插装阀用作压力控制阀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插装阀4.5插装阀液压插装阀是由插装式基本单元(以下简称插件体)和带有弓|导油路的阀盖所组成。
按回路目的,配不同的插件体及阀盖来进行方向、流量或压力的控制。
插装阀是安装在预先开好阀穴的油路板上(manifold blocks)而构成我们所需要的液压回路,如图4-54所示,因此可使液压系统小形化。
插装阀是七十年代初才出现的-种新型液压元件,为一多功能、标准化、通用化程度相当高的液压元件,适用于钢铁设备、塑胶成型机以及船舶等机械中。
插装阀的特点是:1)插装阀盖的配合,可具有方向、流量及压力控制功能。
2)件体为锥形阀结构,因而内部泄漏极少,不存在液压下紧现象,并没有如滑轴(spool)的重叠现象,反应性良好,可进行高速切换。
3)最适于压力损失小的高压大流量系统。
4)插装阀直接组装在油路板上,因而少了由于配管弓|起的外部泄漏、振动、噪音等事故,系统可靠性增加。
5)安装空间缩小,是液压系统小形化。
同时和以往方式相比,可降低液压系统的制造成本。
图4-54插装阀构成的液压回路外观图4-54插装阀构成的液压回路外观4.5.1插装阀的结构由插装阀所组装成的液压回路,通常含有下列基本元件:1.油路板图4-55插装阀油路板亦有人称为集成块,这是方块钢体-上挖有阀孔,用以承装插装阀,如图4-55所示。
图4-56油路板上主要阀孔和控制通道图4-56为常见油路板上主要阀孔和控制通道,X Y为控制压油油路,F为承装插件体的阀孔,A口B口是配合插件体的压油工作油路。
2.插件体插件体(cartnidges)主要由锥形阀(poppet)、弹簧套管(sleeve)及若干个密封垫圈所构成,如图4-55所示。
液压插装阀知识ppt课件

.
15
液体动力学
➢ 理想液体 假设的既无粘 性又不可压缩的流体称为 理想流体。
➢ 恒定流动 液体流动时, 液体中任一点处的压力、 速度和密度都不随时间而 变化的流动,亦称为定常
流动或非时变流动
➢ 气穴现象——在液压系统中,如果某点处的压力低于液压 油液所在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 气就会分离出来,使液体中迅速出现大量气泡。
➢ 减少气穴现象的措施 1、 减小阀孔前后的压力降,一般使压力比p1/p2<
3.5。
2、尽量降低泵的吸油高度,减少吸油管道阻力。 3、各元件联接处要密封可靠,防止空气进入。 4、增强容易产生气蚀的元件的机械强度.
➢ 整个液压系统的总压力损失应为所有沿程压力 损失和所有的局部压力损失之和。
➢ ∑Δp = ∑Δpλ + ∑Δpξ
.
24
孔口流动
在液压元件特别是液压控制阀中,对液流压力、 流量及方向的控制通常是通过特定的孔口来实 现的,它们对液流形成阻力,使其产生压力降, 其作用类似电阻,称其为液阻。
.
25
孔口流量压力公式
.
5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 布置方便灵活。 ➢ 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2000:1。 ➢ 传动平稳,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换
向。 ➢ 操作控制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中远距离
控制和过载保护。 ➢ 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高,有利于縮短
设计周期、制造周期和降低成本。 ➢ 传动效率不高;维护要求较高。
➢ 在压差作用下,流量q 与 缝隙值h 的三次方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装阀(逻辑阀)普通液压阀是目前液压传动系统中最常用的液压阀,它们已有几十年历史了,不仅它们本身的结构和性能日趋完善,而且为了使液压系统结构紧凑,减少阀间的连接管道,便于安装、使用和维修,也发展了很多种用这种液压阀或它们的变型(如叠加阀)构成的集成系统从而使液压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用这些常用液压阀构成集成系统的各种方式,仅对小流量的液压系统能收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对中、大流量,特别是流量大于200L/min的液压系统,采用这些方式进行集成仍不免有很多困难,一般还只能采用管道进行阀间的连接来组成系统。
由于流量大,管道粗,因此配管工作量很大,安装、维修困难,且易出现漏油、振动等到弊病,这逐渐成了液压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七十年代初,作为液压技术的一个分支---液压插装阀(逻辑阀)出现了。
它不仅能实现常用液压控制阀的各种动作要求,而且与普通液压阀比,在控制同等功率的情况下,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功率损失小、动作速度快和易于集成等突出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因而圆满地解决了过去大流量液压控制系统难以集成的困难,也为特大流量和较复杂的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我国山东济南铸锻机械化研究所从1976年就开始设计和研究插装阀。
目前,国内已在各种液压机上获得广泛地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多厂家生产插装阀和插装阀系统,我厂现在生产的液压机系列产品基本上都采用插装阀。
液压插装阀,由于它的主要元件均采用插入式的连接方式,所以又称为插入式液压阀。
它的主要元件—阀芯的形状是筒形的,因此,也有称它为筒形阀的。
也因为它的主要元件大部分靠锥面密封来切断油路,为了与常用的滑阀式液压阀相区别,故亦称为锥阀式液压阀。
插装阀的工作原理一般来说,一个液压控制系统总要对油流的方向、压力、流量进行控制,使液压执行机构(如油缸、油马达)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工作,才能实现液压传动机械所要求的动作。
液压控制阀就是在液压系统中实现对油流控制的元件。
插装阀与常用液压阀一样,要独立构成完整的液压控制系统,必然也要能实现对油流的方向、压力和流量的控制。
下面分别介绍插装阀是如何实现这些控制的。
插装阀对油流的方向控制1)、二通方向控制的基本插装阀(1)、锥阀式方向插装阀图83是一个锥阀式方向插装阀的结构图。
它主要由阀体1、阀套2、阀芯3、端盖4和弹簧5组成。
A、B是主油路的两个管道连接腔,X是控制油腔。
阀芯3上的AA受A腔中的压力油pA的作用,环形面AB面受B腔中pB的作用,而AX面则受控制油腔X中的压力油pX的作用。
AA、AB、AX在图83横截面的投影面积有以下关系:AX =AA+AB当阀芯处于平衡状态时,若忽略阀芯的重量和摩擦力,则其平衡方程式为:FS+FY+pXAX-pAAA-pAAB=O式中FS—复位弹簧力;FY—液流力。
等式左侧就是作用于阀芯上的轴向力,向下的力为正,向上的力为负。
由方程式可见,改变控制压力pX就能改变阀开启还是闭合的状态。
当然阀的状态还取决于工作油腔A和B的压力,以及弹簧力和液流力的大小。
当A为进油腔,B为出油腔pA>pB时,若控制腔X与油箱连通,pX=0,则作用在阀芯上的轴向力F为:F=FS+FY-(PAAA+PBAB)若(PAAA+PBAB)>FS+FY即F<0即A、B腔作用于阀芯的液压力就克服弹簧力和液流力,使阀芯抬起,A 腔的压力油就能自由地流向B腔。
阀关闭时,PB=0;FY=0,所以当PAAA> FS时,阀就可以开启。
若将等于或大于A腔的压力的控制油引入控制腔X,则作用于阀芯的轴向力为:F=FS+FY+PxAx-PAAA-PBAB由于式中Px≥PA>PBAX=AA+AB因此PxAX >PAAA+PBAB加之FS+FY>0 (液流力FY总是使阀趋向关闭)所以F>0也就是使阀芯下降,阀关闭,将油路切断,A腔的压力油就不能流向B腔。
此时,由于阀芯依靠锥面严密地封住阀口,因此,A腔与B腔之间没有泄漏,只是在B腔和X腔之间通过阀芯导向面的间隙存在泄漏。
反之,当B腔是进油腔,A腔是出油pB>pAJF ,若X腔与油箱连通,则阀开启,B腔的压力流向A腔,若X 腔引入的控制油压等于或大于B腔的压力,则阀关闭,B腔的压力油就不能流向A腔。
所以,这种用来沟通和切断油路的插装阀相当于一个液控的二位二通换向阀。
这种插装阀一般仅用来控制A—B一个方向的流动,此时其阀芯上下面积的比值通常取:AA:AX=1:1.2。
这种方向控制插装阀,在液压系统中是最常用的。
但有时液压回路中不仅要控制A—B方向的流动,还要控制B—A方向的流动,这时方向控制插装阀的阀芯的面积比,常取:AA:AX=1:2。
也就是;AA=AB。
(2)、滑阀式方向插装阀图84是一个滑阀式方向插装阀,它也象锥阀式方向控制台阀一样,起二位二通换向阀的作用。
它的特点在于:当阀处于关闭状态时,依靠阀芯与阀套的配合间隙,来切断A腔与B腔之间的油路,因此,A、B腔之间存在泄漏。
因为阀芯轴向不受B腔压力油的作用,所以在X腔与油箱连通时,通过B腔加压,无论压力多高,都有不能使关闭的阀开启。
也就是它只能控制A—B一个方向的流动。
它的阀芯面积比AA:AX=1:1,在阀芯平衡时,其轴向力为零。
虽然这种插装阀能控制油流的方向,但一般在液压系统中,常不用它来控制油流的方向,而用作其它用途。
(3)、方向控制插装阀的电磁操纵如果通过一个小型电磁阀,使上述锥阀式方向插装阀的控制腔X压力油或油箱接通,来实现阀的关闭的开启,这样就成了一个电液操纵的二位二通插装阀,如图85所示。
电磁阀的电磁铁断电时,阀关闭,通电时,阀开启。
由于它是用小流量的压力油来控制大流量的压力油,因此起到了液压放大器的作用。
若引到控制油腔X的压力油来自单独的小流量液压泵,如图86所示,就是一个外控式二位二通插装阀,若引到控制台油腔X来自A腔或B腔,如图86所示,就是一个内控式的二位二通插装阀。
控制油引自A腔的内控式插装阀,在关闭时,来自A腔的控制油通过电磁阀,经阀芯的导向面间隙漏向B腔,所以A、B腔之间存在泄漏。
若控制油引自B腔,则A、B腔之间不存在泄漏。
一般来说,控制油引自A腔的内控式插装阀,用于控制A---B的油流,引自B腔的内控式插装阀用于控制B---A的油流。
2)、三通插装阀用二个二位二通插装阀可以组成一个三通换向阀,如87(a)所示。
通过控制元件1和2的启闭就能实现四种不同的工作状态:(1)阀1和阀2都关闭,P、A、O腔互不通,A腔封闭,即保压或支承;(2)阀1关闭,阀2开启,AO腔连通,A腔回油;(3)阀1开启,阀2关闭,P、A腔连通,A腔进油;(4)阀1和阀2都开启。
P、A、O腔连通,系统卸荷。
它相当于一个四位三通的换向阀见图87(b)。
图88是用先导电磁阀来控制三通阀的几种情况。
图88(a)是采用二位四通电磁阀来控制三通阀,构成一个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的原理图。
它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即电磁铁断电时,A、O腔连通,A回油;电磁铁通电时,P、A腔连通,A腔进油。
图88(b)是采用三位四通电磁阀来控制三通阀,构成一个三位三通电液换向阀的原理图。
它具有三个工作状态:两个电磁铁都有断电时,电磁阀处于中间位置,两阀关闭,P、A、O腔均不通;D1通电时,A、O腔连通,A腔回油;D2通电时,P、A腔连通,A腔进油。
这是先导电磁阀为P型滑阀机能时的情况。
如果先导电磁阀是H 型滑阀机能,则两电磁铁都断电时,插装阀均开启,P、A、O腔连通,系统卸荷。
如果采用两个二位四通(或二位三通)电磁阀,分别控制三通阀的两个逻辑元件时,就构成一个四位三通电液换向阀,如图88(c)所示。
它具有三通阀所有的四种工作状态。
图88介绍的都有是外控的型式。
在液压系统中绝大多数的情况是用内控的型式。
对三通阀来讲,控制油只要引自P腔即可变成内控式。
而图88(c)所示的三通阀中,放油阀2的控制油还可以引自A腔。
但是下面的情况,就不能简单地采用上面的办法构成内控式三通阀,就是在液压系统工作的某一段时间,需要两阀关闭,PAO不通,而P腔卸荷,或压力突然下降,A腔又要保持一定的压力,不允许立即降压时。
例如,一个三通阀用来控制一个单作用油缸,或控制活塞缸的一个工作腔。
若油缸是垂直放置的,需要油缸的柱塞(或活塞)在某一中间位置停留一段时间,为节省功率,使用液压泵卸荷,而柱塞(或活塞)的重量又比较大,会在A腔造成一定的压力;或A 腔所接的油缸工作腔加压至工作压力后,需要保压一段时间;(但保压要求较低),此时也要求液压泵卸荷。
若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油仍仅直接引自P腔,将会使系统的动作出现问题如图89所示,在两个先导电磁阀的电磁铁都断电时,两个阀的控制腔与控制油接通,两阀均应关闭。
但当P腔卸荷或突然降至较低压力,而A 腔还存在相当数值的压力时,就有可能使阀1开启,A、P腔反向接通。
对于阀2来说,它的出口是接通油箱的,因此不会有反向开启反向开启的问题。
为了防止阀1关闭时出现反向自动开启的误动作,阀1控制油路的连接需要采取图90的形式。
阀的控制油不仅引自P腔,而且还引自A腔。
在这两个控制油的连接处图90装一个梭阀。
梭阀的结构,见图91。
它也称双单向阀。
由阀1和钢球2组成。
当PA>PP时,钢球将P腔封闭,A、X腔连通。
当PP>PA时,钢球将A腔封闭,P、X腔连通。
也就是说,X腔的压力总是取P、A两腔中压力较高者。
对于图89的阀来讲,当PP>PA时,P腔的压力油通过梭阀和常通状态的电磁阀进入插装阀的控制腔,使阀处于关闭状态。
此时来自A腔的控制油被梭阀的钢球封闭。
当P腔卸荷或突然降压,PP<PA 时,来自A腔的控制油推动钢球,将来自P腔的控制油封闭,同时经电磁阀与插装阀的控制腔接通,使插装阀仍处于关闭状态。
这样不管P腔和A腔的压力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均能保证插装阀处于可靠的关闭状态。
在二通方向插装阀单独使用时,也应注意关闭可靠性的问题。
为了使用插装阀可靠地关闭,控制部分的连接除图90的形式外,还有图92所示的形式。
当电磁阀的电磁铁断电时,与图89中电磁铁断电时一样,能使插装阀可行地关闭,P、A腔不通;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阀将来自P腔的控制油封闭,并使梭阀左端接通油箱。
若PA>0,来自A腔的控制油使梭阀的钢球把左端封闭,并与插装阀的控制腔连通。
这样就相当于一个单向阀,即PP>PA时,阀开启,P腔压力油流向A腔;PP<PA时,阀关闭,A 腔封闭,且P、A腔没有泄漏。
阀处在开启状态时,如果P腔压力突然下降,出现PP<PA时,阀就能立即关闭,使A腔保持原来的压力,免受P腔压力波动的影响。
这一特点是图90的插装阀所没有的。
3)、四通插装阀将两个三通阀并联起来,即用四个方向插装阀,可组成一个四通换向阀,如图9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