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磁辐射的探讨

合集下载

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常常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然而,这些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引起了人们对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的关注。

本文将就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进行探讨。

一、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电磁辐射是一种电磁波所具有的传播现象。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其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

电磁辐射波长范围广泛,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而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主要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属于无线电波、微波和可见光这几个频段。

二、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电视等都是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来进行通讯、显示等功能。

这些电子产品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主要是由于电磁波的辐射和电子设备发热导致的热辐射。

当我们使用这些电子产品时,会接触到这些电磁辐射。

三、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1. 对皮肤的影响: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导致皮肤过度干燥、色斑、皮肤瘙痒等问题。

一些研究还表明,电磁辐射可能会对皮肤的细胞结构产生一定的损害。

2. 对眼睛的影响: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会对眼睛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长时间用眼会导致眼睛干涩、疲劳,甚至引发眼部疾病。

此外,电子产品屏幕的蓝光辐射也会增加眼部疾病的风险。

3. 对大脑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引起大脑细胞的功能性改变,增加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的风险。

4.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电磁辐射会对男性的精子质量和数量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不育问题。

对于女性来说,电磁辐射也可能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

然而,目前对于电子产品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仍存在争议。

一些研究认为,接触低剂量的电磁辐射不会导致明显的健康问题。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存在一些健康风险。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长期接触电磁辐射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正确认识电磁辐射的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电磁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方法进行探讨,详细阐述相关步骤。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1.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剂量电磁辐射可能引发急性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等。

- 长期低剂量电磁辐射可能增加患癌症、不孕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

二、电磁辐射的来源1. 家庭用电器- 电视、电冰箱、电饭煲等家电产品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

2. 移动通信设备- 手机、无线路由器等设备都会产生辐射,特别是当手机通话时辐射强度较高。

3. 电力设施- 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电力设施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

三、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1. 减少接触电磁辐射的时间- 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

- 减少看电视的时间,保持一定距离。

2. 使用电磁辐射防护产品- 使用手机辐射贴等防护产品,减少手机对人体的辐射。

- 使用铁质屏蔽窗帘、铁质窗框等屏蔽电磁辐射的产品。

3. 调整使用习惯- 使用蓝牙耳机或免提设备来减少手机对头部的辐射。

- 尽量使用有线网络,减少使用无线路由器的频率。

4. 选择电磁辐射较低的产品- 选择低辐射手机和电器产品具有更低的辐射强度。

- 可以查看国家质量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志,选择通过质量认证的产品。

四、居家环境的电磁辐射防护1. 室内电器的布置- 电视、电脑等电器尽量放置在远离人体的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

- 将无线路由器等设备放置于较远的位置,减少辐射强度。

2. 定期检测和修复电器设备- 若电器出现漏电或其他故障,应及时进行修复。

- 定期使用电磁辐射检测仪测量室内的电磁辐射水平,确保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3. 使用屏蔽材料- 使用电磁辐射防护窗帘、窗框和墙纸等产品,减少外部电磁辐射的入侵。

- 如果有大型电力设施附近,可以考虑使用特制的屏蔽材料进行辐射防护。

手机辐射危害大过你的想象

手机辐射危害大过你的想象

手机辐射危害大过你的想象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手机使用所产生的辐射危害却往往被忽视。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到底有多大的危害?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揭示手机辐射危害背后的真相。

一、什么是手机辐射手机辐射,也称为无线电波辐射,是指手机通信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手机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无线电频率信号,这些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到周围空间中。

手机辐射的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手机基站发出的信号,二是手机本身产生的辐射。

二、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脑部肿瘤风险增加多项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手机与脑部肿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手机辐射与脑部接触最密切,尤其是在通话时,手机距离头部非常近,大脑受到的辐射更加明显。

研究发现,频繁使用手机的人患脑部肿瘤的风险比一般人增加了几倍。

2.生殖系统受损手机辐射也可能对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造成损害。

男性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可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和精子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生育能力。

女性的卵巢和子宫也对辐射非常敏感,长时间接触手机辐射可能导致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

3.睡眠质量下降手机辐射对睡眠质量有负面影响。

频繁使用手机、将手机放在枕头旁边或者床头柜上会干扰人的正常入睡过程。

手机辐射会干扰脑部的电磁活动,使人感觉疲劳、失眠等。

长期下去,可造成慢性睡眠障碍。

4.免疫力下降手机辐射还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辐射会破坏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人容易感染病菌,抵抗力变差。

三、如何减少手机辐射危害尽管手机辐射危害存在,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辐射的影响,保护身体健康。

1.通话时使用耳机通话时尽量使用耳机来接听电话,这样可以增加手机与头部之间的距离,减少辐射对大脑的直接照射。

2.减少通话时间和频率通话时间越长,吸收的辐射也越多。

因此,适当减少通话时间和频率可以有效减少辐射对身体的损害。

3.保持距离在不需要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将手机放在离身体较远的地方,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直接影响。

高周波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

高周波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

高周波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在如今数字化时代,高周波电磁波产生于周围环境中无法避免。

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视、微波炉等电器设备都会产生高周波电磁波。

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高周波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些潜在的健康风险,并介绍如何减少高周波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

一、高周波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大多数高周波电磁波的潜在影响还是未知的,但是有一些明确的研究表明,长期的暴露于高周波电磁辐射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将列出一些目前已知的影响:1.影响睡眠一项针对15至18岁的男孩研究表明,暴露于智能手机屏幕发出的高周波辐射会使得睡眠质量下降。

另外,研究者还发现静息时暴露于高频电磁辐射30分钟会使得睡眠质量显著下降并且大大延长入睡时间。

2.影响心血管系统有研究发现,暴露于高周波电磁辐射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并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然而,这些研究尚缺乏充分的证据和样本数量以确认相关性。

3.影响生殖健康一些研究建议,暴露于高周波电磁辐射会对男性生殖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也有研究显示,长期暴露于电磁辐射的女性可能会引起月经不规律和更年期提前。

4.增加癌症发生率虽然当前的各种研究尚未深入探索高频电磁辐射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但是有几项研究表明,长期的高频电磁辐射可能会增加肿瘤的风险。

二、如何减少暴露于高周波电磁辐射的风险目前,虽然尚无法证明高周波电磁辐射会产生确定的健康影响,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它的潜在风险。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可以采取的方式:1.远离电磁辐射源因为大多数电子设备都会产生高频电磁辐射,所以远离电子设备是减少高频电磁辐射风险的最好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试着减少电脑和手机的使用时间。

2.减少手机和电视使用时间一些研究表明,暴露于手机和电视发出的电磁辐射会更危险。

因此,减少这些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也是减少电磁辐射风险的有效方法。

你可以尝试把电视和手机放在较远的距离,以减少暴露时间和热量。

手机辐射的危害与解决方法

手机辐射的危害与解决方法

手机辐射的危害与解决方法现代人离不开手机,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用手机来进行通讯、娱乐、购物等。

但是,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人们对手机辐射的危害也越来越关注。

手机辐射带来的潜在危害已经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话题。

本文将探讨手机辐射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法。

一、手机辐射的危害手机辐射是指手机在工作时会散发出来的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对人体会带来潜在的危害。

当我们使用手机时,手机辐射会直接对着头部进行辐射,特别是在电话通讯时,人们往往是把手机贴近脸部的,而这样的电磁辐射会直接对着大脑进行辐射,给大脑带来潜在的危害。

此外,手机辐射还会危害其他身体器官,比如心脏、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二、手机辐射带来的潜在后果1. 脑部肿瘤使用手机时,人们会通过头部接收手机的电磁波辐射,这些辐射会直接对着人的大脑进行辐射。

长时间的大量接触电磁波会影响到人们的大脑功能,破坏人的DNA,导致发生脑部肿瘤的概率增加。

2. 睡眠障碍手机的辐射会干扰人体的自然生物钟,导致体内产生荷尔蒙分泌异常,而荷尔蒙分泌的异常会导致睡眠不足或者是睡眠质量下降。

这样,一旦使用手机成为人们晚上睡前的必需品,夜间的睡眠障碍也就跟着来了。

3. 生殖系统受损男性人体的精液是十分敏感的,长时间的接触电磁波会破坏男性生殖系统的健康,降低精液活力,直接影响男性的生殖能力。

三、如何减少手机辐射带来的潜在危害1. 限制使用时间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能有效降低身体受到的辐射量。

如果工作需要不时地与人电话联系,请尽可能地使用免提电话,长时间使用免提电话是对降低辐射影响效果最大的方法。

2. 更换辐射小的手机针对手机辐射对身体的危害,一些手机公司已经针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改进。

如减少电池的辐射、采用低辐射的天线等,如果担心手机辐射,可以通过购买这样的手机来减少身体受到的辐射量。

3. 使用辐射贴一些辐射贴能有效减轻手机对人体的辐射,手机后盖上的贴片会有效降低手机辐射对身体的危害。

电磁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措施电磁辐射是我们现代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现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包括手机、电视、电脑等等,这些设备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而电磁辐射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本文将围绕电磁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展开探讨。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对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从大的方面来看,电磁辐射可能导致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免疫不良、DNA受损等等;从小的方面来看,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失眠等不适症状。

这些症状对于每个人都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特定人群来说,比如孕妇和婴儿,电磁辐射的危害就更加明显,因为他们的身体处于发育和敏感期。

二、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可以来源于许多电子设备。

其中,手机、电脑、微波炉、空调等家用电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主要设备。

除此之外,基站、高压电线、变压器等也是电磁辐射的重要来源。

这些设备长期使用可能会给我们身体带来潜在的威胁。

三、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

这些措施既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也包括科技手段。

1.减少接触的时间和频率电磁辐射与我们之间的接触时间和频率过高会增加身体接受到电磁辐射的次数,进而增加患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特别是手机、电视等靠近身体的设备。

当不必要时,我们也应该尽量少去高电磁辐射区域。

2.选用低辐射设备现在市场上有多种低辐射的电子产品,例如电脑、手机、微波炉等等。

当你购买电子产品的时候,尽量选购低辐射的产品,以减少身体接受到的电磁辐射量。

3.利用科技手段降低辐射利用专业的防辐射电池、手机贴膜等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同时,如果需要使用电脑等设备长时间工作,可以采用辐射屏蔽器保护自己的眼睛和身体。

4.改变生活习惯改变一些生活习惯也能有效降低身体接触到电磁辐射的频率和强度。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磁波也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但是人们对于电磁辐射的影响却始终不明确。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方法。

第二章: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电磁辐射是指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能量。

电磁波有很多种,包括微波、电磁波、辐射等。

电磁辐射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手机、微波炉、电视、电脑、X光等。

第三章: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问题。

电磁辐射的某些频率可以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如头痛、失眠、疲劳、甚至可能引起癌症等。

一些研究表明,高频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有影响,例如笔记本电脑的WiFi和手机信号。

另外,电磁辐射可能影响人类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并可能导致DNA损伤。

第四章:电磁辐射的预防和保护方法尽管电磁辐射的危害尚未得到明确的证据,但人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电磁辐射暴露。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辐射的影响:1.减少用电量:尽量使用低电量的电器设备,例如使用笔记本电脑而非台式机、使用节能灯而非白炽灯等。

2.限制使用时间:尽可能缩短使用电器设备的时间,例如尽可能远离电视、电脑等设备。

3.使用防辐射材料:在购买电器设备时,优先选择防辐射材料制成的产品。

4.使用电磁防护装备:一些电磁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辐射的影响,例如电磁辐射防护眼镜、电磁辐射防护服等。

第五章:结论电磁辐射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

尽管我们尚未完全弄清楚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但我们仍然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自己的电磁辐射暴露。

在未来,我们希望我们对电磁辐射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刻,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好的保护措施。

手机辐射对大脑的危害

手机辐射对大脑的危害

手机辐射对大脑的危害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是随之而来的手机辐射对大脑可能造成的危害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手机辐射对大脑健康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一、手机辐射的基本概念手机辐射是指移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释放的电磁辐射。

手机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射出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手机辐射与大脑癌症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手机可能会增加大脑癌症的风险。

电磁波通过人体组织时会与细胞发生作用,可能导致细胞变异和癌症的发生。

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我们应该保持警惕,特别是对于长时间高频度使用手机的人群。

三、手机辐射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一些研究显示,手机辐射可能对睡眠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晚上使用手机时,电磁波会刺激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影响睡眠激素的分泌,进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因此,为了保持良好的睡眠,建议大家在就寝前尽量避免使用手机。

四、减少手机辐射的方法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手机辐射可能对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那么如何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呢?1. 距离保持:尽量保持距离手机的距离,通过使用免提设备或蓝牙耳机来减少电磁波对头部的直接影响。

2. 限制通话时间:减少长时间通话的频率和时长,尽量使用短信或语音留言等方式来替代长时间通话。

3. 建立辐射安全意识:提高公众对手机辐射的认知,注意使用手机的健康风险,并根据科学建议合理使用手机。

4. 使用辐射较低的手机:当购买手机时,关注手机的辐射水平,选择辐射较低的手机。

五、结论手机辐射对大脑的潜在危害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我们不容忽视其中的潜在风险。

为了保护我们的大脑健康,我们应该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

通过保持距离、限制通话时间、提高辐射安全意识以及选择辐射较低的手机等方法,我们可以降低手机辐射对大脑健康的潜在危害。

总之,手机辐射对大脑的危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研究课题,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并且根据科学的建议来合理使用手机,保护我们的大脑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 s trac t (1)Key wo rds (1)1引言 (1)2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 (1)2.1电磁辐射原理 (1)2.2电磁辐射影响我们身体的原因 (2)3手机电磁辐射存在的危害 (2)3.1破坏遗传结构 (2)3.2 扰乱神经传导 (3)3.3消弱免疫功能 (3)4防护手机辐射 (3)4.1正确使用手机减少辐射 (3)4.2尽量少打手机人群 (4)5 结论 (5)参考文献 (5)浅谈手机电磁辐射的原理及防护摘要:本文介绍了电磁辐射的原理、如何对我们身体的造成危害的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

为了让大家尽可能少的受到手机辐射的危害,本文还简单说明了怎样使用手机减少辐射及不适宜使用手机的人群。

关键词:电磁辐射;手机;危害;防护Discussion on principle and protection of thecellphone’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bstract: The article wills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how it endangers our body and the hazards it perhaps make to us. So as to help us subject to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the cell phone, I will illustrate how to use the cell phone correct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the crowds who are not fit to use the cell phone usually.Key words:Cellphon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Hazards; Protection1 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手机越来越普及,尤其在高校中几乎人手一机。

手机的确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和舒适,它所带来的一种无形的环境污染也正悄然袭来,而且日益突出。

2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2.1 电磁辐射原理当导线加载交流电时,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电磁波向空间方向辐射,其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短和形状有关。

如果导线之间的距离很近,这时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几乎可以抵消,因而辐射很微弱。

如果将两导线拉开一定距离,这时由于两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加之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同,因而辐射较强。

当导线的长度远小于波长时,导线的电流很小,辐射很微弱[1]。

当导线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就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随着物质生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

当前由于家用电器和现代通信工具的广泛应用,除了对化学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给予密切关注外,对于电磁辐射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对人体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

我们知道,自从赫兹应用电磁振荡方法产生电磁波以后,人们对电磁波的认识更趋全面深入,并将电磁波根据频率高低(或波长的长短)分成无线电波(包括长波、中长波、短波、超短波与微波)、光波(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与r射线若干波段,组成了所谓“电磁波谱”,它们即具有波的共性,又由于频率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

在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具有不同的效应。

毫无疑问,对人体的作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但最终都会对人体既能产生影响。

2.2 电磁辐射影响我们身体的原因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

高剂量的辐射破坏了使电子在其轨道上运行的分子化学键,从而损伤人体的细胞。

这一过程会产生离子,这些离子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们千方百计要通过与其他分子相连来使自己稳定下来。

这种风暴般的化学反应破坏了细胞正常的功能, 损坏了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并且使关键的酶失去活性[2]。

所有这些会导致从恶心、呕吐到各种癌症等许多不同的疾病。

辐射源有许多种,包括太阳、电磁场以及无线电波和X光,甚至地面本身。

但是, 科学家们发现,通常只有致电离辐射——即有足够能量使电子偏离轨道的辐射——才是有害的。

致电离辐射的来源包括自然出现的钚和镭等元素,这些元素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和伽马粒子,以及太阳的紫外线。

致电离辐射对细胞伤害的程度要看辐射的类型和受辐射时间的长短。

比如,一阵强烈的伽马射线可能会导致癌症;反之,以分段或延迟的形式出现的同等强度的辐射却很有可能不会使人致癌。

这是因为当人体受到损害不太严重时,其自然的修复机能就会发生作用。

但是更为强大的辐射则可能摧毁细胞的修复机能,使之无能为力[3]。

3手机电磁辐射存在的危害人体各种组织成份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但细胞和体内有机溶液的大部分分子都是有极分子。

它们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形成了电偶极子。

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极性分子的偶极矩的取向将不断发生变化而来回摆动。

由于微波的频率很高,所以摆动非常频繁,并因此经摩擦而产生许多的热量。

如果作用时间较短、强度又不太大时,它能起到加热的作用,这通常被用作物理治疗手段得到应用。

但如果辐射强度大或作用时间过长,则将使机体受到损害,引起头痛失眠、神经衰弱、心率加快、甚至会产生呼吸障碍。

近年各国研究报告显示,电磁污染是比化学污染更为严重和危险的污染,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很可能集聚在人的三大系统——遗传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3.1 破坏遗传结构美国的科学杂志指出,60HZ的通讯电波可能会破坏细胞DNA结构。

尤其是0.01—100HZ这一频段的极低频电磁波,具有传播遥远,穿透力极强的特征。

动物实验发现,处于低频电磁场下的小鼠细胞DNA增殖加快。

将果蝇的唾液腺细胞至于极低频电磁场,也产生了DNA转录的增长。

将人的白血病细胞系中正常表达的几个基因暴露于频率为60—70HZ的电磁场10—40分钟,与为暴露于同一电磁场相同时间,两者相比,前者的基因曾录增加了100—400%。

俄罗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微博辐射试验发现,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发生了变化[4]。

电磁辐射导致染色体和DNA结构的变异,将改变高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行为和生理功能。

3.2 扰乱神经传导神经系统对电磁辐射最敏感的器官之一,电磁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其症状主要有头疼、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烦躁等。

王少光等通过研究发现:293名脉冲微波职业接触人群进行调查,在接触微波频率为400—940OMHz时,神经系统的吸收功率密度为0.07—0.18mW/cm²时,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发生率达40.3% ;348名连续微波职业接触者,在工作环境微波暴露频率为3400—8600MHz,神经系统的吸收功率密度为0.06—0.15mW/cm²,其神神经衰弱候群的发生率为37.1%,而参照组仅5.1%,说明微波电磁辐射能使接触人群神经衰弱症候群症状患者明显增加。

国外研究人员对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的35名男性和36名女性进行了测试。

其中部分人暴露在于手机辐射相同的辐射环境下,另一部分人未收到任何辐射。

结果显示,暴露在上述辐射环境下的人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深度睡眠时间也错短了。

研究人员认为,手机辐射刺激大脑的应激系统,使人更警觉,精神更集中,放松及入睡的能力因此减弱。

3.3 消弱免疫功能免疫功能是人体中可与遗传系统,神经系统相提并论的第三个巨大信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识别身体的自己和非己。

国外研究显示,用高频电磁波照射人类淋巴细胞,细胞发生病变。

新西兰物理学家希瑞认为,大剂量长时间的微波辐射,会对免疫系统起抑制作用,造成人体免疫系统工作障碍。

实验表明,长时间微波辐射会导致血—脑屏障渗透性增高,使得病毒和细菌容易进入脑内[5]。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削弱和破坏,外源性的细菌、病毒和内源性的肿瘤细胞、异常代谢物,就会很容易地侵入人的健康机体。

4防护手机辐射从健康角度考虑,人们应该对辐射所产生的日积月累的影响有所警惕。

为此,要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做起,改变使用手机时的不利于健康的习惯,减少手机对健康的损害。

4.1 正确使用手机(1)手机刚接通时辐射最大,所以在使用手机时,信号接通的瞬间最好把手机放在离头部远一点的地方。

(2)避免辐射,打手机时应取下金属架眼镜。

据英国一项测试表明,金属眼镜框明显导致电磁场增强。

打手机时产生的电磁辐射通过金属眼镜框进入人脑,可能对人眼和大脑造成伤害。

(3)手机信号只有一格时,辐射较大,这时建议不要接通电话。

(4)在手机上打手机对人的危害非常大,越大的车上打手机危害越大。

由于车厢都是金属外壳,所以大量的手机电磁波在车内来回反射[6]。

(5)手机别放在枕头边。

(6)手机不要挂在胸前。

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7)不要把手机挂在腰部。

(8)配备手机专用耳机,实现远距离使用手机减少辐射。

(9)手机不用时尽量关机。

手机只要接通电源就会发出电磁辐射,只是通话时的辐射量高于待机时的辐射量[7]。

4.2 尽量少打电话的人群因为个人体质和身体健康状况彼此有差异,所以特殊人群对手机辐射的危害更应重视。

(1)癫痫病患者。

手机在使用者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至6倍,少数劣质手机更可能超出百倍,有诱发癫痫病的可能。

(2)心脏病患者。

实验证明,手机电磁波可使心电图发生异常。

装有心脏监视器的患者需慎用手机,否则可能影响监测结果。

(3)严重神经衰弱者。

长期使用手机,有可能加重失眠、健忘、多梦、头晕、头痛、易怒等神经衰弱症状[8]。

(4)白内障患者。

手机电磁波可能使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出现水肿,加重白内障患者的病情。

(5)甲亢及糖尿病患者。

手机释放的电磁波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加重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不调性疾病的病情。

(6)孕妇及母乳喂养者。

妊娠早期是胚胎组织分化、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的胎儿最易受内部、外部环境的影响。

严重的电磁波辐射除了有致畸作用之外,还可能导致产妇内分泌紊乱,影响泌乳。

(7)儿童、青少年和60岁以上老人。

手机辐射可能影响少儿大脑发育,妨碍老年人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9]。

5 结论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逐渐增高,对于手机辐射的危害问题也聚集了较多目光和期待,对手机辐射的进一步研究也是迫在眉睫。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在日常手机辐射的防护方面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1]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健.电磁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81~386.[2]马树宝.移动电话近区场电磁辐射规律及防护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2~13.[3]江南.手机辐射影响睡眠[J].科技发现,2008,16(2):90~92.[4]苏开源.电磁辐射危害机理的探讨[J].科技之窗,2009,17(1):47~49.[5]杨盛祥.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人影响有多大[J].中国计量,2006,6(55):52~53.[6]冯锋.巧打手机防辐射[J].科学之友,2008,4(7):68~69.[7]胡汉平.如何减少手机辐射[J].科技之光,2008,1(69):12~13.[8]张大夫.怎样使用手机辐射最低[J].健身科学,2007,2(23):48~49.[9]于华明. 正确使用手机防辐射保健康[J].生活之友,2007,10(23):56~57.[10]孟晓光.明明白白防辐射[J].大众标准化,2001,5(12):16~1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