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二、分析课文

1、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日里徘徊,耳目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想到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一场秋雨过后,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那么,这篇文章作者描写的秋又能让我们读到什么呢?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在郁达夫眼里,故都的秋味是怎样的呢?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各有什么特点?

文章的总领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

板书:第一部分(1、2)总起北国之秋:清、静、悲凉、想饱尝一尝

南国之秋: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2、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作者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表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也就是说一共写了几幅画?

五幅画面: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胜果。

3、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秋色:青天(碧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明确:冷色。

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4、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孤独、痛苦。

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5、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我们来具体分析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这是环境的悲凉)。写牵牛花时,蓝色和白色都属于冷色调,蓝色宁静深远,还有人说它忧郁,白色纯净素雅,可以说它们这一组色调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色调,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的。写牵牛花的时候写到了“破屋、浓茶、碧天、驯鸽、草“等物象,这样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我们似乎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同时也表现出作者落寞的心情。

写秋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铺的满地说明花蕊落的时间久,落得多,但整整一夜,无人察觉,早晨起来才发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突出了静。“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连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也能感到,说明环境和作者的心都很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扫帚的丝纹——没有人走过——环境很静,能注意到丝纹——心很静)。

写秋蝉----“衰弱的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蝉声是哀怨、忧愁、伤感的象征,如《雨霖玲》起句便是“赛……歇”,那凄切的寒蝉已经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使人倍感凄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衰弱的蝉声,文章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就不言而喻了。此情此景,其寂寞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沉沉的天色,疏疏落落的雨声,极易触动人们心灵的悲伤和忧愁,触动人们的苍凉和无奈。这正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作者不着一“悲”字,但悲凉之感却笼罩在字里行间,正应了辛弃疾一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在灰沉沉的天底下,……一层凉啦!”作者并没有直接倾诉悲凉之情,而是写秋雨,触发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天气转凉,一年又将尽了,人已到了中年,光阴还有几何?这样便将那种悲凉和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