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2
贝类毒素的测定

用相当乙醚半量的蒸馏水洗乙醚层两次,再将乙醚层移入 250mL的磨口烧瓶中,减压浓缩 (旋转蒸发器, 35℃) 去除 乙醚
提取
以少量乙醚将浓缩物移入100mL磨口烧瓶中,再次减压 浓缩去除乙醚 以 1% 吐温 60 生理盐水将全部浓缩物在刻度试管中稀释 到 10mL 。此时 1mL 试液相当于 20g 去壳贝肉的重量,以 此悬浮液做为试验原液
小白鼠试验
振荡使试液或其稀释液成为均匀的悬浮液 将每只小白鼠称重,每三只小白鼠为一组,分别将1mL 试液注射到小白鼠腹腔中 同时,另取三只小白鼠作为对照组,注射1mL 1%吐温60生理盐水于腹腔中 观察自注射开始到24h后的小白鼠 存活情况,求出一组三只中死亡两 只及两只以上的最小注射量
样品的测定
检样的制备
贝类 洗净外壳,切断闭壳 肌,开壳,用清水淋 洗内部去除泥沙及其 他外来杂质,仔细取 贝肉,收集沥水 5min (避免贝肉堆积), 捡出碎壳等杂物,将 贝肉均质
注意:取肉时切勿 割破肉体,开壳前 不能加热或用麻醉 剂
样品的测定
检样的制备
贝类罐头 1. 将罐内所有内容物(包括贝肉组织及汁液), 于均质器中均质 2. 大容量的罐头,则过滤分离贝肉及汁液,分别 称重,将固形物和汤汁按比例混合,充分均质 冷冻贝类 在室温下,使冷冻的样品(带壳或脱壳的)呈 半冷冻状态,按上述规定的方法清洗、开壳、 淋洗、取肉、均质
将混合物加热,并徐徐煮沸 5min ,冷却至室温, 调节 pH 至 2.0-4.0 (切勿> 4.5 )。将混合物移至 量筒中并稀释至200mL
样品的测定
提取
将混合物倒回烧杯,搅拌至均质状,使其沉降至 上清液呈半透明状,不能堵塞注射针头即可
食品毒理学_06贝类毒素_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3.中毒表现 类似河豚中毒
(1)摄入后5min~3h内开始发病。从嘴唇 周围发生轻微刺痛、麻木开始,发展到全 身麻痹。严重者在2~12h内因呼吸障碍而 死。
(2)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3)LD50(小鼠,经口)为263μg/kg
我国主要发生在北方黄海、渤海贝类产区。
(ii)在美国大石房蛤中发现的浓度最高 →石房蛤毒素
(3)PSP的理化特性:
①在低pH下对热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 定,易被氧化
②某些PSP水解后毒性增强
(4)PSP的分布 P140-3
①软体动物 如:蛤、贻贝、布氏海菊虾、扇贝、牡蛎 (蚝) 的消化器官中富集
②节肢动物,如蟹 ③脊椎动物,如鱼
PSP经食物链富集:有毒藻类→浮游动物→鱼
血蛤 花蛤
厚壳贻贝
贻贝
扇贝
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大连湾牡蛎
长牡蛎 海蛎
牡蛎(又称蠔、海蛎子)
(4)PSP的分布
①软体动物 如:蛤、贻贝、布氏海菊虾、扇贝、牡蛎 (蚝) 的消化器官中富集
②节肢动物,如蟹 ③脊椎动物,如鱼
PSP经食物链富集:有毒藻类→浮游动物→鱼
1.海洋蓝藻毒素 (1) 巨大鞘丝藻
黑变颠藻 适钙裂须藻
脱嗅海兔毒 鞘丝藻毒素A
(2)水华期间,在该水域游泳→急性皮炎
2.淡水蓝藻毒素
(1)有毒蓝藻→ 微囊藻毒素 变性毒素a和a(s)
(2)中毒表现 ① 动物:直接接触或饮用含有微囊藻毒
素的水而中毒
昏迷、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腹泻,可在数小时 至数天内死亡。 p145
去氨基甲酰基类毒素
N-磺基氨基甲酸酯类
……
(1)毒素分类:表5-4
食品化学论述题

论述题1、举例说明食品风味形成途径。
答:食品风味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生物合成;第二,化学反应。
生物合成:(1)植物中脂肪氧合酶对脂肪酸的作用:这类反应经常发生,如食用香菇的特征香味。
(2)支链氨基酸的酶法脱氨脱羧:产生水果香气。
(3)萜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产生多种萜类化合物;(4)莽草酸途径在与莽草酸有关的芳香族化合物形成中有重要作用;(5)、乳酸-乙醇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生产干酪、酒饮料;(6)酶法合成支链脂肪酸:羊膻气味。
化学反应:(1)美拉德反应:牛肉中的风味物质与此反应有关;(2)类胡萝卜素降解:使茶叶具有浓郁的甜香味和花香;(3)其他:如热作用下的顺反异构,水解作用等。
2、氨基酸在食品风味形成中作用。
答:(1)降解反应:主要指水溶性的风味物质热降解,即糖类、肽类和氨基酸在较高浓度和较高的温度,一定的pH 值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特定的浓郁的肉香气。
(2)Maillard 反应:食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是产生肉香的基本物质,加入一定的反应介质,在加热过程中分解发生羰氨反应(非酶促褐变反应)产生特定的肉香。
(3)氨基酸味道有甜、酸、鲜、咸、苦等,分别赋予食品牛肉、猪肉、鸡肉、海鲜类、鲜厚味等几种风味。
动物蛋白水解物含天然甜、鲜味氨基酸,赋予食品鲜、甜、厚味及海鲜味。
3、酶对食品风味形成有何影响?答:酶对食品风味形成有主要作用,其中水解酶类和氧化酶类影响最大。
如多糖及蛋白质的水解有助于滋味的鲜爽甜醇、糖苷的水解有助于苦味的减轻等;多酚类的氧化将产生有色成分、脂肪的氧化对香气有重要的作用,如刚刚捕获的鱼和海产品具有令人愉悦的植物般的清香和甜瓜般的香气,就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经酶促氧化的结果。
4、食品非酶促反应与风味化合物的形成答:(1)Maillard反应。
(2)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热分解反应。
(3)维生素的降解。
(4)脂肪的氧化。
5、鱼贝类抽提物中主要成分。
答:鱼贝类组织用热水或适当的除蛋白剂处理,将生成的沉淀除去后的得到的溶液中含有各种物质。
(整理)植物动物中有毒物质及防治

植物动物中的有毒物质以及预防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班级:食品112班成员:第四小组指导老师:任国平老师撰写时间:2011-12-30植物动物中的天然有毒物质主要内容:1 概述2 动物部分3 植物部分对于事物,人们总希望它们是安全的。
遗憾的是,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
动植物是人类最重要的事物资源。
动植物性毒素的人类食源性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有较大的危害。
一概述动植物天然有毒物质:指动植物中存在的某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非营养性天然物质成分;或者因贮放方法不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某种有毒成分。
天然毒素:指生物本身含有的或者是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生物中存在的天然有毒物质毒成分。
食物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产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目前大约有160多种食物含有可导致过敏反应的食物过敏原,常见是食品有奶(牛奶、山羊奶等),树果(杏仁、胡桃、山核桃、榛子和腰果等),菜籽(葵花籽、芝麻等),豆类(花生、大豆、豌豆、蚕豆等),蛋类,巧克力,香辛料,鲜果,海产品(虾、贝壳类)等。
动物类1 河豚毒素它主要存在于鱼纲硬骨鱼亚纲豚形目的近百种河豚鱼和其他生物体内,是一种生物碱类天然毒素。
河豚鱼中毒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动物性食物中毒。
河豚毒素含量的多少因鱼的种类、部分及季节等而有差异,一般在卵巢孕育阶段,即春夏季毒性最强。
河豚鱼的有毒部分主要是卵巢和肝脏。
各部分毒性:卵巢>肝脏>肾脏>血液>眼球>腮>皮>精囊>肌肉中毒现象:首先是最初和舌头麻痹,接着是运动神经麻痹,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之后呼吸困难,接着是低血压,可出现惊厥和心律失常。
随着意识慢慢消失,呼吸中枢完全被麻痹而停止呼吸,直至死亡。
通常发生在发病后4~6h以内死亡,最快的1.5h即死亡,最迟不超过8h。
由于河豚毒素在体内解毒排泄较快,8h末死亡者,一般可恢复。
但愈后常留下关节痛等症状。
麻痹性贝类中毒

麻痹性贝类中毒
麻痹性贝类中毒(英文: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简称:PSP)是四种已知的贝类中毒的其中一种。
所有四种征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且主要与双壳纲有关,如蚌、蚶、牡蛎、江珧(带子)及扇贝等。
这些贝类都是滤食性动物,所以积聚了由微小藻类,如涡鞭毛藻及硅藻产生的毒素。
病理生理学
大部份的贝类毒素都是溶于水,在热与酸的环境中稳定的,且在一般煮食方法下不能除去。
痳痹性贝类毒素主要是石房蛤毒素,还有膝沟藻毒素。
石房蛤毒素会阻塞钠离子在神经及肌肉细胞膜内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中的运动,这种传导的阻塞出现于运动神经及肌肉。
其作用机制与河豚毒素相似。
这种毒素是由属于膝沟藻属的涡鞭毛藻制造,它是造成赤潮的原凶。
差不多所有双壳纲都会吞食这种生物,而其毒素会积存在它们的体内。
很多贝类在赤潮过后只会存有这种毒素6个星期,但一些如蛤已知会储存达2年。
痳痹性贝类中毒在极端的情况下可以致命的,尤其是那些免疫系统受抑制的人。
孩童就更敏感。
痳痹性贝类毒素只会对食了受感染贝类的人有影响,在吃下后的10-30分钟,会出现反胃、呕吐、腹泻、腹痛、痳痹及嘴唇、牙肉、舌头、面部、颈部、手臂、脚及脚趾发热等征状。
气促、口干、窒息的感觉、口词不清及失控亦会出现。
贝类毒素的测定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样品的测定
小鼠试验
若注射样品原液后,1只或2只小鼠的死亡时间 大于7min,则需再注射至少3只小鼠以确定样 品的毒力
若小鼠的死亡时间小于5min,则要稀释样品提 取液后,再注射另一组小鼠(3只),得到 5min-7min的死亡时间
精选完整ppt课件
25
提取
将抽提液移入500mL的磨口烧瓶中,减压浓缩(旋转蒸发 器,56℃)去除丙酮,直至在液体表面分离出油状物
将浓缩液移入分液漏斗内,以100mL-200mL乙醚和少量的 水洗下粘壁部分,轻轻振荡(不能生成乳浊液),静置分层 后,去除水层(下层)
用相当乙醚半量的蒸馏水洗乙醚层两次,再将乙醚层移入 250mL的磨口烧瓶中,减压浓缩(旋转蒸发器,35℃)去除 乙醚
30
谢谢 !
精选完整ppt课件
31
原理
用丙酮提取贝类中毒素,再转移至乙醚中,经减压浓 缩蒸干后,再以1%吐温-60生理盐水溶解残留物,注 射小白鼠观察存活情况,计算其毒力
试剂和材料
丙酮(分析纯) 乙醚(分析纯) 1%吐温-60生理盐水:称取1.0g吐温-60,溶于生理盐
水(0.8%NaCl)中,并定容至100.0mL
精选完整ppt课件
体重为19-21g的健康ICR系雄性小白鼠 若体重<19g或>21g,查表中的校正系
数便可得到校正的死亡时间 体重>23g、或已用过的小白鼠则不能
使用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样品的测定
检样的制备
贝类
洗净外壳,切断闭壳
肌,开壳,用清水淋
洗内部去除泥沙及其
浙江省市售主要食用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分析

浙 江省 市 售 主要食 用 贝类 中麻 痹性 贝类 毒 素 和 腹 泻性 贝类 毒 素 污染 状 况 分 析
郑 重 莺,张海 琪 ,宋蜊 睇 ,张 晓辉 ,施礼 科 】
( 江省 水 产 质 量 检 测 中 心 ,浙 江 杭 州 3 0 1 ) 浙 1 0 2
摘 要 :连 续 2年在 浙 江省 内 1 个 地 ( ) 的 消 费 市 场 中 采 集 了 日常食 用量 最 大 的 泥 蚶 、缢 蛏 、花 蛤 等 品 1 市
表 2 果 桑大 1 0 技 术 [ ] 蚕 桑 通 报 , 19 ,2 ( : 3 J. 9 8 9 4) 8
—
3 9.
[2] 陈 乐 阳 ,郭 文 军 ,郑 元 孟 ,等 . 叶果 兼 用 桑 的 引 进 和栽 培 技 术 [ ] 蚕 桑 通 报 ,2 0 J. 00,8 ( ) 3—2 . 1 1 :2 4
生 以腹 泻 为 主 要 特 征 的 中 毒 症 状 , 因此 往 往 被 误 为
收 稿 日期 :2 1 — 11 0 1 1 .2
作 者 简 介 :郑 重 莺 (9 9一) 17 ,女 ,工 程 师 ,从 事水 产 品质 量 安 全 及 渔 业 环 境 监测 工 作 。E m i:hnco g8 13 cr。 - alzegh n9 @ 6 .o n
2 0 ( ) 3 8 3 0 9 4 :8 2— 3 .
3 小 结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果 桑 大 1 0品种 6 7 m 6 种 植 3 0~ 0 0 5 0株 ,除第 2 、第 3年产量 略低 一 些外 ,第
( 任编辑 :张才德 ) 责
郑 莺 等 浙 省 售 要 用 类 麻 性 类 素 腹 性 类 素 染 况 析 团 重 , :江 市 主食 贝 中痹 贝毒 和泻 贝毒 污 状 分
贝类毒素

1
麻痹性贝类 毒素 腹泻性贝类 毒素 神经性贝类 毒素 失忆性贝类 毒素 日光皮炎型
麻痹性贝类中毒 (PSP) ●由石房蛤毒素及 其衍生物所致。 ●食用后5分钟—4 个小时出现唇、舌、 手指麻木感,进而 四肢末端和颈部麻 痹,直至全身。 ●常伴有发音障碍、 流涎、头痛、口渴、 恶心、呕吐等。 ●严重者2~12小时 因呼吸肌麻痹死亡。
失忆性贝类中毒(ASP)
1.临床表现:胃肠道紊乱(呕吐, 腹泻,腹痛)和神经系统症状 (辨物不清,记忆丧失,方向知 觉的丧失,癫痫发作,昏迷)。
2.相关食物:贻贝(海虹)有关。 3.并发症:这类中毒以在24小时 内出现胃肠道症状为特征;神经 症状发生在48小时以内。在老年 人中,中毒症状特别严重,可有 阿尔齐默病的症状。迄今为止, 所有死亡均发生在老年病人中。
日光皮炎型
★一般进食一天后
发病,也可14天后 发病。 ★初为面部和四肢 暴露部位出现红肿, 并有灼热、疼痛、 发痒、麻木等感觉; ★后期出现瘀血斑、 水疱或血疱,溃破 后可感染,伴有发 热。
1、食毒贝中毒者应立即引吐,或以5%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 彻底洗胃,清除残存在胃内的有毒贝类。
2、静脉输液,以利排尿,加速毒物的排泄。
3、予以阿托品1ml,肌肉注射,予以维生素B1\ B6等肌肉注 射,对缓解肢体麻木等中毒性神经麻痹或心动过缓等症状有 一定疗效。 4、全身支持和对症治疗。 5、对局部接触贝毒素者可用誉水冲洗和予以局部止痛等处 理。
1.在海藻大量繁殖期及出现所谓 “赤潮”时,禁止采集、出售、贩 运和食用贝类。 2.在贝类生长的水域采取藻类进行 显微镜检查,如有毒的藻类大量存 在,即有发生中毒的危险,有关部 门应定期预报,有关人员应注意收 听。 3.贝类的毒素主要积聚于内脏,应 注意去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