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与当今文化症候
对系列影片《小时代》的文化透视

对系列影片《小时代》的文化透视
孟凡生
【期刊名称】《电影世界》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系列影片《小时代》上映以来引起了诸多争议,它在制作模式、宣传模式以及影片本身的主题、叙事上都呈现出与此前影片不同的特点,它代表了年青一代的冲击和反叛,也代表了一种新的电影运作方式和风格的出现。
【总页数】4页(P35-38)
【作者】孟凡生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43
【相关文献】
1.论《小时代》系列影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J], 张喆
2.对《小时代》系列影片的合理误读 [J], 夏娇
3.投影片取材应源于教材服务于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系列投影片用后随感[J], 张建成;赵立春
4.后现代语境下影片生产与经营分析——以《唐人街探案》系列影片为例 [J], 张慧乾
5.从“暖系列”影片的营销策略看中小成本国产影片市场化出路 [J], 唐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时代》受捧是因当前社会价值观错乱

《小时代》受捧是因当前社会价值观错乱第一篇:《小时代》受捧是因当前社会价值观错乱《小时代》受捧是因当前社会价值观错乱要说2013年最具争议的电影,可能要数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与《小时代2:青木时代》。
在这两部电影上映期间,微博上的骂战愈演愈烈,媒体上的质疑文章也一篇接着一篇,可是这些都无法阻止其在票房上的巨大成功。
如今,《小时代3:刺金时代》又将于今年夏天上映。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到底应该怎么看电影《小时代》及其引发的争论?我国正处在剧烈转型的“大时代”,为什么却少有能抓住当代年轻人的“大时代”故事?近期,“青年文艺论坛”的主要召集人之一,《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李云雷,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小时代》引发的巨大争论,显示出当前社会各种层次文化与价值观的错乱。
《小时代》的叙事方式受到追捧主要与当今年轻人的生存状态有关中国青年报:您怎么看围绕电影《小时代》所展开的激烈争论?李云雷:围绕电影《小时代》的争论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方是以80后为主的《小时代》的粉丝,他们持力挺的姿态与立场;另一方是影视评论界的专业评论者,他们大多持批评的立场,主要是从影视艺术的角度,认为影片不够专业,艺术价值不高;还有一方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他们也以批评为主,但主要批评影片“拜金主义”的价值观。
围绕这部影片的争论,显示出当前各种层次文化与价值观的错乱,是一种颇为复杂的文化现象。
如果说《小时代》是一种大众文化,专业影评是一种精英文化,主流媒体代表了一种思想导向,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小时代》是一种“反大众文化的大众文化”。
它并不像一般大众文化那样温情脉脉,为大众制造温暖或幻觉,而是将这个时代的潜在逻辑或集体无意识揭示了出来,也表达出80后青年的切身感受。
从专业影评的角度来说,这部影片混淆了先锋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区别。
先锋艺术经常表达极端观念,而《小时代》不仅表达了一种极端观念,这种极端观念竟然还是彻底媚俗的,或许这是它让文化精英难以接受的原因。
《小时代》的“小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作品与市场

《小时代》的“小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作品与市场
杨秋苑;李志峰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电影《小时代》虽然缺乏艺术品位,市场运作却相当成功.它是一部青年亚文化作品,受众也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基于《小时代》IP项目,电影《小时代》是中国电影商业创作模式成熟的代表,而它与生俱来的青年亚文化特质,其倍受争议的过程就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过程.
【总页数】4页(P144-147)
【作者】杨秋苑;李志峰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LOGO攻陷的“小时代”——论《小时代》对奢侈品的利用、隐喻及指向 [J], 陈海燕;马波涛
2.小时代视阈下的“中国梦”--电影《小时代》之青少年文化认同的符号学考察[J], 颜小芳
3.在“小时代”中重构“中国”主体——郭敬明、《小时代》与80后文学的可能性 [J], 刘成才;
4.在"小时代"中重构"中国"主体——郭敬明、《小时代》与80后文学的可能性[J], 刘成才
5.《小时代》"热潮"将持续整个暑期档不要无条件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出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时代与大时代

问题 在于,脑残的议论 和市场 小时代陶醉交织,反而推红了这些创 作,改变了传统的口碑和市场的直线 关系,在西方人们也不解的现象出现 了:评价不高的电影怎么会得到更多市 场拥趸?
关于小 时代 的电 影 绝对谈不上留存时代历 史 的大 堂,这 两年一 批 高票房的电影都可以如 是 观,就 在于它 是 一种 被时代所迎合的小情调 的 潮 流而已。而大 时代 的电影除了自身也不由 自主的迎合市场却不能 铆接外,对于创作的真 诚在骨子里是不是还不 如大胆肤浅的小时代们 创作来得不坦诚?
得到大时代的预期关注,而实际上民 间的自我畅行的认知(从网络语言到 偶像价值、从自由趣味到电影审美淡 化等)不能上升到大时代主流认可,于 是愈发 反叛的得意也 就 成为一 种故 意。
关键是,变化的后面凸显谁更真 诚的问题!小时代的喜好自然不加掩 饰,看看也 是他们吐 槽最为激 烈,也 同时是他们不怕显露对于青春浪漫游 戏和肤浅故事的关注,而大时代拿得 出几样出自于坚守的透明?论掩饰的 被青年群体的嘲笑和不能真诚显示内 心的喜好真诚而言,青年一代真是超 前。而传统的习惯却是 屈就。这时代 对于他们而言都有点好赖无所谓但态 度却重要时,缺乏坦诚的态度成为判 别的首要指标。毋宁说,就是烂片也 敢于征集意见而依靠大胆来博取注意 的逆袭,也是一种时代注解——对于 虚假的反拨。
责任编辑 李菡丹
8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看看当下电影从十几年来 厂家防范被记者偷窥剧透而提前毁坏 可能口碑,到慢慢开始主动制造所谓 的“绯闻”,再到看清楚这时代对于创 作的批评反而可以激发关注,烂片吐 槽却能更飘红还成为营销事件,是传 统匪夷所思却是当下不少人们兴奋的 观念,似乎典型地显现了时代无聊而 失范。
《小时代》: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文学

《小时代》: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文学杨兰【摘要】《小时代》在市场上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郭敬明把文学创作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而这个生产流程是以消费为导向的。
郭敬明在小说文本中致力于用语言堆砌出一个消费世界,在文本外则通过经营自己以及《小时代》人物的偶像身份,将它们定位于“90后”消费群体,打造成文化消费符号,并把这个符号延伸到其它可能的文化产品上。
%One of the reasons accounting for the success of the novel Tiny Times by Guo Jingming is that he regards literary creation as a complete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is consumption-oriented. Guo Jingming is committed to using his words in the novel inner- texts to create a consumption world whilst creating an idol of his own and its characters in Tiny Times outside the texts by identifying them as "post-90s" consumer groups to create a symbol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further extend the symbol to other potential cultural products.【期刊名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4【总页数】4页(P45-47,73)【关键词】郭敬明;小时代;消费;生产;文学【作者】杨兰【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宣教部,广东深圳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6.3毫无疑问,郭敬明是当今中国文坛最具市场号召力的作家。
《小时代》与当代都市青年文化

小时代与当代都市青年文化介绍《小时代》是一部中国现代作家郭敬明创作的系列小说,也被改编成了电影。
该系列作品以青春为主题,描绘了一群生活在上海的年轻人的成长故事。
本文将探讨《小时代》与当代都市青年文化之间的关联。
青春追求与梦想在《小时代》中,主人公们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这与当代都市青年常有共鸣。
许多现代都市青年也积极追逐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梦想,通过努力工作和学习来实现自我价值。
社交媒体与沟通方式《小时代》中的角色们频繁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反映了当代社会媒体在都市青年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如今,社交媒体成为了都市青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他们可以方便地分享生活点滴、获取信息和展示自我形象。
流行文化与时尚消费在小说中,角色们经常关注流行文化和时尚潮流。
他们喜欢购物、追逐潮流,并通过打扮、穿搭等方式表达自我个性。
这与当代都市青年追求时尚和崇尚个性的趋势相吻合。
竞争压力与生活困惑《小时代》中的角色们面临着竞争压力和生活困惑。
他们需要面对学业、事业以及人际关系上的挑战。
这反映了当代都市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扰和压力。
总结《小时代》描绘了一群都市青年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都市青年文化的一部分现象。
无论是追逐梦想,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沟通,追求流行文化还是面临竞争和困扰,这些元素都存在于当今年轻人的生活中。
通过对《小时代》和当代都市青年文化之间的联系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下年轻人所面临的挑战和价值观。
“小时代”的意义——从电影《小时代》系列看中国电影市场态势

妥徽文学ANHUIWENXUE“小时代”的意义-从电影《小时代》系列看中国电影市场态势李丹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电影《小时代》系列引起的轰动有力地折射出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态势。
电影观众的低龄化趋势 明显,新生代演员开始具备票房号召力,青年导演迅速崛起,新的电影主体逐渐形成。
《小时代》系列不仅带动 了“小妞电影”的繁荣,而且反映出人们对都市文化的认同。
中国电影通过探索类型片,逐渐挖掘出中国电影的 本土经验,从而建立起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
关键词:小时代主体青春类型都市郭敬明的《小时代》上映了一部又一部,并且每部 都话题不断,一边是主流媒体的口诛笔伐,一边是年 轻观众洪水般的观影热情,而主创人员所叫嚣的《小 时代》系列累计票房破20亿的目标也已证明并非南 柯一梦。
如果说《小时代1》让郭敬明的铁杆粉丝团和 以好奇心态走进影院的观众着实惊艳、新奇了一把的 话,那么接下来完全同质的《小时代2》、《小时代3》、《小时代4》所持续上演的爆棚人气和票房神话就不 能再简简单单地用“粉丝电影”、“烂口碑造就髙票房”或“消费时代的扭曲价值观”来解释了。
一、新电影主体的崛起有人说,《小时代》大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观 众群的精准把握。
确实,根据小说《小时代》系列的读 者群特点,郭敬明在电影投拍之初就把观众定位为中 学生。
事实也证明,这群青春年少的观众的确没有让 郭敬明失望,到目前为止,《小时代》系列的累计票房 已经超过13亿,成为近两年来的票房榜样。
有数据显 示,《小时代》观众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大多为在 校的中学生、大学生,观众的低龄化趋势明显。
如果说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青春》挖掘出了七 零后、八零后观影群体的话,那么《小时代》无疑开发 了九零后这片处女地。
在《小时代》之前,我们对观影受众的印象是模糊 的、概念化的。
我们明白电影的受众是年轻人,但到底 多年轻,下线在哪里我们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欲望、资本与精神分裂——论系列电影《小时代》的时代隐喻

欲望、资本与精神分裂本文二维码单篇扫描下载论系列电影《小时代》的时代隐喻高翔(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710127)[摘要]系列电影《小时代》继承了海派文学书写现代性体验的传统,然而却展现出消费时代一 个消弭了历史与地理意义的闭合欲望空间。
资本是《小时代》中个体生活样态内在的运行逻辑,也是外在 的魅力源泉,并实现了对于个体精神的影响与规训。
在资本追求感性快乐与引发物质差异的双重作用中,《小时代》反映出主体精神分裂的时代症候,并由此成为关于分裂的寓言式呈现。
[关键词]欲望;资本;消费;景观;精神分裂[中图分类号]J905 [文章编号]1002-3054 (2017) 07-0089-10[文献标识码]A[DOI]10. 13262/j.bjsshkxy.bjshkx. 170710作为赢得了高票房又广受争议的系列电影,《小时代》所呈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显然并 不能赢得大多数人的认同。
[1]然而,《小时代》电影对于数量庞大的粉丝的吸纳[2]又说明,在 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中,它对于 摩登都市年轻人的刻画与展现深深契合了电影受 众对于理想的生活样态的想象。
在很大程度上, 《小时代》建构了令人迷恋的个体镜像。
就此而 言,尽管《小时代》电影本身在技术、故事层 面都饱受诟病,然其所引发的争议与讨论却使它 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症候,显现出其与历史、时 代相交错的复杂精神内涵。
_、欲望:上海的历史迁延《小时代》故事发生在上海,作为对上海 的新体验和想象,《小时代》延续了自五四以来 对于上海的发掘和呈现,成为海派文艺掀起的一 朵新浪花。
对比以往海派作品所塑造的上海,《小时代》延续了海派文学书写个体欲望的传统,但其视野中的上海已然伴随着中国在21世 纪的发展与腾飞呈现出新的历史特质,这使得时 代个体对于这座摩登都市的体验方式也发生了深 刻转变。
由此,欲望书写的历史迁延,构成了我 们考察《小时代》的深刻时间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