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修改版)
畜禽健康养殖技术课件PPT(共46页)

挑战。
当前,我市和全国各地一样畜牧业发展面临着不容乐 观的形势。
一是规模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有关数据统 计显示,我省97%以上的养猪户的年出栏数少于50头, 99%的肉鸡饲养户(73万户)年出栏量低于2000只。 我市2006年出栏生猪189.44万头,年出栏50-50000头 的户数1540户,出栏总量50万头,占26.5%;禽出栏 3319.9万只,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户数839户,出栏 691.76万只,占20.8%。充分说明了畜牧业的发展仍然 是以散养为主导,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受市场波 动的影响较大。
畜禽健康养殖技术 主讲:孙良川
武汉市农业学校
第一章 发展畜禽健康养殖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目前,我国畜产品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质 量和安全隐患,导致肉、蛋、奶等畜产品不同程度地 存在着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问题,如抗生素、药物残留 超标等。同时动物疫病不断暴发,已成为制约我国畜 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使我国养殖业每年损失上 千亿元人民币,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威胁。此外, 我国养殖生产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养殖规模盲目扩 大,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养殖生态环境恶 化、病害严重,区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修复 功能不断丧失。上述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严 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畜产品消费市场,使畜产品出口 受阻,也对动物性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二是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如工业废水、 废气、废渣污染,淡水水域化学废弃物污染等) 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极大地威胁着人和动物的 安全;三是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野生动 物失去固有栖息地,使人畜共患病在全球和全 国范围内的暴发依然危机四伏。四是养殖场 “在防疫中求生存”,但并没有制定科学的免 疫程序,引起病原变异和大量耐药菌株出现。 五是滥用抗生素、激素、消毒剂、添加剂和一 些违禁药品,畜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频频受 阻。结果使养殖业的发展陷入一种非良性循环。
浅谈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

担 中 央 财 政 农 业 科 技 推 广 示 范 项 目— — 生 猪 健 康 养 殖 模 式 综 合 配 套 技 术 的 任 务 ,此 技 术 包 括 阳 光 猪 舍 及 设 施 设 备 、 推 广 科 学 饲 养 管 理 技 术 、 推 广 优 质 无 毒 无 药 饲 料 。现 将 三 部 分 内
天 窗 、地 窗 、 喷 淋 等 设 施 设 备 来 调 节
猪 舍 的 温 度 。 据 试 验 ,在 寒 冷 季 节 ,
风 换 气 。 可 根 据 舍 内温 湿 度 和 有 害气 体 含 量 高 低 ,打 开 天 窗 和 进 气 口 。必
要 时 启 用 正压 通 风 机 进 行 通 风 。 3 推 广 疾病 防控 技 术
白天 阴天 时 ,将 卷帘 被 卷 起 。 ( 2 ) 封 闭 式 阳 光 猪 舍 打 开 前 后 窗
户 、天 窗 和 地 窗 ;单 面 式 阳 光 棚 舍 打 开 窗 户 、 天 窗 、地 窗 和 棚 舍 下 通 风 带 ;
浅谈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
棚舍 北墙 ,封 闭式 阳光 猪 舍南 北 墙 ,
槽 .并 在 圆形 饲 槽 内 径 表 面 增 加 一 圆
形 钢 圈 。可 调 节 饮 水 器 , 可 随 时 根 据
( 1 ) 白 天 晴 天 时 ,阳 光 猪 舍 将 卷 帘 被 卷 起 , 晚 上 或 白 天 阴 天 时 , 将 卷
帘 被 放 下 。 卷 起 和 放 下 的 尺 度 ,根 据
( 2 )定 期 搞 好 猪 场 周 围 及 猪 舍 内 环 境 卫生 和 消 毒 。
温 度 可 降低 5  ̄ C 左 右 :二 是 改 善 了猪 舍 的湿 度 。 阳光猪 舍 通 过天 窗 、地 窗 、
生猪无抗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生猪无抗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生猪无抗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生猪无抗养殖技术是指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和化学药品,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健康养殖措施来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和生产性能。
本规程旨在规范生猪无抗养殖技术的操作,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二、环境管理1. 养殖场应规划合理的场地布局,确保各种生产区域的相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 养殖场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场地消毒和清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
3. 净化空气,保持空气流通畅通,避免积聚的有害气体对生猪的伤害。
三、饲料管理1. 使用优质的饲料原料,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和化学添加剂的饲料。
2. 选择适宜的配方比例,满足生猪的营养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3. 饲喂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卫生安全,避免受到污染和变质。
四、疫病防控1. 加强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可能存在的疫病,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保证生猪的免疫力,阻断疫病传播链。
3. 强化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五、生产管理1. 合理规划生猪的生产环节,包括选种、繁育、育肥等,确保生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效益。
2. 控制生猪的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相互干扰,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3. 提供适当的饮水设施和饲养环境,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生产性能。
六、粪便处理1. 将生猪粪便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避免粪便的堆存和滋生病原微生物。
2. 采用生物发酵和厌氧处理等技术,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环境污染。
七、员工培训1. 对养殖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生猪无抗养殖技术的原理、操作规程和防控措施。
2. 定期组织培训,更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八、监督检查1. 由相关部门对生猪无抗养殖技术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对符合生猪无抗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的养殖场,予以宣传和奖励,鼓励更多的养殖场加入无抗养殖队伍。
九、总结反思对生猪无抗养殖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养殖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1、锯木屑养猪法这是德国农民已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即在圈内铺10厘米厚的锯木屑,并混入发酵剂。
数天后锯木屑便开始发酵,中心温度可达30℃~40℃,在冬天可节省取暖能源,且用过的锯木屑可作肥料。
据试验,采用该法养猪,猪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不易生病,头均日增重克,且肉质好,水分少。
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好,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2、多段喂食法欧美等一些国家在传统养猪基础上,通过增加配料次数,使饲粮水平紧随猪的生长需要量的变化而变化。
多段饲喂法要求配好两种基础配合饲料,一种是有微量成分充分混合的营养浓度高的配合料,另一种是营养浓度较低的一般配合饲料,然后根据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日龄和品种的实际营养要求,通过改变两种配合饲料的掺对比例,配制出各种营养成分和水平不同的饲料。
一般说来,仔猪阶段可以内要一周发生改变一次拌对比例,此阶段主要就是多用高浓度基础协调饲料;架子阶段则内要3周~4周发生改变一次拌对比例,并随体重增加,低淡饲料怱减至,仔猪至出栏存栏大致经7次相同的掺对饲料发生改变。
这种充饥法,能较精确地满足用户猪对营养的须要,提升饲料利用率,增加氮磷的排出,有效地提升养猪经济效益。
3、夜间喂食法猪在20℃~25℃气温下,食欲最强劲,减重也最快。
盛夏白天气温低,影响猪的食欲,而夜间通常在20℃左右,猪的食欲强劲。
因此,必须并使猪在盛夏减重慢,就要发生改变白天进食的传统习惯,实行夜间进食,白天增加活动。
夜间进食在晚上10点和零晨4点左右,每夜喂食2次,白天则可以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喂食1次0.5%的食盐水,数量不减半,出任猪民主自由饮,同时尽量多喂食些新鲜青绿饲料。
4、倒喂法此法一改为先扎架子后催肥的传统圈养方法,而把混合精料重点资金投入在肉猪生长的前期和中期,后期则使用管制圈养。
核心思想分后三个阶段展开:肉猪40公斤以前,日粮中精料占到45%;40公斤~60公斤,精料仅占到39%;60公斤~80公斤,精料仅占到33%。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健康养殖技术已成为当前养殖业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而猪肉作为我国饮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质量、保健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因此,研究生猪健康养殖技术,探究科学的养殖方法和健康的饲料配方,将对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研究生猪健康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猪场环境治理:通过对猪舍环境进行科学的处理和改善,保证生猪的生存环境符合卫生、清洁、舒适的标准,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2.饲养管理:通过对生猪的饲养管理,营养需求的合理配比,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保证养殖效益和生猪的健康成长。
3.饲料配方研究:建立适合生猪营养需求的饲料配方,减少添加剂的使用,使其更安全、健康。
4.研究生猪抗病性:通过对生猪免疫力的检测以及疾病的防治,增强生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三、研究意义生猪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采用适宜的饲养和管理方法降低生猪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本研究将深入挖掘生猪肉类产品的营养价值,推动生产与消费的优化升级,造福广大消费者。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实验室实测、田间试验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饲养生猪,研究不同环境条件、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措施对生猪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通过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出一套完整、科学、实用的生猪健康养殖技术。
五、研究进展目前,本研究已开展相关的实验和文献研究工作,并初步总结出一些结果。
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力求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六、结论生猪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将对整个养殖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提高猪肉的质量、保证食品安全、提高养殖效益、推动生产与消费优化升级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规模化发展是今后生猪产业的必然发展方向。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推荐了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一一﹑项目摘要(附表)1.项目名称:南永青村生猪养殖扩建项目2.项目申保单位: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养猪合作社3.项目建设性质:扩建4.项目建设地点: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5.项目建设期限:1年6.项目建设规模:扩建猪舍5座7.项目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金90万元,其中固定投资5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万元,合作社自筹20万元。
二﹑项目依据1.项目建设理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配合全县百万头生猪大县和郝庄乡生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建设,为社员提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促进区域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2.项目建设条件和可行性南永青村位于绛县郝庄乡西侧,交通便利。
耕地面积2000余亩,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情况良好。
全村共有居民组三个总户数220户,总人口1050口。
共有劳动力750人,养猪户占全村总户数50%以上,养猪大户达到20户以上,年饲养量超过2000口,历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和村民大搞经济发展和科学种田,把建设生态养殖作为发展养殖业的重点来抓,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提升养殖生产水平,取得了很好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项目设计方案1.项目目标扩建猪舍5座,配套相应设施。
2.项目实施地点级规模该项目位于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地势平坦。
现有猪舍2座,母猪16头,后备母猪8头,种公猪2头。
(1)预计扩建标准化猪舍5座,每座建筑规格60米?5米,建设面积为300平方,总计猪舍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2)新修污水粪便处理池三处,新修200m3的水池1个、30m3的水塔1个,购买分娩、保育床各88套,母猪限位栏100套,购买转猪车辆1辆,配套完善饲料加工设施、设备,年加工生产混配合饲料100吨。
2024年生猪养殖计划书范本(四篇)

2024年生猪养殖计划书范本一、项目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肉类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生猪是我国饲养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养殖生猪业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计划在2024年开始养殖生猪,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项目目标1. 养殖规模:计划在2024年养殖500头生猪。
2. 产品品质:通过科学养殖管理,保证生猪的健康状况和肉品的质量安全。
3. 销售渠道:与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保证产品畅销,提高市场占有率。
4. 经济效益:保持稳定的收益增长,实现全面盈利。
三、养殖措施1. 选址规划:根据生猪养殖的环境要求,选择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养殖场址。
2. 养殖设施建设:根据500头生猪的规模需求,合理规划养殖场基本设施,包括猪舍、饲养设备、疫病防控设施等,确保生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3. 饲养管理:建立优质猪种引进机制,进行合理饲养管理,提供高品质的饲料,注重生猪的生长发育、疫病防控、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确保生猪的养殖效益和肉品质量。
4. 科学繁殖:建立科学生猪繁殖机制,注重保证母猪的繁殖健康,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四、市场营销1. 合作伙伴:与养殖相关的销售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销售产品。
2. 渠道拓展:通过与超市、餐饮、批发市场等渠道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占有率。
3. 品牌建设:注重产品宣传和品牌建设,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风险分析与对策1. 天气灾害:加强安全防范和保险投保,减少天气灾害对养殖业的影响。
2. 疾病防控: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控机制,加强疫苗接种和疾病监测,确保养殖场的生猪健康。
3. 市场需求波动: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动态,灵活调整养殖规模。
六、投资和资金筹措1. 养殖场建设:计划投资XX万元进行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
2. 养殖设备购置:计划投资XX万元购买养殖设备和饲料。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篇一: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生猪产业向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准化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五大内容:品种优良化:主要指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的生猪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性能良好、检疫合格。
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主要是注意外购种猪时务必要从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正规的种猪场引种,同时,引种时要求其提供“种猪合格证”或“种猪档案证明”。
合格证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内容:种猪的耳号标记方法、种猪三代以上的系谱和生产性能测定结果。
有了这些资料和数据,说明所购买的种猪来源正规,种猪质量相对有保证。
养殖设施化:主要指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猪场选址应选在当地政府划定的可养区内;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道,其它畜禽养殖场及屠宰、加工交易场所1000米以上。
猪场布局合理,有一定规模的应将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分开;生产区中的母猪区、保育区、肥育区同样要分开,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并有50米以上的距离,最好设置有隔离带;生产区中设有净道和污道,不交叉、不污染,猪流、物流科学、顺畅,有利防疫。
猪场的占地面积符合生猪养殖需要,总的要求每头能繁母猪占地40㎡以上,如存栏300头能繁母猪规模的猪场建筑占地面积至少要12000㎡(18亩)。
饲养和环境控制等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需要,主要指母猪分娩舍、保育区应采用高床漏缝地板,猪舍配备通风换气与温控等设备,有自动饮水器,有能控制的饮水加药系统等。
饲料、药物、疫苗等不同类型的投入品分类、分开储藏且储藏设备完善。
场区入口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更衣消毒室等,防疫设施齐全。
有一定规模的场还可以安装自动送料系统,配备B超用于妊娠检查以及信息化管理设施等。
生产规范化:主要指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