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设计概况(详细)

合集下载

三峡水利工程

三峡水利工程

三峡水利工程三峡水利工程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

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下面是带来的关于三峡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长2335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

大坝坝体可抵御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达每秒钟10万立方米。

整个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2800万立方米,耗用钢材59.3万吨。

水库全长600余千米,水面平均宽度1.1千米,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调节能力为季调节型。

三峡水电站的机组布置在大坝的后侧,共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还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

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建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

再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1日宣布,截至2014年12月31日24时,三峡电站全年发电量达988亿千瓦时,创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新的世界最高纪录,并首度成为世界上年度发电量最高的水电站。

三峡电站全年累计发电98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4900多万吨原煤消耗,减少近一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如果每千瓦时电能对GDP的贡献按10元计算,三峡电站全年发出的清洁电能,相当于为国家带动创造了近一万亿元财富。

这也为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三峡工程的业主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设计单位是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监理单位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发展等。

如何介绍三峡大坝

如何介绍三峡大坝

如何介绍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中国的一项宏伟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以西、宜昌市长江南岸瞿塘峡与巫山县之间的长江上,横跨湖北、重庆两省市。

三峡大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象征。

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1994年,历时17年,于2024年6月竣工。

工程规模巨大,总长约2300米,最大坝高是185米。

大坝底宽115米,坝顶宽40米,坝身由27万多立方米混凝土浇筑而成,整个大坝重量约为1.8亿吨。

大坝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古代长城的结构。

三峡大坝以其壮丽的景色和巨大的规模,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此之外,三峡大坝还有其他的附加功能。

大坝的背后是一个人工湖,名为三峡库区。

库区面积达到1045平方公里,储水能力为395亿立方米,成为了一个湖泊旅游胜地。

人们可以在三峡湖中游船观赏风光,感受壮丽的自然景色。

三峡湖的形成也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然而,三峡大坝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它的建设导致了许多古老文化遗址被淹没,造成了环境破坏。

同时,库区的水位上涨也引起了地质灾害的担忧。

此外,大坝对鱼类迁徙和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也带来了挑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采取措施解决。

总体来说,三峡大坝是一个历史性的工程,代表了中国技术的巅峰。

它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洪灾问题,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电力供应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尽管面临一些问题和争议,我们应该认识到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为保护和改善环境继续努力。

三峡工程大坝设计

三峡工程大坝设计
等方 面对 大坝结 构设 计进行 了简要介绍 。
[ 关键词 ] 三峡工程 ; 大坝 ; 计 设 [ 中图分类号 ] T 7 1 [ V 4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09—14 (0 1 0 0 7 0 7 2 2 1 )7— 0 0— 8
1 前言
三峡 水利 枢纽 是治 理和 开发 长江 的关 键性 骨 干
前 缘 长 6 分 为 2个 坝 段 , 8m, 右纵 1号坝 段长 3 2m,
右 纵 2号 坝段 长 3 6 m。右岸 非溢 流坝 段 ( 称 右非 简
大 坝为混 凝 土重 力 坝 , 坝顶 高 程 15m, 大 坝 8 最 高 1 1m。坝 顶 前 缘 长 239 5 m, 8 0 . 自左 往 右 依 次
紧急情 况下 降低 水 位 、 工导 流 、 期 运行 等特 殊要 施 初 求 。因此 , 三峡 工程 所需 的泄 洪设 备种 类 多 、 量也 数 多 , 坝型 比较 中选 择 了更 适 合 泄 洪 消 能建 筑 物 布 在
置 的混凝 土重力 坝 。选 定 的枢 纽 布 置 总 格 局 为 : 泄
7 中国工程科学 0
佳地 质 条件 。坝 址 区 地震 基 本 烈度 为 Ⅵ度 , 坝 地 大
震 设 防烈 度为 Ⅶ度 。
图 1 长江 三峡水 利枢纽大坝布置示意 图
Fg 1 L y u fT reG re rjc m i. a o t h e o gsP oet o Da
2 2 总体 布 置 .
三 峡 工 程 大 坝设 计
王 小毛 ,徐麟祥 ,廖仁 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 武汉 4 0 1 ) 30 0
[ 摘要] 三峡工程大坝 为混凝 土重力坝 , 顶高程 15n, 坝 8 l最大坝 高 1 1m, 8 坝轴线全 长 23 9 5i, 0 . 分为泄 洪 n 坝段 、 厂房坝段 、 非溢 流坝段 、 升船机坝 段 、 时船 闸坝段 、 临 左导墙坝段 和纵 向围堰坝段 。笔者着重从泄洪建筑 物水力学 、 坝体分缝 、 电站引水压力管道 布置及 结构 形式 、 坝基 深层抗 滑稳定 、 临时船 闸封堵 、 坝基 封闭抽 排

三峡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情况

三峡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情况

三峡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情况三峡水利枢纽的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上游40公里处,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三部分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电站为坝后式,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由升船机和双线五级船闸组成。

在发电方面,三峡水电站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其年发电量相当于目前全国总电量的1/10,相当于7座240万千瓦的火电站和一个年产5 000万吨原煤的巨型煤矿及相应的铁路运煤能力。

在航运方面,可从根本上改善宜昌到重庆660公里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

工程建成后,险滩淹没,航深增大,航道加宽,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

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 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左右。

1992年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会议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

决议同时要求,对已发现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妥善解决。

目前,三峡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进展情况如下:一、组建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领导和执行机构为了确保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1993年1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该委员会是三峡工程高层次的决策机构,由李鹏总理任主任委员,邹家华副总理、陈俊生国务委员及四川、湖北两省省长和有关同志任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钱正英副主席任顾问。

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水利部、电力部、民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局等20多个部门的负责同志。

委员会下设三个机构:一是办公室,负责三峡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二是三峡工程移民开发局,负责三峡工程移民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和监督实施;三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这是一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

三峡水利枢纽基本资料

三峡水利枢纽基本资料

花岗岩体的风化层,分为全、强、弱、微4个风 化带,风化壳厚度(指全、强、弱3个风化带),以山 脊部位最厚。可达20-40m,山坡与一级阶地次之,沟 谷、漫滩较薄,主河床中一般无风化层或风化层厚度 很小,平均厚度21.5m。坝基除利用微风化岩体外,部 分弱风化下亚带岩体亦可用作建基岩体。混凝土与建 基岩面间的抗剪(断)强度,摩擦系数(f)取值1.01.3,凝聚力(c)为1.2-1.5MPa。建基岩体岩石与岩石 间的抗剪断强度,视不同的结构类型的岩体,f与c值分 别为1.0-1.7和1.2-2.0MPa。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主要是河 流冲积层,葛洲坝水库蓄水后,主河槽及后河普遍淤 积有厚5-18m的细沙。
表1 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流量表
洪水频率
10年一遇
洪水流量(m³/s)
66600
20年一遇
7230050年一遇79000100年一遇
83700
1000年一遇
98800
10000年一遇
113000
板桥、石漫滩溃坝
1975年8月,特大暴雨引发的淮河上游大洪水,使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包括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在 内的数十座水库漫顶垮坝,1100万亩农田受到毁灭性 的灾害,1100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亡,经济损失 近百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
图1-1 长江流域与三峡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
坝址选择
三斗坪坝区
南津关坝区
坝址原始地貌
坛子岭
流向
→ →
中堡
主河道 岛
后河
白岩尖
三峡枢纽坝址距葛洲坝38km,坝址河谷开阔,中堡岛 位于主河道右侧,将长江分为主河道和后河。
枢纽总体布置
地下电站 茅坪溪副坝三峡大坝
升船机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水电0902班向毅200919040421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的中段,坝址在三峡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斗坪,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设计正常蓄水位l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26台水轮发电机组。

水轮机为混流式,单机容量均为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设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

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后,届时的年发电量可达1000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左岸临江最高峰坛子岭的左侧,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米×34米—5米(长×宽—坎上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箱有效尺寸为l20米、18米、3.5米,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客货轮或1500吨级船队。

工程施工期间,另设单线一级临时船闸,闸室有效尺寸240米×24米×4米。

本工程预计总投资1800亿元。

三峡大坝全景图坝址选择三峡大坝坝址曾进行过长时期的比较和研究,1979年经选坝会议综合研究比较,选定三斗坪坝址,可行性研究报告肯定了这一坝址,初步设计经复核仍选用此坝址。

三斗坪坝址位于湖北宜昌三斗坪镇,下游距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约40公里。

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

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6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

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已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500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约5.3亿吨。

三峡工程设计综述

三峡工程设计综述

三峡工程设计综述
郑守仁
【期刊名称】《中国电力》
【年(卷),期】2009(042)003
【摘要】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和水等巨大综合效益,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骨干工程.枢纽建筑物大坝、电站、船闸和升船机设计,研究解决了大坝泄洪及
消能、坝内大孔口结构、岸坡坝段深层抗滑稳定、大坝混凝土设计、电站引水进水口及压力管道、电站排沙及排漂、船闸输水系统及水力学、船闸高边坡开挖及支护、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等关键技术问题.工程设计工期为17a,设计概算900.9亿元,测算动态投资2039亿元.工程可提前 1 a 完建,工程质量优良,投资控制在设计概算之内.【总页数】5页(P1-5)
【作者】郑守仁
【作者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武汉,4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2;TV51
【相关文献】
1.三峡库区猴子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及实施综述 [J], 郑轩;邹从烈;高润德;林彤;黄
道宏
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重大技术问题综述 [J], 郑守仁
3.三峡工程与长江治理开发--为《三峡工程设计论文集》作序 [J], 蔡其华
4.三峡工程与长江治理开发——为《三峡工程设计论文集》作序 [J], 蔡其华
5.三峡主体工程设计与施工综述 [J], 刘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工程采用的方案

三峡工程采用的方案

三峡工程采用的方案1. 水利水电方案三峡水利水电方案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大坝、水库、发电站和输电线路。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主要用于发电、船闸、防洪和提供水资源。

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结构,坝体由主坝和辅助坝组成,主坝长2335.05米,最大坝高185米,最大坝址宽115米,总投资约为250亿元。

水库的总库容量为229.5亿立方米,发电站共有三台主机,总装机容量为18300兆瓦,年发电量可达880亿千瓦时。

输电线路总长度达1586公里,分别于安康、秦州及重庆接入500千伏输电网。

这些水利水电设施的实施,对保障中国西南地区的电力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船闸方案三峡工程的船闸方案是为了解决三峡大坝隧洞以及水位差异过大而导致的江河交通拦阻问题。

船闸是一种通过船闸机制,通过调节水位实现船舶的上升或下降,从而保障江河交通畅通的水利设施。

三峡工程的船闸共有五道,其中东、中、西部船闸规模最大,用于大型船只通行,东闸总长280米,净跨170米,净高约23米,中闸总长280米,净跨170米,净高约23米,西闸总长280米,净跨170米,净高约23米。

东、中、西船闸可以分别容纳3000吨级、10000吨级、500吨级船舶,满足了江河交通运输需求。

3. 防洪方案三峡工程的防洪方案主要包括水库调度、泄洪设计、河道整治等。

(1)水库调度:三峡水库的调度是根据季节、气候和水文情况灵活调整,以保证水库蓄水和泄洪的协调运行。

在黄河、长江上游等流域出现大型洪水时,三峡调节水库的出洪对下游防洪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

(2)泄洪设计:三峡大坝共有23孔泄洪梯湾,是全世界最大型、最先进、最安全的设计。

23孔泄洪梯湾最大出洪流量逾39万立方米每秒,有效减少了下游长江中游防洪能力,满足大江大河治理战略需求和世界地球环境变化趋势。

(3)河道整治:三峡工程实施后,江河经过梯级开发后形成了一片长11亿亩,鱼须环绕,清水奔流的优美景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工程设计 1 设计概况 三峡工程设计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单项工程技术设计、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等5个阶段。三峡工程的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开发三峡水能资源的设想。最早提出可称为开发计划的,是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他1944年考察了三峡,编写了一份《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

三峡工程的前期设计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在50年代初即考虑尽早修建三峡工程,用以解决长江防洪问题。但考虑到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中央采取了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1970年,中央决定先修建葛洲坝工程,为三峡工程做“实战准备”。1984年,国务院原则批准了三峡工程150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决定立即开始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后来由于有关部门和专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和建议,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组织重新论证。经过近3年的补充论证工作,通过了14个专题论证报告。 三峡工程的设计工作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全面承担。1989 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根据重新论证成果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即着手开展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后,初步设计工作全面展开。初步设计报告分为枢纽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输变电工程三大部分。初步设计(枢纽工程)于1992年12月编制完成上报,1993年7月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查批准。随后即进行单项工程技术设计和部分工程的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在三峡水利枢纽设计中,大坝、水电站厂房、双线五级船闸、垂直升船机、二期上游围堰等属于重要单项技术设计。

1992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三峡工程设计方案是: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初期蓄水位156米,大坝坝顶高程185米,“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按初步设计方案,三峡工程土石方开挖约1亿立方米,土石方填筑约30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约2800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约26万吨。结合施工期通航的要求,三峡工程采取分三期导流的方式施工。一期围中堡岛以右的支汊,主河槽继续过流、通航。在一期土石围堰保护下,开挖导流明渠,修建混凝土纵向围堰及三期碾压混凝土的基础部分,同时在左岸修建临时船闸,并进行升船机、永久船闸及左岸1-6号机组厂、坝的施工。一期工程包括准备工程在内共安排工期5年。二期围左部河床、截断大江主河床,填筑二期上下游横向土石围堰,在二期围堰保护下修建泄流坝段、左岸厂房坝段及电站厂房,继续修建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江水改由右岸导流明渠宣泄,船舶由导流明渠和左岸临时船闸通过。二期工程具备挡水和发电、通航条件后,进行导流明渠截流,利用导流明渠的碾压混凝土围堰及左岸大坝挡水,蓄水至135米时,双线五级船闸及左岸部分机组开始投入运行。二期工程共安排工期6年。三期封堵导流明渠时,先填筑三期上下游土石围堰,在其保护下,浇筑三期上游碾压混凝土围堰至140米高程,水库水位由已建成的河床泄流坝段的导流底孔及永久深孔调节。在三期围堰保护下修建右岸厂房坝段、电站厂房及非泄流坝段,直至全部工程竣工。三期工程安排工期6年。 2 重要单项设计 2.1 大江截流和二期围堰工程 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重要的临时建筑物之一,其作用是截断长江主河床,迫使江水从右侧的导流明渠宣泄,与一期工程已建成的纵向混凝土围堰共同围扩形成二期基坑,确保大坝泄洪坝段、左岸厂房坝段及左岸电站厂房干地施工。 二期围堰包括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两部分。上游围堰按II级水工临时建筑物设计,设计洪水频率为1%,相应流量83700m3/s,堰顶高程88.5m。下游围堰按III级水工临时建筑物设计,设计洪水频率为2%,相应流量79000m3/s,堰顶高程81.5m。 二期围堰施工水深达60m,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深水围堰,堰体80%填料需水下施工,围堰断面采用“两侧石渣堤中间夹风化砂、垂直防渗”的结构形式,防渗体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下接灌浆帷幕上接土工膜的形式。上游围堰轴线全长1439.6m,最大高度82.5m,下游围堰轴线全长1075.9m,堰体最大高度65.5m。堰体填筑总量达1032.1万m3,防渗截水面积9.22万m2,拦蓄洪水总量达20亿m3。上游防渗墙深槽段为双墙并加有5道横隔墙,两侧为单墙,墙厚分别为0.8m和1.0m,最大墙高73.5m,下游防渗墙全线为单墙,墙厚分别为0.8m、1.0m和1.1m,最大墙高 66.7m。 二期围堰的研究始于1958年,以后历经“七五”和“八五”两次攻关研究,初步解决了所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分别为初步设计和单项技术设计提供了主要设计依据和有关参数。围堰进入实施阶段后,又结合实际条件的变化进行了补充研究和施工科研,使施工方案更趋完善。 三峡大江截流工程是世界水电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截流工程,具有截流流量大、水深大的特点,而且截流施工期有通航要求。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一系列指标都达到世界截流之最,困难程度(如截流戗堤的坍塌)是世界截流史上较为罕见的。三峡截流全过程大小塌方达40多次,均被参战的建设者们妥善处理,创造了安全、快速、优质、高效合龙的水平。 2.2 三期围堰工程 三期RCC(碾压混凝土)围堰为I级临时建筑物,担任挡水发电和确保三期安全施工的重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72300立方米/秒。堰体为重力式坝型,围堰顶高程140米,顶宽8米,最大底宽107米,挡水库容20亿m3,是三峡重大课题之一。三期RCC围堰砼总量160万m3,一期已施工高程50m以下部分,其上为导流明渠截流后修建的,坝体高度90m,砼方量110万m3,设计二期仅为4.5个月,能否按期建成,直接关系到二期首批机组按时发电和三期工程计划工期。 经“七五”攻关和实施前的反复研究确定采用全断面碾压施工,施工方案选择以汽车为主塔顶带机为辅的运输方式,并决定将三期明渠截流提前2003年11月6日(较计划提前一个月),堰体于2002年12月16日开始施工,2003年4月16日顺利完成,6月10日水位蓄至135m。保证了二期首批机组按期发电和三期工程提前施工。RCC围堰施工创造日浇筑量21066m3,日上升1.2m,月浇筑量47.6万m3,达世界纪录先进水平。 2.3 大坝和电站厂房 三峡大坝为一级建筑物,按1000年一遇洪水设计,大坝由三部分组成,即泄洪坝、电站厂房挡水堤坝和左右库非溢流坝,全长2309.5m,大坝为重力式,泄洪采用挑流消能方式,三峡大坝的基础岩石为坚硬的完整花岗岩。大坝设计地震裂度为Ⅶ级。三峡规模大,总砼量2800万m3,且结构复杂,特别泄洪坝,计设22个导流底,23个漂孔,22个表孔,两侧各一个排漂孔,设计67个泄洪孔道,是三峡工程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是控制二期工程工期的关键工程。为此,经反复核选今世界上先进塔带机浇筑为主,门塔机、缆机为辅的综合浇筑方案。 三峡电站采用70万千瓦的机组,总装机26台,计1820万千瓦,厂房总长度1228米,全部采用坝后式厂房。每台机组用一条直径12.4米的引水钢管,管内流速为8米/秒。其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都是目前国内外最大的。 2.4 双线五级船闸高陡边坡稳定和变形 双线五级船闸布置在大坝左侧的山凹内,船闸线路总长6442米,船闸上下游最大水头为113米,设5级闸室分担水头。其规模是设计之最,两侧高陡边坡最大开挖深度达170米,其下部为高约60米的直立墙。两线船闸间保留宽60米的岩石中隔墩,船闸闸室采用薄混凝土衬砌结构。深挖高陡岩石边坡的稳定和变形量(特别是开挖完成后的残余变形量),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研究课题。根据多年研究的成果,开挖采取控制爆破、喷锚支扩及预应力锚索(3600米300T级)高强锚杆加固等一系列措施。为控制和降低渗水压力,船闸主体段两侧山体内,各布置有7层共14条贯通全长的排水洞,各层排水洞间设有排水孔、帷幕,船闸地表亦设有防渗和排水系统。永久船闸开挖总量近4000万立方米,其中大部分为需进行爆破的坚硬岩石。在实地爆破试验的基础上,对爆破程序、爆破参数作了严格的控制,规定采用预留保护层和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等工艺。 为监测船闸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永久船闸设置了内容广泛的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地面变形精密三角测量系统、地下水观测系统、岩体深部变形观测仪埋系统、锚杆锚索应力应变观测系统、爆破震动影响和岩体松弛监测等。船闸投入运行以来,监测数据表明,边坡是稳定的,变形值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2.5 高强度混凝土浇筑 三峡工程建筑物混凝土总量达2800万立方米,1999-2001年是二期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高峰年,年浇筑强度均在400万立方米以上。2000年,计划浇筑混凝土540万立方米,相应月高峰浇筑强度达50万至55万立方米,实际最高年浇筑548万m3,高峰期浇筑量达57万m3,远远超出国内外已建工程的最高水平。 为了保证三峡大坝的高强度施工,业主、设计多年来对各种可能的施工方案和主要施工机械进行过长期的比较和研究。最后选用的是塔带机为主,胎带机、高架门机、缆机为辅的综合机械化施工方案。塔带机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浇筑机械,可实施从拌合楼至浇筑仓面、连续式混凝土生产、运输、提升、直至入仓浇筑。这一方案具备高强度浇筑混凝土的显著优点。保证了二期厂坝工程按计划目标实现。 2.6水轮发电机组 三峡水电站将安装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供电范围跨华中、华东和西南三大电网,还将与华北、华南联网。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水轮发电机机组,属于世界最大的水电机组。它不仅单机容量特大,因防洪和排沙的需要,在汛期需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