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设计论文

气液分离器设计论文一、气液分离器的设计原理气液分离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基于两种物质之间的相态差异,通过利用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密度和粘度等差异来实现分离。
在气液分离器中,气体通常通过进料管进入,然后通过分离介质展开,并在分离介质中与液体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气液分离。
二、气液分离器的设计流程1.确定物料特性:首先需要确定处理的气体和液体的特性,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组成等。
这些物料的特性将对分离器的设计和选择产生影响。
2.确定设备选型:根据物料特性和分离要求,选择适当的气液分离器类型,包括总体形式、入口位置、出口位置、流动路径等。
3.计算处理容量:根据物料特性和处理要求,计算出所需的处理容量,包括气体和液体的流量。
4.计算设计参数:根据物料特性和处理容量,计算出分离器的设计参数,包括分离介质的形状、尺寸、孔径等。
5.进行设备设计:根据计算得到的设计参数,进行气液分离器的详细设计,包括细节尺寸、结构布置等。
三、气液分离器的优化方法1.优化分离介质:分离介质的选择对分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设计中可以选择具有较好分离性能的材料,如网格结构、纤维材料等。
2.优化流动路径:流动路径的设计也会对分离效果产生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管道形状、加入隔板等方式来改善分离效果。
3.优化设备结构:设备结构的合理设计也能够提高气液分离器的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分离器的长度、直径等参数来改善分离效率。
4.优化操作参数: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通过调整气体和液体的流量、压力、温度等操作参数来提高分离效果。
总结起来,气液分离器的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物料特性、设备选型、处理容量和设计参数等多种因素的过程。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实现更加高效和可靠的气液分离。
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气水分离器)翌SM^NG:鸵i气液分离器俗称油水分离器,用来分离气体中大于5微米的液体和固体颗粒。
是在气体中除油水的最简单实用的设备。
PX QF气液分离器可应用于对压缩空气、合成气、煤气、氢气、氮气、氧气、天然气、瓦斯气、沼气、氨气、硫化氢、尾气等各种气体的气液分离。
PX QF气液分离器设计制造符合国内或国外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如GB150《钢制压力容器》或ASME标准,并刻有CS及ASME钢印。
PX QF气液分离器工作原理通过五级分离—降速、离心、碰撞、变向、凝聚等原理,除去压缩空气(气体)中的液态水份和固体颗粒,达到净化的作用。
湿气在冷却过程中冷凝后,在分离器中的挡板廹使气体改变方向二次,并以设计好的速度旋转,产生离心力高效地分离出液体和颗粒,排水器应及时排放出冷凝液。
常安置在后冷却器的后面,因为要求进气温度越低越好,一般不超过60°C。
PXQF气液分离器产品特点1.除水效率高:可除去99%的液态水份,油份。
2.体积小、重量轻。
3.安装方便,管道式连接、可悬挂安装。
4.免维护、可靠性好。
5.寿命长:可使用20年。
6.按GB150压力容器标准制造,安全可靠。
PXQF气液分离器应用范围1.压缩空气冷凝水分离回收2.蒸汽管线冷凝水分离3.气液混合部位的进/出口分离4.真空系统中冷凝水分离排放5.水冷却塔后的冷凝水分离6.地热蒸汽分离器7.其他多种气液分离应用PXQF气液分离器PXQF DN65 400 600 159 360 18 自动放水阀HL10/1 PXQF DN80 510 760 219 420 42 自动放水阀HL13/1,20/1 PXQF DN100 580 850 273 480 60 自动放水阀HL40/1 PXQF DN125 580 850 273 480 60 自动放水阀HL60/1,70/1,80/1 PXQF DN150 650 990 426 630 120 自动放水阀HL100/1 PXQF DN200 630 1040 426 630 150 自动放水阀HL150/1 PXQF DN250 770 1180 478 680 200 自动放水阀325 HL200/1 PXQF DN300 840 1300 630 830 400 自动放水阀HL370/1 PXQF DN400 1180 1910 820 1090 600 自动放水阀HL370/1 PXQF DN450 2200 920 自动放水阀£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设计文档

一、浮动流速V t。
计算:由Aspen模拟得,进气液分离器前各流相参数为:流量Q=8823.86m3/h,液相体积流量为14.82m3/h,压力P=10atm,温度T=293.15K,可求的二氧化碳在此状态下密度约为13.31g/L,由经验公式:可算得浮动流速V t=0.58m/s。
二、直径D计算:式中:D——分离器直径,m;V G,maz——气体最大体积流量,m3/h;u e——容器中气体流速,m/s。
可算得直径D=2.32m。
三、高度H计算:容器高度分为气相空间高度和液相高度,此处所指的高度,是指设备的圆柱体部分,如图所示:低液位(LL)与高液位(HL)之间的距离,采用下式计算:式中:H L——液体高度,m;t——停留时间,min;D——容器直径,m;V L——液体体积流量,m3/h。
停留时间(t)以及釜底容积的确定,受许多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上、下游设备的工艺要求以及停车时板上的持液量。
当液体体积较小时,规定各控制点之间的液体高度最小距离为100mm。
表示为:LL(低液位)-100mm-LA(低液位报警)-100mm-NL(正常液位)-100mm-HA (高液位报警)-100mm-HL(高液位)。
停留时间取10min,得H L=0.58m。
圆柱体高度H=1.2D+0.1D+H L+100=3696mm。
四、接管管径计算:(1)入口接管两相入口接管的直径应符合下式:式中:u p——接管内流速,m/s;ρG——接管直径,m。
可由下图快速差得接管直径:查图得:接管直径可谓200mm。
(2)出口接管气体出口接管直径,必须不小于所连的管道直径液体出口管的设计,应使液体流速小于等于1m/s。
任何情况下,较小的出口气速有利于分离。
由于出口管径为80,液体流量为14.82m3/h,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可取液体出口接管直径为100,气体出口直径可取600mm。
制冷用气液分离器设计

制冷用气液分离器设计1、气液分离器的作用●把从蒸发器返回到压缩机的冷媒分离成气体和液体,使气体回到压缩机,从而避免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破坏润滑或损坏涡旋盘。
(单冷机在低温工况下验证,热泵以融霜时验证(相当于人低温工况))●使气液分离器中的润滑油回到压缩机。
2、有效容积计算●理论计算法气液分离器出口管入口到底部的容积,见图3,气液分离器简图。
V =【(最大制冷剂注入量÷ρ】×0.8以上注:最大制冷剂注入量(单位:kg):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置于室外分体机:室外机制冷剂注入量+最长配管时的追加制冷剂注入量。
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置于室内分体机:整机注入量+最长配管时的追加制冷剂注入量。
最大制冷剂注入量要考虑到系统允许的油重比,在不符合压缩机规格书的情况下,必须与压机厂家做沟通并书面确认。
ρ:密度(单位:kg/L):制冷剂在0℃饱和液态情况下的比重,R22:1.28;R410A 为1.18;R134a:1.3;R407C:1.27。
0.8为安全系数。
由于高压腔压缩机抗液击能力差,所以当选用高压腔压缩机时需要与压机厂家进行充分的沟通。
●估算法按照系统总体制冷剂充注量的50%确定气液分离器的容积,以保证冬季运行工况切换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指有效容积,压缩机厂家建议有效容积占比不大于总容积的70%)3、直径设计在设计气液分离器时,要求气液分离器的直径D应能满足制冷剂从蒸发器返回至分离器时,通过扩容减速使最大的稳定流速ω不超过0.75m/s,即ω≤0.75m/s,以保证气液充分分离。
气液分离器直径D可通过如下公式来计算:式中D —气液分离器直径,m;Vi—吸气比容,m3/kg;Gm—制热运行时最高蒸发温度下的质量流量,kg/s;ω—最大稳定流速,m/s;4、气液分离器均压孔的设计均压孔的作用是当压缩机停止时,如果没有均压孔,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向压缩机移动,当压缩机再次起动时将进行液压缩,导致压缩机损坏。
气液分离器的原理

气液分离器采用的分离结构很多,其分离方法也有:1、重力沉降;2、折流分离;3、离心力分离;4、丝网分离;5、超滤分离;6、填料分离等。
但综合起来分离原理只有两种:一、利用组分质量(重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1、2、3、6)。
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相同体积下气体的质量比液体的质量小。
二、利用分散系粒子大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4、5)。
液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与气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不同,气体分子距离较远,而液体分子距离要近得多,所以气体粒子比液体粒子小些。
一、重力沉降1、重力沉降的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在与气体一起流动时,液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而气体仍然朝着原来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液体与气体在重力场中有分离的倾向,向下的液体附着在壁面上汇集在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2、重力沉降的优缺点优点:1)设计简单。
2)设备制作简单。
3)阻力小。
缺点:1)分离效率最低。
2)设备体积庞大。
3)占用空间多。
3、改进重力沉降的改进方法:1)设置内件,加入其它的分离方法。
2)扩大体积,也就是降低流速,以延长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
1)设计简单。
2)设备制作简单。
3)阻力小。
缺点:1)分离效率最低。
2)设备体积庞大。
3)占用空间多。
3、改进重力沉降的改进方法:1)设置内件,加入其它的分离方法。
2)扩大体积,也就是降低流速,以延长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
优点:4、由于气液混合物总是处在重力场中,所以重力沉降也广泛存在。
由于重力沉降固有的缺陷,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开发更高效的气液分离器,于是折流分离与离心分离就出现了。
二、折流分离1、折流分离的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阻挡壁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2、折流分离的优缺点优点:1)分离效率比重力沉降高。
真空泵气液分离器原理

真空泵气液分离器原理
真空泵气液分离器是一种通过分离气体和液体的装置,常用于真空泵的工作中。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气体和液体分离,从而保护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在真空泵的工作过程中,气体和液体常常混合在一起,这会对真空泵造成损害。
因此,需要一种装置来将气体和液体分离开来。
真空泵气液分离器就是一种这样的装置。
真空泵气液分离器的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气体和液体分离。
当气体和液体进入分离器时,它们会被送入旋转体内。
在旋转体的作用下,气体和液体会分别向外分离,形成两个分层。
分离后的液体会沉积在底部,而气体则会上升到顶部,最终排出。
除了分离气体和液体外,真空泵气液分离器还可以通过过滤器将颗粒物过滤掉。
这可以保护真空泵的使用寿命,防止颗粒物进入真空泵内部,损坏其部件。
总之,真空泵气液分离器是一种对真空泵非常重要的装置。
它可以有效地将气体和液体分离开来,并通过过滤器去除颗粒物,从而保护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 1 -。
气液分离器设计计算

Y = 8. 411 - 2. 243X +
0. 273X2 - 1. 865E -
2X3 + 5. 201E - 4X4
X
=
ln
0. 95
+ 8ρV DP ( μV2
ρL
-
ρV )
1. 3 基本概念
在进行分离器计算前还需定义以下概念: ( 1) 停留时间: 在没有物料补充和出口流率 恒定的条件下,气液分离器从正常液位 ( NLL) 降 到低液位 ( LLL) 时所经历的时间。 ( 2) 缓冲时间: 在没有物料流出和入口流率 恒定的条件下,气液分离器从正常液位 ( NLL) 升 到最高液位时 ( HLL) 时所经历的时间。 一些手册的缓冲时间是以低液位 ( LLL) 和高 液位 ( HLL) 之间的体积为基础考虑的。停留时间 是从保持较好的控制和下游设备操作安全的要求 考虑的。缓冲时间是基于上游物流或下游物流的 改变而导致液体积累考虑的,最常见的物流变化
< 300psia
> 300psia
15
6
15
6
15
6
6
6
6
6
6
6
卧式分离器 LLL ( in)
9 10 11 12 13 15
( 5) 计算从低液位到正常液位的高度:
HH
=
(
VH π /4)
DV 2
( ft)
最小取 1ft。
( 6) 计算从正常液位到高液位 ( 或高液位报
警) 的高度:
HS
=
(
VS π /4)
计算总横截面积:
AT = πD2 /4
2011,21( 5)
冯 宇 气液分离器设计计算
汽车空调用液气分离器

汽车空调用液气分离器
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液气分离器是一种重要的组件,用于分离冷媒中的液态和气态成分,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液气分离器在汽车空调系统中起到以下作用:
1.分离液态和气态冷媒:冷媒在汽车空调系统中起到传热和
制冷的作用。
然而,冷媒会在循环过程中发生液态和气态
之间的相互转换。
液气分离器的作用是在冷媒进入蒸发器
之前,将液态成分从气态成分中分离出来,确保只有液态
冷媒进入蒸发器。
2.提供稳定的冷媒供给:液气分离器可以帮助提供稳定的液
态冷媒供给给蒸发器,避免气泡和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
这有助于维持蒸发器内的温度稳定,提高制冷效率,并防
止冷媒流失。
3.检测和排除液污:液气分离器也具备检测和排除液污的功
能。
在汽车空调系统中,液污指的是可能混入冷媒中的杂
质或沉淀物。
液气分离器能够通过其设计结构,在冷媒进
入蒸发器之前,将液污排除,以保持系统的清洁和稳定运
行。
总的来说,液气分离器在汽车空调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组件,使液态成分和气态成分得以分离,确保冷媒的正常供给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它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并提供良好的驾乘舒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液分离器可安装在气体压缩机的出入口用于气液分离,分馏塔顶冷凝冷却器后气相除雾,各种气体水洗塔,吸收塔及解析塔的气相除雾等。
气液分离器也可应用于气体除尘,油水分离及液体脱除杂质等多种工业及民用应用场合。
分离方法1、重力沉降;2、折流分离;3、离心力分离;4、丝网分离;5、超滤分离;6、填料分离等。
分离原理两种:一、利用组分质量(重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1、2、3、6)。
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相同体积下气体的质量比液体的质量小。
二、利用分散系粒子大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4、5)。
液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与气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不同,气体分子距离较远,而液体分子距离要近得多,所以气体粒子比液体粒子小些。
一、重力沉降1、重力沉降的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在与气体一起流动时,液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而气体仍然朝着原来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液体与气体在重力场中有分离的倾向,向下的液体附着在壁面上汇集在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2、重力沉降的优缺点。
优点:1)设计简单。
2)设备制作简单。
3)阻力小。
缺点:1)分离效率最低。
2)设备体积庞大。
3)占用空间多。
3、改进重力沉降的改进方法:1)设置内件,加入其它的分离方法。
2)扩大体积。
4、由于气液混合物总是处在重力场中,所以重力沉降也广泛存在。
由于重力沉降固有的缺陷,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开发更高效的气液分离器,于是折流分离与离心分离就出现了。
特点一个好的气液分离器应具有如下特点:一、分离效率高。
一)分离效率的现状从气液分离器的要求来看,就要求其能将气体与液体尽可能分离,经过气液分离器之后,液体就是液体,不含有气体,而气体就是气体,不含有液体。
当然一个分离器实际上其分离效率不可能100%,因种种原因实际的情况是根据不同分离要求来选择气液分离器。
1、分离要求比较低的,选择重力沉降分离。
2、分离要求一般的,选择普通的折流分离(挡板分离)或者普通的离心分离(旋流分离)。
3、要求较高的,选择填料分离。
4、要求高的,选择丝网分离。
5、要求很高的,选择微孔过滤分离。
当然这样选择也不是绝对的,实际使用中气液分离效率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上述顺序。
其原因以后说明。
气液分离器分离效率的选择跟待分离的液体物性有关,如果液体粘度大,分子间作用力强,相对来说容易分离一些,所以油水分离器一般分离极数比水分离器低。
同样的分离要求,较粘液体的分离器的分离方式在上述顺序中可以降低一档。
但较粘的液体存在的严重问题在于液体下流时间较长。
二)提高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率的好处上面说的是气液分离器的现状,那究竟这样选择是不是最合理的呢?1、净化分离器。
净化分离器的作用是将气体中无用或有害的液体分离出来,也就是说分离效率越高,气体中无用或有害的液体越小,带来的好处越多:如果是无用的液体少了,也就是使净化气体的使用效率高了,也就是气体的使用成本低了;如果是有害的液体少了,就不光是净化气体使用成本低了,而且是降低了液体的危害程度,用户的运行成本因此也明显更降低了。
典型的净化分离器如:油水分离器。
油水分离器一般安装在压缩机的进口或者出口。
如果安装在进口的油水分离器分离效率高,压缩机的功效会提高,为什么呢?因为压缩机可以做有用功和无用功,如果进口气体中间含有无用的油水越少,其有用功增加,其功效越高,那么从长远来看,降低的运行成本远远大于提高油水分离效率所用的成本。
如果分离效率提高了1%,也就是压缩机电耗减少了1%,而一般提高分离效率1%所用的成本只相当于半年节省的电费。
如果安装在压缩机出口,可以净化输往用户的气体,从而使用户的运行成本降低或者运行更加安全平稳,也明显比提高气液分离效率所用成本划得来。
2、工艺介质分离器工艺介质分离器的作用是工艺介质的气液两相分离,因为一般来说,系统就是利用工艺介质气液两相性质不同来循环运行的,如果气液混合在一起,肯定会使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下降。
典型的工艺介质分离器如: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后气液分离器。
制冷系统是利用制冷剂液体相变潜热大来制冷的,工艺介质在蒸发器吸收了大量的被冷却物质的热量,从而由液相变成气相,然后送往吸收器或压缩机,然后是发生器或冷凝器,又从气相变成液相。
如果蒸发器后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提高了1%,蒸发器的冷却效率也提高了1%,冷剂泵或压缩机电耗减少了1%,发生器或冷凝器的效率也提高了1%,而一般提高分离效率1%所用的成本只相当于压缩机半年节省的电费。
3、产品分离器产品分离器的作用是把混合在原料气中液态产品分离下来,也就是说液体没分离下来,产品就没生产出来。
典型的产品分离器如:合成氨系统中的氨分离器。
由于原料气每次反应不可能完全,所以生成的氨和未反应完的原料气是混在一起的,经过冷却器后,大部分气氨变成了液氨,经过分离器后,原料气经压缩机提压后继续进行反应。
如果分离效率提高1%,氨产量提高了1%,压缩机的电耗降低了1%,氨塔反应的推动力提高了1%,而一般提高分离效率1%所用的成本只相当于压缩机半年节省的电费。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提高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是很必要的,很经济的。
1、折流分离的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阻挡壁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2、折流分离的优缺点优点:1)分离效率比重力沉降高。
2)体积比重力沉降减小很多,所以折流分离结构可以用在(高)压力容器内。
3)工作稳定。
缺点:1)分离负荷范围窄,超过气液混合物规定流速后,分离效率急剧下降。
2)阻力比重力沉降大。
3、改进从折流分离的原理来说,气液混合物流速越快,其惯性越大,也就是说气液分离的倾向越大,应该是分离效率越高,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为什么呢?究其原因:1)在气液比一定的情况下,气液混合物流速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分离负荷越重,混合物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越短。
2)气体在折流的同时也推动着已经着壁的液体向着气体流动的方向流动,如果液体流到收集壁的边缘时还没有脱离气体的这种推动力,那么已经着壁的液体将被气体重新带走。
在气液比一定的情况下,气液混合物流速越大,气体这种继续推动液体的力将越大,液体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流到收集壁的边缘,而液体流到底部需要的时间不变,也就是说有更多已经着壁的液体被带走而没有分离下来。
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碎化,在着壁的同时,会产生更细的液滴重新返回气相中,随着流速的增大,液体收集壁的碰撞力越大,其碎化的倾向越大,而我们知道越细的液滴其惯性越小,越容易被气体带走。
原因分析清楚了,如何改进呢?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点原因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能从第二点、第三点原因着手。
1)针对第二点,如果对已经着壁的液体进阻挡,使其不能流到收集壁的边缘,或者让气体和已经着壁的液体分开,不产生或减弱推动作用,折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将大大提高。
2)针对第三点,如果对钢性收集壁进行改造,使液滴着壁的碰撞力减小,那么折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重力沉降的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在与气体一起流动时,液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而气体仍然朝着原来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液体与气体在重力场中有分离的倾向,向下的液体附着着在壁面上汇聚在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折流分离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独挡壁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离心分离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液体收到的离心力大于气体,所以液体有离心分离的倾向,液体附着在分离壁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填充分离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游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独挡填料表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由于填料相对普通折流分类来说具有大得多的阻挡手机壁面积,而且多次反复折流,液体很容易着壁,所以其分离效率有提高。
工作原理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
气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
其结构一般就是一个压力容器,内部有相关进气构件、液滴捕集构件。
一般气体由上部出口,液相由下部收集。
汽液分离罐是利用丝网除沫,或折流挡板之类的内部构件,将气体中夹带的液体进一步凝结,排放,以去除液体的效果。
基本原理是利用气液比重不同,在一个突然扩大的容器中,流速降低后,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或利用旋风分离器,气相中细微的液滴被进口高速气流甩到器壁上,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
集雾器集雾器又称为油雾净化器,油雾过滤器,油雾分离器,吸雾器,安装于CNC加工中心,磨床,车床,各类机床上,主要用于解决机械加工中存在的油雾、水雾、粉尘的专业设备。
集雾器 - 产品分类:按照油雾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离心式和静电式两个大类。
离心式工作原理:当控制器接通电源时,吸雾口产生强大的负压迫使油雾被定向吸入吸雾器内。
油雾微粒在吸雾器内风轮的作用下发生碰撞,微小的颗粒集合成能被控制的较大颗粒,在高效吸雾材料的阻挡下被拦截下来,通过回流口收集并回收。
静电式工作原理:根据静电场二级原理使细小的油雾粒子随气流进入一个强大的电场中,带上正电。
当带点粒子到达净化器收集盘间的电场时,颗粒受金属洗盘的吸引而粘附到金属盘上,从而使得油雾与空气分离,达到净化效果。
离心式与静电式油雾分离器的比较:离心式油雾分离器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多车间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静电式的油雾分离器只能用于相对干燥的车间环境,对雾气非常大的车间,水的导电特性容易使油雾分离器电场短路。
离心式油雾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不如静电的精细。
静电式油雾分离器的可分离粒子直径可小至0.01微米。
集雾器 - 安装位置:在离心式的油雾分离器中,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立式、卧式、倒立式三种。
立式的特点:安装于机器的侧面,适用于开口在侧面的机床,加工中心和清洗机使用。
噪音低,抖动小。
卧式的特点:安装于机器的顶部,适用于开口在顶部的数控加工中心。
全压大,风量足,分离效果好。
倒立式的特点:可直接安装于机床顶部,无需任何附件,回流口直接对准机床开口。
安装方便。
集雾器 - 特殊系列:还有一些具备特殊功能的,包括:冷凝、双层立式、超霸和双进风。
冷凝的特点:在普通离心式的基础上,加了雾气冷却的设备。
通过对废气的冷却,提高过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