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讲解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归纳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归纳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是进行摄取、咀嚼、咽喉以及开始消化的重要器官。
因此,了解口腔的解剖结构对于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口腔解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口腔的整体结构口腔是由口腔腔膜、口腔骨骼、口腔肌肉和其他软组织构成的。
口腔的主要结构包括口腔前庭、舌、颊黏膜、软腭、硬腭、牙龈、牙齿、口腔腺体等。
1. 口腔前庭:口腔前庭是位于口腔内侧和颧骨、上颌骨之间的一段骨性腔隙。
它与牙龈黏膜相衔接,其下缘为颊粘膜,上缘为颌黏膜。
口腔前庭内覆盖有相对固定的颊黏膜,颊黏膜粘膜下层紧密贴附于颊部黏膜固定组织表面,其上缘为颊黏膜表面上的上皮下层。
2. 舌:舌头主要有舌体和舌根两部分组成。
舌体前端尖尖,称为舌尖,舌根位于舌体腱膜所在位置,有乳头众多,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可分为疣状乳头、顶状乳头、颗粒乳头、盲管乳头。
舌的肌肉含有从外圆肌和内圆肌构成的横、纵、斜三层,内圆肌为辅助运动。
3. 颊黏膜:颊黏膜是下颌骨外面被覆的粘膜,它与硬腭黏膜从硬腭颊角处延延伸至舌黏膜。
颊黏膜的黏液层细胞含有大量的分泌颊腺、舌腺分泌物,能使粘膜表面保持湿润。
4. 软腭:软腭是口腔的上壁,是由平滑肌和其覆盖的黏膜组成的。
软腭在口腔后部下垂,咽部可活动。
软腭呈半圆形,被分为咽部表面和口腔表面。
5. 硬腭:硬腭是口腔的上壁,是一个平坦的呈半圆形的结构,硬腭由总下切、颚嵴、横形腱膜、提肌组成。
硬腭前面为上唇,后面为软腭。
6. 牙龈:牙龈也称为牙龈脏所,在口腔结构中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牙龈是颌骨上颌部和下颌部颊黏膜的一部分组成,分布于上下颌牙的周围组织内。
牙龈由颌骨上的齿槽骨组成,其上部由固有的与牙槽骨顶部区域一样的黏膜表面居住所组成。
7. 牙齿:牙齿咀嚼和发音的一个重要工具,牙齿通过与颌骨紧张咀嚼和动物食管的运动,可显示出将食物粉碎的作见。
牙由齿冠、牙根和咬槽膜三部分组成。
齿冠部分的颈部与牙所分布于较固的牙龈结合,及其外与基质膜相衔接,内面有一薄层象牙组织。
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

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口腔解剖学是研究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的学科。
通过对口腔和牙齿的结构、组织和功能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口腔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可能存在的口腔疾病。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
一、口腔组织的解剖1.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是口腔内最外层的一层组织,它覆盖在口腔骨组织表面。
口腔黏膜具有光滑、湿润和柔软的特点,能够保护口腔组织免受外界刺激。
2. 唇腭及颊腭黏膜唇腭及颊腭黏膜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位于口腔内侧表面。
它们覆盖在牙龈、颊粘膜和颊粘膜骨组织之间,具有保护和固定牙龈、颊粘膜的功能。
3. 牙龈牙龈是坚固的红色组织,位于牙齿颈部和牙槽骨之间。
它紧密地贴合在牙齿颈部,起到保护牙齿根部以及支持牙齿稳定的作用。
4. 舌舌是位于口腔内的肌肉组织,由肌肉、腺体和黏膜组成。
舌的主要功能包括辅助咀嚼、吞咽、咀嚼和发音等。
5. 唾液腺唾液腺是口腔内的重要器官,主要分布在口腔内的软组织中。
唾液腺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它们分泌唾液,维持口腔的湿润和消化功能。
二、牙齿结构的解剖1. 牙齿的分类牙齿可以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类型。
乳牙是出生后生长的牙齿,主要用于儿童的咀嚼和发音。
恒牙是成年人长出的牙齿,包括前牙、犬牙和磨牙等。
2. 牙齿的构成(1)牙冠:牙冠是牙齿的可见部分,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组成。
牙釉质是牙冠的最外层,是最坚硬的组织,能够保护牙齿免受外界刺激。
牙本质是牙釉质下面的一层组织,比牙釉质稍软一些,主要功能是为牙冠提供支撑。
牙骨质是牙本质下面的组织,主要由牙骨质细胞和牙骨质基质构成,能够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支持。
(2)牙根:牙根是牙齿的不可见部分,位于牙龈下的牙槽骨内。
牙根的外层是牙根质,它比牙冠的牙本质更软一些。
牙根质主要通过根尖的根管与牙周组织相连,起到固定和支撑牙齿的作用。
3. 牙周组织的解剖(1)牙龈:前文已经提到,牙龈位于牙齿颈部和牙槽骨之间,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
口腔局部解剖精选演示PPT

❖ 上颌硬区及上颌隆突
❖ 腭大孔(greater palatine foramen):腭前神经※
❖ 翼钩(pterygoid hamulus)
•17
层次及结构特点
硬腭软组织特点※ ❖ 粘膜下层 前部少脂肪,
无腺体;后部腭腺多 ❖ 硬腭骨膜附着粘膜
和粘膜下层较骨面更为紧密 ❖ 中线薄,两侧厚
面的软组织、智齿冠周炎时红肿
❖ 6.翼下颌皱襞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间隙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的有关标志
❖ 7.颊脂垫尖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点
•6
•7
三 唇(lips)
❖ 1.境界及表面解剖标志 上:鼻底境界 下:颏唇沟 两侧:唇面沟
❖ 表面标志:口角、唇红、唇红缘、唇弓、唇峰、唇 珠、人中点、人中、人中穴、人中嵴
•8
❖ 皮肤
2. 层 次
❖ 厚;与浅筋膜和表情肌结合紧密; 富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疖痈好发
❖ 浅筋膜 ❖ 疏松炎症易水肿
❖ 肌层
❖ 口轮匝肌 对位缝合
❖ 粘膜下层 ❖ 上下唇动脉环:夹压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触及波动
粘液腺:囊肿
❖ 粘膜
❖ 粘液腺开口
•9
3.唇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 血供
动脉:面动脉 上下唇动脉 静脉:面静脉 ❖ 神经 感觉神经:上、下颌神经的分支 运动神经:面神经
软腭:舌咽神经 运动神经:迷走神经( 腭帆张肌三叉神经)
•21
七舌
作用:言语 协助咀嚼 味觉 吞咽 1.舌的形态 舌背 舌体和舌根 V 舌腹 2.舌黏膜
丝状乳头:无味蕾 ,数量最多。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体积最大。 叶状乳头 3.基层 舌内肌:改变舌的形态。 舌外肌:改变舌的方向。
口腔局部解剖(口腔解剖生理学)

前界为上、下唇 后界为咽门 两侧为颊 上界为腭 下界为舌下区
口腔分部
口腔前庭(牙列的唇颊侧部分) 固有口腔(牙列的舌侧部分)
口腔表面解剖标志
❖ 口腔前庭沟(唇颊龈沟) ❖ 上、下唇系带 ❖ 颊系带 ❖ 腮腺乳头 ❖ 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 ❖ 翼下颌皱襞 ❖ 颊脂垫尖
口腔前庭沟(唇颊龈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管乳头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前庭沟粘膜下松软 是局麻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有一对乳 头状的突起。腮腺导管口开口于此 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软组织) 深面有翼下颌韧带 平下颌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点
唇
境界
上界为鼻底 下界为颏唇沟 两侧界为唇面沟 中部由口裂将唇分为上、下唇
翼外肌浅面有翼丛、上颌 动脉;翼外肌深面是下颌 神经及其分支
(3)下颌神经与翼外肌
1)翼外肌上缘穿出颞深 前、后神经、咬肌神经
2)翼外肌两头之间有上 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3)翼外肌下缘有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出生年初
上有咬颞,颊上两头,下有舌下。 翼外肌 可视为面侧深区的钥匙或者说是主要结 构
腮腺深叶深面的神经血管
腮腺床:腮腺深叶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 神经(颈内动、静脉和Ⅸ~Ⅻ对脑神经)相毗邻。上述结构称之 腮腺床。无面神经,无颈外动脉
对腮腺床内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IX-XⅡ对脑神经
B.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与第IX-XⅡ对脑神经
C.颈外动脉、颈内动
脉、颈内静脉与第IX ~XⅡ对脑神经
表面解剖标志
口角 唇红、唇红缘 唇弓、人中切迹、 唇峰、唇珠 人中、人中嵴
口角
口腔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

❖ 重力性皱纹线:
因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肉松弛, 骨萎缩,皮肤松弛下垂所致 —— 眼袋、肿眼泡
❖ Langer皮肤裂线
穿刺尸体皮肤产生的缝状裂线,走向与真皮内 胶原纤维 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出生后走向不再改变。
❖ 3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 (1)面部皮肤皱纹线是老化的征象 (2) 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 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62021/5/16Sunday, May 16,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62021/5/162021/5/165/16/2021 6:27:33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62021/5/162021/5/16May- 2116-M ay-21
舌系带延长术注意
内容及排列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颌下腺管及舌N-舌下N及伴行V-舌下A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
前-舌下腺 后-下颌下腺深部 外侧-舌下腺窝 内侧-颏舌肌
下颌下腺管及舌N
❖ 舌下腺内侧-后前-深-浅-穿舌下间隙-开口舌下肉阜 ❖ 舌N在舌骨舌肌前缘-钩绕关系-下7舌侧下方
舌下N及伴行V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6**May-2116- May-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Sunday, May 16,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5.1621.5.16** May 16,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21.5.16
口腔解剖知识点归纳总结

口腔解剖知识点归纳总结人体口腔是一个生理结构复杂的器官,它由唇、颊、硬腭、软腭、舌和牙齿等组成。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也是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它起着咀嚼、吞咽、言语、味觉和消化等重要作用。
口腔的解剖结构可以分为口腔外部结构和口腔内部结构两部分。
口腔外部结构包括唇、颊、口腔前庭、口角和口唇等。
口腔内部结构包括硬腭、软腭、口腔腔、口腔底、口腔顶、舌、牙齿和牙龈等。
1. 唇:唇是口腔的前部入口,由外唇和内唇组成。
外唇上有较厚的角质层,内唇上有较薄的黏膜。
2. 颊:颊是指两侧口腔内壁,由颊粘膜、颊脂肪垫和磨牙垫组成。
颊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口腔内部组织,帮助食物咀嚼。
3. 硬腭:硬腭位于口腔的上部,是骨性结构。
它由硬腭骨和硬腭黏膜组成,主要功能是分开口腔和鼻腔,帮助吞咽和发音。
4. 软腭:软腭位于口腔的后部,是一块柔软的组织。
它由软腭肌和软腭黏膜组成,主要功能是关闭口腔和鼻腔之间的通道,防止食物进入鼻腔。
5. 口腔腔:口腔腔是口腔的主要空间,由舌的下面和颊的内侧包围。
口腔腔内有牙齿、舌、唾液腺和口腔黏膜等组织。
6. 口腔底:口腔底位于口腔腔的下部,由口底粘膜和口底肌组成。
口腔底主要功能是帮助发音和咀嚼,同时也是味觉感受的区域。
7. 口腔顶:口腔顶位于口腔腔的上部,主要由硬颚、软颚和口腔顶肌组成。
口腔顶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发音和咀嚼,同时也是味觉感受的区域。
8. 舌:舌是一个由肌肉组成的器官,位于口腔的底部。
舌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咀嚼、吞咽和发音,同时也是味觉感受的区域。
9. 牙齿:牙齿是口腔中的一种硬组织,主要用于咀嚼和分解食物。
人类的牙齿分为前牙、犬牙和臼齿三种,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
10. 牙龈:牙龈是牙齿周围的黏膜组织,主要作用是固定牙齿并保护牙齿周围的组织。
除了上述口腔的主要解剖结构外,口腔还包括多种重要的组织和器官,例如唾液腺、牙髓、牙周组织和舌下腺等。
这些组织和器官都对口腔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口腔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解剖结构和功能十分丰富。
口腔全景解剖PPT

功能
传递口腔感觉信息,如疼痛、 温度、压力等。
损伤表现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剧烈的电击 样疼痛,可因口腔操作、牙齿
疾牙槽神经是口腔内最粗大的运动神经,主 要支配下颌骨及下颌牙齿的运动。
功能
控制下颌骨及牙齿的运动,参与咀嚼、言语 等功能。
分布
下牙槽神经起自脑干,经下颌孔入下颌管, 分支分布于下颌牙齿及牙龈。
全景影像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 ,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成功率。同 时,全景影像还可以用于术后复查,评
估治疗效果。
。
全景影像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牙齿移动的范围和方向,制定个性化的正 畸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与口腔全景解剖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涉及范围广泛,包括 颌面部肿瘤切除、颌面部创伤修复等。
口腔全景解剖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具 有重要作用。通过全景影像,医生可以 全面了解患者的颌面部结构、病变范围
等,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在治疗过程中,全景影像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精准定位,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 症。
正畸学与口腔全景解剖
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牙齿排列不齐、畸形等的 诊断与治疗。
口腔全景解剖在正畸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全景影像,医生可以 全面了解患者的牙齿排列、颌骨形态等,为制定正畸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腭骨与鼻骨
腭骨
分隔鼻腔与口腔的骨骼,分为水 平板和垂直板。
鼻骨
支撑鼻子的骨骼,位于鼻根与上颌 骨之间。
腭骨与鼻骨的功能
共同参与发音、语言交流和鼻腔的 通气功能。
05
口腔神经系统与血管
三叉神经
概述
三叉神经是口腔的主要感觉神 经,负责口腔及面部的感觉功
能。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口腔解剖学是研究口腔组织结构及其互相关系的学科。
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入口,也是人体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的重要场所,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功能的多样性对于口腔医学、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口腔解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1. 口腔的整体结构口腔由口腔前庭、上颌骨、下颌骨、颅骨底和舌、软腭等组成。
口腔前庭由颊、唇、颚及其粘膜组成。
上颌骨和下颌骨是构成口腔壁面的重要骨骼,颅骨底则构成口腔的颞面。
舌和软腭是口腔内分隔组织、协助咀嚼及发音的器官。
2. 牙齿的形态结构牙齿是口腔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形态结构复杂,主要由牙冠、牙根、牙颈和牙髓腔等部分组成。
每颗牙齿的种类、形态和分布都有一定规律,掌握牙齿的结构和特点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
3. 口腔黏膜的结构口腔黏膜是口腔内部的内衬组织,其结构包括上皮层、粘膜结缔组织及黏膜下层等,不同部位的口腔黏膜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颊粘膜、牙龈粘膜等,了解口腔黏膜的结构对于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4. 口腔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口腔的血管和神经丰富,其分布对于口腔的感觉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口腔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5. 口腔的淋巴系统口腔的淋巴系统是人体淋巴系统中的一部分,其结构和功能与全身淋巴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6. 口腔的解剖生理特点口腔具有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如咀嚼、吞咽、发音等功能与口腔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了解口腔的解剖生理特点对于维护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解剖学的知识对于口腔医学及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掌握口腔解剖学的知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也是口腔医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
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口腔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与其他器官之间的联系。
口腔解剖学的研究对于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口腔局部解剖 颌面局部解剖 颈部局部解剖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骨:上颌骨及下颌骨
关节:颞下颌关节
肌肉:咀嚼肌群
血管:颈动静脉 神经:V VII IX XII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颌面部骨性支架共14块
单一骨:下颌骨、犁骨 成对骨:上颌骨、鼻骨 、泪骨、颧骨、腭骨 、下鼻甲
节后纤维
味觉纤维: 孤束核 中枢突 面神经管膝状神经节
鼓索 舌神经 舌前2/3味蕾
周围突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颅神经
面神经
岩浅大神经
面 神 经 管 段 分 支
(副交感节前纤维)
翼管神经
蝶腭神经节 节后纤维
岩深神经 镫骨神经:支配镫骨肌 味觉纤维 鼓索: 副交感节前纤维 舌神经 舌神经
泪腺、鼻、腭 粘膜的腺体
静脉
浅静脉 深静脉 翼丛与颅内交通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额鼻部 →眶内结构 →脑 →颈外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颌外动脉 →颌内动脉 →颞浅动脉
血管
动脉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血管
动脉
鉴别
颈内、颈外动脉鉴别
位置:颈内动脉先在 颈外动脉后外侧,后 在其后内侧 分支:颈内动脉在颈 部无分支 搏动:阻断颈外动脉 ,则颌外动脉及颞浅 动脉无搏动
颅神经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神经
三 叉 神 经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感 触觉 压主 觉核 ) (脊 痛束 温核 觉 ) 半月节 (运 运动 动核 根 )
颅神经
三叉神经
(眼 感神 觉经 神 经 )
(上 感颌 觉神 神经 经 )
(下 混颌 合神 神经 经 )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颅神经
三叉神经
泪腺
眼 神 经
腭中缝 切牙乳头 腭皱襞 上颌硬区 腭大孔 蝶骨翼突钩 腭小凹
口腔局部解剖
腭的解剖
硬腭软组织特点
粘膜下层:前部无腺 体,后部含较多的粘 液腺 骨膜附于粘膜和粘膜 下层较附于骨面更为 紧密 粘骨膜不易移动,能 耐磨擦和咀嚼压力
口腔局部解剖
腭的解剖
软腭内有五对腭肌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 腭舌肌 腭咽肌 悬雍垂肌
淋巴引流
颏下淋巴结
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舌前外侧淋巴管
颌下淋巴结 颈深上淋巴结 颈深上淋巴结
舌中央淋巴管
颌下淋巴结 部分交叉至对侧
舌后淋巴管
颈深上淋巴结
口腔局部解剖
舌下区的解剖
舌 下 区
口腔局部解剖
舌下区的解剖
下颌孔 下颌小舌 下颌神经沟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下颌角
下颌角
内侧:翼肌粗隆 外侧:咬肌粗隆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薄弱区
下பைடு நூலகம்角
内侧:翼肌粗隆 外侧:咬肌粗隆
下颌骨薄弱区
正中联合 颏孔区 下颌角 髁状突颈部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髁状突 颞骨关节面 关节盘 关节囊 关节韧带
颏 神 经 下 牙 槽 神 经 颊 长 神 经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神经
面 神 经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颅神经
面神经
运动纤维: 起于面神经核,支配面部表情肌、颈阔肌、
镫骨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 鼓索 颌下神经节
节后纤维
副交感纤维: 上涎核
颌下腺、舌下腺 岩浅大N. 蝶腭神经节 泪腺、鼻腔及腭粘膜腺体
分布于舌前2/3味蕾 颌下神经节 节后纤维 舌下腺 颌下腺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支:分布于耳后肌、二腹肌、 茎突舌 骨肌
颅神经
面神经
面 神 经 总 干
颞 面 干
颞支: 分布于额肌及眼轮 匝肌上份、耳上肌耳前肌 颧支: 分布于上下眼轮 匝肌、颧肌及上唇方肌 颊支: 分布于颧肌、笑 肌、上唇方肌、尖牙肌、 切牙肌、口轮匝肌、鼻肌 及颊肌 下颌缘支:分布于三角肌 和下唇方肌 颈支: 分布于颈阔肌, 有返支并入下颌缘支
眶下沟 眶下管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一体
一体(四面)
内面(鼻面)
上颌窦裂孔 翼腭管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四突
四突
额突 颧突 腭突 牙槽突
牙槽窝-为牙槽骨容纳牙根的深窝 牙槽嵴-为牙槽窝的游离缘 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牙根间隔-多根牙诸牙根间的牙槽骨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肌肉
咬肌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肌:
起自:颞窝和颞深筋膜的 深面 止于:喙突和下颌支前缘 至下颌第三磨牙远中
肌肉
颞肌
收缩上提下颌骨,使下颌 产生闭口动作。也参与下 颌侧方运动。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翼内肌
浅头:起自上颌结节和腭 骨锥突 深头:起自翼外板的内侧 面和腭骨锥突 止于:下颌内侧面及翼肌 粗隆 功能:上提下颌骨。一侧 收缩,产生侧向运动
口腔境界
前壁为唇 后界为咽门 两侧为颊 上界为腭 下界为口底 闭口时上下牙列、牙龈及 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 前外侧部称口腔前庭 后内侧部为固有口腔
口腔局部解剖
表面标志
口腔前庭沟(唇颊龈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导管口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舌系带
口腔局部解剖
唇的解剖
唇
口腔局部解剖
解剖境界:
口腔局部解剖
舌的解剖
舌
口腔局部解剖
舌的解剖
舌背
由“∧”形的界沟分为 前2/3和后1/3两部分
前部为舌体,遍布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
后部为舌根,无乳头, 但有许多结节状淋巴组 织,称舌扁桃体
口腔局部解剖
舌的解剖
舌腹
舌系带 伞襞 舌下肉阜 舌下襞
口腔局部解剖 舌尖淋巴管
舌的解剖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关节韧带
颞下颌韧带-颞下颌 关节的侧副韧带 茎突下颌韧带 蝶下颌韧带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肉
咀嚼肌
咀 嚼 肌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肉
咀嚼肌
咬肌 颞肌 翼内肌 翼外肌 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 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 茎突舌骨肌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咬肌
浅层:起于上颌骨颧突、 颧弓前2/3,止于咬肌粗 隆 深层:起于颧弓深面,止 于下颌支上部和喙突 收缩上提下颌骨,也参与 下颌侧向运动及后退运动
颞后附着:止于鳞鼓裂 下颌后附着:止于髁状 突后斜面的后端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
关节盘的功能
缓冲作用 调节大小 调节形态 保持正常关系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关节囊
上前方附着于关节结节顶 之前方 上后方附着于鳞骨裂 前内方与翼外肌上头融合 外侧附着于颧弓、关节窝 边缘及关节后结节 内侧止于蝶骨嵴 下止于髁突颈部
肌肉
翼内肌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翼外肌
上头:起自蝶骨大翼的颞 下面和颞下嵴 下头:起自翼外板的外面 止于:关节翼肌窝,部分 止于关节囊和关节盘 主要作用:牵引髁突和关 节盘向前,使下颌前伸并 有降下颌的作用。单侧收 缩使下颌向对侧运动
肌肉
翼外肌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二腹肌
位于舌骨上方,分前后两 腹 后腹起自颞骨乳突切迹, 止于中间腱
一窦
上颌窦
下壁盖过上颌第二双 尖牙至第三磨牙的根 尖 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 上颌窦底最近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三个支柱
骨
上颌骨
三支柱
尖牙支柱(鼻额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 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 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 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分为两支:一支经 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经颧弓达颅底
骨
下颌骨
下颌体
下颌体内面
上下颏棘 内斜线 舌下腺窝 二腹肌窝 下颌下腺窝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下颌体
下颌牙槽突
前牙区:唇侧骨板薄于 舌侧 双尖牙区:两侧骨板厚 度相近 后牙区:颊侧骨板厚于 舌侧骨板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下颌支
下颌支
喙突(又称肌突) 髁状突(又称关节突) 乙状切迹 下颌支内面
肌肉
舌骨上肌
二腹肌
前腹起自下颌骨二腹肌窝 ,止于中间腱
作用:牵引颏部向后下, 参与开口活动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下颌舌骨肌
起自下颌舌骨线 两侧肌束在中线汇合 后份纤维止于舌骨体前面 作用:构成肌性口隔,参 与口底构成,收缩时抬高 口底
肌肉
舌骨上肌
下颌舌骨肌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颏舌骨肌
起自颏棘
肌肉
舌骨上肌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颅神经
上 牙 槽 前 神 经
三叉神经
上 牙 槽 中 神 经 上 牙 槽 后 神 经
上 下 颌 神 经 在 口 腔 的 分 布
腭 前 神 经
鼻 腭 神 经
8 7 6 5 4 3 2 1 8 7 6 5 4 3 2 1
舌 神 经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颈 面 干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颅神经
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混合性神 经)─咽粘膜,颈动脉 窦,颈动脉体,舌后 1/3,腭扁桃体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颅神经
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运动神经)─ 舌外诸肌,舌内肌群
口腔局部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