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
陶瓷艺术在产品造型中的创意设计方法分析

论104陶瓷与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被视为不同时期人类现实生活写照的载体之一,更是一种手工技艺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原始社会的制陶文化拉开了陶瓷手工艺术的历史序幕,“南青北白”的白瓷和原始青瓷、宋代五大名窑、明代青花瓷等,汇聚成绚烂无比的陶瓷造物文化。
其手工技艺源远流长,陶瓷艺术经Analyse Creative Design Method of Ceramic Art in Product Style刘雅丽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陶瓷艺术在产品造型中的创意设计方法分析久不衰。
陶瓷创意设计的产生与其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
无论陶瓷设计如何发展,都绕不开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文化交流空前活跃的背景下,如何使中国现代陶瓷设计既能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又能增添丰富而新颖的创意元素,成为十分必要的问题之一。
广州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徐志伟的青瓷作品《荷叶洗》。
材料与技术是实现陶瓷设计的物质基础和手段。
在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中,对自然材料和工具的选择是从无目的到有目的,从改造材料和工具再到创造材料和工具。
创意的美好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了解和对技术的掌握,即设计者驾驭材料与技术的能力。
在创意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必然会面临材料和工艺的诸多制约与影响,同时也是对设计能力的挑战。
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陶瓷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工艺技术。
在设计陶瓷作品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技术的难度和完成的可能性,会使设计如纸上谈兵,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1](一)材料属性设计以材料为先,脱离材料的设计谈不上功能与审美。
陶瓷是用泥类和石料作原料,经粉碎后和水混合形成可塑性强的泥团。
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瓷可以分为硬质瓷和软质瓷:硬质瓷烧成温度较高(1 300℃以上),机械强度好,坯体呈白色,半透明,不吸水,不透气;软质瓷分为长石瓷、骨质瓷、滑石瓷3类,其主要特点是抗腐蚀性、透光性、亲人性、绝缘性和耐磨性。
论仿生形态在日用陶瓷中的运用

此出现了抽象形态仿生以适应这种需求。
设 计师 们将生物形态栩栩如生地运用到 E用陶瓷上 ,做 l
工精 湛 ,堪 称 一 绝 , 受 到众 多 的 消 费 者 的 青 睐 , 甚 至购 买 收藏 。具 象 形 态 仿 生 如果 形态 和 器 皿 不 匹 配 ,硬 生 生
运用混杂 ,有些设计者把所仿生的对象直接照搬到 E用 l 陶瓷上,不作任何 设计处理,无论 从艺术审美价值上还
在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便捷地进行生产为各种日用陶瓷的生产和普及提供了无限可422人机关系更和谐抽象仿生形态不必拘泥于所模仿的对象甚至可以看不到模仿原型的轮廓而是根据人的需要对产品进行变形这时设计师可以在形态的变化上融合更多的人机因素于日用陶瓷上使产品更人性化更适合人的使用
维普资讯
是 使 用 上 ,都 存 在 着 很 大 的缺 陷 , 因此 , E用 陶 瓷 的仿 l 生 形态 运 用 , 必 须 结 合 巧 妙 ,让 形 态 服 从 于 功 能 ,才 会 背更 多 消费 者接 受 。
地套 用在陶瓷上 ,容 易使产品粗糙生硬 ,缺乏美 感,使 人难 以接 受。具象形 态的应 用如果 工艺过于复杂 ,在生
特征进行设计 。陶瓷产 品是产 品设 计的一个分枝 ,不可 避免地 受到各种设计思潮的影响,以仿生思维进行设计 , 正逐渐成为 E用陶瓷发展的一个趋势。 l
引 言
E用 陶 瓷 满 足 了 人们 生 活 的 需 要 ,具 有 大 众 实 用 性 l 的特 征 ,因此 ,其设 计 普 遍 引 起 业界 的关 注 。 当今 社 会 , 人 们对 E用 陶 瓷 的 消费 要 求 已 不 单 单 限 于使 用 功 能 的 满 l 足 ,而 是 越 来 越 重 视 内涵 和 品 位 ,这 也 是 现 代 E用 陶 瓷 l 设 计 中 ,设 计 师 首 先 要 考 虑 的 重 要 因 素 之 一 。 以 人 为 本 的设 计 ,在 E用 陶瓷 设 计 上 相 当 突 出 , 因 为 E用 陶 瓷最 l l
陶瓷制品的工艺创新与技术突破

陶瓷制品的工艺创新与技术突破陶瓷制品作为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手工艺品,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陶瓷制品的工艺创新与技术突破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陶瓷制品的工艺创新与技术突破,分析其发展趋势及影响,以及现代科技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影响。
一、陶瓷制品工艺创新的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不断增加,陶瓷制品的工艺创新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一些陶瓷制品工艺创新的发展趋势:1.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与制造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三维打印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陶瓷制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技术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加灵活地创造出复杂、精美的陶瓷制品,并且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
2. 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陶瓷制品的工艺创新也越来越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陶瓷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低碳材料和绿色能源,降低碳排放和资源消耗,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3. 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在陶瓷制品的设计与制作中,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通过将传统的纹饰、工艺、材料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可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陶瓷制品,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
二、陶瓷制品技术突破的影响陶瓷制品技术的突破不仅对产品质量和外观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也对陶瓷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陶瓷制品技术突破的影响:1.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随着陶瓷制品技术的突破,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陶瓷制品的生产速度和精确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陶瓷产品的需求。
2. 拓展产品应用领域陶瓷制品技术的突破为陶瓷产品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例如,通过使用新型材料和工艺,陶瓷制品可以具备更高的耐磨、耐高温等特性,从而拓展了陶瓷制品在工业、建筑和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3. 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陶瓷制品技术的突破也为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机会。
陶瓷卫浴产品设计创新若干问题的讨论

1 ・ O
陶 瓷
21 . . OO NO2
陶 瓷卫 浴 产 品 设 计 创 新若 干 问题 的讨 论
李 中祥
( 国建筑 卫生 陶瓷协 会装饰 艺术 陶瓷 委员 会 中 北京 1 0 3 ) 0 8 1
不能 广采博 取 , 而有很 大的局 限性 , 不 出老圈 子 。 因 跳
来 , 就是 实现从 有 法到无 法 的跳跃 , 这 真正 的设 计创新 就会 自然诞 生 。真 所谓 : 里 寻她 千 百 度 , 然 回首 , 众 蓦 那 人却 在灯 火栏栅 处 !
引导 消费 , 愿承担 或不 善于做 市 场开拓 工作 , 不 使一 些
新设 计扼 杀在 摇篮之 中。
— —
误 区之三 : 发人 员在设 计新 产 品时 , 研 、 只 眼睛
盯在 本行业 , 很少 有跨 行业 去研究 其产 品 的设计创 新 ,
2 1. O 2 0 0 N .
陶 瓷
只有这 样 才 能 真 正 实 现 我 国 陶瓷 卫 浴 产 品 的设 计 创 新, 让外 国人 回过头来 学 习 中国的卫 浴产 品 , 赏 中 国 欣 风 格 的卫浴 文化 , 开启 中 国设计 的新 纪 元 。源 远 者 流
4 民族 的才是世 界 的。努力 打 造 中国风 的卫浴 文 ) 化 !这一 条是 陶瓷卫 浴产 品设计 创 新 的关 键 所在 。 设计 创新 是 目前 许 多行业 所面 临 的共 同问题 。不
同的行业 有不 同 的特点 , 不 管哪个 行业 , 但 不论 是 国 内 国外 , 一条共 同点 就 是在 继 承 本 民族 优 秀传 统 文 化 有
要 的地 位 。 卫 生洁具 的造 型创新不 能局 限地 看成 只是 追求 一
日本伊万里瓷器开光装饰研究

日本伊万里瓷器开光装饰研究*杨嘉丽(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摘要17~18世纪 日本伊万里瓷器 逐步取代中国外销瓷走向世界,最初是通过模仿中国景德镇陶瓷风格的日本伊万里瓷器逐渐发展成为既吸取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风格特性,又清楚地表现着日式装饰图式的特点的外贸瓷㊂笔者通过芙蓉手㊁将军盖罐㊁金襕手3种伊万里瓷器种类上的开堂来介绍日本外销伊万里开光装饰相较于中国传统外销瓷开光的创新,适时对中国外销瓷与日本伊万里瓷器某些器型上两者的开光装饰形式展开对比研究,探索日本伊万里瓷器开光形式的特点和其装饰背后的的渊源㊂通过对开光形式的这一单个方面的剖析,从而展现日本伊万里瓷器在借鉴中国传统开光装饰又有所保留的部分,同时归纳出伊万里瓷器开光的形状与形式上装饰的新创新,并从当时陶瓷装饰风格中透视日本历史的人情社会风貌㊂关键词日本伊万里瓷开光形式装饰设计中图分类号:T Q17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72(2021)01-0057-041 伊万里瓷器 的历史来源17世纪初期,朝鲜陶工南下日本并在九州岛佐贺县发现了制瓷重要的原料瓷石矿,同时他们也给当时的日本制瓷业带来中国先进的制瓷技术,这一点在如承应二年李参平的家书[1]中也有说明㊂具备了物质基础,有了技术支持,虽然日本的制瓷历史比中国晚了至少1000多年,但由于日本政府的支持还有对制瓷技术的吸收与不断改良,制瓷业发展迅速,日本本土才能逐渐制作出与中国瓷器相比美的瓷器,这也为日本外销瓷的贸易往来奠定了基础㊂与此同时作为主要外贸瓷出口国的中国因政局动荡使陶瓷对外贸易几尽停滞,欧洲市场对瓷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荷兰东印度公司将目光由中国转向日本,他们希望日本生产的瓷器作为中国外销瓷的代替品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㊂日本瓷业抓住了这个机遇,产量上实现量化同时制作出与中国景德镇瓷器媲美且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瓷器,将这些瓷器通过伊万里 位于九州岛西北部交通便利的港口运上货船通往世界各地,开始了日本外销瓷的西洋㊂由于日本销往欧洲的瓷器大部分来自伊万里港口,且制作精美产量庞大,所以日本出口欧洲的瓷器统称为 伊万里瓷器 ㊂正是基于这样背景, 伊万里瓷器 逐渐在世界崭露头角赢得欧洲贵族的青眼㊂2 伊万里瓷器 开光设计的类型2.1对中国外销瓷借鉴 以染付 芙蓉手 瓷为例伊万里瓷器出口初期,日本陶瓷装饰深受中国传统瓷器风格影响,伊万里瓷器大多是以中国景德镇瓷做样本进行 山寨 ,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把景德镇外销瓷样品交给日本瓷工进行一比一仿制㊂同时,日本也没有明确自己的制瓷艺术风格㊂依此,大部分伊万里瓷器的开光也都是参考中国瓷器绘制,尤其在克拉克瓷盘(日本称为 芙蓉手 )上最具有象征性, 克拉克瓷盘 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外销瓷器,不同于中国内销瓷器的开光艺术风格,它更加贴合欧洲伊斯兰文化,具有繁密的开光和几何形开光的装饰特点[2]㊂日本制瓷商为了迎合欧洲市场模仿它做出了染付 芙蓉手 瓷,两者在开光形式上十分相似:一般瓷盘为盘底中心大开光,盘壁边饰小开光的形式,这些开光图案大多为对称图形,比如圆形㊁菱形㊁六角星形㊁八角星形㊁十边形等㊂同样,两者在盘壁边饰开光变化手法上也是非常一致:一种是同样图形的开光按相同间距置入边饰;另一种则是大开光与小开光虽紧密贴合但界限分明地组合成边饰㊂盘壁开光形状种类丰富,有圆形㊁椭圆㊁如意形㊁莲瓣纹㊁扇形等,大小开光内绘画的内容丰富包含人物故事花鸟鱼虫㊂17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染付芙蓉手皿㊃75㊃(陶瓷艺术)2020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作者简介:杨嘉丽(1996-),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陶瓷的装饰㊂与藏于江西博物馆的克拉克瓷盘(见图1㊁图2)两者在开光形式㊁形状㊁ 地子 内容都十分相似:盘底中大的八角形的开光,盘底中间地子上都绘有摆放在桌几的一盆花,盘壁由8个莲瓣形开光,相邻开光内绘画不同的宝器,每个莲瓣开光间又有长方形的小开光㊂在日本外销瓷出口初期,不仅日本染付芙蓉手样式源自于中国克拉克瓷样式,而且在伊万里其他瓷器器皿的开光中都能看到中国的影子㊂图1 江户时代(1680-1700)染付花卉纹大皿图2 明万历青花花卉纹克拉克瓷盘2.2 日本创新的开光样式在日本瓷外销的黄金时期,伊万里瓷器把积累的制作与出口经验与本土文化结合摸索到一条属于日本创新性的瓷器风格,代表性品种以 金襕手 ㊁ 柿右卫门 2类风格瓷器最为有名㊂不像之前完全地照搬照抄中国瓷器,在这些新设计下的日本瓷器也给其开光注入新的设计样式㊂2.2.1 开光形状的创新以将军罐开光为例开光的形状从属于陶瓷造型,开光轮廓在器形衍变中也逐渐发展[3],中国明清时期出现的将军罐也符合这类原理,其有盖帽㊁直口㊁鼓腹的造型特点使开光装饰按轮廓进行横向分割,所以将军罐从上到下可以形成多层开光样式㊂中国传统的将军罐的腹部一般是插入通景式人物花鸟等绘画题材或锦地上画象形㊁几何形㊁适合性开光,比如圆形㊁扇形菱花形㊁莲形㊁梯形,且多为对称开光㊂在日式将军罐的装饰基本特征并没有很大的改变,仍然根据造型的骨骼结构来横向装饰,但在鼓腹位置的开光形状有了革新,如图3所示,罐上图3 江户时代(1740-1770)五彩持伞美人图大罐腹部以满密的纹饰衬托开光内的舒朗,其中腹部主要开光图形却不是传统常见的几何形或自然形,它是由上部分为如意形下部分为对称似瓷瓶的特殊形状组合而成,如意形开堂是中国瓷器上常见的开光外形轮廓,与全新的形状组合在一起的则是伊万里瓷器独特的开光形状㊂这样一个上下宽㊁中间收紧的开光图形外框也正好与罐中绘画的撑伞穿着和服女人的上下占比大㊁中部面积小的轮廓相适合㊂在中国传统的一些将军罐中处于头㊁肩㊁颈部位上的辅助纹中面积较小的开光与置于腹部面积较大的主体开堂有着相互呼应的关系:辅助纹中的小开光形状如何是常直接借鉴主体开堂的形状或者截取主体开堂形状中的一部分㊂在图中的五彩持伞美人图大罐也是这样:头部的开光形状摘取了主体开堂上半部分的如意形,小开光内底子所绘㊃85㊃ 陶瓷 Ce r a m i c s (陶瓷艺术)2020年12月的执伞纹样也依据主体开堂内的绘画内容而来㊂可以看出,日本开光形状虽然在中国传统开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但日本瓷匠也会依据所绘底子的内容运用主观能动性来修改开光的形状㊂图4 江户时代(1720)青花八角将军罐 伊万里瓷器中创新下的几何开堂形状以肾形开光最有代表性,肾形开光轮廓为两个圆形相互重叠组合而成的边框,如其名,边沿样子像肾形似扁豆状㊂如图4所示的八角形将军盖罐腹部视觉中心就是肾形开光,开堂绘画的位置巧妙的运用将军罐的八角形造型的一边将肾形开光对称分割,堂内绘有包括凤凰栖于枝头的内容㊂在腹部也包含其他的扇形的开光与长条形的几何开光,在罐腹部左侧的这个几何开堂中,视觉上显示的两个图形的相互重叠的样子,但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一个长条形开光对折后出现的图形,其对于开光形状的解读也是灵活变化的㊂在藏于荷兰吕伐登公主庭院陶瓷博物馆的一件将军罐[4]中,如图5所示的腹部满密的青花卷植花纹上出现了不规则的开光,不是几何形也不是传统的象形适合形纹样,也没有基本的对称特点㊂它的轮廓高低起伏,线条有急有缓像是云朵海浪的流动的状态,给人遐想的空间㊂在这个时期日本伊万里瓷丰富了瓷上绘画的开光形状,在日本瓷匠笔下极具日本风格的全新的开光形状的开堂不仅体现在将军罐中其他器型都有呈现㊂2.2.2 开光形式的立异以 金襕手瓷开光为例图5 江户时代(1700-1730)青花五彩雉鸡将军罐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具有精致纤细,繁复华丽的洛可可式艺术风格风靡欧洲,同时影响着当时欧洲贵族的审美,从而使上层阶层对外贸瓷的风格也有了新的要求㊂ 金襕手 就是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需要符合欧洲上层审美的日本外销瓷品种之一,它也将日式风格融合其中㊂这种瓷的制作工艺一般为红地描金㊁青花红地描金㊁五彩加金,其描绘精细㊁奢华繁复㊁装饰轻巧的风格深受日本与欧洲消费者的欢迎㊂在其器型上, 金襕手 以盘居多[5]㊂其开光样式的创新也比较明显,其构图形式不以遵循对称规律性,秩序性为主,而是更多地自主地表达开光的装饰美设计美,构图上同时也维持了视觉的平衡性㊂如图6所示的金襕手盘中,盘底中是圆形开光,开光内绘桌几花瓶,瓶内插着牡丹花和紫藤,在边沿蓝底绘金的满密宽的边饰中有若干不规则四边形开堂,不难发现其中开光被赋予比喻手法,开堂即是书本卷轴的形象㊂细节处能看到开堂被比喻书本翻页㊁书封订线㊁卷轴打开的状态呈现㊂另外,边饰中开光与开光之间相互覆盖,出现了遮挡关㊃95㊃(陶瓷艺术)2020年12月 陶瓷 C e r a m i c s系,形成前后的空间感,也是中国传统瓷开光中不曾出现的㊂同时相邻的开光之间所画的底子内不同形式装饰的对比形成交织的节奏感:盘子上端偏左的开光内重复着 卍 字与方形的规律的纹样和右边开光内留白的牡丹写意绘画㊂总体来说,盘内这种比喻形式的开光增加了开光装饰的生活和趣味性,开光间相互遮挡飞扬的状态,营造了空间感与动态感,同时它也具有非常强的装饰性㊂这些新的开光装饰的革新都很可能是受到日本当时盛行的浮世绘绘画特点和它表达的庶民文化对世俗生活向往的文化影响㊂图6 日本江户时代(1700-1720)金襕手插花盘3 结论伊万里瓷器是在中日欧3方共同作用影响下的历史产物:(1)在中国瓷文化为启蒙基础上发展的㊂(2)而后将日本独特文化与设计思想融入在伊万里瓷器风格中㊂(3)日本伊万里瓷器也受容研究西方文化,衔接西方的审美要求㊂其开光作为伊万里瓷器风格装饰的一个部分,同样也深受这三者的影响,它开光的特质由前期对中国外销瓷开堂特征的照搬照抄,到后来能看到开光形状的创造与开光形式的创新,相较于中国的外销瓷,伊万里瓷开堂更具氛围感㊁轻巧感㊁自由感㊁设计感,伊万里瓷在瓷上设计的变通,革新创造也体现了当时的日本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自主性,把大和民族自己的文化识别性与内涵性如数呈现㊂日本外销瓷的贸易西行不仅是给世界了解日本瓷之美的证明,也是显示了江户中期的日本对日本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感㊂参考文献[1] 熊寰.日本瓷器初期发展研究[J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6):85-94.[2] 刘慧茹.克拉克瓷盘的开光装饰研究[D ].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2014.[3] 蔡花菲,宁钢.[J ].中国陶瓷,2016(4):104-108.[4] C h r i s t i a a nJ .A J ör g .F i n e &c u r i o u sJ a p a n e s ee x p o r t p o r c e l a i n i nD u t c hc o l l e c t i o n s [M ].H o t e i P u b l i s h i n g ,2003.[5] 韩婷.日本江户时代瓷器风格突变的诱因分析[D ].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㊃06㊃ 陶瓷 Ce r a m i c s (陶瓷艺术)2020年12月。
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理念

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理念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理念陶瓷是一种独特的材料,具有千年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
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应该以传承和创新为核心,通过设计将传统的陶瓷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产品,以满足现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文化价值的体现。
首先,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应该体现传统陶瓷工艺的精髓和魅力。
陶瓷的传统制造工艺繁复而精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设计师可以通过研究和理解传统陶瓷工艺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技艺和工艺,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例如,在花瓶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传统的刻花和饰纹工艺,传递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其次,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陶瓷是一种耐热、耐酸碱、保温保湿等特性的材料,所以在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其特性,制作出符合现代人日常生活需要的产品。
例如,可以设计出保温杯、餐具、花盆等实用性强的陶瓷文创产品,使其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另外,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还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陶瓷是一种资源丰富、可再生的材料,其制作过程较为环保,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减少浪费,合理利用资源,提倡环保理念,同时也可以通过设计将陶瓷与其他可回收材料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陶瓷文创产品。
最后,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的感受和需求。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文关怀,体验产品使用者的情感和审美需求。
通过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使产品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和便捷。
同时,在视觉上也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通过精巧的设计和创新的造型,传递出美的享受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应该以传承和创新为核心,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体现传统陶瓷工艺的精髓和魅力,兼顾实用性和功能性,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考虑用户的感受和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陶瓷文创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感和文化价值。
陶瓷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bstractNow high quality of life is everyone's dream and to people when designing theirown house exert all efforts designed to give his lov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room. veryserious in the interior design work out exquisite ;likes the nature of the style ofdecoration to be natural.the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of people like a style ofdecorative method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tastes so produced all sorts ofceramic elements in the room in the design of the application, a ceramic elements in theinterior design in decorative style. ceramic culture in our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 inceramic elements in the home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 bowls, vase, and thenthe main purpose was to meet the needs of everyday life. With these people constantly improving standard of living, and ceramic art in recent years in our country, china is increasingly the rise of modern man has accepted and attention homes, in designing theuse of ceramic elements have become inevitable trend. how the ceramic elements in themodern house in the use design has become the modern fashion design of innovativethinking.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some simple and popular ceramic elements ornamentation, in the room functions of the space is to analyze the modern ceramicelements of the interior design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the article to be studiedceramic elements in the room of growth prospects and future.Key words: Modern Room Design Ceramic elementHua Pan (Design of Art)Directed By Professor: Jin Xu目录摘要ABSTRACT1 引言 (1)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1.3 论文的创新之处 (2)2 陶瓷元素在现代居室设计中的新理念 (3)3 陶瓷元素在现代居室设计中的陈设方式 (5)3.1 落地陈设: (5)3.2 桌面摆设: (5)3.3 墙面陈设: (6)3.4 悬挂陈设: (6)4 陶瓷元素在现代居室设计中的作用 (7)4.1 烘托气氛、创造意境 (7)4.2 再次创造空间,丰富空间层次感 (7)4.3 加强并赋予空间涵义 (8)4.4 强化室内环境风格 (8)4.5 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 (8)4.6 反映民族特色,陶冶个人情操 (9)5 陶瓷元素在现代居室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105.1 厨房篇........................................................................................................................................105.1.1 厨房瓷砖的装饰特性 (10)5.1.2 陶瓷餐具的装饰特性 (11)5.2 客厅篇........................................................................................................................................125.2.1 背景墙的装饰 (12)5.2.2 艺术瓷的装饰 (13)5.2.3 客厅陶瓷花器的装饰 (13)摘要如今高品质的生活是人人都追求的梦想,导致人们在设计自己的房屋时用尽一切办法努力设计出自己所喜欢和满意的居室。
日用陶瓷设计课程“岗课赛证”融通研究

113探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将“岗课赛证”融入人才培养改革,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建设的实践案例,提出“岗课赛证”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达到职业院校综合育人的目的。
日用陶瓷设计作为陶瓷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组成部分,自身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不断更新知识,并在“岗课赛证”融通改革的环境下转变学习策略。
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促进陶瓷产业的转型发展,有必要充分认识“岗课赛证”的内涵,了解“岗课赛证”融通改革前存在的问题,确保课程体系设置和企业岗位需求相互匹配,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1 “岗课赛证”的内涵“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中的“岗”具体指岗位需求,即企业内的工作岗位对人员提出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要求。
“课”为职业院校实施的育人课程,具体包括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结构;“赛”为与课程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证”为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通过以上四方面的融合与衔接,有效推动了职业教育综合育人模式的发展。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推进必须找准落脚点和着力点,了解“岗”“课”“赛”“证”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岗”为源头,也是科学参考依取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优化教学流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以陶瓷造型设计岗位项目实践定课,提高学生的岗位知识和技能;以陶瓷产品设计师证技能点授课,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竞赛促课,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2 日用陶瓷设计课程“岗课赛证”融通改革前存在的问题2.1 课程体系设置和陶瓷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服务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性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责。
受“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不断加快,当下陶瓷行业不断转型升级,传统模式下的制造业将会从人工生产转向自动化生产,同时数字技术引入生产流程,职业岗位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此时对人才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
作者:程栋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6期
引言
美国《未来学家》评论说:“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这在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是如此。
创造力对于创新是必要的,公司文化应该提倡创造力,然后将其转变成创新,而这种创新将导致竞争的成功。
” 1
我国是世界上陶瓷产量第一大国,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陈设艺术陶瓷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国的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出口量很大,但是产值却不高,产品单件售价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其主要原因是在造型、装饰设计方面相对落后,创新不足,国内许多一流的陶瓷企业大多为国外著名品牌进行“贴牌”生产。
佛山市简一陶瓷董事长李志林说:“目前自主创新在陶瓷行业中不多,企业间的模仿之风和抄袭之风盛行。
与国外的先进水平比,我们在设计上相差很大,这种差距是不是就是设计的专业人员水平不够呢?还有这两年新的生产线不断上马,陶瓷产量急剧增加,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以高昂代价换来的成本优势之外,有没有其他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核心卖点呢?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
”2 如何避免模仿与跟风严重的现象,寻求差异化、个性化,这关键还是在于产品创新设计上。
1 设计理念与创新设计的关系
从最初用以满足生活需要,发展到后来对产品个性和情感的追求,对产品设计追求的角度不同,产品所表现出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但设计的目的始终是围绕使用的目的展开。
然而在设计之中常常存在两种错误观念,一种沉湎于过去历史文明,消极地继承传统,因此导致其创作设计总是落后于时代,难以创新;相反,另一种则忽视传统,对历史不屑一顾,一味追求所谓“现代风格”以致走上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的道路,可以说,观念问题直接影响着创作设计。
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其它新材料的发现,给设计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创造了新的机会。
从而让设计更多地关注由此而产生的新的需求,从现有的设计中发现空白,创造新的形式和功能。
日用陶瓷设计师们对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加以研究,设计出适合现代人的陶瓷用品也是一大课题。
芬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设计—凯伊·弗兰克(Kaj Frank)的Kilta(图1),其设计理念是“重新建筑你的餐桌”。
这是一套多功能的可以随意组合使用的餐具,只有几件基本的器形组
合,但却是一个餐具的系统。
餐具以单色处理,有四种颜色可供选择,分别是黑、深蓝、黄和白色,这4种颜色随意搭配起来效果也很好。
每一个边缘和尺寸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的,不管是大盘小碗,整套餐具中的任何一件和另外一件都可以非常和谐地搭配使用,又可以摞叠,节省储存空间。
它打破了传统餐具一贯都是一件器皿只有一种功能的局限性,提高了使用者的效率,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设计使用组合,增加了就餐时的乐趣。
它把只有在展览馆才能看到的现代设计带到普通人的生活中,成为现代设计的最平民化和最清晰的诠释。
设计和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一个设计从想法到实现为产品,不是一个人所决定的,而是许多人合作的结果,例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会直接影响到选择哪个设计投放生产。
因此,与艺术相比,从某种程度来说,设计一个好的产品要比做一件艺术品更困难,设计师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更有意味,这便是设计的真正意义所在。
2 日用陶瓷设计中的文化传承
日用陶瓷艺术装饰的传承和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提取精华,汲取养料,如何在传统和创新中寻找平衡点,不放弃任何新的发展途经是这一代乃至几代陶瓷艺术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日用陶瓷文化的提升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日用陶瓷的创作思维已从单向思维封闭型变为多向思维开拓型,因而出现了多种学科、多种技艺、多种材料、多种手法于一体的新趋向。
以图2这套餐具为例,它在器皿上绘制了荷塘景色,碧绿的荷叶,袅袅的水草,灵动的小鱼,呈现一派生动的美景。
荷意寓为“和”,鱼是中国老百姓喜欢的吉祥代表,“鱼跃龙门”、“年年有余(鱼),整件作品很好的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吉祥的事物作为设计的题材,丰富了整套作品的表现力,形成了画中有意,意传吉祥的内涵。
以图3为例,这是一套以新工艺和全新设计思维完成的具有现代特色的作品。
整套餐具方便垒叠,方便储藏,遵循功能主义的特点。
从整体上看,它由现代感很强的曲线组成的基本型,产生了向上升腾的动感。
外形以动感的短曲线为基本形态,采用灵动的自由形,改变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式结构,使造型的外在形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增强了造型整体的韵率感。
3 日用陶瓷设计的创新
3.1 肌理在日用陶瓷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肌理效果与肌理美是陶瓷艺术的语言,是以陶瓷为材料的各种制品不可缺少的艺术处理手法。
运用不同的肌理效果,可以构成种种肌理美。
陶瓷材料的肌理效果,从总体上来说有素胎
和施釉两种:素胎的处理有阴刻、阳刻、镂空、堆贴、拍打、挤、压、印纹等;施釉有通体施釉、局部施釉、喷釉、蘸釉、刷釉、多种色釉结合等方法。
在图4万志萍创作的色釉综合装饰茶具《如歌岁月》中,它就使用紫金釉作为嘴、把、口、下边纹的装饰,利用刻花技法产生肌理效果。
主体以传统青花图案为装饰,充分利用材质自身的特点,使得作品完美丰满,有机地将色釉肌理效果与
传统青花相结合,形成强烈的粗犷与细腻的对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整体效果和谐相融,相映生辉,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3.2 装饰在日用陶瓷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日用陶瓷的装饰从总体上说有釉上装饰、釉中装饰和釉下装饰;釉上彩方法和品种有古彩,粉彩和新彩,手工绘画,贴花,喷花,堆花;釉中装饰方法与品种有绘画,贴花;釉下装饰的方法和品种有绘画,贴花,釉下五彩,釉下青花,釉里红。
几种装饰方式比较起来,釉下彩多以传统的青花和青花玲珑为主,色彩比较单调;釉中彩色彩比釉下彩丰富,产品档次较高,但工艺要求严格;釉上彩陶瓷色彩丰富,立体感强却表面平滑性低,加工方便,成本也相应较低。
图5的这套作品名是在陶瓷博览会的展品,它以点、线、面为主要装饰图形,在盘沿和杯口描绘圆形的图案,没有过多“喧哗”,只有简单纯粹的图案,却塑造出典雅品味,完美表达了极简中非凡脱俗的意义。
3.3 造型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
金马的《21世纪罗曼司》中说:“在创新尚属于人类个体或群体中的个别杰出表现时,人们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尚可为时代所容,那么,在创新将成为人类赖以进行生存竞争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依然采用一种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
” 3
为大多数传统艺人所奉为圭臬的模仿,离艺术实有着很大的距离。
模仿只轻轻接触到事物的一小部分,而这一部分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日用陶瓷的造型是最直接的印象,在日用陶瓷的造型设计中,单纯的秉承传统的设计手法,毫无创新的造型设计自然是没有出路的。
图6《宇游茶具》系列壶是第八届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铜奖作品,它的创作角度新颖,造型流畅优美,取意新潮前卫却又深深潜藏古意。
整个作品看似繁密,却又精简,细节放大体现,却又不拘局限,将陶瓷语言尽最其大张力给以充分表现。
作品一扫尘俗,不再是单纯的再现即模仿。
结语
综上所述,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需要设计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创新设计的内涵。
要具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顺应时代的需求,不仅要掌握陶瓷工艺的材质,也要有扎实的绘画、造型根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造型、装饰、功能、材质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并达到四者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
将打动人心的设计情感融入到日用陶瓷壶产品的设计中,才能生产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好产品。
注释:
1. 斯威尼美国《未来学家》 1995年10月号文章
2. 佛山陶瓷网.人物访谈.《简一陶瓷董事长李志林及总经理朱江华访谈》.2008年3月29日
3. 金马著.《21世纪罗曼司》.第382页
参考文献
[1] 雷源.《销售智慧宝典攻略卷》.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 陈淑娜.《现代陶瓷茶具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装饰》.2007年第8期.第25页
[3] 梁良.《芬兰现代陶瓷设计理念》.《装饰》.2005年05期.第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