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探讨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受到的挑战及其发展对策

是 大数据分析 的难点 。
1 . 3 大 数 据 的 应 用
1 . 3 . 1 大数据在政治领域 中的应用
各 国军 队通 过最 大限度地 提 升 自己的存储 、挖 掘 和使 用大 数据 的能力 ,能够挖掘 高价值情 报并 快速 作 出反 应 。美 国中央情报局 通过利 用大数 据技术 .将 分 析搜集数据 的时间 由 6 3天缩减 到 2 7 分钟 [ J 】 。大数 据的 应用 可 以提高政 策的预见 性和 响应性 、提升公 共服 务
第3 期
李风念 : 大数据时代高校 书馆受 到的挑战及其发展对策
到现在也没有形成统一 的定义 。
数据催 生 的硬 件 、软件 及服务 市场所产 生 的价值 。二 是通过 大数据推 动相关 行业产 生 的价值 。大数 据将 显 著提升医疗 、零售 、金 融 、制造 、能源等行业 的价 值 。
“ 大数据”最 早用来描述为更新 网络搜索 索引需要 同 时进 行 批 量 处理 或 分 析 的大 量 数 据 集 。随着 谷 歌 Ma p R e d u c e 和G o o g l e F i l e S y s t e m ( G F S )的发布 ,大数
这类 价值规模更大 ,意义更深刻 1 . 3 . 3 大数据推动科技 的发展 大 数据能 直接 引领互联 网行业 技术 创新 ,技术 能
生巨大 的变化 ,数 字 出版 日益普 及 ,截 至 2 0 1 0年底 . 中国电子书总量 已达 1 1 5 万种 ,年新增 1 8万种 。单独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战略论文(共2篇)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战略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如何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做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其中包括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城市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备优势、人才优势,有能力在服务好本校读者的前提下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特别是数字资源的网络传播,主动介入社会,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为广大新市民提供信息服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获取工作生活所急需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这既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社会宗旨的要求。
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能够在城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城市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备优势、人才优势,有能力在服务好本校读者的前提下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特别是数字资源的网络传播,主动介入社会,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为广大新市民提供信息服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获取工作生活所急需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这既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社会宗旨的要求。
(一)城镇化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需求在我们所做一份调查中,有%选择的是互联网查询和使用数据库下载;在所喜欢的信息资源一项中有%的受调查者选择互联网资源或者数据库数字资源作为其喜欢的信息类型。
这一结果符合当今网络通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时代特色,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需求动力,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精神智力支持和资源技术保障。
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路径及思考

(1. Librar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 an 710055, China;
2. Library of Xidian University, Xi an 710071, China)
Abstract: Future learning center is a new learning ecology which is reader-centered, research-oriented and interest-
书馆通过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馆员、技术、设备、环境
总第 202 期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 年第 2 期
等要素,在服务“ 双一流” 建设中发挥知识枢纽作用,
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空间重建大多表现在对
以注重学习者发展为目标,以智慧平台为支撑,以学
阅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改善,其中包括建立学习共享
习者创新 学 习 为 根 本,更 好 地 推 动 未 来 学 习 中 心 的
了空间建设的基本遵循,提出图书馆空间资源组织和
对图书馆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而“ 实体空间的回归”
元、合理有序的学习场所 [14] 。 实体馆舍空间的功能创
。 美国芝
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2015 年开始对该校西区图书
列有益的活动,以满足学生学术需求,促进学术交流,
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空间:( 1) 教学支持空间。 该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future learning center; spatial reconstruc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者多元化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需要开始重新思索作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研究与综述242021年第2期周春辉,杨丽坤,张淑君(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350000)摘 要:如今,社会各行各业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日益精进,各个层面的工作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集聚地,也同样需要乘着大数据时代的新风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与高效的服务。
文章通过研究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义,分析当前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服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092(2021)02-0024-03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1 研究背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创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新型的服务模式也随之产生。
图书馆也要紧跟时代脚步,积极发展创新,构建智慧图书馆,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高效便利的智慧服务。
当前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精力投入在开发智慧图书馆上,许多高校开始对纸质书籍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形式也从资源服务往学科服务转化,通过图书馆全方位的转化,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更方便、更快捷地进行资料搜索。
此外,对于用户的需求,也需要通过大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分析,以此来判断用户的偏好需求,从而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然而当前这些工作还处于发展之中,任何事物在发展变革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高校智慧图书馆在服务创新方面也不例外,对此,要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2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义2.1 完善学科服务和文献功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可以更好地为师生提供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主要是为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相关的学科资源指引、学科前沿消息、学科社区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
当前高校图书馆都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但是由于管理不善,宣传不到位等原因,访问用户逐渐减少,访问量下降,甚至无人问津,因此建立高校智慧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学科服务,给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

DCWExperience Exchange经验交流179数字通信世界2023.07当前,各行各业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生产运营及管理工作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的一大重要机构,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而且还有助于文化的宣传推广。
互联网时代,为了助力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管理人员应重视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及设备为载体,合理分类并存储图书馆档案,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
1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1.1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在传统的图书馆档案资源管理中,大部分都是人工操作,这不仅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烦杂,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他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工作出错率较高,降低了档案管理质量。
互联网时代,工作人员依托各类信息设备和技术可以有效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切实有效地减轻员工工作压力和出错率。
员工只需在计算机上操作,档案资料就会自动规范格式,而后依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
操作完成之后,员工再将档案资料上传到数据库中,不仅实现了集中安全保存,还为后续查找信息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书馆综合管理水平,通过电子档案的创建和应用,不仅缩减了纸质档案存储的物理空间,节约了成本资源,还实现了信息集成化管理,提升了档案管理质量。
1.2 保障档案存储质量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延长档案资料的存储时间,并且保证其内容的清晰度。
传统的纸质档案保存有各种弊端,如环境潮湿、灰尘、虫啃鼠咬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纸作者简介:王 辉(1993-),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图书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档案信息化。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王 辉(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山西 运城 044000)摘要:时代的飞速发展,推动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转型升级。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产业及单位,互联网时代,提高其档案管理水平有助于优化图书馆服务质量,为图书馆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及开发利用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及开发利用作者:徐晓峰来源:《公关世界》2021年第08期摘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大数据时代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整体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体验。
但是大数据时代也面临着数据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存在明显的问题,为此积极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建设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全面提升大数据数字资源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引言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耗时耗力、效率不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资源的建设,以其占地面积小、方便管理的优势,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管理的重要方式。
通过数字文献资源可以有效解决文本文献资料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能够使图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
数字文献资源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加强对数字资源的宣传与普及,确保高校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
1.大数据技术的主要概念大数据技术就是指无法被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抽象处理的数据集合。
但实际上大数据能够对数据进行海量存储,也能够保证数据元素之间结构准确,提高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体建设水平。
例如:对于用户信息通常以姓名年龄性别为主,而这些结构化的数据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数据量非常小。
大数据则包含数字文本以及图像、音频、视频链接等各种信息存储方式,还需要将数字文字以及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共同存储,庞大的数据量能够对海量信息进行整合,全面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2.大数据的主要特征2.1信息量非常丰富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每天所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的选择,保证信息共享的整体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用户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自由选择,根据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使得数据在人们日常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效果,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多,数据资源的数量也得到了海量增长。
大数据时代校地共建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探索-以安康学院为例

大数据时代校地共建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探索-以安康学院为
例
魏彩霞
【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文章从大数据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对安康学院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现状的深入调查,剖析并总结了校地共建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探索了提升校地共建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策略。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魏彩霞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图书馆,陕西安康 7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以昌吉学院数字图书馆为例 [J], 刘莉
2.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校地共建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康方志馆建设为例 [J], 段昌华
3.试论图书馆校地共建——以安康学院图书馆为例 [J], 宦咏梅
4.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路径探析——以安康学院与安康市共建共享图书馆为例 [J], 李强
5.西部欠发达地区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构想——以校地共建共享商洛学院图书馆为例 [J], 员立亭;王思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愿景

DOI : 10. 13530/j. cnki. jlis. 2022011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愿景,
姚晓霞高冰洁
摘要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浪潮下图书馆为保持竞争力而主动识变、求变、应变的战略性变革。数字化生存环 境正在生成,无论是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还是产业环境,都要求高校图书馆加速实施数字化转型。高校图书馆数 字化转型的愿景是成为面向未来的、敏捷的、可持续创新的学术与文化信息服务机构,即面向用户构建多元化、高 品质的数字信息服务体系,面向高校构建科学、高效、规范的数字信息解决方案与信息素养教育方案,面向行业构 建开放融合、和合共生的数字合作生态。为了实现以上愿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目标包括五个方面: 在业务层面满足用户的深层次、数字化需求,借助技术手段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和智慧 服务,深化知识挖掘与数据分析能力,提供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数字平台。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抓手、以数 据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是支撑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五大支柱。数字化转型的成效最终 体现于服务创新,当前高校图书馆正在资源建设最优化、用户服务个性化、基础业务智能化、服务场景数字化、行 业发展合作化五个方向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同时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战略普遍缺失、缺乏支持可持续创新的组织 结构与组织文化、信息系统发展尚未达到成熟阶段、构建跨行业合作新生态困难重重等诸多挑战。图1。参考文 献33。关键⑷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图书馆信息化 分类号G258.6
Exploration and Vis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Libraries
YAO Xiaoxia & GAO BingjieABSTRACT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th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ie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mpetitiveness under the digitalized wave. Our life is being digitalized,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policy environment and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re changing, which let academic libraries accelerat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vision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libraries is to be future-oriented, agile, sustainable innovative academic and cultural service institutions. That is to build a diversified and high-quality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for users, to construct scientific, efficient and standardized digital information solution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programs for university, and to build an open, integrated an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探讨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极大的影响,该文在对此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以及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创新。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各应用领域所产生的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数据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数据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大数据时代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必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相关应用与研究也已在高校图书馆领域陆续展开。
1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1.1 大数据的由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信息爆炸已经积累到了一个开始引发变革的程度。
它不仅使世界充斥着比以往更多的信息,而且其增长速度也在加快。
最先经历信息爆炸的学科,如天文学和基因学,创造出了“大数据”这个概念。
如今,这个概念几乎应用到了所有人类致力于发展的领域中[1]。
大数据是指在众多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数据中快速进行有用信
息的获取。
大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1.2 大数据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大数据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工作内容及方式将发生根本的变化,高校图书馆需抓住这个机遇,开展数据管理服务,拓展支持教学、科研等的服务内容和能力。
(1)大数据带来丰富的数据资源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应用将进入人们的视野,据IDC的《数字宇宙》研究报告称,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理为1.8ZB,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拥有35ZB的数据量[2]。
数据的极大丰富将给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存储及信息分析带来了新的挑战。
(2)大数据的信息价值
大数据的意义更在于对庞大数据的深度处理,高校图书馆拥有众多的读者用户,如何利用大数据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以及充分挖掘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的新问题。
(3)大数据对图书馆基础设施的新需求
数据量的迅速增长以及数据格式的丰富多样给数据资源的存储与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大数据分析增加了处理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强大的软硬件作为后台支持,需提高现有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及规范性。
这些都为图书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思路
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在大容量、多样性和高增速方面,全面考验着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及信息化水平。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大数据资源提供完善的存储与管理
数据量及非结构化数据的迅速增加,使得存储及计算规模不得不随之增大,导致其成本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知识服务机构将应用由高端服务器转向中低端硬件构成的大规模计算机集群[3],从而对支持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及分析的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要求。
伴随着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与成熟,建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云存储平台及基于全面虚拟化的数据中心,可为数据资源提供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支撑环境;利用分布式的数据存存储技术,可有效的对数据资源进行存储与管理,从而方便快捷的通过网络提供访问计算与存储等服务。
(2)大数据的高效利用
随着社交网络、移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将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个人信息,以及读者检索历史等动态信息,此类非结构化的数据成为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
除了数据挖掘技术外,协同过滤推荐等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从整体上改善图书馆工作,达到为读者提供多途径检索、智能推荐等功能,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3)知识检索与资源共享
大数据时代将使数据更加开放,信息共享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学科间的数据分析也将更加紧密联系,高校图书馆还可提供更广泛用户的远程检索,将数据库资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为高校图书馆与专业性服务机构的多领域、高层次合作注入活力。
3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创新
大数据时代将给高校师生带来更多更好的信息化服务,将数据挖掘、云存储等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可整合资源与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服务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针对不同师生的个性化服务
在高校中,师生从事某个方面的研究相对稳定,可通过采集检索访问历史等数据对用户进行分析,从快速增长的用户数据中抽取有价值信息,为用户提供跟踪服务、知识关联服务及智能推荐服务等,同
时,这些服务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向用户主动推送,改善用户体验,提升服务品质。
(2)为科研提供研究动态分析
高校图书馆可对收集汇总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获得相关领域科研热点的研究动态,甚至可在互联网上共享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相关数据,为科研人员提供最新的科研动态及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
(3)建立各类知识服务系统,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数字资源
高校可基于数字教学资源,为各专业学科建立自己的知识服务系统,为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资源共享提供方便,促进主动型、研究性及自住型学习方式,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4)为高校教学提供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对大数据分析所得信息,为学校课程、专业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可为学生选课、毕业论文等提供指导方向。
4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更是加速图书馆数字化、实现资源共享、深化信息服务的需要,要多借鉴国内外图书馆提供信息化服务的经验,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创新图书馆信息化服
务方式,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
[2] 霍娜.非结构化数据来袭[N].中国计算机报,2011-07-11:A24.
[3] 张兴旺,李晨晖,秦晓.构建于廉价计算机集群上的云存储的研究与初步实现[J].情报杂志,2011,30(11):166-17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