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案

一、实施背景

2001年6月,由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结构”部分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是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第八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规与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是落实与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我校作为省实验小学,历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宗旨,践行“轻负担、高质量、五育并举、五自并行”的办学思想。我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需求,在3—6年级中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紧密结合我校独特的地域资源与人文景观,以校本教材《苍梧揽胜》为主要载体,借助我市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实际,借助社区与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新课程标准,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培养作为一个社会人、现代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

1.走进家乡花果山,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接触家乡花果山的自然环境,丰富对家乡的认识;了解家乡的特产,发展对家乡的热爱情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在联系;知道如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考察家乡花果山的名胜,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热情

踏足家乡花果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追寻历史足迹;学做小导游。

3.搜集家乡花果山的传说,感受家乡浓浓的神话意味与美好意愿,激发学生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搜集传说;走近传说;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端正学习、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探寻家乡的名人,了解他们,学习他们,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积极进取

走进家乡的名人;了解他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调查了解的能力和水平;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实施理念

(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式的变革。

五、实施策略

(一)健全组织务实管理

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整体工作,教科室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案,并负责培训、指导教师的

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课程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档案管理工作。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活动组,以年级为单位,加强合作与研讨。各年级组教师认真制订“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在此基础上,各年级组应加强平时的研讨,每开展集体备课,研究年级主题活动案的制订、活动资源的开发、活动过程的组织、活动成果的展示等。

配备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在具体活动中实施协同教学。全校各学科教师都应承担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任务,按学科性质和学校课程安排,落实到人、到班,但考虑到一些综合课题研究的进程,也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的协调下进行弹性安排。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也是课改中的一个难点,如突破,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容、原则、评价及管理。

(三)保证时间开足课程

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平均3课时。

学校为了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确保3—6年级平均每3课时排进课表,采取弹性课时制,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或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学校在保证基本课时(每3课时)总数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弹性的时空环境,允不同的学习小组或个体有不同的学习进度,保证活动的连续性、长期性。同时注意开发利用末、节假日等课外时间,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充分的展开。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学校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由学生自己协商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小学生的组合。各人独立进行的活动与探究也可以。

(四)多元开发努力探索

学校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这三条综合实践活动线索,依托《苍梧揽胜》,更超越《苍梧揽胜》,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这四个指定领域,与班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节日活动以及学校的德育活动、某些传统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相融合,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学科课程和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和校外资源。

(五)重视评价强调过程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几种评价法,最终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结果,分年级给出每个学生的学分与等级。

评价法的多样化。评价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所研究的主题,采取多样的、有趣味的评价式。行为观察记录:对学生一学期来每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活动情况、活动能力等进行及时的评价与记录;成长记录袋评价。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袋有学生研究的主题、活动记录、活动日记、调查报告、项目作业、个人作品等参加活动的过程性记录和成果,还有学生、教师、家长给予的评价。

评价形式的趣味化。对于学生评价,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评价式。如大红花、大拇指、笑脸等;通过作业本、家校联系卡、学生评语卡等,用富有激励性和指导性的评语;将学生好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外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园地里;请学生展示法、技能等。

六、容安排

活动容按两种类型设计:一类是长线活动,即需要多次活动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一类是短线活动,即利用一次集中活动时间(或2-3课时)基本可以完成的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把长、短线活动穿插结合,灵活安排。各年级、各班根据学校提供的主课题外,再依据实际,指导学生自主开发活动子主题,制定活动案,综合开展活动。

(一)三年级活动安排

1.长线:了解家乡的特产。

2.短线:做好水果拼盘;制作叶脉书签;关于跳绳踢毽的窍门;商标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