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集(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另一只眼睛读书

——探究性阅读尝试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时用两只眼睛去看,一只眼睛看到书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在讲授鲁迅先生的《社戏》一课时,我进行了探究性阅读尝试。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解疑难词语,了解了主要内容之后,第二课时我从谈话入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社戏的印象,究竟好看不好看。问题问得随意,学生答得轻松,有说好看的也有说不好看的。这时,我布置了读书任务:读描写社戏的有关段落,找出依据并勾画下来。几分钟后,学生的手高高举起,大部分同学都说社戏不好看,并且能找出具体理由简要分析。有两名同学提出异议,但很快就给大家说服。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社戏不好看。

看着同学们坚定而自信的神情,我用投影出示了尾段并请大家齐读,然后微笑着问:社戏明明不好看,在结尾我为什么要说是“好戏”?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问题像一块石头重重的砸在了学生心上,一阵短暂的惊异之后是长久的沉默,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都在急切的思考着。

“要学会用另一只眼睛读书”,我静静地引导着,“那一夜有什么值得怀念?那一夜有什么好?换一换思路,或许就能够理解“好戏”的背后含义,或许就能够找到打开困惑之门的钥匙。我们来试一试。“

迫不及待中,学生开始分组读课文了,读得那么专注,那么仔细,不时勾画着,思索着。自学后的小组讨论气氛也少有的热烈。看来,问题确实抓住了他们的心。

全班的交流发言更是踊跃.。

有的组说:那一夜,划船、偷豆的事情让人怀念,因为充满了自由自在。

有的组说:那一夜,双喜一帮小伙伴让人怀念,因为友谊无价。

有的组说:那一夜,江南美丽的风景让人怀念,因为充满了诗情画意。

……

这时,我再出示尾段,提问:“好戏”指什么?学生答:“好戏”指看戏的过程好。

问题解决了,学生面露喜色,一脸轻松。因为答案是他们自己通过读书发现的。我相机引导:其实,值得我怀念的岂止是那一夜,在平桥村作客的日子实在充满着太多的怀念。还有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景让我难忘呢?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读书的速度似乎也快了许多,很快就理清了问题,并进一步总结:我深深怀念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过的的童年。

教学目标完成了。这样长的一篇文章,不但轻松解决了重难点,最后居然还写了一个关于童年的小片段并进行了点评,真有点不可思议呢?

由此感悟:用另一只眼睛读书,引导学生以细腻的心灵去抚摸文字,通过字面读出文字里包含的东西,学生的智慧之花会悄然绽放。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这种终身受益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矛盾中在疑问中寻找、发现、讨论、分析、归纳,掌握知识,拓宽视野,进而“逐步形成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读到生时是熟时

——如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读书读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默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互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形式多样。在注重读书形式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读书的层次,切忌在一个平面上平推读书。

在讲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解读“背影”的。

先是投影出示父亲买橘子的文字,自由读。这是一读,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读后引导学生探究:这是怎样的背影?学生发言后,教师深情的小结:是啊,这是笨拙的背影,这是艰难的背影,这是努力的背影,而这一切,只是为给儿子去买几个橘子。怎能不让人动情?让我们一起来读懂这深沉的父爱吧!这一次齐读是二读,初步调动学生情感,理解作者的那份感动。

紧接着提问:除了买橘子,在车站送别时,父亲还为儿子做了哪些事呢?学生找出答案后,教师再次深情的小结:是啊,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无微不至、无处不在,儿子怎能不动情呢?因此,在分别时作者的流泪也就不难理解了。此时读第二次流泪句子,这是三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此时,教师继续引导深入读书:父亲是在自身处在怎样的境况下为儿子做了这一切的?学生读懂父亲的境况后,教师激情作结:慈祥的祖母去世了,最悲伤的人是谁?赖以谋生的工作丢失了,最痛心的人是谁?出卖和典当多年的家产,最无奈的人又是谁?借钱欠债要还,最焦虑的人还是谁?是啊,是他是他还是他——父亲。就是在这样祸不单行的境况下,父亲忍受着巨大的悲痛,肩负着沉重的生存压力,默默地为儿子做了这一切。让我们来深情地读懂这伟大的父爱。这是四读,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之后是对尾段的理解,体会作者为什么看到信后流泪。学生交流后,教师又一次深情的导读: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啊,这是懊悔的泪,这是心疼的泪,这是自责的泪,这是迟来的理解,这是心灵的相通,这是无尽的思念。谁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这是五读,是学生与作者心灵达成默契的诵读。

最后的问题是比较结尾的背影和前两次流泪时的背影有什么不同。学生谈完理解后,教师为全文作结:这里的背影和文章开头中的背影一样,它包容了太多太多,是父亲留给儿子最深刻的印象,是一种形象的定格与升华,也是父亲人生的写照,父亲的慈爱与迂腐,艰难与努力,困顿与挣扎,全都凝聚在这背影之上。这也就是作者为什么以“背影”做课题的缘由了。让我们再来更加深情地读。这是六读,也是最后一读,让学生感悟作者是如何立意谋篇的。

这节课给我的一点启示是:只有不断站在新的高度感悟课文内容,反复品读,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感受和体验,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让学生回到最早出发的地方

——感悟整体交付前提下的师生平等对话

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堂上的师生平等对话,它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也就是说,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怎样才有可能实现语文课堂师生间真正的平等对话?经于先生指导,10月25日,我在实验小学上了一节研究课《背影》,对此作了一些探索。

导入的设计很平淡,让两名学生各讲了一个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故事讲完后,我抓住他们的情感作契机谈话:“两名同学的故事很简短,但讲的时候都动了感情。我们每一个人大概都曾经有过对父亲动了感情的经历。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对父亲动了感情的地方,并想一想他为什么动了感情?”

然后就是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我做巡视指导,时间大约花费了七分钟。

接下来是全班的交流活动。每一名同学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从作者看见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流泪的角度谈的,有从父子分手时作者流泪的角度谈的,有从作者读信流泪的角度谈的,有人从作者责备父亲的地方发现了动情处,也有人从作者责备自己的地方发现了动情处,还有人从作者对父亲的行动发现了动情处……

面对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自行发现和感悟,我做了一下简单的梳理,把学生的发言归纳为三点,并且做了板书:流泪、责备、行动。可以说,是学生的发言为我提供了发言的动机,我开始引导学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逐条理解,加深感悟。如交流三次流泪,我灵活的把话题引到预设的环节中:几名同学都找了作者流泪的句子,如果我们再仔细读书,就不难发现,作者三次流泪全都和一个词语有关,那是一个和父亲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是哪个词?对,就是“背影”。就是父亲的背影让作者动了感情。这是怎样的背影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