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与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的差异

合集下载

克林霉素致儿童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致儿童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注射剂致儿童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克林霉素注射剂致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检索1998~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有关克林霉素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资料,收集18岁以下儿童ADR的案例报告,按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克林霉素注射剂在儿童中引起的ADR问题较为严重,主要以泌尿系统损害、变态反应为主,其中引起血尿的问题相对突出。

结论应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管理,重视其在儿童中引起的ADR。

关键词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儿童文献分析克林霉素为林可酰胺类抗菌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其注射剂包括盐酸克林霉素和克林霉素磷酸酯。

克林霉素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注射前不需做过敏试验,使用方便,在临床应用较广泛。

随着克林霉素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病例的报告也越来越多,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加,其临床用药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关注【1】,尤其是儿童ADR的情况应引起重视。

本文对1998~2012年克林霉素注射剂致18岁以下儿童ADR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以“克林霉素”为题名检索词,以“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1998~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中有关克林霉素注射剂致18岁以下儿童ADR的文献资料。

排除重复报道,将年龄、性别、原患疾病、ADR临床表现进行汇总分析。

2结果2.1 患者基本情况本文所称的儿童是依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18岁以下的任何人。

经检索,儿童ADR的文献资料有23篇,共54例。

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性别与年龄组成年龄/岁男/n 女/n 合计/n 构成比/%0~34~78~12 13~18 合计/n 构成比/% 77983157.4174752342.59141116135410025.9320.3729.6324.07100由表1可知,儿童ADR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并且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说明书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说明书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妊娠:B哺乳:L2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英文名称:ClindamycinPhosphate Injection汉语拼音:KelinmeisuLinsuanzhi Zhusheye【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为克林霉素磷酸酯,辅料含注射用水;氢氧化钠、磷酸(PH调节剂)。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1、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

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

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烧伤和手术后感染等。

2、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1)脓胸、肺脓肿、厌氧菌性肺炎。

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

3)腹腔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

4)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规格】2ml:0.3g(按克林霉素计)【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时,每0.3g需要50-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成小于6mg/ml浓度的药液,缓慢滴注,通常每分钟不超过20mg。

成人:可经深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轻中度感染:成人一日0.6-1.2g,分2-4次给药(q12h-q6h)。

2、重度感染:成人一日1.2-2.4g,分2-4次给药(q12h-q6h)。

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

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停药后数周。

2、血液系统:偶可发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噬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等;罕见再生障碍性贫血。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 市场占有率高:
–克林美®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保持领先。
• 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华北制药拥有50年的抗生素生产历史,是国内抗生素 生产的“专家”。 –华北制药拥有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到克林霉素磷酸 酯全部自产原料药,产品质量有保证。
• 产品质量高
克林霉素的临床特点
• 具有广谱抗厌氧菌和抗G+菌的双重抗菌作用
• 不受 -内酰胺酶的影响,与青霉素、头孢菌素无 交叉耐药性,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及耐药患者。
• 无需皮试,使用方便。
克林霉素的临床疗效
感染
肺部感染(厌氧菌) 下呼吸道感染 骨髓炎 扁桃体炎 腹腔感染
药物
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氨曲南 克林霉素+妥布霉素 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妥布霉素
病例数
38 60 26 35 22 196
Clindamycin Phosphate Injection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
欢 迎 您 走 进
华 北 制 药
行业地位
• 华药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之一, 连续多年跻身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 效益工业企业行列。 • 1986年,在医药行业首获“国家质量管理奖”。 1991年,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组建,是医药行业首 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 1991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55家试点企业集团之 一。 • 1997年,列入国家经贸委首批6家技术创新试点企 业,是目前仅有的一家医药企业。
≤6.0 ≤2.5 ≤4.0 ≤0.6EU 5mg/ml,1ml/kg
≤2 ≤2(黄色)
≤6.0 ≤1.5 ≤2.5 ≤0.6EU 5mg/ml,1ml/kg
说明:USP26对盐酸克林霉素的杂质控制要求是: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剂科(100029、王静张爱琴白玉国克林霉素(clindamycin)在我国市场上使用已有20多年,但长期以来并未普遍使用。

近几年,因其使用方便、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开始受到重视,目前此药很受广大临床医生的青睐。

各厂家的产品在国内也相继上市,就其商品名计算,不下几十种。

其疗效究竟如何?其不良反应有多少?本文就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作一综合性探讨。

1 克林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1 作用机制及抗菌谱据研究,克林霉素是通过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通过抑制肽链延长而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克林霉素一般情况下属抑菌性抗生素,但在高浓度下对高敏感细菌也有杀菌作用,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约90%)。

克林霉素在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一些主要脏器和体液及骨组织中,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的首选药物。

胎血中的浓度比林可霉素大,在乳汁中的浓度可达3.8µg/ml。

很少透过正常人的血脑屏障进入中枢。

其抗菌谱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革兰阳性杆菌,如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等。

厌氧菌对本品敏感者包括拟杆菌属、梭杆菌、丙酸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多数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杆菌以及某些放线菌等。

对粪链球菌、某些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酵母菌、真菌和病毒均不敏感。

葡萄球菌属对本品常显示交叉耐药性。

1.2 克林霉素临床应用1.2.1 克林霉素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近来,克林霉素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报道很多,大多认为克林霉素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方面疗效较好.使用安全,现将几个实例介绍如下。

顾宗元等【1】使用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实验显示:克林霉素1.2 s/d,。

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5~l0 d。

结果:总有效率为84.3%,细菌清除率为9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

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

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克林霉素。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疏松块状物。

适应症一、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

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

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烧伤和手术感染等。

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

5.其他: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

二、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1.脓胸、肌脓肿、厌氧菌性肺炎。

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

3.腹腔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

4.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规格0.3 0.6 0.9g(以克林霉素计)用法用量本品可静脉滴主给药,也可肌内注射给药,给药剂量相同。

静脉滴注将本品0.6g用100m-2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稀释,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肌内注射时,需将本品用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50mg/ml-150mg/ml的成名液体并即时使用。

成人:中度感染:0.3g-0.6g bid0.2g-0.4g tid0.15g-0.3g qid0.6~1.2g/日,分2~3次。

严重感染:0.6g-1.35g bid0.4g-0.9g tid0.3g-0.675g qid1.2~2.7g/日,分2~3次。

或遵医嘱。

儿童:中度感染:5.0mg-8.33mg/kg tid3.7mg5-6.25mg/kg qid15mg~25mg/kg/日,分2~3次。

严重感染:8.3mg3-13.33mg/kg tid6.2mg5-10.1mg/kg qid25mg~40mg/kg/日,分2~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国外文献显示,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如下:1.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

克林霉素磷酸酯针的功效

克林霉素磷酸酯针的功效

克林霉素磷酸酯针的功效对于克林霉素磷酸酯针的功效,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有的时候,我们胆汁就直接说出我们自己的病情,然后医生我们打针,就这样,甚至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克林霉素磷酸酯针,但是有的人救护度产生过敏,比如出现恶心,肚子疼,拉肚子,发烧,口渴等现象,那么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针有什么好处呢老年人使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让给你介绍。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烧伤和手术后感染等.4.沁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5.其他: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主要成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克林霉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业已证明,口服或静脉注射克林霉素后正常肝肾功能的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之间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差异。

而且克林霉素的临床研究还未包括有充分数量的65岁和65岁以上的患者,目前尚难以判断是否老年人的临床反应与年轻患者有明显不同。

但是,临床经验提示与抗生素有关的结肠炎和所见到的腹泻(由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在老年人中发生较多(>60岁),而且是比较严重的。

因此,老年患者使用主要成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时,应注意仔细观察或监测这些病人所发生的腹泻。

下面为你介绍是另外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品: (思力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维持治疗,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伴随性呼吸困难的维持治疗及急性发作的预防。

克林霉素磷酸酯针虽然是治疗疾病,但是药物如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它就没有任何的可用价值,还可以减轻病魔给我们带来的疼痛,我们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切看使用说明书,或者是问医生。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
儿童及成人,1~ 2袋/3次, tid,po。该药为非处方类抗感冒药,用于
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头痛、咽喉痛、发热等症状,临床应用广 泛,但其不良反应易被忽视。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 痛、心减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复方氨酚那敏颗粒一般在过量 时有导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可能,如心室颤动及心动过速。
第二页,共36页。
A型不良反应(剂量相关性): 副作用:
➢ 指应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反应。副作用 比较轻微,多为可逆性功能变化,停药后通常很快消退。
➢ 副作用随用药目的不同而改变,如阿托品作为麻醉前 给药抑制腺体分泌,则术后肠胀气,尿潴留为副作用; 而当阿托品用于解除胆道痉挛时,心悸、口干成为副 作用。
第四页,共36页。
A型不良反应(剂量相关性): 毒性反应:
➢ 指在用药剂量较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情况下发生的机体组 织、器官以器质性损伤为主的严重不良反应。
➢ 抗癌药的骨髓抑制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 可致第八对颅神经损害,造成听力减退或永久性耳聋发性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接上页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消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故合用时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药物不良反应(ADR)
➢ 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 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
第三十一页,共36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使急性肾损伤风险加倍
➢ 美国药学专家通过对1292名急性肾损伤的男性和 12651名匹配的对照受试者研究。发现当前使用氟喹 诺酮类药物会使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增加2.18倍(95% CI,1.74~2.73),而近期(调整后的比率[RR],0.87; 95% CI,0.66~1.16)和过去(RR,0.86;95% CI, 0.66~1.12)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与急性肾损伤无 关。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说明书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说明书

核准日期: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英文名称:Clindamycin Phosphat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Kelinmeisu Linsuanzhi[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克林霉素磷酸酯。

化学名称:(2s-反式)-6-(1-甲基-4-丙基-2-吡咯烷碳酰胺基)-1-硫代-甲基-7-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糖吡喃糖苷-2-二氢磷酸酯。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8H34ClN2O8PS分子量:504.97辅料为氢氧化钠(pH调节剂)。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1.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

(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

(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烧伤和手术后感染等。

(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

(5)其他: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

2.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1)脓胸、肺脓肿、厌氧菌性肺炎。

(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

(3)腹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

(4)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规格]按C18H33ClN2O5S计:0.3g[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时,每0.3g需用50~l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成小于6mg/ml浓度的药液,缓慢滴注,通常每分钟不超过20mg。

成人:可经深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轻、中度感染:成人一日0.6~1.2g,分2~4次给药(q12h~q6h)。

2.重度感染:成人一日1.2~2.7g,分2~4次给药(q12h~q6h)。

儿童:静脉滴注给药。

1.轻、中度感染:一日按体重15~25mg/kg,分2~4次给药(q12h~q6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与注射用盐
酸克林霉素的差异
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
市场学术部
目录
一、药理学差异
二、药代动力学差异
三、不良反应差异
四、剂型比较
五、生产工艺差异
六、药效差异
总结
参考文献
一、药理学差异:
两者在体内发挥药效的都是克林霉素,制成克林霉素磷酸酯增加了药物脂溶性和组织渗透性[1],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二、药代动力学差异:
二者均在肝脏代谢,盐酸克林霉素代谢物由胆汁和尿液排泄;而克林霉素磷酸酯经胆汁和粪便排泄,少量经尿排泄,减轻了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三、不良反应差异:
(1)在2009 年3 月24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不良反应信息中,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导致的急性肾功能损害、血尿的病例均远少于盐酸克林霉素注射剂。

报告数据如下:盐酸克林霉素的报告344例,其中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例48例,血尿病例48例,急性肾功能损害同时伴血尿的病例19例;克林霉素磷酸酯的报告339例,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例15例,血尿病例9例,急性肾功能损害同时伴血尿的病例3例[2、3]。

(2)将克林霉素制成克林霉素磷酸酯大大降低了盐酸克林霉素原药导致的注射疼痛[3]。

四、剂型比较:
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都是美国普强公司(Ujoin)研制发明的,由于克林霉素注射剂在肌肉注射时造成剧烈疼痛的缺点,在产品
上市后很快被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取代。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也是现行美国药典、英国药典等收载的注射剂产品,而盐酸克林霉素是用于口服制剂[4、5、6]。

五、生产工艺差异:
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原料价格略高于盐酸克林霉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生产工艺和技术含量均高于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7]。

且我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采用先进的冻干工程,大大提高药物稳定性。

六、药效差异:
克林霉素磷酸酯与盐酸克林霉素比较,克林霉素磷酸酯吸收迅速,作用持久,血药浓度较盐酸克林霉素高两倍[8]。

二者比较,克林霉素磷酸酯能更好的发挥疗效。

总结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与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比较,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有血药浓度高,生物利用度好,起效快,疗效高,毒副反应小等优势。

运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患者使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成本—疗效比较优于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

参考文献
[1] 孙峰京,王飞.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10)
[2]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20期)警惕克林霉素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关注藻酸双酯钠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2009年03月24日发布
[3] 段艳冰,黄德虎等. 磷酸酯化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 2011(08)
[4] 夏振华,, 王明等. 解析“克林霉素磷酸酯”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J]. 抗感染药. 2007 (09)
[5] 克林霉素磷酸酯产品简介[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6(03)
[6] 邓二玲, 邓盛齐 .克林霉素国内外制剂的研究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 2006(01)
[7] 孙峰京,王飞 .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09 (10)
[8] 顾觉奋*,刘媛. 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国内外生产及市场信息[J]. 抗感染药学. 201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