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十三1990-2002年我国棉花进出口量
我国历年小麦进出口情况资料

主要结论
1996年以前,我国小麦大量进口,是因 为国内供不应求。
1996—1999年,我国小麦进口量下降, 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我国连续丰收高产, 扭转以前供不应求局面。
2000—2003年,出现小麦进口量和产量 同时大幅度下降,国内供需缺口要靠历 史库存来弥补。
价格传导机制
给影响小麦期货价格变动构造一个基础模型
Z表示盘面因素对小麦价格造成的影响(外盘, 盘面机构资金行为)
O表示除上述因素以外的无法确定因素对小麦 期货价格造成影响的总和
全球小麦历年库存用量比
1980 / 1981—1985 / 1986年 处于上升态势, 1985 / 1986—1995/1996 年 大体处于下降
通道,其中1995/1996年全球处于历史最 低水平,为19.4%,库存量为1.067亿吨 1995/1996—1999 / 2000年 基本维持低位 水平,在20%—25%区间波动 2000 /2001—2003 / 2004年,不断下降
2004—至今,进口数量快速增加
单位:千吨
我国历年小麦进出口量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80年 83年 86年 89年 92年 95年 98年 01年 04年
年份
我国历年小麦产量和消费量
1996年以前,产量无法满足需求 1996—1999年,连续四年产量突破一亿吨;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61年 66年 71年 76年 81年 86年 91年 96年 01年
单位:千吨
我国历年小麦期末结存量
10000 5000 0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含答案)

针对下列文字、图或表回答问题。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5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国党员总数已达6451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女党员111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17.4%;少数民族党员401.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2%。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分布状况更趋合理。
目前全国35岁以下的党员有1439.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
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3237.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50.2%。
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1319.3万名,占20.5%;研究生学历41.1万名,占0.6%。
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有工人、农牧渔民3166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9.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6.3万名;机关干部592.3万名;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618.2万名。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年达到26.7%。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1395.4万名,入党积极分子764.6万名,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315.2万名和211.6万名。
1.截至2000年底,我国男性党员人数为:A.5332万 B. 1439万 C、6451万D.3794万2.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专科学历以上的党员约有:A.3237.4万B.2157.2万 C.1360.4万 D.784.8万3.2000年底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A.9.2% B.9.6% C.9.3%D.9.8%4.2000年全国新发展的女党员占新党员总数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高出了几个百分点:A、5.6B、7.2C、6.4 D、5.85.199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各多少人:A.1080.2万 627.8万 B.897.6万 627.8万C.1080.2万 553万 D.897.6万 553万二、根据下列文字和图表回答6—10题。
中国棉花产业百年发展历程

0引言棉花生产及种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约2000年的漫长历程。
中国棉花生产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品种的不断更新、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棉花产业进一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中国棉花品种的改良及棉花产业发展现状1.1中国棉花引种和品种演变棉花品种改良是棉花生产的基础,是每个棉花育种者的方向。
纵观近代中国棉花的引种和品种演变,中国棉花品种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有不同的特点,且不同程度提高了中国棉花生产水平[1-7]。
随着经济水平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棉花的优良性状逐步强化、不利性状也正被逐步改良。
1900年以来,中国棉花品种的更换历经六次重大变化,每次都伴随丰产性、品质或者抗性的显著改良[8]。
第一次品种更替,从1904年开始,历时44年,这期间的主要特征是国外陆地棉逐步替代本地亚洲棉。
当时,长江流域主要推广‘德字棉531’、‘珂字棉100’和‘岱字棉15’,黄河流域主要推广‘斯字棉4号’和‘斯字棉2B ’,东北棉区主要推广特早熟品种‘木浦113-4’。
截至1948年,陆地棉占据了全国棉田总面积的60%以上。
第二次品种更替,发生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十年间(1949—1958),主要特征是‘岱字棉15’的发展壮中国棉花产业百年发展历程喻树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摘要:棉花既是人们的衣着之源,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植棉历史长河中,中国棉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其间有坦途,也有曲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
本文重点回顾中国民国时期至今的棉花产业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在这一学科或产业领域取得的创新突破、重要成果、重要贡献、重要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棉花;品种演变;种质资源;棉花产业中图分类号:S 文献标志码:A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the Recent Hundred Years of ChinaYu Shuxu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tton Biology,Institute of Cotton Research of CAAS ,Anyang 455000,Henan,China)Abstract:Cotton production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as the source of people ’s clothing and an important material related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China has two thousand years of cotton planting history,in more the two thousand years of cotton planting,the Chinese cotton production has gone from small to large,from weak to strong development process,during which filled with twists and turns,failures and experienc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cotton industry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summarizes the breakthroughs,important achievements,important contributions and important figures of china in this discipline and industry.Key words:Cotton;Variety Evolution;Cotton Germplasm;Cotton Production 作者简介:喻树迅,男,1953年出生,湖北麻城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棉花遗传育种。
省考公务员-浙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表格型资料

省考公务员-浙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表格型资料共享题干题(一)根据所给资料,回答1~4题。
2005~2011年全国宏观数据[单选题]1.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GDP增长了()。
A.2.17倍B.2.58倍C.117%D.158%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GDP增长了,C项最接近。
2005~2011年全国宏观数据[单选题]2.下列各项中,2011年同比增长率最大的是()。
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税收收入D.GDP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财政收入为,财政支出为;;税收收入为,GDP为,所以2011年财政收入的同比增长率最大,因此A 项正确。
2005~2011年全国宏观数据[单选题]3.2011年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收入比2005年增加()亿元。
A.10864.9B.13492.9C.171751D.19084.1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2011年非税收收入为(103740.0-89720.1.亿元,2005年非税收收入为(31649.3-34804.1.亿元,则2011年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收入比2005年增加(103740.0-89720.1.-(31649.3-34804.1.≈104000-90000-32000+35000=17000亿元,C项最接近。
2005~2011年全国宏观数据[单选题]4.根据所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5~2011年,财政收入与GDP之比逐年上升B.2005~2011年,财政支出均高于财政收入C.2011年,财政支出比2005年翻了3番D.2005~2011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9152.6亿元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正确,2005~2011年税收收入年均增(89720.0-34804.1.+(2011-2001.=9152.6亿元。
A项错误,2007年财政收入与GDP之比为,2008年财政收入与GDP之比为,因此不是逐年上升。
表格资料

(一)、统计表的内容与基本格式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表格。
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
根据统计表的构成情况,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
统计表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提纲挈领等优点。
统计表的基本格式如下: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从外形看,一个统计表至少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四部分构成。
1、标题是表的名称,用以概括地表列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2、标目说明表内数字的含义,标目包括横标目和纵标目,用来表示表中被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3、线条是指表的边框、顶线和底线;4、数字是表内统计指标数值。
在数字格中,若出现“……”符号时,表示暂缺或省略不计;若出现“——”符号时,则表示该格不应有数字。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
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2000年某部分商品价格变化情况16.价格下降最多的商品为:A. 笑傲江湖B. 魔鬼游戏C. 文化苦旅D. NBA精粹17.这些商品中原价最便宜的为:A.文化苦旅B.马拉多纳传C. NBA精粹D.魔鬼游戏18.买3份马拉多纳传、2份NBA精粹共:A.59元B.50元C.118元D.320元19.价格下调幅度最大的商品为:A.笑傲江湖B.文化苦旅C.NBA精粹D.魔鬼游戏20.在现价中,文化苦旅比马拉多纳传贵:A. 6.6元B. 4元C. 3元D. 6.2元参考答案:16. A 17. B 18. C 19. B 20. D1.这一天,哪一个城市的温度最低?A.北京B.青岛C.天津D.哈尔滨2.在这一天,温差最小的是哪个城市?A.北京B.汕头C.青岛D.天津3.天气是晴的有哪几个城市?A.北京和青岛B.北京和天津C.青岛和哈尔滨D.北京和哈尔滨4.青岛的最高温度比哈尔滨的最低温度高多少?A.16℃B.8℃C.5℃D.3℃5.五个城市的平均最高温度为多少?A.22℃B.24℃C.20℃D.23.6℃参考答案:1. D2. D3. B4. A5. D1.五类农作物完全不能自给的国家是:A.丹麦B.法国C.西德(前)D.日本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西德的麦产量与肉产量相等B.丹麦与法国的薯类产量相等C.五个国家中麦产量最高的国家是法国D.以上三个都不对3.法国砂糖产量是总供给量的几倍?A. 1.4倍B. 2.4倍C. 0.4倍D.不能确定4.五个国家中麦产量自给率最低的国家是:A.日本B.法国C.西德(前)D.苏联(前)5.五类农作物完全能够自给的国家是:A.法国B.西德(前)C.苏联(前)D.丹麦参考答案:1. C2. D3. A4. A5. D1.使用寿命在400-499小时的灯管有多少支?A. 14B. 46C. 76D. 622.使用寿命在700-799小时的灯管比800-899小时的灯管多多少支?A. 68B. 62C. 6D. 103.使用寿命在1000小时以上的灯管有多少支?A. 22B. 6C. 28D. 484.使用寿命在1000小时以下的灯管有多少支?A. 220B. 280C. 372D. 3705.使用寿命在300小时以下的灯管有多少支?A. 14B. 0C. 12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1. B2. C3. C4. C5. BA. 1996B. 1997C. 1998D.不清楚2.哪一年中年男教师的增长幅度最大?A. 1996B. 1997C. 1998D.不清楚3.从1996到1998年,该校哪一个年龄段的男教师人数增加最多?其增率为多少?A.老年200%B.中年167%C.青年220%D.中年233%4.该校1997年男女教师的比例为多少?A. 2∶1B. 2.1∶1C. 1.5∶1D.不清楚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1997年男教师最多B. 1998女教师最少C. 1997年中年男教师比1996年多80人D. 1998年青年男女教师的比例为1.5∶1参考答案:1. C2. B3. C4. A5. C某园2000年乡镇企业产品出口行业分类单位:亿元)A.轻工B.食品C.机械D.化工12.2000年乡镇企业中,出口值占全部行业产值一半以上的行业为:A.纺织B.服装C.机械D.工艺品13.2000年食品行业出口值比化工行业出口值高:A. 27.13亿元B. 12.08亿元C. 54.37亿元D. 10.07亿元14.该年出口值最高的行业是:A.纺织B.服装C.工艺品D.食品15.该年服装行业出口值占全部行业产值比重与轻工业相比高:A.17.46%B.20.46%C.20.64%D.22.46%参考答案:11. C 12. D 13. B 14. A 15. C6.实际产量最大的是哪种产品?A.氢氧化铝B.普通铝锭C.拉丝铝D.稀土铝7.计划产量与实际产量差异最大的是哪种产品?A.普通铝锭B.稀土铝C.电工铝D.拉丝铝8.计划产值与实际产值差异最大的是哪种产品?A.稀土铝B.拉丝铝C.普通铝锭D.电工铝9.普通铝锭的实际产值比计划产值增加了多少?A. -20%B. -10%C. 80%D. -80%10.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普通的铝锭的产量减少了,产值也减少了B.拉丝铝的产量增加了,产值也增加了C.电工铝的产量增加了,产值也增加了D.氢氧化铝产量没变,产值也没变参考答案:6. D7.B8. B9. A 10. C我国人口形势及预测1.预测我国人口总数到哪一年,将接近14亿人A. 2000B. 2010C. 2020D.无法确定2.预测我国2000年城镇与乡村人口的比例为:A. 1∶1B. 1∶1.5C. 1∶1.67D. 1∶23.分析数据请指出,我国城镇人口从哪个时期起将达到总人口的1/3A. 20世纪初期B. 20世纪中期C. 20世纪末期D. 21世纪初期4.预测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人口增长率将可以控制在什么水平以内?A. 8%B. 10%C. 12%D. 15%5.分析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变化,预测我国人口形势将有什么变化?A.人口老龄化B.人口增长过快C.人中死亡率降低D.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参考答案:1. B2. C3. C4. A5. D1.合计产量最多的年份是( )。
湖北省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图 1 1990~2004 年湖北省棉花生产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变动图 Figure 1 Domestic resource cost coefficient of Hubei Province’s cotton in 1990 to 2004
省作为全国重要的产棉省 ,其生Fra bibliotek的比较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 摘要 ]湖北省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区 ,其生产的发展对我国棉花 生产具有重 要的意义 。采用国内资 源
成本法 ,分 析了 湖北 省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对影响湖 北省棉花 生产发展的 因素进行 了探讨 ,并
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
[ 关键 词 ]比较优势 ;竞争力 ;国内资源成本法
[ 中图 分类 号 ] F326112
表 1 列出了 1990~2004 年湖北省棉花生产的产值 、各项费用和各项系数 。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变动图 (图 1) 显示 ,湖北省棉花生产在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变动比较大 ,1996 年以前 ,湖北省棉花生产的国内资源 成本系数均小于 1 ,社会净收益大于零 ,这说明湖北省棉花生产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但到 1997 年 ,由 于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的增长非常快 ,国内资源成本几乎翻倍增长 ,社会净收益 (Net Social Profi ta bili t y , N SP) 下降到 14 . 71 元/ 6 661 7 m2 (表 1) ,国内资源成本系数 (Do me stic Reso u rce Co st Co efficie nt ,DRCC) 上升到大于 1. 04 ,棉花生产开始由比较优势转向比较劣势 。1997 年比较劣势稍有缓和 。1998 年湖北省 棉花出现总产低潮 ,棉花生产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继续维持比较高的水平 ,导致当年棉花生产的社会净收 益下降到 - 157 . 51 元/ 6 661 7 m2 ,国内资源成本系数高达 1 . 28 ,棉花生产具有较大的比较劣势 。湖北省棉 花生产的竞争力低谷出现在 1999 年 ,1999 年以后虽然在 2001 年再次出现比较劣势 ,但总体来看棉花的 竞争力有慢慢回升的趋势 。200 3 年湖北省棉花生产的社会净收益达到 471 . 11 元/ 6661 7 m2 ,国内资源成 本系数为 0. 61 ,具有比较强的比较优势 。而 2004 年湖北省棉花生产竞争力比 2003 年又有所下降 ,2004 年社会净收益下降为 2 93 . 95 元/ 6 661 7 m2 ,国内资源成本系数上升为 0 . 73 ,可见从 19 90 年到 2004 年湖北 省棉花生产优势波动比较大 。
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竞争力

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竞争力【摘要】2000—2012年期间,我国的棉花贸易进口量持续增长,出口量持续衰退,根据个贸易量竞争指标测算,我国的棉花贸易国际竞争力呈现出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与中国的国际贸易有着非常多相似性的发展中大国印度却成为了中国第二大棉花贸易伙伴。
中国的棉花贸易如何发展?印度又可以给中国怎样的启示?本文将作出分析。
【关键词】棉花贸易,中国,印度,国际竞争力一、背景介绍据统计,2011年中国棉花进口总额达到154.98亿美元,出口总额达到147.3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重要的棉花贸易国,中国棉花生产量和进口量的波动可以对世界棉花贸易产生直接而广泛的影响。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棉花贸易进口量迅速增加,出口量却逐渐减少,棉花贸易逆差呈不断扩大趋势。
二、中国棉花进口量2000—2001年,中国棉花年进口约6万吨,到2006年猛增至364.3万吨。
2006年以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棉花贸易和涉棉产业效益不好,我国棉花进口迅速下降,2009年降至最低点(15.3万吨),2010年又恢复至283.9万吨,2011年呈继续增长的趋势。
相对于棉花进口量而言,中国棉花出口在这一时期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并且出口量逐渐减少。
进口量持续扩大和出口量递减,导致中国的棉花贸易逆差逐渐增大,贸易逆差额从2000年的2.2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93.93亿美元,增长了40倍。
而同一时期,虽然我国的棉花产量有所增加,可其波动较大,且增长缓慢,不能满足我国的棉花需求。
三、中国棉花出口结构从出口目的地分析,中国出口棉花目的地主要为韩国、印尼、中国台湾、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由于这些地区国土狭小,耕地资源有限,并多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多雨多风,受气候条件影响显著,不适宜棉花的种植,成为我国较为稳定的棉花出口贸易伙伴。
四、印度棉花进出口贸易分析印度是世界上是世界上种植棉花最久远的国家之一,早期也是世界最主要的棉纺织品出口国。
入世后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 编号 : t 3 X S K B O 0 7 ) 。项 目主持 人 : 张秀芳。
第
六
_ — _
期
【 作者简介】 张秀芳( 1 9 7 9 一 ) , 女, 菏泽人, 副教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农产品国际贸易; 胡继连( 1 9 6 3 一 ) ,
年棉花 的收益和其他相关农产品的收益相关。Y a n g 等( 2 0 0 5 ) 通过在中国 北 方 棉 区对棉 农进行 访谈 , 发现 大 部 分棉 农 因为 受 到 文化 程 度 和观 念 的制
约, 对 棉花 病虫 害 的相 关 知 识 非 常 缺 乏 , 并且 2 9 % 的农 户 为 了节 约 成本 会 自留棉 种 , 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转 基 因 抗 虫 棉 的 抗 虫 效 用 。Wa r r ( 2 0 1 1 ) H 认 为进 口限 制 虽 然 提 高 了农 产 品 的 自给 率 , 但 也 提 高 了 国 内价
国外 关 于 中国棉花 进 出 口贸 易 研究 得 较 少 , 只能 在 一些 论 文 和文 件 中
发现 一 些有关 中国棉花 价格 和棉 花 经 济 问题 的研究 , 且 极 为分 散 。S t e p h e n
( 2 0 0 4 ) …认为取消 M F A使得中国的服装进出 口增加 , 纺织品生产 、 棉花消
口贸易状 况及 国 际竞 争 力进 行 了分 析 。根 据各 贸 易竞 争 指标 的测 算 , 进 一 步表 明我 国棉花 贸
易 国际 竞争 力 水 平 呈 下 降趋 势; 蒋逸 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我国棉花进出口
(一)我国棉花进出口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进口国,90年代初,我国棉纺工业发展较快,国内棉花供不应求,曾经大量进口棉花。
1994年,我国采购棉花的举动曾经导致纽约棉花交易所棉花期货价格连涨七个停板。
95年以后,棉花年产量比较稳定,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棉纺织品出口量下降,国内纺织用棉减少,因此进口量下降。
2000年以来,纺织品出口形势好转,纺织用棉量增加,但由于国内棉花产量较大,库存较多,因此进口量并未大幅增加。
(见表十三)。
表十三:1990-2002年我国棉花进出口量
资料来源:进出口量来自国家海关总署统计资料,期末库存量来自中国棉花网。
中国的棉花进口量当中,以美国陆地棉居多,其次为乌兹别克斯坦和澳大利亚(见表十四)。
表十四:2002年我国进口棉花按国别统计量表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总署进出口数据整理。
(二)入世对我国棉花的影响
1999年11月15日,中国和美国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中国承诺关税内进口配额为74.3万吨棉花,到2004年增加到89.4万吨。
配额内的进口税为1%,超过额部分的税率由2000年的76%减至2004年的40%。
每年配额中有 67%给予有权进行交易的非国有贸易公司(见表十)。
协议中还规定中国要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对国内棉花生产流通中的补贴也要逐步取消。
表十五:棉花进口关税及配额一览表
说明:此表根据《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议》的相关内容整理得出。
以上协议意味着:
1、棉花进口数量巨大。
据统计,1999年纺织工业用棉量为380万吨,如果每年进口棉花74.3万吨担至89.4万吨,分别占1999年我国纺织用量的19.55%和23.5%。
这个比例是相当大的。
虽然这是准入配额,政策可以调控。
但是实际上如果进口棉花价格比国内棉花价格便宜,是很难控制的。
因为:(1)纺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会千方百计进口低于国内价格的外国棉花。
(2)中美协议规定,进口配额的33%分配给国营贸易企业(如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等),其余67%分配给非国营贸易企业。
对分配给国营贸易企业部分,政府可以调控,但对分配给非国营贸易企业部分,就很难调控了。
(3)中美协议还规定:如果分配给国营贸易企业的进口配额在当年度的10月底没有签订进口合同,则这些配额将重新分配给非国营贸易企业。
(4)美国为了保持其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棉花国际市场价格对其出口商不利时,对出口商进行补贴。
2、棉花进口关税很低。
中美协议规定:中国关税将从21.1%整体水平削减到平均17%,农产品关税将从15%降至14.5%(降幅不大),而棉花配额内的关税只有1%,大大低于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因而受到的冲击也最大。
同时,由于棉花配额内与配额外的关税相差40-76倍,外商必然千方百计用完棉花配额,即使价格低些也比配额外的棉花合算。
3、对我国出口棉花不利。
中美协议规定:中国要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对国内的生产流通补贴也要逐步取消。
我国棉花生产由于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成本高,缺乏价格竞争力,同时在生产方面又不象美国有抵押贷款,如果没有出口补贴,棉花经营企业不可能亏本出口。
这两年,新疆棉花之所以能出口或者以出顶进,是因为国家给予相应的价格补贴。
就目前情况看,如我国取消出口补贴,要想把棉花销往美国或其他国家是很难的。
4、国内企业经营棉花的数量将相对减少、比重相对降低。
目前,除供销社棉麻企业经营棉花外,还有农业部门的良种场和国营农场及经过资格认证的近200家纺织企业。
根据中美协议规定:美国流通企业包括棉花企业可以在中国建立分销网络,中国向美国出口商提供经销权。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任何一方给与另一方的优惠必须无条件的给与其他成员方。
我国还必须为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其他国家出口商提供棉花经销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内经营棉花的企业只有供销社下属的各级棉麻公司,棉花市场放开以后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营棉花的企业将有棉麻公司、纺织企业、外国经销商以及一些国营公司等等。
可以相信,未来的棉花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将对国内的流通渠道进行一次彻底地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