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生物合成

合集下载

基础生物化学 第十二章(1-3节)-核酸的合成与分解

基础生物化学 第十二章(1-3节)-核酸的合成与分解
尿囊素酶
+ H2 O
尿囊素
尿囊酸酶
+ H2 O
尿囊酸 4NH3
2CO2
尿酶
+2H2O
尿素
乙醛酸
二、嘧啶核苷酸的代谢1
1,尿嘧啶与胸腺嘧啶在哺乳动物体内分解时,先
还原成对应的二氢衍生物。
2,破开环状结构分别产生β-丙氨酸及β-氨基异
丁酸。
3,最后成为CO2和NH3
胞嘧啶具有氨基,所以要先在胞嘧啶脱氨酶的作
通过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实验来 确定,即用标有同位素的各种营养物喂 鸽子,然后将其排出的尿酸进行分析。
(一)嘌呤环的元素来源2(图示)
天冬氨酸
N1
6C
CO2
甲酰FH4
C2
5C
N7
甘氨酸
C8 甲酰FH4 N3
谷氨酰胺
4C
N9
谷氨酰胺
(二)合成过程(总)
从头合成嘌呤的途径已于50年代被
Greenberg等基本搞清,此途径是在核糖- 5-磷酸的第一碳原子上逐步增加原子生 成次黄苷酸(肌苷酸) ,然后再由次黄 苷酸转变为腺苷酸和鸟苷酸。 反应分为两个阶段: 1,次黄苷酸的合成(11步反应) 2,腺苷、鸟苷的生成 (南大P480,图12-2)
途径称为补救途径。通过补救途径可以重新 利用核酸分解产生的嘌呤和嘧啶或它们的衍 生物。
从胸腺嘧啶或胸苷转变成胸苷酸的补救途径,
除真菌外,对所有细胞都是一样的,故常利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胸腺嘧啶或胸苷参入DNA 的实验作为检查DNA合成的手段。
三、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途径2
核苷 核糖-1-磷酸
激酶
核糖-5-磷酸
1.鸟嘌呤的分解
动物组织中广泛含有鸟嘌呤酶,可以催化 鸟嘌呤水解脱氨产生黄嘌呤,然后黄嘌呤在黄 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尿酸。

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 有关DNA复制的酶
(一)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s) 作用:以单链DNA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 合成完整DNA分子 催化合成DNA的四个条件 模板(template):解开的DNA单链 引物(primer):RNA片段 合成方向:新链5’ →3’方向 底物:dNTP(Mg2+为辅助因子)
细胞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以这方面的理论和技
术为基础发展了基因工程,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革命。
• DNA是自身复制的模

• DNA通过转录作用将
遗传信息传递给中间 物质RNA • RNA通过翻译作用将 遗传信息表达成蛋白 质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
以DNA聚合酶I为代表说明三个酶的特性
• DNA聚合酶I是一个模板指导酶
– 需要打开的DNA单链作为模板才能合成子链 – 底物必须是dNTP,并且只有当所有4种脱氧 核苷三磷酸以及DNA模板存在时,才能实现 DNA的合成
• DNA聚合酶Ⅰ 需要引物
– DNA聚合酶Ⅰ只能将脱氧核苷酸加于已存在的 DNA或RNA链的3’-羟基上,缺少则不能合成。即 需要一个有游离的3’-羟基作为“引物”才能合成 DNA子链 – 在有3‘-羟基引物存在时,脱氧核苷5’-三磷酸中α 磷原子与3’-羟基结合,形成磷酸二酯键,放出一 个焦磷酸(PPi)。焦磷酸水解驱动了聚合反应。 可见这是一个耗能反应,每合成一个核苷酸消耗2 分子ATP – 聚合反应是延着5’→3’方向进行
第十章 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中心法则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RNA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概念

生物化学 第11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化学 第11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一、填空题1.中心法则是 于 年提出的,其内容可概括为2.所有冈崎片段的延伸都是按 方向进行的。

3.前导链的合成是 的,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 。

4.引物酶与转录中的RNA 聚合酶之间的差别在于它对 不敏感;后随链的合成是 的。

5.DNA 聚合酶I 的催化功能有 、 、 。

6.DNA 拓扑异构酶有 种类型,分别为 和 ,它们的功能是 。

7.细菌的环状DNA 通常在一个 开始复制,而真核生物染色体中的线形DNA 可以在 起始复制。

8.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III 的 活性使之具有 功能,极大地提高了DNA 复制的保真度。

9.到目前为止,在大肠杆菌中已发现有 种DNA 聚合酶,其中 负责DNA 复制, 负责DNA 损伤修复。

10.大肠杆菌中DNA 指导的RNA 聚合酶全酶的亚基组成为 ,去掉 _因子的部分称为核心酶,这个因子使全酶能识别DNA 上的 位点。

11.在DNA 复制中, 可防止单链模板重新缔合和核酸酶的攻击。

12.DNA 合成时,先由引物酶合成 ,再由 在其3′端合成DNA 链,然后由 切除引物并填补空隙,最后由 连接成完整的链。

13.大肠杆菌DNA 连接酶要求 的参与,哺乳动物的DNA 连接酶要求 参与。

14.原核细胞中各种RNA 是 种RNA 聚合酶催化生成的,而真核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分别由 种RNA 聚合酶催化,其中rRNA 基因由 转录,hnRNA 基因由 转录,各类小分子量RNA 则是 的产物。

15.转录单位一般应包括 序列, 序列和 序列。

16.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 ,编码的序列还保留在成熟mRNA 中的是 ,编码的序列在前体分子转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 ;在成熟的mRNA 中 序列被拼接起来。

1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来源于 ,都识别双链DNA 中 ,并同时断裂 。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如果一个完全具有放射性的双链DNA 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溶液中经过两轮复制,产生的四个DNA 分子的放射性情况是:( )A 、其中一半没有放射性B 、都有放射性C 、半数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D 、一个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E 、四个分子都不含放射性2.关于DNA 指导下的RNA 合成的下列论述除了( )项外都是正确的。

核酸的生物合成及其习题

核酸的生物合成及其习题

七、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习题(一)名词解释1.密码子(codon):存在于信使RNA中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顺序,是蛋白质合成中某一特定氨基酸的密码单位。

密码子确定哪一种氨基酸叁入蛋白质多肽链的特定位置上;共有64个密码子,其中61个是氨基酸的密码,3个是作为终止密码子。

2.同义密码子(synonym codon):为同一种氨基酸编码的几个密码子之一,例如密码子UUU和UUC 二者都为苯丙氨酸编码。

3.反密码子(anticodon):在转移RNA反密码子环中的三个核苷酸的序列,在蛋白质合成中通过互补的碱基配对,这部分结合到信使RNA的特殊密码上。

4.变偶假说(Wobble hypothesis):克里克为解释tRNA分子如何去识别不止一个密码子而提出的一种假说。

据此假说,反密码子的前两个碱基(3ˊ端)按照碱基配对的一般规律与密码子的前两个(5ˊ端)碱基配对,然而tRNA 反密码子中的第三个碱基,在与密码子上3ˊ端的碱基形成氢键时,则可有某种程度的变动,使其有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碱基配对。

5.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一种突变,其结果为导致核酸的核苷酸顺序之间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

移码突变是由删去或插入一个核苷酸的点突变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突变点以前的密码子并不改变,并将决定正确的氨基酸顺序;但突变点以后的所有密码子都将改变。

且将决定错误的氨基酸顺序。

6.氨基酸同功受体(isoacceptor):每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多过一个tRNA作为运载工具,这些tRNA称为该氨基酸同功受体。

7.反义RNA(antisense RNA):具有互补序列的RNA。

反义RNA可以通过互补序列与特定的mRNA相结合,结合位置包括mRNA 结合核糖体的序列(SD序列)和起始密码子AUG,从而抑制mRNA 的翻译。

又称干扰mRNA 的互补RNA。

8.信号肽(signal peptide): 信号肽假说认为,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在翻译时首先合成的是N 末端带有疏水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它被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与之相结合。

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 DNA的生物合成:以亲代DNA双链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合成出与亲代链相同的两个DNA双链。

1)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以亲代DNA两条链为模板指导合成与其互补的DNA链,在子代DNA 中,一条链来于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Cl加入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12①同位素实验:Meselson 和Stahl将同位素15N标记的15NH4代,使大肠杆菌的DNA都带上15N的标记,然后将该大肠杆菌转入14N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分离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子四代DNA,进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实验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

②意义:表明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保证亲代的遗传信息稳定地传递给后代。

2)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能独立复制的单位叫复制子,每个复制子都含有控制复制起始的起始点。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子;真核生物DNA有多个复制子。

双链DNA解开形成两条单链,分别作模板进行复制,此结构为复制叉。

大多数生物的DNA复制是双向、对称的。

3)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两条链都能作为模板同时合成两条新的互补链,一条连续复制,另一条则不连续。

领头链是不间断延长的,随从链则生成一个个冈崎片段后连接成一条。

①前导链/领头链:两条链均按5’→3’方向合成,一条链3’末端的方向朝复制叉前进的方向,可连续合成;②滞后链/随从链:另一条5’末端朝着复制叉前进的方向,不连续合成。

4)DNA复制的酶系四种脱氧三磷酸核苷酸DNA pol/DDDP催化dNTP聚合到核酸链①5’→3’聚合活性②核酸外切酶活性5)DNA聚合酶:原核生物DNA polⅠ——聚合作用5´→3´外切酶活性:切除引物、切除突变的片段;3’→5’外切酶活性:校对功能。

引物酶: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在DNA复制开始时,在5´–端(5´3´方向)合成一小段RNA引物,确定起始部位、引导复制开始。

rna生物合成

rna生物合成

RNA生物合成介绍RNA(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核酸分子,主要参与基因组转录、翻译和调控等生命活动。

RNA生物合成是指RNA从DNA 模板合成的过程,包括3个主要的步骤:转录初始化、RNA链延伸和终止。

转录初始化转录初始化是RNA生物合成的第一步,它涉及到转录的起始和RNA聚合酶的结合。

在细胞核中,DNA的双链被RNA聚合酶酶启动因子(TFs)识别和结合,形成转录前初始化复合体。

这些酶启动因子是一些特定的蛋白质,它们与DNA序列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并招募RNA聚合酶。

一旦酶启动因子与DNA结合,RNA聚合酶就会在转录起始位点处结合,准备开始RNA合成。

RNA链延伸在转录初始化的阶段,RNA聚合酶结合并开始合成RNA链。

RNA链的合成是通过将合适的核苷酸三磷酸核苷酸与DNA模板上的互补碱基配对而实现的。

当RNA聚合酶酰化核苷酸与DNA模板上的首个核苷酸基对时,转录泡泡形成,并且转录复合物会从起始位点移开,保持转录链的延伸。

转录过程中,DNA的双链减速融解以供RNA聚合酶复制模板链,然后缓慢重组以恢复DNA双链。

与DNA复制不同,转录过程中只有一个DNA模板链被用来合成RNA链。

终止在RNA链延伸过程完成后,终止是RNA生物合成的最后一个步骤。

终止的发生是由一系列的终止信号和蛋白质因子的作用决定的。

当RNA聚合酶遇到终止信号时,它会停止RNA链的合成并与DNA分离。

终止信号通常是一些特定的序列,如终止密码子和转录终止序列。

一旦RNA链被释放,RNA聚合酶与DNA分离,RNA链可以被修饰和进一步加工,以在细胞质中发挥其功能。

RNA合成调控RNA生物合成的调控是细胞内基因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细胞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调控RNA生物合成活性,从而控制基因表达的水平和模式。

例如,转录因子和辅助蛋白可以与RNA聚合酶和酶启动因子相互作用,影响转录的起始和效率。

另外,某些RNA分子本身也可以参与调控RNA合成的过程,形成正、负反馈回路,进一步调节基因表达。

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核酸合成知识点总结

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核酸合成知识点总结

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核酸合成知识
点总结
本文总结了2023版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中关于细胞核酸合成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主要内容:
1. DNA的复制
- DNA复制是细胞分裂时的重要过程,确保每个新细胞都拥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中,通过酶的作用,将DNA双链解开,并根据模板链合成新的互补链。

- DNA复制是半保守复制,每条新合成的DNA分子包含一个旧链和一个新链。

2. RNA的合成和转录
- RNA合成是将DNA信息转录为RNA的过程。

- 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转录起始位点上,由RNA聚合酶酶催化。

- 转录过程包括启动、链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3. RNA剪接
- RNA剪接是在转录过程中剪断RNA前体分子的非编码区域,使得编码区域连在一起形成成熟的mRNA分子。

- RNA剪接由剪接酶催化,通过剪切和连接反应完成。

4. 蛋白质合成
- 蛋白质合成发生在细胞的核糖体上,由mRNA的翻译过程实现。

- 翻译包括启动、链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通过tRNA将氨基
酸带入核糖体,按照mRNA的密码子进行配对,合成相应的氨基
酸链。

- 翻译结束后,形成完整的蛋白质。

5. 蛋白质后修饰
- 成熟的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会经历多种后修饰,例如糖基化、磷酸化、甲基化等。

- 后修饰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其在细胞中的活
性和定位。

以上是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核酸合成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2. DNA 连接酶: 催化DNA双链中缺口处3’-OH与5’-P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从而将两个DNA片段连接 起来。
能量:动物细胞和噬菌体:ATP; P E coli 等细菌:NAD+
G C P P
C G OH P
A T P
T A P
DNA ligase ATP or NAD, Mg++ P
(In 1957)
Meselson and Stahl
DNA Replication is semiconservative Each DNA strand serves as templ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a new strand, producing two new DNA molecules, each with one new strand and one old strand. This is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5’
O HO P OH
O O P OH
O OH
5
A
O
1 3 2
O P O CH2
4
H
OH
OH
O HO P OH
O O P OH
O OH
5
C
O
1 3 2
O P O CH2
4
H
OH
OH
2. 延伸阶段:
3. 终止阶段: DNA模板含有终止转录的部位,称 为终止序列(终止信号),E coli 含有两类终止子。
• PCR反应条件 95℃ 72℃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PCR的基本原理
Taq
• PCR反应条件 72℃ 50℃ 95℃ Taq PCR过程 • • PCR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DNA合成,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生物合成即DNA的半保留复制 B.必须以DNA为模板 C.必须由依赖DNA的DNA聚合酶催化 D.DNA合成是不连续复制 E.DNA合成包括DNA的半保留复制、损伤DNA的修复与逆转录 2、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的细菌培养试验,其结果为: A.15N-DNA带增加 B.14N-DNA带减少 C.一度出现15N-DNA与14N-DNA的中间带 D.出现中间带,且随细菌繁殖,比例减少 E.出现中间带,且随细菌繁殖,比例增加 3、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为半保留复制 B.为不对称复制 C.为半不连续复制 D.新合成链的方向均为5′→3′ E.需要引物 4、 DNA复制过程中的解链酶是 A.DnaA蛋白 B. DnaB蛋白 C. DnaC蛋白 D. DnaG蛋白 E. SSB蛋白 5、关于拓扑异构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连接酶活性 B.拓扑异构酶1催化反应需ATP C.拓扑异构酶II催化反应不需ATP D.拓扑异构酶II能切断双链DNA中 的一股链 E.拓扑异构酶1能切断双链DNA中的两股链 6、原核生物复制过程中, 催化新链延长的聚合酶主要是 A.DNA聚合酶Ⅰ B. DNA聚合酶II C.DNA聚合酶III D. DNA聚合酶Ⅰ和III E. DNA聚合酶II和III 7、以下是关于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pol I活性最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 B.DNA-pol II活性最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 C.DNA-pol III是主要的DNA复制酶且具3′→5′核酸外切酶作用 D.DNA-pol III催化填补空隙的DNA聚合反应 E.DNA-pol II活性高,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具5′→3′核酸外切酶作用 8、真核生物DNA聚合酶具有引物酶活性的是 A.DNA聚合酶α B. DNA聚合酶β C. DNA聚合酶γ D. DNA聚合酶δ E. DNA聚合酶ε 9、 DNA上某段碱基序列为5′-ACTAGCTCAT-3′,其相对应的转录产物碱基序列是 A. TACTCGATCA B. ATGAGCTAGT C. AUGAGCUAGU D. ATGAGCTAGU E. UACUCGAUCA 2

10、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β链发生的突变是 A. 点突变 B. 插入 C. 缺失 D. 重排 E. 移码突变 11、 SSB蛋白的作用是 A. 辨认复制起始点 B. 理顺DNA链 C. 催化引物RNA生成 D. 解开DNA双链 E. 稳定已解开的单链 12、关于DNA的复制起始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原核细胞只有一个 B.在原核细胞有多个 C.在真核细胞有一个或多个 D.由引物酶辨认 E.由DNA-pol III的β亚基辨认 13、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 A. DNA→RNA→蛋白质 B. RNA→DNA→蛋白质 C. DNA→蛋白质→RNA D. RNA→蛋白质→DNA E. 蛋白质→RNA→DNA 14、为了保证复制中DNA的稳定性和高保真性,必须依赖于DNA聚合酶的下列活性 A. 5′→3′聚合活性 B. 缺口填充活性 C. 3′→5′核酸外切酶活性 D. 5′→3′核酸外切酶活性 E. 填补空隙活性 15、冈崎片段产生的原因是 A. DNA 复制速度太快 B. 双向复制 C. 复制中DNA有缠绕打结现象 D. 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 E. 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同

16、 下列病症与DNA修复过程的缺陷有关 A. 痛风 B. 黄疸 C. 蚕豆病 D. 着色性干皮病 E. 地中海贫血 17、 DNA聚合酶Ⅰ具有“缺口平移”作用,主要依赖于下列活性 A. 5′→3′聚合酶和5′→3′外切酶活性 B. 5′→3′聚合酶和3′→5′聚合酶活性C. 5′→3′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 D. 5′→3′外切酶和3′→5′聚合酶活性 E. 3′→5′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

18、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 A. 形成嘧啶二聚体 B. 导致碱基缺失 C. 发生碱基插入 D. 使磷酸二酯键断裂 E. 引起碱基置换 19、 逆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 A. DNA → RNA B.RNA → DNA C. RNA → RNA D. DNA → DNA E. RNA → 蛋白质 20、 下列哪个过程中不需要DNA连接酶 A. DNA复制 B. DNA损伤修复 C. DNA重组 D. 基因工程 E. 逆转录 21、 关于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说法错误的是 A. 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 B. 前导链和随从链合成中均有一半是不连续合成的 C. 随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 D. 不连续合成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E. 随从链的合成迟于前导链的合成 3

22、DNA分子中被转录的链是 A. 正链 B. 模板链 C. 编码链 D. 互补链 E. 前导链 23、不对称转录是指 A. 同一mRNA分别来自两条DNA链 B. 一条单链DNA转录时可从5′→3′延长或从3′→5′延长 C. 不同基因的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条DNA单链上 D. DNA分子中有一条链不含结构基因 E.DNA分子中两条链都被转录 24、真核生物中催化生成45S rRNA的转录酶是 A. RNA聚合酶Ⅰ B. 逆转录酶 C. RNA聚合酶Ⅱ D. RNA聚合酶全酶 E. RNA聚合酶Ⅲ 25、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 A.ρ因子 B. 核心酶 C. 聚合酶α亚基 D. σ因子 E. dnaB蛋白 26、转录与复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例外的是 A. 均以DNA为模板 B. 所产生的新链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均为磷酸二酯键 C. 可同时合成两条互补链 D. 所用的酶均为依赖DNA的聚合酶 E. 在转录和复制过程中,均遵循碱基配对的原则 27、在真核生物中,经RNA聚合酶II催化的转录产物是 A. hnRNA B. 18S rRNA C.tRNA D. 28S rRNA E.45S rRNA

28、原核生物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数个亚单位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 A. α2ββ′ B. α2ββ′σ C. α2β′σ D. α2βσ E.αββ′ 29、转录需要的酶有 A.引物酶 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E.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30、以下关于转录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双链中指导RNA合成的链是模板链 B.DNA双链中不指导RNA合成的链是编码链 C.能转录出RNA的DNA序列又称结构基因 D.染色体DNA双链中仅一条链为模板链 E.基因DNA双链中一条链可转录,另一条链不转录 二、多项选择题

1、 具有形成3′,5′-磷酸二酯键酶活性的是 A.拓扑异构酶 B. DNA聚合酶 C.引物酶 D. 逆转录酶 E. DNA连接酶 4

2、 DNA复制是 A. 需要DNA模板,RNA引物 B. DNA新链延伸方向是5′→3′ C. 半不连续复制 D.一般是定点开始,双向复制 E. 阅读模板链碱基的方向为5′→3′ 3、 逆转录酶具有下列酶活性 A.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活性 B. 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活性 C. 依赖DNA的RNA聚合酶活性 D.RNA水解酶活性 E. DNA水解酶活性 4、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DNA模板的结合是 A.全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 B. 核心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 C. 核心酶与模板非特异结合 D. 结合状态相对牢固稳定 E. 结合状态松弛而有利于RNA聚合酶向前移动

5、 DNA聚合酶I的作用是 A. 参与损伤DNA的修复作用 B. 具有5′→3′外切酶活性 C. 具有连接酶活性 D. 除去复制过程中的RNA引物 E. 填补合成片段间的空隙 6、 有DNA连接酶参与的反应包括 A. DNA复制 B. RNA的转录 C. DNA重组 D. 损伤DNA的修复 E. 逆转录 7、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A. 都用dNTP作底物 B. 都需RNA引物 C. 都沿5′→3′ 方向延伸新链 D. 都有pol I, II, III 三种 E. 都兼有引物酶活性 8、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 B. 具有5′→3′聚合酶活性 C. 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 D. 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 E. 具有小缺口填充能力 9、DNA拓扑异构酶在复制中的作用 A. 能切断DNA双链的某一部位造成缺口 B. 能合成引物RNA C. 使超螺旋变成松弛型 D. 有外切酶的活性 E. 有碱基选择的功能 10、 Klenow片段含有下列酶活性 A. 5′→3′聚合酶活性 B. DNA连接酶活性 C. 3′→5′外切酶活性 D. 5′→3′外切酶活性 E. 3′→5′聚合酶活性 11、关于DNA指导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能利用NTP为原料合成RNA B. 需要引物,并在其5′末端添加碱基 C. 以RNA为模板合成RNA D.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E. 有多种类型 12、 关于冈崎片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导链没有形成冈崎片段 B.由于复制中有缠绕打结而生成 C.因为有RNA引物,就有冈崎片段 D.由于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在随后链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