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碰撞事故的形式与损伤特点

机动车辆碰撞事故的形式与损伤特点
机动车辆碰撞事故的形式与损伤特点

第三篇第三章

第一节机动车辆碰撞事故的形态及损伤特点

汽车碰撞事故是指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物体之间发生相互碰撞,从而造成车辆损坏、被撞物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等各种损失。按照碰撞方向和事故所导致的后果,可将车辆事故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尾部碰撞和翻车等几种类型。下表 - 以轿车为例说明常见的几种事故形式和损伤特点。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283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 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 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企业内机动车辆虽然只是在厂院内进行运输作业,但如果对安全驾驶和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麻痹,违章驾驶,以及管理不善,车辆带病运行等,就会造成车辆伤害事故,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还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此,本章着重对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常见事故形式与预防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广大驾驶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 一、企业内机动车辆事故的种类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统计表明,发生死亡事故最多的是企业内运输事故,约占全部工伤事故的25%,其中,坠落事故占17.1%,物体坠落的事故占8.7%。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有着一定的规律性。首先,

东方08轮与鸿阳山轮碰撞事故调查报告

上海“1.25”“东方08”轮与“鸿阳山”轮碰 撞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简况及调查情况 (一)事故简况。 2014年1月25日0011时,江苏东方华远海运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籍散货船“东方08”轮(装载煤炭38127吨,由舟山开往南通)在长江口深水航道D14灯浮与D16灯浮之间出口通航分道内与海南洋浦鸿阳海运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籍散货船“鸿阳山”轮(空载,由常熟开往京唐)发生碰撞,事故造成“鸿阳山”轮左舷前部大面积变形、四处破损;“东方08” 轮船艏局部变形,左锚丢失。 (二)事故调查情况。 事故发生后,吴淞海事局于2014年1月25日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调查人员通过询问当事船舶的船长、轮机长、值班船员、公司管理人员等,以及现场勘查取证和查询有关记录等途径,共获得: 1)水上交通事故调查询问笔录3份;2)事故双方船舶证书复印件各1套;3)事故双方船舶航海日志、轮机日志、车钟记录簿、复印件各1套;4)事故双方船舶船长及二副适任证书复印各1份;5)事故发生前后吴淞VTS监控录像1份;6)吴淞VTS 事故发生前后VHF工作频道录音一份;7)“东方08”轮主机报警说明一套;8)“东方08”轮轮机长关于《试航阶段发现的缺陷报告》一份;9)“东方08”轮二副关于《开航前船舶缺陷报告》

一份;10)两船事故照片若干张。 二、事故船舶、船员、公司概况 (一)船舶概况。 1.“东方08”轮船舶基础数据。 船名:东方08(图1)船舶种类:散货船 国籍:中国船籍港:南京 总吨:24798 净吨:13886 参考载货量:39784吨总长:189.99米型宽:30.20米型深:15.20米 主机类型:内燃机型号:6S42MC 主机功率:6480千瓦建成日期:2013年12月16日 船舶制造厂:温州中欧船业有限公司 船舶所有人:江苏东方华远海运有限公司 所有人地址: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固城湖北路66号 船舶经营人:江苏东方华远海运有限公司 经营人地址: 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固城湖北路66号 图1:东方08事故发生后全船照片

种变道超车时发生的碰撞事故责任认定

8种变道、超车时发生的碰撞事故责任认定 在弯道超车时造成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大部分的弯道相对来说都会较窄甚至只有单车道,即使宽度合适也会因为持续弯道的原因,而导致驾驶员无法稳定地保持在一个车道内行驶。如果这时候超车,就非常容易发生碰撞事故。所以如果不急于一时,等过了弯道后再超车也不迟。 在窄桥上超车时造成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都告诉你是窄桥了,你还硬要往挤不怪你怪谁? 在没有中心线或双向单车道的路上,从前车右前方超车时发生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国内的驾驶位是设置在左边,所以右边相对来说是视线盲区或者弱区,从右侧超车前车会因为看不见而导致碰撞事故。所以如要超车从左侧,如果前方占着左侧道路,可以通过转向灯和闪大灯提示对方让道。 变换车道时,未让正在该车道行驶内的车先行的而造成碰撞事故的,由变道车负全责。变换车道时一定要提前打方向灯,并观察后车的车速和反应,在车距和速度合适的情况下完成变道。 超越前方左转弯车辆时发生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前方车辆已经在左转的时候,如果你还硬要超车,这明显的就是找撞的行为。 超越前方正在调头车辆时发生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前方车辆在调头过程中,已经把前进道路的大部分占用,这时你如果要强行超车必定容易造成碰撞事故。 超越前方正在超车的车辆时,发生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超车时往往需要两个条件:1、车速瞬间大幅提升;2、超车道空闲且与后车距离较大。如果你想要超越前面正在超车的车辆,那就必须车速更高、占用更宽的道路,那就非常容易出事故了。 与对面来车有可能会车时超车,造成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在一些双向单车道上,需要借用对向车道完成超车时,一定要注意对向来车的车距和车速。 ●调头、上坡、下坡时发生的碰撞事故责任认定 在没有中心隔离设备或者没有中心线的上下坡路段,准备下坡的车没有让行正在上坡的车而造成的碰撞事故,由下坡车负全责。车辆在上坡时需要较大的扭距和动力输出,相对正常路面驾驶要难于操控。所以如果正在下坡的车辆,发现已经有车辆上坡理应礼让。 在没有中心隔离设备或者没有中心线的上下坡路段,下坡车已经行至中途时,上坡车没有让行造成的碰撞事故,由上坡车负全责。

厂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厂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 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常青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怀来项目部

厂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危害性分析 1.1定义:厂内机动车辆是指企业厂内范围内行使及作业的机动车辆。 1.2厂内机动车辆在作业时,行使在生产经营区的道理,进入库房等场所车辆发生故障,驾驶员违章行驶作业等原因,可导致车辆对周边人员的伤害的事故,造成人员受伤,严重者可死亡。 2、预防措施 2.1驾驶人员应持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从事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 2.2厂内机动车辆属特种设备,必须到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病按期进行审验。 2.3加强对车辆维护保养,不得带病行使,不得使用报废车辆。 2.4运载人员的厂内机动车辆不得超过额定人数,其他车辆不得运载人员。 2.5加强对车辆的安全管理,建立厂内机动车辆管理规章制度。 3、现场处置 3.1厂内机动车辆发生故障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防止发生其他事故,并及时对车辆进行检修。 3.2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驾驶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及领导报警。

3.3领导接到报警后,立即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护指挥,并通知救护组、保护组等人员到事故现场开展自救工作。 3.4受伤人员肢体骨折,采取伤肢固定措施,有出血采取止血措施,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5受伤人员压在运载物资下边,立即搬开货物,抢救受伤人员。3.6在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进行救治。 3.7发生重伤、死亡事故,保护好现场,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机械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机械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篇一:某某公司机械伤害事故报告 某某部机械伤害事故报告 一、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中国石化集团某某公司某某部 二、发生事故的下属装置(车间)名称:某某部某某分部 三、事故时间:2012年9月24日 四、事故类别:机械伤害 五、事故经过: 9月24日上午9:00左右,某某分部大型机械操作工段龙门班班长朱某某接到分部关于更换#1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的工作任务,朱某某带领当班组长冯某某、当班操作工袁某、朱本某、张某某、葛某某到达现场,准备更换#1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在更换过程中,为了作业方便,需要以点动的方式启动#1龙门小跑。在实施点动前,由冯某某站在小跑

过道上指挥驾驶室里的操作工朱本某按指令进行点动操作,朱某某站在小跑机房一侧以便向下观察小跑点动后的位置,张某某(此次事故的受伤者)蹲在小跑机房的空旷处,在实施点动时,小跑仓门为按规定进行关闭,如果仓门不关闭,#1龙门应该无法启动,必须人工将限位按下,方可启动#1龙门电源。随后由操作工袁某人工按下小跑仓门限位开关,随后操作工朱本某开始按指令将#1龙门小跑向货六道方向进行点动,在点动过程中,操作工张某某突然由原来的下蹲状态起身,将头伸出小跑机房的仓门,观察小跑点动的位置,此时小跑仍处于点动的运行状态,张某某被运行中的小跑遇到小跑过道支架挤压受伤。后被送到江北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经医院诊断,张某某为8根肋骨骨折。 六、事故伤亡情况: 受伤人数:1人。 七、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八、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在更换#1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的过程中,当班作业人员未严格执行大型设备检修操作规程,在仓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小跑点动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1)、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指挥人员及作业人员对现场安全风险未认真识别,作业人员间相互安全提醒不够、现场作业人员分工不明确、指挥人员不明确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2)、某某分部管理人员对日常作业监管不力、“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卡内容未得到有效落实、“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卡未充分细化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九、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某某分部要严格执行大型设备检修及维护保养等相关作业的安全规

8种汽车碰撞事故责任认定

8种汽车碰撞事故责任认定 在弯道超车时造成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大部分的弯道相对来说都会较窄甚至只有单车道,即使宽度合适也会因为持续弯道的原因,而导致驾驶员无法稳定地保持在一个车道内行驶。如果这时候超车,就非常容易发生碰撞事故。所以如果不急于一时,等过了弯道后再超车也不迟。 在窄桥上超车时造成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都告诉你是窄桥了,你还硬要往挤不怪你怪谁?

在没有中心线或双向单车道的路上,从前车右前方超车时发生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国内的驾驶位是设置在左边,所以右边相对来说是视线盲区或者弱区,从右侧超车前车会因为看不见而导致碰撞事故。所以如要超车从左侧,如果前方占着左侧道路,可以通过转向灯和闪大灯提示对方让道。 变换车道时,未让正在该车道行驶内的车先行的而造成碰撞事故的,由变道车负全责。变换车道时一定要提前打方向灯,并观察后车的车速和反应,在车距和速度合适的情况下完成变道。

超越前方左转弯车辆时发生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前方车辆已经在左转的时候,如果你还硬要超车,这明显的就是找撞的行为。 超越前方正在调头车辆时发生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前方车辆在调头过程中,已经把前进道路的大部分占用,这时你如果要强行超车必定容易造成碰撞事故。

超越前方正在超车的车辆时,发生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超车时往往需要两个条件:1、车速瞬间大幅提升;2、超车道空闲且与后车距离较大。如果你想要超越前面正在超车的车辆,那就必须车速更高、占用更宽的道路,那就非常容易出事故了。 与对面来车有可能会车时超车,造成的碰撞事故由后车负全责。在一些双向单车道上,需要借用对向车道完成超车时,一定要注意对向来车的车距和车速。

汽车碰撞理论阐述及碰撞事故再现

汽车碰撞理论阐述及碰撞事故再现 摘要:受出行车辆与日俱增、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以及驾驶人员道德素质和驾车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因而需要对汽车碰撞事故进行再现,以为安全评价对其作一个公平而科学的鉴定。对此,本文从汽车碰撞理论出发,就碰撞事故进行再现。 关键词:汽车碰撞;理论阐述;事故再现 我国每年因汽车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不仅数量惊人,损失严重,而且屡禁不止,居高不下,这无疑对交通安全构成了威胁。而通过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可明确事故责任归属,对事故加以科学鉴定,同时基于对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评价,既利于车辆设计的优化,也可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足以见得,再现汽车碰撞事故的意义重大。 1. 汽车碰撞的理论阐述 1.1.塑性碰撞理论分析 若发生汽车碰撞后,车辆之间并不存在相对运动可被视为塑性碰撞,且经试验证明,当汽车碰撞速度相对较高时属于塑性碰撞,此时会涉及能量损失,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从而汽车碰撞过程符合和,又因汽车发生塑性碰撞后速度相同,发现汽车碰撞的严重程度与车辆的相对速度为正比关系,与车辆质量为反比关系,与碰撞前汽车速度没有关系,

但塑性碰撞下的能量损失与两车碰撞前相对速度的平方为正比关系,与碰撞汽车自身质量为反比关系[1]。 1.2.刚体碰撞理论分析 若汽车发生碰撞后,大部分车体基本完好,且能量损失较小并局限于变形位置,故可将其视为刚体碰撞,如汽车交通事故中的正面碰撞便属于刚体碰撞,因能量和动量守恒,故有,而在碰撞后有,由于人体伤害度主要取决于减速度,所以根据上式可以发现,汽车碰撞作用下的伤害度与两车碰撞的相对速度为正比关系,与其质量为反比关系,而与撞前速度没有关系,进而得知质量较小的汽车在碰撞事故中受伤较重。 1.3.弹塑性碰撞理论分析 若汽车在碰撞过程中既发生了弹性变形,也发生了塑性变形,需要同时将两者纳入考虑范围较为合理[2]。为便于汽车碰撞性质的区分,在此提出了这一恢复系数,且当=0时代表塑性碰撞,当 =1时代表刚体碰撞,当0< <1时代表弹塑性碰撞,同时其能量损失满足条件,可见其与汽车质量、碰撞性质、撞前汽车的相对速度有关。 2.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及安全评价分析 2.1.获取汽车碰撞参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汽车碰撞参数的获取是事故再现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参考,所以掌握参数获取的步骤和方法尤为关键。具体包括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894-25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 1、行人与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争道抢行,超速行驶; 2、不遵守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无证驾驶车辆; 3、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车况不良,车辆带“病”行驶; 4、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我约束力差,行车中精神不集中; 5、因风、雪、雨、雾等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 6、道路条件差,视线不良,指挥人员站位错误; 7、行人与车辆不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抢越铁路道口。

预防措施: 1、行人与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不争道抢行,违章超车; 2、厂内机动车辆,必须由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核发号牌和行驶证,车辆必须按厂内车辆交通监理部门规定的时间接受检验,仅是限于厂内行驶。逾期未经检验的车辆,不能行驶。同时须办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没有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任何人不准私自驾驶厂内机动车辆; 3、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天气、道路与车辆状况,集中精力安全行驶; 4、行人看见机动车辆或听到鸣笛声响,必须及时避让,不准明知车辆驶过来而不避让,也不准为了躲避尘土(刮风天)、泥水(雨后),突然从路的一侧跑到另一侧; 5、各外进料口上料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位置上指挥车辆上料,机动车辆没有停稳前,不准靠近车辆。

“浙明珠8”轮触礁事故调查报告

“浙明珠8”轮触礁事故调查报告 2001年11月12日约0645时,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镇智格村马长明所属“浙明珠8”轮在泉州围头湾内通航水域发生触礁水上交通事故,造成船、货不同程度损害。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以下: 一、船舶概况 “浙明珠8”轮:船籍港:杭州;船舶类型:货船;船体材料:钢质;船长:51.53米;船宽:8.50米;型深:3.70米;总吨295;净吨165;参考载货量:559吨;主机功率111千瓦;航区::沿海;船舶制造厂:浙江舟山定海船舶四厂;建造完工日期:1989年10月4日;船舶所有人及经营人: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镇智格村马长明;该轮适航证书在有效期内。本航次船员配备符合最低配员证书要求。 二、气象海况 根据惠安县气象局《沿海大风证明》:11月12日泉州沿海风力6-7级,阵风8级,风向东北。围头高潮潮时:0910时。 三、事故经过 2001年11月7日1920时,“浙明珠8”轮在浙江省宁波金光粮油码头承载豆粕530吨启航出港,开航时船舶前吃水3.0米、后吃水3.3米,目的港:福建漳州振龙码头。12日0500时左右该轮航经泉州中外屿附近海域,因当时海面能见度不良,风浪较大,船舶发生左右横摇,船长收听气象部门预报风力将增强,考虑船舶安全,决定就近改向驶往围头湾内大百锚地避风。约0540时,该轮在围头角西南约2海里转向;约0600时,该轮驶进围头湾内,顺潮航速7-8节,航向在315°-320°间,这时风浪有所减小,船舶横摇减轻。约0625时,该轮测定GPS船位为118°30′.840E、24°32′.620N,船长发现航路前方有不少锚泊避风船舶,即决定先从左侧避让锚泊船后,再右转向顶风顶流抛锚避风。0640时左右,该轮距离最近锚泊船约0.1海里,船长采取小角度左转让过锚泊船;0645时,该轮船底突然发出两声巨响并震动两下,然后左倾5°搁浅。事故发生后,船长怀疑是触碰水下不明障碍物,迅速指挥船员检查各舱进水情况,发现前货舱漏水船首下沉,即令机舱启动各种水泵抽水自救。同时要求船员使用竹竿测量周围水深,发现前货舱右舷外似有礁石,水深仅2.7米,除此其它部位均很深竹竿插不到底。船长测定船位距大百岛1.24海里、方位288°。约0730时,随着潮水上涨和不断抽排水,船舶浮起脱浅。由于前货舱破损进水,船长决定边抽水边全速驶进安海湾石井港抢卸货物和堵漏。但由于就近石井、东石码头均无空泊位系靠,该轮继续驶往水头港。0900时,该轮靠泊水头港建源码头,此时水位已漫过该轮前货舱右侧主甲板,船舶面临沉没危险,码头工人紧急登轮帮助船员先抛弃部分货物以增加浮力,同时立即组织抢卸货物,经连续23小时抢卸作业,13日0800时许,该轮卸空货物后即冲滩搁浅。 四、事故损失情况 (一)经验船师对“浙明珠8”轮出具的海损检验报告,该轮前货舱右舷船壳体,位于前货舱的第4支肋及距龙骨1.4M左右和第8支肋及距龙骨1.4M左右各有一个约50×50mm的不

人车碰撞事故分析车速鉴定

人车碰撞交通事故车速鉴定 学校: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6年7月

摘要:结合交通事故鉴定实例,从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鉴定、交通事故痕迹鉴定、酒精检测等方面论述交通事故鉴定的 原则是:从交通事故物证入手,以科学的理论、数据和常识,揭示物证特有性质,使之成为能够证明事故真相的证据。交通事故鉴定的方法就是怎样让物证说话。让物证说话的方法很多,一个物证它本身具有很多特有性质,需要鉴定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揭示物证能够证明事故真相的特有性质。 关键词:车辆;交通事故鉴定;物证;痕迹;原则和方法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定义“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鉴定就是根据现场物证运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交通事故参与人的过错或车辆及道路的意外损坏事实,为公安、检察、法院、海关、行政执法机关、劳动仲裁、产品质量管理、消协等提供司法鉴定证据。

一.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原则与方法 1.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 1.1交通事故车辆特性鉴定 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定义为:不改变事故车辆原始安全技术状况即可恢复行驶能力的机动车)特性鉴定可按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GA/T642—2006《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的检验、鉴定方法进行。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定义为:因交通事故前发生故障或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形成整车、某一系统或零部件损坏,导致丧失行驶能力的机动车)特性鉴定可按GA/T642—2006《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的检验、鉴定方法进行。 1.2交通事故的关联性鉴定 交通事故车辆与在用车和新车最大的区别在于交通事故车辆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就要求交通事故鉴定需要进一步对事故车辆特性下降、缺陷、失效与交通事故的关联性进行鉴定。对事故车辆特性下降、缺陷、失效与交通事故的关联性进行鉴定,首先要分清事故车辆哪一部分是肇事前损坏的,哪部分是肇事过程中损坏的,如果查明事故车辆某一部分是肇事前损坏的,那么还要查清楚是什么原因损坏的。例如,事故车辆肇事前转向拉杆断裂,我们就要对断裂的转向拉杆进行材质分析、晶相组织分析,材料的抗拉、抗弯等强度检测、和对断口进行断裂分析,观察是否有陈旧性裂纹,是否存在疲劳断裂的特征。如果查明事故车辆某一部分是肇事过程中损坏的我们就要恢复事故车辆肇事时损坏的部分,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 防措施(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通 用版) 企业内机动车辆虽然只是在厂院内进行运输作业,但如果对安全驾驶和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麻痹,违章驾驶,以及管理不善,车辆带病运行等,就会造成车辆伤害事故,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还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此,本章着重对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常见事故形式与预防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广大驾驶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 一、企业内机动车辆事故的种类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统计表明,发生死亡事故最多的是企业内运输事故,约占全部工伤事故的25%,其中,坠落事故占17.1%,物体坠落的事故占8.7%。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有着一定的规律性。首先,车辆伤害事故与时间有关,每天7时到15时半的事故最多,占全部事故的59%。其次,和驾驶员年龄有关,一般发生在,18~40岁的人中居多,其中18~25岁的占25%,25~40:岁的占32.5%。人的各个部位受伤情况下不同,头部受伤约占12.5%,手臂受伤占23.49%,躯体受伤占19%,腿、脚受伤占45.1%。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分类: 1.按车辆事故的事态分:有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出轨和搬运、装卸中的坠落及物体打击等。 2.按厂区道路分:有交叉路口、弯道、直行、坡道、铁路道口、狭窄路面、仓库、车间等行车事故。 3.按伤害程度分:有车损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二、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涉及人(驾驶员、行人、装卸工)、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路环境这三个综合因奉。

“富山海”轮与“GDYNIA”轮碰撞事故调查报告

“富山海”轮与“GDYNIA”轮碰撞事故调查报告 1.前言 根据1997年11月27日生效的IMO A.849决议,丹麦海事调查部门在塞普路斯共和国商船运输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的配合下,完成了本次事故的调查报告。 中国海事局已经明确表示赞成报告的结论和分析。 塞普路斯共和国商船运输部提交的意见放在本报告第13部分-附录中。 2.证据收集 2003年5月31日,丹麦ROENNE当地警察在碰撞事故发生4小时后登上了“GDYNIA”轮,他们听取了该轮船长和当班驾驶员的陈述,并收集了该轮驾驶台的相关数据。 丹麦海事调查局分别于2003年6月1日在BORNHOLM和6月3日在COPENHAGEN听取了“富山海”轮船长和当班驾驶员的陈述。2003年6月3日该轮轮机长也提供了有关该轮的信息。 丹麦海事调查局于2003年6月3日在波兰格丁尼亚听取了“GDYNIA”轮船长和当班驾驶员的补充陈述。 从瑞典海军雷达中心、瑞典海事局、瑞典警察局、国家犯罪调查部门收到了雷达航迹、证人证言和其他一些有关信息。 丹麦海事调查部门从LYNGBY电台取得了事故发生前大约1小时VHF16频道的通话录音。

从丹麦气象学会丹麦海事调查部门取得了当地时间1100时至2100时事故水域的风向、风力、潮汐海流等信息。3.事故基本要素 损害类型:碰撞,”富山海”轮全损 事故位置:波恩荷尔姆岛北部的波罗地海北部的波罗地海 概位55°21.0′N/014°44.6′E 日期时间:碰撞发生在2003年5月31日约1218时(当地时间为UTC+2)。“富山海”轮于当地时间2049时沉没。 天气情况:能见度良好,视程约10海里,晴,风向西南偏西,风速6m/s。无人员伤亡。 事故现场海域: 4.事故概要

船舶碰撞案例库

船舶碰撞案例库 1、首页 参考下图,工具栏包括首页、案例检索、案例库管理、相关知识、联系我们。 2、检索界面 类似下面的检索界面,但相对简单,具体要求见下面。 检索选项: 1、船舶碰撞事故分类(复式分级选择):

类似,分级如下图: 2、当事人 3、审理法院 4、审结日期: 3、关键词:针对全文(主要是船舶名称、事故发生日期、地点等) 最终检索出来的结果类似如下:

3、案例显示 每个案例都有编号,每个案例的显示分为7个模块,分别为: 一、事故概况 二、船舶信息:(以下各选项都显示,若案例中没有,则显示的空白,如航速:) 船名 船舶类型 船籍国 船籍港 船舶呼号 船长 型宽 型深 吃水 总吨 净吨 航速 主机功率 建造日期 建造地点 船舶所有人 三、海况信息: 航行水域 能见度 通航密度 波浪 流向 流速 风向 风速 四、事故经过(链接相关演示图片、视频等) 五、事故分析(案例中违反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与原法律相关条款链接,可实现互动。

相关资料与我联系,会提供。) 六、事故后果及法庭判决 七、安全管理建议 其他要求 案例添加、删除操作,让我能够输入案例就行。 每一步骤编程的完成最好标注下,方便我查看。 用到什么编写语言标注下。 做好之后将显示首页、案例显示页、连接页面贴出来我看看 其他和普通数据库差不多就可。 典型案例:(此案例类别:狭水道、能见度良好、对遇态势、双方过失) “运鸿”轮与“爱丁堡”轮碰撞事故 案例编号: 关键词:“运鸿”轮,“爱丁堡”轮,厦门湾青屿水道,能加度良好 一、事故概况 2001年9月20日0030时,希腊籍集装箱船“爱丁堡”与浙江省温州油船“运鸿”轮在厦门湾青屿水道发生碰撞,导致“运鸿”轮机舱破损进水沉没(沉船位置:24°23′.41N,118°06′.80E)。经组织救助,“运鸿”轮船上23名船员全部获救,期中1人受伤,总损失约2210万元。 二、船舶资料 1、“运鸿”轮 船舶种类:油船 船籍港:浙江温州 船长:118.65m 船宽:18.2m 型深:9.90m 总吨:5619.00t 净吨:3147.00t 主机功率:2911kw 船舶经营人:乐清市运鸿运输有限公司 2、“爱丁堡”轮 船舶种类:集装箱船 船籍港:希腊比利亚斯 船长:277.12m 船宽:32.26m 型深:21.17m 总吨:55889 净吨:20669 主机功率:27950kw 船舶所有人:DANAOS SHIPPING CO.LTD

船碰撞事故调查报告-山东海事局

(说明:报告不得作为民事纠纷、刑事和行政诉讼的证据) 威海“10·30”“MENARO”轮与“津汉渔04856”船碰撞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概况和调查情况 (一)事故简况 2016年10月30日0144时许,WATERWAYS SHIPPING LIMITED所属的利比里亚籍散货船“MENARO”轮(以下简称M 轮,载运69200.115吨大豆)由新加坡驶往丹东途中,与天津汉沽营城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天津籍钢制渔船“津汉渔04856”船(以下简称J船)在成山头以东约50海里处(37°15′.4N、123°45′.9E)发生碰撞。事故造成J船沉没,6名渔民失踪;M 轮球鼻首8.5米到10.1米高度处钢板凹陷变形、13米水线位置处擦伤。构成较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二)事故调查情况 事发后,山东海事局成立事故调查工作组(详见附件1)对事故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经调查,共取得调查询问笔录17份、船员事实陈述3份, VDR数据资料1份,水上交通事故报告书1份,事故现场勘验记录1份,水下探摸录像及报告各1份,LR 检验证书1份,油漆样品4份,船舶证书及文书复印件、船员证书复印件、船舶图纸资料等相关资料若干。

(三)报告中英文缩写 VDR:VOYAGE DATA RECORDER 航行数据记录仪 PSC:PORT STATE CONTROL 港口国监督 DOC:DOCUMENT OF COMPLIANCE符合证明 SMC: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安全管理证书 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自动识别系统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VHF:VERY HIGH FREQUENCY 甚高频 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CPA: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 最近会遇距离 TCPA:TIM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 最近会遇时间 ARPA:AUTOMATIC RADAR PLOTTING AIDS 雷达标绘仪 MMSI: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DENTIFICATION 海上移动业务识别码 二. 船舶、船员和安全管理情况 (一)船舶概况

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a)事故类型:车辆伤害是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对人体直接撞击、坠落和物体倒塌、挤压伤亡事故。主要有车辆伤害受伤(轻伤、重伤)和车辆伤害死亡两种。 b)事故发生的区域:(1)厂区道路;(2)仓库装运平台;(3)车辆机械故障,带病运行;(4)运输车辆超载、超速;(5)上下班途中的道路。 c)车辆伤害事故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可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车辆带病作业,场地路况差,车速过快,刹车失灵等;驾驶员安全意识差,无证驾驶,违章载人,无信号起步,违章指挥,倒车时退出路面而导致倾翻坠落等。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 应急小组及人员: 应急组织以现场作业的班组为单位,班组长是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的组长,现场班组其他人员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2.2 应急小组及人员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了解和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达到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成员职责:听从组长指挥,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3 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车辆伤害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第一时间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发生车辆伤害事故出事地点、受伤人员伤情等情况。同时启动预案,布置警戒线,安排对伤员进行初步抢救。 发生车辆伤害死亡事故时以布置警戒线保护现场为主。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车辆伤害事故,当现场负责人员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 (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 (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 (4)立即采取措施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5)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6)当有异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

“飞云岭”轮沉没事故调查报告

“飞云岭”轮沉没事故调查报告 2002年11月10日0745时,中远集团大连远洋运输公司所属“飞云岭”轮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金贝港到张家港的途中,在日本硫球群岛东南沉没(沉船概位23°38'.7N,127°51'.1E),船上28名船员在该公司守候救助船“南关岭”的救助下全部获救(1名船员受伤)。 一、船舶概况 (一)船舶技术情况。 船舶呼号:BOED 国际海事组织编号:7518680 建造日期:1976.6 船籍港:大连 总长:113.92米 型宽:17.40米 型深:8.90米 总吨:4942.00 净吨:2833.00 载重吨:7508.11吨 夏季满载吃水:7.128米 空载排水量:2671.89吨 空船吃水:艏F:0.15米 艉A:4.28米 建造厂:NISHII DOCYARD NASEI MIE—PREF.JAPAN (二)船舶开航前的状态。 1、船舶检验及船体情况。 船舶检验情况: 特别检验于2000年3月30日在旅顺4810厂修船时完成。上次坞内

检验于2001年10月23日在旅顺4810厂完成,2002年年度检验于当年4月15日在广州完成。 船舶各证书均在有效期内,检验报告上无批注(详见《“飞云岭”轮船级证书册》)。 货舱盖情况: 货舱盖于2002年7月在广州进行了大规模修理,修后试验正常。广州船级社进行检验,符合规范要求。开航前及此前均未发现异常。 压载舱情况: “飞云岭”共有6个双层底压载舱:NO.1左右边舱各113.40立方米;NO.2左右边舱各124.65立方米;NO.3左右边舱各174.46立方米。 双层底中舱为燃油舱,近两年修船时曾对双层底舱进行修理、换板。未发现双层底各舱间有窜油、水情况。 此外,该轮艏尖舱为306.16立方米,艉尖舱为147.92立方米。 船壳板、货舱、货舱壁情况: 2000年3月、2001年10月修船时对船壳进行了测厚;2001年10月修船时对船外板、舱口围进行测厚,更换了大部分货舱间的舱壁板,详见《“飞云岭”轮近年修船资料册》和《测厚报告》。 2、船舶载货、载油水情况。 该轮于2002年10月17日1400时离巴布亚新几内亚SAUREN港(第一装货点),装载原木965根,2695.610立方。 10月28日1600时在ANEPMETE港(第二装货点)装载原木1119根,3144.056立方。

船舶碰撞案例

船舶碰撞案例 案例概述 2003年5月2日2332时,A轮82航次在天津新港装载后离港,驶往印尼雅加达。航行途中,于5月5日约1111时,位置:30°21'.6N/123°00'.6E,雾中与B 轮发生碰撞。 5月5日0805时,能见度1.5nmile,A轮航向180°,航速11.5kn。A轮三副接班后,发现能见度不好,通知水手叫船长。0806时船长上驾驶台指挥,通知机舱备车,并按雾航规定施放雾号,开启航行灯,两部雷达,两部VHF,改手操舵。但未派人瞭头。A轮三副回忆讲,从0806时至1050时,在右前方远距离处有几艘渔船外,航行一切正常。 A轮船长在1050时,从ARPA上发现右舷距离9nmile处,有一般大船(B轮),DCPA 为1.3nmile,经过自动标绘,B轮航向000°,航速约15.1kn。1100时能见度下降到0.5~1nmile,船长命令三副加强,瞭望。约1104时,A轮船长从雷达观察:与B轮相距3.8nmile,DCPA仍为1.3nmile。于是用英语在VHF16频道呼叫来船(B轮)协调避让,但无回答。此刻A轮船长为避开右前方的渔船和增加与来船(B轮)之间的横距,即命令由180°改驶177°,后又改驶168°。接着再次用VHF呼叫B轮,但仍无回答。约1108时,A轮船长在雷达上观测右舷的来船B 轮相距1nmile时(注A轮从1104时与B轮相距3.8nmile到1108时距离1nmile,时间和距离不吻合),发现B轮突然向右转向,向A轮右舷逼近,此刻A轮船长继续在雷达上观测,还未立即采取措施。约1109时,A轮三副告诉船长:右舷有船影了,船长跑到右舷,看到了来船B轮,命令舵工左满舵,拉汽笛警告。10秒钟后,在雷达上观测B轮DCPA为零,立即叫停车。约1111时,B轮右船首与A轮右后部成80°左右的角度撞向A轮NO.4舱右后部位。碰撞时,A轮的船首向是145°。 2事故分析 两轮在保持正规,瞭望方面均有过失2.1. A轮和B轮是在雾中相互看不见水域中航行相遇致有构成碰撞危险,应执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简称《规则》)第19条两船均负有同等的避让责任和义务。雾中航行应派出瞭头人员,应配备专职雷达观察员(通常由值班驾驶员担任)保持不间断的系统观。A轮:①没有派瞭头人员,②没有利用雷达对来船及周围其它船舶保持不间断的观测和系统分析,致使未能及时识别两船之间正在构成紧迫局面,这是导致碰撞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案中,A轮从1050时至1104时,即两船接近到3.8nmile,紧迫局面业已开始形成,才确认与B轮存在碰撞危险。这足以说明在长达14min内,A轮对B轮没有进行连续系统的观测和分析,③对右前方的渔船的动态没有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也是导致因顾及右前方的渔船不敢及早采取措施避让B轮的一大原因。如果A轮能掌握渔船的动态,在当时环境许可情况下,采取向右措施同时让清B轮和渔船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B轮:未注意收听和使用VHF甚高频无线电话,A轮曾两次试图与B轮联系协调

汽车碰撞估损 aa车辆事故及损伤形式解读

车辆事故及损伤形式 以下先介绍几种常见的车辆事故类型,然后分析碰撞力的大小和方向、车辆结构等因素对车辆损坏情况的影响,最后介绍车架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在碰撞事故中的损坏情况。在事故勘察中要仔细检查,综合考虑,系统分析,这一点十分重要! 常见的碰撞类型 汽车碰撞事故是指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物体之间发生相互碰撞,从而造成车辆损坏、被撞物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等各种损失。按照碰撞方向和事故所导致的后果,可将车辆事故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尾部碰撞和翻车等几种类型。以下我们以轿车为例说明常见的几种事故及其损坏情况,如表4-1所示。 汽车碰撞类型图解 碰撞形态碰撞方 向 碰撞后果 车辆的主要变形和损坏部 位 两车正 面碰撞 A、B两车 前部受损 保险杠面罩及保险杠、格 栅、两侧前照灯、空调电 磁扇、空调冷凝器、发动 机水箱及其支架等,严重 时损坏部位会扩大至发动 机舱盖、翼子板、纵梁、 前悬架机构,甚至导致气 襄膨开。 两车正 面一侧 碰撞 A、B两车 前部的一 侧受损 保险杠面罩及保险杠、格 栅、一侧前照灯、一侧翼 子板。严重时损坏部位会 扩大到空调冷凝器、发动 机水箱及其支架、发动机 舱盖、一侧纵梁、一侧悬 架机构、一侧气襄膨开。

两车正面一侧刮碰A、B两车 均为正面 一侧面受 损 一侧的后视镜、前后门、 前后翼子板刮伤,严重时 前挡风玻璃破碎和框架变 形、一侧包角、前门立柱、 前照灯等损坏。 斜角侧面碰撞发动机舱位置A车为侧 面碰撞受 损、B车 为前部碰 撞受损。 A车一侧前翼子板、前悬 架机构、侧面转向灯等损 坏,严重时一侧前翼子板 报废,发动机舱盖翘曲变 形、前门立柱变形、发动 机移位等。 B车前保险杠面罩及转角 部、前翼子板、一侧前照 灯等损坏,严重时一侧翼 子板将严重损坏,并会导 致一侧前悬架、轮胎、空 调冷凝器、干燥器、高压 管、发动机水箱及其支架 等部件受损,气襄膨开、 发动机舱盖变形。 两车斜角侧面碰撞前门位置A车为侧 面碰撞受 损、B车 为前部碰 撞受损。 A车前门、前柱、中柱、 后门轻微变形、门窗玻璃 破损,严重时损坏程度会 扩大至仪表板、门槛板、 车顶板、一侧翼子板和一 侧前悬架机构。 B车前保险杠面罩及转角 部、前翼子板、一侧前照 灯等损坏,严重时损坏范

车辆伤害事故救援程序

车辆伤害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车车辆伤害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属下各施工现场的机动车辆。 二、救援职责: 1、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或现场管理人员发现事故时,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2、项目负责人接报后,应立即组织现场事故应急救援。判断事故的级别,决定是否要求公司的应急救援机构援助。 3、现场负责医疗救护人员立即拿起急救药箱和担架前往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4、项目负责人指挥落实对受伤人员的抢救。指定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指定专人维持秩序。指定专人指挥交通及保护现场。 5、项目负责人确定危险源现场的范围并实施保护及管制。 6、项目负责人指挥对危险设施的应急处理。 7、项目负责人按规定要求对事故发生全过程向工程处、分公司和公司有关部门书面汇报。并积极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8、公司生产经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出事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室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制定应急救援抢险措施和其他安全保障事项。

三、发生车辆伤害的应急救援: 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 2、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并酌情决定是否请求上级救援。 3、发生车辆伤害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应保护现场(必须移动时应标明位置),尽快抢救伤者和财产,尽量减少损失,防止引起事故连锁反应,如油箱、油管破裂燃油流出时,应注意防火。 4、及时抢救伤员,设法尽快将伤员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必要时可动用肇事车,但必须对肇事车的停位和伤(亡)人员倒位做出标记。 5、当发生车辆伤害事故时,在医生、救护车到来或将伤员送医院抢救之前,利用现场环境抢救伤员,以维持伤员的生命,防止伤势恶化,促进复原,减轻伤员的痛苦。 在判明情况的前提下,先抢救危重伤员,后护理一般伤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后处理一般损伤。在不加重对隐蔽伤伤害的情况下,进行损伤的处理和伤员的翻动、搬运尽快送到医院救治。凡大出血(包括内出血)、重度脑外伤引起的深度昏迷、严重休克,呼吸和心脏骤停等应视为危重伤。凡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