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中国商业发射市场研究报告
2019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分析报告

2019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分析报告年+一、总体概况2019年,全球共开展航天发射活动103次,其中成功95次,部分成功2次,失败6次,总计成功发射523个航天器进入太空,其中人造卫星506个,载人或货运飞船15艘次,独立空间探测设备2套。
活跃的发射场主要有美国的范登堡空军基地(3次)、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15次),中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3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次)、太原卫星发射中心(10次),俄罗斯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13次)、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8次),欧盟的圭亚那太空中心(9次),印度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6次),新西兰的玛希亚半岛航天发射场(6次),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部分成功是指运载火箭携带人造卫星或空间探测设备顺利发射升空并进入太空轨道,但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发射活动未能实现组织者最终目的;失败是指在发射运载火箭前或发射中,火箭及配套发射装置发生故障而导致人造卫星不能进入太空轨道。
二、发射数量统计分析一次航天发射活动可产生诸多信息,比如:发射国家、发射时间/地点、所属国家、运载火箭、卫星图1 活跃航天发射场的发射情况图2 2019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次数统计(按国家/地区)名称、卫星载荷、卫星用途等,下面根据常用的信息辨识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射情况进行分析。
(一)按国家/地区全球开展的103次航天发射活动中,美国21次,中国34次,俄罗斯22次,欧洲航天局9次,印度6次,日本2次,伊朗3次,美国/新西兰6次。
其中,美国部分成功1次,中国部分成功1次、失败2次,欧洲航天局失败1次,伊朗失败3次,如图2所示。
2019年主要的航天发射活动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俄罗斯,其中中国次数最多。
开展了航天发射活动的8个国家/地区中,除俄罗斯、印度、日本外,其余各有部分成功或失败经历,特别是伊朗3次航天发射活动均以失败告终。
1.部分成功的发射活动(1)波音首发CST-100载人飞船入轨失利。
2018年运载火箭产业分析报告

2018年运载火箭产业分析报告2018年1月目录一、运载火箭市场空间:传统需求稳增,小卫星发射需求爆发 (8)1、全球卫星发射市场:发射次数与营业收入保持稳定 (8)2、未来展望:传统发射任务仍将维持稳定,小卫星发射需求旺盛 (9)二、运载火箭成本构成:发动机、结构、电子设备为主体 (12)1、运载火箭产业链:自下而上分别为总装集成、分系统制造、基础材料元器件 (12)2、运载火箭成本构成:发动机、结构、电子设备为主 (13)三、美国运载火箭产业:私营企业打破垄断,商业化降低成本 (15)1、多方混战:政府、军方、企业共同参与运载火箭竞争 (17)2、政府垄断:航天飞机独步天下,运载火箭发展陷入停滞 (18)3、巨头竞争:波音、洛马展开激烈竞争 (19)4、巨头垄断:ULA垄断市场 (21)5、开放竞争:私营航天企业SpaceX大获成功,商业化大幅降低成本 (22)四、我国运载火箭产业:军民融合与商业航天共振重塑产业格局 . 241、传统格局:中下游以航天科技集团为主体,其他企业参与上游配套 (26)2、当前格局:中下游以航天两大集团为主体,民企参与产业链两头 (29)3、未来格局预测:全产业链央企民企共存 (32)五、重点关注获政府支持的下游和核心分系统中上游企业 (33)1、航天电子:充分受益于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 (34)(1)受益于航天强国发展战略,航天配套业务将保持较快增长 (34)(2)积极向产业链下游拓展,系统级产品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34)(3)优化电线电缆业务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 (35)(4)院所改制步入实施阶段,航天九院下属研究所注入高度可期 (35)2、航天电器:高端连接器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36)(1)连接器电机主业突出,光通信器件成为新增长点 (36)(2)新品研发投入较大,持续发展动力强劲 (36)(3)公司为航天十院唯一上市平台,相关优质资产注入值得期待 (37)(4)业绩有望持续稳步增长 (37)运载火箭市场空间:传统需求稳增,小卫星发射需求爆发。
中国航天行业投资总况调查报告(2018)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2019年商业航天微小卫星产业分析报告

2019年商业航天微小卫星产业分析报告2019年9月目录一、商业航天不断升温,卫星产业蓬勃发展 (4)1、全球卫星产业增长稳定,卫星发射和卫星制造增速最快,卫星服务和地面设备占比最高 (4)2、航天政策发布密集,有望推动卫星产业加速发展 (5)二、应用需求驱动技术进步,微小卫星市场亟待爆发 (6)1、小卫星已经成为商业航天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1)规模数量方面,近十年小卫星呈爆发式增长 (7)(2)小卫星已成为商业航天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2、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推动小卫星快速发展 (9)(1)技术进步使小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显著降低,推动了小卫星的大规模应用 (9)(2)卫星宽带服务需求大,推动低轨移动通信星座建设加速 (10)(3)小卫星市场需求旺盛,微纳卫星占比高,我国增长迅速 (11)3、传统航天企业领跑,民营资本加速进入 (11)卫星产业链可划分为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四大领域,其中卫星制造和发射服务是产业链上游,地面设备和卫星应用是产业链下游,卫星制造业虽然在产业链中价值占比仅7%,但却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
近年来全球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发射成本不断降低,下游应用市场逐步打开,带动卫星产业迅速扩张,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774 亿美元,其中卫星制造收入比2017年增长了26%,发射服务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34%。
近年来由于我国发布了包括多项卫星应用领域的相关规划或计划,国家层面的持续推进不断促进了我国卫星产业链的快速发展,2017年我国应用卫星规模为3220亿元,同比增长19.84%。
同时,随着应用需求不断驱动技术进步,微小卫星迅速发展。
在全球小卫星星座浪潮再起、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国内航天市场进一步开发的背景下,国内民营资本开始加速进入商业航天领域,掀起了一轮“卫星创业”热潮。
经过数年发展,零重空间、微纳星空、天仪研究院以及上市企业欧比特、国科环宇等新兴航天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构成了中国商业卫星领域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