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试验测定方法与仪器设备

合集下载

田间净灌溉用水量量测方法探讨

田间净灌溉用水量量测方法探讨

θ 2 = (θ10 + θ20 )/2
(4)
(4)式中: θ 2—第二土层(15 ~ 25 cm)平均土壤
含水量 (%);θ10 —10 cm 监测深度点的土壤含水量
取土后测土壤容重,一年测 1 次即可;灌溉期土壤
含水量的测定, 则根据作物的计划湿润层深度,在
每次灌水前和灌水后,采用取土烘干法测量典型田
块的土壤质量含水率(土壤质量含水率乘以土壤容
重即为土壤体积含水量)。 根据公式计算出典型田
块中该作物的每次的亩均净灌溉用水量, 整个灌
溉期(包括冬灌水和春灌水,按日历年度划分)测
量数据合计后, 即得到该典型田块的年净灌溉用
水量。
1.1 实验器材
采用取土烘干法所需配备的仪器有: 烘箱、干
燥器、天平(精度不低于 0.01 取 g)、 土钻 带 、( 有编号
收稿日期:2020—08—18
的)铝盒等。 1.2 注意事项
(1)在同一取样地点的不同深度上应重复取样 3 次,每次取样的土重为 30 ~ 50 g 左右。 土样称重时应 在感量 0.01 g 的天平上进行。 (2)烘箱温度应设置在 105 (± 2) ℃,持续恒温 8 h。 若是黏性土壤可适当延长 时间,直至达到恒重时取出。 (3)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 壤可降低烘箱温度,延长烘烤时间,以避免土壤中有 机质气化而影响土壤含水量的精度。 (4)土样烘干后 取出并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常温时称重。 1.3 计算方法及公式
不用每年取出,则可不用再取土壤容重。灌溉期土壤
含水量的测定可以根据仪器实时发送或者按照每次
灌水前后定期监测数据获得, 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典型田块该作物的每次的亩均净灌溉用水量数据,
整个灌溉期 (包括冬灌水和春灌水, 按日历年度划

灌溉工程测量方案

灌溉工程测量方案

灌溉工程测量方案一、前言灌溉工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而对于灌溉工程的测量工作,是确保灌溉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提高灌溉的效率和节约水资源。

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灌溉工程测量方案,旨在保障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灌溉效率。

二、测量对象本测量方案主要针对农田灌溉工程中的灌溉系统进行测量,包括灌溉管道、喷灌头、水泵等相关设备。

三、测量原则1.准确性原则:测量数据要准确无误,确保可靠。

2.实用性原则:测量方法要简化、方便易行。

3.经济性原则:测量成本要尽量减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四、测量内容及方法1.灌溉管道的测量a. 测量目的:测量灌溉管道的敷设情况和长度。

b. 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测量轮等工具进行测量,测量管道的长度和直线距离,并记录下来。

2.喷灌头的测量a. 测量目的:测量喷灌头的位置和喷灌范围。

b. 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或GPS进行测量,确定喷灌头的位置和喷射范围,并记录下来。

3.水泵的测量a. 测量目的:测量水泵的位置和功率。

b. 测量方法:通过测量距离和角度,确定水泵的位置,同时使用功率计测量水泵的功率。

4.水源地的测量a. 测量目的:测量水源地的水位和水质。

b. 测量方法:使用水位计测量水源地的水位,取水样送至实验室检测水质。

五、测量结果的处理与分析1.灌溉管道的测量结果处理与分析:对管道长度和直线距离进行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2.喷灌头的测量结果处理与分析:对喷灌头的位置和喷射范围进行核对,确保喷灌范围覆盖完整。

3.水泵的测量结果处理与分析:对水泵的位置和功率进行核对,确保水泵正常运行。

4.水源地的测量结果处理与分析:对水源地的水位和水质进行核对,确保水源地的供水条件良好。

六、测量报告将以上测量结果整理成测量报告,并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阅。

七、测量后的工作1.根据测量结果对灌溉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保障灌溉系统正常运行。

2.定期对灌溉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保持灌溉系统的良好状态。

水利灌溉测量施工方案

水利灌溉测量施工方案

水利灌溉测量施工方案一、方案概述水利灌溉测量施工是指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设备,对水利灌溉系统进行测量和监测,以提高浇灌效率和节约水资源。

本方案旨在介绍水利灌溉测量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确保测量施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前期准备工作1. 设定施工目标:明确测量施工的目标和要求,例如测量灌溉系统的水流量、压力及水位等参数。

2. 确定测量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的区域范围,包括地理位置、灌溉设备等。

3. 选购测量设备:根据测量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如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水位计等。

三、实施步骤1. 查看系统原理图:了解灌溉系统的结构、管道布局和关键设备的位置,为测量施工提供参考。

2. 安装测量设备:按照测量设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

例如,流量计应安装在水管上,并确保与管道连接牢固。

3. 连接设备和控制系统:将测量设备与控制系统进行连接,确保数据的传输和监测正常工作。

4. 调试和校准:对安装的测量设备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系统测试:进行系统的测试,包括对不同测量点进行测量和监测,校对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

6. 数据记录和分析:将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用于识别系统中的问题和优化浇灌效果。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测量施工时,务必确保人员的安全。

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专业人员参与:测量施工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参与,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定期维护保养:测量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如更换电池、清洁传感器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保密:测量数据属于敏感信息,涉及灌溉系统和农田的具体情况。

在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要严格保密,防止数据泄露。

五、总结与展望水利灌溉测量施工是提高灌溉效率和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从前期准备工作、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更高精度的测量设备,以实现更精准的灌溉测量和监测,为农田灌溉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田间灌溉实验报告

田间灌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重要议题。

田间灌溉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水平和灌溉效率直接影响着作物产量和品质。

为了探索和验证不同灌溉技术在田间应用的效果,我们于2023年在某农业试验基地开展了田间灌溉实验。

二、实验目的1. 评估不同灌溉技术(滴灌、喷灌、渗灌)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比较不同灌溉方式在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

3. 探索适宜本地区作物的最佳灌溉模式。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我国某农业试验基地,土壤类型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

试验作物为小麦,种植面积为100亩。

2. 实验材料(1)灌溉设备:滴灌系统、喷灌系统、渗灌系统。

(2)作物种子:小麦种子。

(3)肥料:复合肥、尿素、磷肥、钾肥。

(4)土壤水分测定仪、气象观测仪器等。

3. 实验方法(1)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地划分为5个小区,每个小区20亩。

分别设置滴灌、喷灌、渗灌和对照(不灌溉)4个处理。

(2)灌溉制度: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

滴灌和喷灌采用定时定量灌溉,渗灌采用按需灌溉。

(3)施肥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合理施用肥料,确保作物生长所需养分。

(4)观测指标:观测作物生长状况、产量、品质、土壤水分状况、灌溉水量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作物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滴灌、喷灌和渗灌处理的小麦生长状况均优于对照(不灌溉)处理。

滴灌和喷灌处理的小麦植株高度、叶片面积、生物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渗灌处理和对照处理。

2. 产量与品质滴灌、喷灌和渗灌处理的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滴灌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为9500kg/亩;喷灌处理的小麦产量为9200kg/亩;渗灌处理的小麦产量为8800kg/亩。

滴灌处理的小麦品质也优于喷灌和渗灌处理。

3. 水资源利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滴灌、喷灌和渗灌处理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均高于对照处理。

滴灌实验报告

滴灌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滴灌是一种节水的灌溉技术,它通过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为了研究滴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本次滴灌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滴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2. 分析滴灌对土壤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3. 评估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土壤、滴灌设备、温度计、湿度计、pH计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地点:选择一个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农田作为实验地点。

(2)实验设计:将实验地划分为3个处理区,分别为滴灌区、对照区和喷灌区。

(3)实验步骤:①滴灌区:采用滴灌设备,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保持土壤湿度在60%左右。

②对照区:不进行任何灌溉处理,保持自然蒸发。

③喷灌区:采用喷灌设备,将水均匀喷洒在作物上,保持土壤湿度在60%左右。

④实验周期:从播种到收获,持续120天。

⑤数据记录:每10天记录一次土壤水分、养分、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水分实验结果显示,滴灌区和喷灌区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

滴灌区土壤水分含量稳定在60%左右,而喷灌区和对照区土壤水分含量波动较大。

这表明滴灌技术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

2. 养分利用滴灌区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对照区和喷灌区。

滴灌能够将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提高了养分利用率。

对照区和喷灌区由于水分蒸发和渗漏,导致养分流失较多。

3. 作物生长状况滴灌区和喷灌区的作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区。

滴灌区作物株高、叶片数、穗粒数等指标均高于对照区和喷灌区。

这表明滴灌技术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4. 应用前景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能够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1. 滴灌技术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

2. 滴灌能够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灌溉法实验报告

灌溉法实验报告

灌溉法实验报告
《灌溉法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灌溉法实验,探究不同灌溉方法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水培盆、灌溉工具、水源。

实验步骤:
1. 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撒在水培盆中。

2. 设定不同的灌溉方法,包括滴灌、喷灌和浸灌。

3. 每种灌溉方法设置三组重复,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每天按照设定的灌溉方法进行灌溉,保持水分充足。

5. 持续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速度、株高、叶片颜色等指标。

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1. 滴灌法:小麦生长状况良好,株高均匀,叶片颜色翠绿。

2. 喷灌法:小麦生长较为缓慢,部分叶片出现黄化现象。

3. 浸灌法:小麦生长不健康,株高不均匀,叶片颜色晦暗。

结论:
通过灌溉法实验,我们发现滴灌法对小麦的生长效果最好,喷灌法次之,浸灌法效果最差。

这表明不同的灌溉方法对植物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法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不同作物对灌溉方法的适应性,优化灌溉系统,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为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科学实验,向农民和农业工作者传播科学灌溉知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田灌溉水检测标准

农田灌溉水检测标准

农田灌溉水检测标准
农田灌溉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农田灌溉水检测标准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水质检测的项目、标准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质检测的项目。

农田灌溉水质检测主要包括对水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

物理性质包括水的颜色、透明度、浊度等指标;化学成分包括水的PH值、溶解氧含量、硬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微生物检测则是检测水中细菌、藻类等微生物的含量。

二、水质检测的标准。

根据《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氨氮含量不高于0.15mg/L,水中重金属含量应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

此外,对于微生物检测,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0个,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三、水质检测的方法。

农田灌溉水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实验室分析三个步骤。

在采样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避免受到外界污染;样品处理时,需要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实验室分析则是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农田灌溉水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农田灌溉水质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才能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希望各地农田灌溉水检测工作能够得到更加重视,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实验一 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

实验一 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

实验一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一、实验目的正确分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掌握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

二、仪器设备绘图工具、计算器三、实验内容基本资料分析。

1、玉米的地域分布玉米的种植区域遍布全国各省(区、市),而根据适宜种植的程度又较集中分布在从东北三省经冀、鲁、豫、陕走向西南的一个狭长地带,该地带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70%,产量接近玉米总产量的4/5。

根据地理位置、地势、气温、无霜期长短等条件确定玉米的播种期和种植制度,并将玉米大致分为春播和夏播两类。

我国北方北纬40度以北,多为春季播种,为春玉米。

北纬38度以南,气温较高,无霜期多在190天以上,玉米夏季播种,为夏玉米。

冀、晋、陕、鲁及新疆等省区,靠北部种植春玉米,南部复种夏玉米,中部春、夏玉米交叉种植。

长江以南一些地区有一年三熟的秋玉米,而广西、海南等省区,还可以在冬季种植玉米。

2、玉米的需水规律无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北方玉米还是南方玉米,需水模系数(指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均是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各生育阶段需水情况如下:(1)播种~拔节阶段:植株蒸腾量很小,其水分多数消耗在棵间蒸发中,玉米这个生育阶段在全生育期内时间最长,春、夏玉米分别占全生育期天数的32.4%~35.6%和30.3%~31.9%,但需水模系数最低,春玉米占23.9%~24.2%,而夏玉米仅占16. 7%~22.8%。

(2)拔节~抽雄阶段:不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此生育阶段都处于气温较高的季节。

玉米在拔节以后,由于植株蒸腾的速率增加较快,日需水强度不断增大。

该阶段经历时间,春玉米34~40天,北方夏玉米25~32天,南方夏玉米仅18~25天。

该阶段需水模系数普遍较高,春玉米为28. 2%~33.5%,在灌溉条件下的夏玉米达28.3%~36.5%。

(3)抽雄~灌浆阶段:是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该阶段时间较短,春玉米18~24天,夏玉米16~21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仪器的电路正常,若其在此范围内的数值比小于或大于0.7 ,可能是电路的高压部分变坏或已腐蚀;也可能是供电滤波 器开始变老或破裂,上述状况必须排除后方可使用。
键盘布局:
CPN CORP
Model DR
湿密度 干密度 水分 单位 时间 标定 记录 调出 打印
启动 清除 跳步 输入 项目 标准数 格式
•称重
烘干后,则需迅速加盖待冷却后称重 (盒+烘干土重)。
•计算
把所称结果填表,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
P1
湿土 盒重
P2 (烘干土重
P2 烘干土重 盒重
盒重) P0 (盒重)
100%
土壤水分测定成果表
烘干法优点: 精确,仪器测定法常用取土烘干法来标定。 缺点:比较费劲,测定速度慢。
• 创建新的测量文件 点击NEW新建文件名,然后选择储 存位置 IPAQ File Store。然后点击Ok。
•创建测量地点的名称 点击Meas.下的New创建测量地点的
名称。点击Del是删除测量地点文件。 然后点击Meas.出现下面的界面。
•测定 点击Meas.出现右面的界面,然后点击Start开始测定,等
•标准计数的测定
标准计数是探头屏蔽匣内持常数的高密度氢原子与中子源 放射的快中子碰撞后的慢中子计数,由于碰撞是随机的,因此 标准的慢中子数也是随机的。它是任何情况下进行中子仪测定 的第一步。
CPN-503中子仪的测定方法是将中子仪坐于防护箱盖的 方形槽,打开开关后,在预先选择的时间内显示读数,记下读 数后,重新启动开关就可以重新获得读数,一般读取10次求出 平均值。
•分类
U型水银负压计、机械指针式张力计、电信号张力计。
1、水柱型
2、水银柱型
3、负压表型
水柱型:测点处土壤水基质势 m z
水银柱型: m z 13.6z HG式:直插式、斜插式和暗埋式三种
•安装
①安装张力计测头时,先在孔中注入泥浆,以保证陶土头与 周围土体之间的紧密接触。
田间测定
钻孔埋导管
下载数据
•安装软件:
•Microsoft ActiveSync :通讯软件,实现采集器与PC的连接。 •pilot-control:采集器中控制测定的软件、数据下载软件。
•田间测定
把探头与采集器连接起来,轻 压弹性铝条把探头放入测管中 的所测部位,分层测定。
打开采集器显示屏的开关,点 击屏幕右上角的Start,出现主 菜单,然后点击Trime-pilotcontrol进入测定界面。
负压计在使用前要检查,连通管各部分应密封良好,充满无 气水后,管中气泡应排出干净。 缺点:测定范围较窄(0-0.8bar)。
2500S电子张力计 (法国)
Soilspec电子张力计 (澳大利亚)
电信号张力计(美国)
4、TDR法
时域反射仪(TDR)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快速准确测定 土壤容积含水量的仪器,它可以定点定位地、周期反复地测定 土壤容积含水量的变化。由于它具有许多优点,如无核辐射, 与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相比,它极其快速,与土壤类型没有 关系,又不大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因此,它已成为土壤水分 测定的一项重要的新工具,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TDR的另一 个用途是通过测定土壤电导率而测出总盐量。
•标定
中子水分仪测定的相对计数率(Ri/Rs=R)与土壤含水量 之间的标定关系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通路管材料和种类、 土壤容重、土壤化学成分。当中子水分仪在不同类型土壤上测 定时就不能使用同一条标定直线,标定中子水分仪已经有3种 方法:样本法、剖面湿润法、双探管-γ 密度计结合法。
中子水分仪的标定关系为:
•测定导管的安装
选择直立的、薄壁(0.03㎝)的,管径略大于中子源探 头的管材,截成所需的长度,管底密封并略呈锥形以便入土, 管口的密封盖要便于装卸。用专用土钻垂直打孔,导管周围 灌泥浆填实。一般在测坑的对角线上埋设2根导管,管口高于 地面10cm左右。
• 测前中子仪的检查 主要是电池状况及电路的检查。 检查电池状况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在低电池状态下工作从
•土钻直径1.75 inches (44.45 mm),探管 内径2.00 inches (50.8mm) 外径:60mm •重复性:±0.24%Vol. •测量范围: 0 - 60%Vol.
•探头测量有效区域:4“(101.6mm)高, 直径10”(254mm)圆组柱体的平均含水量。 •可存储10000个数据 •自动记录测量时间和日期 •超大液晶屏显示
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了不同类型的利用TDR原理测定土壤 水分的仪器。
(1)探针型的TDR测定仪
早期有代表性的仪器:TRASE多点土壤水分监测仪
原理:
TDR 是 根 据 探 测 器 发 出 的 电 磁波在土壤中传播的速度依赖于 土壤的介电特性和土壤含水率而 设计的。它通过测定电磁脉冲的 传播速度,求出介电常数Ka,再 根据内部Ka与体积含水率θv之间 的标定曲线求出体积含水率θv。
操作步骤:
仪器准备 取土
称重 烘干 称重 计算
•仪器设备准备
检查天平、烘箱是否工作正常?土盒编号称空盒重,填好 不同处理取样地点、取土层次及其土盒编号。
•取土
选代表性点、确定测定深度、分层次取土。
•称重
取好土后迅速带回室内称重(盒+湿土重)。
•烘干
把盒盖打开,依顺序排好放入烘箱中。将烘箱的温度调 在105 ℃ ~110℃ ,烘8小时左右。
组成:
•主机:电源、电磁波发生器、内存板、显示器和操作控制板 等组成的部分。此外读数LCD显示(256×128),可灵活调整 参数,自带RS232口和多工口 。
•土壤湿度传感器: 波导探头:分表层型 和可埋型(包括带涂 层)
可埋式探针的埋设: TDR探针在土壤剖面中可垂直放置、水平安放或任意放置,
(二)土壤容重的测定
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结构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重 量。以克/厘米3或吨/米3表示。
土壤容重数值本身可以做为土壤肥力指标之一。一般讲土 壤容重小,表明土壤比较疏松,孔隙多,保水保肥能力强。反 之,土壤容重大,表明土体紧实,结构性差,孔隙少,耕性、 透水性、通气性不良,保水能力差。
各种放置形式都可以给出探针长度的平均含水量。
注意:探针与土壤必须密切接触。
缺点: 可埋式的探针测定时有时出现读数为0的状况,有可 能因土壤失水收缩,使得土壤与探针接触不良所致。
(2)管式TDR土壤水分测定仪
如德国产的TRIME-IPH管式土壤含水量测试仪。利用 TDR原理,根据探测器发出的电磁波在不同介电常数物质中 的传输时间的不同,计算出被测物含水量。
4301/4302中子仪 (美国产)
3、张力计法
张力计是测定土壤吸力的一种仪器。张力计又叫土壤湿度计、 负压计等。
•原理
当陶土头插入被测土壤后,管中的纯自由水便通过多孔陶 土壁与土壤水建立水力联系。由于仪器中自由水的势值总是 高于非饱和土壤水的势值,因而管中的水很快流向土壤,并 在管中形成负压。随之,该负压值便由与管相连通的压力计 表示出来。当仪器内外的势值达到平衡时,由压力计表示的 负压就能测得土壤水(陶土头处)的吸力值。
测定原理:
利用中子热化原理,快中子源发出的中子在遇到氢原 子后,失去部分动能转化成慢中子,仪器根据测出的慢中子 数量计算出被测物含水量。
组成:
•探头:由快中子源(50毫居里镅-241/铍源)、一个慢中子 检测器及探头屏蔽匣
•计数器、液晶显示器:监测被测物散射的慢中子通道
操作步骤:
测定导管的安装
中子仪检查 标定 田间测定
注意事项:拣出石子、植物的根;取样地点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
2、中子仪测定法
中子法是目前测定土壤含水量较先进的方法之一。此方 法不用取样,不扰动土壤,不受水分物理状态(如冰冻、结 晶水)的影响,铝导管埋好后,可以长期使用,测量速度快。 缺点是不能测定表层土壤水分,精度稍差,0-20cm的土壤水 分最好用烘干法或TDR法,而且由于使用放射性元素需谨慎 操作。
湿密度:D-WET 干密度:D-DRY 水分:WATER
单位:UNIT
时间:TIME
标定:CALIB
记录:LOG
调出:RCL
打印:PRINT
项目:MENU 标准计数:STD 格式:FMT
启动:START 清除:CLEAR 跳步:STEP 输入:ENTER
显示
READY • l
作用
说明探测针准备好操作 左下角的小数点表示电源电压低于正常值 左面字符显示棒状,键盘无作用,表示截 断状态。
助记符 CT RO PF GC IF CC %V
含意 单位时间(16秒)内的计数值 计数比(计数值/标准数) 每立方英尺土壤中,水的磅数 每立方厘米土壤中,水的克数 每英尺深的土壤中,水的英寸数 每30厘米深的土壤中,水的厘米数 水的百分容积
转换系数 无 无
62.428 1
12.0 30.0 100.0
灌溉试验测定方法与仪器设备
研讨内容
•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 作物生理指标的测定 • 叶面积的测定 • 气象要素的测定—自动气象站
一、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
• 土壤含水量 • 土壤容重 • 田间持水量 • 凋萎含水量
(一)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含水量是进行灌溉试验必测的项目,它是计算作物 需水量或耗水量以及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的重要指标。土 壤含水量可用重量含水率(或称土壤绝对含水率)表示,也 可用容积(体积)含水率和土壤相对含水率表示。
θv =a+bR 为了提高精确度,可分土壤层次标定。每层得出一条标 定直线关系。
•田间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1)中子探头高度的调整
根据要求确定测定深度,如田间各土壤剖面的 测深一致只需做一次调整,如各剖面测深不一, 则必须测前临时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