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礼仪概述
第一章礼仪概述

第一章礼仪概述【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熟悉礼仪的特征与作用;掌握礼仪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礼仪的内涵及礼仪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案例分析。
【引导案例】细节决定成败有一位女士去应征财务经理,路上正好碰上一场大雨,幸好出门带了伞,才没有迟到。
当她来到招聘单位的电梯前时,取出纸巾把鞋擦干净,然后把纸扔进垃圾桶。
当她坐在面试经理面前时,经理看完证书后,没问她任何问题,微笑着告诉她:“欢迎你加入我们公司。
”当她不敢相信地看着经理时,经理告诉她:“第一,这样的天气你仍然来了,说明你做人很有原则,很守信用;第二,你没有迟到,说明你准备很充分,很守时;第三,你的衣服没湿,说明你昨天看了天气预报,来时一定带了伞;第四,刚刚从公司的监视器里看到了你的行为,证明你很有修养、很细心。
一个人的小习惯是无法刻意掩饰的,所以我们很愿意和你这样的人成为同事。
”(资料来源:华英雄. 华英雄说礼仪.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仪文化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已积淀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交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的规范与修养已成为个人立身处世、企业谋生求存的重要基石。
一、礼仪的起源“礼”是一个历史范畴,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
礼仪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仪的内涵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
礼仪起源于祭祀。
豊(lǐ),古同“礼”,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说文·豊部》:“豊,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读与礼同。
”从甲骨文形体来看,“豊”字从“豆”,豆是古代的食器,也于祭祀时用来盛供品,是考古发现古代最常见的一种祭器。
《现代礼仪》第一章_礼仪概述

第三节 礼仪的原则与职能
一、礼仪的原则
(一)尊敬原则 (二)自律原 (三)平等原则 (四)适度原则
(五)宽容原则 (六)真诚原则 (七)从俗原则
二、礼仪的职能
(一)体现互相尊重 (二)塑造良好形象 (三)协调人际关系 (四)提高个人修养
(五)打造企业文化 (六)促进国际交往 (七)构建和谐社会
《现代礼仪》第一章_礼 仪概述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礼仪的含义及构成、礼仪的原则与职 能。
掌握礼仪的由来与发展、礼仪的特征与学习方 法。
了解大学生礼仪(包括大学生礼仪的必要性、 大学生礼仪的作用、大学生礼仪的普及等)。
第一节 礼仪的含义及构成
一、礼仪的含义 (一)中国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含义 1. 中国古代礼仪的含义 2. 中国现代礼仪的含义 (二)不同角度下礼仪的含义 (三)礼仪与礼貌、礼节、仪式、仪表
一、大学生礼仪的必要性 (一)当今大学生礼仪缺失
(二)大学生礼仪关乎就业
二、大学生礼仪的作用 (一)体现个人修养 (二)协调人际关系 (三)有助于德才兼备
三、大学生礼仪的普及 (一)言传身教 (二)课程传授 (三)其他方式
活动设计 —— 演讲比赛
活动程序:
根据自愿原则,以“我眼中的礼仪”为主题, 进行演讲比赛。内容、形式不限,每人5分钟。
评出“最佳口才奖”、“最佳风格奖”等。
二、礼仪的构成 (一)礼仪的主体 1. 个人主体 2. 组织主体 (二)礼仪的客体 (三)礼仪的环境 (四)礼仪的介质
第二节 礼仪的由来与发展
一、礼仪的由来 (一)我国礼仪的由来
(二)西方礼仪的由来
二、礼仪的发展 (一)我国礼仪的发展 1. 我国古代礼仪的发展 2. 我国现代礼仪的发展 (二)西方礼仪的发展 1. 中世纪时期西方礼仪的发展 2. 近现代时期西方礼仪的发展
礼仪概述

课时计划郑州市财贸学校礼仪钟艳红案例四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
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
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
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
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
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
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用一颗真诚之心对待别人;其次是有了隔阂和矛盾时,要主动去改善关系,化解矛盾。
5、商务礼仪《一口痰“吐掉”一项合同》中国长江医疗设备厂准备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欲与美国客商约瑟先生合作。
经过详细的考察,约瑟先生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很满意,他已经决定要与范厂长签合同。
双方决定第二天正式签定协议。
范厂长请约瑟先生到车间参观。
车间秩序井然有序,约瑟先生赞许地点着头。
突然,范厂长感到嗓子不适,本能地咳了一声,到车间的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擦去,油漆地面留下了一片痰迹。
没想到,第二天,约瑟先生竟让取消了合作,并派人捎给范厂长一封信:信中写到:尊敬的范先生:我十分佩服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是您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
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于治病的输液管。
贵国的成语说得好: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6、公务礼仪迎来送往。
礼节礼仪规范

礼节礼仪行为规范第一章礼仪概述一、礼节礼仪原则1、尊重原则2、真诚原则3、守信原则4、宽容豁达原则5、平等友善原则平等是指对待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
6、互帮互助原则7、谦恭有度原则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好沟通时的感情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要热情友好,谦虚谨慎,自尊自爱,端庄稳重,大大方方,堂堂正正,不卑不亢地。
二、礼节礼仪的作用1、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及良好的第一印象。
2、进行有益的信息沟通。
3、协调平等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
4、促进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第二章仪态礼仪第一节站、走、坐基本仪态- 1 -一、站姿标准的站姿,从正面观看,全身笔直,精神饱满,两眼正视(而不是斜视),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60°,身体重心落于两腿正中;从侧面看,两眼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贴裤缝,整个身体庄重挺拔。
为了维持较长时间的站立或稍事休息,标准站姿的脚姿可作变化:1、两脚分开,两脚外沿宽度以不超过两肩的宽度为宜。
2、以一只脚为重心支撑站立,另一只脚稍曲以休息,然后轮换。
正式场合的站姿1、垂直式站姿:身体直立,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自然并拢,女性脚跟脚尖都靠紧,男性脚跟靠紧脚尖分开呈“V”字行。
2、握手式站姿:身体直立,双臂下垂置于腹部。
女性将右手搭握在左手四指,两个拇指交叉向内不外露,丁字步;男性右手握住左手腕,贴在腹部,两脚可分开平行站立,略窄于肩宽。
二、走姿良好的走姿应当身体直立、收腹直腰、两眼平视前方,- 2 -双臂放松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两脚之间相距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步伐稳健,步履自然,要有节奏感。
起步时,身体微向倾,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行走中身体的重心要随着移动的脚步不断向前过渡,而不要让重心停留在后脚,并注意在前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伸直膝部。
步幅的大小应根据身高、着装与场合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女性在穿裙装、旗袍或高跟鞋时,步幅应小一些;相反,穿休闲长裤时步伐就可以大些,凸显穿着者的靓丽与活泼。
礼仪漫谈

女士服饰
女士的仪容仪表标准 (注意细节)
宜淡妆,不宜浓妆,更不能不化妆
女士职业化的着装
• 西服套裙是最典型的职业装
•色彩文静、沉着、不夸张 •款式简洁大方 •不穿紧、透、露的衣服 •注意鞋袜和配饰
第五章
餐饮礼仪
宴请方式 宴请礼仪 西餐
中餐 的用餐礼仪
“你找谁?”就不如“您找哪一位?”好;
“来不了”就不如“真对不起,我确实不能来”诚
恳; “不行就算了!”就不如“如果觉得有困难的话, 那就不麻烦您了。”妥帖。 “干不了”——不如- - - “有事吗?”——不如- - - -
电话礼仪
电话应对 打出电话 转接电话 电话留言 处理不满意电话的技巧
(一)斟倒酒水。 (二)用餐前。 (三)筷子的使用。 1)不能握的太高或太低。 2)握筷子的姿势。 3)不要在夹菜途中滴汤滴水。 4)不要在菜盘里胡乱翻动选菜。 5)不能发出声音。 6)不能用筷子敲打盆碗。 (四)碰杯。 (五)离席。
西餐的用餐礼仪
餐具的使用 进餐礼仪 喝酒的礼仪 喝咖啡的礼节
5、座位礼仪 l 判断座位的尊贵 l 会客、会谈座位 l 正式谈判座位 l 轿车座位(出租\私家车)
会谈座位图
谈判座位图
轿车座位图
姿态行为
站姿 坐姿 上下梯车 手势 表情 修饰避人 女士优先
站姿
垂手站姿图 身体挺拢,抬头沉肩 挺胸收腹,双腿并拢 微收下颌,双目平视
递送名片——表示愿意交往,主动将自己
礼仪修养通识教程 第一章 礼仪修养概述

"OK"手势
在英美,表示“同意、了不起、顺利”。 在我国和法国则表示 “零”或 “没有”。 在日本、缅甸、南韩,则表示 “金钱” 。 在地中海国家常用来暗示一个男子是同性恋 者。 在巴西、希腊,则表示对人的咒骂和侮辱。
4.适应性 一般来说,礼仪的运用是规范的,但是在社交活动 中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 第一,适应对象。入乡随俗,尊重交往对象的国情、 民族、文化背景。 第二,适应关系。礼仪交往应与对方的身份及彼此 之间的亲密程度保持一致。通常对待关系密切者或 身份一般者,礼仪可以相对简单;而对待关系疏远 者或身份较高者,礼仪应比较讲究。 第三,适应场合。正式场合,礼仪要规范;非正式 场合,礼仪应简洁。
(二)传统礼仪的形成期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礼仪的形成期。 在中国古代历史里,“周礼”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周礼不仅包括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还包括国家政 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典章制度。 周礼包罗万象,极其庞杂。按照其性质和内容划分, 其可分为五大类,称为“五礼”,分别指吉礼、凶 礼、军礼、宾礼和嘉礼。 嘉礼则是用来协调人际关系、沟通感情的礼仪,它 体现在各种喜庆活动中,类似当今的社交礼仪。
2.发展性 某一阶段被公认的礼仪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 有的被肯定、有的被否定、有的被发扬、有 的被抛弃。 Q:请列举被否定、被发扬、被抛弃的过去的 礼仪 参考答案:敬烟被否定、名片被发扬、三书 六礼被抛弃
3.差异性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文化背景孕 育出不同的礼仪。 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间所代表的含义有可能 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案例:"OK"手势 一位美国的工程师被公司派到他们在德国收购的分 公司,和一位德国工程师在一部机器上并肩作战。 当这个美国工程师提出建议改善新机器时,那位德 国工程师表示同意,并问美国工程师自己这样做是 否正确。这个美国工程师用"OK"手势给以回答。那 位德国工程师放下工具就走开了,并拒绝和这位美 国工程师进一步交流。后来这个美国人从他的一位 主管那里了解到这个手势对德国人意味着"你是个 屁眼儿"。
旅游礼仪第一章礼仪概述一、礼仪的...

旅游礼仪第一章礼仪概述一、礼仪的起源二、现代礼仪三、旅游礼仪一、礼仪的起源(一)中国古代礼仪的起源“礼”:本意是敬奉神明。
“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礼仪”:是原始人类为了祭祀天地神明,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福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拜祖的仪式。
礼仪的起源(二)中国古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1、原始礼仪只是礼仪的萌芽。
2、礼仪的正式形成,始于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的礼仪,标志着礼仪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时期。
(1)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正统的封建礼教。
(2)宋代将封建礼仪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3)明清两朝使封建礼仪更加发展和完善。
礼仪的起源(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及特点1、内容(1)宗教信仰仪式(2)典章制度(3)礼节仪式(4)道德规范礼仪的起源2、特点(1)礼仪涉及内容广泛,原始礼仪以崇拜为主。
(2)强调尊君,将人划分为不同的尊卑等级。
(3)强调男权思想,歧视妇女。
(4)压制民主,扼杀个性,实行强权统治。
二、现代礼仪(一)礼仪的含义¡°礼仪¡±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小雅.楚茨》中¡°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礼貌¡ª¡ª¡ª¡ª礼节¡ª¡ª¡ª¡ª礼仪现代礼仪◆礼貌:一般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
◆礼节:通常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的各种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
现代礼仪(二)现代礼仪的特征1、规范性2、限定性3、可操作性4、传承性5、时代性现代礼仪(三)现代礼仪应遵循的原则1、遵守原则2、自律原则3、敬人原则4、宽容原则5、平等原则6、从俗原则7、真诚原则8、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四)现代礼仪的功能1、教育功能2、创造功能3、沟通功能4、协调功能5、维护功能三、旅游礼仪(一)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1、东方礼仪及其特点(1)重视血脉亲情(2)谦逊、含蓄(3)承认现实、满足现状(4)强调共性(5)礼尚往来旅游礼仪2、西方礼仪及其特点(1)简单实用(2)崇尚个性自由(3)惜时如金(4)自由、平等、开放旅游礼仪(二)旅游礼仪1、含义指在旅游接待服务的过程中,对旅游者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是礼仪在旅游接待服务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事体礼仪媒体例子

事体礼仪媒体例子第一章礼仪概论第一节礼仪的含义与性质一、我国古代礼的概念,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典章制度;二是礼节仪式,简称礼仪,(如古代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吉礼指祭祀的典礼;凶礼,一般之丧葬;宾礼,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军礼主要指战事,还包括建造城邑、田猎;嘉礼包括冠礼、婚礼、投壶礼、射礼、乡饮礼,立储等);三是是道德规范。
二、《周礼》是专谈古代政治制度的书。
这本书里所谈的“礼”基本上都是指典章制度;《仪礼》是记录战国以前贵族生活中各种礼节仪式的典籍,这本书所说的“礼”,一般是指礼节仪式;《礼记》实际上是关于“礼”的论文集。
三、仪的含义主要有五个方面:1、法度、准则2、典范、表率3、形式、仪式4、容貌、风度5、礼物。
四、礼仪定义为: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礼品器物等。
【名词解释】五、狭义的礼仪是指仪式。
六、礼貌比较侧重内在修养。
七、礼貌的内容是社会公德的核心内容。
八、礼仪修养是经过努力形成的待人处事时所特有的风度、素质和能力。
九、礼仪的性质:1、约定俗成的规范性2、推陈出新的继承性3、民族地方的特殊性4、由表及里的功能性。
十、礼仪的构成要素,即:礼仪的主体、礼仪的客体、礼仪的媒体与礼仪的环境。
十一、礼仪主体是指各种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
十二、礼仪主体的类型:个人主体、组织主体、临时团体。
十三、礼仪主体在选派代表者时,应主要考虑两个问题:1、代表者必须能够真正代表礼仪主体2、代表者必须能够为礼仪对象所认可。
十四、礼仪的对象是指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
十五、礼仪的媒介是指礼仪活动时所依托一定的媒介或媒体;礼仪媒体即礼仪符号。
十六、礼仪媒体的类型在宏观上可以将礼仪媒体划分为: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和事体礼仪媒体。
十七、形体礼仪媒体是指通过人体自身人体的言语、态势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体。
十八、物体礼仪媒体是指通过各种物体的各种状态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