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ss及其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SSS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SSS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非金葡菌所致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性松解症
1. 主要见于成人,起病急骤 2. 皮损初起于面、颈、胸部
3. 发病初可似多形红斑型、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以后皮 损迅速发展为弥漫性紫红或暗红及略带铁灰色斑片
4. 皮损触痛明显 5. 口腔、眼、呼吸道、胃肠道黏膜均可累及 6. 可有显著内脏损害,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SSSS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诊断依据
■ 初步诊断
① 多累及5岁以内婴幼儿 ② 皮损由口周和眼周开始迅速波及躯干和四肢 ③ 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疱 ④ 皮肤大面积剥脱似烫伤样
⑤ 尼氏征阳性
⑥ 皮损有明显疼痛和触痛
■ 确诊
ET-A,ET-B,ET-D检测
SSSS
鉴别诊断
1.新生儿脓疱疮 2.脱屑性红皮病 3.非金生儿脓疱疮
1. 发病常见于生后四至十天
2. 传染性强,在婴儿室或哺乳室可造成流行
3. 损害多半发生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也可广泛发生于 躯干和四肢,而掌跖常无损害
4. 皮损为多发性大脓疱,疱周有红晕,疱液初发清稀,很快 混浊化脓
脱屑性红皮病
1. 见于2个月内的婴儿,多见于女婴 2. 由肛周,会阴,腹股沟,四肢屈侧等皱襞处迅速扩展,累 及头面,躯干和四肢伸侧 3. 初发为局限性红斑,在眉,耳后,鼻旁和口周可见脂溢性 皮炎样油腻性鳞屑,黄色,较厚,剥去可见其下皮肤发红 呈轻度炎症反应,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 4. 数天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细碎糠秕状鳞屑,有的呈 大片状,四肢伸侧可有大片状灰色鳞屑,可有指(趾)甲改 变及脱发

历年医学考研复试真题——皮肤病与性病学

历年医学考研复试真题——皮肤病与性病学

历年医学考研复试真题——皮肤病与性病学一、安徽医科大学(一)、名词解释1.硬下疳2.棘层松解征3.同形反应4.软疣小体5.斑贴实验6.Hyperkeratosis7.Scales8.Vesicies9.Lichanificatioqn10.Dermographic test(二)简答题1.天疱疮的分类及特征2.皮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3.皮肤科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4.皮肤由外向内分为哪些层?5.皮肤的生理功能有哪些6.皮肤病中常见的变态反应有哪些7.性传播疾病包括哪些8.急性湿疹和接触性接触性皮炎如何鉴别?列表说明9.荨麻疹分为哪几类?临床上有哪些特殊类型10.头藓临床上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11.红斑性狼疮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12.脓疱疮如何治疗?详细说明治疗方法和注意点二、北京大学(一)简答题1.外用药的治疗原则2.银屑病的分型及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3.带状疱疹的皮损特征(二)论述题1.关于特应性皮炎的病案分析三、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一)简答题1.皮肤功能2.红皮病发病机制3.外用药物剂型和使用原则4.痤疮病因5.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6.头癣分型与临床表现7.I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8.导致药疹常见的药物分类(二)论述题1.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不良反应2.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分期、治疗20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学硕)(一)名词解释1.天疱疮抗体2.凋亡3.Behcet 综合征4.无肌性皮肌炎5.Ramsay-Hunt 综合征6.变应性血管炎7.前带现象8.斑秃(二)简答题1.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2.斑贴试验的适应症及结果表现3.艾滋病的皮肤表现(三)论述题1.原发性皮损有哪些及皮肤科外用药剂型的选择和使用原则2.AD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标准201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历年复试真题(专硕)(一)名词解释1.前带反应(二)简答题1.日光性皮肤病的分类及鉴别2.什么是原发性皮损,都有哪些?3.足癣的临床分型,特性性皮炎的诊断标准(三)论述题1.SLE的诊断标准2.HIV感染的皮肤表现(四)英语翻译1.英译中:大约一页A4纸的长度,难度相当于VOA的健康报道,会有一定医学名词出现,但都是很常见的名词2.中译英:一篇有关医疗的小故事,涉及了“药物”“处方”等常见词汇,应该一般的词汇积累可以覆盖到四、复旦大学2019年复旦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学硕)(一)简答题1.甲癣的分类/治疗2.SLE的诊断标准3.银屑病生物治疗新进展4.二期梅毒临床表现/治疗(二)英语1.英译中:PD-1相关2.中译英:维甲酸治疗相关2018年复旦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学硕)(一)名词解释1.同形反应2.sazery综合症3.pautrier微脓肿4.雷诺综合症(二)简答题1.重症药疹分型和特点2.非寻常性银屑病分型特点3.特应性皮炎诊断(三)翻译1.中译英:白癜风患者某个基因的表达与病情病程分型的关系2.英译中:皮肤型红斑狼疮的光敏性五、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河北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SSSS2.CMCC3.苔藓样变4.尼氏症5.瘙痒6.tincture7.风团(二)简答题1.皮肤的功能2.红皮病的病因3.简述斑贴试验的意义与注意事项4.疥疮的临床表现5.目前我国在皮肤病的治疗上有哪些先进技术6.内服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7.皮肤病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8.药疹的分型9.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2001年河北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表皮通过时间2.桥粒3.同行反应4.角化不良5.Auspitz 征(二)简答题1.丘疹和结节的区别2.寻常型银屑病特征有哪些3.获得性梅毒的主要皮肤粘膜损害是什么4.黄藓、白藓、黑点藓的主要病原真菌有哪些(三)论述题1.有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其特点有哪些?2.皮肤的免疫系统及其作用六、昆明医科大学2019年昆明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水肿2.咯血3.主诉(二)论述题1.甲状腺分度2.左心衰体征3.病理反射2018年昆明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结节2.棘层松解3.同形反应(二)简答题1.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2.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表现3.树突状细胞的分类和功能(三)论述题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类标准(ACR1997)(四)翻译1.关于寻常型痤疮的文献翻译2015年昆明医科大学皮肤科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苔藓2.Acanothsis3.Kober 现象4.坐疮杆菌5.表皮通过时间(二)简答题1.体藓特征2.糜烂和溃疡区别3.药疹性麻疹和麻疹区别4.淋病(三)分析题1.关于湿疹的诊断依据和治疗七、山东大学(一)名词解释1.表皮通过时间2.桥粒3.尼氏征阳性4.Pate微脓肿5.苔藓样变(二)简答题1.维A酸类药物分类及分别治疗哪些疾病2.银屑病的鉴别诊断3.接触性皮炎与湿疹的鉴别诊断4.重型药疹的概念及表现5.单纯疱疹初发型的分类(三)论述题1.大疱型表皮松解症2.天疱疮3.类天疱疮的病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八、天津医科大学(一)简答题1.慢性湿疹和慢性单纯苔藓2.硬下疳皮损特征3.银屑病分期及特点九、同济大学2018年同济大学同济医院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表皮通过时间2.Ramsay-hunt综合征3.Auquitz sign4.pautrier微脓肿5.kobner现象6.海吉现象7.IIF8.CREST综合征(二)简答题1.外用药物使用原则2.特应性药疹的特点3.寻常型银屑病4.皮肌炎的临床表现5.寻常型天疱疮和类大疱型天疱疮的鉴别十、武汉大学(一)名词解释1.Ramsay-hunt综合征2.尼氏征3.苔藓样变4.原发皮损(二)简答题1.SLE诊断标准2.变应性皮炎特点3.淋病与非淋病鉴别4.外科用药原则(三)论述题1.带状疱疹2.天疱疮3.梅毒十一、西安交通大学(一)名词解释1.棘层松解2.苔藓样变3.皮肤划痕实验4.交叉过敏5.同形反应(二)简答题1.外用药原则2.急性湿疹和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3.皮肤的功能4.SLE诊断标准5.重症药疹治疗原则(三)论述题1.有关带状疱疹的病例分析十二、中国医科大学(一)选择题1.梅毒的致病菌(选项为英文)2.传染性软疣的致病菌3.带状疱疹(或者单纯疱疹)(二)填空题1.Paget病的种类2.基底细胞癌的类型(三)名词解释1.点刺实验2.Ramsay-Hunt综合征3.皮肤划痕症4.皮肤异色症(四)简答题1.外用药物治疗原则2.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3.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4.4S的诊断、预防和治疗5.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最需要鉴别的病、鉴别点6.甲癣的诊断和用药7.皮肌炎的诊断及其辅助检查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皮肤科复试真题(一)单选题1.丹毒2.梅毒3.湿疹4.原发继发皮损(二)简答题1.甲癣的诊断和用药2.皮肌炎的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3.卡波西水痘样疹4.4S的诊断、预防和治疗5.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最需要鉴别的病、鉴别点(三)翻译题(英译中)1.关于“接触性皮炎”的2种分型:刺激性皮炎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2.关于“整容”的文章,作者持强烈反对态度,提倡追求自然美、内在美十三、中国医学科学院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天疱疮抗体2.凋亡3.Behcet 综合征4.无肌性皮肌炎5.Ramsay-Hunt 综合征6.变应性血管炎7.前带现象8.斑秃(二)简答题1.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2.斑贴试验适应症及结果表现3.艾滋病皮肤表现(三)论述题1.外用药剂型及使用原则2.AD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标准十四、中南大学(一)名词解释1.角化不全2.皮肤划痕征3.Auspitz征4.肿瘤转移5.分子靶向治疗6.急性溶解综合征7.黑色素瘤8.Nikolsky sign(二)简答题1.癌症三级止痛是什么?2.放射治疗有哪些方法?3.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鉴别4.良恶性肿瘤的区别5.什么是癌前病变?有哪些分类?6.什么是性传播疾病,举出5种常见性病7.外用药的使用原则8.用细胞周期原理说明化疗药物分类9.肿瘤的TNM分期是什么?(三)论述题1.梅毒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原则2.SLE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原则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复试题(一)名词解释1.痫菌疹(英文)2.吉海反应3.皮肤化痕症4.paget病5.表皮通过时间6.重症多形红斑(英文)(二)简答题1.变态反应性药疹的共同点2.痤疮的临表和严重程度的分型3.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三)论述题(病例分析)1.寻常型天疱疮2.系统性红斑狼疮201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复试题(一)名词解释1.角化不全2.皮肤划痕征3.Auspitz 征4.Nikolsky sign(二)简答题1.外用药的使用原则2.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的鉴别3.什么是性传播疾病,举出5中常见性病(三)论述题(病例分析)1.梅毒2.系统性红斑狼疮十五、中山大学2018年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病与性病学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都是英文)1.白癜风2.crest综合征3.溃疡(二)简答题1.痤疮的病因2.足癣的分型和临床表现3.寻常型天疱疮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4.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

从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到皮肤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儿科临床上有很多疾病伴发各种各样的皮疹,有时候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复杂,我们把这些疾病罗列在一起进行讨论,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皮疹的分类从皮疹的形状可以分为斑疹、丘疹、玫瑰疹、斑丘疹、荨麻疹等。

参见图示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紫癜出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斑疹是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高出皮肤;见于麻疹初起、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玫瑰疹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压之退色,松开时又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对伤寒或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

丘疹直径小于1cm,除局部颜色改变外还隆起皮面,为局限、充实的浅表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及湿疹等。

斑丘疹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底盘;见于风疹、猩红热、湿疹及药物疹等。

荨麻疹又称风团块,是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水肿;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肤损害,出现得快,消退也快,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过敏。

皮疹也可以分为出血性皮疹和充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是指小血管充血,没有血管内成分外漏出来,所以按压后皮疹颜色就会变淡或消失;出血性皮疹就是指有血液成分外漏到血管外,按压后皮疹的颜色、大小都不会明显改变。

从儿科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把皮疹分为感染性皮疹、过敏性皮疹、免疫风湿性疾病相关性皮疹,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皮疹。

我们将从这个分类详细描述。

二、儿科常见出诊性疾病(一)感染性皮疹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又称奶疹、假麻疹、婴儿玫瑰疹,是一种较轻的由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弱,常见于6个月到1.5岁之间;一人一生只得一次,成年人不患本病,甚至1.5岁以上的小儿也不会患病;冬春季节最常见。

本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

患儿突然高烧,体温可升至39--41度。

皮肤病总结

皮肤病总结

名词解释1、蜡滴现象:寻常型银屑病初期皮疹为斑疹或斑丘疹逐渐扩展成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可呈多种形态,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成层鳞屑,犹如轻刮蜡滴。

2、薄膜现象:接上,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

3、Auspitz征:剥去薄膜后可见点状出血。

4、Kobner现象(同形反应):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浸润炎症明显,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针刺、搔抓、手术等损伤可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

5、血清固定:正规抗梅毒螺旋体(TP)治疗6~9个月后,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仍可阳性,可以持续相当长时间或终生。

6、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荨麻疹,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

7、交叉过敏:机体被某种药物致敏后若再用与该种药物化学结构相似或存在共同化学基团的药物也可发生过敏反应。

8、多价过敏:个体处于高敏状态时同时对多种化学结构无相似之处的药物发生过敏。

9、苔癣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增厚。

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

10、吉—海反应:系梅毒患者接受高效抗TP药物治疗后TP被迅速杀死并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机体发生的急性超敏反应。

11、尼式征:又称棘层松解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

四种阳性表现为: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②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摩擦,表皮即剥离;④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样剥离。

12、脓癣:是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头皮强烈感染性超敏反应,皮损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毛囊口处形成脓疱并排脓,如同蜂窝状。

13、硬下疳:由TP在侵入部位引起的无痛性炎症反应。

好发于外生殖器(90%),男性多见于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及其系带,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唇系带、会阴及宫颈,发生于生殖器外者少见,后者易被漏诊或误诊。

药疹讲义

药疹讲义

第一节药疹药疹(drug eruption)是药物通过口服、吸入、注射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又称为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称为药物反应或不良反应,药疹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病因及发病机制】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药疹的发生率逐渐增长。

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①抗生素类,包括半合成青霉素(如羟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②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扑热息痛等;③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④抗痛风药:如别嘌呤醇;⑤血清制剂及疫苗:如狂犬病疫苗等。

此外,中草药引起者也有报道。

个体因素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过敏体质)、某些酶的缺陷、机体病理或生理状态的影响等。

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可不相同。

药疹的发病机制复杂,可通过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机制发生。

1.变态反应多数药疹由变态反应机制引起。

有些药物是大分子物质,为完全抗原,如血清、疫苗及生物制品等。

但更多的药物为低分子量化合物,为半抗原,必须与机体内的载体蛋白等共价结合后才能成为完全抗原,才具有抗原性来激发免疫反应。

一般变态反应性药疹的发生机制有四种类型,不同类型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表19-1 不同类型药疹临床表现药物原形、药物代谢产物和药物中的赋形剂及杂质均可引起变态反应,并且药物的免疫性反应相当复杂,因此,常常一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类型的变态反应,出现不同的皮疹和症状;不同的药物亦可引起同一类型的变态反应,出现相同的皮疹和症状。

变态反应性药疹的共同特点有:①仅少数具有过敏体质者发生,多数人不发生反应;②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关,小剂量的药物即可引起药疹;③有潜伏期,初次用药约4~20天后出现临床症状,已致敏者如再次服药,则数小时内即可发生;④临床表现复杂,皮损多样,但对于某一患者而言常以一种表现为主;⑤存在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⑥停止使用致敏药物后病情常好转,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ppt课件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ppt课件
发病年龄、服药史、皮疹特征、尼氏征、 口腔粘膜损害情况
组织病理特点:表皮下裂隙,全层表皮坏 死,炎症细胞较多
水疱疱顶表皮组织病理:根据裂隙水平 水疱基底Tzanck涂片:SSSS为大鳞状细
胞,缺乏炎症细胞,TEN为坏死的立方 形基底细胞,炎症细胞较多
落叶型天疱疮
组织病理均为表皮上层的棘细胞松解性 水疱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的研究进展
定义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由金葡菌产生的表 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以全身泛发性红斑、 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 性皮肤病。
性的噬菌体第Ⅱ组71型金葡菌 带菌者传染,母亲下生殖道感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鼻、结膜、咽、脐或其它拭子金葡菌培
养 血培养 ET检测方法
诊断及鉴别诊断
婴幼儿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及表 皮大片剥脱等临床表现及细菌培养阳性 支持诊断。
确诊需行SA噬菌体分组和ET检测 ET皮下注射诱导新生小鼠表皮剥脱是目
前诊断SSSS的金标准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金葡菌
可溶性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 27KD外毒素,主要由噬菌体Ⅱ组产生,
Ⅰ、Ⅲ组少见 有2种血清型:
ETA 89%儿童SSSS病因 ETB 4%儿童SSSS病因
ET作用部位
桥粒芯糖蛋白1(desmoglein 1,Dsg 1) 膜外蛋白的丝氨酸
直接作用于颗粒层,产生水疱和表皮剥 脱
ET作为超抗原
直接与Ⅱ类MHC发生相互作用,刺激T 细胞,细胞因子释放,宿主损伤
临床3种类型
泛发型(全身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 局限型(大疱性脓疱病) 顿挫型(金葡菌性猩红热样发疹)

皮肤性病学重点

皮肤性病学重点

皮肤性病学重点1.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⑴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角质形成细胞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⑵角质形成细胞间及其与真皮间的连接:桥粒、半桥粒和基底膜带⑶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2.皮肤的功能。

屏障、感觉、吸收、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3.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⑴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

①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斑片。

②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③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④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⑤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

⑥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⑦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

⑧囊肿:为含有液体或黏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⑵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①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

②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

③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④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

⑤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

SSSS综合征ppt课件

SSSS综合征ppt课件

自限性
皮疹多形,特征性皮损为靶形损害
好发于四肢末端,对称分布
黏膜损害
尼氏征阴性
少数有内脏损害
本病春秋季好发
.
37
.
38
红皮病
又称剥脱性皮炎,
常继发于银屑病、药物过敏、恶性肿瘤、湿疹皮 炎等皮肤病。
SSSS
损 伤
ET的超抗原性
.
12
病理改变
角化不全,角质层可呈网状 棘细胞层水肿,棘细胞空泡及核凝缩 角质层和棘层之间有空隙 真皮有水肿及充血现象 炎症细胞几乎缺乏
.
13
临床表现
常由口周或眼周开始发生红斑,后迅速蔓延到躯 干及四肢近端,甚至泛发全身,特别是皱褶部位 ,以面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部位显著。皮 温高,触痛明显,但掌跖及粘膜部位少见。
.
27
表浅水泡及儿童病例血培养一般阴性
这是由于皮肤水疱及表皮剥脱等变化并不是金葡菌直 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原发部位的金葡菌产生ET,通过血液 循环到达表皮颗粒层的作用部位,故血液、水疱及表皮剥 脱处金葡菌培养一般阴性,即使培养阳性,也可能是皮肤 的寄生菌或暂驻菌。
.
28
诊断
临床典型皮损。 发病前无特殊服药史。 好发于6岁以内儿童并3岁以下多见, 多为夏秋季发病。 发病前常伴上呼吸道感染或咽、鼻、耳等处化脓
.
18
.
19
.
20
顿挫型(不全型):主要表现为猩红热样红斑。自 面部扩散至全身,为皮肤弥漫性潮红或暗红色, 皮肤触痛明显,无松弛性大疱,不发展到表皮松 解剥脱,无杨梅舌与腭部黏膜疹。尼氏征阳性或
阴性,可伴发热。
.
21
.
22
.
23
局限型:表现为大疱性脓疱疮,疱壁松弛,周围 有红晕,疱易破,可向周围扩散。可为耳,鼻唇 沟及下颌部坠积性脓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 儿脓 疱疮
新生 儿脓 疱疮
深脓疱疮
(ecthyma) 深在性炎性水疱 或脓疱→破溃→溃疡, 黑褐色痂皮、灼痛, 附近淋巴结肿大, 自身接种传染,2-4周可结疤, 或肉芽肿样损害 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和老人
深脓疱疮
深脓疱疮
【非金葡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药疹的一型
主要见于成人
皮损为多形性红斑
如有疏漏之处,还请老师与同学们 不吝赐教!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1 大疱性脓疱疮
• 2 新生儿脓疱疮 • 3 深脓疱疮 • 4 非金葡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大疱性脓疱疮
(imp子、汗腺炎及虫咬后 大疱液清澈→混浊,似半壶水状, 破后→脓痂→色素↑, 环状脓疱疮→回状脓疱疮
大疱 性脓 疱疮
大疱性脓疱疮
大疱 性脓 疱疮
新生儿脓疱疮
(impetigo neonatorum)
由凝固酶阳性葡球菌71型Ⅱ类所致,
发病急骤 脓疱广泛分布,疱周有红晕, 破溃后形成红色糜烂面; 脓疱液澄清→浑浊,尼氏征(+), 干涸后→黄色薄痂,病程进展迅速, 全身症状显著,败血症、毒血症→死亡 传染性强 常于出生半月内发病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4S综合征: 1特征性表现:面部,躯干,四肢弥漫 红斑,红斑上散在大片表皮剥脱后糜烂 2尼氏征阳性 3皮损有明显疼痛与触痛 4 多发生于婴幼儿, 起病急骤 确诊:ET皮下注射诱导新生小鼠表皮剥 脱是目前诊断SSSS的金标准
尼氏征仅皮损处阳性 表皮全层坏死,表皮下水疱
【参考文献】
1.《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致病作用及机体防御研究进 展》重庆医科大 肖异珠 2.《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研究进展》 上海交大附属儿科医院 陆敏 3.《38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治疗分析》 华中科大同 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皮肤科 刘冬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