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新材料应用
纵览上海世博会上的10大技术

纵览上海世博会上的10大技术1851年,在首届世博会上,当伊丽莎白女王站在一台拥有700马力的蒸汽机面前时,这位野心勃勃的女政治家找到了自己征服世界的权杖,“科学技术使大英帝国拥有了全世界君主都梦寐以求的东西——力量。
”就在这一年,英国使用蒸汽机的总功率已达到120万马力,相当于给英国增加了2000多万24小时工作的健壮男劳力。
当时,全世界2/3 的工业制成品都是由英国生产。
22年后,在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当比利时工匠格拉姆因为一时粗心搭错一根电线而拉开人类电气化时代的序幕时,日本的66名工程师正穿梭在人群中,他们回国之后,撰写了96卷的科学报告详细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成就。
也就是在这期间,年轻的明治天皇开始了自己的变革——明治维新,这让日本摆脱了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命运,与当时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实际上,电报、电话、电影、汽车、电视机、计算机、机器人……这些近现代人类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登场的。
所以,在“抚摸”完1893 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后,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
凯勒才会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道,“博览会上度过的这三个星期,使我的知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童话故事和玩具,迈到了对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和平凡事物的热爱”。
在世博会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虽然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第一届世博会,当时中国珠海商人徐荣村以“荣记湖丝”参展并一举荣获大奖;但人们真正意识到文明的力量早已扩展到科学、工业和艺术,还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
就在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新中国》杂志上预言“万国博览会将在上海浦东开幕”整整一百年之后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着中国向世界展示文明进步的愿望开幕了。
这一届世博会上的技术展示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信息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智能机器人、清洁能源等等也将深刻地改变当今人们的生活。
(责任编辑:刘晖) 信息革命主要厂商场馆产品 A IBM“智慧的地球”B 海尔“物联之家”C 中国移动“准4G”D DHL的物流配送E H3C整体解决方案F 通用“车连网” ……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的那一刻,人们就已经将自己置身于一张巨大的网络之中。
世博会民企联合馆建筑设计和新技术应用

世博会民企联合馆建筑设计和新技术应用
张艳
【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
【年(卷),期】2015(037)009
【摘要】介绍2010上海世博会民企联合馆建筑设计和新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建筑中首次运用镭射智能膜技术、钢折板应用技术、LED屏、跌落式屋面设计、建筑声学设计.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张艳
【作者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2.5
【相关文献】
1.上海世博会民企联合馆设计及其新技术应用
2.陈爱莲出席世博会民企馆参展企业授牌仪式万丰集团入围"中国民企第一阵容"
3.2010上海世博会民企馆发起浙商群体咱们民企有力量
4.剪纸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上海世博会波兰馆为例
5.上海世博会民企联合馆举行奠基仪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看上海世博中的土木新技术

呼吸井柱不仅 减小 了网壳 的计 算跨 度 , 同时提 高 了网壳 的整 于耐候钢在大气 中具有优 良的抗 蚀性 能。耐候钢 表面有 一层 致 壳 , 密和附着牲很强 的保护膜 , 碍锈蚀往 里扩 散和发 展 , 护锈 层 体稳定性 。 阻 保
下面 的基体 , 以减缓 其腐 蚀 速度 。由于这 层致 密 氧化 物膜 的存 世博轴是 园区 内最大的单体项 目, 工程采用 了全新 的建筑 其 6个 阳光谷 ” 布在世 博轴 的人 口及 中部 , 分 其 在, 阻止了大气 中氧和水 向钢铁 基体渗 入 , 减缓 了锈蚀 向钢铁 材 形式 , 巨型圆锥状 “ 独特形态能够将 阳光 自然 引入地 下 , 既有利 于空气 质量 的提高 , 料纵深发展 , 大大 提高 了钢铁 材料 的耐大气 腐蚀 能力 。而 且 , 耐 阳光谷 ” 大挑 悬 候钢 只有微量 的合金元素 , 如磷 、 、 、 、 、 、 、 诸 铜 铬 镍 钼 铌 钒 钛等 , 合 又能降低人工照明带来 的能源消耗 。为了构成 “ 金元素总量仅 占百分之几 , 因此价格较为低廉 。 和空 间不规则 的形态 , 结构体 系采用 了 由三角形 网格组成 的异形 超 上海案例馆—— “ 沪上 ・ 生态家” 位于浦西城 市最 佳实践 区 , 单层 网壳 , 白夹胶安全玻璃被嵌 在网格 内。因为要形成不 规则 三角形是最好 的能整合成光滑 平面的形状 , 使得 “ 阳光 整幢建筑从基 础到 主体 结构 全部 采用 了泵送 再生 混凝 土 , 中 的曲面体 , 其 谷” 的整体造型更加 完美 。连接 “ 阳光 谷” 的索 膜结构 由 6 9块 巨 C 0再 生混 凝 土所 用 粗 骨 料 是 10 再 生骨 料 ,4 生 混 凝 土 所 3 0% C 0再 每个 圆锥 形 的“ 阳光谷 ” 大小 不一 , 膜材 用 粗 骨 料 中有 5 % 再 生 骨 料 。上 海 建 科 院 实 地 抽 样 检 测 显 示 该 大 的白色膜材拼装组成 , 0 面积达 170m 8 的一块 巨型 A级膜布错 落地 吊装在 再生混凝土的强度 、 耐久 性 以及 施工性 能完全 达 到设计要 求 , 其 的尺寸不 同, 使用寿命可达 10年 。 0 世博轴 的顶部 , 呈不规则 型 。由于它涉 及到上 万个 连接 点 , 工 施
2010北京世博会展馆新材料介绍

德国
p 德国馆的“布外墙”将来还要循环利用来做手 提包与大多数展馆不同,德国馆外墙使用的是 一种网状的、透气性能良好的革新性建筑布料, 表层织入一种金属性银色材料。 l 这种材料对太阳辐射具有极高的反弹力,同时 网状透气性织布结构又能防止展馆内热气的积 聚,由此减轻展馆内空调设备的负担。 l 这种薄膜为轻便、高反射率的透光材料,白天 可以减少紫外线照射,遮阳隔热,夜间有保温 降耗的作用。 l 据悉,德国馆使用了1.2万平方米这种外墙材料。 在世博会结束后,这些布料将被再利用,如改 制成小块遮阳罩,或加工成手提包等。
2013-4-6
谢谢观看!
2010年10月22日
2013-4-6
2013-4-6
意大利
p 意大利馆的亮点在于创新材料与生态气 候 l 整个展馆的降温系统采用了外部的自然 气流,通过一种所谓“刀锋”的结构,向场 馆内输送新鲜空气,并利用水流进行降温。 l 展馆外部的结构材料采用太阳能集成模 块,同时使用了硅酸盐新材料,这种新型 材料是指透明混凝土,它是在混凝土中加 入了玻璃质地的成分,利用各种成分的比 例变化,达到相应的不同透明度。这种材 料能够在不同场合发挥不同的功能,不论 是白天,还是黑夜,人们能够感知建筑物 内部和外部的温度与湿度。
2013-4-6
瑞士
l 瑞士馆(网上瑞士馆)由半透明的铝网结构 帷幕笼罩,11000块包含敏化太阳能电池 的生物树脂悬挂其上,每个发光元件都 以瑞士地图为轮廓。这些“红色花瓣” 会与展馆周围的阳光和照相机闪光灯 “互动”,使瑞士馆外墙浮现出动态闪 光的视觉效果,也向游客展现出未来建 筑应充分利用周边的能源,减少惯例能 源耗费。 瑞士国家馆的智能LED帷幕由大豆纤维制 成,既能发电,又能降解
2013-4-6
大豆、玉米纤维等成为世博会新“明星”

大豆、玉米纤维等成为世博会新“明星”大豆、玉米纤维等成为世博会新“明星”:来源:中国棉纺织信息网[慧聪纺织网]用大豆纤维制成的智能LED帷幕、能实现冷热智能调节的温控玻璃镀膜……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不仅会带给人们一场感官盛宴,也将成为许多新型材料的“用武之地”。
园区道路穿新衣在上海世博园区参观,如果遇上雨天,你不用担心脚上会沾满水。
“世博园区的道路会呼吸、会透水,不会积水,行车不会打滑,也没有水雾和溅水。
”上海市政设计总院副院长周军说,“参观者即使在雨中行走,鞋也不会湿,其中的奥妙是世博园区道路有一层神奇‘外衣’。
”据介绍,这种神奇“外衣”就是新型的透水沥青混凝土,也叫排水性混凝土。
它比普通的沥青混凝土透水率提高了%,能使雨水通过该层内部的连通空隙沿路面横坡排出路外,而不至于在道路表面形成泾流,排水能力比普通沥青路面提高~倍。
穿上透水沥青“新衣”的世博园区道路,将比普通路面降低噪音~分贝,抗变形能力提高~倍,比普通的高速公路路面更经久耐用。
由上海城建第一市政负责施工的世博园浦东园区的条道路,总长约公里,总面积达万平方米,共需摊铺沥青混合料达万吨。
这种新材料综合成本比一般铺装沥青高%左右,如果大规模应用成本会有所降低。
可以预计,未来透水沥青混凝土将成为城市市政道路的“升级版”选材。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上海市市政规划研究院介绍,在世博园区道路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选择了安全舒适、经济适用、生态环保、美观大方的道路系统技术方案。
方案包括了SBS改性沥青、纤维材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新颖复合材料井盖和再生材料制成的道路护栏等种新材料和新技术。
展馆建材有玄机上海世博的中国馆呈现了巧夺天工的“馆帽”造型,而它的建造采用了什么建筑材料呢?据悉,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国产高性能氟碳涂料,使用寿命可长达年。
连接中国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四大场馆及周边轨道交通的“世博轴”,则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阳光谷”结构。
世博会对纺织服装业创新发展的启迪

世博会对纺织服装业创新发展的启迪冯宪【摘要】"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弘扬这些"亮点",对进一步完善纺织服装行业"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创新和发展模式,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0)001【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上海世博会;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作者】冯宪【作者单位】上海市服装研究所,上海2003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5结合纺织服装产业自身发展需求,仔细探寻和体会上海世博会“亮点”,比如像“低碳环保”、“绿色清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我们发现,这些“亮点”能给本行业技术领域的创新进步带来有益的启迪。
此次上海世博会劲吹“绿色”、“低碳”之风。
在纺织材料及服装方面主要反映为:一是原材料的可循环使用。
如美国可口可乐快乐工坊馆入口处,为了防滑,铺着一块色泽鲜艳的绿色地毯,它是由100%可循环再利用的PET塑料瓶制作而成的。
PET是一种化学合成物质——聚酯的英文缩写,俗称涤纶树脂。
使用它加工成纤维形状制成纺织品服装,体现了节约的优点。
再如,德国馆工作人员穿着的橘红色的夹克衫和裤子等制服外套,选用了一种特种涤纶纤维面料,这种面料不仅耐穿而且可以100%回收,经过加工还能重新作为纺织纤维使用,而不像其他纤维回收后只能充当廉价的填充物,其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二是原材料的快速降解。
如德国馆工作人员夏天穿着的白色T恤衫就具有较快降解的特性,使用废弃之后不会给环境造成危害,也不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符合生态环保要求。
这种T恤衫在使用上与普通棉质衣物没有什么差别,柔软亲肤、透气排汗,所不同的是它具有较快降解的特性。
浅析竹材在上海世博场馆建筑中的应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上 海 世博 场 馆建 筑设 计 中的
主 要应 用形式
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 ,结合现代化的 设计概念 、结构形式和现代化制造加工工 艺 ,建 造 出满 足 现 代展 览 功 能 和 现代 人 审
美需求 的全新 的竹子建筑 ,不仅展现了独 特 的建 筑 风 格 ,同 时也 倡 导 了前 瞻性 的环 保 理 念 。在 世 博 园里 就 有 一 些 非 常有 意 义 并 且 成 功 的 例子 ,以下 分 别 介 绍 它们 在 场 馆建筑 中作为各种构件 的应用 。 ( 作为结构构件的应用 一) 竹 子 天 然 的 中空结 构 ,使 它 的 硬 度 和 承载力远大 于其他常规建筑材料 。当竹材 作为结构构件使用时 ,主要是利用其强度 特性 ,进行多种组合方 式使其合理传递受 力 , 持 建 筑 的坚 固稳定 。 保 被誉 为 上海 世 博 园 里最 小 的展 馆 “ 德 竹材料作为围护构件使用时 , 主要就是利用 中 同行 之 家 ” 是一 座覆 膜 全 竹 结构 的二 层 其 良好 的热工性 能 及宜 人 的外 观形 象 。
时也带给我们很 多启发 , 一些我们 很熟悉 的传 统材 料被设 计 师用 新 的表 现形 式赋 予 了新 的 生 命 和 活 力 , 中竹 子 的 利 用 尤 其 为 突出。
一
国南部 的八米长 巨龙竹架构而成 ,墙体结 构 则 由天 然 竹 材 和 透 明 轻 盈 的新 型 材 料 EF T E膜复合构成 , 所有材料在建造前 均做 过特 殊 防 火 处 理 。整 个 建 筑 体 现 了可 持 续 和环 保 的理 念 , 建 易拆 , 有 材 料 皆 可 回 易 所 收或 重 复使 用 。建 筑 师 在设 计 过程 中 十分 注 重 发 挥竹 子 作 为建 筑 材 料 所 具备 的特 殊 性能 , 制作前需 要对竹子 进行防火 、 防虫 、 防腐等处理 ,特别是在细部构造设计 中表 现其材料特点与受力特征 , 充分考虑加工 、 施工工艺要求 , 对竹子辅 以现代化手段 , 如 灌 注水 泥 以加 强 局部 受 压 强 度 ,设 置 金 属 拉杆 以增 强 抗 拉 和稳 定 性 能 ,大 大 增 强 了 竹子 建 筑 的 使 用性 和表 现 力 。同 时 为 了保 证 承 力 构 件 的 广泛 应 用 , 能够 便 捷 地 连 接 , 在 构 件 的 适 当部 位 加 装 了金 属 连 接 件 , 这 系列 的 措施 解 决 了该 材 料 结构 开 发 应 用 的一个 个 难题 。 ( ) 二 作为围护构件的应用 竹 子 的茎 叶 中含 有 大 量 的植 物 纤 维 和 空气孔 隙, 材质柔韧 , 非常适合做隔热材料,
科技与创新满分写作素材大全
科技与创新满分写作素材大全科技与创新满分写作素材篇1科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科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灵城镇旺圩小学邝春春科技,是世博会永恒的魅力。
纵观世博会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每届成功的世博会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支撑,因此,科学技术的成就也是每一届世博会上令人难忘的亮点。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照明,还是通信、汽车等技术,在多少年前都是人类不可设想的东西,而在世博会上面世以后,它们就逐渐地成为了主流产业,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中国201 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
那么人们未来在城市中如何生活得更舒适,更和谐呢?上海世博会上的`科技创新向人们展示和描绘了未来的美好生活,为我们打开了未来的城市之门:透过各种新能源汽车,先进医学技术、绿色建材、智能家居、“零排放”社区……一个充满幻想、五光十色的未来城市正在向我们走来。
科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使生活更为舒适、便利。
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科技都起了它重要的作用。
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科技更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明属于自己的科技。
在这届上海世博会上就荟萃了全世界189个国家、57个国际组织、18个企业,在新能源、生态环保、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新材料等方面推出了许多先进的科技创新理念。
如:在规划建设上,突出了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和谐宜居的理念;在新能源的应用上,开展了清洁能源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大规模的示范应用;在生态环境上,突出了生态和谐和循环利用的理念……实践将证明,在世博会上展示的新能源、新材料及新的信息技术,必将在世博会后的人们生活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科技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科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老一辈科学家已经用他们卓越的贡献,推进了科学事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创新科技主题作文素材积累
2022创新科技主题作文素材积累创新科技主题作文素材积累篇1科技创新这个名词,大家都很熟悉,电脑、电视都是科技创新的馈赠,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也是科技创新的结果;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我们就离开了黑暗并且更加崇拜科技了;牛顿因为树上掉下来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又让科技创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科技好玩,至少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科技本身,支配宇宙的自然规律是充满魅力的;其二,探索科技的过程,揭示自然规律的过程也是趣味无穷的。
其三,科学一旦与人生碰撞,在科技与人类社会——无论是正面与反面,也是趣味横生的。
科技无处不在,科技让人类无比自豪!科技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电,人们将继续生活在黑暗中;没有了煤气、石油,那人们岂不是还要吃生的东西或钻木取火,继续用生畜拉车;没有了手机和电脑,人们是不是还用飞鸽传书……由此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一刻都离不开科技的贡献,相信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也在时时刻刻的对科技的发展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贡献着……我虽然顽皮,但也着实体验了一把科技的滋味:我把一些苏打粉放进被子里,然后加上白醋,这时“火山爆发”了!马上,白醋冒起了洁白的泡泡。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正处于青少年时代的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
我曾参加省级科技创新发明活动比赛,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也曾参加市级的科技创新发明活动比赛,也获得了三等奖,这些成绩和老师的辛勤培育是离不开的。
参加科技比赛、阅读科技书籍,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精密的机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车,虚拟的足球赛,高科技信息的传送等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现象,越来越激起了我探索科学的愿望。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科学,传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生活。
如今,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可视电视、电脑上网、心脏起搏器,已经不算新鲜了。
从1901年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到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科技在不同领域里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
2010上海世博会建筑外层设计的材料研究
2010上海世博会建筑外层设计的材料研究【摘要】2010上海世博会是城市的重要空间组成部分,世博园区在布局,建筑,公共设施,交通,服务等世博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设计者在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负荷上,采取了许多先进、有效而舒适的材料技术和材料产品,整个世博园的建设,都体现了低碳世博的理念,在建筑外层设计方面都有精心的集成和应用。
本文以2010上海世博会新型建筑外层设计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此研究,对未来永久性建筑的发展以及建筑外层设计的材料选择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世博会;建筑材料;性能;应用前言本次世博会场馆建筑外层材料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需求:①作为围护结构的基本功能性要求;②展示自身文化特色、产业特色;③重视节能、环保、低碳和可持续发展;④与周边建筑或者园区整体环境和谐相处。
基于这几个主要依据,建筑师利用不同材料在形状、色彩、质感、性能上的特点,经过精心组织和安排,产生了美的建筑形式和节能低碳建筑外层。
1 材料类型1.1 材质(1)生物材料这一类材料中,主要包括竹子、木材、藤条、绿化植被、麦秸砖、屋顶花园等等。
这类生物材料往往注意与当地的原生性材料相结合,将当地资源丰富的原材料作为建筑外层设计,往往是可回收利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
(2)玻璃材料玻璃是本次世博会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建筑外层材料。
绝大多数的展馆外墙以及门窗洞口等都有应用。
除了最普通的玻璃之外,玻璃材料往往与一定技术或科技手段相结合,主要希望达到低辐射、低耗能、保温隔热的效果。
例如澳门馆等采用的低辐射双层中空玻璃;世博中心的双层玻璃幕墙中,还精心设计了金属丝网和惰性气体,以起到更好的保温隔热作用。
(3)太阳能利用材料很多场馆实现了太阳能利用技术与建筑外层设计的一体化。
本次世博园展馆建筑中主要是对太阳能的主动式应用,主要方式是光伏发电技术和光热转化技术。
如瑞士馆使用了11000块包含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生物树脂悬挂在半透明的铝网结构帷幕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馆设施篇◆中国馆国产高性能氟碳涂料:闪耀夺目中国红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由多种红色组合而成的“中国红”外立面板能够在白昼阳光折射、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和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
让“中国红”如此夺目的就是国产高性能氟碳涂料,其颜色生命期长达15~20年。
新型环保塑木材料:或成发展趋势与正红色“东方之冠”相呼应的,是馆周围大片红木色的地板。
这些地板既有木材的质感,也有木料的纹路,但事实上这些地板并不是木头制成的,而是一种名叫塑木的新型环保材料。
塑木的主要成分是塑料和天然纤维,是采用特殊工艺如挤出、注塑、模压等将塑料和天然木质纤维加工成型的产品。
与传统木材相比,塑木最大的优势就是对环境贡献大,节省木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需要油漆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不怕水、在10年左右的使用周期结束报废后可回收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据了解,塑木主要用于室外园林景观和亲水景观,使用年限是普通木材的3~10倍。
砂基透水砖:低碳型建筑材料世博会中国馆广场所用的仁创砂基透水砂岩,是北京仁创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仁创”)通过自主创新,以沙漠中的风积沙为原料,通过免烧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
其“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特性不仅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要,而且满足建设生态文明需求。
仁创此次为世博会中国馆广场特殊研制了仿花岗岩石材的透水砂岩系列产品,其外形与意大利花岗岩石材别无二样,同时又具有透水速度快、强度高、耐磨性好、本身具有自洁功能的特性。
该系列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11项奥运工程,国庆六十周年长安街改造工程等。
仁创开创的以“用沙”为特点的工业型砂产业,能够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小砂粒、高科技、大产业”,为世博会体现中国文化、东方哲学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提供了系统技术和产品支持。
太阳能电池板:光伏建筑一体化材料中国馆采取了利用68米平台和60米观景平台铺设单晶太阳能组件的方案,总装机容量达302千瓦。
中国馆的60米观景平台四周采用特制的透光型“双玻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用这种“双玻组件”建成的玻璃幕墙,既具有传统幕墙的功能,又能够将阳光转换成清洁电力,一举两得。
◆世博轴PTFE膜材:打造世界最大顶棚膜结构阳光谷是上海世博会园区最大的单体工程——世博轴的要害性节点。
6个阳光谷之间的索膜结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连续张拉索膜结构,总面积达77 224平方米,最大跨度97米,由31个外侧桅杆、19个下拉点以及18个与阳光谷的拉结点通过13种不同功能的索膜张拉而成,膜片数量69片,其中最大的膜单片面积达1780平方米。
索膜选用了一种名为聚四氟乙烯(PTFE)的纤维,膜材料厚度仅为1毫米,但强度高,设计张力达到5吨/平方米,该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防紫外线、抗风化、高反射性等特点。
由于索膜表层含有一层功能性涂料,因此具有自清洁功能。
此外,透明玻璃与金属架连接处采用了高性能硅橡胶和化学黏合剂。
◆意大利馆透明混凝土:充分实现节能意大利馆外墙采用了一种新型材料——透明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材料,可以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还能折射室外的自然光,减少室内灯光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意大利馆的墙壁由“透明水泥”构成的混凝土预制件制成,因此太阳光可透过墙壁到达室内,晚上可以从外面透过墙壁看到室内的灯光。
每个混凝土预制件的尺寸为100cm×50cm×5cm,该馆共利用了3774个混凝土预制件,覆盖了意大利馆墙壁的4成左右,白天,阳光可通过窗户以外的地方进入房间内,从而可减少照明器具的使用。
开发出这种透明水泥的是意大利水泥厂商“Italcementi Group公司”。
虽然没有公布材料的详情,不过已经得知其制造方法是在不用水的情况下,使透明的热塑性树脂和氧化铝等无机材料凝固后形成的。
据悉,5cm厚混凝土预制件的光透射率最大为20%。
◆英国馆透明亚克力杆:时尚又低碳英国馆的造型奇特,其昵称是“蒲公英”。
英国馆的外墙上安装的6万根“触须”,采用一种透明亚克力制成,每根“触须”长7.5米左右,大部分露在展馆外面,具有一定的柔软度,能随风轻轻舞动,让观众感觉似乎整个展馆都在飘动。
英国馆不仅外形独特而且还非常低碳。
“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是用电量比较少的几个场馆之一。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新闻发言人露丝说。
这6万根“触须”的底部装有6千种不同品种的植物种子,这些种子是采用特殊的工艺被浇铸进亚克力管中的,组成一座给人带来强烈震撼的“种子殿堂”。
◆日本馆“发电膜”:全球首次应用作为世界上首次采用“发电膜”技术的场馆,日本馆外墙使用的太阳能电池能自主产生能源。
日本馆的弧形穹顶上有三个呼吸孔、三座排热塔以及透明夹层皮肤。
日本馆选择了透光、轻质高强、可回收利用的夹层薄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作为建筑表皮系统,夹层中埋设有曲面太阳能电池为建筑提供绿色辅助能源。
这张高透光性发电膜通过吸收太阳光后自主发电,正常可提供整个日本馆供电系统1/4的电力。
透光发电膜还会随着日光及夜晚的演出情况变换各种“表情”。
据悉,日本馆在建造过程中通过使用“发电膜”和“循环呼吸柱”,实现了将钢筋的使用量削减至普通建筑物的60%。
同时,设在建筑表皮上的喷雾系统可降温而不湿衣。
呼吸孔与排热塔用于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强化冷暖空气流通,同时具有采光、收集雨水、散水降温的“呼吸”功能,可减少空调能耗和照明用电。
◆瑞士馆光伏技术与LED:打造互动型智能帷幕瑞士国家馆17米高的半透明帷幕上缀着1万个红色的“小太阳”,不时发出闪闪烁烁的光亮。
这“小太阳”是智能帷幕的一个个单元,是一个圆盘大小的红色光敏器件,利用了最先进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将吸收的太阳辐射转化为动力和能源。
旨在用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告诉观众:我们周围还有许多能源未被利用。
每个“小太阳”包含1块印制电路板,该电路板由太阳能电池、微处理器、3个双层电容器(高能率存储装置)、1个快速开关的LED和光感器组成,这些电子元件密封在一个红色透明的聚碳酸酯容器里,通过它们可与展馆帷幕进行互动。
帷幕上的每个“小太阳”,通过太阳能电池、光感器、LED等的相互配合工作,根据入射光的角度和强度,将光能吸收储存并转化为电能,可以独立发光。
这些电池的设计模仿生物细胞,具有自成一体、自我维持的特性,仿佛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
“太阳能光伏技术本身并不算新奇,但它绿色、安全、环保,而我们用了一种聪明有创意的方式将它组合并展现了出来!”瑞士馆技术团队的主要负责人说道。
◆芬兰馆新型纸塑复合材料:首次亮相芬兰馆的垂直承重结构由钢材制成,水平结构由木质框架元件组成,而外部则使用了富有现代气息的鳞状花纹纸塑复合板。
芬兰馆方面透露,芬兰馆外墙使用的鳞状装饰材料是由UPM ProFi木塑复合材料制成,是一种特殊环保建筑材料,它由废纸和塑料制成,十分坚硬,不会褪色,移动或者拆卸也很方便,而且全部材料都可以被回收,这种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也是通过芬兰馆首次向世界展示。
UPM ProFi摸上去足够硬,内部水分含量低,且外观清新雅致不褪色。
其主要原料是芬欧蓝泰不干胶标签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纸张和塑料,可重复使用,可轻易降解,完全符合各项环保标准。
此次用于上海世博会芬兰馆建设的UPM ProFi木塑复合板共由18吨废弃纸张和塑料合成,是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再利用。
JKMM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师Teemu Kurhela在评价UPM ProFi时介绍说,UPM ProFi是非常合适的、呈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理想城市的材料。
韩国馆新型合成树脂:环保材料韩国企业联合馆的主题是“绿色城市,绿意生活”,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概念。
韩国企业联合馆的外立面由合成树脂做成,但跟以往很难腐化的合成树脂不同的是,韩国企业联合馆外立面用合成树脂是可腐化的。
在世博会后,韩国企业联合馆将被拆除,而这些合成树脂外立面则将被制作成环保袋,赠予上海市民。
瑞典馆胶合木:强度堪比钢材瑞典国家馆的入口是由纵横交错的木梁和木柱支撑起来的。
这些木梁、木柱所用的材料是胶合木,是一些边角木料用胶粘成的“栋梁之材”。
胶合木的运用,既体现了瑞典馆“创意之光”的主题,也符合城市生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瑞典馆展示的一大亮点。
胶合木由单独的规格材层板组成。
木材经过烘干、刨平成板材后分类成各种强度级别,多层板材用胶粘剂黏合搭接,以获得不同的长度、厚度和形状。
由于这种特殊的生产方法,胶合木可以做成尺寸和形状各异的结构部件。
瑞典馆官员介绍说,今天的瑞典、美国和许多其他发达国家,从住宅到大型公共建筑,都大量应用了胶合木的梁、柱、桁条。
胶合木与相同体积的普通木材相比,具有更大强度和刚性,如果按照质量计算,胶合木甚至比钢材更加“强壮”。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胶合木的优越性主要有4个方面。
首先,它质量轻、强度高、易加工,可以作为各种大跨度、大面积建筑的屋顶结构。
其次,它提高了木材的利用效率。
用来加工胶合木结构的木材,可以用各种速生林木加工,由于应用了胶粘,结构的尺寸和形状也不受木材本身尺寸和形状的限制。
再次,它抗震、防火、耐腐蚀。
同等强度的胶合木梁柱结构,质量要大大轻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就会提高安全性。
瑞典馆官员举例说,20世纪末的日本阪神大地震,就是胶合木结构的房屋提高了人们的生存几率;美国加州等地震带上的房屋,如今已普遍运用了胶合木结构。
此外,新型粘胶和表面处理技术,也可以防止木材燃烧、腐蚀或虫蛀。
最后,胶合木也属于低碳范畴,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从地球碳循环的角度看,林木的生长是固碳的过程,而生产钢材、水泥的过程却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用速生林木制造的胶合木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就相当于把二氧化碳固定在各种建筑中了。
阿联酋馆特殊不锈钢板材:塑造逼真的“流动沙丘”阿联酋馆南向的“沙丘”面上是光滑的金属屋面板,而北向的“沙丘”面被设计成类似鲨鱼腮的弧形天窗,凹凸有致,犹如层层波浪。
阿联酋馆在设计中采用了一种玫瑰金色的不锈钢板材,这种板材是将不锈钢板浸在热的铬和硫酸中,通过增加氧化膜的厚度来取得动态的色彩效果。
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不锈钢板材是从英国进口的。
这种特殊建筑材料的运用,加上一定的自然环境,就让建筑外观达到了颜色变幻、绚丽多彩的效果,使整座建筑产生一种流动的感觉。
当阳光照射在板材上时,光线分别在金属层和氧化膜上折射,通过分隔光谱,就能反射出不同的颜色。
也就是说,只要有阳光,游览者站在不同角度就能看到阿联酋馆反射出不同的颜色。
最重要的是,达到这样的效果无须任何能源。
螺栓连接、单层网壳钢结构:让建筑物“重生”在上海世博会的众多场馆中,阿联酋馆有一个非常超前的设计理念,就是在设计时已预先考虑了它的“重生”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