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网络虚拟化IRF2技术架构(堆叠增加带宽)

合集下载

数据中心IRF虚拟化网络架构与应用

数据中心IRF虚拟化网络架构与应用

数据中心IRF虚拟化网络架构与应用1 概述网络已经成为企业IT运行的基石,随着IT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基础网络架构也不断调整和演化, 以支持上层不断变化的应用要求。

在传统数据中心网络的性能、安全、永续基础上,随着企业IT应用的展开,业务类型快速增长、运行 模式不断变化,给基础网络带来极大运维压力:需要不断变化结构、不断扩展。

而传统的网络规划设计依 据高可靠思路,形成了冗余复杂的网状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网状网 结构化网状网的物理拓扑在保持高可靠、故障容错、提升性能上有着极好的优势,是通用设计规则。

这样一种依赖于纯物理冗余拓扑的架构,在实际的运行维护中却同时也承担了极其繁冗的工作量。

多环的二层接入、full mesh的路由互联,网络中各种链路状态变化、节点运行故障都会引起预先规划配 置状态的变迁,带来运维诊断的复杂性;而应用的扩容、迁移对网络涉及更多的改造,复杂的网络环境下 甚至可能影响无关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传统网络技术在支撑业务发展的同时,对运维人员提出的挑战是越来越严峻的。

随着上层应用不断发展,虚拟化技术、大规模集群技术广泛应用到企业IT中,作为底层基础架构的网 络,也进入新一轮技术革新时期。

H3C提供的网络虚拟化技术IRF2,以极大简化网络逻辑架构、整合物理 节点、支撑上层应用快速变化为目标,实现IT网络运行的简捷化,改变了传统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繁冗规则。

22.1基于 IRF 虚拟化的数据中心 server farm 网络设计数据中心的应用架构与服务器网络对于上层应用系统而言,当前主流的业务架构主要基于C/S与B/S架构,从部署上,展现为多层架构的 方式,如图2所示,常见应用两层、三层、四层的部署方式都有,依赖于服务器处理能力、业务要求和性能、 扩展性等多种因素。

图2 多层应用架构 基础网络的构建是为上层应用服务,因此,针对应用系统的不同要求,数据中心服务器区的网络架构 提供了多种适应结构,如图3展示了4种H3C提供的常用网络拓扑结构:图3 多种数据中心server farm结构 根据H3C的数据中心架构理解和产品组合能力,可提供独立的网络、安全、优化设备组网,也可以提 供基于框式交换平台集成安全、优化的网络架构。

irf2技术详解

irf2技术详解

IRF2 技术详解简介 (2)工作机制 (3)发现邻居 (3)交换信息 (3)确认角色 (4)top管理 (4)设备管理与报文转发 (5)堆叠分裂多master的处理机制 (6)1简介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是华三的高可靠性技术,是一种软件虚拟化的技术。

简单的来说就是可以把多台设备变成一台设备,就如同框式设备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一样,而且irf是一种局部技术,在网络关键部位使用,比如汇聚和核心,对网络整他并没有太大影响。

这种技术能够简化配置,保证网络可靠性的同时极大的简化网络结构,并且收敛速度非常快,这与mstp+vrrp的配置麻烦,结构复杂,收敛缓慢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与mstp相比可以实现完全的负载分担。

在数据中心以及一些网络延迟要求严格的网络里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组建简单快速高效的大二层网络。

与其他厂商的虚拟化技术相比irf2更加灵活,华三低端交换机也支持的比较好。

本文先对irf2技术进详细的分析,别且结合公司发展方向。

指出了irf2在今后网络中的使用场景。

2工作机制与其他协议类似,irf2分为发现邻居—交换信息—确定角色—top管理这几个阶段。

发现邻居:邻居发现较为简单无报文确认机制,irf默认堆叠口的对端就是邻居交换信息:设备通过堆叠口发送hello包,其中带有确认角色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比如域编号,成员编号,优先级,mac地址等。

确认角色:根据协议定义以及相关信息确认master 与slave角色,master设备管理堆叠top,计算路由,同步配置,但是master和slave共同完成数据转发。

维护top:包括堆叠的合并,分裂等。

2.1发现邻居堆叠口是有特殊的链接关系的,中有将对应的接口相连才能建立堆叠,堆叠线两断就是邻居。

具体的关系如下:链形环形top:2.2交换信息交换信息是确认角色的必要条件,irf根据hello报文多携带的信息,收集全堆叠top 信息,主要包括域编号(domain id),成员编号(member id),优先级,mac地址等。

IRF系列(八):IRF2设备的智能堆叠

IRF系列(八):IRF2设备的智能堆叠

IRF系列(⼋):IRF2设备的智能堆叠⽂/席明研在IRF2技术中,如何保证多台设备可以灵活、便捷、可靠地进⾏堆叠是⼀项⾮常基础和重要的⼯作。

本⽂介绍的专利涉及⼀种⾃动配置堆叠链路的⽅法,可以⽆需⼿⼯配置堆叠组,⾃动将与同⼀对端堆叠设备相连接的端⼝加⼊到⼀个堆叠⼝中,避免了⼿⼯配置的繁琐以及对接堆叠端⼝容易出错的问题。

该专利内容为:1、在⼀台具有堆叠功能的交换设备上,维护与其直连的其他交换设备与堆叠⼝的对应关系。

每台与上述具有堆叠功能的交换设备直连的其他交换设备仅对应⼀个堆叠⼝,各交换设备之间发送的SN-HELLO报⽂中携带发送⽅设备的设备ID(例如桥MAC或设备编号等);2、当⼀台交换设备从其⾃⾝的⼀个物理端⼝接收到与其直连的另⼀台交换设备发送的SN-HELLO报⽂时,获取与其相连的交换设备的设备ID,并根据设备ID查询预设的交换设备与堆叠⼝的对应关系,确定直连设备对应的堆叠⼝;3、将接收SN-HELLO报⽂的物理端⼝加⼊对应的堆叠⼝,使其成为堆叠⼝中的⼀个成员端⼝。

如图所⽰,交换设备1的三个物理端⼝分别与交换设备2的物理端⼝1、2、6相连,则物理端⼝1、2、6分别可以收到携带⾃交换设备1的设备ID的SN-HELLO报⽂。

由于设备ID相同,因此对应的堆叠⼝也⼀定相同(现假设均对应堆叠⼝1)。

这样,依照本专利的处理⽅法,物理端⼝1、2、6分别被加⼊⾄堆叠⼝1,与交换设备1形成正常的堆叠。

由此可以见,本专利的⽅法可以不需预先在交换设备上配置相关物理端⼝构成⼀个堆叠⼝,⽽是根据堆叠设备间的实际链路情况动态划分堆叠⼝的成员端⼝,⽆论各物理端⼝间怎样联系,都不会出现问题。

这件专利的技术内容巧妙且⾮常实⽤,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户进⾏繁琐且极易出错的成员端⼝划分与连接的⼯作,使⽤户可以在付出较低的使⽤、维护成本的情况下使⽤更⾼效的IRF堆叠设备,是⼀项优秀的可专利技术。

截⽌⽬前,H3C在IRF技术领域申请专利超过数⼗件,并在不断创新出优秀的相关专利技术。

数据中心网络带宽扩展方案

数据中心网络带宽扩展方案

数据中心网络带宽扩展方案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不断增加。

数据中心网络带宽的扩展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以满足企业对高速、可靠和安全数据传输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数据中心网络带宽扩展的方案,通过引入新技术和优化网络架构来提高带宽的可用性和性能。

一、网络架构优化在开始考虑带宽扩展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进行优化。

现有的网络架构可能存在瓶颈和性能短板,无法提供足够的带宽来满足企业需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网络架构优化方案。

1. 优化网络拓扑结构: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减少网络延迟和带宽浪费。

常见的优化方案包括引入冗余路径和分布式交换机,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2. 利用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可以通过共享物理资源来提高带宽利用率。

通过在数据中心中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多个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虚拟化为一个统一的资源池,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 使用负载均衡器:负载均衡器可以将流量均匀地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提高带宽的利用率和扩展性。

通过使用负载均衡器,可以避免单一服务器过载的情况,提高整体网络性能。

二、引入高带宽技术网络带宽扩展的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引入高带宽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带宽技术。

1.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技术。

通过使用光纤传输数据,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高速数据传输,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

2. 以太网聚合:以太网聚合是一种通过并行传输数据的方式来提高带宽的技术。

通过将多个以太网接口绑定在一起,可以实现带宽的叠加,提高整体的带宽。

3. 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基于软件控制的网络架构。

通过使用SDN,可以实现灵活的网络带宽分配和管理,根据需要动态调整带宽的分配,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三、提高带宽利用率除了优化网络架构和引入高带宽技术外,提高带宽利用率也是扩展带宽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提高带宽利用率的建议。

1. 流量分析和调整:通过对数据中心内部和外部流量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流量的来源和目的地,进而调整网络带宽的分配。

IRF技术

IRF技术

协议热备份(成员设备故障前)
协议热备份(成员设备故障后)
IRF的技术优势
• • • •
• • • •
简化管理 简化网络运行,提高运营效率 低成本 强大的扩展能力,保护用户投资强大的扩展 能力,保护用户投资 高可靠性 高性能 丰富的功能 广泛的产品支持
IRF基本配置命令
• display irf命令用来显示IRF中所有成员设备 的相关信息。 • display irf configuration命令用来显示IRF中 所有成员设备的预配置信息(预配置是指需 要重启以后才能生效的配置)。 • display mad命令用来显示MAD配置信息。 • irf auto-update enable命令用来使能启动文 件自动加载功能。 • irf domain命令用来配置IRF域编号 • irf member命令用来在独立运行模式下配置 设备的成员编号
IRF网络虚拟化技术
智能弹性架构
IRF是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的简称,即智能弹性架构,是H3C公司专有的设备 虚拟化技术,将实际物理设备虚拟化为逻辑设备 供用户使用。目前的IRF2.0是一种将多个设备虚 拟为单一设备使用的通用虚拟化技术,此技术已 经应用于高、中、低端多个系列的交换机设备, 通过IRF2.0技术形成的虚拟设备具有更高的扩展 性、可靠性及性能。
IRF基本配置命令
• mad ip address命令用来给指定成员设备配 置MAD IP地址。 • 【举例】 # 配置VLAN接口Vlan-interface3 在成员设备1上的MAD IP地址。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3 [SysnameVlan-interface3] mad ip address 192.12.0.1 255.255.255.0 member 1

H3C IRF2

H3C  IRF2
H3C IRF2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我们对高性能交换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所谓高性能的交换网络是指:网络的高可靠性,高收敛性,能够充分利用链路和端口等资源,以及低难度的网络部署和维护。为此,各网络厂商推出了各自的方案,下面介绍H3C公司推出的IRF2。
所谓IRF2(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2),即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它是H3C研发的软件虚拟化技术,旨在将多台通信设备在逻辑上虚拟化成一个IRF2的堆叠。
IRF2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集群,H3C公司利用HGMP的简单堆叠,解决了接入二层交换机因为数量较多而带来的一部分设备管理的简化问题
第二阶段:IRF1,相比于集群技术,IRF1解决了网络接入层的网络结构简化与数量众多的接入设备管理的简化
第三阶段:IRF2,实现了网络的简化,包括网络节点,业务和管理维护的简化
IRF2的优点:
1.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得更高性能;
2.简化网络规划和管理;
3.降低故障中断时间;
IRF2主要应用功能:
1.IRF2堆叠扩展端口数量,
2.IRF2堆叠扩展系统处理能力
3.IRF2堆叠扩展带宽
当现有业务量的增加而原网络设备的端口数目以及背板带宽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时,可以使用IRF2来使端口数量和背板带宽增加从而满足现有网络的需求,与传统的堆叠级联相比,IRF2不仅仅是扩展了端口数目,而且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使网络的可靠性和收敛性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也简化了网络的管理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 VSS、H3C IRF2、huawei CSS】解析Cisco H3C huawei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

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

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实现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

例如,它可将两台物理的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整合成为一台单一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从而可将系统带宽容量扩展到1.4Tbp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而想要启用VSS技术,还需要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架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即VSL)。

VSL承载特殊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

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 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_ IRF_ CSS_ VSU比较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_ IRF_ CSS_ VSU比较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IRF2和CSS解析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

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

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实现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

例如,它可将两台物理的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整合成为一台单一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从而可将系统带宽容量扩展到1.4Tbp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而想要启用VSS技术,还需要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架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即VSL)。

VSL承载特殊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

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