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细管引流术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胸腔引流操作流程

胸腔引流操作流程

胸腔引流操作流程胸腔引流是一种用于排出胸腔积液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胸腔引流的操作流程,以下是详细步骤:是一种用于排出胸腔积液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胸腔引流的操作流程,以下是详细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消毒:清洁双手,并将穿刺部位消毒。

- 麻醉:根据需要,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 工具准备:准备好胸腔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收集瓶、注射器等。

2. 定位:定位:- 使用X射线或超声波等影像学技术,确定引流部位。

- 在胸膜腔内标记好引流位置,插入引流管。

3. 穿刺:穿刺:- 将针头插入引流部位,以适当的角度穿刺胸膜腔。

- 确保针头顺利穿过皮肤、皮下组织和胸膜,进入胸膜腔。

4. 引流管放置:引流管放置:- 移除针头,保持引流通畅。

- 插入引流管,将其与引流系统连接。

- 根据需要,可使用缝线固定引流管。

5. 负压应用:负压应用:- 设置合适的负压引力,以促进积液排出。

- 将引流管连接到收集瓶或负压设备。

6. 引流观察:引流观察:- 观察引流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 注射器中是否有积液进入,收集瓶中的积液量是否有变化。

-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引流系统。

7.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引流管应保持通畅,避免被压迫或弯曲。

- 定期更换收集瓶,防止交叉感染。

- 避免引流管与其他管道交叉,以免感染。

以上就是胸腔引流的操作流程。

在进行操作时,务必注意安全和卫生,根据个体情况灵活调整。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联系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

胸腔引流管插入术的常规操作

胸腔引流管插入术的常规操作

胸腔引流管插入术的常规操作一、胸腔引流管插入术【适应证】气胸、血胸、脓胸、支气管损伤等。

【器材】28-32Fr引流管、剪刀、长的血管钳、止血钳、缝合器械、局麻用具、吸引器等。

【操作】以排气为目的时穿刺部位在锁骨中线第2.3肋间;以排液为目的时穿刺部位在腋中线或腋后线上第6.7肋间。

病情允许时作胸部X线摄片以确认膈肌的位置,保证插管位置在其上的胸腔内。

二、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插入1.消毒穿刺部位,铺巾,局麻。

2.切开穿刺部位3.5cm,用长弯血管钳撑开肋间肌,向内伸展以撑开胸膜。

3.插入手指确认已经进入胸膜腔后,用长弯血管钳夹住引流管送进胸腔内。

引流管的侧孔要进入胸腔内。

4.垂直褥式缝合切口,用结扎线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接水封瓶或低压吸引装置。

三、套管针引流术1.方法(1)选好部位,消毒,铺巾,局麻。

切开皮肤2~3cm,用长弯血管钳分离肋间肌。

(2)在创口内插入导管针到胸腔里,至合适深度后拔去外套管针,保留引流导管在胸腔内。

引流管接低压吸引装置。

2.水封瓶引流装置:(1)1瓶式——引流导管长约1m,下接水封瓶。

透过导管内的液柱波动,确认引流管是否在胸腔内并保持畅通。

(2)3瓶式——第一瓶收集胸腔流出的液体,第2瓶使胸腔不直接与大气相通,第3瓶调节压力。

也可把3瓶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装置,使用更方便。

3.胸腔引流的管理:插管后,在持续吸引状态下,拍摄胸部X线片以确认导管的位置。

引流瓶必须保持低位。

引流不充分时要考虑再插管引流。

引流6~12小时仍然有明显的气胸或血胸,需要追加插管引流或做其他必要的处理。

四、胸腔穿刺术【适应证】因不能摄胸片而做的诊断性穿刺;张力性气胸而无法做胸腔闭锁引流时的救命措施;血胸、脓胸时的穿刺抽血、抽脓。

【操作】1.穿刺部位同于胸腔闭式引流。

消毒,局麻注射直达胸膜,并试穿确认有空气或液体存在。

2.用连接3通管和注射器的18G的穿刺针,沿肋骨的上缘进针,至试穿时的深度为止。

三通管连接排液(气)管。

临床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流程

临床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流程

临床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流程一、手术准备1.确定手术指征:胸腔积液或气胸的病人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决定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手术。

2.术前准备:与患者和患者家属沟通,获得患者同意;准备好手术器械、消毒液、局部麻醉药物等。

3.术前检查: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确保手术安全。

二、手术操作1.术前准备:将病人安置于仰卧位,保持身体的匀速,胸部裸露,做好术前皮肤消毒。

2.局部麻醉:取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胸腔穿刺点皮下组织和胸膜之间,使患者感到局部麻醉,减轻疼痛感。

3.穿刺:由医生用消毒的刀片划开皮肤,然后用消毒的针头穿刺胸膜,将针头推入胸腔内。

4.引流管置入:将引流管通过穿刺针或导管,插入胸腔内,保持管道通畅。

5.引流:将引流管和引流袋连接好,确保引流顺利,持续观察引流情况,定期更换引流袋。

6.固定引流管:使用透明敷料和胶带将引流管固定在胸部皮肤上,防止引流管脱落。

7.术后处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注意防止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三、术后护理1.术后观察: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出血、感染、氧合等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检查引流液颜色、气味、量等,定期更换引流袋。

3.休息调理: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充分休息,按医生建议饮食调理,避免剧烈运动和激烈活动。

4.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手术部位,观察胸腔积液或气胸情况,随时评估病情。

以上就是临床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操作流程,手术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确保手术成功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也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术后护理,以促进术后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嘱病人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然后摒住,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不可抓挠伤口
整理记录
收拾用物,整理床单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消毒液喷手,推治疗车回治疗室→收拾用物(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放置,由院感科统一回收处理,消毒液擦试治疗车、治疗盘、治疗盘反扣晾干备用)→洗手→取口罩→记录病人引流液的颜色、形状、量
告知病人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翻身时防止打折、弯曲、滑脱、受压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治疗盘:碘伏、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换药盘、止血钳2把、一次性无菌治疗巾、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无菌剪刀、记录单、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要点说明
评估解释
评估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安全)→携病历至病床核对病人床号、姓名等→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引流通畅情况
用物准备
准备用物→洗手→戴口罩
在治疗室按无菌方法打开换药盘,将碘伏倒在换药盘内的棉球上→打开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按无菌方法将0。9%生理盐水500ml加入胸腔引流瓶内
检查棉签、纱布等时要注意检查包装、有效期、质量(无漏气)
安置体位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
更换导管
将一次性治疗巾垫于病人引流管下方→用2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适当处→打开换药盘于治疗巾上→戴好无菌手套→取无菌纱布包裹住引流管的连接处,一手捏住引流管,一手捏住引流瓶自接口处分离→上提引流瓶前段使液体流入引流袋内→取碘伏棉球以螺旋方式消毒引流管关口周围→将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与脑室引流管连接→松开止血钳→挤压胸腔引流管,嘱病人深呼吸,观察引流瓶内有无气泡溢出,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撤去治疗巾,脱手套→在引流瓶上注明更换日期及时间

二型三腔胸腔引流管使用说明

二型三腔胸腔引流管使用说明

二型三腔胸腔引流管使用说明引流管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胸腔引流术,主要用于胸腔积液或气胸等疾病的治疗。

二型三腔胸腔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引流管型号,下面将对其使用进行详细说明。

一、准备工作1. 确认引流管型号和尺寸是否正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

2. 检查引流管是否完整,无损坏、污染等情况。

3. 准备好消毒液、无菌手套、无菌巾、无菌药膏等消毒和穿刺所需的材料。

4. 术前告知患者引流管的使用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并发症,征得其同意。

二、操作步骤1. 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暴露胸部,并做好局部消毒。

2. 戴上无菌手套,将无菌巾铺在患者胸部。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穿刺点位。

3. 使用无菌针头穿刺至胸腔,以避免误伤相关重要器官。

4. 确认针头已进入胸腔后,将针头取出,将引流管插入胸腔。

插入深度通常为患者胸廓上缘与下缘的一半左右。

5. 完成引流管插入后,将引流管与胸腔连接的端口与引流瓶的连接管相连。

6. 确保引流瓶处于负压状态,以促进胸腔内积液的引流。

如引流瓶无负压功能,可通过手动抽吸法进行引流。

7. 在引流管连接处严密封闭,以防止气体或液体的泄漏。

8. 监测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如引流液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9. 定期更换引流瓶和引流管,以避免交叉感染和引流管堵塞。

三、注意事项1. 引流管的插入应准确无误,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器官。

2. 引流管的连接应严密可靠,避免漏气或漏液。

3. 引流液的监测应及时,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

4. 引流管的更换应定期进行,以避免交叉感染和引流管堵塞。

5. 患者在引流过程中应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运动。

四、并发症及处理1. 感染:定期更换引流管和引流瓶,保持引流管插入口处的清洁和干燥。

2. 出血:引流管插入过程中应准确无误,避免损伤重要血管。

3. 引流管堵塞:定期更换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堵塞。

4. 漏气或漏液:引流管的连接应严密可靠,如发生漏气或漏液应及时处理。

胸腔插管引流操作常规

胸腔插管引流操作常规

胸腔插管引流操作常规
[适应证]
1.气胸或血胸经穿刺抽吸无效者。

2.急性脓胸需持续排脓者。

3.脓胸并支气管胸膜漏者。

4.胸内手术者。

[操作步骤]
1.选择插管部位:气胸取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胸腔积液采用腋中线或腋后线第5~8肋间隙,或根据胸X 线片、B超选择插管部位。

2.局麻: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插管处皮肤和肋间隙直达胸膜。

3.插管:局麻后沿肋骨上缘平行作一小的皮肤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肋间肌,通过套管针直接或借助止血钳,插入开有侧孔的引流管达胸膜腔内约4~5cm,将引流管缝合在皮肤上(敷料覆盖并固定),并置于水封瓶的水面下2cm,必要时加上一个可产生8~12cm水柱负压的负压吸引装置改
善引流。

[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术前做好解释工作;
2.注意观察水封瓶内有无气泡溢出或水柱波动情况;
3.注意检查有无因引流管侧孔没有完全放入胸膜腔而出现皮下气肿;
4.注意观察血压及引流瓶内引流物情况。

放置胸腔引流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放置胸腔引流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放置胸腔引流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检查引流器件是否齐全并无损坏。

- 向患者解释操作流程,并取得其同意。

-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引流器规格。

2. 消毒操作:- 清洁穿刺点周围的皮肤,使用75%酒精消毒。

- 用清洁巾纸或无菌纱布将消毒液擦拭至周围10cm范围。

3. 局部麻醉:- 使用2%利多卡因或其他麻醉剂,在穿刺点周围注射麻醉药物。

- 注意注射剂量和深度,以确保有效麻醉。

4. 引流管放置:- 选择合适大小的引流管,并将其连接好。

- 将引流管插入穿刺点,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 慢慢推进引流管到达目标位置,并确保其与胸腔内相连。

5. 固定引流管:- 用透明敷料或固定带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或移位。

- 调整固定带的紧度,以确保引流管处于稳定位置。

6. 引流器连接和引流操作:- 将引流管与引流器件连接。

- 调整引流器的负压力,以促进引流。

- 定期检查引流液的量和性质。

7. 完成操作:- 清理操作区域,并嘱咐患者保持卧床休息。

- 记录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评分标准在进行放置胸腔引流管操作时,可以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评分:- 操作规范性:包括操作的顺序、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等方面。

- 消毒操作的质量:是否仔细、彻底地消毒操作区域,防止感染的发生。

- 局部麻醉操作的准确性:包括麻醉剂量的掌握、注射深度的准确性等方面。

- 引流管放置的准确性:包括准确选择穿刺点和引流器规格,准确插入引流管并与胸腔相连等方面。

- 引流管固定的牢固性:引流管是否固定稳定,防止其脱落或移位。

- 引流操作的技巧和效果:包括引流器件的连接方式和引流液的量和性质等方面。

以上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具体细化和补充,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意:以上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并非法律文件。

操作时需遵循相关医疗规范和要求。

请在了解具体情况并接受专业培训后进行相关操作。

胸腔引流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胸腔引流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胸腔引流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引言胸腔引流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治疗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情况。

该操作需要严格遵循特定的流程和评分标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胸腔引流的操作流程,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评分标准。

一、胸腔引流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胸腔引流操作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等信息,确保操作对象正确。

- 准备器械和药品:确认操作所需的引流系统、引流管、消毒剂、无菌手套等器械和药品是否齐全,并进行消毒。

2. 术前准备- 宣教:向患者解释胸腔引流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 体位:将患者安置于合适的体位,一般选择侧卧位,并保持身体处于适当的位置,以利于引流液体流出。

- 局部消毒:用无菌消毒液对需要操作的部位进行局部消毒。

3. 操作过程- 麻醉:一般情况下,胸腔引流操作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可以选择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 穿刺:用无菌操作的引流针穿刺胸腔,熟练操作以避免损伤血管、器官等重要结构。

- 引流管插入:将引流针更换为柔软的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将胸腔内积液或气体引流出来。

- 固定引流管:将引流管固定在皮肤上,防止移位或滑下。

- 连接引流系统:将引流管连接到引流系统,确保引流通畅,预防感染。

- 各项监测:定期测量胸腔引流的量和性质,并记录下来,以评估疗效和引流的情况。

- 术后处理:引流结束后,及时处理器械和废弃物,并对操作部位进行消毒和包扎。

二、评分标准胸腔引流的效果和术后处理情况可以通过一些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估,以指导临床操作和疗效判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分标准:1. 引流量评分标准- 0分:没有引流出任何积液或气体。

- 1分:引流少量积液或气体,但不需要常规监测和处理。

- 2分:引流适量积液或气体,需要定期监测和处理。

- 3分:引流大量积液或气体,需要频繁监测和处理。

2. 引流性质评分标准- 0分:引流液体清亮,无异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