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植物学复习重点
植物学复习资料1 植物各科识别要点

植物学复习资料(下册)附录1 植物各科形态特征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的识别特征:木本。
花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花托于果时延长。
聚合蓇葖果。
毛茛科的识别特征:草本。
萼片、花瓣各5个,或无花瓣,萼片花瓣状,雄雌蕊多数、离生,果为瘦果桑科识别特征:木本,常有乳状汁液,单叶互生,花单性,雄蕊与萼片同数而对生,上位子房,果为复果。
♂:*Ca4; CoO; A4♀:*Ca4; CoO; G(2:1)石竹科识别特征: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雄蕊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蒴果。
锦葵科识别特征:单叶,单体雄蕊,花药1室,蒴果或分果。
本科中有许多著名纤维植物,如棉花、麻、洋麻,此外,还有许多观赏植物,如锦葵、蜀葵等。
葫芦科识别特征:具卷须的草质藤本。
叶掌状分裂。
花单性;下位子房;花药折叠。
瓠果。
杨柳科识别特征: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葇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
蒴果,种子小,基部有长毛。
十字花科识别特征:植株具辛辣味。
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
蔷薇科识别特征:花为5基数,心皮离生或合生,子房上位或下位,周位花,蔷薇型花。
果实为核果、梨果、瘦果等。
根据心皮数、花托类型、子房位置和果实特征分为四个亚科:1、绣线菊亚科 Spiraeoideae主要特征:木本,常无托叶。
心皮通常5个,花托浅盘状。
果实为开裂蓇葖果。
2、蔷薇亚科 Rosoideae主要特征:草本或木本,有托叶,托叶和叶柄愈合。
子房上位,心皮多数,生长在凸起或下凹的花托上。
果实为瘦果或小核果。
3、李亚科 Prunoideae主要特征:木本,单叶,有托叶。
心皮常为1个,上位子房,周位花,花托杯状。
果实为核果。
豆科识别特征:叶常为羽状复叶或3出复叶,有叶枕。
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雄蕊为2体、单体或分离,雌蕊由1心皮构成。
果实为荚果。
含羞草亚科 Mimosoideae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
植物学复习提纲

植物学复习提纲植物学⼀、形态术语部分1、茎的⽣长习性:类型;平卧茎与匍匐茎,缠绕茎与攀援茎的区别(1)直⽴茎(erect stem):茎垂直地⾯直⽴⽣长,如各种树⽊及⽟⽶、⽢蔗等。
(2)平卧茎(prostrate stem):茎平卧地⾯⽣长,节上不产⽣根,如蒺藜、地锦草等。
(3)匍匐茎(repent stem)茎平卧地⾯⽣长,但节上⽣根,如⽢薯、狗⽛根、草莓等。
(4)攀缘茎(scandent stem)茎不能直⽴,由茎上发出卷须、吸器等攀援器官,借助攀援器官使植物攀附于他物上,如葡萄、爬⼭虎、凌霄等。
(5)缠绕茎(voluble stem)茎不能直⽴,以茎本⾝缠绕于他物上,如牵⽜、菟丝⼦、⾦银花等。
2、叶序的类型:单叶与复叶,复叶与枝条的区别叶序:互⽣、对⽣、轮⽣、丛⽣、基⽣单叶:⼀个叶柄上只⽣⼀个叶⽚。
复叶:⼀个总叶柄上⽣有2⾄多数叶⽚。
3、雄蕊的类型:定义和植物举例(1)离⽣雄蕊:雄蕊的花药和花丝全部分离。
桃,梨(2)单体雄蕊:花丝基部连合成⼀体,形成⼀管状结构包在花柱外侧,花丝上部及花药则彼此分离。
⽊槿(3)⼆体雄蕊:花丝连合成两组(数⽬相等或不等)。
刺槐(3)多体雄蕊:花丝连合成多束。
蓖⿇⾦丝桃(4)聚药雄蕊:花丝分离,花药合⽣。
菊科植物(5)⼆强雄蕊:花中雄蕊四枚,⼆长⼆短。
益母草(6)四强雄蕊:雄蕊六枚,四长⼆短⼗字花科植物(7)冠⽣雄蕊:4、雌蕊的类型:定义和植物举例雌蕊的类型单雌蕊:花中具⼀个由⼀⼼⽪构成的雌蕊。
桃刺槐复雌蕊:花中具⼀个由⼆个以上⼼⽪构成的雌蕊。
丁⾹梨离⼼⽪雌蕊:⼀朵花中具有多数离⽣的单雌蕊。
芍药黄刺玫5、胎座的类型:定义和⽰意图(1)边缘胎座:雌蕊由单⼼⽪构成,⼦房⼀室,胚珠着⽣于⼼⽪的腹缝线上。
(2)侧膜胎座:雌蕊由两枚以上的⼼⽪构成,各⼼⽪边缘互相合⽣,形成⼦房⼀室的复雌蕊胚珠沿腹缝线着⽣。
(3)中轴胎座:雌蕊由两枚⾄多枚⼼⽪构成,各⼼⽪在⼦房中间互相结合,形成中轴,⼦房室数与⼼⽪数相等,胚珠着⽣于中轴上。
植物学-复习知识点

植物学-复习知识点题型: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0.5 分,共5 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0.5 分,共5 分)三、填空题(每空0.5 分,共20 分。
答案直接填在括号内)四、名词解释(每题 1.5 分,共15 分)五、比较题(3-4 个题)六、问答题(5-6 个题)七、绘图题(2 个题)植物学理论课学习重点第一章:植物细胞1. 细胞壁的层次结构、纹孔的概念和两种类型2. 后含物的种类及简单的鉴定方法第二章:植物组织1.概念:植物组织、维管束2. 植物组织的各个分类的类型3. 比较不同组织功能特点:如比较表皮与周皮、厚角与厚壁组织、筛管与导管4. 导管五种类型5. 维管束的类型第三章:种子与幼苗1. 种子休眠概念、休眠原因2. 种子萌发条件3. 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概念第四章:根1. 根和根系的类型2. 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及其异同点3. 内皮层、凯式带、通道细胞、外始式概念4. 侧根发生部位、内起源概念5.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答:双子叶植物的根,在完成初生生长后,由次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和分裂活动,使根不断地增粗,称次生生长。
1)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两个初生木质部脊之间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活动,形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
以后随着细胞的分裂各段维管形成层逐渐向外推移,与其外侧的恢复分裂的中柱鞘细胞相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波浪状形成层环,后变成圆形。
2)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形成层环的活动,主要是进行平周分裂,向内分裂产生的细胞,分化出次生木质部,加在初生木质部的外方;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加在初生韧皮部的内方,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合称次生维管组织,这是次生结构的主要部分。
另外,在次生木质部内和次生韧皮部内,还有一些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群,统称维管射线,其中贯穿于次生木质部中的射线称为木射线,贯穿于次生韧皮部中的射线称为韧皮射线。
第八讲+民族植物学

二 植物资源利用分析模型:植物利用库
• 按照人类对某一个植物种依赖程度的大小, 把被利用的所有植物种群视为“植物利用 库”
Ⅰ级库
Ⅱ级库
植物资源利用库之 间的相互关系
Ⅲ级库
• Ⅰ级库-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资源 • Ⅱ级库-区域性重大资源 • Ⅲ级库-大部分为野生或处于人工保护 下的野生植物
三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新产品开发
• 人类对植物的传统利用既有对植物的物 质的利用,也体现对植物精神的利用
药品
化妆品
民族传统药物
生物农药
保健品
食品添加剂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民族植物学评估方法 指标体系
• 当地传统植物学知识的拥有程度,包括民间分类、鉴 定识别、植物命名和生态学知识 • 植物利用的多样性指数 • 农业生态系统中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指数 • 野生植物采收和管理的传统实践应用指数 •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文化方式和内涵及保护途径 • 社区资源管理的参与程度指数 • 传统知识在社区传承的社会机制状况
植物资源开发研究的途径 • 系统研究法-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物 质在植物界的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相关 性 • 民族植物学研究法-研究利用植物的传统 知识和经验为主要内容,同时也研究社会 结构、行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法
• • • • • •
新植物药品 新植物食品 用于生态恢复的绿色能源植物 绿化观赏植物 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方法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
第八讲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民族植物学
一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
• 概念 • 可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 时又不危及后代需求的发展。 • 可持续农业-指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的 管理和利用,在这种管理和利用模式下使其 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繁殖力、功能的实现 能力和活力等得到维持,从而在不危及其他 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水平上和范围 内,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植物学复习纲要

一、总论基本内容:生药、中药、草药、中草药的定义和范畴;生药的分类方法;我国古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本草著作的整理、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及简单的历史评价;生药学科的进展。
生药的化学成分的分类、性质和鉴定;生药鉴定的意义和方法;生药的资源及主要产区;中药炮制的目的及主要方法;植物学名、生药拉丁名的基本格式;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基本要求:1.掌握生药、中药的定义和范畴2.熟悉生药按药用部位、按化学成分、按功效、按自然分类法分类的优点以及不足3.掌握我国古代著名本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的整理、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及简单的历史评价4.熟悉生药的化学成分的分类、性质,掌握常见化学成分的鉴别方法*5.掌握生药原(动)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检定的基本方法及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掌握生药的DNA分子标记鉴定方法*6.了解生药的资源及主要产区7.熟悉中药炮制的目的及主要方法8.掌握植物学名、生药拉丁名的基本格式,熟悉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二、藻类、菌类、蕨类、裸子植物生药基本内容:藻类、菌类生药的特点;冬虫夏草的来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茯苓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茯苓与猪苓的区别。
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化学特征;绵马贯众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
裸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化学特征;麻黄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银杏的化学成分及主要药理作用;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性状区别。
基本要求:1.掌握藻类、菌类生药的特征、分类和主要化学成分2.熟悉螺旋藻*、昆布、海藻、海人草*的来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3.掌握冬虫夏草的来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熟悉冬虫夏草混淆品状况4.掌握茯苓的来源、采收加工、商品规格、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主要药理作用及功效。
植物知识体系知识点复习

植物知识体系知识点复习植物知识体系知识点复习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提供食物和氧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生命周期。
以下是一些植物知识体系的重要知识点,用于复习和巩固对植物的了解。
1. 植物的分类:植物被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类。
其中,苔藓植物是最原始的植物形态,没有根、茎和叶,而是以叶状结构吸收水分和养分;蕨类植物具有茎、叶和根,可以进行繁殖和生长;裸子植物有种子,但没有花和果实,如松树和银杏;被子植物则具有花和果实,种子包裹在果实内。
2. 植物的组织结构:植物主要由根、茎和叶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支撑植物并传递水分和养分,叶负责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根、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因植物的类型而异。
3. 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生长过程可分为种子萌发、幼苗期、成熟期和果实成熟四个阶段。
种子萌发是指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根开始伸展,茎和叶开始生长;幼苗期是指植物初长成为一个小苗,根系和茎叶不断发展;成熟期是指植物长成成熟的个体,开始开花繁殖;果实成熟是指植物的花朵授粉完成,产生果实。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新的种子并孕育新的个体。
无性繁殖则是通过无需花粉的方法,如植株分枝、茎叶脱离、地下茎繁殖等,产生与母体相同的个体。
5. 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植物在进化过程中根据环境的不同发展出了各种适应性特征。
例如,有些植物具有长而粗壮的根系,以便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有些植物的叶片具有厚重的表皮,以防止水分蒸发;有些植物的茎具有蔓延的特点,以便在环境条件恶劣时寻找更多的光线。
6. 植物的生态作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大气中的气体组成;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并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水源污染;植物还提供食物、纤维和药物等重要资源。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植物学(下)期末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种:一个种的所有个体的各部器官(尤其是繁殖器官)具有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
野生种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
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间可以繁殖出正常的能育后代。
不同种生殖隔离。
2、孑遗植物:在地质历史的较老时期曾经非常发达,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但到了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立地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趋绝灭之势的植(动)物。
如仅产于我国的大熊猫及原来仅产于我国的银杏、水杉等都是著名的孑遗生物。
3、花图式:是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
4、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PlanttaXOnomy)是植物学中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也就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认识,便于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5、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
它和苔辞、蕨类植物的相同之处是具有颈卵器。
能产生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胚珠和种子裸露而得名。
6、活化石:广义的概念:凡地质历史上所发生的,至现代还生存着的生物,都可叫活化石。
狭义的概念与孑遗生物相近,现代孑遗生物一定都是活化石。
7、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合子,二相染色体,2n),发育为胚;另1个与2个极核融合后,发育为三相染色体(3n)的胚乳。
8、花程式:是借用符号及数字组成一定的程式来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
二、填空:1、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2、双名法的构成: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倡导,采用拉戊文或其他文字拉戊化来书写。
组成: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属名:各级分类群种重要的等级,常为植物的形态特征、特性及用途等。
是植物成分命名的基础。
民族植物——精选推荐

民族植物学定义:是人类利用传统的植物知识与经验,包括对植物的经济利用、药物利用、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史、现状和特征,也就是说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的全面的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上、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
民族植物学研究内容: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代表着人类种群与植物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
民族植物学核心内容:人类对植物的利用民族植物学为现代生物能源的开发应做的贡献:①新能源植物的筛选②能源植物发展模式的选择(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③成功经验的推广和培训区域民族学定义:研究特定地理范围内人与植物之间相互关系,它不仅研究某地区不同民族对植物资源的认识与利用方式,而且也将不同民族或部落之间对相同植物资源在认识与利用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并探讨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应用民族植物学定义:民族植物学应用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它能够吸收个体的和科学的两种类型的知识,允许人们进行比较研究并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药用民族植物学定义:研究人类利用植物资源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传统知识和经验。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较为典型的:传统庭院生态系统、轮歇农业生态系统、传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说:是人类对植物引种驯化成果的科学总结。
吉祥植物主要包括:以人类道德比拟植物、以人生际遇比拟植物、物性引申与源自民俗传统的植物。
生物质:树木、农作物、草、水生植物(包括藻类)、粪便等有机质的总称,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制造生物煤气等。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的能源植物:利用某些植物可以制取柴油、石油等燃料,人们称这种植物为“能源植物”。
那加人栽种旱冬瓜(桤木):①取薪柴②固氮③保持土壤水分④水树(生水的树)-保水功能。
傣族栽种“铁刀木”作为薪柴,用旱冬瓜(桤木)护水源,涵养水土西双版纳傣族把用材树种分为四类,其中特等用材有:马鞭草科植物柚木、豆科植物铁刀木和黑黄檀可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危及后代需求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