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教学的实践探索

合集下载

《化工热力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化工热力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第48卷第5期2020年3月广 州 化 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8No.5Mar.2020‘化工热力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朱 娜1,王 洁2(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8;2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摘 要:化工热力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且抽象,公式复杂且存在大量繁琐的推导过程,侧重逻辑思维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炼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式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采用例题教学和习题演练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具备化工热力学课程必要的理论知识体系,并能将其熟练运用于后续化工相关的科学研究或实际工作中㊂关键词:化工热力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9677(2020)05-0185-02*基金项目: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2018K115)㊂第一作者:朱娜(1987-),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传感器㊂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eaching Method on Chemical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ZHU Na 1,WANG Jie 2(1Xinglin College of Nantong University,Jiangsu Nantong 226008;2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 210037,China)Abstract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has strong theory,many abstract concepts,complex formulas and a lot of tedious deduction processes,which is focusing on logical thinking.In the teaching process,we should refine the teaching conten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cultivate students’interests through guiding teaching methods,construct students’knowledge system by a mind map,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through example teaching and exercises,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equip wi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course and skillfully apply them in related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practical works afterwards.Key words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form化工热力学课程是化学工程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㊂化工热力学以物理化学为基础,从热力学第一㊁第二定律出发,利用高等数学建模计算,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有效利用,研究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㊁条件和状态[1-2],为分离工程㊁化学工艺学提供了相平衡的理论计算依据和工艺参数,是化工过程开发㊁设计和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㊂1 化工热力学课程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化工热力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且抽象,公式复杂且存在大量繁琐的推导过程,侧重逻辑思维,这些使得学生学习过程枯燥无味[3-4]㊂并且大部分学生觉得该学科不像化工原理课程,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㊂因此,对化工热力学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也提不起兴趣㊂同时,我校化工热力学课程设置仅48课时,而化工热力学课程涉及流体的PVT 关系㊁流体及其过程行为㊁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等化工热力学基本原理㊁计算模型与应用方法等等㊂课程内容与课时之间存在矛盾,因此要在规定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具备化工热力学课程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并能应用在后续化工相关的科学研究或实际工作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㊂2 化工热力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2.1 精炼教学内容我校选用的教材是马沛生㊁李永红主编的‘化工热力学“第二版㊂该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内容多且逻辑严密,在授课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48课时是完全不够,因此,在授课内容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授课对象做一些调整㊂一方面,该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公式,之前在物理化学中学习过[5],因此,在授课时,可以简单复习一下;另一方面,本课程涉及大量复杂公式的推导,高等数学和物理化学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该课程的学习,而二本学校的学生本身基础比较薄弱㊁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对经验或半经验的公式提出轻推导,重点介绍和对比各种公式的适用条件以及应用实例,例如第二章流体的PVT 关系中涉及到很多状态方程,如范德华方程㊁RK 方程㊁SRK 方程㊁PR 方程等等,这些方程中的参数需要用到大量复杂的推导且这些推导过程有较多相似的地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简单交待一下是通过在临界186 广 州 化 工2020年3月点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为零得到这些参数的值,着重介绍后续的计算过程㊁这些状态方程的区别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㊂对于本身高等数学基础好且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思考推导过程,训练逻辑思维能力㊂2.2 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化工热力学课程知识量大,每一章节就有大量的概念㊁公式以及推导过程,随着后续章节内容的增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陷入困境,把知识点搞混㊂对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思维导图㊂首先,在绪论部分时,要详细介绍化工热力学的研究对象㊁研究内容以及为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本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及各部分的关系,从而列出本课程的内容框架㊂同时为了清楚介绍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树状图将各章内容联系起来㊂随后在开展每一章内容之前,首先介绍本章节内容在化工热力学课程框架中的地位与作用,使学生时刻明白目前章节的位置,明确学习目的与重点,做到有的放矢㊂在每一章节结束时,都要系统的复习一下本章节的内容㊂当化工热力学课程全部内容结束后,让学生自己练提纲,总结每一章内容的知识点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以及解决什么问题,然后罗列各章节之间的关系㊂通过罗列提纲的方法,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有清楚的认识,并明白各章节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㊂2.3 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㊁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例题教学和习题演练提高教学效果㊂2.3.1 引导式教学化工热力学课程概念多且都很抽象,不像化工原理和化学反应工程等学科涉及到工程化的实验条件和工程实际问题㊂学生往往觉得化工热力学课程既难学又无用武之地,在学习之初往往兴趣不大且不够重视㊂因此,如何将死板的热力学知识生动化㊁实用化,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㊂对此,可以采用引导式教学㊂引导式教学是指通过实例或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其中的原理和原因[6]㊂授课时通过将化工热力学与生活中的实例以及之前学习的相关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意识到化工热力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并不那么枯燥无味㊁晦涩难懂,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㊂在讲授绪论部分的时候,可以引出与化工热力学知识相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㊂比如冰箱的工作原理与空调是否相同?夏天打开冰箱门能否当空调使用?空调和取暖器哪个更省电?假酒为何会喝死人?怎样去除酒精中的甲醇?为什么无水酒精的价格是95%酒精的两倍?等等[7]㊂通过引入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化工热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㊂在讲授具体的知识点之前,可以先抛出与知识点相关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㊂例如在介绍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中临界流体的应用时,可以举例为什么我们研究较多的的超临界流体是CO2和H2O?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哪些方法除去?在介绍PVT相图应用的时候,可以举例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为何是丙烷㊁丁烷和少量的戊烷而不是甲烷㊁乙烷和正己烷?再比如介绍第五章均相混合物热力学性质中Henry定律时,我们可以举例为何会有高山反应㊁潜水的时候又有醉氧反应㊂通过这些实例的提出,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发散思维,随后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将知识点与实例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㊂奥贝尔说过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状况进行教学”㊂因此,在后续授课过程中涉及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引入之前其它学科的实例㊂比如10kg/cm2的水蒸气能否推动汽轮机?精馏塔的设计主要依据是什么?石墨能否通过一定反应变成金刚石?判断依据是什么?满足哪些条件可以作为制冷剂?通过这些例子的引入,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加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能融会贯通的运用相关知识点㊂同时,化工热力学的知识概念都比较抽象,比如超临界流体,学生对此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超临界流体实验的视频,从而让学生加强对超临界流体的认识㊂2.3.2 例题教学化工热力学课程具备严密的知识体系,其概念㊁公式和解题方法具有抽象㊁形式化和逻辑性强等特点,类似高等数学和物理化学㊂对于此类学科,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典型的㊁具体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㊂因此采用例题教学,同时加强习题演练㊂例题教学是一种阐述解决问题过程的教学,通过解题过程详细充分的展开,让学生经历化工热力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将常用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传授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㊂学生通过例题教学获取知识后,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习题演练巩固所学知识,因此,课后习题的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㊂演练习题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基本的形式,其作为一个桥梁,起到衔接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作用,是课堂和课本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㊂通过练习,一方面获取知识㊁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㊁克服困难的精神㊂化工热力学概念多㊁公式多,习题量大,因此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层次㊁不同形式的解题练习,重点放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应用上,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㊂3 结 语在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㊂同时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㊂从而使学生具备化工热力学课程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并能应用在后续化工相关的科学研究或实际工作中㊂以上是讲授化工热力学课程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㊂参考文献[1] 马沛生,李永红.化工热力学.2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0.[2] 陈新志,蔡振云,胡望明.化工热力学.3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3] 冯新,陆小华.以学生为本的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6,87(4):30-34.[4] 景晓辉,丁欣宇,王树清,等.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1):81-84.[5] 郑开波,张诺诺,晏佳莹.化工本科专业‘物理化学“和‘化工热力学“的教学思考[J].广东化工,2016(23):127-135.[6] 徐飞,曹顺安.‘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15,43(23):260-270.[7] 张耀霞,张理平,曹振恒,等.化工热力学教学过程中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7,45(8):159-171.。

化工热力学教学实践交流

化工热力学教学实践交流

化工热力学教学实践交流摘要:化工热力学作为化学工程的基础学科和重要分支,一直以来成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程。

它前承物理化学、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后启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和化工设计等课程,在工程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该课程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在化工技术领域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提出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生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希望能为应用技术型高校课程教学和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考,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教学实践;交流1. 突出启发式教学方法化工热力学学习中,公式概念繁杂且推导复杂,适用条件多重限制,计算步骤繁多。

实际问题中又涉及到多个变量、局部实验数据以及不可测数据,来推导系统完整信息。

有时还需通过已知条件查阅数据资料,得到物性参数,再使用相应半经验公式或简化公式进行计算。

因此课程的理论性很强,结构、逻辑严密,又与高等数学其他专业课交叉紧密,离使得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较差,课堂感受普遍是枯燥乏味,教师的课程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改变学生由被动换为主动思考。

2.“疫情案例”进教学在线课程融思政当前是抗击新冠状病毒的紧要关头,老师们通过互联网在线上传授专业知识,组织线上教学活动。

在组织线上课程,有些老师可能过分关注在线课程录制的技术、在线平台功能的使用,可能忽略了课程思政的建设以及与“疫情”相关的案例的融入。

在这个特殊时期,加强课程中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将专业教学内容和“抗击疫情”案例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专业的认同感。

下面以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为例,谈谈“疫情案例”和课程思政在线上课程教学中的实践:2.1 用“口罩生产”和“新冠状病毒疫苗研发”来解释“化学学科”和“化学工程”的区别。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在之前所受教育中主要是理科化学的教育。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随着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化工热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掌握化工过程热力学原理以及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化工热力学课程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在课程设计方面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会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热力学原理。

其次,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最后,我认为在化工热力学课程中,实验教学也非常重要。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热力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使理论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在实验教学中,我也注重了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总的来说,化工热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我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深刻认识到了化工热力学课程的重要性。

- 1 -。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教学思考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教学思考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教学思考?化工热力学》是能源化学项目专业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专业根底课,文章阐述了作者在?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本课程兴趣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体会。

通过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主线,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学科动态及项目实践密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项目意识,以满足培养能源化学项目领域领军人物的要求。

化工热力学;能源化学项目;教学实践;教学体会化工热力学是化工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主要讲述热力学定律在化学项目领域的应用,包括化工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换规律及过程趋衡的极限条件等。

它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问题思维办法的重要专业理论根底课。

然而该课程的课程内容抽象、计算繁琐,学生感到非常难学又不足实际应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恐惧和厌学心理,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办法进行一些改革和尝试,希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夯实根底。

武汉大学2008年新开设的能源化学项目专业是由1958年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开办的“电厂化学〞专业开展而来,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及高效洁净能源领域(包括超临界火电、核电、生物质能、氢能、新型化学电源等),培养掌握化学与化工根底理论及能源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未来行业开展的领军人物。

目前,本专业主要有水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化学监督与控制、能源化学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为了适应学校对新专业开展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2008年在本专业大三学生中新增设了?化工热力学》这门化工类专业的专业根底课程。

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学生的专业根底,使他们在54学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本门课程的根本概念,并且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的能源化学过程联系起来是本课程的核心教学任务。

本文结合我校能源化学项目专业的培养目标,浅谈?化工热力学》的教学体会,着重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培养能源化学项目领域的领军人物奠定根底。

化工热力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化工热力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实际上 已引入摩 尔 自由能 即化 学 位 的 概念 ; 偏 对
即: 从理想体 系向非 理想体系的转变 , 隔离体 从 系、 封闭体系向敞开稳流体系的转变 , 热力学性质 的计算 从 以公 式 为 主 向 以 热 力 学 图表 为 主 的转
变, 掌握 经典热 力 学解 决 问题 的方法 , 养学 生 应 培
相 等 , 实是 两相 的摩尔 吉布 斯 自由能相 等 , 学 其 但
的专业基础课 , 但在教学实践 中发现 , 学生普遍反 映 化工 热 力学 概 念 多 、 式多 , 公 内容 抽 象 , 不易 理
解 , 应用联 系少 , 多学生 认 为化 工热力 学是化 与 很
工专业 中最难 学 的一 门课程 , 习效 果不理 想 , 学 不
力学 的基本方 法 , 际上也 是熟 悉 、 实 掌握 热 力学 建
种 方法 各有 其优 势 , 为补充 , 互 关键 是要从 本质 上 建 立 起三种 方 法 之 间 的联 系 , 其融 为一 体 。在 使 教学 过程 中老 师 的正确 引导 、 当运用 , 于掌握 恰 对
维普资讯
27第 (第 期 0年1 忘9 ) 0 期 3
墨 素 奄李
化工 热力 学教学 的实践 与体 会 *
郑立辉 , 韦一 良, 宋光森 , 高新 蕾
( 武汉工业学院 化学与环境 工程系, 湖北 武汉 4 02) 303
[ 摘要] 文介 绍了如何在化工热力学教学 中深化经典热力 学基本概念 、 本 方法, 培养学生掌 握热力学建模
[ 作者简介] 郑立辉 (93)男 , 16一, 副教 授 , 士; 一 良 (91 , , 授 , 士 ; 光森 (93)男 , 授 , 士 ; 硕 韦 16一 男 教 ) 硕 宋 16一, 教 硕 高新 蕾

211273849_“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211273849_“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01$21(3$&)%)($4%3$ 化工热力学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姜静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G"I摘5要 +化工热力学,是化工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概念严谨抽象!数学公式纷繁复杂的特点"对+教,与+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化工热力学,教学实践经验"本文指出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详细阐述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机制三方面出发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关键词 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55+化工热力学,是将热力学应用于化学工程领域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与+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联系紧密"也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基础$$2)%#+化工热力学,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出发"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有效利用"研究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或状态$(23%#以+难学,和+难教,著称的+化工热力学,"概念抽象&晦涩难懂"公式复杂&推导过程烦琐"注重逻辑思维"对演绎推理能力要求高$421%#基于此课程特点"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为教学对象"本文指出了+化工热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机制三方面出发"进行+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化工热力学 课程教学现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化工热力学,课程开设于第五学期"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大三学生"共3O学时"(学分#+化工热力学,以+高等数学,和+物理化学,为前置课程"下连+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等课程#基于+化工热力学,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基础薄弱"缺少学习兴趣+高等数学,中的微分和积分"是推导化工热力学公式以及进行数值运算的常用工具#+物理化学,中关于化学热力学的知识又可为+化工热力学,的学习打好基础#然而"部分大三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知识已相当陌生"对于数学运算也缺少细心和耐心)对于化学热力学的部分本就不能透彻理解"也已快速遗忘#因而"学生基础薄弱是+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难之一#另外"+化工热力学,中全新的概念和理论"比如状态方程&对应态原理&普遍化关系&剩余性质&逸度和逸度系数&偏摩尔性质&活度和活度系数&有效能等"对于学生来讲"抽象且晦涩难懂"容易感觉枯燥乏味#如果想要领悟和掌握"学生需要做到课前有效预习&课上紧跟教师授课节奏&课后及时复习"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正处课业繁重的大三学生而言"有较大难度#而一旦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不懂的知识将越积越多"而知识的难度也在逐渐升级"学生将会逐步丧失信心"丧失学习的兴趣"产生畏惧心理"形成+知识越难*越听不懂*越不想学习,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振学生学好+化工热力学,的信心"是+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化工热力学,理论概念抽象&晦涩难懂的原因在于与实际联系有限"学生不能通过日常所见所想来领悟理解+化工热力学,知识"将导致+化工热力学,形同+天书,#教学中如果单纯着眼于理论知识的拆解记忆和背诵&公式推导的流程和方法"尽管可以形成短期记忆"但对学生理解+化工热力学,的本质和内核&运用化工热力学知识无济于事#+化工热力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在夯实化工热力学理论基础的同时"树立工程观念"并能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化工过程的实际问题#因此"如何将+化工热力学,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充分融合"使课本内容更为立体&生动"使学生对+化工热力学,的理解由抽象转为具象"杜绝死记硬背"注重灵活运用"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意义#$&(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课程教学普遍采用+考勤*课后作业*期末考试,三元机制进行反馈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有较大漏洞"学生出勤不能等同于课堂参与度高)按时提交课后作业不能等同于独立完成"因而不代表真实学习水平)期末考试后"";"F科技风GHGI年J月创新教学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教师已无法对先前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另外"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及对课程的意见建议无法得到及时反馈#因此"+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需要具备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 化工热力学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基于+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使学生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树立工程意识"具有运用+化工热力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潜能"以此获得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调整教学目标我们将教学目标调整为!'$(使学生正确理解+化工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热力学定律"分析化工过程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优化用能过程)分析蒸汽压缩动力循环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过程的能量转化特点&深冷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平衡与质量平衡)'((使学生掌握运用经典热力学原理来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崇尚科技&追求卓越的价值观"乐于用化工专业知识为生产和社会服务#调整后的教学目标不再将+化工热力学,教学局限于掌握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而是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提升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学生运用理论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将课程教学提升到价值引领的维度"使教授专业课程知识与育人育才相辅相成#)&)改进教学方法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已暴露出课堂参与度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如何提振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升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夯实基础我们要根据学情分析"立足学生实际"+对症下药,#针对学生高数和物理化学基础薄弱&计算能力欠缺的问题"教师需要在+化工热力学,授课前期"对其中用到的高数和物理化学知识进行逐一罗列&分类梳理和讲解"使学生充分回顾和复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倒+纸老虎,#)&)&)案例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法"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化工热力学无处不在"明确化工热力学的重要意义$O %#而后"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动下"将化工热力学知识放在实例中理解和掌握"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绪论中"通过+冰箱和空调的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2夏天可以把冰箱门打开作为空调使用吗2,+无水酒精的价格为什么是'4Y 的酒精的两倍2,+天然植物中香精&色素等有效成分的提取为什么选用超临界萃取技术2萃取剂为什么常选二氧化碳2,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中的原理"激发学生对于化工热力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液化气成分的选择,这一生活实例"讲解+临界点特性,这一重要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于+气体液化的先决条件是温度低于临界温度"否则无论施加多大的压力都不能使其液化,等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92N 图&926图的认知#而在+液化气成分,的选择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家用条件下的温度范围&沸点等条件"将化工热力学知识与生活细节充分联系起来#通过+高原反应,+潜水员呼吸介质的选择,等案例来理解掌握i 8-;A 定律"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案例教学法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课堂中引入案例后"授课教师可通过+抛出问题*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汇报表达*质疑答辩,的模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和探究"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上述模式"在学生掌握化工热力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对于+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同时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水平和更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需要能够根据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节能减排,以及+双碳,目标筛选出与+化工热力学,理论知识点充分契合的案例"并且瞄准理论联系实践的切入点"实现有机融合"而非生搬硬套#另外"教师也应时刻追踪科技发展"能够从科研前沿捕捉+化工热力学,的教学案例"将+化工热力学,的教学融入科研发展当中"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授课教师需将筛选与总结的案例建成+化工热力学,课程案例库"伴随教学过程不断进行调整更新和优化"保持案例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精益求精#)&)&(引入思维导图+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每个章节都涉及众多的概念和公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如若不能加以梳理"学生极易将知识点搞混#因此"可通过引入课程思维导图"使学生对各个章节的作用和联系加以了解"将+化工热力学,的课程内容根植于心#化工热力学的根本任务是给出物质有效利用的极限'相平衡(&给出能量有效利用的极限'化工过程能量分析&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其中"+纯物质'流体(的热力学性质与计算,是+化工过程能量分析,和+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的基础)+溶液热力学基础,是+相平衡,的基础)而+流体的9N 6关系,则是+纯物质'流;;"创新教学科技风GHGI 年J 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体(的热力学性质与计算,+溶液热力学基础,以及+相平衡,的基础#各章内容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彼此相互连通#通过引入章节思维导图"使学生对本章内容在+化工热力学,学习中所占地位加以明确"而后向学生呈现需要研究和掌握的主要知识点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继而将知识点中涉及的公式和推导方法逐一罗列"同时将知识点应用于解决的问题加以介绍$1%#例如"在第三章纯物质'流体(的热力学性质与计算的学习过程中"可通过思维导图将概念&公式串联起来#从热力学基本方程式出发"利用\C F G8E E 关系式"将焓'i(&熵'V(等难测的热力学性质通过可直接测量的热力学性质压力'9(&体积'N(&温度'6(&定压比热容',9(和定容比热容',D(的关系式表示出来#求真实气体的i&V值"以理性气体状态作为参考态"通过剩余性质\X搭建桥梁#而逸度与逸度系数的定义"又可通过热力学基本关系式@k e D@92V@6在等温条件下推导而得#由此"引入思维导图"课程内容趋于清晰"章节本身&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也得以构建"有助于学生对+化工热力学,课程学习有更为清楚的认知"便于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优化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不能有效体现学生真实的知识掌握情况"也不能为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供高价值的参考信息#因此"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需要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优化#为此"我们在传统的+考勤*课后作业*期末考试,三元评价机制中增加+课堂表现,环节和+过程化考核,环节#+课堂表现,环节的增加是对+考勤,环节的优化"针对+出勤,不能等同于认真听讲且充分参与课堂的情况"我们根据学生是否全神贯注听讲&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是否乐于与教师互动进行记录"为+课堂表现,打分#+过程化考核,环节则是对+课后作业,的优化"由于部分学生的课后作业非独立自主完成"虽能按时提交"但对于巩固运用知识&反映真实学习情况意义甚微#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的同时"在课堂上设置随堂测验"要求学生实时作答"可更为公开透明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测验后的评分和讲评"也能使学生及时纠错&加深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随堂测验的结果"反思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及时地调整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因此"最终学生总评成绩的构成为"总评成绩'$%%Y(e考勤'4Y(b课堂表现'4Y(b随堂测验'$%Y(b课后作业'$%Y(b期末考试'1%Y(#除此以外"教师可通过发放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以及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线上线下沟通交流获取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真实感受"随后教师可根据获得的信息优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总结+化工热力学,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化工热力学,课程本身难度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实现+教好,与+学好,并非易事#基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实践和经验"我们总结了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从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机制三方面进行了+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课堂参与度"加强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方式方法调节"能够以此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同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参考和有价值经验#参考文献&$'施云海&化工热力学&\'&)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党力"吕智慧&基于+雨课堂,的-化工热力学.混合式教学应用探索&_'&广东化工")%)%"31(4*%)$%2)$$&&('闻振浩"马勇"尹永恒"等&化工热力学教学感受与改革探索&_'&山东化工")%)$"4%($$*%)%32)%4&&3'冯新"陆小华&以学生为本的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_'&化工高等教育")%%0"O1(3*%(%2(3&&4'高道伟"姜占坤"陈国柱&-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广州化工")%))"4%($3*%)1O2)O%&&0'丁雪"宋春敏"刘熠斌"等&化工热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_'&化学工程与装备")%)$")''($)*%(%%2(%$&&1'童羽"魏顺安"李静"等&思维导图在-化工热力学.学习中的应用&_'&广东化工")%)%"31($O*%$')2$'3&&O'朱娜"王洁&-化工热力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_'&广州化工")%)%"3O(%4*%$O42$O0&基金项目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l_)%)$2)1*作者简介 姜静娴($''))5*"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气凝胶功能复合材料#<;"F科技风GHGI年J月创新教学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化工热力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化工热力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化工热力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朋友们!今天我就来跟你们唠唠我在化工热力学教学过程中的那些事儿,这里面的酸甜苦辣啊,那可真是像一锅大杂烩,啥滋味都有。

记得有一次,我准备给学生们讲化工热力学里一个挺重要的概念——相平衡。

这玩意儿吧,理论性挺强的,要是光干巴巴地照着书本念,估计学生们听完就得睡一大片。

所以啊,我就想着得想个法子,让这堂课变得有意思点儿。

上课铃一响,我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

一眼扫过去,学生们那状态也是五花八门的。

有的还在跟旁边的同学交头接耳,讨论着昨天的球赛;有的则眼神迷离,好像还沉浸在课间的休息里没缓过神来;只有少数几个学霸模样的同学,已经端正地坐好了,准备迎接新知识的洗礼。

我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讲讲相平衡这个有趣的玩意儿。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啊,假如咱们现在在厨房里做饭,锅里煮着一锅水。

”说到这儿,我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学生们的反应。

有个调皮的学生马上接茬儿:“老师,那是不是一会儿水就变成水蒸气跑啦?”我笑着点点头说:“对啦,这位同学反应真快!这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啊,其实就涉及到相平衡的知识啦。

”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一边画一边解释:“咱们这个水啊,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它会有一部分变成水蒸气,对吧?当水蒸气的量和水的量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时候,这就是相平衡啦。

就好比你们吃饭,吃了一碗还想吃,但是吃到一定程度,你就觉得饱啦,不想再吃了,这就是一种平衡状态。

”学生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又举了个例子:“再比如说啊,夏天咱们喝饮料的时候,打开瓶盖,会有气泡冒出来吧?这是为啥呢?”这下学生们可来劲儿了,纷纷举手发言。

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二氧化碳,打开瓶盖压力变小了,所以二氧化碳就跑出来啦!”我赞许地说:“答对啦!这其实也是相平衡的一个例子哦。

在瓶子里的时候,二氧化碳在液体里和在气体里达到了一种平衡,一旦打开瓶盖,压力变化了,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所以二氧化碳就跑出来啦。

应用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化工热力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化工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推动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进行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我们需要明确应用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应用化工热力学是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化工过程中的热力学原理和应用,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工工艺、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来加深学生对热力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虚拟实验和仿真软件,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还应该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化工热力学教学需要多种教学资源的支持,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实验室和教师的经验等。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争取各种资源的支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在线教学和远程实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化工热力学教学中来。

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化工热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原理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实验课、实习、毕业设计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用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

通过改革与创新,我们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化工人才,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化工人才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