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脱口秀节目的语言特色
语言喜剧类节目的生态再造——浅析《脱口秀大会》模式与内容的创新意义

关键词:多元化;素人;价值观
伴随着 2014 年爱奇艺《奇葩说》 娱乐辩论节目的诞生,语言类喜剧节 目数量的增长以迅猛的体。面对语言喜剧类节 目数量激增、模式设置模仿泛滥的现 象,提高节目内核的深度和广度成为 其 独 特 价 值 的 体 现。 本 文 以《 脱 口 秀 大会》为例,分析语言喜剧类节目中 脱 口 秀 模 式 的“ 节 目 流 程 设 置”“ 多 元化人员设置”“主题的选择”三部分, 旨在分析节目主持人、嘉宾以及节目 主题、内容等核心价值选择的重要性。 1 节目流程设置的多样性
活艺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1]13。 2 多元化人员设置
2.1 明星成为宣传噱头 互联网时代,面对广大用户的猎 奇心理,脱口秀节目对于这些被推送 到新闻风口的艺人无疑是一个“讲话” 的 平 台, 对 于 制 作 方 而 言, 也 是 吸 引 大众注意力、博得眼球的一种宣传手 段。 在《 脱 口 秀 大 会 》 中, 明 星 没 有 特殊地位,他们在舞台上的话语权与 其他队员是一样的,每期嘉宾的选择 很大程度上成为这期节目的噱头,而 非看点。 2.2 素人脱口秀演员阵营壮大 自 爱 奇 艺《 奇 葩 说 》 开 始 启 用 非 艺 人 辩 论 选 手 录 制 节 目 后,“ 素 人” 成 为 对 非 职 业 艺 人 的 定 义。 在《 脱 口 秀大会》中主持人张绍刚直接使用了 这一名词后,“素人”成为许多网络、 电视综艺节目中人员设置的固定组成 人 员 之 一。 相 较 于 电 视 综 艺 节 目《 我 们来了》中的四位女性素人代表和《爸 爸去哪儿》中的小朋友,语言喜剧类 节目中的素人比例则高出许多,明星 的边缘化使得双方队员中有家庭主妇、 有 IT 工程师、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新 疆脱口秀演员等素人。队员的职业五 花八门,增加了每个队员脱口秀风格 的 多 样 性, 无 论 是“ 犀 利 主 妇” 思 文
论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魅力.

论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魅力本科生:周晨指导老师:谢竹平内容提要:脱口秀节目在我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而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则是节目的核心,对于节目现场的把握与掌控有起着关键的作用。
特别是主持人的语言魅力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大的语言应用能力可以让节目通过主持人体现出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能很好地实现节目主持过程的互动与双向交流,同时也实现了自己个性风格的塑造。
关键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语言魅力Talk about the host's language glamour in the talkshow programAbstract:The talk show program takes the fancy of the masses of audiences in our country, but the talk show anchor-person is a core of the program , the assurance and palm to the program scene play a key role. Especially the host's language glamour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especially. The strong language uses ability to let the program embody strong appeal and appeal through the host , can well realize the program is in charge of the interdynamic of the course and two-way exchange too, realized the moulding of one's own individual character style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Talk show Program Host Glamour of the language目录1、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及现状 (3)1.1、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溯源 (3)1.2、脱口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4)1.3、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的概况 (5)2、主持人语言魅力分析 (5)2.1、语言严谨性 (6)2.2、语言节奏魅力 (7)2.3、以人为本体现主持人的语言魅力 (7)2.4、语言的分寸体现魅力 (8)2.4、语言中情感魅力体现 (9)2.5、语言的幽默效果 (9)2.6、肢体语言 (10)3、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辞 (13)脱口秀节目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电视节目形态,脱口秀节目根据主持人确定的话题,通过观众互动完成论题的讨论,通过这种的形式完成节目的主题体现,同时给受众带来一定的思想上的启迪,也能带来文化娱乐上的享受。
浅析新闻脱口秀

浅析新闻脱口秀作者:何春钢来源:《电影评介》2011年第24期[摘要] 《天下相声会》是黑龙江都市频道《故事天下》栏目中每周五播出的子版块,从开播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这个节目采用相声表演的形式,把相声和流行的网络视频进行融合,用相声评说新闻,通过主持人诙谐幽默的评说串连,将最新的网络新闻视频连贯一起,给观众以独特的新闻娱乐享受。
以“善恶美丑错与对、都在天下相声会”作为自己节目的口号,从开播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
[关键词] 脱口秀相声新闻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4.042“脱口秀”,即电视谈话节目,在《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脱口秀被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
现在,电视上的新闻谈话节目日益增多,几乎每一个省级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新闻脱口秀节目,但随着此类节目的增多与泛滥,观众对于日益趋同的新闻播报越来越冷淡,有些栏目在播出一段时间以后不得不因收视率低迷而停播。
在此形势下,新形式的新闻脱口秀应运而生,以相声曲艺为表现形式的《天下相声会》虽不是以相声形式进行新闻脱口秀的始创者,但是它确是创办得比较好的新闻娱乐脱口秀。
《天下相声会》是黑龙江都市频道《故事天下》栏目中每周五播出的子版块,从开播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这个节目采用相声表演的形式,把相声和流行的网络视频进行融合,用相声评说新闻,通过主持人诙谐幽默的评说串连,将最新的网络新闻视频连贯一起,给观众以独特的新闻娱乐享受。
以“善恶美丑错与对、都在天下相声会”作为自己节目的口号,从开播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
一、节目特色1、新闻形式曲艺化相声是观众非常熟悉的一种娱乐表演形式,存在已有几百年时间,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以相声播报新闻的方式无疑是本节目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两位男主持人穿着长袍大褂,手里拿着纸扇,用相声说着新闻,语言中具有东北人特有的方言和幽默音素。
以《天天向上》为例谈娱乐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创新-2019年文档

以《天天向上》为例谈娱乐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创新-2019年文档以《天天向上》为例谈娱乐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创新《天天向上》是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娱乐脱口秀节目,广邀各界嘉宾,为我们展示不同精英的不同生活和不一样的精彩,主题青春向上,从而更好地引导受众。
自播出以来,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以及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喜爱,现在已然成为内地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娱乐节目。
当然,这与节目精心打造的特色鲜明且不可复制的男子偶像主持天团密不可分。
汪涵幽默风趣、掌控力强;欧弟能说会唱、善于模仿;钱枫“冷”言“冷”语、表演扎实;田源极具喜感、唱跳兼顾;俞灏明快男新锐、唱功扎实;矢野浩二和金圣恩提升了节目的国际化程度。
他们青春时尚、配合默契,主持中恰当得体、巧妙灵活、幽默风趣地运用语言,赋予了语用策略新的阐释含义。
目前,国内对娱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的研究多是从新闻学角度探讨,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的颇为缺乏,而一些对娱乐脱口秀节目语用方面的研究,以《天天向上》作为范例的却又很少。
当下热播娱乐脱口秀节目当中的主持人的语言研究,可以在典型的语境话语(本文指对活语料的记录)分析中获得。
研究《天天向上》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创新,可以为娱乐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策略和使用规范提供一些借鉴,可以有效推动内地娱乐脱口秀节目的发展。
一、会话合作原则的超越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认为人们在交际时都希望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达到一种默契和特定的目标,所以人们在用语言交际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使交际顺利进行,由此他提出了合作原则,包括数量、质量、关系、方式四条准则。
“格莱斯(Gricex,1975)认识到,说话人在交际时可能会有意识地蔑视会话原则的一些准则,从而产生会话隐含意义”(刘森林《语用策略》)既然存在合作原则,就必然会涉及到对它的遵守和违背两个方面,我们说有时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效果,对合作原则的超越也是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
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探析

广电视角SflMWRI 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探析张勤王博(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电视媒体较强势的格局,网络脱口秀凭借节目样态的独特性和内容设置的多元化成功吸引了受众的广泛关注。
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个性化塑造是筑牢网络脱口秀节目区别于其他节目的基础。
本文将从语言学和语言表达视域出发,探讨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中图分类号:G2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9)06-0092-01一、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类型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在新媒体主持群中脱颖而出离不开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人生经历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主持人作为连接节目与受众的纽带,其话语在生成的过程中必须符合互联网的语言逻辑,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⑴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是主持人从整体上呈现稳定且具有代表性的语言面貌,逐渐形成了沉稳智慧、思辨哲理和诙谐幽默等多样化发展态势。
从声音的物理属性分析,沉稳智慧型主持人的声音大多为中音。
人的听觉对中音的感觉是厚实、明亮,音高过高会让人感到尖锐、紧张,音高过低则会让人产生低沉、压抑的感觉。
沉稳型主持人的音强不会过大,即说话的响度不高,音长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思辨哲理型主持人的音高、音强都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在用词上能引发受众的思考和辨析。
《罗辑思维》主持人罗振宇在节目中对现场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迅速形成解决办法。
这种思辨形成的过程既是语言智慧的体现,也是主持人运用语言驾驭节目的重要基础。
所論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是主持人用幽默的语言进行主持创作的过程。
这里的幽默既不是讲笑话、讲段子,也不是语言的低俗化,需要主持人具备一定的思想高度和人格魅力,运用隐喻、夸张等手段进行叙事。
诙谐幽默型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用词较生动,表达能力强,擅长模仿。
新闻脱口秀节目《观点致胜》的特色分析

新闻脱口秀节目《观点致胜》的特色分析作者:邓曦来源:《声屏世界》 2016年第3期邓曦《观点致胜》是长沙广播电视台播出的一档新闻脱口秀节目,在2006年进行首播,内容包括重大事件、热点话题、资讯等。
栏目覆盖安徽、内蒙古、云南等十多个省区,收视率处处飘红,曾获得2010-2011年度“全国十佳栏目”称号。
2012年11月,在由原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广播影视》主办的TV地标评选中当选“年度城市台电视栏目六强”。
《观点致胜》是中国新闻脱口秀节目中的代表,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传播内容:多元中心,观点制胜传统的电视新闻将节目分为诸如“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民生新闻”等板块,大都以严谨的逻辑播报。
《观点致胜》也将节目分为两个板块:“新闻评论”和“我是微博控”。
尽管形式相同,但《观点致胜》两个板块之中的新闻却不属于同一个类型,各新闻的题材杂乱无章,通过主持人的串连拼接而成为一个整体。
这种拼接的手法打破了原有的前后顺序和因果联系,通过拆分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打破了传统的中心文化,将其扩展为多元中心甚至无中心,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论和二元论。
《观点致胜》的新闻素材大多取于网络中话题度较高的新闻,特别是《我是微博控》板块,直接选用网络中热门搞笑的图片进行评论。
同时,与传统主持人严肃客观的语态不同,《观点致胜》的主持人对新闻的评论睿智幽默,又不乏犀利观点。
主持人会运用贴近百姓、轻松幽默的语言对事件当事人进行麻辣点评,风格直接、大胆,笑点多,整个节目不沉重、不刻薄、不教条,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2015年8月8日关于16岁少女遭亲生父亲多次猥亵的报道后,主持人晏炜接着说“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人性善良的最后一道关口,如果说连父母都不善待自己的子女,连子女都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么人性就被兽性完败,人性就堕落到了谷底”。
新闻脱口秀节目传播语态由教化向沟通的过渡、选材向度由唯上向亲民的转变等等,本身就意味着对传统新闻领域的政治情结与精英情结的一种消解①。
《2024年论语言类现象级综艺节目成功因素——以《脱口秀大会》为例》范文

《论语言类现象级综艺节目成功因素——以《脱口秀大会》为例》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文化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语言类综艺节目逐渐崭露头角,其中《脱口秀大会》作为现象级综艺节目,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旨在探讨《脱口秀大会》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其他语言类综艺节目的制作和推广提供参考。
二、节目背景与概述《脱口秀大会》作为一档语言类综艺节目,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幽默的台词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该节目以脱口秀演员的表演为核心,通过幽默诙谐的段子、讽刺和自嘲等手法,展现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现象。
三、成功因素分析(一)内容创新与独特性《脱口秀大会》在内容上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节目不仅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还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和呈现,使得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能对相关话题产生深入的思考。
此外,节目注重演员的个性化发展,鼓励演员展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使得每一期节目都充满新鲜感和看点。
(二)演员才华与表现力脱口秀演员的才华和表现力是《脱口秀大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节目中,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丰富的知识和幽默的段子,将一个个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的表演既能让观众捧腹大笑,又能让人深思。
此外,演员们与观众的良好互动也是节目的一大亮点。
(三)制作团队的专业性与高效性《脱口秀大会》的制作团队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作团队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性,还需要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节目的策划、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等工作。
此外,制作团队还需要与演员、嘉宾等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节目的顺利进行。
(四)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与互动方式《脱口秀大会》在传播渠道和互动方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节目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覆盖了广泛的观众群体。
此外,节目还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及时了解观众的反馈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节目内容和形式。
四、对其他语言类综艺节目的启示(一)注重内容创新与独特性,避免同质化竞争。
脱口即秀:嬉笑怒骂,不拘一格

脱口即秀:嬉笑怒骂,不拘一格作者:来源:《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22年第08期2022年,脱口秀这一演艺形式首次登上央视春晚,网络综艺《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冠军王勉成了春晚舞台上的脱口秀第一人。
他与大张伟联袂演绎的音乐脱口秀节目《快乐气氛组》收获的评价褒贬不一。
尽管如此,脱口秀登上春晚这一事实本身,无疑是近年来脱口秀日趋火爆、为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证明。
在脱口秀乃至形形色色的语言喜剧面前,捧腹、共鸣、反思、模仿……都可能是我们的自然反应。
这使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才是喜剧的魅力?脱口秀这种新兴语言表演艺术的生命力何在?喜剧中的语言表达艺术有何特殊之处?笑,这一古老的人类本能,是否有更丰富的含义等待我们挖掘?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在集会上人们讨论各种社会问题。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流行的综艺秀和歌舞秀中也有脱口秀的元素。
美国脱口秀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吐温的幽默演讲。
脱口秀行业在二战时期兴起,最初是在街头魔术师搭台子或换道具期间活跃气氛的“配角”。
此后脱口秀主要在喜剧俱乐部、酒吧、剧院等场所表演。
20世纪下半叶,伴随电视的普及,娱乐脱口秀节目兴起了。
它从电视上一人一句的“双口相声”,演变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麦瑟尔夫人”式的单人站立喜剧,再逐渐发展为如今百花齐放的模样,每位演员都独掌一派。
他们不仅在脱口秀中谈论严肃话题,解构荒诞现实,也可以主持谈话节目,主演情景喜剧,乃至进军电影行业。
中国本土的脱口秀在三十多年前就出现了。
1990年,TVB演员黄子华就开始表演脱口秀,他被称为香港单口喜剧鼻祖。
粤语称这种表演形式为“栋笃笑”,也是从“stand-up comedy”翻译过来的。
21世纪起,在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双重影响下,脱口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吸收了上海本地单口滑稽和香港“栋笃笑”等表演形式中的精华的“海派清口”,正是诞生于21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