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_《心理学》(第2章-脑与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二脑与心理

授课内容:心理的生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神经系统发生与进化

(2)识记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和大脑功能分区

(3)理解脑与心理活动的密切联系

(4)了解脑的分工与功能开发途径

2.能力目标:(1)举例说明脑与认知、情绪等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关系

(2)分析说明日常行为与学习活动对保护利用大脑的作用

3.素质目标:(1)养成科学用脑习惯,掌握促进大脑健康发育发展的方法技巧

(2)具备主动开发利用大脑功能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脑与心理行为的关系;脑功能开发;脑的进化

教学难点: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案例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使用的教案、课件、音像等材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导入:通过重温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过程、个性差异)引出心理现象与大脑关系密切。回顾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决定意识,指出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

二、讲授新课

引入:人脑重量1.36千克,却拥有超过1000亿个细胞。神经系统从何而来?(一)神经系统进化

1.神经系统发生进化

(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而是由一个细胞执行着各种机能,如变形虫。基本分化出內浆、外桨。

(2)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已经有了专门接受某种刺激的特殊细胞(神经元细胞),这些细胞逐渐集中,形成

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如水螅(腔肠动物)的网状神经系统。

(3)无脊椎动物

在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神经系统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如蚯蚓(环节动物)的链状神经系统,昆虫(节肢动物)的节状神经系统。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位于动物体内的腹侧,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位于动物体内的背侧。脊椎动物的神经组织是空心的。

管状神经系统的出现为脑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在神经管的前端膨大部分首先形成脑泡,随后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五个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及小脑。

(4)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的前脑已经发展成为两半球,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了大脑皮层。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了沟回,从而扩大了皮层的表面积。脑的各部分的机能也日趋分化。

2.人脑的进化

从低等脊椎动物(如鱼)到高等脊椎动物(如人类),脑的进化遵循着以下方向: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新功能区出现。(二)个体发展

1.脑的重量增加

从胎儿期到出生六个月脑细胞数量的增长最为迅速。第一次脑激增在妊娠10-18周,第二次脑激增在出生后开始。

2.脑皮层结构复杂化

人类胚胎发育反映了动物种系发生的演化过程,在种系发生中比较古老的结构先发育,在进化中出现较晚的结构后发育。

6、7个月的胎儿,脑的基本结构已经具备,出生后,大脑各区域逐渐分化,3岁左右小脑的发育基本完成,6岁左右完成大脑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为了让神经信息定向传导。如,手指接触开水不能全身都跟着发烫。

(三)神经系统基本单位及信息传递

1.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1)神经元

含义: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包含胞体、树突和轴突。人脑神经元大概100亿个以上。树突较短,形如树枝,作用类似手机天线,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其它细胞。

分类:感觉神经元(将感受器收到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感受器就是感觉器官)、运动神经元(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反应器,反应器就是肌肉与腺体)、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

(2)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之间有大量胶质细胞,总数在1000亿以上。作用有三,一是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线路,像葡萄架引导葡萄藤生长,在脑细胞受损后帮助其恢复;二是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快速传递,这个绝缘层叫髓鞘;三是为神经元输送营养并清除神经元间多余神经递质。

2.神经冲动及其传递

(1)神经冲动

神经元两大特性:兴奋性和传导性。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点的或化学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叫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当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时的电位变化过程叫动作电位(外负内正)。两者交替出现,由离子通道开闭实现电位变化。

(3)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动作电位产生时,细胞膜外的型分布为与静息部位出现电位差,膜内也一样,构成电流回路,称为局部电流,使邻近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产生动作电流。此过程反复进行下去,使得兴奋从一处传向另一处。神经冲动的这种传导叫电传导。

全或无法则。此传导服从全或无法则(如烧开水)。神经元反应强弱不随外部刺激强弱而改变,如同拿火把或拿蜡烛点鞭炮,不可能鞭炮的响声不一样大,只要点燃了,就会一直燃烧下去。这种特性使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会越来越弱。

三、巩固拓展

个体脑部变化让个体实现更多复杂心理活动,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基本单位,脑内信息传递的形式之一是电传导,其生理基础是电位变化。

四、评价总结

本节课难点在于神经系统信息传递。

五、布置作业

预习下节内容。

六、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导入。神经系统是自然进化产物,人脑脑内信息传递方式有两种,一种电传导,一种化学传导。

二、讲授新课

(一)神经系统基本单位及信息传递

1.突触

一个神经元不能单独执行神行系统机能,神经元必须互相联系,构成神经回路才能传导信息。神经元之间彼此接触的部位(并不连接),它们之间空隙叫突触。它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上有重要作用。

突触结构。突触前成分(指轴突末梢的球形小体,包含许多突触小泡,其中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突触间隙(一个神经元末端与一个神经元开始之间的缝隙)、突触后成分(下一个神经元或临近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内一定部位。后膜含有分子受体)。

2.突触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这是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化学传导方式。

神经冲动作用于轴突末梢,突触小泡破裂并释放神经递质,穿越突触前膜张口处到达突触间隙,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分子受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神经冲动传递叫突触传递。

突触分类。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出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出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

——小结:人脑是由大量的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和传导刺激。神经信息传导有两种。神经元内的神经冲动主要通过电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主要通过化学传导。神经元之间连接和传导都是非常复杂,脑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神经元之间信息的相互传导。

(二)神经系统基本结构

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内的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