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生产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电解生产原理
电解铝生产原理
❖ 一、铝的性质和用途 ❖ 二、电解铝发展历程 ❖ 三、电解铝生产工艺流程 ❖ 四、电解铝基本原理 ❖ 五、电解铝原材料 ❖ 六、电解铝产量 ❖ 七、电解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铝的性质和用途
❖ 铝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氧的亲和力很强。铝在 空气中能与氧迅速化合,生成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 化铝薄膜,厚度为0.005~0.02μm,成为铝的天然保 护层,阻止铝继续被氧化,因而具有好的抗蚀性能, 还可以用阳极氧化或电镀的方法,在铝材和铝制品 的表面生成彩色鲜艳的氧化膜。
二、电解铝发展历程
❖ 铝是化学性质十分活泼的化学元素,它在自 然界中绝大多数以氧化铝形式存在,目前仅 有极少数的自然铝被发现以元素状态存在。 铝的冶炼技术发展是从化学法制取发展到了 现代应用的电解法,目前还有正在研究的溶 液离子电解法。
❖ 铝的发现首先是对明矾(硫酸铝)认识,在 八至九世纪,明矾第一次在俄罗斯生产得到 并用于染色业和用山羊皮鞣制皮革。
❖ 铝的导电、导热性好,导电率相当于国际标准退火 铜的64.94%,约为银的一半,如果就相同的重量而 言,铝的导电能力超过这两种金属;铝的导热性几 乎比铁的导热率大3倍;铝的反光性能很强,反射 紫外线比银还强,铝在碰击时不产生火花。铝的比 强度(强度与重量之比)高,某些高强度铝合金的机 械强度超过了结构钢;纯铝没有磁性,铝在低温下 (-198℃)也不变脆,仍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铝可 以轧成薄板和箔、拉成细丝、挤压成各种复杂形状
❖ 在冰晶石-氧化铝熔体中,阳离子有络合的Al3+和单 质的Na+。在电解温度为940~970℃条件下,钠的 平衡析出电位比纯铝的析出电位负250mV,因此, 通上直流电以后,在阴极上的络合的Al3+放电,发 生电化学反应:
❖ Al3+(络合)+3e﹦Al
❖ 目前铝工业仍然采用活性阳极,阳极本身参与反应。 在阳极炭块上是铝氧氟络合离子中的O2-放电,发 生电化学反应:
❖ 电解铝工艺流程图
四、电解铝基本原理
❖ 目前铝工业中仍然采用熔盐电解法生产铝,其 基本原理:将氧化铝溶解于冰晶石熔体中,接 通直流电,在阳极和阴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 阳极上产生阳极气体,阴极上析出铝。
❖ 电解铝生产铝的过程可以描述为:将固体氧化 铝加入Na3AlF6熔体中,发生化学溶解,生成主 要由Na+、AlxOyF2(2+2y-3x)-、AlF63-、AlF4-以 及F-等离子构成的Na3AlF6-Al2O3熔体;通入直 流电以后,Na3AlF6-Al2O3熔体中的阴、阳离子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分别向阳极和阴极方向迁 移;阴离子到达阳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失 去电子,生成气态物质;阳极离子到达阴极表 面,发生电化学反应,获得电子,变成铝原子, 从而得到液态铝。
❖ 在电解质熔体中,增加AlF3的含量,则电解质粘度降低。 但是在酸性电解质中,AlF3和Al2O3的共同存在对粘度的影 响将不会十分明显;
❖ 4)在电解质熔体中,随着AlF3含量的增加,熔体中Al2O3 的溶解度随之降低;
❖ 5)在电解质熔体中,添加AlF3,增大了电解质的挥发性, 减小电解质与铝液的界面张力,减小电解质与阳极气体的 表面张力,增大电解质与炭素材料的湿润角;
铝液的分层;五是熔体中基本不含还原
电位比铝更正的元素,从而保证电解产 物铝的纯度。
❖ 2)氟化铝
❖ 为了改善电解质的性质,往冰晶石— 氧化铝熔盐中添加某些能够改善它的 物理化学性质和提高电解生产指标的 盐类物质,这种盐类称为添加剂。在 铝电解生产中,向电解质中添加添加 剂,以达到提高电流效率,降低能耗 的目的。
❖ 目前电解生产中通常使用氟化铝作为 电解生产的添加剂,既经济又实惠。
❖ 氟化铝对电解质性质的影响
❖ 1)在电解质熔体中,随着AlF3含量的增加,熔体的初晶温 度降低。比如添加10% AlF3的,熔体的初晶温度降低20℃;
❖ 2)在电解质熔体中,随着AlF3含量的增加,电解质的密度 随之减小;
❖ 3)在电解质熔体中,熔体的电导率随着AlF3含量的增加而 降低;
❖ 16世纪,德国医生兼自然科学历史学家帕拉 塞斯(Parace/sus P.A.T.1949-1541)证实了明 矾是“某种矾土盐”,其中一种成分是一种
❖ 1754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 (Marggraf.A.S.1709-1937)能够分离“矾 土”。这正是帕拉塞斯提到过的那种物质。
❖ 1807年,英国的戴维才把隐藏在明矾中的金属 分离出来,用电解法发现了钾和钠,却没能够 分解氧化铝。即使如此,瑞典的贝采尼乌斯已 为这无法获得的金属取名“铝土”。后来,戴 维又改称它为铝。
❖ 铝由于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所以铝在国民经济各部 门和国防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铝作为轻型结构 材料,重量轻,强度大,陆、海、空各种运载工具, 特别是飞机、导弹、火箭、人造卫星等,均使用大量 的铝,一架超音速飞机的用铝量占其自身重量的70%, 一枚导弹用铝量占其总重量的10%以上。用铝和铝合 金制造的各种车辆,由于重量轻,可以减少能耗,所 节省的能量远远超过炼铝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建筑工 业中用铝合金作房屋的门窗及结构材料,铝具有吸音 性能,音响效果也较好,所以广播室、现代化大型建 筑室内的天花板等也采用铝,用铝制作太阳能收集器, 可以节省能源。在电力输送方面,铝的用量居首位, 90%的高压电导线是用铝制作的。在食品工业上,从 仓库储槽到罐头盒,以至饮料容器大多用铝制成。在 其他方面,用铝粉作难熔金属(如钼等)的还原剂和作 炼钢过程中的脱氧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锅、盆、匙 等。
三、铝电解生产工艺流程
❖ 自霍尔-埃鲁法熔盐法应用于电解铝生产 以来,一直是工业生产金属铝的主要方法。 其生产过程是:直流电通过铝电解槽,依 靠电流的焦耳热使电解质融化并维持 930~950℃的电解温度。直流电通过电解 质使Al2O3分解,在阴极上析出铝,在阳 极上析出氧并与阳极碳氧化而成CO2和 CO。铝液真空抽出,经澄清净化浇铸成 铝锭。阳极气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有害氟化 物气体和粉尘,经过净化,废气排放到大 气,回收的氟化物返回到电解槽。铝电解 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 2)具有尽可能小的热导率,以提高槽面和阳极上 面的氧化铝覆盖料的保温效果;
❖ 3)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以满足管道内输运的需 要;
❖ 4)具有较小的杂质含量,以便提高电解铝的质量;
❖ 5)尽可能少的水分含量。
❖ 6)具有较好的抗磨损性。这样可使氧化铝在管道 内运输或在干法净化过程中不至于或减少被磨细的 程度。
❖ 氧化铝俗称铝氧粉,分子式是 AL2O3(三氧化二铝),是在专门 的工厂由矿石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极 细微的白色粉末,流动性很好,不 溶于水,能溶解在熔盐的冰晶石中, 是电解铝的主要原材料。其熔点为 2050℃,真密度为3.5~3.6g/cm3, 容积密度为 1g/cm3。
电解生产对氧化铝的要求
❖ 1)在电解质熔体中有较大的溶解速度;
3、氟化盐
❖ 电解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氟化盐主要包括冰晶石和氟化 铝。
❖ 1)冰晶石
❖ 铝电解通常采用Na3AlF6-Al2O3熔体作为电解质。由于 铝对氧有很强的亲和力,目前还没有一种经济的方法 能通过直接还原获得工业纯铝。通过电解法炼铝,氧 化铝是最好的原料。要将氧化铝电解成铝,必须是氧 化铝成为熔融状态,能够发生电离,离子能在阴、阳 极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但是氧化铝的熔点高达 2050℃,欲采用直接熔化进行电解,在目前工业条件 下是不可行的。人们发现,氧化铝能部分溶解于熔点 相对较低的冰晶石中,而溶解在冰晶石中的氧化铝能 电解出铝。为此,Na3AlF6-Al2O3熔体可以作为铝电解 的电解质。
❖ 电解铝企业由于采取的是24小 时连续生产工作制,同时生产
负荷较大,规模以上大型电解
铝企业的生产负荷达到 300MW~400MW,有些甚至 达到500MW。一旦停电除了 对于企业自身造成重大经济损
失以外,可能对电网稳定性造
成一定冲击,引起电力系统 震荡。
❖ 典型电解铝供电系统流程图
2、氧化铝
❖ 1854年,德国Bunsen宣称利用炭电极电解 NaCl-AlCl3络合盐得到了金属铝;
❖ 1883年,美国Bradley提出了电解冰晶石-氧化 铝熔盐技术方案,但末获得专利;
❖ 1886年,美国的Hall和法国的Heroult同时申请 了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炼铝的专利并获 得批准,这便是我们所称的Hall-Heroult法。一 直至今,世界上所有的铝厂都是使用此种技术。
❖ 化学性质影响。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是影响原铝
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的主要因素,尽量控制较 高的氧化铝纯度。工业氧化铝中通常含有
98.5%Al2O3以及少量的 SiO2、Fe2O3、TiO2、 Na2O、CaO和H2O。在电解过程中,那些电位 正于铝的元素的氧化物杂质,如SiO2和Fe2O3, 都会被铝还原,还原出来的Si和Fe进入铝内,
❖ 2 O2-(络)-4e+C﹦CO2
❖ CO2被认为是阳极第一反应产物,铝电解的结果只 消耗了Al2O3和C,因此整个电解过程总反应式为:
❖ Al2O3+1.5C﹦2Al+1.5 CO2↑
❖ 根据铝电解的基本原理,需要为反应 过程提供大量的直流电能,用以推动 反应向生成铝的方向进行;随着电解 反应的不断进行,炭阳极以及溶解于 电解质中的氧化铝不断消耗,生产中 需及时补充,使生产得以连续进行; 原则上冰晶石是不消耗的,但是由于 和杂质反应引起的化学损失、各种机 械损失以及在电解的高温融融状态下 的挥发损失,电解过程中也需要一定 的补充。
五、电解铝原材料
❖1、直流电() ❖2、氧化铝() ❖3、氟化盐() ❖4、阳极炭块()
1、直流电
❖ 直流电视电解槽生产的原动力。电解生产所 需要的直流电主要来自于电力系统的三相交 流电,通过降压、整流、稳流输出低电压大 电流的直流电,满足电解生产的需要。在这 个生产过程中对于降压的要求是降压过程中 各种损耗少,对于整流的要求是整流设备运 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高,对于稳流的要 求是电流随电压变化速度快,小时平均电流 波动小,稳流精度高。所以说概括的讲电解 供电主要的技术特点就是高安全性和高可靠 性。
❖ 冰晶石熔体作为现在铝电解的电解质,
其具备了良好的性质。一是氧化铝能迅
速溶解于冰晶石中,形成流动性较好的 均匀溶液;二是在950℃左右的铝电解温
度下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三是 Na3AlF6-Al2O3熔盐体系基本上不吸水, 在电解温度下的蒸汽压也不高,具有较 大的稳定性;四是冰晶石的密度约为2.1 g/cm3,比同温度下的铝液密度(约2.3 g/cm3)小10%左右,能够保证电解质与
❖ 7)要求氧化铝有尽可能大的比表面积,以提高其 在干法净化中吸收HF的能力。
氧化铝质量对电解生产的影 响
❖ 物理性质影响。电解铝生产要求氧化铝具 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可以保证氧化铝在电 解质中的溶解速度快,减少沉淀生成,流 动性好,便于超浓相输送和电解槽自动添 加,在加料和输送过程中飞扬损失小,可 以降低氧化铝单耗,改善工作环境。另外 对HF的吸附能力强,能够提高干法净化 效果。在氧化铝物理性质中,粒度、磨损 指数、比表面积、安息角等物理指标对电 解生产有着不同的影响。
❖ 1808年,丹麦的Oersted用钾汞还原无水氯化 铝,得到了研磨时可呈现金属光泽的粉未,后 来证明他得到的是一些不纯净的铝。
❖ 1827年,德国Wöhler用钾还原无水氯化铝,得 到了细微的金属颗粒。1845年,他把氯化铝气 体通过熔融金属钾表面,得到了金属铝。
❖ 1854年,法国Deville用钠还原NaCl-AlCl3络合 盐,获得金属铝,同年在巴黎附近建成了世界 第一个铝冶炼厂。
从而使铝的品位降低;而那些电位负于铝的元 素的氧化物杂质,如 Na2O和CaO会分解冰晶石, 使电解质组成发生改变并增加氟盐消耗量。水 会分解冰晶石,还会增加铝液的氢含量,P2O3 则会降低电流效率。酌减表示氧化铝进入电解
槽之后所要释放的总水量,由于氧化铝中吸附
的睡和电解质中的氟化物反应生成氟化氢气体, 增加量电解槽氟化物的排放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