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

合集下载

肺动脉压高压分级

肺动脉压高压分级

肺动脉压高压分级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指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25mmHg的一种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分类,肺动脉高压可分为以下五个分级:
分级I:肺动脉高压(mPAP≥25mmHg),但无明显的症状。

此时心功能正常,运动耐力良好。

分级II:肺动脉高压(mPAP≥25mmHg),有轻度的活动限制。

患者在正常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疲劳、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分级III:肺动脉高压(mPAP≥25mmHg),有明显的活动限制。

患者在轻度活动时即可出现疲劳、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分级IV:肺动脉高压(mPAP≥25mmHg),有严重的活动限制。

患者在休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症状,并且症状加重。

分级V:肺动脉高压(mPAP≥25mmHg),与其他疾病相关,如肺间质纤维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肺动脉高压的分级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活动限制程度来划分的,并不仅仅依据肺动脉压力的高低。

因此,在确定分级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心功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彩超肺动脉高压标准

彩超肺动脉高压标准

彩超肺动脉高压标准
彩超肺动脉高压标准主要是估测三尖瓣的峰值流速、肺动脉收缩压、临床症状等。

1.估测三尖瓣的峰值流速:
在对肺动脉高压进行诊断时,往往采取的是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时需要估测三尖瓣的峰值流速,若峰值流速大于3.4m/s,一般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2.肺动脉高压:
也可以通过肺动脉收缩压进行诊断,若肺动脉收缩压大于50mmHg,一般也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3.临床症状:
而且在诊断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的临床症状,例如患者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甚至会出现咯血等症状。

另外肺动脉高压往往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例如胸部X线、CT 等,以便明确诊断。

肺动脉高压一旦确诊后应及时采取治疗,由于患者病情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类
临床上将 PH分为 5大类
分类
亚类
1.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 1.1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
1.2遗传性肺动脉高压(HPAH)
1.3药物和毒物相关肺动脉高压
1.4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1.4.1 结缔组织病
1.4.2 HIV感染
1.4.3 门脉高压
1.4.4 先天性心脏病
4.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able guanylate cyclase,sGC)激动剂
5.前列环素类似物和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
PAH的治疗
(四)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和药物间相互作用
1.靶向药物联合治疗 2.药物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时需考虑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谢谢
5.2 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如结节病、戈谢氏病、糖原储积症)
5.3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5.4 其他(如纤维性纵隔炎)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进行 性右心功能不全的相关症状,常为劳累后诱发,表现为疲劳、呼 吸困难、胸闷、胸痛和晕厥,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干咳和运动诱发的恶心、呕吐。 晚期患 者静息状态下可有症状发作。 随着右心功能不全 的加重可出现踝部、下肢甚至腹部、全身水肿。
可直接评价右心室大小、 形态和功能,并可无创 评估血流量,包括心输 出量、每搏输出量和右 心室质量。
血液学检查
血液学检查主要用于 筛查PH的病因和评价 器官损害情况
PAH的治疗
(一)一般措施
1.体力活动和专业指导下的康复:PAH患者应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2. 妊娠、避孕及绝经后激素治疗:随着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妊娠 PAH患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在 5%~23%,且妊娠并发症多,因此,建议PAH患者避免怀孕。 3.择期手术:对PAH患者即使进行择期手术也会增加患者风险,接受择期手术者,硬膜外麻醉可能比全 身麻醉耐受性好。 4. 预防感染:PAH 患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而 肺部感染是加重心衰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 一。 5.社会心理支持

肺动脉高压症状及治疗方案

肺动脉高压症状及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旨在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心功能,常用药物包括: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波生坦、安立生坦等。
-磷酸酸酯酸酰化酶5型(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前列Leabharlann 素类药物:依前列醇、曲前列尼尔等。
-抗凝治疗:华法林,预防血栓形成。
-利尿剂和强心剂:根据病情需要,用于控制心衰症状。
(3)颈静脉怒张。
(4)肝大、腹水、下肢水肿等。
三、治疗方案
1.非药物治疗
(1)避免高海拔、寒冷、缺氧等诱因。
(2)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适当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4)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2.药物治疗
(1)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安立生坦等。
(2)磷酸酸酯酸酰化酶5型(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
二、症状评估
1.主要症状
PH患者常见症状包括:
-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晚期可能出现静息呼吸困难。
-疲劳:活动后加剧,与心脏输出量减少有关。
-胸痛:呈现心绞痛样胸痛,可能与右心室缺血有关。
-晕厥:由于心输出量不足导致的脑部低灌注。
-咯血:可能与肺血管病变或肺部感染有关。
-静脉淤血症状:如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和下肢水肿。
(3)前列腺素类药物:依前列醇、曲前列尼尔等。
(4)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PDE-5抑制剂联合用药。
(5)抗凝治疗:华法林等。
(6)利尿剂、强心剂等支持治疗。
3.介入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后病情仍进展的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如:
(1)肺动脉球囊扩张术。
(2)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肺动脉高压讲解课件

肺动脉高压讲解课件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 胖给心脏和肺脏带来额外负担 。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 对肺动脉高压的负面影响。
家庭护理与康复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压、心率、 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 ,以及病情变化和症状
控制情况。
合理用药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 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以保持病情稳定。
避免诱发因素
详细描述
包括肺动脉分支狭窄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术等,这些手术方法适用于特定的病因和病情,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04
肺动脉高压的生活方式与护理
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 食习惯,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 果,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
入。
适量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量运动,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 增强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其他药物
总结词
辅助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三大类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等,可以辅助治疗 肺动脉高压,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应用。
其他药物
适用人群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心律 失常等不良反应。
总结词
抑制环磷酸腺苷降解,扩张 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
详细描述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 环磷酸腺苷的降解,增加细 胞内环磷酸腺苷的浓度,松 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肺血管 ,降低肺动脉压力。这类药 物对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 脉高压的疗效较好。
适用人群
适用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 脉高压的患者。

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

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

生活质量改善
长期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耐 量。
不良反应监测
肝功能异常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可 能对肝功能造成影响,需定期监测肝 功能。
血细胞减少
电解质紊乱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 钾、低钠等,需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血细胞减少,需定 期监测血常规。
05
管阻力。
在初始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 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 种类,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联合治疗
当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可以考虑联合治疗,以提高治 疗效果。
联合治疗通常采用两种或多种 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以协同 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症状和 阻止疾病进展。
联合治疗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副作用,以及患者 的耐受性,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谢谢观看
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能力。
新药研发与治疗策略优化
新药研发进展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肺动脉高压的新药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如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治疗策略优化
针对不同病情和病程的患者,可以采用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以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展望
未来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将更加注重精准化和个性化,同时加强 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04
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估
短期疗效评估
01
02
03
症状改善
观察患者呼吸困难、乏力 等症状是否有所减轻。
运动耐量提高
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评估患 者的运动耐量是否提高。
血流动力学改善
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 估患者肺动脉压力是否降 低。
长期疗效评估

肺动脉高压的诊治

肺动脉高压的诊治
药物性
病史询问
诊断步骤: 临床怀疑肺循环高压 证实肺循环高压(ECG、X-RAY、TTE) 对肺循环高压进行临床分类(肺功能检查、UCG、肺通气/灌注显像、肺部高分辨CT、螺旋CT、肺动脉造影) 对肺循环高压进行临床评估 血液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抗SCL70和RNP、HIV) 腹部超声 运动耐量(6MWT) 血流动力学(右心导管:静息mPAP>25mmHg,或运动mPAP>30mmHg ,且PCWP<=15mmHg,PVR(肺血管阻力) >3mmHg/L/min。急性血管反应试验: mPAP下降>10mmHg,绝对值下降至<=40mmHg) 肺活检
二、介入和手术治疗
房间隔球囊造口术( Ⅱa/C) 肺移植(Ⅰ/C)
氧疗 长期氧疗(LTOT) 能阻止或延缓HPH的发展,改善运动耐力 目前尚不明确LTOT 是否能改变预后。 COPD 患者每天14~15 小时的氧疗,可在一年内使肺动脉压轻度下降,并在6 年内保持PAP 稳定 夜间吸氧是必要的。
扩张血管剂
α受体阻断剂
酚妥拉明、妥拉苏林
哌唑嗪
选择性节后α受体阻断剂, 在COPD 患者可以增加心输出量和降低肺动脉压 也可使血氧饱和度下降。
非选择性阻断剂 能一定程度上扩张肺血管 其选择性差,从而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 来自乌拉地尔(urapidil)
新的选择性节后α受体阻断剂, 具有较强的肺血管扩张作用,它还减低中枢交感神经张力, 抑制压力感受器反射,因此不象其他扩血管药能防止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心脏指数的增加,从而保持心输出量不变。 乌拉地尔可静脉给药,也可口服 是一种治疗COPD 肺动脉高压很有前途的药物。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类 (I) Venice 2003

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表现

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表现

其他相关改变
上腔静脉扩张
由于右心房室扩大和压力升高,上腔静脉可能发生扩张。
胸膜腔积液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膜腔积液,这可能与右心房室的压力升高有关。
05
核医学检查表现
肺通气灌注显像
总结词
肺通气灌注显像可以显示肺部通气和血流灌注的情况,是诊断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详细描述
通过吸入或注射示踪剂,利用核医学成像技术观察肺部通气和血流灌注的情况。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中 ,通常会出现通气正常而血流灌注减少的情况,这有助于判断肺动脉高压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总结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 核医学成像技术,可以观察肺部组织的 代谢和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肺动脉高 压。
VS
详细描述
通过注射示踪剂,利用PET技术观察肺部 组织的代谢和血流情况。在肺动脉高压患 者中,通常会出现代谢减低和血流减少的 情况。PET成像还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肺动 脉压力测量,有助于判断肺动脉高压的存 在和严重程度。
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表现
目录
• 肺动脉高压概述 • X线胸片表现 • 超声心动图表现 • CT与MRI表现 • 核医学检查表现 • 肺动脉高压影像学诊断流程与临
床应用
01
肺动脉高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升高,超 过一定阈值,导致右心负荷加重,最 终引起右心衰竭的一组疾病。
分类
01
CT和MRI可清晰显示肺动脉血管的形态,当肺动脉高压发生时,
血管壁受到压力,导致血管增粗。
肺动脉分支狭窄
02
由于肺动脉高压的影响,肺动脉分支可能发生狭窄或闭塞,影
响血液流动。
肺动脉血管钙化
03
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动脉血管钙化,这可能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由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肺动脉内压力异常升高的疾病或病理生理综合征,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医疗保健问题。

其中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过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平均生存期只有2.8年。

近年来,随着对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大量新型药物的研发,使得PAH的治疗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以干预PH病理生理过程为目标的内科治疗,不仅使PAH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同时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改变了既往单纯使用扩血管药降低肺动脉压的局面。

目前PH内科治疗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一、一般治疗是PAH的基础治疗,主要指氧疗、抗凝、利尿和强心等对症支持治疗。

实验研究表明,PAH患者往往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存在肺血栓栓塞症或原位血栓形成的风险,而充分抗凝治疗能够显著提高PAH生存率。

另外氧疗、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则可纠正患者低氧血症、右心高负荷状态,从而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二、靶向药物治疗1.针对前列环素途径的药物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是一类强烈的血管扩张剂,是最早用于PAH靶向治疗的药物,包括依前列醇、曲前列环素、贝前列素及伊洛前列素等。

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前列环素类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WHO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对于重度PAH,该类药物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2.针对内皮素途径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内皮素受体,抑制血管收缩、细胞增殖等病理过程,起到降低肺动脉压、抑制肺血管重塑的作用。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有波生坦、安立生坦及马西替坦。

多项研究均证实波生坦可以改善PAH患者的生活质量、WHO功能分级、血流动力学状况,并能延迟临床恶化时间。

目前,波生坦和安立生坦均在我国上市。

新近结束的SERAPHIN临床研究表明马西替坦能显著降低PAH患者病情加重及死亡事件的风险。

马西替坦已于去年获得美国FDA及欧盟批准,作为单药疗法或联合其他药物,用于PAH的长期治疗。

3. 针对NO-cGMP途径的药物3.1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通过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增加胞内环磷酸鸟苷水平,实现肺动脉扩张。

目前在我国可应用的药物包括: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及他达拉非。

2005年进行的SUPER研究显示,西地那非(20mg、40mg、80mg po tid)能够改善PAH患者活动耐力,其中6MWD分别增加了45m、46m、50m,WHO功能分级至少改善1级的患者比例为28%、36%、42% ;目前建议的使用剂量为20mg每日3次。

PHIRST研究显示他达拉非(40mg po qd)治疗,能有效改善PH患者生活质量,延迟临床恶化时间,但心功能分级则无明显变化。

3.2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利奥西呱(Riociguat)是一种新型靶向药物,能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促进环磷酸鸟苷合成,从而抑制PAH的进展。

2013年被FDA批准用于PAH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

在其Ⅲ期临床试验中,CTEPH试验组比对照组6MWD增加了46米,PAH试验组则增加了36米,同时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分级均得到显著改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能够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发挥最大疗效,同时还可减少单药使用剂量,降低药物副作用,已成为治疗PAH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钙拮抗剂PAH患者需要慎重使用钙拮抗剂,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钙拮抗剂非但不能治疗肺动脉高压,反而会使患者的病情恶化,如出现体循环低血压、心排量减低、心律失常和水钠潴留等。

PAH患者在使用钙拮抗剂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急性血管反应试验,对于血管反应试验阳性的患者可以试用钙拮抗剂治疗。

常用药物为硝苯地平和地尔硫卓,为促进充分的肺血管扩张,通常需要使用较高剂量的钙拮抗剂。

四、其他治疗方法除上述常见靶向药物外,具有扩血管作用的中药制剂,如:丹参酮ⅡA磺酸钠,也被用于PH的辅助治疗,但其临床疗效观察试验仍在进行中。

选择性肺动脉扩张剂如Rho激酶抑制剂、血管活性肠肽、钾通道开放剂、钙增敏剂等,在动物实验及小规模临床研究中也显示出改善PH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作用。

5-羟色胺载体抑制剂能够抑制肺血管重塑,从而减缓PH疾病进展,成为PH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向。

此外还有内皮组细胞移植治疗、转基因治疗等等也将为PH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相关阅读:近10年,肺动脉高压(PAH)的治疗发展迅速,治疗指南也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本文就当前PAH的最新治疗进展作一论述。

PAH的治疗策略包括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相关疾病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等4方面。

一、一般治疗和支持治疗1.一般治疗即使在PAH靶向药物上市后,一般治疗仍非常重要,其对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非常有益,包括预防感染、监护下轻体力活动、避孕和心理支持。

预防感染,包括每年常规接种肺炎链球菌和流感活疫苗。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是导致PAH患者肺炎的首要病因,而肺炎可导致7%的患者死亡,常规疫苗接种可减少PAH的感染发生率。

推荐监护下进行轻体力运动。

如果无法监护,应教育患者如何运动。

日常运动训练可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病情,WHO肺动脉高压功能Ⅲ或Ⅳ级的患者推荐在监护下进行康复运动。

女性PAH患者需要严格避孕。

研究表明女性PAH患者妊娠期死亡率高达30%~50%。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即使应用最好的支持治疗,病死率仍高达50%。

PAH患者常发生死胎、早产和官内发育迟缓。

因此,推荐有计划的避孕。

避孕措施包括口服避孕药或曼月乐宫内节育器。

单独使用孕酮类口服避孕药更受欢迎,因其还可避免雌激素带来的潜在风险。

妊娠的前3个月内,治疗性终止妊娠应慎重。

对于PAH患者和家庭而言,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为常见。

对于某些患者应及时引荐心理医生。

社交聚会对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很有帮助。

2.支持治疗包括口服抗凝药、氧疗、利尿和服用地高辛。

使用口服抗凝药基于前期的病理学研究,尸检结果显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栓性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

有报道指出PAH患者体内存在异常凝血和纤溶途径,此外日常活动量较少和有心室功能不全也会加大廊栓栓塞的风险。

现有指南建议予以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和食欲抑制剂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抗凝洞聍。

使用抗凝药物时须考虑患者的出血风险,先天性心脏病和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有较高的咯血和消化道出血风险,抗凝策略需个体化。

优化的国际标准化指标(INR)依据各中心的实际情况而定(通常为1.5~3.O),本中心的推荐目标和北美一致,即INR l.5~2.5。

吸氧对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缺氧的患者均十分有益。

低氧是血管收缩的强力诱导剂,高氧则可降低PAH患者的肺血管阻力。

但目前尚无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证实长期吸氧的疗效。

现有指南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经验建议:动脉咀氧分压(Pa02)<60 mmHg 的患者吸氧时间应>15 h/d。

对于运动后出现严重缺氧、吸氧后可改善症状的患者,推荐门诊吸氧。

利尿剂可有效减轻水肿和右心衰竭症状。

减轻水肿可以改善肝脏、肠道和周围性水肿。

因肠道水肿可导致PAH患者消化和吸收不良而必须对其进行控制。

尽管没有针对PAH患者应用利尿剂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利尿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利尿剂类型和剂量的选择取决于临床医师。

静脉袢利尿剂可以快速地减轻腹水和肠道水肿的PAH患者的前负荷,但需监测患者的电解质,避免低钾血症和肾前性氮质血症。

地高辛可以短期迅速地提高PAH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但长期疗效尚未证实。

地高辛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再入院率。

二、相关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疾病将PAH分为不同亚类。

应针对不同基础疾病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治疗。

介入和手术可能对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患者有效。

而对于PAH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而言,应首先控制其狼疮活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详细咨询先天性心脏病、胸外科、风湿科、感染科、血液科和遗传学专家十分必要。

三、靶向治疗1.钙通道阻滞剂目前临床上应用的PAH靶向治疗药物绝大多数出现于最近20年,主要针对PAH发病机制发挥多重肺血管扩张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是临床应用时间最长的靶向治疗药物,然而其仅对极少数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有效。

已证实硝苯地平、地尔硫革和氨氯地平均有效,治疗剂量分别为120~240 mg/d,240~720 mg/d和20 mg/d。

钙通道阻滞剂会影响心率,对于心率较快的患者倾向选择地尔硫卓,过大剂量钙通道阻滞剂可引起患者头晕、低血压和周围性水肿等不良反应,所以建议缓慢增至最大耐受剂量。

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有效的患者预后良好。

对于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阴性或未进行此项检查患者不应予以钙通道阻滞剂治疗。

而对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而言即使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钙通道阻滞剂亦对其无明显疗效。

2.前列环素类似物前列环素是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天然活性血管扩张剂,具有抗增殖、细胞保护和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

PAH患者前列环素代谢途径常下调,因而人工合成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可治疗PAH。

依前列醇是第一个获得批准用于治疗PAH的靶向药物,半衰期较短(3~5 min)。

与前列环素类似,在体内极不稳定,治疗时只能通过中心静脉滴注,室温下稳定性只能维持8h。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明依前列醇可改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症状、心功能和生存率。

依前列醇对硬皮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和无法手术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EPH)等均有效。

治疗时,依前列醇只能通过永久性隧道式导管持续泵入,所以导管相关并发症(输液泵故障、导管堵塞和感染)是影响依前列素醇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因素。

依前列素醇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潮红、腹泻、头痛和恶心呕吐。

曲前列尼尔是一种前列环素类似物,稳定性远超依前列醇,可通过皮下或静脉持续泵入途径治疗患者。

可通过类似胰岛素泵的微小泵实现皮下泵入,这种泵不仅体积小、易操作,而且可将患者不适感降至最低。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其他常见不良反应有脸红、呕吐、脓肿等。

曲前列尼尔的有效性得到了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可改善患者的活动耐量、廊液动力学参数和临床症状。

伊洛前列素是一种更稳定的人工合成前列环素类药物,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如口服、吸入和静脉滴注)。

AIR研究证实了吸入伊洛前列素的疗效(2.5~5μg/次,6~9次/d,平均30 μg/d)。

小剂量静脉滴注伊洛前列素的疗效同依前列醇相似,尚无口服伊洛前列素治疗PAH的研究报道。

吸入伊洛前素比依前列醇更温和且耐受性更好,但由于需要频繁吸入和引起口干,患者依从性成为治疗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