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电压偏差大的原因
10kV电压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10kV电压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10kV电压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本文对电网实际运行中时常出现的10kV电压异常现象的原因进行分类,并逐一研究分析其产生机理,从而引出处理10kV电压异常措施的思路。
关键词:电压异常;负荷;接地;断线;消弧线圈;谐振0 前言电压的异常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甚至导致用户的用电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电网的安全与经济运行遭至破坏。
10kV母线是调度部门可以进行电压调控的最后一级母线,也是最直接影响用户电压质量的母线。
因此对10kV电压异常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消除电压异常和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负荷变化引起的电压偏移根据相关调压原则要求:变电站和直调电厂的1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7%。
而在实际电网运行中,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10kV母线可能低于10.0kV下限,在深夜用电低谷时段,10kV母线也可能高于10.7kV上限。
造成电网正常运行中电压偏移的原因是不同大小的功率在电网元件中传输会产生不同的电压降落。
功率由系统通过110kV降压变压器经变压后到达10kV母线,其等值电路图和相量图如图1所示。
在上图中,为归算到110kV变压器10kV侧的一次电压,为110kV变压器的二次电压,即10kV母线电压,S为传输的视在功率,为归算到110kV变压器10kV侧的传输电流,φ为与的相位差,XT为110kV变压器归算到二次侧的等值电抗,RT为110kV变压器归算到二次侧的等值电阻。
图中,就是电压降相量,即(RT+XT),将电压降相量分解为与二次电压同方向和相垂直的两个分量和。
称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称为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而在电网实际计算中,由于电压降横分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其电压降可以省略简化成仅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以ΔU表示。
由图3可得ΔU的模值为,将、、代入上式可得,因此可以得出,10kV母线电压与传输功率的关系公式为:由上式可知,通过减少传输的有功负荷P、无功负荷Q、电阻RT和电抗XT,或者提高110kV侧电压U1的方法,可以减少电压降落,提高10kV电压;反之则降低10kV电压。
电压偏差的计算及改善电压偏差的措施

电压偏差的计算及改善电压偏差的措施Abstract: Power quality problems may cause huge losses to users, especially sensitive users. Voltage quality is the core of power quality. Voltage devi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voltage devi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ine, the voltage drop of high-voltage lines and low-voltage lines, the voltage drop fraction of transformers, and the voltage increase of transformer distributor equipment.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transformer ratio and connecters, reduction of line impedance, and reasonable compensation for reactive power can improve voltage deviation and reduce the voltage bias when users useelectricity. Losses caused when the difference is too large.Keywords: power quality, voltage deviation, voltage drop摘要:电能质量问题可能对用户尤其是敏感用户造成巨大损失。
而电压质量又是电能质量的核心。
电压偏差受线路首端电压偏差、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的电压降、变压器电压降变分数、变压器分接头设备的电压提升的影响,合理选择变压变比和接头、降低线路阻抗、合理补偿无功可以改善电压偏差,减少用户用电时因电压偏差过大时引起的损失。
配网低电压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配网低电压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配网电压质量问题是衡量供电质量好差的重要指标,是供电企业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低电压问题在某些地方特别是部分农村地区又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原因多样,情况复杂,需要具体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本文对配网生产运行中常见的低电压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运行实际及技术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配网;低电压;分析;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对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低电压则是供电质量的一个软肋,偶尔还可能引起用户的投诉。
现就低电压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或建议。
一、配网低电压问题的主要原因1、10kV系统电压偏低,包括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偏低和10kV线路末端电压偏低,导致配电变压器首端及用户出现低电压。
2、配变档位不合理,未能根据负荷和电压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造成配变输出电压偏低。
另外,也存在低压无功补偿配置不足或投入不足等原因。
3、配变布点不合理,低压线路供电半径长,线径小。
根据电压损耗原来,线路越长、线径越小,则线路阻抗也越大,相应地电压损耗越大,线路末端越容易出现低电压。
同时线路设备残旧老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低电压。
4、用电负荷增长较快,配变和低压线路重过载。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也越来越普及;同时生产方式的转变,种植业、养殖业和动力加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电负荷也随之不断攀升,原有的配变容量和线路不能满足负荷增长要求而出现重过载现象。
另外,由于季节性特点,如夏季空调、冬天取暖、农业灌溉等也会引起短时间内负荷激增,造成配变和线路重过载。
6、三相负荷不平衡,首先会导致线路线损增大,其次会影响电压漂移,负荷轻的一相电压会升高,负荷重的一相电压会降低,从而引起中性点电压漂移,导致负荷重的一相出现低电压现象。
二、配网低电压问题的解决措施或建议1、做好变电站电源布点建设,优化网络结构,增强主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衡量电能质量的基本参数

衡量电能质量的基本参数电能质量是指电能在供电系统中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电参数的稳定性、准确性和纯净度等指标。
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能的使用效果。
下面介绍一些衡量电能质量的基本参数。
1. 电压稳定性电压稳定性是指电压波动的幅度和频率。
电力系统中电压波动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负荷变化、电压调节设备故障等。
当电压波动超出一定范围时,会影响到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导致设备损坏或停运。
因此,电压稳定性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2. 电压偏差电压偏差是指电压的偏离程度。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偏差可能由于负荷变化、线路损耗等原因产生。
电压偏差的存在会导致电力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会损坏设备。
3. 频率稳定性频率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中电网频率的稳定性。
电网频率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当电网频率波动超出一定范围时,会导致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4. 谐波含量谐波是指电力系统中频率为整数倍的基波的倍数的电压或电流分量。
谐波含量是指电力系统中谐波电压或电流分量的大小。
谐波含量的存在会导致电力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设备损坏。
5. 电能损耗电能损耗是指电能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损耗。
电能损耗的存在会导致电力系统中电能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到电力设备的使用效率。
6. 电压暂降和电压暂增电压暂降和电压暂增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瞬间降低或升高的现象。
电压暂降和电压暂增的存在会影响到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导致设备损坏。
以上是衡量电能质量的基本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以上参数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力系统的容量、可靠性、安全性等。
只有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能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
配电网台区电压偏差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7 . 5 k m, 低压供电半径均在 0 . 3 k m 以上 』 。④ 台 区未 安装 无 功补偿 装置或由于装置故 障, 均没有投入使用 。 由于低压无 功 负荷相对 比较高 , 所以 自然功率因数偏低 。当补偿并联 电容 器 容量不足时 , 导致线路输送大量无功功率 , 而产 生电压损耗 , 引
2 8
4 6
7 2
9 5
5 5 0
压损耗 较 大 , 导 致 电 压 偏 低 。 上 述 台 区 中 压 配 电 半 径 约
通过表 1数据并结合 台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 导致该 台区 电压质量低有以下 原因 : ①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不合理 。由于该 1 0 k V线路重载 , 电压质量偏低 , 而新换 的变压器分接头变 比最 小 的档位 只有 1 0 0 0 0 / 4 0 0, 没有 9 5 0 0 / 4 0 0档位 , 造成 当 1 0 k V
的 解 决 方 法是 更换 变压 器 。
电源沙湾站 1 0 k V Ⅲ母 线电压系统显示值为 1 0 . 2 6 k V, 台区二
次侧实时值 3 6 4 V, 折算为 一次侧 电压值 为 9 . 1 k V, 中压 线路 压 降为 1 . 1 6 k V, 降幅为 1 1 . 4 %; 低压侧 相 电压 为 2 1 0 V, 线路 末 端电 压 只有 1 8 6 V, 低 压 线 路压 降 2 4 V, 降幅为 l 1 . 4 %。 ③中、 低压配电半径相对较长 , 负荷高峰相对集 中, 线路末端 电
2 电压偏差 问题 的解决思路
2 . 1 更换 变 压 器
在该 1 0 k V线路 中, 由于 中压线路过 长 , 一 次侧 电压质量 长期偏低 , 新换的变压器分接头变 比最小 的档位是 1 0 0 0 0 / 4 0 0, 当1 0 k V线路 电压低时 , 变压器输 出电压也偏 低。而且 由于该 1 0 k V线路后段无联络 , 无法实施调荷 。因此 , 目前最直接有效
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标准

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标准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指标是电压、波形和频率。
一、电压质量电力系统理想的电压应当是幅值始终为额定值的三相对称正弦波电压。
但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阻抗及用电负荷的变化、用电负荷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特点,造成了实际电压在幅值、波形和对称性上与理想电压之间的偏差。
电压的质量是依照国家订立的标准或规范,通过对电压的偏移、波动和波形的质量指标评估得出的。
1、电压偏移1)电压偏移的概念电压偏移是指电网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也称电压损失。
2)电压偏移的规定电压偏移通常用其是额定电压的百分之多少表示。
中国标准规定,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变动幅度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百分数是:(1)35kV及以上供电和对电压质量有特别要求的用户电压偏移为±5%;(2)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电力用户电压偏移为±7%;(3)低压照明用户电压偏移为+5%~10%。
3)电压偏移的影响电压偏移对运行中的用电设备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以电动机为例,当电压降低时,电磁转矩随电压的平方成比例下降。
例如电压降低20%,转矩会降低36%,电流会加添20%~35%,造成电动机转速降低而可能导致工厂废品产生,温度上升使电动机线圈过热,绝缘加速老化,甚至烧毁电机;当电压过高时,电动机铁芯会显现饱和,激磁电流增大,铁损增大,导致电动机过热,效率降低,运行性能变坏,甚至烧毁电动机。
4)削减电压偏移的重要措施(1)合理削减系统的阻抗,增大导线或电缆的截面;(2)削减系统的变压级数,尽量保持系统三相负荷平衡;(3)高压线深入负荷中心,多回路并联供电;(4)采纳有载或无载调压变压器,直接对电压进行调整;(5)对功率因数低,带有冲击性负载的线路,采纳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2、电压波动1)电压波动的概念电压波动是指电压在系统电网中做快速、短时的变化。
变化更为猛烈的电压波动称为电压闪变。
2)电压波动的原因电压波动重要是由于用户负荷的猛烈变化所引起的。
配电网低电压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_1

配电网低电压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07-26T10:25:26.32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9期作者:陈荷[导读]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用电负荷增长迅速,供电设备出现过负荷现象严重,为有效协调解决“低电压”问题,以下对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陈荷硕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然而电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根据《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2008)相关规定: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范围为-7%~7%,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范围为-10%~7%,当电压值的偏差超出这个范围,则表示电能质量出现问题,其中以“低电压”问题尤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用电负荷增长迅速,供电设备出现过负荷现象严重,为有效协调解决“低电压”问题,以下对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配电网;低电压;成因;治理措施引言供电电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客户的用电安全,也影响着供电公司的企业形象。
针对供电台区供电半径长、负荷季节性、周期性变化大等诸多特点,单纯依靠农网改造已无法快速有效解决农网低电压问题,造成供电优质服务压力很大。
1低电压成因分析(1)无功补偿不合理。
与城镇相比,农村电网无功电源建设相对滞后,在老旧的配电变压器中,存在无功补偿容量不合理或没有配备无功补偿装置等现象,导致用户消耗无功较多时出现线路过载情况,致使线路末端用户出现低电压问题。
由于农村用电负荷具有季节性和时段性波动特性,在高峰负荷时配电变压器接近满载,而低谷负荷时则出现轻载甚至空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无功补偿配置的难度。
另外,部分供电局采用电容器补偿无功负荷,存在补偿不到位、线路内基本无局部分散补偿现象,也是导致低电压问题频繁发生的原因。
(2)低压供电半径过长。
低压供电半径过长是引起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电机稳态电压偏差

发电机稳态电压偏差发电机稳态电压偏差是指发电机输出电压与额定电压之间的偏差。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是电能的主要来源之一,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发电机稳态电压偏差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包括负载变化、电源电压波动、电网故障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负载变化是引起发电机稳态电压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负载的增加或减少会导致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当负载增加时,发电机需要提供更多的电能,因此输出电压会下降;而当负载减少时,发电机输出电压会上升。
这种负载变化引起的电压偏差可以通过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来进行补偿,使输出电压恢复到额定值。
电源电压波动也会导致发电机稳态电压偏差。
电源电压的波动可能是由于电网负荷变化、线路电阻变化、电源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当电源电压发生波动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也会相应波动。
为了保持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稳定,可以采用自动电压调节器(AVR)来对发电机进行调节,使输出电压保持在额定值附近。
电网故障也是发电机稳态电压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网故障包括短路、断路、过载等情况。
当电网发生故障时,电流的分布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在电网故障发生时,发电机的保护装置会及时切断发电机与电网的连接,以保护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待故障排除后,发电机会重新连接到电网,并调节输出电压,使其恢复到额定值。
除了以上几点,发电机稳态电压偏差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性能、电机转子的温度变化等。
励磁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稳定性。
同时,电机转子的温度变化也会对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产生影响。
当电机转子温度升高时,导致发电机内部电路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输出电压的偏差。
为了保持发电机稳态电压的稳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提高励磁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从而减小电压偏差。
其次,可以加装电压调节装置,如自动电压调节器(AVR),以实现对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精确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网电压偏差大的原因
1.1电压偏低的原因①供电网络或配电网络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一些农电线路送电距离太长,供电半径过大,导线截面太小,使线路电压损失太大。
②电网无功功率电源不足或无功补偿设备管理不善,长期失修、经常停用等,使无功平衡破坏,这是电网电压水平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
③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放置不合理。
④电网接线不合理,负荷过重,负荷功率因数低,电力设备检修及线路故障等,均可能使电网电压下降。
1.2 电网电压偏高的原因随着现代化电网的发展,20—30万KW 大容量机组直接接入超高压电网,以及500KV超高压线路的投入运行,其线路充电功率较大,每百公里充电功率(电容性无功功率)约10万Kvar,使220KV—500KV超高压电网内无功过剩,使主网电压过高。
这是电网发展的新课题。
配电网无功补偿存在的问题
无功到送问题:无功倒送会增加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加重线路供电负担。
固定补偿部分容量过大,也容易出现无功倒送。
三相不平衡问题:系统三相不平衡同样会增大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
对三相不平衡较大的负荷。
谐波的问题:别波含量过大时会对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甚至造成电容器的过早损坏;并且由于电容器对谐波的放大作用,将使系统的谐波干扰更加严重。
因此做无功补偿时必须考虑谐波治理,在存在较大谐波干扰,又需要补偿无功的地点,应考虑增加滤波装置。
优化的问题:目前无功补偿的出发点往往放在用户侧,只注意补偿用户的功率因数。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降损,必须从整个电力系统出发,通过计算全网的无功潮流,确定配网额补偿方式、最优补偿容量和补偿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