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实验方案

合集下载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实验方案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实验方案

漆酶简介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Laccase, P-diphenol oxidase, EC.1.10.3.2),广泛分布于高等动植物、昆虫、真菌分泌物和少量细菌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担子菌亚门的白腐真菌。

漆酶为含铜的糖蛋白,约由500 个氨基酸组成,多为单一多肽,个别为四聚体。

糖配基占整个分子的10%~45%,糖组成包括氨基己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岩藻糖和阿拉伯糖等。

由于分子中糖基的差异,漆酶的分子量随来源不同会有很大差异,甚至来源相同的漆酶分子量也会不同。

通过对漆酶蛋白质晶体结构的研究发现,漆酶具有3个铜离子结合位点,共结合4个铜离子,且这4个铜离子处于漆酶的活性部位,在催化氧化反应中起决定作用,如果除去铜离子,漆酶将失去催化作用。

漆酶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催化多酚、多氨基苯等物质的氧化,使分子氧直接还原成水,将酚类和芳胺类化合物还原成醌类物质,没有副产物的生成。

由于漆酶具有特殊的催化性能和广泛的作用底物,使得漆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漆酶应用主要集中在制浆造纸,特别是纸浆的生物漂白,环境保护,木质纤维素降解等方面。

造纸工业方面,由于漆酶能高效的降解木质素及与木质素具有相似结构的物质,避免造纸工序中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影响环境。

环境保护方面,漆酶能有效的除去工业废水、化学农药当中的毒物酚、芳胺、单宁和酚醛化合物,生物消除有毒化合物,使得漆酶在废水处理等环保事业有广阔的前景。

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活力最常用的底物是2,2’-连氮一双(3-乙基苯并唆毗咯琳-6-磺酸)(ABTS)。

实验一 高产漆酶菌株酶活测定1 主要试剂的配制(1) 0.2 mmol/L pH 4.5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A 液:0.2 mmol/L 柠檬酸溶液:称取柠檬酸21.014 g ,加入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 。

B 液:0.2 mmol/L 柠檬酸钠溶液:称取柠檬酸钠29.412 g ,加入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 。

液态生产胞外漆酶大型真菌高产菌株筛选

液态生产胞外漆酶大型真菌高产菌株筛选
( 闽发改投资 [ "’’& ] (.! 号) 。 !福建省产业技术专项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 [*2DC3:YD>?W’)’)\ JD<::N ;:2N ;> 收稿日期: "’’&*’)*!!# # 接受日期: "’’(*’%*$’
解能力, 以及对木质素的降解功能 ( 8CD>ES=QD $* 7#B , !))) ) , 在生物修复、 污水处理、 秸秆利用以及生物 传感器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开发受到了高度 重视 ( ]:9?C> $* 7#B , "’’$ )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漆 酶功能的逐步发现, 有关微生物漆酶生产的研究有 了较多的相关报道 ( 许颖和兰进, "’’+ ) 。目前, 漆 酶还未规模性应用于工业实际生产, 原因在于还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喉头 # 号、 刺芹侧耳 ( 5&/-"%0-* /"9(7##, 杏 平菇 !*# 、 黑木耳兴安 !*! 、 毛木 鲍菇) 新杏鲍 9 号、 耳川耳 4 号、 草菇 ( :%&.’"#/&&’ .%&.’3/’ ) 兰花菇 # 号、 灵芝日本红芝 # 号、 口磨 ( @"#3<%&%,’ 7’,8%*-, ) 和 银耳 ( @"/,/&&’ $-3#$%",#*) 香灰 *5 等大型真菌购自农 贸市场。 !# %" 野生大型真菌 从菌菇 2、 $ 到 : 系列共 ". 株, 采自北京市郊 区杨树林等野生菌菇生长地, 采集时间为 #**/ 年 !* 月 5 日到 #**" 年 . 月 !. 日, 采摘的子实体或新 鲜幼嫩, 生长良好, 健康无病虫害, 朵型正常, 或成熟 适度, 具典型特征或特殊型貌, 并进行子实体分离 纯化。 !# &" 培养基 !# &# $" 菌种培养(斜面保藏培养基 ; <=2 培养基, 其中马铃薯汁以新鲜马铃薯制备 ( 下同) 。 !# &# !" 菌种分离培养基 ;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 ・1 ? ! ) : 牛肉膏 9 、 蛋白胨 !* 、 @A%B " 、 琼脂 !" , ,C 48 # D 48 / 。 !# &# %" 产 酶 微 生 物 分 离 选 择 培 养 基 ; 愈 创 木 酚 <=2: <=2 培养基灭菌后添加经无菌过滤器除菌的 愈创木酚(乙 醇 溶 液, 使愈创木酚的最终浓度为 9 EEFB・1 ? ! 。 ! (萘酚 <=2:以 ! (萘酚替代愈创木酚。 木质素降解选择培养基 ( 1=G7 ) :麸皮水解液 ( 以干麸皮木质素计) *8 9 >、 H# C<I/ !8 * >、 @A%B *8 " >、 7>GI/ ・ 4C# I *8 9 >、 @A@I9 #8 " >、 %A%B# *8 ! >、 )J%B9 *8 *! >、 水 ! *** EB, ,C 48 / 。 愈创木酚(木质素降解选择培养基 ( 61=G ) : 在 1=G7 中加入愈创木酚使其终浓度为 / EEFB・1 ? ! 。 ( @1=G ) : 以 ! (萘酚(木质 素 降 解 选 择 培 养 基 ! (萘酚替代愈创木酚。 愈创木酚(水琼脂培养基 ( 6K ) : 愈创木酚 *8 / >、 琼脂 # >、 &"L 乙醇 !* EB、 水 ! *** EB。 !# &# &" 种子培养基; 同菌种保藏培养基。 !# &# ’" 液体产酶培养基 ( > ・1 ? ! ) ; 马铃薯 #**、 蔗 糖 #*、 H# C<I/ 9、 7>GI/ ・4C# I !8 "、 自然 ,C。 !# ’" 大型真菌培养与菌种分离初筛 本实验室从农贸市场购买到的大型食用真菌和 从杨树林等采集到的野生大型真菌同样经过清水冲 洗、 乙醇短时间浸泡消毒、 无菌水冲洗后, 切成约 # EE M # EE M # EE 的小块子实体后接种于牛肉膏 蛋白胨平板, #" N 培养后分离挑出菌落, 并在菌种

高产漆酶菌株的筛选及对染料的降解

高产漆酶菌株的筛选及对染料的降解

高产漆酶菌株的筛选及对染料的降解
高产漆酶菌株的筛选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出能够高效产生漆酶的菌株。

常规的筛选方法包括培养物染色法、营养物变质法、纸板涂片法等。

其中,培养物染色法是最常见的筛选方法,通过将待筛选菌株培养在含有染料的培养基上,观察染色变化来筛选出具有高产漆酶能力的菌株。

营养物变质法则是通过使用染料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培养,筛选出能够利用染料作为唯一碳源并高效降解染料的菌株。

纸板涂片法是通过将待筛选菌株涂片于含有染料的纸板上,观察菌落生长和染料降解情况来筛选高产漆酶菌株。

高产漆酶菌株对染料的降解是指这些菌株能够将染料分子降解为无害的物质或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物质。

漆酶是一种特殊的氧化酶,具有广谱的染料降解能力。

菌株通过产生漆酶来降解染料,漆酶可以在染料分子中引入氧原子,使得染料分子发生氧化反应,降解为低分子化合物。

高产漆酶菌株对染料的降解能力通常会通过测定漆酶活性、测定染料降解率等指标来评估。

降解染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染料对环境的污染,这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参考文献 :
[ ] 1 E G G E R T C, T EMP U, E R I K S S ON K. L a c c a s e i s e s s e n t i a l f o r l i n i n b t h e w h i t e -r o t f u n u s c i n n a b a i n c n o o r u s - g y g p y p [ ] , ( ) : a u s J . F E B S l e t t e r 1 9 9 7, 4 0 7 1 8 9-9 2. [ ] 2 C E C I L E S, S U S ANA C, T E R E S A V, e t a l . C o m a r i s o n o f d i f f e r e n t f u n a l e n z m e s f o r b l e a c h i n h i h-q u a l i t a e r p g y g g y p p [ ] , ( ) : u l s J . J o u r n a l o f B i o - t e c h n o l o 2 0 0 5, 1 1 5 4 3 3 3-3 4 3. p p g y [ ] ] ( ) : 高玉千 , 高方 , 张世敏 , 等. 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 中国农学通报 , 3 J . 2 0 0 9, 2 5 2 1 3 0 1-3 0 4.
2. 2 复筛结果
通过初筛 , 我们选取 1 将1 从第 5d 开始 , 每 天测 8 株菌株进入复筛 . 8 株复筛菌株接入复筛培养基中 , 量各菌株的漆酶酶活 , 各菌株产酶历程如图 1, 图 2.
图 1 1 0 株白腐菌产酶历程 图 2 8 株食用菌产漆历程

产漆酶细菌筛选鉴定及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产漆酶细菌筛选鉴定及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产漆酶细菌筛选鉴定及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产漆酶细菌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菌种,能够分解淀粉类和纤维素类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旨在通过筛选和鉴定,找到高效产漆酶的细菌菌株,并研究其固体发酵条件。

我们从土壤和水样品中收集多个潜在的产漆酶细菌菌株。

这些菌株被分离、纯化并保存以备后续的实验使用。

然后,我们使用碘碟法进行最初的筛选,通过菌株在含有淀粉或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形成明显溶解区来判断其分解能力。

筛选出的阳性菌株被进一步培养、扩增和鉴定。

鉴定的流程主要包括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形态学观察包括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孢子形态等。

生化试验主要包括氧化酶试验、淀粉分解酶试验、纤维素分解酶试验等。

分子生物学鉴定则主要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来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

通过以上的筛选和鉴定过程,我们最终确定了一株高效产漆酶的细菌菌株。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我们对产漆酶细菌的最适发酵基质进行了选择和优化。

我们评价了不同基质如淀粉、纤维素、豆饼等对产漆酶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曲面法确定了最佳基质比例。

然后,我们研究了发酵温度、pH值、初始菌液浓度、培养基添加剂等参数对产漆酶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

我们对优化后的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验证和比较。

通过对产漆酶产量、酶活力和底物降解效率的测试,我们确定了最佳的固体发酵条件。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第28卷第3期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28,No .32007年6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 on )Jun .2007收稿日期:2007-01-15作者简介:董学卫(1982-),男,山东济宁人,硕士在读,从事酶工程学研究.3通讯作者文章编号:1673-2383(2007)03-0052-05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董学卫,朱启忠3,吕新萍,徐国英,于 涛,王方忠(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摘要:从威海玛伽山上采集的9株夏季常见大型真菌中筛选出产漆酶能力最强的菌株白毒鹅膏菌.研究了碳源、氮源、各种理化因素等培养条件对漆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麸皮作碳源、酵母膏作氮源有利于漆酶的分泌,pH 在5.0~5.4的范围内对漆酶的分泌影响不大,培养温度、接种量、通气量对漆酶的分泌有较大影响,正交试验表明:麸皮20g/L,酵母膏5g/L,在250mL 的容量瓶中,装液量为50mL,温度25℃时,白毒鹅膏菌第8d 达产酶高峰,在以邻联甲苯胺作为底物时,峰值酶活为365U /mL.关键词:漆酶;筛选;白毒鹅膏菌;培养条件中图分类号:Q935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漆酶是一种多铜酶,属于蓝色氧化酶家族.它能催化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酚类的氧化,伴随着分子氧还原为水[1].现在已经在植物、真菌、昆虫和细菌中发现了漆酶.漆酶是一种能用于不同工业反应如生物燃料细胞[2]、生物传感器[3]、降解异型生物质包括纸浆漂白[4]、反应中的酶标标签[5]、生物修复功能[6]、绿色有机物质的合成[7]、甚至包括有真菌和细菌产生的漆酶的设计[8]等,具有十分吸引人的应用前景.研究热点包括产漆酶菌株的筛选和对新的漆酶的研究、酶的结构研究[9]、蛋白内电子转移和氧还原为水的机制[10]、漆酶的电化学性质[11]等等.许多真菌产漆酶的最佳优化条件已被确定[12].真菌漆酶的增产决定于生产基质和生长条件.由不同培养基产生的漆酶在他们的诱导过程、漆酶形式的数量、相对分子质量、最适pH 值、对甲氧基酚酸的特异性上都有不同[13].真菌漆酶的诱导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的代谢活性和生长对环境条件依赖非常强.诱导剂二甲代苯胺[14]、阿魏酸[15]、藜芦醇[16]、对Tra metesversicoLor 具有诱导作用的焦 酸[17]和对Tra metes tr ogii [18]、T .versicoLor [12]具有诱导作用的铜,它们皆能增加漆酶的生产.我们对玛珈山的夏季常见大型真菌进行了漆酶活力的初步测定,筛选到一株非白腐菌漆酶高产菌株———白毒鹅膏菌(Amanita verna ),并对其产生漆酶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这对漆酶的高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与仪器菌种:白毒鹅膏菌(Amanita verna ),由威海市玛珈山上采集、分离、纯化而得.试剂:邻联甲苯胺(上海化学试剂总厂分析纯);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或化学纯.仪器:722E 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1.2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1.2.1 综合马铃薯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K H 2P043g/L ,MgS O 41.5g/L ,V B10.01g/L ,琼脂20g/L .1.2.2 液体培养基1.2.1中的固体培养基去掉琼脂,加入0.5%的酵母膏.1.2.3 培养方法第3期董学卫等: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53 250mL三角瓶中装液体培养基50mL,接入6~7日龄平板菌种3片(10mm),130r/m in、27℃下恒温振荡培养.1.2.4 粗酶液制备在培养的第5d和第8d各取样1次.4000r/m in离心15m 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冰箱保存备用.1.3 酶活测定[19]0.1mol/L、pH4.6的醋酸缓冲液3.5mL,加入3.36mmo1/L的邻联甲苯胺0.5mL,再加入适当稀释的粗酶液0.5mL,25℃保温5m in,722E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595nm处光密度(OD值),酶活力以样品与底物反应5m in后光密度的改变值表示,以每m in光密度增加0.01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mL).2 结果与讨论2.1 漆酶高产菌株筛选液体发酵实验结果可见表1,在相同条件下,漆酶活力在不同菌株间有较大差异,其中白毒鹅膏菌(Amanita verna)所产漆酶的活力最高,云芝(Corci L us versicoLor)次之,其余菌株较低,由于白毒鹅膏菌有很高的漆酶分泌能力,故将其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试验菌.表1 不同真菌液体发酵漆酶活性比较菌种名称漆酶活力/(U・mL-1) 5d8d大绿菇RussuLa virescens5465大红菇Russua La rubra3445云芝Corci L us versicoLor154193白毒鹅膏菌Amanita verna196242树舌灵芝Ganoder m appLanatum8997硬柄小皮伞Marasds m ius oreades1620待定13455待定23865待定321382.2 碳、氮源对漆酶分泌的影响2.2.1 C源对漆酶分泌的影响在液体培养基中分别用待测C源(麦芽浸膏、麸皮、棉籽壳、麻栎叶、C MCNa、麦草粉、淀粉、麦芽糖)代替葡萄糖,培养8d后测定漆酶活性(表2),由表2可见,就白毒鹅膏菌而言以麸皮为C源有利于漆酶的分泌,但不利于菌丝有效生长,这可能是麸皮中也含有较多淀粉类物质的缘故.淀粉产酶高峰来临较早,酶量下降也快.表2 不同碳源对菌丝体生长及漆酶分泌的影响碳素菌丝球湿重/g漆酶活力/(U・mL-1)葡萄糖0.8940.010麦芽浸膏 3.3270.471C MCNa 5.2310.086麸皮11.559 1.208麦草粉7.8980.628淀粉 3.3470.368麦芽糖0.8640.020棉籽壳 2.1340.0034麻栎叶 3.9770.677木糖 1.0130.167蔗糖 2.3130.1652.2.2 N源对漆酶分泌的影响因白毒鹅膏菌以麸皮为C源时有利于漆酶的分泌,所以N源实验时以麸皮作固定C源;在液体培养基中以麸皮代替葡萄糖,待测氮源(大豆粉、酪蛋白胨、尿素、干酪素、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玉米面、大米渣)代替酵母膏.培养8d后测定酶活(表3).由表3可见:酵母膏为N源有利于白毒鹅膏菌漆酶的分泌.蛋白胨作为N源也较好.综合上述白毒鹅膏菌的最佳产酶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L、麸皮20g/L、KH2P O43g/L、MgS041.5g/L、VB10.01g/L、(NH4)2S O45g/L.表3 不同氮源对菌丝体生长及漆酶分泌的影响氮素菌丝球湿重/g漆酶活力/(U・mL-1)酵母膏 3.9890.578大豆粉9.6220.264酪蛋白胨 4.3740.324尿素 1.2800.037干酪素 5.8330.121(NH4)2S O4 2.9220.094NH4NO4 1.5750.074NaNO3 2.5220.449玉米面 5.1740.266大米渣13.9400.187由表3可见,菌丝体的生长量与酶类的分泌不成正相关.白毒鹅膏菌在以大米渣和大豆粉为N源时,能促进菌丝体生长但不能促进酶类的分泌;酵母膏、酪蛋白胨和Na NO3对菌丝的生长量促进不大,但有利于酶的分泌.一般而言,无机N 源的菌丝生长量较小,有机N源的菌丝生长量较大.综合产酶高峰与高浓度酶量的持续时间,确定酵母膏为最佳N源.2.3 环境条件对漆酶分泌的影响2.3.1 培养基初始pH值对漆酶分泌的影响由表4可知,培养基pH值在4.8~5.6之间时菌株有漆酶的分泌.进一步研究发现,当pH值54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在5.0~5.4时漆酶活力变化大;且在pH 值为5.2时酶活性最高.但pH <4.8或pH >5.6时,则会抑制漆酶的分泌,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pH 值对产酶有较大的影响.2.3.2 接种量对漆酶分泌的影响培养液中分别接种直径10mm 菌片1、2、3、4、5、6、7片,其酶活如图2所示.可见接种量对漆酶分泌的影响较大,一般接种量越大漆酶分泌也就越多,产酶高峰到来越早.白毒鹅膏菌生长较慢,相同培养时间下的生物量较小,故50mL 培养液接种5片菌片为宜.图1 pH 值对漆酶分泌的影响图2 接种量对漆酶分泌的影响2.3.3 装液量对漆酶分泌的影响分别在250mL 三角瓶中加入液体培养基,调整装液量为36mL,42mL,50mL,63mL,83mL.在130r/m in 、28℃下培养5d,检测酶活.结果见图3.图3 装液量对漆酶分泌的影响由图3可知:最佳装液量为50mL 液体培养基.2.3.4 转速对漆酶分泌的影响分别在250mL 三角瓶中加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50mL,培养温度为28℃,分别在140r/m in 、130r/m in 、120r/m in 、110r/m in 、100r/m in 下震荡培养.5d 后检测酶活,结果见图4.图4 转速对漆酶分泌的影响实验表明,液体浅层静止培养,酶活较低;以250mL 三角瓶中装50mL 液体培养基,120r/m in深层摇床培养活力较高.2.5液体培养温度对漆酶分泌的影响mL 三角瓶中加入液体培养基,装液量转速为130r/m in,分别在20℃、25℃、28℃、32℃、35℃下培养.5d 后检测酶活,结果见图5.图5 培养温度对漆酶分泌的影响由图5可见:温度在25~28℃时酶活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漆酶的分泌,特别是高温严重影响漆酶的分泌,35℃时的酶活只及28℃酶活的4%,稍低的温度对漆酶分泌影响相对较小,20℃的酶活为28℃时的13%.2.3.6 碳源、氮源、装液量、温度的正交试验上述结果表明碳源、氮源、装液量和温度对白毒鹅膏菌漆酶的生成具有很大影响.将4种因素结合进行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表4):碳源、氮源和装液量对处理组合的酶活力影响较大,并以碳源影响最大,装液量的影响较小.优化组合为A 3B 3C 2D 1,即麸皮20g/L,酵母膏5g/L,装液量50mL,温度25℃,这与单一因子试验的结果较为一致.F 检验碳源、氮源、装液量和温度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2.4 最佳产酶条件下白毒鹅膏菌的产酶曲线我们筛选出白毒鹅膏菌的最适培养基为:马第3期董学卫等: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55 铃薯200g/L 、麸皮20g/L 、KH 2P O 43g/L 、MgS041.5g /L 、V B10.01g/L 、酵母膏5g/L.其pH 值范围为5.0~5.4,转速为120r/m in,温度为25℃,装液量为50mL.按此条件进行培养,漆酶从第5d 酶活迅速提升,第8d 达产酶高峰,随后产酶能力下降(图6).表4 培养基碳源、氮源、装液量和温度正交试验的结果NoA /(g ・L -1)B /(g ・L -1)C /mLD /℃酶活力/OD11(5)1(1.25)1(42)1(25)33.6528.1629.8121(5)2(2.5)2(50)2(28)41.9063.1961.1331(5)3(5)3(63)3(32)70.0569.0273.4942(10)1(1.25)2(50)3(32)72.1254.9567.3152(10)2(2.5)3(63)1(25)44.9961.8150.8262(10)3(5)1(42)2(28)70.4056.3269.3773(20)1(1.25)3(63)2(28)56.3270.7568.6883(20)2(2.5)1(42)3(32)72.1270.7471.7793(20)3(5)2(50)1(25)104.74237.99140.11X 152.5453.5755.9881.39X 260.7859.7593.7562.16X 399.2498.9062.8469.04SS 11183.8810877.177287.181708.95M S 5591.945438.593643.59854.47R 46.7045.3337.7719.23F88.6978.4852.5812.33 注:A 麸皮浓度;B 酵母膏浓度;C 装液量;D 温度.图6 白毒鹅膏菌产酶曲线3 结论从分离培养成功的9种大型真菌子实体中提取漆酶,白毒鹅膏菌漆酶的酶活最高,是目前发现的稀有非白腐真菌漆酶高产菌株.麸皮作碳源、酵母膏作氮源有利于白毒鹅膏菌漆酶的分泌,pH 5.0~5.4的范围内对漆酶的分泌影响差别不大。

产漆酶细菌筛选鉴定及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产漆酶细菌筛选鉴定及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产漆酶细菌筛选鉴定及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一、引言
漆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具有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漆水处理、食品添加剂等广泛的
应用。

目前,大部分漆酶产生菌株来源于土壤和水体等自然环境中。

而固体发酵是一种能
够充分利用含固体物质的废弃物进行生物转化的方式,可用于酶的生产。

本研究将选择适
合固体发酵的细菌菌株,进行筛选鉴定及研究其固体发酵条件,以提高漆酶的产量和活
性。

二、方法和材料
1. 菌株的筛选
从土壤和水体中分离细菌,根据产酶圈的形成情况进行初步筛选。

选择产酶圈明显的
菌株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2. 细菌的鉴定
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属种。

3. 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确定最适合细菌产漆酶的固体发酵条件,包括pH、温度、底物浓度、初始湿度等。

三、结果
1. 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筛选出多个具有产酶能力的细菌菌株,经鉴定后确定其中一株为Bacillus subtilis。

该菌株的漆酶活性较高,适合用于固体发酵生产。

2. 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在固体发酵条件研究中,发现Bacillus subtilis固体发酵最适宜的pH为7.0,温度为37℃,底物浓度为10g/L,初始湿度为60%。

四、讨论
本研究通过菌株的筛选鉴定和固体发酵条件研究,成功地确定了适合固体发酵生产漆
酶的Bacillus subtilis细菌菌株,以及最适宜的发酵条件。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大规模生
产漆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产漆酶菌株的筛选与酶活性的测定论文

产漆酶菌株的筛选与酶活性的测定论文

目录摘要................................................................................................................................. I Abstract.......................................................................................................................................... II 前言 . (1)1材料与方法 (2)1.1实验材料与方法 (2)1.2 培养基 (3)1.3 实验方法 (3)1.3.1 产漆酶菌株的筛选 (3)1.3.2 漆酶液态发酵及其制备 (3)2 漆酶酶活性的测定 (4)2.1 ABTS-分光光度计法 (4)2.2 分光光度法具体步骤 (4)2.3酶活性的计算 (4)3 菌株的活化 (4)3.1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置 (4)3.2 菌种活化步骤 (5)4 改良CTAB法提取待测菌株全基因组 (5)4.1 基因组提取 (5)5 结果与分析 (6)6 讨论和小结 (9)1. 讨论 (9)2. 小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摘要本实验从南昌农药厂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能够产漆酶活性的细菌菌株,并初步分析和鉴定了该菌株。

此菌株具有生长快速、遗传稳定、菌落规则的特性。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产漆酶酶活相对较高的菌株,采用以愈创木酚为底物,利用平板筛选法和定性测定酶活力法筛选得到高产漆酶菌株。

以ABTS〔2,2’-连氮基-双(3-乙基苯丙噻唑啉-6-磺酸)〕为底物测定漆酶活得到产漆酶活性的菌株,菌株的产酶高峰期出现在发酵培养基培养后的第6天,最高的产漆酶活为5.33U。

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得到此菌株为溶血葡萄球菌JCSC1435(hemolytic Staphylococcus JCSC14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漆酶简介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Laccase, P-diphenol oxidase, EC.1.10.3.2),广泛分布于高等动植物、昆虫、真菌分泌物和少量细菌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担子菌亚门的白腐真菌。

漆酶为含铜的糖蛋白,约由500 个氨基酸组成,多为单一多肽,个别为四聚体。

糖配基占整个分子的10%~45%,糖组成包括氨基己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岩藻糖和阿拉伯糖等。

由于分子中糖基的差异,漆酶的分子量随来源不同会有很大差异,甚至来源相同的漆酶分子量也会不同。

通过对漆酶蛋白质晶体结构的研究发现,漆酶具有3个铜离子结合位点,共结合4个铜离子,且这4个铜离子处于漆酶的活性部位,在催化氧化反应中起决定作用,如果除去铜离子,漆酶将失去催化作用。

漆酶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催化多酚、多氨基苯等物质的氧化,使分子氧直接还原成水,将酚类和芳胺类化合物还原成醌类物质,没有副产物的生成。

由于漆酶具有特殊的催化性能和广泛的作用底物,使得漆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漆酶应用主要集中在制浆造纸,特别是纸浆的生物漂白,环境保护,木质纤维素降解等方面。

造纸工业方面,由于漆酶能高效的降解木质素及与木质素具有相似结构的物质,避免造纸工序中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影响环境。

环境保护方面,漆酶能有效的除去工业废水、化学农药当中的毒物酚、芳胺、单宁和酚醛化合物,生物消除有毒化合物,使得漆酶在废水处理等环保事业有广阔的前景。

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活力最常用的底物是2,2’-连氮一双(3-乙基苯并唆毗咯琳-6-磺酸)(ABTS)。

实验一 高产漆酶菌株酶活测定1 主要试剂的配制(1) 0.2 mmol/L pH 4.5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A 液:0.2 mmol/L 柠檬酸溶液:称取柠檬酸21.014 g ,加入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 。

B 液:0.2 mmol/L 柠檬酸钠溶液:称取柠檬酸钠29.412 g ,加入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 。

A 液和B 液混合,搅匀,于pH 计上调节至pH4.5。

(2) 0.5 mmol/L 的ABTS 溶液将一片ABTS 片剂(142 mg /片)用0.2 mmol/L pH 4.5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溶解定容至250 mL ,配成1.0308 mmol/L 的ABTS 母液;再取48.5mL 的ABTS 母液,用0.2 mmol/L pH 4.5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定容至100 mL 。

2 实验方法漆酶活性的测定方法:① 从三角瓶中取出适量酶液,离心取上清得到粗酶液,放于样品管中。

空白管加入1ml 液体的PDA 培养基。

② 每支离心管中加入5倍的柠檬酸-柠檬酸钠溶液稀释。

③ 将样品管,空白管,0.5mmol/LABTS 放在恒温水浴锅中,30℃预热10min 。

④ 加入2mL 预热好的酶液和0.5mmol/LABTS 溶液达到3mL 的反应液,于1cm比色皿中,启动反应5分钟,测定420nm 下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值,每分钟读一次数。

在上述条件下,取吸光值变化的线性部分,定义每分钟转化1umol 的底物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用U/mL 表示。

运用以下公式计算酶活。

漆酶酶活力U/mL =酶液稀释倍数⨯⨯⨯⨯∆⨯∆-62110V t εV OD 式中: ε----ABTS 在420nm 下吸光系数,为114106.3--∙⨯cm M ;t∆----1min;∆----1min内,吸光度OD的变化值;ODV1----酶反应中,反应液的总体积,3mL;V2 ----酶反应中,酶液的体积,2mL。

实验二高产漆酶菌株的酶学特性1 主要试剂的配制(1)0.2 mmol/L pH2.0—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A液和B液混合,搅匀,于pH计上分别调节至pH2.0、3.0、4.0、5.0、6.0、7.0、8.0。

(2)0.1—0.5 mmol/L的ABTS溶液将一片ABTS片剂(142 mg/片)用0.2 mmol/L pH 4.5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溶解定容至250 mL,配成1.0308 mmol/L的ABTS母液;再取48.5mL的ABTS母液,用0.2 mmol/L pH 4.5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分别配制100 mL 的0.1 mmol/L、0.2 mmol/L、0.3 mmol/L、0.4 mmol/L、0.5 mmol/L的ABTS。

2 方法2.1 米氏常数(Km值)的测定在pH3.5的条件下,配制0.1 mmol/L、0.2 mmol/L、0.3 mmol/L、0.4 mmol/L、0.5 mmol/L不同ABTS底物浓度,30 ℃反应,测定漆酶反应的初速度,求出二者的倒数,以1/V对1/[S]作图,按照双倒数法(Lineweave-Burk法)作图,得到斜率为Km/V的直线,由此得到米氏常数Km值。

2.2 漆酶的最适反应pH和pH稳定性测定将漆酶分别加入到pH 2.0-pH 8.0缓冲液中,在30 ℃下,测定漆酶活性,检测漆酶的最适反应pH。

另外,将漆酶分别加入pH 2.0-pH 8.0缓冲液中,放置1h后,在30 ℃,最适反应pH条件下,测定漆酶活性,以开始时漆酶活力为对照,计算漆酶的相对活力,得出漆酶的pH稳定性。

2.3 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热稳定性测定在漆酶最适反应pH条件下,分别在不同温度(20 ℃-80 ℃)下,测定漆酶活性,得出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将漆酶在pH 3.5环境中,分别在不同温度(20 ℃-80 ℃)下保温1 h,在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条件下测定漆酶活性,以保温前漆酶活力为对照,计算漆酶的相对活力,得出漆酶的热稳定性。

2.4 表面活性剂对漆酶活性的影响将漆酶置于含有1 mmol/L表面活性剂(Tris、EDTA、Tween80),pH 8.0缓冲液中,测定漆酶活性,以不添加表面活性剂漆酶活力为对照,计算漆酶的相对活力,测定表面活性剂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三漆酶的固定化一、实验原理壳聚糖是一种生物相溶性好、可生物降解、无毒易得的天然功能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用来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

壳聚糖分子中D-葡胺糖的-NH2可与双功能试剂戊二醛的一个-CHO缩合,戊二醛的另一个-CHO与酶的游离氨基缩合,从而壳聚糖-戊二醛-酶结构,即固定化酶。

本实验采用以戊二醛为双功能试剂的载体交联法固定化漆酶。

二、材料、试剂和仪器1.材料:壳聚糖,漆酶2.试剂:1%的冰醋酸溶液、甲醛(37%)、1mol/L NaOH、0.8%的戊二醛(用磷酸缓冲液配制)、0.1 mol/L磷酸缓冲液(pH 7.2)、2 mol/L NaOH1%冰醋酸溶液;2mol/L的NaOH溶液37%的甲醛溶液;0.1mol/L pH7.2的磷酸缓冲液;0.8%的戊二醛溶液;0.1mol/L pH7.5的PBS磷酸缓冲液(内含0.5mol/L 的NaCL)0.1mol/L的磷酸缓冲液(pH7.2):Na2HPO4•12H2O,25.79g;NaH2PO4•12H2O,4.37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0.1mol/L的PBS磷酸缓冲液(pH7.5):Na2HPO4•12H2O,30.08g;NaH2PO4•12H2O,4.37g,NaCL,29.22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0.8%的戊二醛溶液:将25%的戊二醛用磷酸缓冲液配制而成,现配现用。

三、实验步骤1.壳聚糖凝胶颗粒的制备称取0.5g壳聚糖充分溶解于35mL1%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入3mL甲醛(37%)迅速混匀,在40℃水浴中静置保温60min,得到透明的凝胶,加少量蒸馏水将凝胶挤压破碎,倒出并在研钵中进一步破碎成适当大小的凝胶颗粒,接着在烧杯中使其悬浮于100mL蒸馏水中,不断地用2 mol/L的NaOH将悬浮液的pH值调至8.0,放置10min,然后用蒸馏水在抽滤漏斗上洗涤凝胶颗粒数次,抽去多余水分,备用。

2.壳聚糖凝胶颗粒的活化取上述凝胶颗粒10g,加入40mL 0.8%的戊二醛,室温放置60min,用0.1 mol/L磷酸缓冲液(pH 7.2)洗涤凝胶颗粒3-4次,以除去多余的戊二醛,抽滤备用。

3.酶的固定化向上述的凝胶颗粒中加入15mL漆酶酶液,4℃下放置1h,中间搅动数次,而后用0.1 mol/L磷酸缓冲液(pH 7.2)洗涤凝胶颗粒3-4次,以除去未固定的酶,即得固定化酶。

4. 酶活力的测定(1)溶液酶活力的测定(2)残留酶活力的测定(3)固定化酶活力的测定四、数据处理及计算固定化酶总活力数活力回收(%)=×100%溶液酶总活力数固定化酶总活力数相对活力(%)=×100%溶液酶总活力数-残留酶活力数实验四漆酶及固定化漆酶的应用一、漆酶对染料及果汁内酚类物质的降解溴甲酚绿二、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将溴甲酚绿用pH 4.5的柠檬酸缓冲液溶解,于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0 nm-8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确定溴甲酚绿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

三、染料脱色率的确定将溴甲酚绿用pH 4.5的柠檬酸缓冲液溶解,加入一定量的漆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于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值。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染料的脱色率,比较不同脱色条件对染料酶解的影响。

染料脱色率R(%)=010 A AA×100%其中:A0为染料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

A1为反应体系加入漆酶以后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