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房性早搏的治疗【专业知识文档】

合集下载

早搏的治疗方案咋调理好

早搏的治疗方案咋调理好

一、引言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之外提前发生的一次或多次跳动。

早搏可分为房性、室性、交界性等类型,其中室性早搏较为常见。

早搏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脏性猝死。

因此,对于早搏的治疗与调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早搏的治疗方案和调理方法。

二、早搏的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1)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早搏的首选药物,可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

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2)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轻心肌细胞兴奋性,适用于室性早搏的治疗。

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3)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适用于频繁发作的早搏。

2.非药物治疗(1)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是通过电极导管将异常电信号传导途径切断,达到根治早搏的目的。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早搏患者。

(2)起搏器植入术:对于有严重心脏病的早搏患者,可考虑植入起搏器,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三、早搏的调理方法1.生活调理(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2)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

(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态平和。

(4)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可加重心脏负担,增加早搏发作的风险。

2.饮食调理(1)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钠盐摄入,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2)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的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3)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辛辣食物等。

3.中医调理(1)针灸:通过针灸调节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2)中药:根据患者具体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四、总结早搏的治疗与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做好日常调理。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

2.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早搏的因素。

4.关注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早搏基本常识了解及治疗

早搏基本常识了解及治疗

心脏在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提前的跳动,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 ,简称“早搏” (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期外收缩)。

根据早搏出现的部位不同,一般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早搏三种。

其中以室性早搏为多见。

患者是否有症状或者症状的轻重程度与早搏的频发程度不直接相关。

患者可以感到心悸,类似电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或者代偿间歇后有力的心脏搏动。

早搏的危害:偶发性早搏或发生多年而无其它体征,亦无明显症状者,一般无危害,多与情绪激动、疲劳、饱餐、饮酒和吸烟过量等因素有关,不需特殊治疗。

若频发早搏或呈多源性者,常是病理性的表现。

见于动脉硬化、冠心病、风湿病、病毒性心肌炎以及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锑剂等)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现室性早搏,可发展成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应作紧急处理。

二尖瓣病变出现房性早搏,易发展成房颤。

另外,早搏合并有其它心脏异常体征或心电图有其他异常变化者,多属病理性,需尽快治疗。

饮食注意:清淡饮食为主,少食豆制品,尽量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因为这些食物,都有诱发频繁早搏发生的可能。

少喝浓茶或咖啡,因为这些饮料都可使心肌兴奋性增高,也容易诱发早搏。

服药:一般认为若早搏次数不多、无自觉症状者可不必用药。

若早搏次数>10次/分,有自觉症状,或在心电图上呈多源性者,则应予以治疗。

可选用普罗帕酮(心律平)口服,每次5~7mg/kg,每6~8小时1次。

亦可服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每日1mg/kg,分2~3次。

室性早搏必要时可每日应用苯妥英钠5~10mg/kg,分3次口服;胺碘酮5~10mg/kg,分3次口服;普鲁卡因酰胺50mg/kg,分4次口服;或奎尼丁30mg/kg,分4~5次口服,后者可引起心室内传导阻滞,需心电图随访,在住院观察下应用为妥。

对洋地黄过量或血钾症引起者,除应停用洋地黄外,尚应于氯化钾口服或静滴。

频繁早搏者仍应按医嘱要求,按时服药。

在服药期间还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

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

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导读:频发室性早搏是早搏的分类之一,是指一分钟之内发生次数在六次以上的室性早搏。

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呢?……频发室性早搏是早搏的分类之一,是指一分钟之内发生次数在六次以上的室性早搏。

发生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通常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心肌病或冠心病。

频发室性早搏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

那么,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呢?*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1.如果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本身没有患器质性心脏病,发生室性早搏的危害不大,一般不会造成患者死亡,所以不需要服药治疗。

2.若患者本身患有器质性心脏病,伴随频发室性早搏,则应引起警惕,进行静脉注射治疗。

常用治疗药物是利多卡因,起到纠正心律失常的作用。

病情稳定之后,可以停止注射,服用药物治疗。

注射此类药物可能会引发头晕、嗜睡、抽搐等不良反应。

3.有的患者是因为洋地黄中毒导致频发室性早搏,这种情况发生后应立即停药,严重者可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可有效缓解症状。

4.一些人在使用锑剂治疗时发生室性早搏,此时要立即停止用药,并服用药物缓解症状,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慢性率、β受体阻滞剂、心律平、安他心、胺碘酮等。

5.一些治疗早搏的常用药物如苯妥英钠、奎尼丁、异搏定等,也适合治疗此症,但是应注意,若患者本身患有支气管哮喘,发生频发室性早搏时不宜使用β-阻滞剂治疗。

*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要点发生频发室性早搏之后,患者不要过于紧张和恐惧,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就可以缓解症状。

患者切记不要熬夜,保证睡眠治疗,对心脏的恢复有帮助作用。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暂时不要喝浓茶和咖啡,以免心肌兴奋性过高,加重病情。

*【相关推荐】:早搏患者的日常饮食宜忌早搏的病因:早搏是如何引起的?。

常见的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常见的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常见的心律失常如何治疗1.房性早搏:偶发房早无症状者,不需服药。

频发房早或有不适症状者,可选用倍他乐克,异搏定,心律平或胺碘酮。

2.室性早搏:偶发无症状者,随访观察暂不治疗。

频发者(每小时30次左右),联律出现或呈多源性,不论有无症状,都应进行药物治疗。

首先选用慢心律或心律平,胺碘酮(可达隆),如是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心肌梗塞引起,属”不稳定性”心律失常,应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刺激迷走反射,抑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用刺激咽喉诱发恶心或压迫眼球(青光眼禁用)的方法。

静脉推注西地兰,异搏定,心律平针剂通常均有效,如无效可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4.预激综合征:有时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用心律平或胺碘酮治疗,如反复发作应用射频电极放电消融治疗,放电时间一般应少于60秒,电功率不超过40瓦,防止发生并发症。

5.心房颤动:先用药物治疗,对非阵发性的,可用奎尼丁或达舒平,但前者易致心律失常,后者有口干,排尿不畅等不良反应,已不多用。

阵发性永颤可静注西地兰(预激引起禁用),同时治疗原发病,如甲亢,冠心病,心肌炎等。

同时可用同步直流电击除颤,从小剂量开始,一般150瓦秒(焦尔),如未秦效,递加50瓦秒,直至转复窦性心律,但最大能量不宜超过350瓦秒。

6.心房扑动:用洋地黄类药物或胺碘酮纠正,如无效,可同步直流电复律,通常30-50瓦秒即可纠正,后口服奎尼丁或胺碘酮维持数日。

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立即静注利多卡因75-100毫克,如无效,每5分钟增加50毫克静注,但不宜超过300毫克。

如仍无效,立即同步直流电复律,首次剂量200瓦秒,如无效,以50瓦秒递增复律,但不宜超过400瓦秒。

8.病窦伴有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或II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心率少于45次/分,有心脑缺血症状,出现错厥,黑朦现象,应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

9.心室颤动:立即进行人工心肮复苏,扣击,按压,人工呼吸,力争尽早恢复心脏泵血和呼吸功能。

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pdf

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pdf

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房性早搏多数见于正常人,通常不引起自觉症状,亦不会引起循环障碍,有时病人可诉心悸、胸闷。

疲劳、焦虑、吸烟、饮酒、喝浓茶、饮咖啡、洋地黄中毒、心房病变、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均可引起房早。

不同疾病引起的房早可出现不同的伴随症状,心脏听诊可听到心脏搏动突然提早出现,而后为延长的代偿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响亮,第二心音弱或听不到,早搏的脉搏弱,或者摸不到。

其心电图特征有以下几点:(1)提前出现的P′波(P′波可重叠于前一窦性搏动的T波中)。

(2)P′-R间期正常或轻度延长。

(3)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4)P′后QRS波群可正常或畸形。

如有畸形QRS波则称为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如P波无QRS波,称为未下传房早。

在同一导联上,如果P′的形态及配对间期不同,称为多源性房早。

(5)常有不完全的代偿间歇,即包括房早在内的两个正常P波之间的时间短于两倍的正常P-P间距早搏的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过早搏动,大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

频发房性早搏的病人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维拉帕米(异搏定)为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适用于心率偏快、血压偏高、心功能良好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

口服每次1片 (40毫克 ),每日3次。

或服缓释片,每次半片— 1片(1 20— 240毫克 ),每日1次。

服药期间要注意心率和血压变化,如心率每分钟慢于 55次者则停用。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为β—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交感神经张力亢进、血压偏高、心率偏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且心功能良好者。

口服每次 12. 5毫克(每片 50毫克 ),每日2次。

服药期间可致心动过缓。

普罗帕酮(心律平)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

适用于心率偏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

口服每次3片(每片 50毫克 ),每日3次,有效后改为每次2片,每日3次维持。

可有口干、唇舌麻木、头痛、眩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

用量较大时,极个别病人会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房性早搏应积极治疗病因

房性早搏应积极治疗病因

室性早搏须知1.主要应用于室性早搏的慢心律(美西律)2. 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事例】这位医生说我过去吃的药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建议我改吃“心律平”。

我还真有点不放心这位医生的话,几元钱的心律平能治病?我花了上千元还越治越重了呢。

试着吃吃看。

真没想到,刚吃完一瓶,心脏就老实多了,循规蹈矩起来。

吃完2瓶去查心电图,那长长的尖锥没了!医生嘱咐不能中断吃药,半年后吃维持药量。

由于该药会引起心功能减退,我后来渐渐地不吃了,改吃一些养心护心药。

3.然而,即使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了治疗早搏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仍需警惕治早搏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4.哪些因素可以增加治早搏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呢?主要有:①自行加大治早搏药物的剂量。

②不遵医嘱,同时服用几种药理作用相同的治早搏药物,如心律平加可达龙,异搏定加倍他洛克等。

③自身情况不佳,如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慢性肝炎或尿毒症,影响药物的正常代谢及排泄,导致药物蓄积中毒;长期进食少,或呕吐、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

④基础疾病控制不佳或心肌代谢严重受损,如急性心肌炎、严重心肌病、左心室扩大,严重的心肌缺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5. 正规用药,避免药物副作用虽然治早搏药物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发生,但是患者绝不能因嗝废食,该用药时也不敢用。

其实,只要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并遵循以下原则,就可以减少治早搏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

* 遵照医嘱服药,不轻易换药。

如果确定了服用的药物,一定要按医嘱服用,千万不能道听途说,自行改用其他药物。

因为不同的人对治早搏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对别人有效的药不一定对自己也有效。

* 不要随意加减药物剂量。

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马上停药或减量。

因为治早搏的药物多是“治标”,短期停药或减量常会导致病情反复。

另外,盲目增加药物剂量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以致越治疗早搏越多。

* 自身情况不佳的患者在服药期间,更要注意症状有无改善,一旦发现异常,应即去医院诊治。

房性早搏的调治用药 等

房性早搏的调治用药 等

房性早搏的调治用药等作者:来源:《老友》2006年第03期房性早搏的调治用药熊××同志:从来信及所附检查报告单,知你患高血压、冠心病已20多年,且近有心绞痛发作,动态心电图有频发性房性早搏,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经用心律平、舒血宁等治疗,早搏未减反增并有阵发性房速、房颤出现。

此种情况,只能说明心律平对你的病未产生疗效。

如果肯定是它的副作用,则宜停服心律平,改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异搏定、慢心律等)。

心律平不单是治疗室性早搏,房性异位心律也是可以用的。

你在用心律平前即有多次短阵心房性心动过速,而房速和房颤皆起源自心房,只是程度和性质有些不同,不一定是药物引起的。

既然心律平无效,建议你改用异搏定或胺碘酮内服,但应在医师指导、心电图定时监测下应用,而不可擅自用药。

你既有高血压病,则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卡维地洛尔是可以继续服用的。

至于冠心心绞痛可考虑服用银杏叶制剂及硝酸甘油类药(如消心痛或丽珠欣乐等)。

建议你做一次冠状动脉造影,看是否要装冠脉支架。

主任医师、教授罗发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怎样治疗肖××同志:你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已8年,脾脏有中等肿大,影响了你的生活。

是不是感到腹胀、腹痛或有其他什么不适?目前白细胞总数多少?其中幼稚细胞的比例如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第一,首选化疗,即口服马利兰。

也许你早已服用此药,如果你目前的细胞总数比以前高,幼稚粒细胞也比以前上升,那可以加大一点马利兰的剂量。

第二,如果加大药物剂量仍不见效,可以到省城大医院进行放射治疗,即行脾区照射。

第三,可用?琢干扰素治疗,70%的慢粒可以缓解,但费用较高。

至于脾切除,一般认为它不能延长生存期,也不能减少急变率。

且你已高龄,此非上策。

教授、主任医师王崇文脑梗后遗症及多种老年病的调治李××同志:你来信及所附脑梗塞后疗治年余的病情资料收阅,现对所咨询的有关问题,回答如下:(一)你的脑CT检查,三个医院的报告结果略有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于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的治疗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西医对照组75例,中西医结合观察组75例,西医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口服步长稳心颗粒。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脂情况、心电图情况和不良反应。

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4%,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7%,观察组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临床反应胸闷、失眠、心悸都有了很大的改善,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心电图早搏消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对于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的治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

标签:中西医;结合;冠心病;房性早搏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它是由人体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体痉挛或者是狭窄致使心肌严重缺血,冠心病的基础之上心肌萎缩和障碍,人体的纤维组织过度生长,造成窦房过于激动导致传导产生障碍,心脏的节律降低和心肌周围释放儿茶酚胺最终酿成频发房性早搏。

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会诱发房颤、房速等致命性的心律波动,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的降低,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

本文探讨了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西医对照组75例,中西医结合观察组75例。

男性为80例,女性为70例,年龄41~75岁。

其中,小学文化水平及以下80例,中学文化水平40例,大学文化水平及以上30例,年龄和病程以及病理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对比性。

1.2排除标准两组所有患者中排除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患者,排除脑部、肝脏、肾脏和造血系统原发病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发房性早搏的治疗【专业知识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文章导读
频发性房性早搏是因为二尖瓣病变的原因造成的,这属于多元性的一种心房颤动,引起早搏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我们知道一些健康的人的心脏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但是病变心脏更容易导致房性早搏,年龄越大,发病的可能性越大,50岁到70岁之间,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对于患者的危害也非常大。

频发房性早搏的治疗
一、无心脏病的病人,室早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早,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无需药物治疗。

二、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

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

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血压、房室或室内传导影响不大。

副作用有头晕、嗜睡。

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

有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心力衰竭者慎用。

三、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

除停药外,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常有效。

低钾引起的早搏,应积极去除原因,纠正低血钾。

四、奎尼丁晕厥或锑剂治疗中出现的室性早搏,应立即停用奎尼丁或锑剂。

口服药物可选用:①慢心律。

②β受体阻滞剂。

③洋地黄类;适用于由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
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

④普鲁卡因酰胺。

⑤胺碘酮、双异丙吡胺、心律平、安他心、常咯啉,室安卡因,乙吗噻嗪及英卡胺等。

诊断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

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

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

早搏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三次心搏后有长间歇。

早搏插入两次正规心搏间,可表现为三次心搏连续。

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