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县东升灌区水田节水增粮行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合集下载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水资源供给、水资源需求、供需平衡与问题分析等几个方面,对某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分析,以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水资源供给某灌区的水资源供给主要是指降水和地表水资源。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分以降雨、降雪或雾凇等形式返回到地面的过程。

而地表水是指包括江河、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经渗流等方式上升到地表的水资源。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某灌区的平均年降水量为X毫米,年降水量的变化范围在80%的概率下为X-ΔX毫米到X+ΔX毫米。

该灌区还有一条大江与其相接,大江全年的平均径流量为Y立方米,年径流量的变化范围在80%的概率下为Y-ΔY立方米到Y+ΔY立方米。

二、水资源需求某灌区的水资源需求主要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农业灌溉用水是最大的需求量。

农业灌溉用水是农田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资源。

根据灌区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某灌区的农业用水需求占总需求量的70%,城市生活用水占20%,工业用水占10%。

根据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生长期,农业用水的需求量大致为A立方米/公顷。

三、供需平衡与问题分析在灌区中,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是关键。

供需平衡不仅影响到农田的灌溉效果,也影响到城市的生活和工业的发展。

通过比较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量级可以得出是否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城市居民的生活。

供需平衡的问题还与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密切相关。

如果灌区的水资源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也会导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供需平衡问题还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降水量和径流量的波动,进而影响到水资源供给。

在制定供需平衡策略时,需要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

某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灌区水资源供应与需求平衡分析

灌区水资源供应与需求平衡分析

灌区水资源供应与需求平衡分析1. 引言灌区水资源供应与需求平衡是指在灌溉农田的过程中,灌区的水资源供应能够满足农田对水的需求,实现灌溉的平衡状态。

本文将对灌区水资源供应与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探讨灌区水资源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灌区水资源平衡的因素。

2. 灌区水资源供应分析2.1 水资源供应方式灌区的水资源供应方式主要包括地表水供应和地下水供应两种形式。

地表水供应通常通过引水渠道或河道进行供水,而地下水供应则通过灌区内的抽水井进行取水。

2.2 水资源供应量分析在灌区水资源供应量的分析中,需要考虑自然水量、引水效率和水资源管理等因素。

自然水量是指灌区水源地本身的水资源量,通过对该水源地的水量调查和监测,可以获得水资源的可供量。

引水效率一般通过管道输水和水泵供水等方式来提高,以确保供水效果。

此外,水资源管理也有助于提高灌区的用水效率,减少浪费和损失。

3. 灌区水资源需求分析3.1 农田需水量分析农田需水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作物类型、生长阶段、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水分特性等。

通过对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进行测算和监测,可以获得灌区的总需水量。

3.2 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单位用水量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或农作物产量。

通过采用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和灌区排水系统等手段,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单位用水量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或农作物产量最大化。

4.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4.1 水资源供需差距分析通过对灌区的水资源供应量和需求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水资源供需的差距情况。

水资源供需差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灌溉效果和农田的产量。

当供需差距过大时,往往会导致灌溉不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4.2 水资源供需平衡策略为了实现灌区水资源供需的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例如,优化水资源供应系统,提高引水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田的需水量;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合理的用水定额制度。

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可在尽量满足农田需水的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保持灌区水资源供需的平衡状态。

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需分析

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需分析

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需分析一、引言: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需分析是对灌区灌溉水资源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灌区灌溉水资源供需的平衡与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灌区灌溉水资源供需的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灌区灌溉水资源供需的现状:目前,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和不合理分配。

一方面,灌区的水资源供给受制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水域管理等因素的限制,供应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灌区内部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存在着一些浪费和滥用现象。

这使得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三、影响灌区灌溉水资源供需的因素:1. 气候因素:灌区所在地的水资源供给受到气候变化和降水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导致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变化,从而影响灌溉用水的供需平衡。

2. 地理位置:灌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水资源的获取方式。

灌区位于水源丰富地区,水资源供给相对充足;而位于水资源贫乏地区的灌区则面临更大的供需压力。

3. 灌溉制度和管理:灌区的灌溉制度和管理措施直接影响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合理的灌溉制度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4. 农业种植结构:不同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同,灌区内农作物种植的结构将影响灌溉水资源的需求量。

四、灌区灌溉水资源供需分析:1. 水资源供需量的计算:通过对灌区水资源的供给量和灌溉水需求量的测算,可以得到供需量的具体数据,为灌区水资源供需的平衡提供依据。

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将供需量进行对比,分析供需平衡的现状。

如果供需平衡不足,将会导致灌溉用水的不合理调配,影响农业生产。

3. 水资源供需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需情况。

这有助于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灌区灌溉水资源供需的挑战:1.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资源分配不均,部分灌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水资源供需挑战。

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灌区灌溉管理的影响

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灌区灌溉管理的影响

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灌区灌溉管理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平衡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在灌区灌溉管理中,水资源供需平衡是一个关键问题,对于灌溉管理的影响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灌区灌溉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措施以应对这些影响。

首先,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灌区灌溉管理的影响体现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

灌区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用水占据了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部分。

当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时,灌区灌溉管理需要合理规划和调配水资源,以确保农业用水的稳定供应。

这可以通过建立灌溉计划、优化灌溉技术等手段来实现。

例如,可以通过精确灌溉技术,根据作物需水量进行精细调节,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灌区灌溉管理的影响还表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灌区灌溉管理涉及大量的水资源利用,如果供需平衡不良,可能会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对灌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灌区灌溉管理应注意合理分配水资源,保持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水生态功能。

这可以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节水农业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可以采用混合灌溉模式,结合地下水和河水等不同水源进行灌溉,以减轻对单一水源的过度依赖。

另外,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灌区灌溉管理的影响还体现在农业生产效益方面。

当水资源供需平衡不足时,农业生产可能面临严重的影响,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甚至歉收。

灌区灌溉管理需要根据供需平衡情况制定相应的灌溉策略,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这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动态预测模型、发展合理的灌溉排水系统等手段来实现。

例如,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农田实时监测,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进行精确灌溉。

此外,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灌区灌溉管理的影响还包括社会经济效益方面。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灌区灌溉管理需要确保水资源供应,以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长。

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也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增加就业机会。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与环境的逐步恶化,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越发突出,而灌区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其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于某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灌区水资源的供给角度来说,该灌区的水源主要来自于运河、地下水等,其总供水量大概在1000万立方米左右。

但是,由于供水方式较为单一,且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这也导致了该灌区的水资源供给比较有限,往往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其次,从灌区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角度来说,该灌区主要作物为水稻、小麦等,这些作物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

据统计,该灌区每亩水稻的灌溉用水量在1400-1600立方米左右,而每亩小麦的用水量则大致在800-1000立方米左右,这也意味着农业生产所需的水资源总量较大。

综上所述,该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比较紧张,但是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利用,还是有一定的缓解空间。

首先,可以通过改善灌溉方式,如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手段,来减少灌溉产生的水资源浪费。

其次,可以在灌区内建设储水池、渠道等水利工程,以增加灌溉用水的供给量。

另外,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采用节水型作物、调整种植结构等措施,来降低农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

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降雨水资源,如通过雨水收集系统进行收集和存储,以增加灌溉用水的供给量,从而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讲,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该灌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实现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某灌区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区域,灌区内种植有大量的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等。

灌区的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大,因此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平衡成为了当地政府和农民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们来分析一下某灌区的水资源供给情况。

灌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水源和人工供水。

自然水源包括来自山泉、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资源,而人工供水则是通过水库、引河和水井等设施来进行补给。

根据气候数据和水文资料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某灌区的自然水源总量存在一定的波动,受降水量、蒸发量和地下水补给等因素的影响。

而人工供水则主要依赖于水库的蓄水情况和引河的水量,水井的地下水位也会受到季节和耕种面积的变化而波动。

某灌区的水资源供给总体稳定,但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和年度波动。

接着,我们进行水资源需求的分析。

某灌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民的灌溉需求是主要的水资源需求方。

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灌区的耕种面积,我们可以估算出某灌区的灌溉用水需求。

城镇和工业用水也是水资源需求的另一个方面,城镇居民和工业企业的生活和生产也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

某灌区的水资源需求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和城镇、工业用水两个方面。

然后,我们将分析某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

通过对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某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存在一定的平衡问题。

灌区的水资源供给存在季节性波动,尤其是在干旱季节,自然水源的供给不足会造成灌溉用水的不足。

城镇和工业用水也会对水资源供给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且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某灌区的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供需平衡不够稳定。

针对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可以通过优化农业灌溉方式,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可以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合理利用水库、引河和水井等人工供水设施,确保水资源的平衡供给。

也可以推动城镇和工业用水的节约措施,鼓励使用水资源节约型技术,减少排放和浪费。

林甸县水利当前形势综合分析

林甸县水利当前形势综合分析

20 0 9年 我 县 通 过 开展 抗 旱 保 收 田项 目、 村 人 畜 饮 水 工 农 程、 等项 目的建 设 有 利 地 推 动 了水 利 事 业 的发 展 。 以 抗 旱 保
用水水质 , 提高农村 饮水质 量 , 让农 民喝上 安全水 、 康水 , 健 水务局积极发 挥在改善 民生 、 服务 经济社 会发展 的作用 , 遵 循“ 以人为本” 工作理念 , 以服 务 民生 为出发 点和落脚 点 , 突 出解决人 民群众最关心 、 最直接 、 最现 实的水利 问题 , 把保证 “ 民生活安康 , 人 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水 ” 为实施 民生水利举 作
文 章 编 号 :0 7— 5 6 2 1 )5~ 16— 2 10 7 9 (0 0 0 0 6 0
林 甸 县 利 当前 势 综 合 分 析 水 形
梁 晓红 , 吴 丹 , 丽娟 朱
( 甸 县水 务 局 , 龙 江 林 甸 12 0 林 黑 6 30)
摘 要 : 、 省委 省政府提出了千亿斤粮食 目 , 标 水利工程是千亿斤粮食 目标实 现的重要产能工程 , 级水务局作 为水利工程 的建设 县
用, 每年 可增 产 粮 食 2 7 65 5万 k , 进农 民增 收2 3 万 元 。 g促 92 3 12 以规 划 促 进 水 资 源 的 合 理 开 发 和 有 效 利 用 , 持 县 域 . 支 经 济 的 可 持 续发 展
争取资金实施农村人畜饮水 工程 , 目前已经建设人 畜饮水 到1 水 利工作 的特 点 Nhomakorabea 亮点
1 1 以项 目建设 拉动农 田水 利基本 工作 , 进县域 经济 发 . 促

2 水利 重点工作 情况
2 1 以“ . 农村饮水安全” 为宗 旨, 稳步实施利民 、 惠民工程 农村饮水 安全关系 “ 三农 ” 关系 民生 , 了改善农 民饮 、 、 为

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灌区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是一个关键问题,了解并分析其现状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分析灌区灌溉水资源供需的平衡状况对于灌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对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应情况进行分析。

这包括降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方面的供水能力。

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灌区灌溉水资源的需求情况,评估农田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种植结构的特点以及灌溉管理的效率等因素。

通过比对供需情况,我们可以评估灌区灌溉水资源供需状况的平衡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灌区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评价灌溉系统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灌区灌溉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揭示出灌区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这包括灌溉设施的状况、灌溉管理的规范度、灌溉技术的先进性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促进灌溉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灌区灌溉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状况分析灌区灌溉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灌区灌溉系统中的节约与保护策略的实施情况,评估现有的节水措施和水资源保护措施的效果。

这包括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灌溉排水的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灌区灌溉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现状,同时也可以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方案。

四、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的优化策略根据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促进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优化灌溉系统,提高其供水能力和管理效率;其次,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加强灌溉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加强农民的水资源管理意识,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其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升 灌 区是 尼 尔 基 水 库 下 游 灌 区配 套 工 程 之

灌 溉水 源 是 由 中部 引 嫩 干 渠 引 水 入 东 升 水 库 经
中连 引水 东 线 九 支 干 工 程 桩 号 0+0 0 0和 1 2+2 5 0
项 目区 属 低 平 原 区 , 地 势 平 坦 。全 县 土 地 面 积 处 , 再 通 过泵 站提水 人 本灌 区 。 3 4 0 7 . 1 8 k m , 其 中: 耕地面积1 6 . 5 8万 h m , 草 原 面 灌 区现有 两处 提水 泵 站 , 胜 利 泵站 和 南 岗泵 站 ,
. 8 3 n l / s , 南 岗泵 站 现 有 水 泵 4台 机 组 , 设 计 流 量 东 升水 库 经 中连 引 水 东 线 九 支 干 工 程 桩 号 0+0 0 0 0
和1 2+2 5 0处 , 再 通 过泵 站提 水人 本灌 区。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2— 0 6
( T o t a l N o . 4 1 )
文章 编号 : 1 0 0 7— 7 5 9 6 ( 2 0 1 3 ) 1 0—0 1 9 9— 0 2
林甸县东升灌 区水 田节水增粮行动水 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王邢玉 , 温旭启 , 平伯瑜
( 齐 齐 哈 尔 市 水 利 勘 测 设 计研 究 院 , 黑 龙 江 齐齐 哈 尔 1 6 1 0 0 6 )
南部 与安 达 市 、 大 庆市 交 界 , 西 部 与 杜尔 伯 特 蒙 古族
自治 区 为邻 , 东 与明水 县 、 青 冈县 接 壤 , 北 与 富裕 县 、
依安 县 毗连 , 西北 隔 乌裕 尔河 与齐 齐 哈尔相 望 。
林甸县地势低平 , 东北略高 , 地形缓缓 向西南倾 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0 0和 1 2 积1 0 . 1 6万 h m 。东升 灌 区是 尼 尔基 水 库 下 游 灌 区 分别 位于 东升 水库 下 游 九 支 干 渠 桩 号 0+0
配 套工 程 之 一 , 灌 溉 水 源 是 由 中部 引嫩 干 渠 引 水 人
+2 5 0处 。胜 利 泵 站 现 有 水 泵 3台 机 组 , 提 水 能 力
地理 坐 标 为 E 1 2 4 。 1 8 ~1 2 5 。 2 1 , N 4 6 。 4 9 ~ 4 7 。 2 9 ,
1 概

边 界流过 , 是灌 区排 水 的 主 要 容 泄 区。 乌裕 尔 河 为 界河 , 在本 区西部 流过 。这 两 条 河 都是 无 尾 河 , 两河 尾端 都汇 集 于九道 沟 低洼 湿 地 。北 引 、 中引 、 南 引在 林 甸县境 内主要保 证水 田供 水 。
.-- — —Leabharlann 1 9 9. . - — —
2 0 1 3年 第 l 0期 ( 第4 l 卷)







No .1 0 . 201 3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要: 黑龙 江省林甸县东 升灌区水 田灌 溉水源为东升水库供水 , 是尼尔基水库下 游灌 区配套 工程之一 , 水源有可靠保证 , 土地平整连 片 , 有3 0 1国道横穿 灌 区 , 交 通方便 , 水土资源 条件好 , 已被列为全省 l 3 项重点建设 的水 田“ 节水增 粮行动 ” 项 目之一 。我 国是一个 水资源短缺 的国家 , 人 均和亩均水资源量 只有2 1 0 0 m 和1 4 0 0 I T I 。 ,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
的2 8 %和 5 0 % 。水资源 供需平 衡 分析将 为本 次项 目的顺利 实施 提 供 可靠 的科 学依
据, 也是 可持续 发展及合理利用水资源 的必然要求 。
关键 词 : 林甸 ; 东升灌区 ; 节水增粮 ; 水资源 ; 供需平衡 ; 灌溉定额 ; 排水模数
中图分类号 : s 2 7 9 . 2 文献标识码 : B 林甸 县 境 内有 双 阳河 , 乌裕尔河及北引、 中引、 南 引人 工运 河 。双 阳河 属 季 节 性 河 流 , 在 灌 区 南 部 黑龙 江 省林 甸 县 位 于 松 嫩 平 原 西 部 干 旱 地 区 ,
斜, 自然 坡 降 为 1 / 3 0 0 0 左右, 海拔高程在 1 5 1~ 2 . 1 灌溉 水源 1 7 5 m, 呈 缓状 大平 原 , 小地形较为复杂 , 平 原 分 布有 碟 形 洼地 , 闭塞 的锅 底 坑 , 境 内无 丘 陵 , 南 部 草 原 受
风沙影 响 形成 起伏 的条 状 沙丘 。
4 . 0 m / s , 设 计 扬 程 6 . 5 n l ,出 水 池 设 计 水 位
[ 作 者简 介 ] 王邢 玉 ( 1 9 8 5一) , 男, 黑龙 江 齐 齐哈 尔人 , 助 理 工程 师 ; 温旭启( 1 9 8 4一) , 男, 黑龙 江 齐 齐哈 尔
人, 助 理 工程 师 ; 平 伯瑜 ( 1 9 8 7一) , 男, 黑龙 江 齐齐哈 尔人 , 助理 工程 师 。
2 0 1 3年 第 1 0 期 ( 第4 1卷 )







N o . 1 0 . 2 01 3
He i l o n g j i a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 T o t a l N o . 4 1 )
1 5 4 . 0 0 m, 两 座泵 站可 以满足 灌 区供水 需要 J 。
量为 1 9 4 1 万I T I 。 , 供水量可以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